元素推断题(整理)
元素推断题题目大全高中 -回复

元素推断题是高中化学中常见的一种题型,主要考察学生对元素周期表和元素性质的掌握程度。
以下是一些高中化学元素推断题的题目示例:1. 某元素A,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则A一定是哪种元素?并说明理由。
2. X、Y、Z、W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已知Y与W同族,Z 与W形成化合物中可以同时含有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则Z和W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Y与Z形成化合物为XY4,其中含有离子的电子式是____;另外一种常见的化合物中A的原子个数比为1:1,A的原子序数比Z小1,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
3.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分别位于三个不同周期,且X与Y同主族、Y与Z同周期、Y与W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Y > Z > W > XB. 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HnY > HnZ > HnWC. W分别与X、Z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相同D. 化合物YX、ZW的水溶液都呈碱性4. 下列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 )A. CB. NC. PD. F5. 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C的单质是一种半导体材料,B的原子半径在同周期中最小,D位于第ⅥA族。
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 )A. 非金属性:B > C > DB. 元素A和B组成的化合物不止一种C. D的氢化物的稳定性比E的强D. 单质C熔点属于同周期主族元素中最低的6. 下列各组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递变规律不正确的是 ( )A. Na、Mg、Al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B. P、S、Cl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升高C. N、O、F原子半径依次增大D. Na、K、Rb离子半径依次增大7. 下列关于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原子序数的关系,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它们处于同一周期B. 它们处于同一主族C. 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和与零族元素的原子序数相等D. 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和与13相差1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只含共价键B. VIA族元素的氢化物中沸点最低的是氨气C. K与水反应最剧烈的金属元素位于周期表第三周期第ⅠA 族D. 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三列是按原子序数递增排列的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第ⅠA族元素的金属性比第ⅡA族元素的金属性强B. 第ⅥA族元素的氢化物中稳定性最好的其沸点也最高C. 同周期非金属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D. 卤族元素的氢化物中,HCl的沸点最低10. 下列有关推断正确的是 ( )A. 第ⅠA族的金属元素单质的密度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逐渐减小(碱金属元素除外)B. 第VA族的非金属元素单质的熔沸点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逐渐升高C. 第ⅥA族的非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从左到右逐渐增强D. 第ⅦA族的非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从左到右逐渐减弱以上题目仅供参考,建议查阅高中化学教辅或教材获取更多相关题目。
高中化学之元素周期表推断题汇总48题(附答案及每题解析)

高中化学之元素周期表推断题汇总1-127题(附答案及每题解析)1.中药在世界医学界越来越受到关注。
中药药剂砒霜(主要成分As2O3)可用于治疗急性白血病,为此,砷及其化合物的提取再次引起关注。
(1)As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则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
(2)N元素非金属性比As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①NH3的热稳定性比AsH3差②HNO3的酸性比H3AsO4强③N的原子半径比As的原子半径小(3)根据下图写出As2O5分解为As2O3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4)查文献得知,可以从硫化砷(As2S3)废渣中提取As2O3,提取的工艺流程简图如下:① As2S3、Na3AsS3中的S均为-2价,碱浸过程中发生的反应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②过滤操作所用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写出过程Ⅲ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2.铜、银、金与社会生活联系密切。
(1)在元素周期表中,铜、银、金位于同一族,它们基态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的通式为_________ (用n表示电子层数),它们处于元素周期表_________区。
(2)银氨溶液可用于检验醛基的存在。
例如,CH3CHO+2Ag(NH3)2OH CH3COONH4+2Ag↓+3NH3+H2O,a个CH3CHO分子中所含π键的数目为_________;NH3的VSEPR模型为_________。
(3)金不溶于硝酸,但溶于“王水”,会发生反应Au+4HCl+HNO3=H[AuCl4]+NO↑+2H2O。
金溶于“王水”的主要原因是形成了[AuCl4]-。
提高了金的活泼性。
在[AuCl4]-中金离子的配位数为_________,写出该配离子的结构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金、银、铜都有良好的延展性,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元素推断题

D-比B原子多17个电子,可知D原子的质子数为
17是 Cl
答案: ⑴ 写出A、C、D三种元素的元素符号:
A__M_g__ C___O___ D__C_l__
⑵ 写出四种元素间能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酸—H—C—l — ;碱—M—g(—OH—)—2 ;盐—M—gC—l2— 。
解题策略
1.以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和原子的结构为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口
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 2.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
组成该元素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例题】 有核电荷数都小于20的A、B、C、D 四种元素,A能形成氧化物AO,其中A元素的 质量分素为60﹪,且A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等 于中子数,B元素原子核内无中子,C原子核外 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Dˉ比B原子多17 个电子。试回答
⑴ 写出A、C、D三种元素的元素符号:
A_____C______D_____ ⑵ 写出四种元素间能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酸 ——;碱—— ;盐——。
分析:
上面这题是有关元素的推断题,题中氧化 物AO中A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可算出AO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1-60%)=40,得出A的
相对原子质量为40-16=24说明是 Mg B元素核内无中子可知B为 H C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
最新-化学专题复习—元素推断题及答案精品

5.气体 A 只含 X 、Y 两种短周期元素, X 的原子序数大于 Y 的原子序数。常温下 B 、D、E 是常见 气体, C 是液体。各物质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足量 O2
固体单质甲
B
高温
固体乙
D△
B
A
燃烧
固体单质甲
F
C
高温
固体乙
E△
C
试回答下列问题:
( 1 )若气体 A 是纯净物,且 A 分子的空间构型为直线型,则 A 的电子式为
原子序数按 B 、D 、C、 A 顺序增大, D、 C 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相邻。在一定条件下, B 可以分别
和 A、 C 、D 化合生成甲、乙、丙化合物, C 和 D 化合可得丁。已知乙、丙两个分子中各含有
10
个电子,并且甲、乙、丙、丁、戊有如下的变化关系:
请填写下列空格:
(1) 甲的浓溶液与一种黑色粉末共热可得 A,则甲为 _______ ,乙为 ___________ 。
D .该元素是第Ⅱ A 族元素
9.推断下列化合物的化学式: ⑴ X 、Y 两元素能形成 XY 2 型化合物, XY 2 中共有 38 个电子,若 XY 2 是离子化合物, 其化学式 是 _____;若 XY 2 是共价化合物其化学式是 ______。
⑵第三周期内, X、Y 两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为 4,它们组成的 XY 型化合物, 其化学式为 ______。 ⑶ 1mol 某物质含有不同周期三种元素的原子各 1mol,其质子总数为 20mol ,该物质的化学式为
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用电子式表示 D2A 形成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元素推断练习题

元素推断练习题一、介绍元素推断是一种通过观察和实验数据,推断给定元素的性质和特征的方法。
在化学中,元素推断是理解元素周期表、化学反应和物质性质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通过一些练习题,来帮助读者掌握元素推断的技巧和方法。
二、练习题1. 根据下列实验数据,推断物质X的元素。
实验一:将物质X加热,发现产生气体。
实验二:向物质X溶液中滴加碱性溶液,生成沉淀。
实验三:与酸反应,生成气体。
根据实验数据,可以推断物质X可能含有氧元素,且能与碱反应生成沉淀,同时与酸反应产生气体。
可能的元素为氧和氢。
2. 下列实验现象中,推断物质Y可能为哪种气体?实验一:物质Y在火焰中燃烧,炽热明亮。
实验二:将物质Y放入氧气中,发生爆炸。
实验三:物质Y能够溶于水,生成酸性溶液。
根据实验数据,可以推断物质Y可能为氢气。
氢气在火焰中燃烧时会产生炽热明亮的火焰;与氧气反应时会产生爆炸;能够溶于水并生成酸性溶液。
3. 根据下列实验数据,推断物质Z可能是哪种金属?实验一:物质Z的导电性很高。
实验二:将物质Z放入稀盐酸中,产生气体。
实验三:物质Z与氧气反应时发生燃烧。
根据实验数据,可以推断物质Z可能是钠(Na)。
钠具有很高的导电性;与稀盐酸反应会产生气体(氢气);与氧气反应时发生燃烧。
4. 根据以下实验数据,推断物质W可能是哪种非金属元素?实验一:物质W是一种无色气体,气味刺激。
实验二:物质W对火焰是无色的。
实验三:物质W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根据实验数据,物质W可能是氯(Cl)。
氯是一种无色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对火焰来说是无色的;与氧气反应时会生成二氧化碳。
三、总结通过上述练习题,我们学习了通过观察和实验数据进行元素推断的方法。
根据不同的实验现象,我们可以推断出物质中可能存在的元素种类和性质。
元素推断是化学研究和实验中必备的技巧,它有助于我们理解元素周期表和化学反应的规律,深入了解物质的性质与特征。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实践,我们可以提高元素推断的准确性和敏感度。
元素推断题题目大全高中

元素推断题题目大全(高中)目录•说明•语文题目•数学题目•英语题目•物理题目•化学题目•生物题目•历史题目•地理题目说明元素推断题是高中各学科中常见的一种题型,要求学生从已知信息中推断出相应的结论。
以下是一些高中各学科中常见的元素推断题题目,供学生练习和参考。
语文题目1.根据下列材料推断文章的主题:[材料]2.根据上下文推断词语的意思:[句子]3.根据行文特点推断作者的写作意图:[文段]4.根据对话内容推断人物关系:[对话]5.根据人物形象描述推断人物性格:[描述]数学题目1.根据等式推断未知数的值:[等式]2.根据图形特点推断图形的性质:[图形]3.根据数据推断整体的特征:[数据]4.根据题目条件推断问题的答案:[题目]5.根据数列的规律推断下一个数:[数列]英语题目1.根据对话内容推断说话人的身份:[对话]2.根据句子结构推断词语的词性:[句子]3.根据句意推断单词的意思:[句子]4.根据语法规则推断句子的正确形式:[句子]5.根据上下文推断不熟悉词语的含义:[句子]物理题目1.根据实验结果推断物质的物理特性:[实验]2.根据力的作用方向推断物体的运动方向:[力]3.根据电路图推断电流的走向:[电路图]4.根据运动物体的变化推断物体所受的力:[物体]5.根据物质的性质推断其在特定条件下的变化:[性质]化学题目1.根据化学方程式推断反应物和产物:[方程式]2.根据物质的性质推断其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性质]3.根据实验结果推断溶液的酸碱性:[实验]4.根据物质的组成推断其化学性质:[组成]5.根据物质的颜色和气味推断物质的性质:[性质]生物题目1.根据动物的形态特征推断其生活习性:[动物]2.根据植物的外部结构推断其生长环境:[植物]3.根据遗传规律推断后代的表现形式:[遗传]4.根据生物的行为举止推断其种属:[行为]5.根据生态关系推断物种的相互作用:[生态]历史题目1.根据历史事件推断其背后的原因:[事件]2.根据历史文献推断古代人的生活方式:[文献]3.根据历史人物的言行推断其思想和态度:[人物]4.根据历史地理位置推断文明的发展程度:[地理]5.根据历史制度推断社会的结构和层次:[制度]地理题目1.根据地貌特征推断地质变动的原因:[地貌]2.根据气候特点推断生物分布的规律:[气候]3.根据地理位置推断城市发展的方向:[位置]4.根据地形特征推断地表水流的走向:[地形]5.根据区域特点推断经济发展的优势:[区域]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元素推断题题目,通过练习这些题目,可以提高对已知信息的分析和推断能力,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科知识的应用能力。
元素推断题题目大全高中 -回复

元素推断题题目大全高中 -回复元素推断题题目大全高中 元素推断题是高中化学课程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化学元素的性质、化学方程式等知识的推断,来解决问题和分析实验现象。
下面将为大家整理一份高中化学元素推断题题目,供大家学习和练习。
1、标量元素 (1) 已知一个元素的原子序数为6,其化合物存在四种状态。
从该元素的化合物中鉴别出它是氧化态最高为+4的元素,并给出证据。
(2) 一种元素有两种常见存在的同位素,其中一种同位素的质量数为27,另一种同位素的质量数为24。
由此得知该元素在常见存在的同位素中原子数的比例,并推断出该元素的原子序数。
2、元素特征 (1) 一种元素在常温下是硬脆的非金属,与氧气剧烈反应,生成白烟并发生爆炸。
同时,它可以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碱性溶液。
给出该元素的符号,并解释其与氧气和水反应的机理。
(2) 从下列实验现象出发,推测某个元素X的化学性质: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A,并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B和水。
同时,该元素能与氟气反应生成化合物C。
请推断该元素X的化学符号和元素类型。
3、化学方程式推断 (1) P2O5与H2O反应生成溶液A,溶液A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B 和溶液C,气体B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D和水。
推断P2O5、A、C、D 的化学式及名称。
(2) 一种元素与氧气反应生成一种气体,该气体可溶于水,溶液具有酸性。
将该溶液与氯化钠溶液反应,可得到一种具有樱红色的溶液。
请推断该元素、生成气体、酸性溶液和樱红色溶液的化学式及名称。
4、盐的推断 (1) 某种无色晶体盐在加热到白热时放出特殊颜色的火焰,同时有刺激性气味。
将该盐与氯离子的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给出该盐的名称和化学方程式。
(2) 一种固体盐在加热时,发生分解并生成黄色气体,同时有火焰发出刺激性气味。
将该盐与某种离子的溶液反应,得到白色沉淀。
请推断该盐的名称、分解产物、黄色气体和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以上是一些高中化学的元素推断题题目大全,通过解答这些题目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化学元素的性质、化学方程式等知识,提高推断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元素推断题题目大全高中

元素推断题题目大全高中1. 推断该元素是碱金属还是碱土金属2. 推断该元素的周期3. 推断该元素在同一周期中的布居规律4. 推断该元素的电子亲和能力5. 推断该元素的电离能力6. 推断该元素的电负性7. 推断该元素的原子半径8. 推断该元素的离子半径9. 推断该元素是单质还是化合物10. 推断该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11. 推断该元素的合成方法12. 推断该元素的物理性质13. 推断该元素的化学性质14. 推断该元素的氧化态范围15. 推断该元素的反应活性16. 推断该元素的应用领域17. 推断该元素对人体的影响18. 推断该元素的放射性质19. 推断该元素在核反应中的应用20. 推断该元素的稳定性。
1. 推断该元素是碱金属还是碱土金属这个推断可以根据该元素所在的周期表位置进行判断。
如果在第一和第二周期,这个元素很可能是碱金属;如果在第三到第八周期,这个元素可能是碱土金属或其他元素。
如果推断不出来,可以进一步查找该元素物理化学特征。
2. 推断该元素的周期这个推断可以根据该元素的原子序数进行判断。
每个元素原子序数都唯一,按顺序排列即为周期,可以通过周期表示或周期表来进行确认。
3. 推断该元素在同一周期中的布居规律元素在同一周期中的电子数相同,通常遵循A型布局规律,即元素的外层电子排布规律为$s^1$、$s^2p^1$、$s^2p^2$、$s^2p^3$、$s^2p^4$、$s^2p^5$和$s^2p^6$。
该元素的布局规律可以根据其所处的周期表序数来推断。
4. 推断该元素的电子亲和能力电子亲和能力指的是原子能够吸收电子形成阴离子的程度。
如果原子能够轻松地接受电子,那么它的电子亲和能力就会比较高。
可以通过该元素的电子结构、化学成分、原子数和元素周期来推断该元素的电子亲和能力。
5. 推断该元素的电离能力电离能力指的是从原子中脱离电子所需的能量。
如果原子的电离能力很高,说明它的化学反应比较不活泼;如果电离能力很低,说明它的化学反应比较活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素推断试题专题1、下面给出几道高考试题或高考模拟题中元素周期表推断题的题干描述,请以最快的速度将题目中的各字母所代表的元素推出。
(1)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其中X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总数等于其电子层数,Z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和它的氧化物在常温下反应生成Z单质和水,X与Y、W可分别形成YX3和XW型共价化合物,YX3极易溶于水。
X Y Z W(2)Q、R、X、Y、Z 为前20 号元素中的五种,Q 的低价氧化物与X 单质分子的电子总数相等,R 与Q 同族,Y 和Z 的离子与Ar 原子的电子结构相同,Q 能分别与Y、Z 形成的共价化合物,且原子序数Y<Z。
Q R X Y Z(3)U、V、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六种常见元素。
Y的单质在W2中燃烧的产物可使品红溶液褪色。
Z和W元素形成的化合物Z3W4具有磁性。
U的单质在W2中燃烧可生成UW和UW2两种气体。
X的单质是一种金属,该金属在UW2中剧烈燃烧生成黑、白两种固体。
U V W X Y Z(4)已知A、B、C、D均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B、C三种元素的核电荷数之和等于D元素的核电荷数,且D元素的核电荷数为C的2倍;C、D两元素同主族,且能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面两个反应①化合物(只含A、B)跟化合物(只含B、C)按物质的量比2:3反应生成单质(含B)和化合物(只含A、C)②化合物(只含A、D)跟化合物(只含C、D)按物质的量比2:1反应生成单质(含D)和化合物(只含A、C) A B C D(5)a、b、c、d、e是短周期元素,周期表中a与b、b与c相邻;a与c的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2∶3,b的最外层电子数比e的最外层电子数少1个;常见化合物d2c2与水反应生成c的单质,且溶液使酚酞试液变红。
a b c d e(6)现有A、B、C、D、E五种常见短周期元素,已知:①元素的原子序数按A、B、C、D、E依次增大,原子半径按D、E、B、C、A顺序依次减小;②A、D同主族,A是所有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B与C的位置相邻;C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③B、D、E三者的最高价氧化物有水化物依次为甲、乙、丙,它们两两之间均可反应生成可溶性盐和水,且所得盐中均含C元素;④B、E两种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A、C、D三种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
A B C D2.A、B、C、D、E、F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
已知:A、C、F三种原子的最外层共有11个电子,且这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两两皆能反应,均生成盐和水;D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4;E元素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比最外层电子数多3。
(1)写出下列元素的符号:A_______D_______E_______。
(2)B的单质在F的单质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C两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3.A、B、C、D都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D>C>A>B,其中A、B处在同一周期,A、C处在同一主族。
C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A和B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之和,C原子最外层上的电子数是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4倍。
试回答:(1)这四种元素分别是:A_________, B_______, C______, D_____。
(2)这四种元素中在常温常压下的液态或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大而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 。
(3)A与B形成的三原子分子的电子式是______,B与D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的电子式是_______。
(4)A元素某氧化物与D元素某氧化物反应生成单质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
4.根据周期表对角线法则,金属Be和Al单质及化合物性质相似,又知AlCl3的熔沸点低,容易升华。
试回答下列问题:5.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同一短周期元素,W、X是金属元素,Y、Z是非金属元素。
(1)W、X各自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以反应生成盐和水,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W与Y可形成化合物W2Y,用电子式表示该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3)X的硝酸盐水溶液显性,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4)Y与氢元素形成化合物H2Y,该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5)比较Y、Z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用分子式表示)。
(6)W、X、Y、Z四种元素简单离子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 。
(7)Z的最高价氧化物为无色液体,0.25mol该物质与一定量水混合得到一种稀溶液,并放出Q kJ的热量。
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8)W与氧元素形成离子化合物W2O2,该化合物中阴离子与阳离子个数比为。
(9)某种金属元素与Y的单质化合生成+2价的硫化物,与Z的单质化合生成+3价的氯化物,则该金属在元素周期表处于周期族。
6.(14分)A、B、W、D、E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质子数之和为39,B、W同周期,A、D同主族,A、W能形成两种液态化合物A2W和A2W2,E元素的周期序数与主族序数相等。
(1)E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2)由A、B、W三种元素组成的18电子微粒的电子式为。
(3)经测定A2W2为二元弱酸,其酸性比碳酸的还要弱,请写出其第一步电离的电离方程式。
常用硫酸处理BaO2来制备A2W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废印刷电路板上含有铜,以往的回收方法是将其灼烧使铜转化为氧化铜,再用硫酸溶解。
现改用A2W2和衡稀硫酸浸泡废印刷电路板既达到上述目的,又保护了环境,试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元素D的单质在一定条件下,能与A单质化合生成一种化合物DA,熔点为800℃,DA能与水反应放氢气,若将1molDA和1molE单质混合加入足量的水,充分反应后成气全的体积是(标准状况下)。
(6)D的某化合物呈淡黄色,可与氯化亚铁溶液反应。
若淡黄色固体与氯化亚铁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且无气体生成,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7.相对分子质量由小到大排列的X、Y、Z三种气体单质,组成这三种单质的元素分别位于不同的短周期。
在一定条件下,X与Y化合生成M;X与Z化合生成N;M能与N化合生成A。
实验室可分别用如图所示的发生装置制取X、Z和M(夹持装置已略)(1)制取X、M、Z的发生装置分别是(填写序号)X:;Z:;M:。
(2)X、Y、Z三种单质分别是X:;Y:;Z:。
(3)A的电子式是,A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有。
(4)已知Z能与M在常温下反应生成Y,同时有白烟产生。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Z与M在常温下反应的实验,并收集Y。
①若从A中逸出的气体含有Z,则通入反应装置A中的Z和M的物质的量之比应满足。
②若从A中逸出的气体无论含有Z或M,经洗气瓶B后,均能被吸收,则洗气瓶B中试剂与Z、M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是,。
8.A、B、C是三种常见短周期元素的单质。
常温下D为无色液体,E是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
其转化关系如图17 (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略去)。
试回答:(1)E的电子式是。
(2)单质X和B或D均能反应生成黑色固体Y,Y的化学式是 。
(3)物质Z 常用于对空气进行杀菌、净化和水果保鲜等。
Z 和D 的组成元素相同,Z 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
Z 和酸性碘化钾溶液反应生成B 和碘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4)取0.3 mol F 与足量D 充分混合后,所得溶液中再通入0.2 mol E 充分反应,最后得到的水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不考虑H +) 。
(5)E 的大量排放会引发很多环境问题。
有科学家提出,用E 和H 2合成CH 3OH和H 2O ,对E 进行综合利用。
已知25℃,101 kPa 时,11gE 反应吸收QkJ 能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9.A 、B 、C 、D 是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 、C 与B 、 D 分别是同主族元素,又知B 、D 两元素的原子核中质子数之和是A 、C 两元 素原子核中质子数之和的2倍,这四种元素的单质中有2种气体,2种固体。
(1)写出元素符号︰A ,C ;(2)写出两种均含有A 、B 、C 、D 四种元素的化合物相互作用逸出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3)用A 元素的单质和B 元素的单质可以制成电池,电池中装有浓KOH 溶液,用多孔的金属惰性电极浸入KOH 溶液中,两极均有特制的气体透过性隔膜,在一极通入A 的单质,另一极通入B 的单质,则通入B 单质的一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是 。
10.(16分)甲、乙、丙、丁为前三周期元素形成的微粒,它们的电子总数均为14。
已 知甲为原子;乙、丙、丁为双原子分子或离子。
(1)甲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甲的氧化物的晶体类型是 。
(2)乙是双原子分子,在高温时是一种还原剂。
14 g 乙燃烧放出的热量是141.5 kg 。
写出乙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
(3)丙为双原子二价阴离子,与钙离子组成的化合物能跟水反应产生一种可燃性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该可燃性气体能与乙酸在一定条件下,按物质的量比1∶1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一种酯,化学方程式是 。
(4)由丁分子组成的物质属于单质,组成丁的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X 有下图所示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和其他物质已略) X ――→W Y ――→W Z①已知W 为金属单质,W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
写出X 的稀溶液与Z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②X 的浓溶液与W 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气体Q ,已知Q 受热发生可逆的分解反应,1 molQ 分解时,有 1.204×1024个电子转移。
Q 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将Q 装入密闭容器中,加热到T ℃,达平衡时,测得密闭容器中的气体相对分子质量是Q 的0.8倍。
Q 的分解率为 。
答案1、(1) X. H Y. N Z. S W. Cl(2)Q. C R. Si X. N Y. S Z Cl(3)U. C V . N W. O X. Mg Y.S Z. Fe(4) A.H B. N C. O D. S(5) a. C b. N c. O d. Na e. S (6) A. H B. C C. O D.Na2.(1)Na 、Si 、P (2)产生白色的烟;Mg+Cl 2MgCl 2(3)OH -+Al(OH)3=AlO 2-+2H 2O3、答案A 为碳,B 为氧,C 为硅,D 为钠。
(2)H 2O>CH 4>SiH 4(3) Na +[ ]2- Na + (4)2CO 2+2Na 2O 2=2Na 2CO 3+O 2↑3.4.答案:(1)Be+2OH —=BeO22—+H2↑(2)氢氧化钠溶液 Be (OH )2+2OH —=BeO22—+2H2O(3) 共价 小于 (4)Li2O Li3N5.(1)Al(OH)3+OH-=AlO2-+2H2O (2) (3)酸 Al3++3H2O Al(OH)3+3H+(4)SO2+Cl2+2H2O =H2SO4+ 2HCl(5)HCl >H2S(6)S 2->Cl ->Na +>Al 3+(7)Cl2O7(l )+H2O (l )=2HClO4(aq) △H =-4QkJmol-1(8)1∶2(9)第四 Ⅷ6.(14分):每空2分(1)第三周期,IIIA 族;(2)(3)H 2O 2 H ++HO2;BaO 2+H 2SO 4=BaSO 4↓+H 2O 2;(4)Cu+ H ++H 2O 2=Cu 2++2H 2O(5)56L(6)3Na 2O 2+6Fe 2++6H 2O=4Fe(OH)3↓+6Na ++2Fe 3+7.(共17分) (1)丙、甲、乙(2)H 2 N 2 Cl 2(3) 离子键、极性共价键 (4)3Cl 2+8NH 3===6NH 4Cl +N 2①大于3 8②Cl2+2Fe2+===2Fe3++2Cl-Fe2++2NH3·H2O===Fe(OH)2↓+2NH+48(1)CO2 (2)Fe3O4(3)O3 + 2I- + 2H+== O2 + I2 + H2O(4)c(Na+)﹥c(OH-)﹥c(CO32-)﹥c(HCO3-)(5)CO2(g)+3H2(g) === CH3OH (l) +H2O (l) △H=-130.9kJ/mol 9.(1)H(1分)Na(1分)(2)NaHSO3+NaHSO4=Na2SO4+SO2↑+H2O (3分)(3)O2+2H2O+4e—=4OH-(3分)10.(共原子晶体(2)2CO(g)+O2(g)===2CO2(g);ΔH=-566 kJ/mol(3)CaC2+2H2O===C2H2↑+Ca(O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