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效果观察

理且具有 完整护理 资料 的儿科住 院患者作 为实验研究 对象 。 同
时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 和对 照组。对所收集
通过统计调查发现 , 该 医院在 儿科施 行细节管理后 . 护理相 关并发症 、 护理差错 发生 率和护理纠纷发生率 明显降低 , 而 患儿 和家属对护理满意程度 明显提高 。具体调查数据详 见表 1 。
避免 护理过程 中的纠纷 ;③ 帮助 护理人员 建立 良好护 理习惯 , 细化 医院内部管 理规 章制度和考评 机制 。建立完善 的管理制 度
和考评机制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 。因此在实际护理工作中 , 医 院应 当尽量 细化 内部规章制度 , 结合 医院实际情况 . 对 医院 内规 章 制度 进行合理细化 , 从而确保 医院护理 工作 能够规范化 、 制度 化 的进行 。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 护理差错 、 护患 纠纷发生率 、 患者及家属满意度 比较【 n ( %) 】
的患者 资料进行统 计学分析 , 首先 对患者 的年 龄 、 性别 、 病重及 病情进行统计学分析 , 经分析发现这些资料均有可 比性 , 但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
1 . 2 实验 方 法
调查 过程 中 , 调查 表信度为0 . 7 3 5 , 效度为 0 . 8 9 9 , 符合调查表 的设
计要求。该研究一共发放了 2 8 0份问卷调查表 , 共 回收有效 问卷
调查 2 8 0 份。 回收效率 1 0 0 %。
1 . 4 统 计 方 法
1月间 2 8 0例实施细节管理且 具有完整护理 资料 的儿科住 院患
口固
… …
现代护理
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效果观察
王 艳 霞
护理论文——精选推荐

护理论⽂护理论⽂(精选9篇) 论⽂常⽤来指进⾏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章,简称之为论⽂。
以下是⼩编精⼼整理的护理论⽂,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护理论⽂篇1 护理质量是护理⼯作的永恒主题,是护理管理的核⼼,是规范医院管理,提升服务能⼒,促进医院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标准之⼀,同时也直接关系到医院在社会公众的形象。
尤其在⼤⼒倡导⼈性化服务的今天,⼈们对护理服务的价值观念的转变使现代护理服务⾯临了更严峻的挑战。
如何提⾼护理服务质量、更好地满⾜⼴⼤患者的实际需求已成了护理⼯作亟需解决的重⼤课题。
妇产科以妇⼥、新⽣⼉为服务对象,是易发⽣护患纠纷的常见科室之⼀,这也就对妇产科护理服务质量提出了更⾼要求。
本⽂主要以妇产科护理质量为研究对象,分析总结了本院妇产科护理服务中存在的不⾜,并初步探讨了提⾼妇产科护理服务质量的⽅法,现总结如下。
1妇产科护理服务中存在的不⾜ 1.1护理⼈员观念有待提⾼护⼠的⼯作态度是影响护理质量的第⼀因素,如今年轻护⼠多,吃苦耐劳的精神减弱,有些护⼠安于现状,缺乏进取意识和竞争意识,加之⼯作压⼒⼤、待遇低,护⼠对⼯作持消极态度,以致影响护理质量。
1.2护患沟通不⾜护理⼯作的顺利开展有赖于与患者的良好沟通。
随着经济⽔平不断提⾼,患者对护理⼯作的要求也不断升级,尤其是对妇产科护理更是受⼈们关注和重视,妇产科业务量⼤,护⼠相对不⾜,住院患者住院周期短,床位周转率⾼,护⼠整天忙于⽇常⼯作,⽽忽视与患者的交流,再有妇产科患者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导致患者与护⼠沟通障碍。
1.3护理知识更新较慢妇产科护理服务对象年青⼈居多,知识⽔平相对较⾼,保健意识强,对护⼠的需求⾼,护⼠原有的知识⽔平远不能满⾜患者需求。
护⼠外出进修学习机会少,观念知识更新较慢,护理服务专业⽔平偏低,服务措施简单,尤其年轻护⼠普遍专科⽔平低,临床经验不⾜,不能给患者提供⾼⽔平的护理服务。
1.4⼯作责任⼼不强在实际⼯作中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妇产科患者家属照顾的⽐较周全,护理⼈员放松警惕,致使责任感不强,对患者病情、治疗、护理过程观察不认真、不仔细,致使护理质量不⾼。
细节护理在NICU患儿中的效果

细节护理在NICU患儿中的效果【摘要】目的:探究在NICU患儿中使用细节护理的护理效果。
方法:将2021年4月-2023年4月作为研究时间段,随机选择该时间段内收治的重症监护患儿52例,以52例患儿的住院顺序为分组标准划分为对照组26例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26例使用细节化护理。
观察对比不同护理方式下两组患儿的生存活率和死亡率。
结果:观察组在两项指标(存活率、并发症概率)上,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NICU患儿中使用细节护理,效果显著,能提高患儿救治成功率的同时缩短其住院时间,并发症概率低,利于其正常发育生长,积极意义明显,值得推广。
【关键字】细节护理;NICU;新生儿;儿科并发症;儿科护理NICU病房的全称是新生儿危重症监护救治病房,当新生儿出现心脏病、早产儿、严重遗传性疾病等疾病症状时,可送入该场所进行治疗,可保障患儿们的生命安全,促进其正常发育[1]。
而NICU除了必要的医资技术力量外,还需要细节化的护理,以此来降低新生儿的死亡率,减少其并发症危害[2]。
本文旨在对NICU患儿运用细节护理的护理效果,为新生儿的护理提供参考方向,现报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对象将2021年4月-2023年4月作为研究时间段,随机选择该时间段内收治的重症监护患儿52例,以52例患儿的住院顺序为分组标准划分为对照组26例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26例使用细节化护理。
其中对照组男性患儿比例分别为14:12,出生天数范围为0.6-11d,平出生天数为3.6±1.2d,出生体重范围1.4-2.6kg,平均体重为1.32±0.4kg。
观察组男女性患儿比例15:11例,出生天数范围为0.8-12d,平出生天数为4.5±0.8d,出生体重范围1.3-2.7kg,平均体重为1.6±0.5kg,两组患儿男女性别比例、出生天数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符合开展条件,同时我院伦理会对此研究完全知情且同意开展。
细节管理在小儿安全护理中的应用

细节管理在小儿安全护理中的应用作者:巫梅来源:《维吾尔医药》2013年第04期摘要:目的探究细节管理在小儿临床安全护理中的实际效果。
方法本院2012年5月以来开展安全责任护理评估,随机选取30张床位,划分为3个责任小组,并安排3个责任护士各管辖10个床位,实施24h责任管理,8小时在岗安全护理,期间对护士进行责任意识专门培训,贯彻细节护理的科学理念,并在小儿安全护理中逐步落实。
结果小儿安全护理实施细节管理后,护士责任意识明显提高,小儿得到了细心、全面、安全的科学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护理质量稳步提升,患儿及其家属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上升。
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小儿;安全护理;细节管理细节管理是在特定环境下围绕全盘管理的细化延生。
优质临床护理服务的重点体现在人文化的安全护理,将细节管理应用于安全护理过程,能有效降低医疗风险的发生率,实现护理质量的稳步提高。
护理安全是评估护理服务的重要衡量指标,发达国家医疗体系的改革已经将护理安全和医疗质量列为首要目标[1]。
小儿患者属于特殊群体,年龄普遍偏低,自我保护意识缺乏,表达能力欠缺,临床上容易发生跌倒,误食,坠床等意外事件。
护理人员如观察疏忽,可能会引起意外事件。
为了确保小儿患者的安全,降低临床意外事件发生,全面提高护理质量,改善医患关系.本院于2012年5月将细节管理应用于临床安全护理,取得良好的实践效果。
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本院2012年5月-2012年10月儿科住院部的患儿180例选入对照组,男性98例,女性82例,年龄15d-13岁,该组采用常规护理;将2011年11月-2012年4月收入住院部208例患儿设置为实验组,男性99例,女性109例,年龄14d-14岁,该组采用常规护理并结合细节管理。
两组患儿性别,年龄以及病程无明显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
(P>0.05)。
1.2 细节管理实施方法1.2.1 加强护士专业培训首先,强化安全护理意识。
优质护理服务在小儿输液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优质护理服务在小儿输液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1. 引言1.1 概述小儿输液护理的重要性小儿输液护理是指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通过静脉途径给予小儿患者输液物资,以帮助患儿恢复健康的护理工作。
小儿输液护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直接关系到小儿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治疗效果。
小儿患者的生理结构和生理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对外界环境和药物的适应能力较差,特别是对液体的代谢和排泄功能相对不完善,需要通过输液来维持体内的稳态。
小儿输液护理可以有效补充小儿患者体内所需的水分和营养物质,帮助患儿尽快恢复健康。
对于小儿患者来说,输液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治疗方法,因此正确、规范的输液护理对于预防输液相关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概述小儿输液护理的重要性就在于它对小儿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命安全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
1.2 优质护理服务在小儿输液护理中的作用优质护理服务在小儿输液护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小儿输液护理是医疗过程中常见的操作,需要专业护理人员的细心观察和操作。
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提升小儿输液护理的质量,保障患儿的安全和舒适。
优质护理服务可以确保输液过程的准确性。
护士通过严格执行医嘱,按照正确的程序进行输液操作,避免输液过快或过慢,确保药物按时有效地达到患儿体内。
护士能够准确计算药物剂量,避免给药误差,杜绝输液过量或过少的情况发生。
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提升小儿输液护理的舒适度。
护士在输液前会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包括寻找适当的静脉穿刺部位、准备好所需设备和药物等,以减少患儿的痛苦感。
护士还会与患儿进行交流,缓解患儿的紧张情绪,确保输液过程顺利进行。
2. 正文2.1 小儿输液护理的基本原则1. 寻找适当的穿刺部位。
小儿的皮肤娇嫩,特别需要注意避免过多次的穿刺,因此在进行输液前需要仔细选择适合的穿刺部位,避免反复穿刺导致出血或感染。
2. 保持通畅的管路。
输液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查输液管路是否通畅,避免空气或异物进入管路影响输液效果。
3. 注意输液速度和药液浓度。
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摘要:目的:分析儿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细节管理的具体效果。
方法:选取2020年度我院收治的60例儿科患儿,按照常规护理方法和细节管理模式将其随机分组,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的研究对象,每组患儿人数保持一致。
利用观察对比的方法,研究儿科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和细节管理模式的效果差异。
结果:采用细节管理模式的观察组患儿在护理满意度、护患纠纷发生率和护理质量评分方面的数据,均明显优于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的对照组患儿,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细节管理模式,可以显著提高儿科患儿的整体护理质量,使患儿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大大提升,有效避免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促进患儿的早日康复。
关键词:儿科;护理管理;细节管理引言:随着近些年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不断改革,使儿科的临床护理工作,成为了各大医院关注的焦点。
而选用科学有效的护理管理方法,不仅可以显著增强儿科患儿的临床护理安全性,有效避免各类不良事件的发生。
还能够为患儿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令患儿的整体康复周期明显缩减。
本文详细分析了儿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细节管理的具体效果,以此为增强该科室患儿的临床护理水平提供信息参考,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从我院儿科中抽出2020年度收治的60例患儿,依据临床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组别,每组的患者人数均为30例。
对照组和观察组的男女比例均为14:16,对照组患儿的年龄为≥1岁和≤9岁,平均年龄为(5.2±1.2)岁。
观察组患儿的年龄为≥2岁和≤9岁,平均年龄为(5.6±1.3)岁。
两组儿科患儿的一般资料,均无任何明显的差异(P>0.05),符合对比研究的标准。
本次实验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所有患儿及家属均已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儿采用细节管理模式:①医院儿科护理管理部门应根据患儿的病症问题及身体特点,结合以往护理过程中的不良事件,融入细节管理理念,对该科室护理人员的服务流程及操作内容进行全方位的细致培训。
细节护理对于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评价

细节护理对于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评价【摘要】目的:分析对于支气管肺炎患儿采用细节护理的临床消效果。
方法:此次研究的开始时间为2021年1月,结束于2022年12月,随机选取在此期间于我院就诊的30名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干预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15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1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细节护理干预措施,观察记录两组患儿的症状(发热、咳嗽和气促)缓解时间。
结果:观察组患儿发热、咳嗽以及呼吸急促的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对于支气管肺炎患儿采用细节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显著缩短症状缓解时间,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儿支气管肺炎;细节护理;症状缓解支气管肺炎是儿童群体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是一种发生于支气管壁以及肺泡内的炎症,一般患者的发病年龄较小,患儿在发病后会出现发热、咳嗽以及呼吸急促等临床症状。
临床研究认为,小儿支气管肺炎最常由细菌、病毒或霉菌及肺炎支原体等病原引起,也可由病毒、细菌“混合感染”,患儿的免疫力较低时更容易被病原体侵入,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1]。
临床中在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治疗过程中方法相对复杂,在小儿感染肺炎后非常容易发生并发症,还因为小儿免疫力低下,自我保护意识薄弱,病情久治不愈且容易病情反复,对患儿身心健康、身体发育产生影响。
基于此,医院护理人员应增强对支气管肺炎患儿的护理工作,根据患儿的病情严重状况,选择有效合理的护理模式,进而促使患儿快速恢复健康。
本次研究探索细节护理对于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此次研究的开始时间为2021年1月,结束于2022年12月,随机选取在此期间于我院就诊的30名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干预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15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1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细节护理干预措施。
观察组男性患儿8例,女性患儿7例,患儿最小年龄3岁,最大年龄12岁,平均年龄(8.61±1.55)岁;对照组男性患儿7例,女性8例,患者最小年龄3岁,最大年龄12岁,平均年龄(8.60±1.42)岁。
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应用论文

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摘要:儿科护理工作针对控制力较弱的儿童患者,必须注重每一个工作细节。
因此为了降低护理工作的风险,细节管理是儿科护理管理的关键。
本文从安全意识的培养、制度的落实和服务意识的强化三个方面论述了细节管理的应用,提出了细节管理在儿科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细节管理;护理管理;儿科护理【中图分类号】r36.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518-01由于儿科护理工作对象的特殊性,因此在护理管理中加强细节管理,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极为关键。
医护人员在日常的儿科护理工作中,出现任何差错,都将有可能对病人造成极大的伤害。
所以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具体的应用包括从细节上加强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法律意识、风险意识,在制度的落实上加强细节的管理,以及在整个护理工作中加强服务意识,提高对儿科护理管理工作的质量。
1 安全意识要从细节培养1.1 强化护理安全意识:为了使整个儿科护理工作安全可靠地进行,必须安排医护人员定期地学习《儿科护理质量标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相关的法律法规文件,做到警钟长鸣。
在日常的例会中也要对护士查房、护理等工作进行具体的安全教育,统计护理工作中的纰漏,由管理人员进行分析和教育。
尤其是刚参加工作的护理人员,在正式上岗之前要进行严格的岗前培训,并根据制度对新成员进行知识考核。
确保每位医护人员都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也可针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危险状况组织一些情景模拟,增强医护人员的应急应变能力。
1.2 严格控制交叉感染: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安全是重中之重。
儿科护理工作的对象是儿童患者,由于他们自我控制和行为能力都比较弱,所以护理人员更要加强安全意识,避免患儿出现意外伤害。
而在儿科护理病房中,交叉感染是非常容易引发的,为了有效预防出现交叉感染的情况,必须监督医护人员严格执行预防感染的规章制度,对儿科病房每日消毒,定期检查,保障病房的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