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时间:90 分钟满分:100 分)一、积累与运用(21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 分)A.菜畦.(qí) 感慨.(kǎi) 确凿.(záo) 人迹罕.至(hǎn)B.倘.若(tǎnɡ) 搓.捻(cuō) 奥秘.(mì) 恍.然大悟(huǎnɡ)C.盔.甲(kāi) 绽.开(zhàn) 须臾.(yú) 花团锦簇.(cù)D.云霄.(xiāo) 难堪.(kān) 倜.傥(tì) 三省.吾身(xǐnɡ)2.下列词语中有六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在下面的表格中。
(3 分)签赏质仆浑为一谈不求甚解小心翼翼感慨渐愧美不胜收人声顶沸彼倦不堪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3 分)A.考前复习功课,贵在温.故.知.新.,查缺补漏。
B.台上的主持人说:“下面我宣布本次比赛的结果,请大家洗.耳.恭.听.。
”C.更为蹊跷的是,整条街道上鸦.雀.无.声.,寂静异常。
D.机敏的办案警察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很快找到了破案的线索。
4.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答题。
(3 分)①漫长的人生中,谁也不可能不总是一帆风顺,谁也要经历挫折。
②被挫折历练后的人总是更顽强、更成熟、更勇敢,正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
”③遭受挫折不但可以积累经验,而且可以使人生得到升华, 我们更应该正视挫折。
(1)第①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
(1 分)(2)第②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
(1 分)(3)请在第③句的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
(1 分)5.走近名著。
(3 分)《朝花夕拾》原名是《旧事重提》,是①所写的一部②集。
《朝花夕拾》善于选取富有个性的细节表现人物性格,如《藤野先生》中藤野先生添改作者的讲义、③等细节,表现了藤野先生严谨、正直、热诚的思想性格,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7年级上册第3单元·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16分)1.(本题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斑蝥(máo)确凿(záo)桑椹(shèn)谥号(yì)B.感慨(kǎi)收敛(liǎn)逾矩(jǔ)拗(ǎo)口C.惭愧(kuì)曲肱(gōng)私塾(shū)笃(dǔ)信D.教诲(huì)反省(xǐng)倜傥(tǎng)秕(bǐ)谷2.(本题2分)下面词语书写错误最少的一项是()A.悔恨神秘人声顶沸混水摸鱼B.严励蜈蚣川流不息甘败下风C.博学鸣蝉小心意意不求胜解D.蟋蟀脑髓兴高彩烈油然而生3.(本题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国严格落实新冠疫情防控措施,积极推动2022年北京冬奥会各项筹办工作稳步向前。
B.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C.通过这次失败,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粗心原来就是自己成功路上最大的障碍。
D.他是一位有三十多年教龄的五十多岁的有经验的语文教师。
4.(本题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不是动词的一项是()A.在老师的引导下,她逐渐沉浸在这美妙的音乐中。
B.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C.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
D.母爱是一首唱不完的歌,是一首写不完的诗。
5.(本题2分)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人不知而不愠/博学而笃志B.为人谋而不忠乎/可以为师矣C.择其善者而从之/人不堪其忧D.学而时习之/好之者不如乐之者6.(本题2分)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②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语文部编版(2024)七年级初一上册第3单元题库测试卷含答案

语文部编版(2024)7年级上册第3单元·精准教学★★★★★题库第一部分积累与应用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2小题。
不必说碧绿的菜qí,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jié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
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
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选自《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1.请写出下列汉字或拼音。
菜qí 轻jié 窜攒2.如果你是鲁迅童年的伙伴,看到他因为拔何首乌根弄坏泥墙而被父亲训斥,你想要帮他开脱,你会对他的父亲说些什么?(试从“我”的心理和百草园对“我”的影响两方面加以回答。
)3.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
人们的各种礼仪,局外人可以不见不闻,我就满不管,但如果当我正要看书或睡觉的时候,有人来1è令朗诵情书,奉陪作揖,那是为自卫起见,还要用长竹竿来抵yù的。
还有,平素不大交往的人,忽而寄给我一个红帖子,上面印着“为舍妹出阁”,“小儿完姻”,“敬请观礼”或“闺第光临”这些含有“阴险的暗示”的句子,使我不花钱便总觉得有些过意不去的,我也不十分高兴。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抵yù 帖子竹竿(2)下列词语的词性与文中“看书”不相同的一项是()A.礼仪B.朗诵C.睡觉D.作揖(3)语段中画横线的词语哪些是谦辞或敬辞。
奉陪舍妹小儿光临敬辞:谦辞:(4)语段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
语文部编版(2024)七年级初一上册第3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语文部编版(2024)7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1.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
几百年的老屋中的豆油灯的微光下,是老鼠跳梁的世界,飘忽地走着,吱吱地叫着,那态度往往比“名人名教授”还轩áng。
猫是饲养着的,然而吃饭不管事。
祖母她们虽然常恨鼠子们啮破了箱柜,偷吃了东西,我却以为这也算不得什么大罪,也和我不相干,况且这类坏事大概是大个子的老鼠做的,决不能巫陷到我所爱的小鼠身上去。
这类小鼠大抵在地上走动,只有拇指那么大,也不很畏惧人,我们那里叫它“________”,与专住在屋上的伟大者是两种。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轩áng()啮()破(2)上文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3)请将下面的句子改为反问句。
几百年的老屋中的豆油灯的微光下,是老鼠跳梁的世界。
(4)以上文段节选自撰写的散文集《朝花夕拾》的第一篇《》,文段中的横线上应该填写的内容是。
2.小亮收集了下面四部作品,其中不属于鲁迅作品的一部是()A.《樱花赞》B.《呐喊》C.《彷徨》D.《朝花夕拾》3.书局一楼的“朝花夕拾园艺空间”拟布置一些插花,并在插花标牌上写上《朝花夕拾》中的作品题目。
下列选项中,选自《朝花夕拾》的两项是()A.《孔乙己》B.《父亲的病》C.《社戏》D.《故乡》E.《范爱农》F.《风筝》4.《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的一部体散文集,经典著作,是记录的一部书,共篇。
东汉列为“七经”之一,宋代把它与《》《》《》合称为“四书”。
5.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1)可以为师矣古义:今义:(2)温故而知新古义:今义:(3)饭疏食,饮水古义:今义:6.下面是演讲稿的片段,请按要求填空。
亲爱的同学们:《朝花夕拾》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我建议大家读一读。
在书中,有描述鲁迅与小动物为友的和;有表现他在日本与师友交往的和;也有反映他家乡赛会风俗的和。
在这些温馨的回忆里,蕴含着深沉的情感和理性的批判,令人回味无穷。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2分)你所在的年级在人民公园举行“家国情怀”主题活动,请你参与。
1.下面是活动的开场白,其中有些字词小郑拿不准,请帮他判断。
(共4分) 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们全体七年级同学在人民公园的无名英雄纪念广场举行“家国情怀”主题活动。
公园的景色美不胜收,远处轻①________(捷婕)的鸟儿从广场窜.入林间深处。
革命英雄纪念广场是为了纪念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牺牲的无名英雄而建。
我们寻觅.他们的魂灵,回想他们的光辉事迹,不禁感慨.万分。
今天让我们为先烈们献上鲜花,让我们的宣誓声响彻云②________(宵霄),以此表达我们深深的敬意与奋发的激情。
(1)语段中三个加点字怎么读?请帮他选择()(2分)A.cuān nìɡài B.cuàn nìkǎi C.cuān mìgài D.cuàn mìkǎi (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地书写在横线上。
(2分)2.小郑想在下面一段话中引用一些古诗文名句,请帮他补写。
(8分) 家国情怀的实现路径强调个人修身、重视亲情、心怀天下。
子夏认为“__________________,切问而近思”(《〈论语〉十二章》)是提升个人修养的重要方法。
重视亲情,在历代文人身上表现为对家乡难以割舍的思念:李白在《峨眉山月歌》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衬托出诗人即将离开故乡时的复杂情感;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听觉抒发思乡之情。
心怀天下,是岑参借“__________________,应傍战场开”表达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是曹操用“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出的广阔胸襟和伟大抱负。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带答案)

15.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着重描写了陈四仙的呼吸,请逐一分析其内涵。
16. 有人认为小说结尾金辨芝刺瞎双眼这一情节的设置并不合理,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写作
17 根据要求作文
书包里有褶皱的书本,崭新的文具;书包里有妈妈亲手装的水果盒,有我偷偷放进去的漫画书……一笔一纸勾起儿时的记忆,一字一句唤出青春的希望。孩童的懵懂、少年的青涩,父母的期望、老师的教诲,都在书包里汇集,积聚,交织!
5.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 风来了,荷叶为什么就不能迎风招展?谁规定了它的下场非得是宁折不弯?风让它欢欣、雨也让它喜悦,荷盘中的一汪水,被荷叶摇成一颗亮晶晶的玉珠。
B. 在育才中学举行的“5.12”防震疏散演练中,九(2)班落实任务最好的是三、四组。
C. 罗丹用石头雕塑了一只鹰,鹰雕塑得栩栩如生,好像真 在天空中展翅高飞一样。有人问他:“你是怎样把石头雕塑得飞起来的?罗丹大师。”
阅读理解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C. 他们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工作,终于按时完成了任务
D. 他小心翼翼地对爸爸说他想星期六到公园去玩,但还是遭到爸爸的反对。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百草园的春天在那时是我的乐园。
部编教材(2024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部编教材(2024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附参考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6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确凿.(záo)涟漪.(yī)搓.捻(cuō)花团锦簇.(cù)B桑葚.(shèn)浩淼.(miǎo)企.盼(qǐ)人迹罕.至(hān)C秕.谷(bī)徜.徉(cháng)绽.开(zhàn)人声鼎沸.(fú)D蝉蜕.(tuì)镌.刻(juān)绚.丽(xùn)谆.谆教导(zhūn)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她想让我懂得“杯”是“杯”,“水”是“水”,而我却把两者浑为一谈,“杯”也是“水”,“水”也是“杯”。
B突然间,我恍然大悟,有一种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密了,知道了“水”这个词就是指正在我手上流过的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
C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蹿向云宵里去了。
D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元宵节到了,东山公园里人声鼎沸....,大家都急着看花灯呢!B她非常喜欢读书,对于自己喜欢的语段,总是不求甚解....,反复仔细地诵读。
C观看了普通劳动者不辞辛苦、默默奉献的事迹,孩子们对普通劳动者的敬意油.然而生...。
D那辆失事车子冲上人行道,站在香烟摊前的男子便首当其冲....,被压在了轮下。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通过汇总统计、调查登记和数据分析等一系列工作,国家统计局公布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
B.无论什么职业,无论身处何方,只要有追求、有闯劲、敢奋斗,任何人都可以在梦想的舞台上实现人生价值。
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初中语文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3分共计12分)1.下列文学、文化常识及名著的相关信息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 《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儒家经典—“四书”B. 《战国策》—编年体史书——西汉刘向C. 《海底两万里》—法国—儒勒·凡尔纳D. 表—古代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文辞恭敬、恳切【答案】B【解析】B.《战国策》是西汉刘向编订的国别体史书不是编年体史书故选B2.下列断句不准确的一项是()A.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B. 其一/犬坐于前C. 为人/谋而不忠乎D.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答案】C【解析】C项“而”是连词表转折应在其前断开故断句为为人谋/而不忠乎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 “欢迎购买”一般说“惠顾”,“请人指点”一般说“赐教”B. “一股清凉的水从我手上流过”一句中“清凉”和“流过”都是动词C. “而立之年”是指30岁“不惑之年”是指40岁“知天命之年”是指50岁“花甲之年”是指60岁“古稀之年”是指70岁D.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主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了百草园的勃勃生机【答案】B【解析】B项“清凉”是形容词4.查字典有误的是()组A. 字:觅应查部首: 笔画 4 应查音序字母 M 音节 mìB. 字:凿应查部首:业笔画 7 应查音序字母 Z 音节 zàoC. 字:鼎应查部首:目笔画 7 应查音序字母 D 音节dǐngD. 字:罕应查部首: 笔画 3 应查音序字母 H 音节hǎn【答案】D【解析】A.这个字读音没错误,关键是字形又因为是上下结构各四划,所以问题不大 B.字音也没有问题,从字形上看是上下结构,但下面比较复杂因此判断上边的“业”是部首,所查的笔画为7划没错误 C.这个字读音也没问题,关键是笔顺上看应查部首“目” 下面的两部分的笔顺笔画,左边的竖折折为一划,右边的部分为4划 D.这个字的读音没问题,但是应该把下面的“干”作为部首,再查笔画为4划故选D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5.(1)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①学而时习之时 _______________②吾日三省吾身日 _______________③四十而不惑惑 _______________④人不堪其忧堪 _______________5.(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②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5.(3)第②段强调的重点什么?5.(4)你同意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答案】(1)①按时, ②每天, ③迷惑疑惑, ④能忍受【解析】(1)①句意学习了(知识)然后按时温习它时按时②句意我每天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日每天③句意到了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惑迷惑疑惑④句意人们不能忍受那样的愁苦堪能忍受【答案】(2)①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②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快乐的人【解析】(2)①愠生气恼怒君子指有才德的人②之代词它指学问和事业者代词……的人好喜爱爱好乐以……为快乐【答案】(3)强调了随时都该反省自己提高自我修养【解析】(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段话的意思是“我每天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别人谋划事情有没有竭尽自己的心力?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温习了呢?”由此可知这一段强调的重点是随时都该反省自己提高自我修养【答案】(4)示例一同意这句话告诉我们要随时向身边有长处的人学习每个人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不管是优秀的人还是一般的人甚至是平庸的人他们身上都有各自的长处只要吸取他们的优点都会受益都有利于自己的成长示例二不同意因为和自己生活在一起的人甚至是身边的人他们当中有的很优秀有的却不上进浑身充满负能量如果不加选择地学习势必会从他们身上学到不好的东西甚至学坏【解析】(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意思是“多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 只要在正确理解语句含意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阐明自己的观点言之成理即可三、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6.(1)赏析“月如钩”中“钩”字的妙处6.(2)“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如何理解其中的“滋味”?【答案】(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将残月比作玉钩渲染孤寂凄凉的环境“钩”谐音“勾” 勾起词人的离愁别恨为下文直抒胸臆铺垫蓄势【解析】(1)“月如钩”把“残月”比作“玉钩” “如钩”不仅写出月形表明时令而且意味深长那如钩的残月经历了无数次的阴晴圆缺见证了人世间无数的悲欢离合“钩”谐音“勾” 更能勾起了词人的离愁别恨这里“如钩”的“残月”渲染出一种凄凉的境界反映出词人内心的孤寂之情同时也为下片的抒情做好铺垫结合分析概括答案即可【答案】(2)离愁别恨亡国之愁【解析】(2)解答此类题要在整体感知诗意、体会诗歌意境的基础上结合诗中的关键词句联系写作背景、诗人的特殊经历以及内心的情感来理解“别”应作“特别”“另外”解释所谓“别是一般滋味”是无人尝过之滋味作者李煜由昔日的帝王沦为阶下囚被赵匡胤幽囚于汴梁其所受之痛苦、所尝之滋味自与常人不同结合这首词中的“无言”“寂寞”“离愁”“梧桐”“月如钩”等词语可以体会到这里的“滋味”包含着作者的孤独寂寞、离愁别恨和亡国之思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7.(1)阅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将文章所写的主要事件补充完整①________②老师抱我洗去墨迹③________④乡人敬惜字纸7.(2)结合语境根据提示品析下列语句的表达效果①于是那些奔跑的脚步那些抱持的手臂那些清亮的河水加在一起成了我最隆重的书法入门课(提示从修辞手法的角度)②过路的农夫见了都必须弯下腰去恭恭敬敬捡起来用手掌捧着向吴山庙走去(提示从词语的角度)7.(3)文中“那些在路上捡字纸的农夫以及把字纸压在船舱的渔民都不识字”独立成段有什么作用?7.(4)读了本文联系作者的成就谈谈对文章结尾“这是我的起点”这句话的理解【答案】(1)①蘸酒写字进行期末考试, ③用小楷借书【解析】(1)选文写了作者童年时与笔墨有关的四件事第一件事是期末考试为了防止砚台结冰一个男老师往砚台中倒了几滴酒文中后面用“一群人已经在蘸酒写字了”对事件进行概括因此可以提炼出“蘸酒写字进行期末考试” 第二件事是我年龄小上课弄得两手都是墨老师抱我洗去墨迹第三件事是“用一页小楷借一本书”“提高为两页小楷借一本书” 因此可以提炼出“用小楷借书” 第四件事是家乡很多人敬惜字纸【答案】(2)①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选取典型的细节写出了老师对我的关爱体现了书法对我的文化启蒙和激励作用②用“弯”“捡”“捧”等动词形象地写出了乡人对字纸的恭敬之情【解析】(2)①句“那些奔跑的脚步那些抱持的手臂那些清亮的河水”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起到了强调的作用更表现了老师对我的关爱由此突出了书法对我童年学习生活的激励②句中“弯”“捡”“捧”等一连串的动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农夫对写字的纸的恭敬【答案】(3)作用补充强调农夫和渔民都不识字突出乡人对字纸及文化的敬重深化文章主旨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使人对作者家乡浓郁的文化氛围留下深刻印象【解析】(3)此段中的内容更强调了即使是不识字的农夫、渔民对写有字的纸都恭恭敬敬更深化了主题使得文化氛围更加浓郁【答案】(4)童年时老师的关爱激发了“我”对书法的热爱打下了“我”对书法的功底乡人对字纸的敬惜以及家乡浓郁的文化氛围启蒙了我对文学和文化的热爱这一切为作者日后成为著名的学者和作家奠定了深厚的基础【解析】(4)做此题要结合作者的文学成就余秋雨是中国著名的学者、理论家、散文家把作者的文学成就与他儿童时代在家乡受到的文化熏陶相结合从而进行分析阐述8.(1)请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段空缺处8.(2)文中画线的句子在结构和内容上分别有什么作用?8.(3)作者称百草园为“乐园” 就选段看其原因是什么?作者如此有兴致地描写百草园有什么用意?8.(4)选文最后一段先说“不知道为什么” 然后连用的三个“也许” 有何作用?8.(5)百草园是“我”的乐园当年在此嬉戏的还有二弟周作人他也用语言文字记录这段经历在晚年写了一本回忆散文集《鲁迅的故家》比较两段描写何首乌的文字谈谈他们在语言表达和作者性情方面有何不同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鲁迅据医书上说有一个姓何的老人因为常吃这一种块根头发不白而黑因此被称为何首乌当初不一定要像人形的《野菜博录》中说它可以救荒以竹刀切成片米泔浸经宿换水煮去苦味大抵也只当土豆吃罢了——周作人【答案】(1)①窜, ②喷【解析】(1)①“窜”字突出了“叫天子”受惊后惊慌逃走的样子“飞”字则无法表达出这种效果②“喷”字突出了烟雾受到压力而射出的样子“冒”字则无法表达出这种效果【答案】(2)结构上总起下文内容上突出了百草园乐趣无穷是“我”的乐园表达了对百草园的热爱与怀念【解析】(2)根据句子在文中的具体位置联系上下文来分析即可从结构上看“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一句总起下文转入下文对“短短的泥墙根一带”的“无限趣味”的描写从内容上看“短短”表明空间有限“无限”突出乐趣之多形成鲜明对比突出百草园乐趣无穷表达了作者对百草园的热爱与怀念【答案】(3)原因百草园内的景物新奇有声有色有趣可以自由自在的生活用意表达对自由率真充满乐趣的童年的怀念也与下文封建教育制度的束缚进行对比【解析】(3)阅读选段可知百草园中有美丽而有趣的景物更有“我”充满自由、快乐的童年生活因此作者将百草园称为“乐园” 作者描写百草园中的景物以及自己儿时在百草园玩耍时的无限乐趣的目的是为了与下文封建教育制度的束缚进行对比表达了对自由率真充满乐趣的童年的怀念【答案】(4)用疑问、猜测和无可奈何的语气表现了“我”告别百草园时心里引起的震荡、依恋与无奈的感情【解析】(4)联系全文可知最后一段先说“不知道为什么”写出了“我”的疑惑三个“也许”是“我”对被送进书塾的种种原因的猜测表现出“我”的无可奈何表达了“我”对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童年生活的眷恋和惜别之情【答案】(5)语言表达上鲁迅的描写更加生动活泼而周作人表述的是何首乌名字的来历和做法语言简单平实略显枯燥作者性情上鲁迅的描写充满感情色彩生动地体现了他儿时的天真、顽皮和可爱可以看出他性情活泼而周作人对于何首乌的介绍则更加冷静客观没有过多的感情色彩体现出他的性情平和【解析】(5)解答本题需理解分析题中所给材料比较后作答鲁迅生动形象地描写何首乌的外形以及自己与何首乌的故事经历表达了他儿时的天真和顽皮含有丰富的感情色彩体现了他性情的活泼而周作人只是客观地介绍了何首乌名字的由来和做法语言简单平实没有过多的感情色彩体现出他性情的平和五、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9.(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画线的字注音典 jí()锲()而不舍炯()炯目光9.(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9.(3)“锲而不舍”中“锲”的意思是9.(4)选段画线句使用了的修辞手法表现了闻一多的爱国主义精神【答案】(1)籍, qiè, jiǒng【解析】(1)“典 jí”应写作“典籍” “锲而不舍”的“锲”应读作“qiè” “炯炯目光”的“炯”应读作“jiǒng”【答案】(2)哀微, 衰微【解析】(2)“衰微”指(国家、民族等)衰弱不兴旺十分微弱【答案】(3)镂刻【解析】(3)锲而不舍一直刻下去不半途而止就是坚硬的金石也是可以镂刻成器的比喻有恒心有毅力锲镂刻【答案】(4)比喻【解析】(4)画线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救济的文化药方”是指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六、名著阅读(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10.(1)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10.(2)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本文选自《昆虫记》作者是法国的法布尔这部书被誉为“昆虫的史诗”B. 文段主要写蝉和其它昆虫(主要是蚂蚁)争夺浆汁的情节生动有趣读来情趣盎然C. 从文段中可以看出作者喜欢用野外观察的方法来研究昆虫的本能和习性D. 文中“凶悍的强徒”“顽强的乞丐”都指蚂蚁从中可见作者对蚂蚁的厌恶之情【答案】C【解析】【答案】C【解析】11.(1)上文中提到的“三本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2)给画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搜寻() míng()刻11.(3)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_____”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_____”11.(4)作品中讲到红军在井冈山运动时期采取的四个口号是什么?【答案】(1)《共产党宣言》, 《阶级斗争》, 《社会主义史》【解析】(1)“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中的“三本书”指《共产党宣言》《阶级斗争》《社会主义史》【答案】(2)sōu,铭【解析】(2)“搜寻”的“搜”读作“sōu” “míng刻”写作“铭刻”【答案】(3)书藉, 书籍【解析】(3)“书藉”应写作“书籍”【答案】(4)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解析】(4)红军在井冈山运动时期采取的四个口号分别为敌进我退(保存实力待机转移攻势)敌退我进(打击其士气积小胜为大胜)敌驻我扰(以疲惫敌人造成对我有利之形势)敌疲我打(集中兵力主动进攻以歼灭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