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吉安市中考语文试题与答案

合集下载

2016年吉林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6年吉林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吉林省2016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14分)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

2.择其善者而从之,□□□□□□□。

3.□□□□□□□,直挂云帆济沧海。

4.无可奈何花落云,□□□□□□□。

5.□□□□□□□,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6.在战争年代,当与亲人消息隔绝,久盼音信不至时,人们常用杜甫《春望》中“□□□□□,□□□□□”两句诗来表达心声。

7.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借用典故,抒发九死不悔的报国之志的诗句是:□□□□□□□,□□□□□□□。

8.范仲淹《岳阳楼记》一文中,表现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以天下为己任的济世情怀的句子是:□□□□□□□,□□□□□□□。

9.学校“语文节”即将拉开序幕,届时要开展“书法展示”、“诗词吟咏”、“国学品读”、“名著赏析”、“戏剧表演”等活动,让翰墨书香、清音雅韵流淌校园。

请依据活动内容,自拟一幅对联(每联不少于5字)。

上联:;下联:。

二、阅读(46分)(一)古诗文阅读(15分)(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0分)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2016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二十三)

2016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二十三)

2016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二十三)一、积累与运用(26分,1-7题各3分;第8题5分)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嫉.妒(jì)倔.强(jué)长缨.(yīng)汪洋万顷.(qīn)B.蓦.然(mò)日晕.(yùn)憎.恶(zèng)鲜.为人知(xiān)C.河畔.(pàn)氛.围(fēn)长吟.(yín)接踵.摩肩(zhǒng)D.驾驭.(yù)栖.息(qī)平仄.(zhè)潜.滋暗长(qián)【考点】易误读常见字.【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字音问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握课文中的字词,踏踏实实地读、写,把握不准的要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解答】A.“嫉妒”应读作“jídù”,“汪洋万顷”应读作“wāng yáng wàn qǐng”;B.“憎恶”应读作“zēng wù”,“鲜”是多音字,可读作“xiān,xiǎn”,此处应读作“xiǎn”;C.正确;D.“平仄”应读作“píng zè”。

故选:C。

【点评】做好本题需要平时积累重点词语的音形义。

2.下列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震憾惺忪中西合璧心弛神往B.酬谢竣工无暇顾及故弄玄虚C.风糜澄碧重峦叠嶂阵词乱调D.恻隐苍桑言简意赅闲情逸志【考点】常见易错字。

【分析】本题考查字形辨析,解答时要认真审题,结合句意判断题中所用词语的正确与否.对一些形近字要做到准确辨析,明确它们的异同及用法。

【解答】A.“震憾”应写作“震撼”,“心弛神往”应写作“心驰神往”;B.正确;C.“风糜”应写作“风靡”,“阵词乱调”应写作“陈词滥调”;D.“苍桑”应写作“沧桑”,“闲情逸志”应写作“闲情逸致”。

故选:B。

【点评】本题较为简单,只要平时留意这些基本字词的书写即可.当然认真审题确定词语在句中的意思是也很重要。

2016年吉林省中考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

2016年吉林省中考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

语文试卷 第1页(共18页)语文试卷 第2页(共8页)绝密★启用前吉林省2016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14分)请在方格中端正地书写诗文名句、对联。

(第1~8题每句1分,第9题2分;书写1分)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诗经·关雎》)2.择其善者而从之,□□□□□□□。

(《论语·述而》)3.□□□□□□□,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4.无可奈何花落云,□□□□□□□。

(晏殊《浣溪沙》)5.□□□□□□□,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6.在战争年代,当与亲人消息隔绝,久盼音信不至时,人们常用杜甫《春望》中“□□□□□,□□□□□”两句诗来表达心声。

7.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借用典故,抒发九死不悔的报国之志的诗句是:□□□□□□□,□□□□□□□。

8.范仲淹《岳阳楼记》一文中,表现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以天下为己任的济世情怀的 句子是:□□□□□□□,□□□□□□□。

9.学校“语文节”即将拉开序幕,届时要开展“书法展示”“诗词吟诵”“国学品读”“名著赏析”“戏剧表演”等活动,让翰墨书香、清音雅韵流淌校园。

请依据活动内容,自拟一幅对联。

(每联不少于5字)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46分)(一)古诗文阅读(15分)(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0分)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016年吉林省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2016年吉林省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吉林省2016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答案解析一、积累与运用1.【答案】君子好逑2.【答案】其不善者而改之3.【答案】长风破浪会有时5.【答案】伤心秦汉经行处6.【答案】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7.【答案】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8.【答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考点】名词默写。

9.【答案】示例1:上联:品国学涵养正气,下联:读经典润泽人生;示例2:上联:墨香盈雅室,下联:书声溢芳园【解析】首先确定以“书法展示”“诗词吟酒”“国学品读”“名著赏析”“戏剧表演”为主要内容。

其次在形式上注意对联的要求:句式结构整齐,上下句字数相等,还要注意上联最后一个字为厌声。

下联最后一个字为平声。

【考点】正确运用修辞手法和语言表达简洁、生动。

二、阅读10.【答案】陶渊明11.【答案】(1)整齐的样子(2)沿、顺着【解析】(1)“俨然”是整齐的样子,“然”“...的样子”。

这样的词还有“怡然”“欣然”等。

(2)“扶”为古今异义词,意为“沿着,顺着”。

【考点】文言实词。

12.【答案】围绕“渲染神秘气氛;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桃源美好作铺垫”回答出两点即可。

【解析】桃林夹着溪流两岸几百步之内都没有其他的树,小草鲜嫩可爱,落花纷纷。

这样优美的景色给桃花源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渲染了神秘气氛,也为渔人继续探访及描写桃花源的美好做了铺垫,也暗示了将会出现奇境。

【考点】表达手法。

13.【答案】围绕“见到渔人大吃一惊;自从秦朝就隐居在此;不知外机朝代更竹;对渔人所描述的外界情况感叹、惋惜”回答出两点即可。

【解析】解题时从神态、语言等细节对桃花源人进行分析,“见渔人,乃大惊”中“乃”是“竟然”的意思,桃花源人见到渔人这个桃源外的人竟然现出非常吃惊的神情,说明已经很久没有见过外人了。

从桃花源人介绍自己祖先来此的原因可以看出从秦朝来此,在与外界隔绝。

从桃花源人询问关于朝代的问题,可以看出他们并不知道历代战乱和更迭。

【考点】筛选文章信息。

吉林省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

吉林省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

吉林省2016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14分)请在答题卡相应的田字格中或横线上端正地书写诗文名句、对联。

(第1-8题每句1分,第9题2分;书写1分)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诗经·关雎》)2.择其善者而从之,。

(《论语·述而》)3.,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4.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5.,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6.在战争年代,当与亲人消息隔绝,久盼音信不至时,人们常用杜甫《春望》中“,”两句诗来表达心声。

7.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借用典故,抒发九死不悔的报国之志的诗句是:,。

8.范仲淹《岳阳楼记》一文中,表现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以天下为己任的济世情怀的句子是:,。

9.学校“语文节”即将拉开序幕,届时要开展“书法展示”“诗词吟诵”“国学品读”“名著赏析”“戏剧表演”等活动,让翰墨书香、清音雅韵流淌校园。

请依据活动内容,自拟一副对联。

(每联不少于5字。

)二、阅读(46分)(一)古诗文阅读(15分)(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0分)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敷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2016年中考语文真题吉林省卷

2016年中考语文真题吉林省卷

吉林省2016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14分)请在答题卡相应的田字格中或横线上端正地书写诗文名句、对联。

(第1-8题每句1分,第9题2分;书写1分)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诗经·关雎》)2.择其善者而从之,。

(《论语·述而》)3.,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4.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5.,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6.在战争年代,当与亲人消息隔绝,久盼音信不至时,人们常用杜甫《春望》中“ ,”两句诗来表达心声。

7.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借用典故,抒发九死不悔的报国之志的诗句是:,。

8.范仲淹《岳阳楼记》一文中,表现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以天下为己任的济世情怀的句子是:,。

9.学校“语文节”即将拉开序幕,届时要开展“书法展示”“诗词吟诵”“国学品读”“名著赏析”“戏剧表演”等活动,让翰墨书香、清音雅韵流淌校园。

请依据活动内容,自拟一副对联。

(每联不少于5字。

)二、阅读(46分)(一)古诗文阅读(15分)【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0分)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敷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吉林卷)语文(带解析)

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吉林卷)语文(带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吉林卷)语文(带解析)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78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第II卷(非选择题)一、作文(题型注释)1、写作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作文(1)题目:最美的时光作文(2)阅读下面材料,选择感悟最深的一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梁思礼,梁启超之子。

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之一。

1941年,17岁的梁思礼到美国留学,由于战争爆发,他与家里断了联系。

为了完成学业,他装过罐头,端过盘子,甚至在零下40摄氏度的冬夜蜷居在储藏室,但求学信念从未动摇。

1949年,学有所成的梁思礼放弃了美国优厚的待遇,毅然回国,在新中国航天事业一穷二白的局面中开始导弹研究。

从第一次试射起,一个又一个的十年,他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但从未气馁。

正因如此,才有了他开创的“航天可靠性工程学”。

生活中的梁思礼,谨记父亲留给他的人生锦囊——“有趣”。

在他的字典里,没有悲观和厌世。

即便是文革时期被下放“五七”干校当“猪倌”时,他每天也干得高高兴兴,看着自己喂养的肥头大耳的“八戒”军团,满心自豪,还与它们合影留念。

2016年4月14日,91岁的梁思礼带着人们对他的敬意与眷恋走了。

在67年的航天生涯中,尽管他的名字始终被封印在打着“绝密”标签的文件袋里,却一笔一笔镌刻在历史的坐标轴上。

斯人已逝,精神长留!(摘编自《作家文摘》)作文要求:(1)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

(2)除诗歌外,其它文体不限。

(3)不少于500字。

(4)书写要规范、整洁、美观。

(5)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姓名以及毕业学校名。

二、现代文阅读(题型注释)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沙枣梁衡沙枣是农田与沙漠交错地带特有的树种,研究黄河沙地和周边的生态不能不研究沙枣。

2016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卷

2016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卷

绝密★启用前江西省2016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确凿.(záo) 告磬 如法炮.(pào)制 物竞天择 B .归咎.(jiù) 馈赠 风雪载.(zài)途 通宵达旦 C .殷.(yīn)红 销蚀 恪.(kè)尽职守 珠丝马迹 D .狡黠.(xié) 绰号 叱咤.(zhà)风云 略胜一畴 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根深蒂固....。

B .那些对自己的事业有探索精神并乐此不疲....的人,最终都走向了成功。

C .谈起围棋,这孩子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连专家都惊叹不已。

D .邓稼先被张爱萍将军称为“‘两弹’元勋”,是当之无愧....的。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 .因为超采地下水,月牙泉水域面积缩小了两倍。

B .这项工作能够顺利完成的原因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C .中学生书写水平下降的问题,广泛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D .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世界就有多么广阔。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一部好小说或是一部好戏剧都要当作一首诗看。

②一个人不喜欢诗,何以文学趣味就低下呢?因为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

③不爱好诗而爱好小说戏剧的人们大半在小说和戏剧中只能见到最粗浅的一部分,就是故事。

④所以他们看小说和戏剧,不问它们的艺术技巧,只求它们里面有有趣的故事。

⑤如果对于诗没有兴趣,对于小说戏剧散文等等的佳妙处也终不免有些隔膜。

⑥诗比别类文学较严谨,较纯粹,较精致。

A .⑥①②⑤④③B .②①⑥⑤③④C .⑥②⑤①③④D .②⑥①⑤④③5.下列句子变换后意思发生变化的一项是(2分) ( )A .原句:如果宇宙没有生命,怎么会从中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 改句:如果宇宙没有生命,就不会从中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2016年吉安市中考语文试题与答案 温馨提示: 1. 本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共计120分钟 2. 2.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卷上,不得在试题卷上作答。否则不给分。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确凿(záo) 告磬 如法炮制(pào) 物竞天择 B.归咎(jiù) 馈赠 风雪载途(zài) 通宵达旦 C.殷红(yīn) 销蚀 恪尽职守(kâ) 珠丝马迹 D.狡黠(xiã) 绰号 叱咤风云(zhà) 略胜一筹 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经根深蒂固....。 B.那些对自己的事业有探索精神并乐此不疲....的人,最终都走向了成功。 C.谈起围棋,这孩子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连专家都惊叹不已。 D.邓稼先被张爱萍将军称为“两弹元勋”,是当之无愧....的。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因为超采地下水,月牙泉水域面积缩小了两倍。 B.这项工作能够顺利完成的原因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C.中学生书写水平下降的问题,广泛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D.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世界就有多么广阔。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一部好小说或是一步好戏都要当作一首诗看。 ②一个人不喜欢诗,何以文学趣味就低下呢?因为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 ③不爱好诗而爱好小说喜剧的人们大半在小说和喜剧中只能见到最粗浅的一部分,就是故事。 ④所以它们看小说和喜剧,不问它们的艺术技巧,只求它们里面有有趣的故事。 ⑤如果对于诗没有兴趣,对于小说喜剧散文等等的佳妙处也终不免有些隔膜。 ⑥诗比别类文学较严谨,较纯粹,较精致。 A.⑥①②⑤④③ B.②①⑥⑤③④ C.⑥②⑤①③④ D.②⑥①⑤④③ 5.下列句子变换后意思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2分) A.原句:如果宇宙没有生命,怎么会从中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 改句:如果宇宙没有生命,就不会从中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 B.原句:傅雷的家书每一封都凝聚着他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 改句:傅雷的家书没有一封不凝聚着他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 2

C.原句:多少年过去了,风儿把山顶岩石的表层化作了泥土,瘠薄而细密。 改句:多少年过去了,山顶岩石的表层被风儿化作了泥土,瘠薄而细密。 D.原句: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改句:传统教育的目的不是寻求新知识,就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6-7题。(4分) 浣溪沙 (宋)张孝祥① 霜日明霄水蘸空,鸣鞘②声里绣旗红。澹③烟衰草有无中。 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酒阑挥泪向悲风。 【注】①张孝祥(1132-1169):字安国,号于湖居士,著有《于湖居士文集》、《于湖词》。此词调名下,乾道本《于湖先生长短句》有小题“荆州约马举先登城楼观塞”。②鞘(shāo):鞭鞘,拴在鞭子头上的细皮条等。③澹(dàn):恬静安然的样子。 6.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词的上阕写边塞平原辽阔之景,还表明了此人对收复中原的信心。 B.上阕前两句描写了晴空万里、水天相接、鞭声响亮、红旗耀眼的景象。 C.“澹烟衰草有无中”不仅描写了极目远望之景,还表明了词人对收复中原的信心。 D.词的下阙抒写了北望中原之无限感慨感慨以及举杯消愁愁更愁之悲凉心绪。 7.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向是( )(2分) A.词的上阕从视觉、听觉和触觉等角度写景,时节鲜明,色彩明丽。 B.“一尊浊酒戍楼东”一句在下阙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C.词的下阙抒发感慨,俨然可见一位爱国志士的形象。 D.这首词气势雄健,意蕴深厚,体现了豪放之词风。 (二)阅读下面三则文言文短文,完成第8-11题。(12分) 王蓝田①性急,尝食鸡子②,以筯③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齿之,又不得。瞋甚,复于地取内④口中,啮⑤破即吐之。谢无奕性粗强,以事不相得,自往数王蓝田,肆言极骂。王正色面壁不敢动。半日,谢去。良久,转头问左右小吏曰:“去未?”答曰:“已去。”然后复坐,时人叹其性急而能有所容。王述转尚书令,事行便拜⑥。文度曰:“故应让杜、许⑦。”蓝田云:“你谓我堪⑧此否?”文度曰:“何为不堪?”但克让自是美事,恐不可阙。” 蓝田慨然曰:“既云堪,何为复让?人言汝胜我,定⑨不如我。” 【注】①王蓝田:名述,袭爵蓝田侯。后文的“文度”为其子。②鸡子:鸡蛋。③筯(zhù):筷子。④内:通“纳”。⑤啮(niâ):咬。⑥事行便拜:授官的诏书一下达就立即接受。⑦故,或许。杜、许,不译何人,应为当时有名望的两人。⑧堪:能够胜任。⑨定:到底。 8.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3

A.复于地取内/口中 B.啮破/即吐之 C.谢无奕/性粗强 D.事行/便拜 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 (1)瞋( ) (2)数( ) (3)阙( ) 10.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 (1)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齿之,又不得。 (2)既云堪,何为复让?人言汝胜我,定不如我。 11.结合三则短文内容,说说王蓝田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三)古诗文积累。(8分) 12.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每空一分) (1)子夏曰:“博学而笃志,_________,仁在其中矣。” (2)___________,并怡然自乐。 (3)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__。 (4)雄兔脚扑朔,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 (6)感时花溅泪,____________。 (7)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3-16题。(17分) 从田湖出发去找李白 阎连科 ①出走和背叛,是少年时代楔进我脑里永远也拔不出来的一根桩。 ②成长是由无数、无数次想要出走,而又不得不留下的过程叠加起来的;而成熟,是人生历练的静默不言的一种光。然而一次一次地想要离家和出走,想要把自己放逐到哪儿,也许正是长大、成熟的一种准备呢。在那偌大的田湖村,父母交给我们的爱,多得常常从小院漫出来。然而这种爱,还总是不能化去一个男孩想要离家出走的念想和理愿。有一天,我决定出走了。 ③想到我决定要出走,有一种兴奋在我身上鼓荡着,仿佛不立刻离开那个家、那院子,我会窒息在那家那院的温暖里。也就说走就走,把作业课本收起扔在窗台上;把屋门、大门锁起来;把家里钥匙塞进家人可以找到的门脑上方的一个小墙洞儿里,就这么匆匆离家上路了。 ④我不知道我要去哪儿,又好像早就计划好了要去哪儿样,直到沿着大堤走离村庄,东山渐近,田湖渐远,一片柳林外的伊河,白花花地泻在我面前,我才知道我要离家去哪儿——我要独自蹚过伊河水,爬到对面伏牛山的九皋主峰上。 4

⑤老师说过,九皋是伏牛山余脉东延的主峰,海拔九百多米,中国第一本诗集《诗经》上的“鹤鸣九皋,声闻于天”,说的就是那山和那峰。说唐朝的李白,曾独自从龙门走来,上过那山峰。还在那儿留过一首名为《鹤鸣九皋》的诗: ⑥昭化呈仙质,长鸣在九皋。…… ⑦这首诗,有啥儿意味和蕴藏,那时我是完全不懂的(现在也不懂),但却觉得不懂反而好写了,如“窗前明月光”那样的《静夜思》,因为人人都懂反而写不得。 ⑧我总以为自己能写出那种人人都不懂的诗,也就蓄意要爬到那山上,和李白一样坐在山顶,诗兴大发,写出一首好到别人都看不懂的诗。当然呢,写不写诗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终于离家出走、独自走了很远的路,经过了很多事,遇上了很多的艰辛和奇遇,它们都被我一一征服后,我成了站在山顶上的一个大人物。 ⑨浪漫和草率,在我幼稚的胸膛发酵鼓胀着,使我有了一种从未有过的离家出走的英雄气。走小路,过村庄;在村头遇到了土狗追着我跑叫和撕咬;遇到了哪村的一匹惊马从我身边飞过去,弹起的灰尘落在我脸上,我都没有丝毫的恐惧和惊异。我是要离家出走的人。我要和李白一模样,独自登上那很少有人爬到山顶的九皋峰(一定要写诗),我当然不能有任何的惊惧和担忧。我就那么独自沿着东山下的村庄走,不和人说话,不和人来往,旁若无顾,视若无人,就到了九皋山下那条“牛瞪眼”的小路上。 ⑩山在头顶,我在山下,正南的太阳烧在我的发梢上。我知道我不久就要登上九皋山,爬上主峰振臂高呼了。我要站在峰顶上,让风吹着我的头发和衣服,环顾四周,略思片刻,最后把我的胳膊高高举起挥动着,用我最大的嗓子对着天下唤:“有一天我要吃得好也要穿得好!” “有一天我要吃得好也要穿得好!为了不在写诗和爬山的路上碰到三姑家里人,我走过了两个村庄后,到了第三个我三姑家住的梁疙瘩村(这村名,烦),就有意绕过村庄,从村旁一片庄稼地里穿过去,沿着沟崖小道,攀着荆棵野榆走了很远的路,到了终于可以看清山顶时,以为峰顶到来了,诗也可能到来时,我可以站下回望,首先振臂高呼口号那一刻时,却从不远处的山崖边,蠕蠕动动爬上来一个人,收拾捆绑他在崖头砍拾的柴火(又是柴火),我们彼此一望,都怔着惊着了。他竟是我要躲要闪的三姑夫。三姑夫就那么如在那专门等我一样出现了。我呆在崖头边儿上,三姑夫看着极吃惊的我,很快平静下来连问了我三句话:“你怎么在这儿?”“是你三姑让你来这儿找我的?”“走,我们回家吃饭去。午饭都错过时辰了。”我就这样莫名其妙、前功尽弃地被我姑夫强拉硬拽着回他家里了。匆匆吃了饭,赶着日落和黄昏,就带着我下山和过河,又把我送回田湖了。 21盛大、庄重的离家出走,就这么草草地收兵结了尾。一场人生庄严的梦愿与宣誓,还未及最后登上宣誓台,就被人从梦中叫醒了。现实总是比梦想和理愿有力量,少年明亮美妙的梦,被现实一碰即破后,我这一生,再也没有机会登上那座山,再也没有可能在那山顶李白待过的地方坐坐与站站,高举着胳膊大唤了。 22我的少年就这样了,还是那时候的李白好。 23可我连李白的影子都没找到,就那样在历史与现实的错口和李白分手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