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职业教育合作形式研究
“一带一路”倡议下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路径

“一带一路”倡议下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路径黄巨臣(厦门大学,福建厦门361005)摘要: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友好关系发展的结果和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目前,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高等教育间的交流与合作具备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有利条件,但在留学生培养、教育质量保障、学术成果国际交流以及教育智库建设等方面也存在限制性因素。
结合“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情况,提出双方开展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路径:一是推进留学生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三是全面扩大对外交流,开展多样化合作办学;四是畅通学术成果的国际交流渠道,发展新型教育智库。
关键词:“一带一路”;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路径中图分类号:G648.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5485(2017)11-0059-062013年,国家领导人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简称“一带一路”)。
随着这一构想的实施,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上升到了一个历史的新高度,也给我国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研究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最佳路径,既有利于抓住这一跨越式发展的契机,不断深化我国国内高等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优化教育结构,提升办学质量;也能增强我国对外的教育文化软实力,对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以及重新理解我国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在整个国家战略中的地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条件与局限(一)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有利条件1.政治互动密切,经济往来频繁首先,在政治方面互动密切。
21世纪以来,我国与中亚国家、中东欧国家、俄罗斯的政治交流与合作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我国与中亚国家以及俄罗斯彻底解决了边境纠纷,不但与中亚国家全部划定了以往双方存在争议的3300多公里边界,而且还与俄罗斯签订了《中俄长期睦邻友好合作条约》。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模式与机制构建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模式与机制构建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合作日益密切,其中职业教育合作成为了双方合作的一个重要领域。
中国与东盟国家在教育领域拥有广阔的合作空间,双方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合作将为双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更多机会。
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的背景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地理位置上相邻,文化和经济上有着密切的联系。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为双方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特别是在职业教育合作领域。
中国作为世界制造业大国,对于职业教育的需求非常之高,而东盟国家的劳动力也在迅速成长,其对于职业教育的需求也在增加。
双方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合作将为双方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双方国家的人才流动和经济发展。
中国与东盟国家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合作可以采取多种模式,包括学生交流、教师交流、学科合作、劳动力培训以及联合办学等。
学生交流是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最常见的合作方式,通过学生交流,学生可以在对方国家接受相关的职业教育培训,增进双方学生的了解和交流。
教师交流则可以促进双方国家的教学水平的提高,学科合作可以使双方学校在教学科研方面取得更多的成就。
劳动力培训可以帮助东盟国家提升本国的劳动力水平,为双方企业的互利合作提供更多的劳动力支持。
联合办学则是双方学校在对方国家设立分校,提供本国学生更多的就业机会。
这些合作模式可以使中国与东盟国家在职业教育领域取得更多的合作成果。
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国-东盟职业教育的国际合作,需要构建一套比较完善的合作机制。
需要建立一套双方国家合作的政策法规体系,包括学生交流、教师交流、学科合作、劳动力培训以及联合办学等方面的合作机制和政策法规。
需要建立一套双方国家合作的资金支持体系,为双方合作提供资金支持。
还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双方合作的管理机制,包括合作项目的实施和管理机制,合作成果的评估机制等。
通过上述合作机制的构建,可以为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职业教育合作提供更多的保障和支持。
谈“一带一路”战略下职业教育的发展思路

谈“一带一路”战略下职业教育的发展思路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战略,也是新时期我国推动区域合作和发展战略的重要展开。
在这个战略框架下,职业教育的发展思路应该如何调整和转变呢?一、加强国际合作,促进职业教育资源共享“一带一路”涉及的国家和地区众多,职业教育资源不尽相同,有的国家在某些领域的职业教育非常发达,而有的国家在某些领域却非常缺乏先进的职业教育资源。
因此,在“一带一路”战略下,要加强国际合作,促进职业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互惠互利,建立职业教育的资源共享平台,加强国际职业教育交流和合作,为各国的职业教育提升和发展提供支持。
二、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和多元化在“一带一路”战略下,职业教育也需要跟随经济发展的脚步进行国际化和多元化的发展。
推进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和多元化,不但可以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中吸取借鉴,还可以为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国际化的人才素质。
此外,推进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和多元化,还可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多语言能力的职业教育人才,为我们的职业教育事业提供更有力的人才支持。
三、加快实现职业教育与产业融合“一带一路”战略将加强各国之间的产业合作和经济交流,这也为我们的职业教育与产业融合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实现职业教育与产业融合,可以提高职业教育的实用性和针对性,让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此外,产业与职业教育的融合还可以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益,促进人才培养与就业之间的良性循环。
四、建立职业教育的综合评价体系要推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建立职业教育的综合评价体系,让学生和教师都能真正地了解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同时也是对职业教育的一种有效监管和评价。
建立职业教育的综合评价体系,可以推动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创新,把职业教育的重点放在培养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总之,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推动下,职业教育的发展思路应该适应新时期的市场需求和社会需要,加强国际合作,推进国际化和多元化,加快实现产业融合,建立职业教育的综合评价体系,为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创新提供更大的空间和机遇,也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和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
近十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科研合作论文分析

2019年1月 第37卷第6期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Noe, 201 Vol. 37 No.0
近十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科研合作论文分析
朱育晓,任光凌
(浙江农林大学,杭州3113/0)
摘要:对2009-201年中国与6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发表的SCTSSCI论文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这十年间, 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发文的增长率超过同期中国国际发文和国际合作发文的增长率;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不 同国家的科研合作强度差异较大,新加坡、俄罗斯和印度是其中最主要的科研合作国家;与国际发文和国际合作发文相比,中 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发文篇均被引次数与高被引论文率更高;合作的方式主要是多边合作,物理、工程和化学是 发文量最多的学科领域”整体上看,在“一带一路”科研合作网络中,中国、土耳其、俄罗斯、印度等国家处于核心地位,部分 国家游离在网络边缘,合作强度不高”
(ZHEJITNG A& F Unive——,, Hangzhou 3113/0, China) Abstract: The papcr analyses SCI and SSCI coSado—wh papers b, the Chinese scholars and the scholars f—m 65 couPrics along the Belt and Road in 2009-201. The study has found that over the past Wn years, the growth rate of the inWrnaUonal ceimUoraWf papers b, the Chinese scholars and the scholars f—m the couPries along the Belt and Road has exceeheh the average growth rate of the inWrnaUonal papers b, the Chinese scholars in the same pe—oh. The intensity of scientific research cooperaU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diPerent count—es along the Belt and Road is quite diPerent. Singaporc, Russia and India arc the most important research areas and cooperative coup—es. Comparef with the inWrnaUonal papers and inWrnaUonal coSado—wh papers b, the Chinese scholars, the inWrnaUonal ceimdorawd papers b, the Chinese scholars and the scholars f—m the countries along the Be— and Road have higher cited rate. The was of cooperaUon is mainly multimteral cooperaUon , and physics, enginee—ng and chemist— arc the most popular subject areas. In general, China ; Turdey , Russia and India arc at the co— posiUon in the Belt and Road scientific research cooperaUon netword. Some couPries arc at the ehge of the netword , and the cooperaUon intensity P not high. Key wordt: Belt and Road ; iPernaUonal research cooperaUon; coSado—tef paper; scientif资源和促进国际 研发,加强研究人员的跨国合作和交流,最终激发知识的创 造和扩散[1 ”随着我国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和“双一流”建设 战略的实施,我国的国际科研合作力度日益增强,国际合著 论文是表现之一”据《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显示:自 199年以来,中国国际合著论文数量不断提高,2017年,我 国国际合著论文达到9. 74万篇,占我国国际论文总量的77' 0%,比 2019 年上升了 1.2%”
一带一路倡议与教育合作

一带一路倡议与教育合作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变得日益频繁。
而一带一路倡议正是应运而生的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倡议,旨在通过加强国际间的互联互通,推动全球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
在这一倡议的背景下,教育合作也成为了加强不同国家之间人文交流和相互理解的重要途径。
一带一路倡议倡导着互联互通和文明互鉴的理念,其中教育合作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合作不仅可以促进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能够推动教育资源的共享和发展。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参与国家创造了更好的机遇与平台,提供了更多的合作领域与机制。
教育合作既包括高等教育领域的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也涵盖了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等多个层面。
在高等教育领域,一带一路倡议为各国建立了更为紧密的联系。
通过加强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可以促进知识的传播和创新的发展。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教育领域的合作也涵盖了学生和教师的互派与交流,为不同国家的学生提供了更多深入了解和学习其他文化的机会。
这种跨文化的交流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出更多具有全球胜任力的人才。
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也是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合作重点。
通过促进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合作,可以推动各国教育发展的均衡和普及。
共享教育资源,构建教育合作机制,为两国甚至多国的学生提供更加多元化和高质量的教育服务。
同时,通过职业教育的合作,可以促进劳动力的流动和技能的互通,提升参与国家的产业水平和竞争力。
教育合作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传递,更是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包容。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教育合作,有助于推动文明交流和文化融合。
各国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了解到其他国家的文化和传统,形成开放包容的国际视野。
同时,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也为参与国家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注入了活力和创新力。
然而,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教育合作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与困难。
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和差异,语言和文化差异的存在,都给教育合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因此,各国合作伙伴需要通过加强沟通和互学互鉴,寻找合适的合作方式和机制。
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

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作者:范亚丽来源:《现代企业》2020年第12期高职院校建立良好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和交流关系有利于促进与沿线国家的友好关系,促使沿线国家人民互相信任,从而促进“一带一路”倡议的有效发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通过与中国高职院校进行国际合作和交流,促进国家青少年之间文化交流,深入“一带一路”倡议的文化建设。
一、“一带一路”对高职院校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影响1.“一带一路”开辟了高职院校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新途径。
我国坚持“一带一路”建设,带动沿线国家发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较多,连接着东亚经济圈,实际涉及范围比较广泛,与沿线东亚、中亚、东南亚、欧洲中东部发达国家以及部分非洲国家保持密切联系,我们应与沿线国家深入交流合作,实现共同发展进步。
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达成重要合作,共同进行国际交流。
“一带一路”的发展,不仅使更多国家了解到中国,并保持合作贸易往来,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高职院校国际合作和交流的发展,带动高职院校教育领域的革新,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让世界了解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根据当前高职院校国际合作和交流的情况进行分析,发现虽然高职院校努力推动国际合作和交流的进程,但是具有一定局限性,大多数高职院校在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主要集中于同欧美发达国家的交流,与“一带一路”发展中国家合作和交流的机会比较少,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我国高职院校将会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和交流。
2.“一带一路”调整了高职院校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新方向。
现如今,我国高职院校对于国际合作和交流的教育方式比较重视,通过开展国际合作和交流活动,学习西方先进国家职业教育的理念和方式,引进先进教育资源,从而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师的素质,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效果和质量。
随着“一带一路”的不断发展,促使更多国家参与,影响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国际合作和交流的过程是双向的,我国高职院校逐渐转变交流理念,更多高职院校进行学校教学理念和资源的输出工作,将学校的优秀教学资源和先进教学理念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推广,从而提高我国高职院校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现状调查与对策

“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现状调查与对策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推进,我国的对外开放合作正日益深入,高等教育领域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加强与国际间的交流合作。
在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方面,也出现了一系列新趋势和新问题。
进行一次现状调查,并提出对策,对于促进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现状调查1. 合作办学项目类型多样化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项目类型愈发多样化。
包括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合作办学、外籍教师来校授课等多种形式。
这些项目涉及多个领域,包括工程技术、管理、医药卫生等。
这对于提高高职院校国际化水平有一定意义。
2. 合作办学存在一些问题虽然合作办学项目在多样性的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
包括合作机构的选择、课程设置的不合理、师资队伍质量不齐等问题。
这些问题都直接关系到课程质量的提升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学生参与度不高一些学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参与度不高,主要表现在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一方面是学校与合作机构之间的沟通不畅,信息传递不及时;另一方面是学生对于国际化教育的认识不足,缺乏自主学习的动力。
二、对策建议1. 加强与合作机构的合作学校应加强与合作机构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建立健全的机制和体系。
包括加强项目管理、完善项目推进机制、提高项目的实效性。
只有通过不断的沟通协调,才能够有效地推进合作办学项目的开展。
2. 优化课程设置学校在进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过程中,应根据国际化的要求和国际市场的需求,对课程进行优化设置。
面对国际化的趋势,我们需要更多地引进国际化的课程和教学模式,以适应全球化时代的需求。
3. 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学校应加强对外籍教师的引进与培养,提升师资队伍的水平。
通过引进高水平的外籍教师,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提高,从而提高师资力量的整体水平。
4. 加强学生培训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国际化培养,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跨文化沟通能力等。
学校要设置一些国际化课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国际化教育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
“一带一路”建设中职业教育校企协同创新研究

主体,由另一方根据需求主导协同创新的计划实施和 活动开展,使得双方的需求得到了合理的满足。“一带 一路”建设中职业教育校企协同创新的“单主体”模式 能够实现创新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职业院校或企 业的需求作为创新活动的主体,使得创新活动的内容 更具有针对性,能够针对职业院校或企业的最亟需的 开展创新活动,比如职业院校在国外办学中亟需国外 实训基地满足学生的实习实训需求,而国外企业以满 足职业院校对实训基地的急切需求为导向,为职业院 校提供实训基地及资源,使得校企双方在实训基地的 建设及使用上更具针对性,从而提高了职业教育校企 协 同 创 新 的 效 率 ,实 现 了 校 企 协 同 创 新 效 率 的 最 大 化。但是,单主体模式也具有协同创新活动单一、示范 性低的缺点,由于校企协同创新是按照职业院校和企 业其中某一方的需求为导向,使得校企协同创新的项 目和活动较为单一,如果这种项目不是另一方所需要 的,不仅使得校企协同创新缺乏示范性,而且还能导致 校企协同创新的效率低下。
或间接地与他人或其它事物产生联系,这种相互联系 的属性规定了创新活动不同的类型,即需要不同创新 主体之间的协作。协作是社会分工不断精细化的产 物,社会分工促使行业、企业、职业等发生了深刻变革, 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不同职业、不同岗位对技术、技能 和人才的需求千差万别,要达成在某一行业、企业、职 业或岗位上的创新,需要不同人才之间的协同才能实 现,协同创新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是社会不断进步和 时 代 发 展 的 必 然 要 求 。 由 此 ,协 同 创 新 作 为 创 新 的 一种类型,是在“充分调动多元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 性 ”[2] 基 础 上 ,就 某 一 事 项 或 活 动 实 施 的 深 度 合 作 并 取得新成效的过程。多元主体是协同创新的一个重 要特征,表现为多个主体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和相互协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 、 我国与 “ 一带一路 ” 沿线区域国家职业教育合作形 式的相关建议
我国的需求倾向是教育合作与交流,通过整合现存的教 育资源和教育模式来促进高质量的高等职业教育和项目,进 而保证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的就业。 (一)我国与非洲国家的教育合作方式 对于教育合作的深入进行 , 不仅仅要提供多样化和
158
. 职业教育 .
青年时代 YOUTH IMES
2016年第32期
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职业教育 合作形式研究
段乐田,曹世民
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 天津 300402 摘 要: 近年来 , 随着我国提出 “ 一带一路 ” 的倡议 , 涉及的国家数目和人口数量之多 , 在中国的外交史上是前所 未有的。从经济、教育和各产业等多层面来讲,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区域等国家都在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合作关系,自 “一带一路”实施以来,我国就在各方面包括基础设施的建设、产业合作和贸易投资等,都提供了大量的有效资源。而职 业教育作为一种软实力,也是发展一国知识型经济建设的主要动力来源,本文通过对我国“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国家职业 院校的合作与交流的现状,提出需要从沿线区域国家的需求、我国的经济现状和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等方面来进行长时间 的合作交流。 关键词:中国“一带一路”沿线区域职业教育合作
(一)我国对外职业教育合作的意义 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主要体现在文化事业等方面的发展 状况 , 我国所提出 “ 一带一路 ” 倡议以来 , 深刻的促进了 我国与沿线区域国家的合作关系 , 而多方面的合作中高等 职业教育合作作为基础性合作项目表现出了十分深远的意 义 , 可以促进实现互利共赢也可以加速中国与沿线区域国 家的繁荣发展。 (二)我国与非洲国家职业教育合作基础性与可行性具 备良好条件 随着我国与非洲同盟关系的深化,在高等职业教育方面 也逐渐加深了合作。埃塞俄比亚为例,由我国商务部开展的 埃塞—中国职业技术学院项目在2007年已经完成了基础设施 的建设,实际的招生工作也在2008年步入正轨。通过这样的 职业教育合作的模式,就能够促进中国和非洲的高等职业教 育领域合作与职业性人才培养,“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国家 合作从单项援助走向双向交流,从短期走向长期、持续与深 入的合作形式。 ( 三 ) 与南亚各国职教合作具备良好发展预期及提升 空间 我国与南亚各国在多方面合作交流的状态十分良好 , 特别是在教育和人文领域的合作交流 , 都呈现出了多渠 道 、 多层次的形式交流 。 在 “ 一带一路 ” 提出后 , 我国与 南亚各国的关系不仅仅是教育援助和被援助 , 更加是合作 与交流的关系。
一、引言
“一带一路”倡议所涉及的国家数目和人口数量之多, 在中国的外交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一带一路”的提出表示 着中国要打破被动的遵循国际社会规则的状态,主动的进行 角色的塑造,以此来为中国和平发展与和谐的国际环境创造 良好条件,也为沿线区域国家的共同发展提供帮助。
二 、 中国与 “ 一带一路 ” 沿线区域国家职业教育合作的 意义与现状
多元化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项目 , 还要持续对教育 合作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进行投入的重视 , 更细节化的对大 纲的确定 、 课程的选择和教育教学的过程模式进行指导和 引导 ; 需要加强对于高等职业教育合作中的本土化人才培 养 , 再向非洲国家提供基础性教育设施的同时 , 还要适当 的提供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援助 ; 根据非洲和我国的实际产 能状况 , 应该发挥我国的生产新技能优势 , 解决毕业生的 就业率 ; 考虑到相关的政治问题 , 应该为双方职业教育项 目的合作签署提供相关保障的条约。 (二)我国与南亚等国家的教育合作方式 可以恰当的利用援助和工程承包的方式来进行各种贸易 的全面发展;按照南亚国家职业教育的特点,需要坚持共同 的教育理念,从增加南亚各个国家公民来我国留学的人数和 奖学金的名额开始,并且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大专业的范围, 建立长期的合作模式;从各个方面来完善我国与南亚各国的 职业教育合作方式,结合南亚各国企业生产技术来进行课程 选择的相应调整,是毕业生在毕业的同时能够顺利并且对口 的进入到工作岗位中 , 也需要促进南亚各国的职业教育特 色,保障学生就业率的基础上,也为企业培训工作减少了一 定的成本。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 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N].人民日报,2015-03-29. [2]楼世洲.从援助走向合作:基于“中非大学20+20合作计划”的分析 [J].比较教育研究,2014 (5):1-5. [3]朱耀顺,范全欢,李盼盼.中国--南亚高等教育合作发展途径的理论 思考[J].黑河学刊,2015(7):93-9.
四、结语
综上所述 , 自 “ 一带一路 ” 实施以来 , 我国就在各方 面包括基础设施的建设、产业的合作和贸易的投资等,都提 供了大量有效资源。而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软实力,也是 发展一国知识型经济建设的主要动力来源。我国与“一带一 路”沿线区域国家职业教育的合作本质上来说就是各类职业 技能型人才的合作培养。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国家 的职业教育合作与援助中,从实际情况出发,应该以沿线区 域国家需求的不同,具有一定针对性把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 模式输出给沿线区域国家,从而真正实现沿线区域国家在教 育等各方面的互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