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仪测量复核记录

合集下载

GD-C4-629施工层基线复核记录(省统表)(填写范本)

GD-C4-629施工层基线复核记录(省统表)(填写范本)

001





准点引测经过:
规划基准点为JZ1(X=×××;Y=×××;z=×××),JZ2(X=×××;Y=×××;z=×××)通过全站仪采用后方交会测量法定位建筑物外边线四个交点,用直尺和全站仪校核四个点位之间距离和角度后,引测出YG1、Yc2、YG3、YC4、Yc5、YC6、YG7、YC8等8个点位,引测点位距离外墙边线600mn,用Φ50mm木桩上钉圆钉并划线的方式标定出轴线位置,并浇筑混凝土保护。

复 测 结

专业监理工程师(建设单
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监理(建设)单位
施 工 单 位专业工长专业质检员测量人引上轴线控制点
JZ1、JZ2引测水准控制点JZ1、JZ2由J21、JZ2引测BG1(绝对标高=××)、BG2(绝对标高=××)并行性闭合复核,闭合差为1.2m,BG1、BG2并定于埋设好的混凝土桩上,用红油漆三角标注。

施 工 单 位
XXX有限公司工 程 部 位
施工现场控制点测量仪器名 称及编号经纬仪JGJ2 水准仪NA724施工层基线复核记录
GD-C4-629单位(子单位)工程名称XXX项目。

测量复核具体要求及测量问题控制措施2

测量复核具体要求及测量问题控制措施2

测量复核具体要求及测量问题控制措施2⼆、常见测量问题分析及控制措施1、⽆砟轨道轨道结构施⼯偏差(1)技术问题描述:①双块式⽆砟轨道道床施⼯,道床板施⼯控制标⾼有误,轨道⼏何尺⼨严重超限,超出后期静态调整极限值,造成返⼯。

②⽆砟轨道道床施⼯完成后出现落枕、轨底吊空现象。

(2)导致技术问题产⽣的原因:①输⼊竖曲线内业参数时未考虑到软件在识别曲线影响段依据的是前后变坡点及曲线半径来确定竖曲线影响段;②⽆砟轨道精调前未对轨枕、扣件进⾏全⾯清查,精调完成后,未开展浇筑前的验收复核;③变坡点⾼程等线路参数输⼊错误。

(3)避免技术问题产⽣的措施:①⽆砟轨道精调⼩车竖曲线参数输⼊时必须特别注意变坡点起、终点的输⼊,必须分别向前、向后各延长⼀个变坡点⾥程,竖曲线必须输⼊完整。

当有长短链位于竖曲线时,必须分段输⼊,分段时分别保持⾥程连续(将长短链串到下⼀个变坡点)。

变坡点轨⾯⾼程保持不变。

②在⽆砟轨道精调⼩车内业资料输⼊⼈员应组织现场作业⼈员开展测量内业资料技术交底,并开展换⼿复核,核对⽆误,交底清楚后⽅可开展现场施⼯。

③⽬前多数客专项⽬仅提供左线平纵资料,对右线资料的推算⼤多未明确推算原则,此情况下要积极与设计沟通,争取由设计院统⼀右线线路资料。

施⼯单位推算标段内部⼀定要明确统⼀推算⽅法及原则,统⼀设置右线综合断链位置,并与相邻标段确认衔接段落曲线参数统⼀。

2、底座板标⾼超限、中⼼线偏位(1)技术问题描述:①双块式⽆砟轨道桥梁底座板与道床板等宽,施⼯后左右侧出现错位,⼀侧道床悬空约3cm,⼀侧底座板外露约 3cm。

后期处理若单侧切割则导致道床钢筋外露,若补填混凝⼟则在列车通过后,局部会掉块,影响⾏车安全。

②板式⽆砟轨道底座板⾼度过⾼或过低不满⾜±5mm 设计要求,CA 砂浆灌注厚度⽆法保证,后期对标⾼过⾼的进⾏打磨,标⾼不⾜的进⾏凿⽑,重新浇筑。

(2)导致技术问题产⽣的原因:①在底座板放样时,放样资料未换⼿复核,放样坐标计算时未考虑曲线段设计平曲线资料为轨⾯中⼼,放样时未考虑曲线偏⼼导致。

工程测量检查、复核作业指导书

工程测量检查、复核作业指导书

目录1.目的 (1)2.编制依据 (1)3.检查、复核工作程序 (1)4.工程各节点测量复核措施 (2)5.附件 (4)《建/构筑物工程复核成果表》《高程复核记录》《建/构筑物轴线复核记录》《测量复核申请表》工程测量复核管理措施1. 目的测量放样是工程施工过程中一项重要的技术性工作,为确保设计图纸上的点、线、面,通过仪器准确地放在实地上,工程师通过检查、复核,确保工程放样符合相应规范的要求。

2. 编制依据(1)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合同》。

(2)设计施工图及要求。

(3)现行相关规范。

3.检查、复核工作程序项目测量工程师负责本项目测量放样的复核。

并完成项目监理工程师提出的测量放样复核工作,并向监理工程师提交复核记录和成果整理。

测量总工程师负责测量放样复核的总体工作;负责内部培训;负责解决放样复核中出现的疑难问题;负责审核提交的现场复核申请单。

(1)首先检查施工放样仪器设备检定合格证原件,复印件报监理部备案。

包括:GPS全球定位设备、全站仪、电子经纬仪、光学经纬仪、普通水准仪、电子水准仪、钢尺、铟钢水准尺等。

其中电子测量仪器检定合格证有效期为一年,其它仪器设备检定合格证有效期为二年。

(2)检查、复核施工测量资料①对建设方或设计、勘察、测绘单位提供的测量控制点(标高、坐标等)进行现场交桩,参建的相关各方办理签收控制点成果资料移交手续,书面签字。

②对接收的测量控制点进行检查、复测,精度指标满足相应规范要求,报监理审批后方可使用。

③检查、审核加密平面、高程控制资料的符合性,监理审批后方可投入使用。

④检查、审核施工放样数据资料的正确性。

如:放样点坐标的计算、边长、方位角计算的准确性。

(3)现场的检查和复核测量工程师应核对测量仪器的检定合格证及有效期。

确保操作方法、工艺顺序是否合理。

核对其所使用的控制点及其成果是否正确,是否进行了测站检查,结果是否符合相应规范要求,是则通过,否则重测直到合格。

测量复核应采用同机同步抽检或平行抽检的形式进行。

全站仪怎样测量高程

全站仪怎样测量高程

全站仪测量高程的基本原理与操作步骤引言全站仪作为一种高精度的测量仪器,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土木工程等领域。

它不仅可以测量水平角和垂直角,还可以测量地面高程。

本文将介绍全站仪测量高程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测量方法。

一、全站仪测量高程的原理全站仪测量高程的原理基于三角测量法和高程差测量原理。

全站仪通过观测目标点和基准点之间的垂直角差和距离,从而计算出目标点的高程。

其测量原理可简要概括如下:1.先测量目标点与基准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2.然后利用全站仪测量目标点与基准点之间的垂直角差。

3.根据三角形的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结合水平距离和垂直角差,计算出目标点的高程。

二、全站仪测量高程的操作步骤下面将介绍全站仪测量高程的具体操作步骤,包括设定基准点、设置测量仪器等。

1. 设定基准点首先,在测量区域内选择一个已知高程的点作为基准点。

可以使用已知的基准点或通过其他测量手段测定出高程,并在该点上设置标志,以方便后续的测量。

2. 设置测量仪器在进行实际测量之前,需要准确地设置全站仪。

具体步骤如下:•将全站仪放置在坚固平稳的三脚架上,并确保其水平调整。

•打开仪器,并根据提示进行校准。

通过校准,可提高测量精度和准确性。

•确保仪器的观测镜头清洁,并根据需求选择观测模式(自动或手动)。

3. 测量目标点的位置在测量区域中,选择目标点以测量其高程。

目标点的选择原则是能与基准点保持可见性,并且能够提供足够的参考。

4. 进行高程测量在准备工作完成后,可以进行高程测量了。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使用全站仪观测目标点与基准点之间的水平角,并记录下观测数据。

•根据所选择的观测模式,使用全站仪观测目标点与基准点之间的垂直角,并记录下观测数据。

•利用所得水平角和垂直角,结合已知的基准点高程,使用三角计算法计算目标点的高程。

5. 复核和纠正在完成高程测量后,可以进行数据的复核和纠正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主要包括对测量数据进行比较、检查测量过程中是否存在误差,并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

桩位复核操作流程

桩位复核操作流程

桩位复核操作流程一、引言桩位复核是指对已经施工完成的桩基进行测量和复核,以确保桩基的位置和高程符合设计要求。

桩位复核操作流程是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于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准备工作1. 集结人员:确定桩位复核的负责人和相关人员,确保团队的协作配合。

2. 准备设备:准备好所需的测量仪器和工具,如全站仪、测量杆、测量钉等。

3. 查阅资料:熟悉相关设计图纸和技术要求,了解桩位的具体要求和复核方法。

三、桩位复核操作流程1. 确定复核桩位:根据设计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确定需要进行桩位复核的具体桩位。

通常选择一定数量的桩位进行复核,以代表整个工程的情况。

2. 设置基准点:在桩位附近选择一个基准点,用于确定各桩位的相对位置和高程。

基准点应选择在较平坦、稳定的地面上,并且与主体工程有一定的距离。

3. 进行全站仪测量:使用全站仪对基准点和各桩位进行测量。

首先测量基准点的坐标和高程,然后测量各桩位的坐标和高程。

在测量过程中要注意操作规范,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4. 计算偏差值:根据实测数据和设计要求,计算各桩位的偏差值。

偏差值是指实测值与设计值之间的差异,用来评估桩位的准确性和符合程度。

5. 判断是否合格:根据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对桩位的偏差值进行评估。

如果偏差值在规定范围内,即可认为该桩位合格;如果偏差值超出规定范围,需要重新调整或修正。

6. 记录测量数据:将每个桩位的测量数据和计算结果记录下来,包括坐标、高程和偏差值等。

同时,还需要记录测量仪器的型号、测量时间和操作人员等信息,以备后续查验和分析。

四、注意事项1. 操作规范:在进行桩位复核时,要遵守相关操作规范和安全规定,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2. 测量精度: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和工具,保证测量精度符合要求。

在测量过程中,要注意避免误差产生,如光线干扰、仪器校准不准确等。

3. 数据处理:在进行偏差值计算和判断桩位合格性时,要使用准确的计算方法和规范,确保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复测报告

复测报告

全线复测报告一、复测情况说明:2012年5月4日至5月6日,我单位在测量监理的旁站指导下,对吉河高速第JS1合同段线路控制桩进行了复测,内业计算与整理及复测成果于2012年5月7日完成。

㈠、仪器、等级及施测方法:1、测量设备:TOPCON GPT-102R型全站仪一台及配套棱镜、脚架,仪器标称精度7+2ppm;测角精度:2″。

2、复测方法:路基施工控制点采用附合导线测量法、平面控制采用测回法(两个测回),高程控制采用三角高程测量法。

3、导线测量等级:按公路四等二级导线的精度要求施测(本标段导线平均边长0.25Km),本次导线测量平差结果测角中误差3.1",依据《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要求,四等二级导线测角中误差为8",满足规范要求。

导线测量主要技术要求详见下表:㈡、导线复测:本次复测共复测了V209、V130、V130-1、V130-2、V131、V132共6个平面/高程控制点。

使用V209、V130作为起始导线边,V131、V132作为结束导线边进行复测。

⑴、平面控制:本次测量采用全站仪进行复测,测量数据满足《工程测量规范》的相关要求,在以后的施工中,均按照本次复测成果进行施工。

⑵、高程控制:本次测量导线点、控制点高程全部采用三角高程进行测量,由于地理条件限制,采用全站仪进行高程测量,测量结果均满足国四等水平测量要求。

在实际施工中,高程均以本次复测成果为准。

㈢、平差计算:对我标段内的导线点进行附和导线计算,各项指标均满足《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要求。

㈣、所用规范、规程:《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㈤、本成果均由两人以上独立计算并相互核对无误。

二、复测成果:1、导线复测计算表(附表);2、复测成果:计算:复核:技术负责人:监理工程师: 监理工程师审核意见:日期:2012年月日三、复测结论本次复测只复测主线的导线点,从复测成果来看限差满足要求,在以后的施工中将采用本次所测的成果。

施工测量复核成果报告

施工测量复核成果报告

导线点复测说明一.复测概况:金堂大道南段(淮口至土桥)工程E标段全长8.55公里,设计公路等级为一级,段内设有大、中桥4座,隧道550m。

我项目部进场后,积极组织技术力量对原设计导线点进行加密及复测。

因本次复测与设计移交桩点时间相距较长,在沿线村民春季播种后,原设计所移交桩点受破坏严重,我部按沿线地形及桥隧位置于复测前加密了大量桩点,结合未破坏的原设计所移交桩点进行本次复测。

本次复测共设测站28个,涉及32个桩点,其中包括8个原设计所移交桩点,23个加密点,1个位于D标段内原设计所移交桩点。

56、56-2、58三点为支点,按相邻点的平差后坐标及复测相关数据计算坐标。

导线复测时平面使用正倒镜各一测回取平均值,三角高程采用中丝法测三个测回取平均值。

测量仪器:拓普康GTS332N全站仪(2〃)测量日期:2010.2.20~2010.2.22测量依据及规范:《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二. 复测成果:导线全长: 8.82公里平面一级导线:测距中误差:13mm 规范要求: 17mm测角中误差: 4.2〃规范要求: 5.0〃相对闭合差:1/19391 规范要求: 1/15000方位角闭合差:9.77〃规范要求:±10√n=52〃经计算后评定,导线平面复测成果符合规范要求中的一级导线测量技术要求。

高程四等三角高程:每公里中误差:mm 规范要求: ±10mm附合闭合差:mm 规范要求: ±20√L=61.2mm 经计算后评定,导线水准复测成果符合规范要求中的四等三角高程测量技术要求。

金堂大道南段(淮口至土桥)工程E标段导线点复测报告测量:计算:复核:监理:中铁八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金堂大道南段(淮口至土桥)工程E标段项目经理部 2010年2月22日目录1.导线点复测说明 (1)2.导线严密平差计算表 (2)3.导线点复测平差后成果表 (3)4.三角高程平差计算表 (4)5.导线点平面布置图(简图) (5)6.导线点平面布置图(地形图) (6)7.导线点测量原始记录表(平面) (15)8.导线点测量原始记录表(三角高程) (23)。

全站仪仪器自检表

全站仪仪器自检表

全站仪自检表
观测:
计算:
复核:
峨米项目部二分部测量队二零一六年十月十五日
仪器自检表
日期:年月日天气:型号:徕卡TS-06 水平角观测:
垂直角观测:
水平角2C值及竖直角指标差均符合限差要求,故可以使用。

观测:记录:计算:复核:
仪器自检表
日期:年月日天气:型号:徕卡TS-06 水平角观测:
垂直角观测:
水平角2C值及竖直角指标差均符合限差要求,故可以使用。

观测:记录:计算:复核:
仪器自检表
日期:年月日天气:型号:徕卡TS-06 水平角观测:
垂直角观测:
水平角2C值及竖直角指标差均符合限差要求,故可以使用。

观测:记录:计算:复核:
THANKS !!!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