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附答题卡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第一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一、语言积累及运用(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A.酝酿﴾liáng﴿黄晕﴾yùn﴿发髻﴾jì﴿栀子﴾zhī﴿....B.唱和﴾hé﴿肥硕﴾shuò﴿鳊鱼﴾biān﴿乌桕﴾jiù﴿....C.寥阔﴾liáo﴿枯涸﴾gù﴿清洌﴾liè﴿梦寐﴾mèi﴿....D.澹澹﴾dàn﴿耸峙﴾sǒng﴿栖息﴾qī﴿禅心﴾chán﴿.....2.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作品风格豪迈悲壮,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
B.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大诗人,留有《白氏长庆集》。
C.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诗风婉约,如代表作《观沧海》。
D.朱自清,字佩弦,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
散文代表作有《春》《背影》等。
3.下面没有使用对偶的一句是()(3分)A.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B.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C.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D.乡音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我们说话应根据不同的场合选择相应的用语,下列说法不妥的一项是()(3分)A.请别人为自己修改文章时应说“斧正”。
B.称别人的父亲叫“令尊”。
C.自己对别人说话叫“对牛弹琴”。
D.请别人帮忙应先说“打扰”。
5.诗词默写:(4分)(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
(3)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
6、下面是某旅游景点的一则告示,仔细阅读后请说出它的含义。
并模仿它的表现手法,为保护学校的草坪拟写一则告示。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试卷及答案(A4打印版)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试卷及答案(A4打印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指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酝酿.liàng 抖擞.sǒu 清脆.cuìB.黄晕.yùn 宛.转wán 散.步sǎnC.嫩.叶nèn 应和.hè安巢.cháoD.披蓑.shuāi 抚.摸fǔ薄.烟báo2、下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哆嗦赤裸淅沥垂垂幕老B.猥琐褪尽遗憾察颜观色C.凝望涉足幽寂零仃D.延绵刹那嫁接恍然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听了这个笑话,大家忍俊不禁,哈哈大笑。
B.刚刚挨了老师的批评,现在又丢了自行车,真是祸不单行。
C.早晨登上高山,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极目远望,心安理得。
D.走进世博园,看到栩栩如生的鲜花,令人流连忘返。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有没有扎实的阅读基础,是青少年提高写作能力的前提。
B.在元旦晚会上,我们听到了悦耳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
C.通过这次内容丰富的展览,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D.放学了,大家过马路时要注意安全,防止不发生事故。
5、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
B.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C.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D.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6、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纵观历史,凡学有所成者莫不深谙此理。
②古时学者悬梁刺股、囊萤映雪,故有纵横捭阖之才,经纶世务之智。
③他们这种精益求精、严于律己的精神着实令人敬佩。
④对求学的人来说,严于律己的精神必不可少。
⑤正因为这种精神,他们一个接一个地成为了经世治国之栋梁。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试卷含参考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试卷含参考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宛.(wǎn)转分歧.(qí) 黄晕.(yùn)吝啬.(sè)B.应和.(hè) 静谧.(mì) 姊.(zí)妹荫.蔽(yīn)C.憔悴.(cuì) 攲.斜(qī) 澄.清(chéng) 脸颊.(xiá)D.莅.(lì)临菡萏.(dàn) 徘徊.(huí) 棱.(léng)镜2、下面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派遣附和精疲力竭惊慌失错B.坍塌突兀微不足到战战兢兢C.硬朗流淌一丝不苟漠不关心D.淩乱纯粹精益求精见异思迁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他这次的考试成绩令老师喜出望外....。
B.他翻来覆去....地想,仍想不起来把钥匙放在哪儿了。
C.没人陪奶奶的时候,她就喜欢边做事边絮絮叨叨....。
D.这次活动为了顾全大局,使大家各得其所....,所以有一小部分人对其不是很满意。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通过名人事迹的介绍,我懂得了只有奋斗才能成功。
(在“成功”后加上“的道理”)B.由于祖父对我的言传身教,使我从小就养成了勤俭节约的习惯。
(删去“使”)C.电视剧《姥爷的抗战》营造了一位想通过个人奋斗来复仇最后走上抗日道路的工程师形象。
(把“营造”改为“塑造”)D.谁能否认钱学森没有对中国的科学事业做出过巨大贡献呢?(把“巨大”改为“特殊”)5、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
(设问)B.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夸张)C.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反问)D.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姓名_______ 班级_______ 成绩_______一、积累·运用(28 分)1.仔细读下面的语段,正确书写汉字。
(4 分)我是一个酷爱读书的孩子,自然成了图书馆和书店的常客。
有一次,我发现了一本畅xiāo书,迫不及待地跑到书店,老板风趣地对我说:欢迎lì临指导!我顾不得跟他搭话,一头扎进书海,贪lán 地吸收精神的营养。
此时我的心情就像叫天子(云雀)直窜到云xiāo里去那么惬意!2.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错别字,找出来并改正。
(4 分)(1)鉴赏小心翼翼人生鼎沸花团锦簇( )(2)诅咒美不胜收不求深解截然不同( )(3)枉然人迹罕至恭恭敬敬浑为一谈( )(4)羞惭晃然大悟废寝忘食威风凛凛( )3.修改病句。
(4 分)(1)许多超市将个头大的西瓜切成小块出售,一块西瓜不超过5 元钱左右,非常划算。
修改意见:(2)有人认为,节假日高速路车祸频发的原因主要是司机的恶劣驾驶习惯和高速免费造成的。
修改意见:4.填空。
(12 分)(1),崔九堂前几度闻。
,落花时节又逢君。
(2)《峨眉山月歌》中描写月夜景色的连续的两句是:,。
(3)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中抒写戍边战士思念家乡和亲人的诗句是:,。
5.观察下面这幅名为《上学》的图片,写一段描写性的文字。
要求语言生动,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60 字左右。
(4 分)二、阅读·理解(32 分)(一)阅读《论语》选文,完成题目。
(10 分)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②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④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⑤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⑥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⑦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试卷(附参考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试卷(附参考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翩.然(piān)龟.裂(jūn)农谚.(yán)销声匿.迹(nì)B.劫.难(jié)蟾.蜍(chán)褶.皱(zhě)风雪载.途(zài)C.缄.默(jiǎn)狩.猎(shòu)山麓.(lù)海枯石烂.(làn)D.赌.注(dǔ)砂砾.(lì)腐蚀.(shí)鸟臀.目(diàn)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闲遐耐人寻味精疲力竭扬扬得意B.凛冽五脏六腑精打细算勇往直前C.遗孀姗姗来迟千钧重负小心冀冀D.严瑾天涯海角心有灵犀海市蜃楼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面对玉龙雪山扑朔迷离....的天气,登山队员们进退两难。
B.苏州园林在设计上处处别有用心....,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C.做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的权利;做一个公民,我们要恪尽职守....。
D.张璐同学在“文明礼仪伴我成长”演讲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全家人简直是乐此不疲....。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评选活动自2018年6月启动以来,全国各地工会、社会各界人士和广大职工广泛参与、积极响应。
B.中学生要提升文学素养,养成爱读书,尤其是读经典名著,让书香浸润心灵。
C.从中国的简帛、埃及的莎草纸、欧洲的羊皮卷到今天的电子墨水屏,人类的阅读载体不断演进,但人们对阅读的热爱,对精神世界的守望却从未改变。
D.善待自然就是善待自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得好决定着灾害发生时损失的大小。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的一项是(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人教新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新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1.古诗词默写。
(1)______,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2)______,应傍战场开。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3)______,影入平羌江水流。
(李白《峨眉山月歌》)(4)杜甫在《江南逢李龟年》中慨叹时世之凋敝丧乱与人生之凄凉飘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答案】不知何处吹芦管,;遥怜故园菊;峨眉山月半轮秋;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解析】(1)不知何处吹芦管(重点字:芦管)(2)遥怜故园菊.(3)峨眉山月半轮秋(重点字:峨眉)(4)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重点字:逢)本题为名篇名句默写,要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应该熟记大纲要求的背诵篇目,并且在默写中注意不能添字、漏字、错字,顺序颠倒等现象.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二、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0分)2.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 确凿.(záo)桑椹.(shèn)珊.瑚(shuān)收敛.(liǎn)B. 秕.谷(bǐ)蝉蜕.(duì)盔.甲(kuī)锡箔.(bó)C. 皂荚.(jiá)感慨.(kǎi)疲.倦(pí)渊博.(yuān)D. 奥.秘(ào)书塾.(shǔ)淋.漓(lín)缝.制(fénɡ)【答案】C【解析】A.“珊.瑚”读作“shān”B.“蝉蜕.”读作“tuì”;C.正确;D.“书塾.”读作“shú”;答案:C本题考查字音.要熟记拼写规则,形似字,误读字、生僻字更要注意.此类题目多考查生僻字、多音字和形似字.多音字有时会因为作动词和作名词的不同,读音也不同.形似字要按照意义的不同,读音也不一样.在分析思考时,要注意声调、韵母是否正确.没有把握的可以用排除法,省时省力.3.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 轻捷云霄鉴赏倜傥B. 狡猾牵挂暖和依恋C. 搓捻激荡企盼拼凑D. 羞惭淀开绅士质朴【答案】D【解析】A.正确;B.正确;C.正确;D.“淀”应写作“绽”;答案:D本题考查学生汉字的书写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地语感,注意读音,多积累词语,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注意同音字的区别和生僻字的写法,不要出现错别字.形近字的区分:在平时学习中要观察偏旁,有些可以通过词语的意思来记忆.平时学习中,要注意区分形近字的偏旁、意义和读音4.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 随着天气变暖,空气湿度增大,各种病菌也油然而生.....B. 上语文课时,同学们放开喉咙读书,真是人声鼎沸.....C. 他每天东奔西走,忙得不亦乐乎.....D. 大家有什么好的意见,本人愿意洗耳恭听.....【答案】A【解析】A、油然而生,自然的产生(某种感情),不能用于表达细菌的滋生;B、使用正确;C、使用正确;D、使用正确.答案:A此题考查学生成语的正确使用能力.解答此题,平时要有大量的成语积累,再是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确定正确选项.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到、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此题作答,可结合具体语句的理解辨析.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理想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善于探索的水平.B. 不努力学习,那怎么可能取得好成绩是可想而知的.C. 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在教科书中学语文,还要在课堂外、在生活中学语文.D. 同学们写作文,要细心观察各种事物、各种现象,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答案】C【解析】A.搭配不当,应该把“水平”改为“能力”.B.句式杂糅,可以把“是可想而知的”改为“呢”.C.正确.D.不合事理,应该把“切忌”或是“不要”去掉.各种:C.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学生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现对句中出现的病句类型作以下介绍:(1)搭配不当.句子成分的搭配不当包括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定语、状语、补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及关联词搭配不当.(2)句式杂糅.句式杂糅指把两个意思或两种句式杂糅在一句之中,造成结构混乱,意思不清.(3)不合事理.不合事理是指在表述中,或违反人们的逻辑思维,或违背客观现实情况,或前后矛盾,或顾此失彼等,造成不合事理.做好本题要仔细阅读题干,根据病句类型加以修改,平时对常出现的病句类型进行整理积累.6.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A. 针对一切善良的人,都应该做到真和忍:真者,真诚相待,不虚情假意。
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人教版初一语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语言积累和运用(46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注音写汉字(16分)yùn niàng () iǎ()洁吞shì()枯涸()qiá uì ( ) 青lài ( ) 廖阔( ) 黄晕()澄()清虬()枝èng èi ()清 lìe ()贮蓄()2、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4分)不落熟套花枝招展清风流水德高望重承前启后呼朋引伴出奇致胜纵横交错骇人听闻宽洪大量错别字改正3、用诗原句填空。
(5分)(1)鸟儿将朝安在繁华嫩叶当中,高兴起了,,唱出婉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2)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吹动,。
(3),山岛竦峙。
(4)乡书何处达?。
(5),谁家新燕啄春泥。
4、学习习语重在积累,经过近日的复习你的积累是否更丰富了呢?(15分)(1)朱自清的《春》一中作者直接赞美春天新、美、壮的句子是:(2)从你课外积累的古诗词中写出描写春景的两组句子:,。
,(3)《次北固山下》表达作者乐观积极向上、对未充满希望的句子是:。
(4)《天净沙秋思》中点题的句子是:(5)《钱塘湖春行》中用莺燕的活动展现出早春的一派生机的句子是:,(6),吹面不寒杨柳风。
(7),却话巴山夜雨时。
(8)我寄愁心与明月,。
5、仿照例句完成下列句子:(2分)例句:没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如荒凉的戈壁,冷冷清清,没有活力。
仿写:没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如。
6、修改下列有语病的句子。
(4分)(1)大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是学校、家庭和社会要共同承担的任务。
修改:(2)我生长在剪纸之乡,这种民间艺术对我一点儿都不陌生。
修改:综合阅读(34分)(一)阅读《天净沙秋思》,回答下面的问题。
(4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试卷(附解析)

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试卷(附解析)正确答案:③①②解析:首先要明确这三句话的顺序是描述同一个事件的不同阶段,因此应该是③描述最开始的情景,①描述进入书店后的情景,②描述重新数一遍的情景。
)改写:下面是一些语言运用的题目。
1.正确读音的选择题目:下面各项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D)改写:下面的选项中,哪一项的加点字注音有误?正确答案是(D)。
2.正确书写的选择题目:下面各项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B)改写:下面的选项中,哪一项的书写完全正确?正确答案是(B)。
3.成语使用的选择题目:下面各项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D)改写:下面的选项中,哪一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正确答案是(D)。
4.语病的修正题目:下面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C)改写:下面的选项中,哪一项没有语病?正确答案是(C)。
5.句子排列的顺序题目: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排列正确的一项是(A)改写:下面是一些语句,请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
正确答案是(A)。
4.在一片花绿封面的排列队里,我的眼睛过于急忙地寻找,反而看不到那本书的所在。
5.我跨进书店门,暗喜没人注意。
答案:B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3.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4.回乐烽哺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5.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活动策划:活动内容:名著背诵比赛基本思路:组织者先选定几本鲁迅先生的著作,让同学们自由选择其中一本进行背诵,班会上组织全体同学听背诵,最后评选出最优秀的背诵者。
3.主持人开场白的补充部分:在香樟树下抬头张望,寻找蝉脱,又偷偷地去拔弄墙角的那株何乌首;睡觉前一个小孩偎依在长妈妈怀里听着美女蛇吃人的故事如痴如醉;XXX的那个中国青年的忧愤激昂弃医从文……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朝花夕拾》,寻梦百草故园,追忆那似水年华,探寻一代文豪的成长足迹吧。
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XXX的思想火花,也可以了解到他的人生经历,更能够领略到他的文学风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人教版2016新版七(上)第三单元考试题一、书写(3分)如果你全卷书写规范、清楚,没有涂改,就可以得3分。
二、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8分)1、仔细读下面的语段,正确书写汉字(4分)记得《窃读记》最后有一句话“你是吃饭长大,读书长大,也是在爱里长大的!”我也是一个像林海音一样酷爱读书的孩子,自然我也成了图书馆和书店的常客。
有一次,我发现了一本畅xiāo 书,迫不及待地跑到书店,老板风趣地对我说:欢迎lì临指导!我顾不得跟他搭话,一头一头砸进书海,贪lán 地吸收精神的营养。
此时我的心情就像叫天子(云雀)直窜到云xiāo 里去那么惬意!2、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错别字,请用横线标出,并将正确的字依次写在方格内。
(2分)A.鉴赏小心翼翼人生鼎沸花团锦簇肃然起敬Array B.诅咒众目睽睽不求深解截然不同花枝招展C.枉然人迹罕至获益匪浅饥肠辘辘剎有介事D.羞惭晃然大悟心旷神怡废寝忘食威风凛凛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考生备战中考,关键是调整生活学习状态,把握复习迎考节奏,切忌不要打“疲劳战”。
B.在学校师资不足的情况下,他主动挑起了为请假的老师代课的任务,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C.我们深信,爱读书,会读书,养成读书的好习惯,能使人受益终生。
D.通过运动员的努力拼搏,使我们班一举夺得了年级总分第一的好成绩。
4、文言诗文默写(9分)(1)子曰:,。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2),思君不见下渝州。
《峨眉山月歌》(3),应傍战场开。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4)《观沧海》中诗人以丰富而奇特的想象,表现了大海的雄伟壮阔,表达了诗人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5)《论语·子罕》中孔子告诉学生,一个人应该坚定信念,矢志不渝的句子是,(6)《夜雨寄北》诗人想象回家团圆后剪烛西窗共话良宵情景的诗句是,5、文学名著阅读(6分)①《朝花夕拾》中出现的六个主要人物是:作者的保姆长妈妈、(与作者的关系+人名)、朋友范爱农、父亲、邻居衍太太、作者儿时的私塾先生寿镜吾。
(1分)②作者回忆少年读了这一本孝子的教科书后,觉得其中“自然也有可以勉力仿效的故事”,如“子路负米”,“黄香扇枕”,“陆绩怀橘”之类。
而“哭竹生笋”的故事则有些可疑,还有“”的故事,如模仿则有性命之忧了。
(1分)③《五猖会》中回忆童年往事,含蓄地表达了对父母毫不顾及孩子心理的无奈与厌烦,这件事是什么?(2分)④《边城》《长河》等一系列以湘西为“文学原点”的乡土小说和散文的作者是谁....?他1934年初创作的哪部散文集.....是他构建“文学湘西”世界的一块重要拼图?(2分)6、综合性学习。
(5分)《瓯越》是温州市初中文学社联盟主办的文学刊物。
为了使刊物更贴近生活,编辑部邀请同学参加编辑工作。
①右图是温州市初中文学联盟标志图案,圆环内的拱形象征天空,下方是一本打开的书,中间是三个张开双臂的人。
请用简洁的语言向同学们说说图案的寓意..。
(45字以内)(3分)②刊物新增的栏目要拟一个栏目名,请根据入选作品的类型,选出最恰当的一项(▲)(2分)A.成长笔记B.名作品悟C.咬文嚼字D.社会万象入选作品《寓意深刻,想象丰富——我读<伊索寓言>》《猎人的见闻:屠格列夫笔下的俄国社会》《温馨的回忆,理性的批判——读<朝花夕拾>有感》三、现代文阅读(25分)(一)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11分)大师治学①林语堂短暂的执教生涯和他漫长的著述生涯比起来,更像是人生中一段插曲。
但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林语堂却足以成为素质教育的代言人。
②林语堂曾经在东吴大学法学院兼了一年的英文课。
这天是林语堂的第一堂课。
他带了一个大包到教室,学生们还以为这里面装的都是教学资料,心想这位拥有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和德国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文凭的老师果然深不可测。
③不料,林语堂上了讲台,把包倒过来,往讲台上一倒,只见满满一堆带壳花生稀里哗啦全落在了台上。
林语堂抓起一把花生,分给前面的学生,并请诸君自便。
大家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敢先动手。
林语堂笑道:“吃花生必吃带壳的,一切味道与风趣,全在剥壳。
剥壳愈有劲,花生米愈有味道。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花生米又叫长生果。
诸君第一天上课,请吃我的长生果。
祝诸君长生不老!以后我上课不点名,愿诸君吃了长生果,更有长性子,不要逃学,则幸甚幸甚,三生有幸。
④学生们闻言哄堂大笑。
林语堂趁机招呼学生:“请吃!请吃!”课堂里立即响起了一片剥花生壳的声音。
等到花生吃完,林语堂随即宣布下课。
⑤此后林语堂讲课,果然没有学生缺课,而且还有很多外来的学生慕名赶来偷师。
⑥更绝的是,林语堂所执教的课程,竟然从不举行考试,每到学期最后一节课的时候,林语堂便端坐在讲台上,随手捡起学生的花名册一一唱名,念到名字的学生依次站起来。
这时,林语堂便如相面先生一般,细细把这个学生打量一番,然后在成绩册上记上一个分数,这就是该生本学期的成绩了。
林语堂“相面打分”的故事堪称教育界的一大奇闻,并引起了一些老师的模仿。
⑦林语堂这样做的直接原因是他对刻板的考试制度的厌恶,他说:“倘使我只在大学讲堂演讲,一班56个学生,多半见面而不知名,少半连面都认不得,到了学期终叫我出10个考题给他们考,而凭这10个考题,定他们及格不及格,打死我我也不肯。
”他还把考试比成大煞风景的“煮鹤”,说:“恶性考试艺术就是煮鹤艺术,可惜被煮的是我们男女青年。
”⑧令人称奇的是,那些被林语堂“相面打分”过的学生接到自己的成绩后个个心服口服,没有一个人上校长那投诉,而且大家公认林语堂相面打下的分数,其公正程度,远超过一般以笔试命题计分的方法。
其实,林语堂记忆力超群,他平时在上课的时候,通过提问、交流等方式早已对每一个学生知根知底,他的这种相面打分看似随意,实际上是在了解了每一个学生的水平之后作出的合理决断,比起偶然性很大的一次考试反而更显出其公平。
7、具体..说说第①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8、选文第③段描写林语堂,有神态描写,还有________描写、________描写。
(2分)9、林语堂“相面打分”公正公平的原因是什么?(2分)10、第⑦段画横线的句子浸透着林语堂强烈的情感,极富感染力。
请你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简要分析该句是如何表达情感的。
(2分)11、阅读以下两则......,谈谈你心目中好老师应具有怎样的品质(3分) ...林语堂的经典名言,结合选文内容名言一:让我和草木为友,和土壤相亲,我便已觉得心满意足。
我的灵魂很舒服地在泥土里蠕动,觉得很快乐。
名言二:人生不过如此,且行且珍惜,自己永远是自己的主角,不要总在别人的戏剧里充当着配角。
(二)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14分)《论语》的温度(于丹)①对《论语》的情感,一向是“敬”而不“畏”的;对《论语》的感觉,从来是朴素而温暖的。
②在北方一个以温泉著称的小城里,曾经见过一口奇特的“问病泉”,据说任何人舒舒服服地泡进去,一下子就能感知到自己身体的病灶所在:有关节炎的人四肢关节就会麻酥酥有了感觉,有肠胃病的人肠胃间就会火辣辣涌起热流,而有皮肤病的人则周身通泰,洗掉一层蝉蜕一般……③我眼中的《论语》,就是这样一眼温暖的“活水泉”。
④以我的学养和阅历,真要做《论语》的讲解和辨析,万万不敢。
那就像是让我去做这眼温泉的化学成分分析一样,我没有能力拿出一份数据精准的化验报告。
我所能承担的角色只是一个体验者,以身体之,以血验之,像两千多年中数以千万计泡过这眼温泉的人一样,用自己的身体最敏感的病灶去承受温泉的恩惠。
⑤仁者见其仁,智者见其智。
经典的价值或许并不在于令人敬畏到近乎膜拜,而恰恰在于它的包容与流动,可以让千古人群温暖地浸润其中,在每一个生命个体中以不同的感悟延展了殊途同归的价值。
所谓“道不远人”,大概如此。
⑥我眼中真正的圣贤从来不拎着晦涩艰深的典故吓唬人,也从来不堆砌出佶屈聱牙的言语麻烦人。
孔子说:“予欲无言”,子贡慌慌地问:“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孔子益发淡定,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天何言哉!”⑦这个世界上的简单真理之所以深入人心,是因为它们从不表现为一种外在的灌输,而是对于每个心灵内在的唤醒。
⑧《论语》中的简单真理之所以穿越千古尘埃,让后世子子孙孙在日益繁盛而迷惑的物质文明中得以秉持民族的根性,不至于因为选择的机遇过多而仓皇。
受益的人也许“觉”在某一刻,怦然心动,醍醐灌顶;也许“悟”在漫漫岁月,用一生的历练完成一次不可复制的解读。
⑨真的要感谢《百家讲坛》用“心得”这个角度鼓励我走进《论语》,千颗心有千种所得,万颗心有万种所得,而我只不过是其中的一心之得。
我们在当下的生活解读中豁然开朗,圣人在千古之前就会缄默微笑。
⑩古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那是将《论语》奉为中国文化思想的渊源;而我宁愿说“半部《论语》修自身”,人人皆可视之为一眼温暖的“问病泉”。
○11可以得之于心的《论语》,不是被汉武帝罢黜了百家之后刻意独尊的“儒术”,不是与“道”“释”并称于庄严仪式的“儒教”,不是被穷究义理囿于考据的“儒学”。
○12可以得之于心的《论语》,是每个人心中有而口中无的简单真理。
○13所以,我看《论语》的温度,不烫手,亦不冷漠,略高于体温,千古恒常。
12、第④段画线句子中的“之”具体指代什么?(1分)13、所谓“仁者见其仁,智者见其智”,用于丹自己的话说,就是(请用第⑨段中的原话回答。
)(2分)14、简要说说“我眼中的《论语》,就是这样一眼温暖的‘活水泉’”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3分)15、如果第○13段中的“《论语》的温度”是指《论语》蕴涵的道理,那么“不烫手,亦不冷漠”是什么意思?(2分)16、文章第⑥段借子贡的“慌忙”来反衬孔子的“淡定”,是为了突出孔子的什么形象?(2分)17、请从内容和结构上谈谈结尾的作用。
(4分)四、文言诗文阅读(14分)(一)认真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4分)题奉晚周敦颐花落柴门拾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
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
18、这首诗中哪一句话交代了诗人观景的立足点?(2分)19、诗人描写昏鸦时为什么用“点”而不用“只”?说说你的理解。
(2分)(二)自护其短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
席上啖菱,并壳入口。
或曰:“啖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
并壳者,欲以清热也。
”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14分)20、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吾十/有五而志于学B.北人生/而不识菱者C.君与家君/期日中D.择其/善者而从之2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①席上啖.菱()②或.曰()③人不堪.其忧()④三军可夺.帅()2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