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合集下载

2014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4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4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一、积累与运用(共27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2分)A.边塞./塞.责应和./随声附和.自吹自擂./擂.鼓助威B.嫉.妒/疾.病高亢./引吭.高歌持.之以恒/恃.强凌弱C.果脯./胸脯.提.防/提.心吊胆方兴未艾./自怨自艾.D.沧.桑/悲怆.榜.样/依山傍.水贻.笑大方/心旷神怡.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奥秘分水岭高瞻远瞩步步为赢B.颠簸逻辑学循规蹈距千钧一发C.震憾管弦乐老生常谈枕戈待旦D.裁缝四合院两全其美食不果腹3.古诗文默写。

(8分)(1) ,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2)锦帽貂裘,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3)郦道元《三峡》一文中,描写春冬之时江水十分清澈的句子是: , 。

(4)时间都去哪儿了?它在孔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叹中;它在晏殊“,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的惋惜与欣慰中;它也在王湾对“, ”(《次北固山下》)新旧交替的感悟中。

4.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4分)(1)在《水浒传》中,李逵是一个性格鲜明的人。

请结合“黑旋风斗浪里白跳”的故事,简述他的性格特征。

(2)在《西游记》中,孙悟空还有以下几个名号。

请任选两个,结合具体情节解说得名缘由。

①美猴王②弼马温③齐天大圣④孙行者⑤斗战胜佛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4分)汉字经历了古文字、今文字两大发展阶段。

这里讲的“古”“今”有特定含义,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古代的汉字就是古文字, ①。

事实上,这里的“今”是相对于汉代而言的,汉代通用的字体是隶书,多数文字学者就把②,而把晚于隶书(包括隶书)的汉字的各种形体统称为今文字。

如果细分一下,古文字包括甲骨文、金文、篆书,今文字包括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

①②6.根据要求,回答下面问题。

(共7分)(1)给下面新闻拟写一个标题。

河南省2014年中考语文试卷附答案

河南省2014年中考语文试卷附答案

2014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0页,四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请用蓝、黑色水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积累与运用(共27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2分)A.边塞/塞责应和/随声附和自吹自擂/擂鼓助威B.嫉妒/疾病高亢/引吭高歌持之以恒/恃强凌弱C.果脯/胸脯提防/提心吊胆方兴未艾/自怨自艾D.沧桑/悲怆榜样/依山傍水贻笑大方/心旷神怡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奥秘分水岭高瞻远瞩步步为赢B.颠簸逻辑学循规蹈距千钧一发C.震憾管弦乐老生常谈枕戈待旦D.裁缝四合院两全其美食不果腹3.古诗文默写。

(8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2)锦帽貂裘,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3)郦道元《三峡》一文中,描写春冬之时江水十分清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时间都去哪儿了?它在孔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叹中;它在晏殊“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的惋惜与欣慰中;它也在王湾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次北固山下》)新旧交替的感悟中。

4.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4分)(1)在《水浒》中,李逵是一个性格鲜明的人。

请结合“黑旋风斗浪里白条”的故事简述他的性格特征。

(2)在《西游记》中,孙悟空还有以下几个名号。

请任选两个,结合具体情节解说得名缘由。

①美猴王②弼马温③齐天大圣④孙行者⑤斗战胜佛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2014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2014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河南省2014年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语文答案解析一、积累与运用1.【答案】C【解析】A项中“塞”的读音分别为“sài”“sè”,两个“和”都读“hé”,两个“擂”都读“léi”。

B项中的“嫉”和“疾”都读“jí”;“亢”读“kàn g”,“吭”读“hán g”;“持”读“chí”,“恃”读“shì”。

C项中“脯”的读音分别为“fǔ”“pú”;“提”的读音分别为“dtí”;“艾”的读音分别为“ài”“yì”。

D项中的“沧”读“cān g”,“怆”读“chuàn g”;“榜”读“bǎn g”,“傍”读“bàn g”;“贻”和“怡”都读“yí”【考点】常见多音字、形近字的读音2.【答案】D【解析】A项“步步为赢”中的“赢”应为“营”。

B项“循规蹈矩”中的“距”应为“矩”。

C项“震憾”的“憾”应为“撼”。

解答此类题,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要对成语、词语中的易错字进行反复训练,熟练掌握。

【考点】字形3.【答案】(1)折戟沉沙铁未销(2)千骑卷平冈(3)(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4)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解析】解答直接默写时,要结合所给出的诗句,联系自己掌握的内容,完成填空即可。

解答理解性默写时,要熟记默写的内容,还要对原诗文内容透彻理解,在把握诗句含义的基础上,进行信息的比较、筛选,选出符合题意的句子即可。

4.【答案】(1)示例:“黑旋风”李逵初识宋江,很感激宋江借给他银子,为了让宋江吃上鲜鱼,他自告奋勇去讨鱼,讨不到就抢,和“浪里白条”张顺在岸上打了起来。

张顺吃了亏,激他到船上打。

李逵不听众人劝阻,结果被张顺按在水里收拾一番。

由此可见,李逵是个重义气、脾气暴、率直鲁莽的人。

(2)①“美猴王”示例:在花果山上,众猴约定,谁敢先进水帘洞,就拜谁为王。

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新人教版含答案)

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新人教版含答案)

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新人教版含答案)D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6.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4分)(1)连月不开.()(2)薄.暮冥冥()(3)春和景.明()(4)吾谁与归.()7. 选出下面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感极.而悲者矣初极.狭,才通人B.上下天光,一.碧万顷而或长烟一.空C.去国.怀乡夫大国.,难测也D.是.进亦忧,退亦忧是.天时不如地利也8.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译文:(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文:9. 当今社会,有的人过分看重物质和金钱,斤斤计较个人得失;而一千多年前的范仲淹却追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境界。

请结合这两者谈谈你的追求。

(2分)答:(二)(5分)孔子见罗雀者,所得皆黄口①小雀。

夫子问之曰:“大雀独不得,何也?”罗者曰:“大雀善惊而难得,黄口贪食而易得。

黄口从大雀,则不得;大雀从黄口,亦可得。

”孔子顾谓弟子曰:“善惊以远害,利食而忘患,自其心矣,而以所从为祸福。

故君子慎其所从②,以长者之虑则有全身之阶③,随小者之戆④而有危亡之败⑤也。

” 【注释】①黄口:雏鸟的嘴为黄色,后又借指雏鸟。

②从:跟随。

③阶:通“借”,凭借。

④戆(zhu àn ɡ):愚。

⑤败:害,祸乱。

10.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2分) (1)孔子顾.谓弟子曰( ) (2)利.食而忘患( ) 1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2014年中招语文模拟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4年中招语文模拟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4年中招语文模拟测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0页,七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请用蓝、黑色水笔或圆珠笔直接打在试卷纸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A.关卡/饭卡活塞/边塞应接不暇/应运而生B.着想/着手公式/试验锐不可当/安步当车C.殉职/徇私供认/供给遂心如愿/半身不遂D.露骨/露脸冠军/桂冠横征暴敛/蛮横无理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眷顾雄纠纠魂牵梦萦笑容可掬B、缄默催化剂赏心悦目集思广益C、荟萃文绉绉金碧辉煌博采众长D、肯求检字法力挽狂澜目不暇接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怨天尤人不仅是一种,更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掩盖了自己不能面对的现实,留下了将来可能重蹈覆辙的隐患,而且不客观地责怪他人还会衍生出新的矛盾。

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强者并不是一个地幸运儿,必然要经历各种痛苦和挑战,而战胜一切困难的人首先必须战胜自己,战胜自己的前提就是反省自身。

A.懦弱尽管还一帆风顺B.软弱尽管还扬帆远航C.懦弱不但还一帆风顺D.软弱不但还扬帆远航4.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西游记》中,唐僧先后在五行山收了孙悟空,鹰愁涧收了白龙马,高老庄收了猪八戒,流沙河收了沙和尚。

师徒历尽磨难,取得真经。

B.衍太太是一个善良、朴实、疼爱孩子、精通礼节的人,鲁迅在《父亲的病》《琐记》《狗·猫·鼠》中表达了对她的怀念之情。

C.《鲁滨逊漂流记》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讲述了鲁滨逊流落荒岛的生活经历,语言浅显,叙事详尽,让读者感到真实可信。

D.《格林童话》反映了正义与邪恶、善良与凶残、智慧与愚昧、勤劳与懒惰等带有普遍意义的人生主题,表达了作者鲜明的爱憎和美好的愿望。

5.古诗文默写。

(8分)(1),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不畏浮云遮望眼,。

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一(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原创)A.玄虚(xuán)鞭挞(tà)狡黠(xié)相形见绌(chù)B.笑靥(yàn)拮据(jū)发怵(chù)强聒不舍(guō)[来源:] C.招徕(lái )佝偻(gōu)归咎(jiù)即物起兴(xìng)D.栖身(qī)禁锢(gù)喑哑(àn)鳞次栉比(zhì)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原创)A. 脉搏出类拔萃蒂造沧海桑田B. 矫健人才倍出焦燥大庭广众C. 靡烂废寝忘食亲睐按部就班D. 寒暄不言而喻蓦然振聋发聩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改编)①中央政府对建设港澳大桥一直持积极的态度,但是需要经过的论证。

②在充分利用原有水利设施的同时,还自力更生新水源,采取人为畜力换班,机器不停的方法抗旱。

③欧洲经济形势恶化,国内经济紧缩,一系列不利因素使国内小企业陷入了的境地。

A.慎重开辟进退维谷B.郑重开拓进退维谷C.郑重开辟左右逢源D.慎重开拓左右逢源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原创)A. 没有了信仰好比没有了灵魂。

我无法想象一个缺乏信仰的民族该怎样自立,怎样发展?B. 生命在充实、丰富中成长着。

于是,每个人都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关于夏天、关于童年、关于成长的故事。

C. 说话时要做到“文雅、和气、谦逊,”就要加强思想修养,加强语言锻炼。

D.村民王大宽中了500万大奖引起了媒体的好奇。

有的请他讲:“如何买号码”;有的追问她:“怎样处理这笔巨款”;还有的让他讲什么都行……5.下列文学常识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3分)(原创)A.《史记》是我国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

B.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一生有很多作品,其中《风筝》出自于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2014年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2014年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2014年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鳞次栉.比( zhì)抽噎. ( yè ) 荇.藻 ( xìng ) 仍.然 ( rén )B. 长途跋涉. ( shè ) 尽.管 ( jǐn ) 炽.热 ( chì ) 枘凿. ( záo )C. 相形见绌. (chù ) 当.真 ( dāng ) 攫.取 ( jué ) 迁徙. ( xǐ )D. 怡.然自得 ( yí ) 因为. ( wèi ) 招徕. ( nái ) 陨.落 ( yùn )2.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百鸟啾啾浩瀚无垠精血诚聚心旷神怡B.睡眼腥忪顾名思义衔觞赋诗怒不可遏C. 豁然惯通沧海桑田郑重其事冻娥之虞D. 养精蓄锐气息奄奄重峦叠障芒刺在背3.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含义,解释恰当的一项是()A.“美丽黔南,清洁乡村”活动使大王村的环境大为改观,漫步村中,俨然..置身于一座大花园。

(俨然:形客房屋整齐的样子)B.党的十八大报告以史无前例....的篇幅论述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史无前例: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事)C.姚明不仅球技精湛,他勤奋刻苦、不耻下问....的精神更值得青少年学习。

(不耻下问:向下面的人请教,是不值一提的事情)D.马航MH370失联事件在全球掀起轩然大波....,在过去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一直是人们热议的话题。

(轩然大波:高高涌起的波涛)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皮肤藏污纳垢....,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在四方脸中间,我们见到的是一只宽宽的、两孔朝天的狮子鼻,仿佛被人用拳头打塌了的样子。

B.森林是雄伟壮丽的,暗无天际....,浩瀚无垠。

风来似一片绿色的海,夜静如一堵坚固的墙。

2014年河南省中招模拟试卷

2014年河南省中招模拟试卷

2014年河南省初中学业水平及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试卷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0页, 四个大题,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请用蓝、黑色水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一、积累与运用。

(共28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 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2分)[中&国教^育出%@]A. 琐事/枷锁渲染/喧闹啜泣/撺掇嫌恶/恶心B. 差事/钦差着落/着急驯服/训练处罚/处所C. 战栗/打战倒数/倒叙同胞/剥皮氛围/吩咐D. 称道/称心乳臭/铜臭装订/订正倔强/角斗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 褴褛匿名信遍稽群籍按部就班B. 寒噤挖墙角鞠躬尽瘁鳞次栉比C. 繁衍庶祖母慷慨激昂消声匿迹D。

部署座右铭记日而待中流砥柱3. 下列各项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 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中@#国*教育%&]A.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 叫“铭”, 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B.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全书一百三十篇, 被誉为“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

C.《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自《且介亭杂文》, 是鲁迅先生针对当时有些人散布对抗目前途的悲观论调, 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这种错误论调, 鼓舞民族自信心而写的。

是一篇富有战斗力的驳论文,语言尖锐犀利, 带有讽刺意味。

[来~源:zz^*st%@] D.《范进中举》出自明代小说家吴敬梓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通过对比描写范进中举前后不同的境遇, 抨击了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知识分子的罪恶。

4. 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4分)(l)保尔·柯察金和鲁滨逊有哪些共同的优点?请结合作品中的有关内容进行探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简要概括《水浒传》中武松斗杀西门庆后到夜走蜈蚣岭之前的故事情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201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 (1~7题 2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巢穴.(xu ã) 记载.(z ài ) 斤斤计较.(ji ǎo ) B.解剖.(p āo ) 暂.时(zh àn ) 茅塞.顿开(s â) C.脑髓..(su ǐ) 颠簸.(b ō) 牵强.附会(qi án ɡ) D.酝酿.(ni àn ɡ) 应.酬(y ìn ɡ) 扣人心弦.(xi án ) 2. 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是(2分)( )A . 春节到了,大街小巷张灯节彩,到处是一派欢乐的景象B . 故宫博物院规模宏大,历史悠久,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

C . 明察秋毫的办案能力往往来自周密的思考和认真的分析。

D . 盛夏的百花山,蓝天白云,绿草鲜花,蜂飞蝶舞,充满诗情画意。

3. 对下列病句修改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 .政府不断继续加大财政投入,以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短缺问题。

修改:删去“问题”。

B .通过开展“每月少开一天车”的活动,可以使北京的空气更加清新。

修改:删去“通过”。

C .第49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我国运动员获得了五个项目的比赛。

修改:将“获得”改为“包揽”。

D .能否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是使他们形成良好人生观的关键。

修改:在“是”字后面加上“能”。

4.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7分)⑪ 小时候,___________,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余光中《乡愁》)⑫ _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⑬ 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⑭ 《己亥杂诗》中,诗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传达爱国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⑮ 请你从所学过的古诗词中写出带有哲理性的句子:___________ ,___________。

5. 请根据你对“微笑”的理解,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再写两句。

(2分)第一部分 第 二 部 分第三部分一 二 三 四 得 分朋友,你会微笑吗?微笑是一杯浓浓的咖啡,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 ,微笑是一曲动人的音乐。

微笑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温馨。

6. 为了解课外阅读情况,语文学习小组对本校和某高中进行了同票抽样调查,并统计如下:课外阅读的主要读物初中高中投票数百分比投票数百分比文学名著42票14.38% 94票32.2%科普读物39票13.36% 74票25.3%学科辅导书149票51.03% 25票8.6%武打作品26票8.90% 27票9.2%言情小说29票9.93% 46票15.8%为人处世指南7票 2.40% 26票8.9%(1)仔细分析上表,用简要的语言说说高中学生与初中学生相比具有哪些区别。

(2分)(2)学习小组认为课外读物的类型与提高语文水平有密切的关系,他们针对统计表中初中学生的阅读情况将开展一次语文主题阅读活动,请你拟出简洁、鲜明的主题,并根据主题运用一种修辞方法为本次活动自行设计一条生动的标语。

(4分)主题:标语:7. 《繁星》、《春水》诗集表现了:_________、童真、_________三大主题,这三大主题构筑了冰心思想内核——“__________”。

(3分)第二部分阅读理解(46分)一、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第8——10题(6分)。

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8.这首元曲的作者是____代的马致远,“天净沙”是_________。

(2分)9. 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每句只划一处)(1分)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0.“小桥流水人家”描写了温馨的景象,联系全曲,谈谈作者为何这样写。

(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1~15题。

(14分)(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乙)兰之味,非可逼而取①也。

盖在有无近远续断之间,纯以情韵胜。

氲氲无所②,故称瑞③耳。

体兼彩④,而不极于色,令人览之有余,而名之不可,即善绘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

其真文王、孔子、屈原之徒,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者耶?(选自张大复《梅花草堂集》)[注释]①取:这里是嗅取(兰的香味)。

②氲氲(yūn yūn)无所:弥漫飘忽,没有一定的地方。

③瑞:吉,善。

④兼彩:兼有各种颜色。

1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1)出淤泥而不染. (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3)陶后鲜有闻.(4)而名.之不可12.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2)兰之味,非可逼而取也译文:13.作者“独爱莲”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2分)14.阅读本文,许多同学喜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因为这两句写出了莲的高洁、质朴,比喻君子既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

你还喜欢本文中描写莲的那些语句?为什么?(2分)15.某市在确定市花的活动中,居于民意调查前三名的是兰花、梅花、桂花。

如果让你从这三种花中选择兰花,请你说说赞成它的理由。

(2分)三、阅读朱光潜的《论读书》,回答16~18题。

(9分)①中学课程很多,你自然没有许多的时间去读课外书。

但是你试着抚心自问:你每天真抽不出一点钟或半点钟的功夫吗?如果你每天能抽出半点钟,你每天至少可以读三四页,每月可以读一百页,到了一年也就可以读四五本书了。

何况你在假期中每天不会只能读三四页呢。

你能否在课外读书,不是你有没有时间的问题,是你有没有决心的问题。

②世间有许多人【甲】得多。

许多人的学问都是在忙中做成的。

美国有一位文学家、科学家和革命家富兰克林,幼时在印刷局里做小工,他的书都是在做工时抽暇读的。

不必远说,你应该还记得孙中山先生,难道你比那一位奔走革命,席不暇暖的人【乙】些吗?他生平【丙】到什么地步,没有一天不偷暇读几页书。

你只要看他的《建国方略》和《孙文学说》,你便知道他不仅是一个政治家,而且还是一个学者。

不读书而讲革命,不知道“光”的所在只是窜头乱撞,终难成功。

这个道理,孙先生懂得最清楚的,所以他的学说特别重“知”。

③人类学问逐天进步不止,你不努力跟着跑,便落伍退后,这固不消说。

尤其要紧的是养成读书的习惯,是在学问中寻出一种兴趣。

你如果没有一种正当嗜好,没有一种在闲暇时可以寄托你的心神的东西,将来离开学校去做事,说不定要被恶习惯引诱。

你不看见现在许多叉麻雀抽鸦片的官僚们、绅商们乃至教员们,不大半由学生出身吗?你慢些鄙视他们,临到你来,再看看你的成就吧!但是你如果在读书中寻出一种趣味,你将来抵抗引诱的能力比别人定要大些。

这种兴趣你现在不能寻出,将来永不会寻出的。

凡人都越老越麻木,你现在已经比不上三五岁的小孩子们那样好奇,那样兴味淋漓了。

你长大一岁,你感觉兴味的锐敏力便迟钝一分。

达尔文在《自传》里曾经说过,他幼时颇好文学和音乐,壮时因为研究生物学,把文学和音乐都丢开了,到老来他再想拿诗歌来消遣,便寻不出趣味来了。

兴味要在青年时设法培养,过了正当时节,便会萎谢。

比方打网球,你在中学时喜欢打,你到老都喜欢打。

假如你在中学时代错过机会,后来要发愿去学,比登天还要难十倍。

养成读书习惯,也是这样。

16.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17. 根据文意,将下面三个语句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处(只填序号)。

(3分)①无论忙②比你忙③还要忙【甲】处应填:【乙】处应填:【丙】处应填:18.找出文章第三段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简要分析其作用。

(4分)四、阅读下文,完成19 —24 题(17 分)那些“怪教授”们①曲阜师范大学,一所僻处乡下、名声不显的大学,曾经收容了一批“隐士”( A )一般的学者。

20 多年以前,我因为采访的需要,曾与其中古怪透顶的几位有过来往。

②公认“最怪的教授”( B )叫陶愚川,他也是当时该校学术地位最高的教授。

其实,大家说他学术地位高也是估摸着说,因为除在北师大任教的同学毛礼锐之外,陶先生与学术界同仁从无联系,甚至跟他本校、本系的同事也不往来,平时大概三天都不说一句话。

③我认识他的时候,他已经73 岁了,每天穿一身灰不溜秋的衣服,独行于图书馆、食堂、宿舍之间,不跟任何人废话。

路遇的师生都恭敬地看着他,但没人敢冒昧地上前跟他搭话。

事实上,在我为了走近陶先生而采访的十多位该校教师中,声称自己曾经有幸跟他说过话的,只有一个人。

④陶先生早年曾经留学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和美国密歇根大学,获教育硕士学位。

1949 年前曾任国立湖南师范大学和中山大学教授,还曾任大夏大学(现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主任。

自20 世纪50 年代来到曲阜师范大学,几乎没教过一天专业课,多半时间在外文系教英语,但他一直没有中断自己的专业研究。

“文革”(C)前一段时间,他辞职回了浙江农村老家,仍然数次去杭州图书馆查资料,还用小学生作业本写出了几卷手稿,计9 卷300 万字。

当时谁也不把这个古怪老头儿费尽心血写成的手稿当回事,随手就给丢了,他竟然..从第一页开始重写,令人称赞。

直到20 世纪80 年代中期,他的煌煌巨著《中国教育史比较研究》面世,震动了教育史学界,获得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

⑤他是全校工资最高的,但每月除了留下几十元生活费之外,其余的全部交给学校党委,包括专著出版后的稿费。

上交没有任何动机,拒绝也没有任何可能。

⑥比陶愚川教授更为古怪的,曲阜师范大学还有一位叫庄上峰教授。

⑦据说,这位庄先生与陶差不多是同期的留美生,后来也与陶差不多同期在外文系教书。

其父是清朝翰林,曾在孔府做清客,实际上给末代衍圣公孔德成当私塾先生。

所以庄上峰从小生活在孔府,跟孔氏直系后裔们一起玩大。

⑧跟陶先生不同,陶先生对“窗外事”既不关心也不议论,而庄先生却非常关心。

他曾预言“林彪要完”(D)。

难道书生就一定不明世事?人们感叹——庄先生真是神人!⑨庄先生述而不作,不曾有学术专著流传。

难道庄先生不学无术吗?但让人大吃一惊的是,他去世后,整理其遗物的人赫然发现了一部长篇小说的手稿,名“雷霆时代’,极端写实地描述了上个世纪30 年代他在山东大学时他的同事们的生活——闻一多、梁实秋、老舍、游国恩等教授们的轶事,稍加揣度全部能对上号。

因为庄先生明了世事,所以太写实了,出版社不敢原样刊出,删掉了三分之二,剩下的也就意思不大了。

⑩与陶、庄相比,书法家包备五教授就一点称不上“怪”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