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电子对抗技术的应用及趋势

合集下载

国外电子战发展综述及对我国电子战研究的思考

国外电子战发展综述及对我国电子战研究的思考

出并实施“ 星球大战” 计划以来, 电子战由陆、 海、 空扩展到了外层空间, 使未来的战争成为陆、 海、 空和外层空间的一体化战争。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电子战技术和装备最先 进的国家, 也是研究信息战装备最早的国家。就 装载平台而言, 美军的机载、 舰载电子战装备发 展较早 , 性能先进; 地面( 固定、 车载、 便携) 的电 子战装备发展较晚, 装备的性能也比机载、 舰载 的落后; 而弹载和星载电子战装备也开始逐步发 展。目前, 美军各军种单独发展的装备正在逐步 减少, 各军种联合开发电子战装备是今后发展的 主要方向。
舰 船 电 子 对 抗
: !$$% , !" ( #) #&"
国外电子战发展综述 及对我国电子战研究的思考
孙 德 海
( 船 舶 重 工 集 团 公 司 )!% 所 ,扬州 !!*$$# )
杀手锏” , 其作战目的是降低或削弱敌方战 摘要 电 子 战 是 现 代 高 技 术 战 争 中 的 一 个 攻 防 兼 备 的 双 刃 “ 斗力并保持和增强己方战斗力。电子战要“ 消灭” 的不是敌人的有生力量, 而 是 通 过 攻 击 或 瘫 痪 敌 方 的 + ,军事信息系统和降低敌方精确制导武器系统的攻击效率, 使 其 丧 失 战 斗 力 。电 子 战 使 用 的 武 器 不 是 枪 炮 、 飞 机、 军舰、 导弹等有形的硬杀伤武器, 而是一种无形且有声的电磁能和定向能。电子 战 往 往 是 在 明 火 执 仗 的 战 争之前发起, 战争尚未打响, 电 子 战 已 先 期 进 行 。因 此 电 子 战 是 一 种 先 机 制 敌 、 不见“ 刀光剑影” 的特殊战争。 电子战发展的历史虽不到百年, 但其成功的战例却充满着不同时期战争的历史舞台, 从 !$ 世 纪 初 的 日 俄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的英美联军诺曼底登陆战役, 直 至 .$ 年 代 初 "$&)$ 年 代 的 越 南 战 争 和 中 东 战 争 , 的海湾战争, 电子战都充分显示了其巨大的威力。 人们从这些成功的战例中吸取了丰富的营养, 并根据现代 战争的发展和高技术进步的推动, 不断地深化对电子战理论、 作战思想、 作战方法和新技术、 新装备的研 究, 把电子战这一新的军事科学技术推向一个新的历史台阶。从电子战发展现状、 电子战发展趋势、 电子战 发展对策等几方面进行全面综述, 并对我军电子战研究提出几点思考和建议。

时间反演技术在电子对抗中的应用及趋势分析

时间反演技术在电子对抗中的应用及趋势分析

的发展趋势,分析时间反演电磁波在电子对抗领域的技术优势及应用前景,并提出下一步的研究重点。
关键词:时间反演电磁波;电子对抗;应用趋势
中图分类号:TN972
文献标志码:A
doi: 10.3969/j. issn. 1671 -637X. 2020.04. 011
Application of Time Reversal Technology in Electronic Countermeasure and the Trend Analy或s
时间反演(Time Reversal,TR)技术是对光学领域 中相位共辄法的一种推广,1989年FINK等提出了时 间反演的概念并且首先在声学领域得到应用⑸。2004 年LEROSEY等将TR技术引入电磁学领域⑷,基本原 理是将天线接收到的信号在时域上进行反转,然后发 射出去。该技术建立在电磁场矢量波动方程和电磁场 互易定理的基础之上。获取时间反演信号的方法可分 为两种,即基于数字信号处理的时间反演和基于模拟 信号处理的时间反演。
focusing and super-resolution focusing in the near field and the far field. These characteristics enable the time-reversal electromagnetic waves to have great application prospects in super-resolution imaging, highprecision positioning, low-energy secure communication and so on. The research status of time reversal technology is summarized. In view of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electronic warfare, the technical advantages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s of time-reversal electromagnetic waves in electronic countermeasure are analyzed, and the research emphasis in the next step is proposed.

电子对抗技术幻灯

电子对抗技术幻灯

金属干扰丝 金属气悬体 雷达诱饵
反雷达伪装器材
角反射器 金属网 吸收涂层
反雷达对抗侦察,就是己方雷达为防止敌 方雷达对抗侦察而采取的措施。
一是平时应尽量减少雷达开机数
量,适当控制新程式雷达的使用
反 雷 二是现用雷达应按照规定的常用频率工作, 达 同一程式的雷达应以相近的频率工作
对 三是备用雷达的使用,应严加控制
一、电子对抗技术概述
电子对抗是为削弱、破坏敌方电子 设备(系统)的使用效能,保护己方电子设 备(系统)正常发挥效能而采取的各种措施 和行动的统称。
电子对抗的目的就在于:削弱或破 坏敌方同时又保护己方的这种能力,为 掌握战场主动权,夺取战役、战斗的胜 利创造有利条件。
有的国家称“电子战”或“电子斗 争”。
八是构筑坚固的工事,采用升降天线
3.光电对抗
光电对抗,是作战双方以红外线、可 见光、激光等光波波段的光电子设备进行 的电磁斗争。
光电子装备具有观测精度高,方向性好,抗电 子干扰能力强,反应速度快,有识别一般伪装的能 力和可昼夜使用等优点。但也有其弱点,如易受大 气、雨雪、云雾和浮尘等因素的影响;传输距离易 受人为或自然障碍的限制。
无线电通 信反干扰
技术 措施
采用抗干扰能力强的通信方式 增大发射功率,缩短通信距离 采用强方向性天线,合理选择台站位置 采用抗强阻塞干扰、抗干扰纠错编码
多种通信手段并用
组织 措施
建立隐蔽、专向和复式无线电通信网 编制和使用反干扰联络文件 加强通信人员的反干扰训练
测定敌方干扰源位置,以火力摧毁之
2.雷达对抗

使用新体制雷达

合理部署雷达,提高雷达网的反干扰能力
扰 组织 综合运用多种侦察手段

电子对抗战术的历史及演变

电子对抗战术的历史及演变

电子对抗战术的历史及演变现代战争中,电子对抗(ECM)作为一种新兴电子设备,其设计的目的就是用来欺骗雷达、声纳或其他如红外或激光等侦测系统。

既可用于进攻又可用于防御,拒绝给敌人提供目标信息。

这个系统可以让敌人看到许多独立的目标,也可以让真正的目标看起来凭空消失或随意移动。

被有效地用来保护飞机免受导弹的攻击。

大多数空军都使用电子对抗以避免他们的飞机遭受攻击。

军舰上,并且最近在一些先进的坦克上也装备了电子对抗以欺骗激光/红外制导的导弹。

通常与隐身技术的发展相结合,这使得电子对抗系统工作起来更容易。

进攻性电子对抗通常采用干扰的形式。

防御电子对抗包括使用光点增强技术(当雷达发射一束能量时,其中一些能量被目标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并进行处理以确定距离和角度)和对导弹末端制导的干扰。

电子对抗战术历史战争中应用电子对抗的第一个例子发生在日俄战争期间。

1904年4月15日,安装在旅顺港炮台和俄国轻型巡洋舰上的俄国无线电台成功地阻断了一群日本战舰之间的无线通信。

当日本人试图齐心协力轰炸一个俄罗斯海军基地时,俄罗斯无线电台的火花间隙发射机发出了无意义的噪音。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当皇家海军试图拦截德国海军的无线电传输时,德国和英国在西部前线干扰敌人的通信。

他们还试图发送假无线电信号,让岸上电台利用船只的呼救信号发送信号来干扰敌人的无线电信号。

二战期间,电子对抗扩展到包括抛投金属箔条(英国最初称为窗口,德国人称其为金属碎箔),干扰和欺骗雷达及导航信号。

德军轰炸机使用地面站发送的无线电信号进行导航,英军在电波战中用欺骗信号干扰了无线电信号(电波战发生二战早期的一个时期,当时德国空军的轰炸机使用了一些越来越精确的无线电导航系统,对英国实施夜间轰炸。

英国空军部的科学情报人员用各种越来越有效的手段进行反击,包括干扰和使无线电波失真。

电波战结束于1941年5月,德国国防军为了准备对苏联发动进攻,而把目标东移)。

在英国皇家空军对德国的夜袭中,电子对抗的范围已经大大扩大,并且成立了一个专门组织,英国皇家空军第100小组(这是英国皇家空军轰炸机司令部的一个特殊任务小组。

人工智能在军事电子战场上的应用及未来趋势

人工智能在军事电子战场上的应用及未来趋势

人工智能在军事电子战场上的应用及未来趋势报告提出了未来人工智能战争中作战层面的防御与进攻概念,探讨了如何将这些概念应用到海、陆、空作战领域。

该报告包括未来战争的技术驱动因素、使用人工智能发动战争以及人工智能在海、陆、空作战领域的应用五个章节,部分内容整编如下:一、技术组合驱动战争现代战争既受技术驱动也受技术约束,新兴技术既赋予部队在战术和作战层面的使用选择权,又制约着部队的选择。

目前,人工智能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商业领域,尚未深入渗透到军事领域。

但无论人工智能在民用还是军事应用中,都不能单独起作用,人工智能发挥效用的关键是与其他多种技术的组合,卡内基梅隆大学将这种组合描述为“人工智能堆栈”。

栈中的“感知”层包括计算、无线云网络和设备,如传感器和物联网。

“决定”层包括大数据管理、机器学习、挖掘模型和决策支持辅助。

“行动”层包括规划和行动(优化、战略推理、知识)、自主技术和人机界面,可使操作员自我定位。

从该堆栈模型可以看出,所有技术的互动将产生组合效应,进而提升每项技术所产生的能力和效果。

二、使用人工智能发动战争在未来战场,人工智能的首要作用是赋予作战人员在战斗空间中更容易检测、定位和识别目标的能力,其对战场的明显影响是加速决策周期,能够快速确定目标并发出命令及时行动;其次,人工智能可以做出有效预测,让友军正确瞄准目标以对抗敌方并挫败其行动。

人工智能在战场的应用也存在弊端,如容易被欺骗、只有在训练的环境中才能正常运行、无法将在一项任务中获得的经验转换到另一项任务中等。

因此,在实战情况下,人工智能必须与人类合作,二者可以互相抵消对方在认知方面的缺点。

报告为战场人工智能的自主性提出三种应用模式:人在环路中,在该模式下,人类保留对选定功能的控制权,防止人工智能作出未经授权的行动,人类是系统控制环路的组成部分。

人在环路上,在该模式下,人工智能控制作战的所有环节,但由人类监控其操作,并在必要时进行干预。

人在环路外,人工智能控制指控系统运行,不需要人类的指导或干预。

电子对抗技术ppt课件

电子对抗技术ppt课件

第一节、电子对抗的基本概念
对于“电子对抗”的称谓,目前世界各国并无统 一的名称。我国习惯称之为电子对抗(ECM— Electronic Countermeasure),而西方国家(指美 国及北约其他国家)则称之为电子战(EW— Electronic Warfare),俄罗斯则称之为电子斗争。
美国把“电子战”定义为:利用电磁能和定向能以控制 电磁频谱或攻击敌人的任何军事行动。
RADAR(Radio Detection And Ranging),原意是“无线电探测和测距”,就 是用无线电波发现并测定目标的空间位置。
2、雷达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出现
一战后,磁控管、脉冲振荡器和定向天线等新型技术相继涌现,导致了雷达 的诞生。雷达可以及时发现几十、几百甚至几千千米远的敌机和导弹,被誉 为“国防千里眼”,在战争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有矛就有盾,自从有了雷 达,对付雷达的手段也就随之出现了。雷达干扰、反辐射导弹和目标隐身等 对抗武器便应运而生,并对雷达自身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1944年诺曼底登陆作战
丘吉尔 :“没有这种战场魔法,我们就会失败、失败、直至死亡。”
1943年日本海军大将山本五十六被美军击毙
四、电子战全面发展阶段——二战后
二战后,随着武器制导和激光、红外等技术的发展,以 及指挥自动化系统、电子侦察卫星的出现,电子战又向 武器控制系统、导航定位、指挥系统等新的领域和空间 迈进,从而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阶段。 1、20世纪50年代后期,由于功率行波管的出现,实现 了欺骗性干扰。 2、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红外寻的导弹、激光制导 武器的应用,电子战向光电、粒子束领域扩展。 3、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出现, 电子战进入了发展综合电子战系统的新时期。 4、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数字技术、集成电路等技 术的发展,电子战开始向数字化、系统化方向发展。

光电对抗装备现状及发展趋势

光电对抗装备现状及发展趋势

光电对抗装备现状及发展趋势光电对抗是指敌对双方在紫外、可见光、红外波段范围内,利用光电设备和器材对敌方光电制导武器和光电侦测设备等光电武器装备进行侦察干扰,使敌方光电制导武器和光电侦测设备等光电武器装备失去或降低其作战技能,并保护己方光电设备和人员免遭敌方的侦察干扰,正常发挥作用所采取的各种战术技术措施的总称。

在电子对抗中光电对抗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现阶段,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军用光电装备的快速发展,给光电对抗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本文从光电告警装备、光电干扰装备,讨论光电对抗装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标签:光电对抗;装备现状发展趋势1 引言随着军用光电技术、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光电制导武器及其配套的光电侦测设备的性能不断提高,在现代和未来战争中应用更加普遍,对重要军事目标和军用设施构成严重威胁,这使得光电对抗技术的发展和光电对抗装备的研制,受到世界各军事大国的广泛重视。

而光电对抗技术按功能可以划分为光电侦察告警技术、光电干扰技术和光电防御技术。

2 光电告警装备告警是实施对抗的前提。

光电告警主要包括红外告警和激光告警。

2.1 红外告警装备。

红外告警设备连续观察威胁目标的活动,探测并识别出威胁目标,确定威胁目标的详细特征,并向所保护的平台发出警报。

红外告警器可分为扫描型和凝视型。

前者的红外探测器采用线列器件,靠光机扫描装置对特定空间进行搜索,发现目标。

后者采用红外焦平面阵列器件,直接搜索特定空间。

典型的陆军红外告警装备有英国的ADAD防空红外告警机、意大利的ELT/CAT手持红外导弹告警机和以色列的“钢琴”车载无源导弹逼近告警系统等。

2.2 激光告警装备。

激光告警装备所告警的主要对象是1.06微米、1.54微米和10.6微米的激光。

按照工作原理分为光谱识别型和相干识别型两种,光谱识别型又分为非成像型和成像型。

现装备的激光告警器大多为光谱识别型,并采用直接探测拦截方式。

经过发展,各国研制的激光告警设备已多达百种,陆军典型装备有英国的LWD21车载激光告警器、法国的OBRA车载激光告警系统、南斯拉夫LIRD激光告警器、挪威RL1激光告警器,德国的COLDS通用激光探测系统、美国的HALWR高精度激光告警接收机和FOALLS离轴激光定位系统等。

电子对抗技术在军事上应用PPT课件

电子对抗技术在军事上应用PPT课件
怎么回事, 没人指挥了?
指挥瘫痪后的战斗机飞行员
美陆军C4ISR系统示意图
一、电子对抗的基本含义
13
3. 攻防兼备,形态完整
随着电子战装备的发展,电子对抗战术逐步 成为有攻有防的完整体系。主要表现在侦察与反 侦察、干扰与反干扰、摧毁与反摧毁、隐身与反 隐身等作战方法上。








一、电子对抗的基本含义
美国军方的大型相控阵雷达
2009国庆阅兵展示的雷达车
二、电子对抗技术的分类与组成
38
(三)光电对抗技术
二、电子对抗技术的分类与组成
39
光电对抗是敌对双方围绕光电设备,在紫 外、可见光到红外的波段上,进行侦察与反侦 察、干扰与反干扰的电子斗争。
光电对抗 技术手段
光电侦察告警技术 光电干扰技术 光电防御技术
日本 “信乃丸” 号
俄国乌拉尔号
一、电子对抗的基本含义
18
2. 电子对抗形态的初步形成
二战期间,电子对抗领域不断扩大,开发了 专用电子侦察和电子干扰器材;形成了以通信对抗、 雷达对抗、导航对抗为主体的电子对抗新体系;运用 了电子战新战术。
二战时期德军防空雷达
二战时英军的地面雷达
一、电子对抗的基本含义
一、电子对抗的基本含义
25
电子对抗在战争中的作用
第一次世界大战,电子战令无数舰船葬身海底; 第二次世界大战,电子战使日本名将山本五十六命 丧黄泉;越南战争,电子战把美军飞机折戟沉沙; 中东战争,电子战与导弹战争奇斗艳;美军突袭利 比亚,依靠电子战出奇制胜;英阿马岛海战,双方 为电子战留下遗憾;海湾战争,美军用电子战瘫痪 伊拉克战争机器;车臣战争,俄军电子战使杜达耶 夫一命归天;科索沃战争,电子战使“F-117” 不可战胜的神话成为泡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 2 欧洲 欧洲 的 电子对 抗技术 也紧随美 国之后 ,处于不断快 速发展 当中 。 如在无 人机载 S A R 技术 、雷达共 形天线技 术 、米 波三坐 标雷达技 术等 方面均 有造诣 。法 国 曾研制 出米 波综合脉冲 孔径雷达 ( R I A S ),采用
米波 三坐标 雷达后续 型号主要 有 “ 天 空”S V U、 “ 天空 ”MR L M— ME 和 “ 天空 ”U ME ,这些 型号都采用 了有源相控 阵体 制。 俄 罗 斯 的 保 护 和 隐 蔽 防 空 工具 及 地 面 设 施 克拉 苏 哈一 2( K r a — s u k h a 一 2 )可对 军 队在 行军 过程 中进 行全 面保护 ,可 向敌 方预警 机发 出半径 达2 5 0 公 里的干 扰辐 射波 ,扰 乱其 飞行任 务 。 俄 罗斯 也在 注重 反辐 射 导弹 的发展 ,如K h . 5 8 U S h K安装新 型 导 引头 ,不仅 可携 带 于米 格. 3 5 、苏. 3 0 MK、苏. 3 4 和 苏. 3 5 等战 斗机 的 外置 挂架 上 ,还 计划 装载 第 五代 战 斗机T - 5 0 P A K . F A的 内埋弹 舱 。 还 有K h . 3 1 P 反辐 射导 弹不仅 在本 国军 队服 役 ,还 出口到众 多 国家 。
E L E C T R O N I C S WO R L D・ 攘 索 与琴 喋
国外 电子对 抗 技 术 的应 用及 趋 势
海军驻中南地区光电系统军事代表室 叶 巍 海军驻宜昌地 区军事代表室 刘天华 中船 重工 第七 一 。研 究所 张 雳
【 摘要 】 介绍了电子对抗的概念,指出了信息化战争 中电子对抗的重要性 。重点介绍了美国、欧洲及俄罗斯的电子对抗技术应用情况。阐明
了电子 对抗技 术 体化设 计 方 向。 【 关键 词 】电子 对抗 ;技 术应 用 ;认 知 化 ;综合射 频 与一 体化 设计
2 . 3 俄 罗斯
1 引 言
电子对 抗 是敌 对双 方 围绕 电磁 频谱 的控 制权 和 使用 权而 开展 的 斗 争 。 电子 对抗 对 象是 那些 在 电磁 频谱 域为 获取 、传 输 和利 用信 息 的电子 设备 和 系统 ,包 括各 类侦 查 监视 传感 器 、通信 系 统 、指挥 控 制 中 心和信 息 化武 器系 统等 ,涉 及 雷达 、通 信 、导航 、精确 制导 、 遥 测遥 控 、敌 我识 别 、无线 电引信 等 。针对 不 同作 战对 象采 用不 同 的 电子 对 抗技 术 ,因此 常 常根据 作 战对 象和 技术 特 征将 电子 对抗 分 为 雷达 对抗 、通 信 对抗 、光 电对抗 、导航对 抗和 空 间 电子 对抗 等 。
俄罗 斯 电子对 抗 能力世 界 一流 ,并 呈现 日益增 长之 势 。俄 罗斯 的希 比 内 ( Kh i b i n y )电子 对 抗 系统 曾使 黑海 的美 国驱 逐 舰瘫 痪 、 对 飞机 进行 雷达 干扰 、对无 人机 进行 G P S 干扰 以及 中断乌克 兰 的军 事通 信 。除 此之 外 ,俄罗 斯 的机 载 火控 雷达 也实 力不俗 ,并 独树 一 帜 ,拥 有 自 己的发展 特色 。其 在有 源相 控阵 雷达起 步较 晚 ,但 已经 有 一定 的 实 力 ,将 逐 步在 米 格一 3 5 、米格 . 2 9 升级 、T - 5 0 飞机 上 安装 和使 用 。新 型 “ 甲虫一 ME”机 载 火控 雷达 将 出售给 印度 ,用 于 其米
格. 2 9 K和米 格一 2 9 S MT 战 斗机 。
俄 罗 斯 雷 达 与 电子 对 抗 技 术 紧跟 国际 发 展大 趋 势 ,尤 其 在米 波 雷达 研制 方面 技术 十 分先 进 ,研制 了 多种 机动 式 米波 三坐 标雷达
系 统 ,包括 5 5 G6 一 l( NE BO) 、5 5 G6 一 UE ( NE BO. UE) 、5 5 Zh 6 — 1 ( N E B O)、5 5 K6 — 3 和 “ 共振 ”雷达 等。 “ 天空 ” ( N E B O)家族 的
2 国外电子对抗技术应用情况
2 . 1 美 国
美 国毫无 疑 问是 当今 世界 电子 对抗 技术 最 发达 的 国家 。美 军高 度 重 视雷 达 电子对 抗 前沿 技术 研 究,不 仅保 持 了技 术上 连 贯性和 发 展性 ,更 保 持 了在 该 领域 技术 的垄 断性 。综 合 来看 ,美 国电子对 抗 的发 展 总方 向是 装备 种类 减少 、增 加通 用装 备 ,各 军兵 种和 不 同平 台将 尽量 使 用标 准化 装备 ,并 大量 采用 商业 现 成技 术和 设备 ,以便 能节 省研 制投 资 、缩短 研制 期 、减轻 后勤 支援 压力 。 美 国等 西 方 国家 正在 大 力 发 展综 合 电子 战 系 统 ( I E WS )。美 国 的新 一代 超音 速 隐形 战机 F 一 3 5 采 用 的综合 电子 战系 统性 能更 是名 列世 界 军机 的榜 首 。F . 3 5 的 电子 战 系统 综合 了机 载A N / A P G . 8 1 有源 电扫 相 控 阵雷 达 ,通 信 、导航 、识别 系 统 ( C NI )和光 电分 布 式孔 径系 统 ( E O DAS ) ,具 有雷 达 告 警 、信 号 收集 和 分 析 、被 动 式辐 射定 位 和 电子对 抗能 力 。且 该综 合 电子 战系统 与 战斗机 的机 载 有源 相控 阵 雷达A N/ A P G . 8 1 和光 电传 感器 系 统达 到高 度融 合 ,可最 有 效 地 向飞 行员提 供 战场态 势 ,从而 使F 一 3 5 在 战场 上远 离危 险 的境地 。 在空 间 电子对抗 方面 ,美 军 同样 高度重视相 关技术 ,快速攻击 识 别 、探 测与 报告系 统 ( R AI D R S )就是 其研制 的防御 敌方对 空 间平 台 攻击 的一套攻 击预警探 测系统 ,它是利用 设置于 多个空 间平 台的受攻 击和环 境异常 传感器构 成 的网络式 的综合 性预警 系统 ;还有 自感 知空 间态势 感知系 统 ( S A S S A)是美 国正在开展 的航天 电子 攻击预警 技术 验证项 目,主 要用于确 定激光 攻击与无 线 电干扰 。载荷 包括覆 盖可见 光与射频谱 段 、探测 人为威胁与环境威 胁预警 的一 系列传感器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