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花的勇气 PPT课件
合集下载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20、花的勇气PPT、优质教学课件

我用手拨开草地一看,原来青草 下边藏着满满一层小花,有白的、黄 的、紫的;纯洁、娇小、鲜亮;这么 多、这么密、这么辽阔!它们比青草 只矮几厘米,躲在草下边,好像只要 一使劲儿,就会齐刷刷地冒出来……
这正是前几天那片千万朵 小花藏身的草地,此刻那些花 儿一下子全冒了出来,顿时改 天换地,整个世界铺满了全新 的色彩。
第一课时 一. 教学第一题
1. 审题。 2. 指导。 1 出示“迎”。 2 以查“迎”为例,复习音序查字法的方法。 a. 在“汉语拼音索引”里找到Y。 b. Y 的下面找到音节ying,看清后面的页码。 c. 按照页码,在字典的正文找到音节ying,再按声调的排列顺序, 查找
“迎”字,并把所在的页码填到表中
这正是前几天那片千万朵 小花藏身的草地,此刻那些花 儿一下子全冒了出来,顿时改 天换地,整个世界铺满了全新 的色彩。
大片大片的草地上,只是绿色连 着绿色,见不到能让人眼前亮起来的 明媚的小花。没有花的绿地是寂寞的。 我对驾车同行的小吕说:“四月的维 也纳可真乏味!绿色到处泛滥,见不 到花儿,下次再来非躲开四月不可!”
。
5. 能写好上中下结构的字,做到既正确、又美观。 6. 读背三条俗语警句,要求熟读成诵。 7. 边看图边听老师讲爱惜粮食的故事,然后看图练说故事。 教学重难点
:学习用音序发查字典。 教具学具准备:字典、小黑板、挂图。 主要板书安排:练习 6。
作业设计: 课内:查字典、认读词句、写字、读背、说话。 课外:读背成语、谚语。 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小小的花居然有如此的气魄!
这一震使我明白了生命 的意味是什么,是——勇气。
此时,你一定有很多话 想对这些小花说吧!对生命, 对勇气,你一定也有不少的 感受吧!请静静地把心声通 过笔尖表达出来。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20花的勇气1PPT、优质教学课件

结论:
。
分析:手电筒发光实验中能量的变化;电风扇工作时能量的转化。 手
电筒发光实验中,干电池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能又通过小
灯泡转化为热能和光能; 电风扇工作时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和热能。电能=机械能+热能。 究竟有
多少电能转化为多少机械能和多少热能呢?我们将在后面几 节中解决
这一问题。
总结:大量的事实表明,自然界中各种灯泡和电流表,既可证明有没有电流, 还可判断电流的方向。 师:对。(演示实验),请同学们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电流表是否偏 转 ? 生:小灯泡没发光,电流表没有偏转。 师:那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电路中没有电流通过,因为此时电路中无电源,浸在硫酸溶 液中 的两块相同铅板不构成电池。 师:如果对电解槽充电,再来接通,情况又会怎样呢? 生:小灯泡会发光。 师:(演示实验)仔细观察,电解槽极板上有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 生:铅板上有大量气泡生成。说明了在充电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 师: 电流表指针有没有发生偏转,通过电解槽的电流方向怎样? 生: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从方向可以判断,电流方向是沿与电源正 极相 连那一端的铅板流向与电源负极相连那一端的铅板。 师:与电源正极相连那一端的铅板,称为阳极,而与电源负极相连那 一端 的铅板,称为阴极。电流方向是从阳极流向阴极。
生:(学生开始讨论) 生 1:火力发电。 生 2:电瓶车的电瓶充好电后,供电瓶车使用。 师:火力发电时,以燃煤为例,它是不是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呢? 生 :不是。它是化学能先转化为热能,热能再转化为机械能,再转化 为电 能 师:对,它可以如下表示:
师:而电瓶充好电后,为电瓶车提供动力。这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下面我们用实验来说明铅蓄电池能充放电的原理。把两块铅板放在盛 有稀 硫酸溶液的烧杯中,如果用导线把两块铅板连接起来,有没有电 流?如何 证明? 生 1:可以在铅板之间连接一电流表。 生 2:还是在铅板之间连接一小灯泡好,如连电流表的话有可能会烧 杯。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20、花的勇气PPT、优质教学课件

失望 寂寞 乏味 泛滥 遗憾 厘米 清晰 气魄 惊奇 齐刷刷 拔地而起 怦然一震 改天换地 傲然挺立
作者最初见到满是绿色的草地
时,感到( );离开维也纳
前,一直没有看到花盛开,感到
( );看见一大片花的原野
时,感到( );体会到小花
的气魄时,心头(
)。
作者最初见到满是绿色的草地 时,感到(失望);离开维也纳 前,一直没有看到花盛开,感到 (遗憾);看见一大片花的原野 时,感到(惊奇);体会到小花 的气魄时,心头(怦然一震)。
3全班交流。 4文中“雍季所说的,关系到百年大计;狐偃的策略,只是 为了一时之 利,我们怎么能认为一时之利要比百年大计重要呢?”你 是怎么体会的 ?
5从这个成语故事中,你得到什么启发? 6回顾我们本组单元所学的课文,想一想:还有什么也关系 到长久之计 ,也需要长远规划?
第五组 教材分析(闫军华整理打印) 本组教材以“初识鲁迅”为专题编排,四篇文章中只有一 篇是鲁 迅自己的作品,其余三篇都是不同的人写鲁迅的, 这样就使得鲁迅这 一人物形象显得更加真实、丰满、生动 。《少年闰土》是一篇经典课 文,生动刻画了一个活泼可 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形象;周晔的《我 的伯父鲁迅先 生》通过自己的真情回忆,展现了鲁迅的音容笑貌,读 来 使人历历在目。阿累的《一面》,文中的对话和外貌描写 十分传神, 字里行间倾注着对鲁迅先生的爱戴之情。三篇 文章之后,教材安排了 臧克家的诗歌《有的人》。四篇课 文都是引导学生潜心研读、感受人 物形象的极好范本。“ 口语交际·习作”中的口语交际,让学生交流 “留在心里 的印象”,习作让学生根据两则材料选择一个完成,一是 写自己的小伙伴,一是续编发生在自己和小伙伴之间的一 个故事。 “回顾·拓展五”中的“交流平台”一是交流学 生心目中的鲁迅形 象;二是交流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方 法。“日积月累”安排读背鲁 迅先生的名言警句。“趣味 语文”则讲述了鲁迅少年时的一个有趣的 故事。 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搜集与鲁迅相关的资 料,如, 鲁迅写的《故乡》、巴金写的《永远不能忘记的 事情》、周海婴写的《父 亲的写作》、萧红写的《回忆鲁 迅先生》,都可以在课堂内外引导学生 读读,让鲁迅这一 人物形象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烙印。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20、花的勇气PPT、优质教学课件

4 课件出示:“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 这个熬字说明什么?(他为了抚养邻居家的孩子,准备过更艰苦 的日子
,准备付出更多的劳动。他与妻子同样有着一颗甘愿自己受苦 也 要帮助他人的高尚的心。) 4.小结:课题是穷人,可文中没有一个“穷”字,但我们处处 可以感 受到穷人的贫困与艰辛。同样,全文没有一句赞美的话,然而 穷 人的高尚品质却被表现得感人肺腑。因此,我们不得不佩服这位 伟 大的文学家的文学功底。
这正是前几天那片千万朵 小花藏身的草地,此刻那些花 儿一下子全冒了出来,顿时改 天换地,整个世界铺满了全新 的色彩。
大片大片的草地上,只是绿色连 着绿色,见不到能让人眼前亮起来的 明媚的小花。没有花的绿地是寂寞的。 我对驾车同行的小吕说:“四月的维 也纳可真乏味!绿色到处泛滥,见不 到花儿,下次再来非躲开四月不可!”
花的勇气
自学要求:
1.认真地读课文,争取读正确、 流利。
2.思考:作者经过草地,看到了 哪些不同的景象?
失望 寂寞 乏味 泛滥 遗憾 厘米 清晰 气魄 惊奇 齐刷刷 拔地而起 怦然一震 改天换地 傲然挺立
失望 寂寞 乏味 泛滥 遗憾 厘米 清晰 气魄 惊奇 齐刷刷 拔地而起 怦然一震 改天换地 傲然挺立
2.文章几次写到“别饿坏了那匹马”,用意是什么?
三、小结全文、续写课文 1. 渔夫和妻子桑娜收养了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以后的日子将 是何
等的难熬,相信此刻同学们的心中都充满了无限的忧虑。请大家 打开想象的翅膀,续写‘桑娜拉开了帐子’以后。
2. 学生续写。
3、 学生交流续写,评价作品。 四、推荐阅读 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有很多,老师希望你们在课余时间多多 拜读 他的作品,有《战争与和平》、《复活》等。
2.描写心理活动的句子: 1桑娜沉思…… 桑娜在继续等待丈夫的时候想到了哪些? 2她忐忑不安地想:…… 为什么会想到这些?这里如此多的省略号有什么作用呢?(由于 桑娜家 庭的贫穷,由于桑娜热爱丈夫、同情孤儿,所以才会有如此复 杂的心理 活动。虽然桑娜的内心活动十分复杂,但是收养孤儿的决心 没有动摇。 )
,准备付出更多的劳动。他与妻子同样有着一颗甘愿自己受苦 也 要帮助他人的高尚的心。) 4.小结:课题是穷人,可文中没有一个“穷”字,但我们处处 可以感 受到穷人的贫困与艰辛。同样,全文没有一句赞美的话,然而 穷 人的高尚品质却被表现得感人肺腑。因此,我们不得不佩服这位 伟 大的文学家的文学功底。
这正是前几天那片千万朵 小花藏身的草地,此刻那些花 儿一下子全冒了出来,顿时改 天换地,整个世界铺满了全新 的色彩。
大片大片的草地上,只是绿色连 着绿色,见不到能让人眼前亮起来的 明媚的小花。没有花的绿地是寂寞的。 我对驾车同行的小吕说:“四月的维 也纳可真乏味!绿色到处泛滥,见不 到花儿,下次再来非躲开四月不可!”
花的勇气
自学要求:
1.认真地读课文,争取读正确、 流利。
2.思考:作者经过草地,看到了 哪些不同的景象?
失望 寂寞 乏味 泛滥 遗憾 厘米 清晰 气魄 惊奇 齐刷刷 拔地而起 怦然一震 改天换地 傲然挺立
失望 寂寞 乏味 泛滥 遗憾 厘米 清晰 气魄 惊奇 齐刷刷 拔地而起 怦然一震 改天换地 傲然挺立
2.文章几次写到“别饿坏了那匹马”,用意是什么?
三、小结全文、续写课文 1. 渔夫和妻子桑娜收养了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以后的日子将 是何
等的难熬,相信此刻同学们的心中都充满了无限的忧虑。请大家 打开想象的翅膀,续写‘桑娜拉开了帐子’以后。
2. 学生续写。
3、 学生交流续写,评价作品。 四、推荐阅读 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有很多,老师希望你们在课余时间多多 拜读 他的作品,有《战争与和平》、《复活》等。
2.描写心理活动的句子: 1桑娜沉思…… 桑娜在继续等待丈夫的时候想到了哪些? 2她忐忑不安地想:…… 为什么会想到这些?这里如此多的省略号有什么作用呢?(由于 桑娜家 庭的贫穷,由于桑娜热爱丈夫、同情孤儿,所以才会有如此复 杂的心理 活动。虽然桑娜的内心活动十分复杂,但是收养孤儿的决心 没有动摇。 )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20花的勇气1PPT、优质教学课件

野( )( )( ) 喜( )( )( )
居( )( )( ) 忘( )( )( )
练习2 教学目标: 1. 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字母的大小写。 2. 认识四种标点符号及它们的用法。 3. 读句子,在一定语境中进行句式的初步训练。 4. 熟记成语。 5. 朗读背诵古诗。 6. 练习写左右结构的字。 7. 按一定的顺序观察一幅图,并有条理说一段话。 教学 重难点:认识标点,知道它们不同用法。 教具学具准备:小黑板、挂图。 主要板书安排:练习2 作业设计:连线,读背训练、写字、说话。 教学时间:四 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教学第一题 1. 审题。 2. 指导
(3) “开火车”练习朗读。 4. 反馈,检查朗读。 第二课时 一. 教学第三题 1. 审题。
2. 指导。 (1) 指导学习第一组句子。 a.出示三个句子。 b.指名读。把句子中的“渐渐”去掉,在朗读时与原句比较,体会 “渐渐 ”的意思。 c.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天气是不是一下子就凉了?高粱是不是一下 子就熟 了?天色是不是猛得一下子就黑了?进一步体会“渐渐”的含 义。 d.再读原句,让学生具体感受“渐渐”一般用来表示事物的逐渐变 化,这 个变化需要一定时间。
(1) 指名读。 (2) 这一节只有一句话,告诉我们这位“红领巾”提回蝈蝈时神情怎 样?他
为什么会这么高兴?他为什么要关心盲婆婆?
(3) 小结。 (4) 齐读第一节。 第二节
(1) 指名读。 (2) 这一节有几句话?第一句话说了什么?蝈蝈真的会唱歌吗?那为 什么“
红领巾”说它会唱歌? (3) 第二句说了什么?“红领巾”说“在我上学的时候,就……”这 句话说
fb n
zq
(2) 指名认读对照。
(3) 出示填充题,让学生在括号里写出相应小写字母。 F(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20花的勇气1PPT、优质教学课件

教学第三题
1.
审题。
2.
指导。
1
出示第一句话。
2
指名读。
3
引导回忆毛泽东的有关课文《要好好学字》。
4
引导学生弄清这句话有两个部分组成。
3.
同法学习其他句子。
4.
练习。
(1) 填空式练说:
毛泽东是(
)。
孔繁森是(
)。
梅兰芳是(
)。
居里夫人是( (2)
)。 口头填空,把句子
说通顺。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四题 1.审题。 2.指导。 1认读汉字。 2引导回忆前面提出的描红方法和写字要求。 3指导书写。 3.练习。 学生练写,老师巡视。 4.反馈。 教师展示学生写得好的字,表扬写姿好的学生。 二.教 学第五题
第一课时 一. 教学第一题
1. 审题。 2. 指导。 1 出示“迎”。 2 以查“迎”为例,复习音序查字法的方法。 a. 在“汉语拼音索引”里找到Y。 b. Y 的下面找到音节ying,看清后面的页码。 c. 按照页码,在字典的正文找到音节ying,再按声调的排列顺序, 查找
“迎”字,并把所在的页码填到表中
c.离开维也纳前,感到______________,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
d.看见花的原野时,感到____________,因为 _______________;
e.体会到小花的气魄时,心头________,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惊奇地想:它们为什 么不是在温暖的阳光下冒出 来,偏偏在冷风冷雨中拔地 而起呢?小小的花居然有如此 的气魄!我的心头怦然一震, 这一震,使我明白了生命的 意味是什么?是——勇气!
20花的勇气1 公开课一等奖 课件 公开课一等奖 课件

上海 2006 高考 理科 状元-武亦 文
武亦文 格致中学理科班学生 班级职务:学习委员 高考志愿:复旦经济 高考成绩:语文127分 数学142分 英语144分 物理145分 综合27分 总分585分
“一分也不能少”
“我坚持做好每天的预习、复习,每 天放学回家看半小时报纸,晚上10: 30休息,感觉很轻松地度过了三年 高中学习。”当得知自己的高考成 绩后,格致中学的武亦文遗憾地说 道,“平时模拟考试时,自己总有 一门满分,这次高考却没有出现, 有些遗憾。”
班主任: 我觉得何旋今天取得这样的成绩, 我觉得,很重要的是,何旋是土生土长的北京 二中的学生,二中的教育理念是综合培养学生 的素质和能力。我觉得何旋,她取得今天这么 好的成绩,一个来源于她的扎实的学习上的基 础,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我觉得特别想提的, 何旋是一个特别充满自信,充满阳光的这样一 个女孩子。在我印象当中,何旋是一个最爱笑 的,而且她的笑特别感染人的。所以我觉得她 很阳光,而且充满自信,这是她突出的这样一 个特点。所以我觉得,这是她今天取得好成绩 当中,心理素质非常好,是非常重要的。
曹杨二中高三(14)班学生 班级职务:学习委员 高考志愿:北京 大学中文系 高考成绩:语文121分数学146分 英语146分历史134分 综合28分总分 575分 (另有附加分10 分)
上海高考文科状元--常方舟
“我对竞赛题一样发怵” 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常方舟认为学习的高 效率是最重要因素,“高中三年,我每天晚 上都是10:30休息,这个生活习惯雷打不动。 早晨总是6:15起床,以保证八小时左右的睡 眠。平时功课再多再忙,我也不会‘开夜 车’。身体健康,体力充沛才能保证有效学 习。”高三阶段,有的同学每天学习到凌晨 两三点,这种习惯在常方舟看来反而会影响 次日的学习状态。每天课后,常方舟也不会 花太多时间做功课,常常是做完老师布置的 作业就算完。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20、花的勇气PPT、优质教学课件

1出示范文《祖国啊,母亲》,师演讲。
2听了老师的演讲,你有何感受?(心潮澎湃,激动……)
(1)这说明演讲稿有什么特点呢?(具有感染力和感召力) 我们再 默读这篇演讲稿,说说它还有哪些与其他文体不同的地 方? (观点明确,具有感染力和感召力,没有具体的故事情节,没有
确定的人物,没有确定的景,重表达情感,象在谈话。)
1.同桌交流,互相评价。 2.自己修改
五、美文赏析。 学生读优秀作品,同学赏析写得好的地方。
回顾·拓展二 一、教学目标
1.回顾本单元学习内容,交流综合性活动中的情况和收获; 2.积累爱国格言; 3.展示本单元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回顾本单元学习内容,展示本单元的学习成果 教学难点:交
流综合性活动的情况和收获
三、教学准备:课前让学生搜集爱国格言、准备好自己的学习成 果 四、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阅读交流平台的内容,说说交流的内容。 (1.本组课文中让你印象深刻的人和事,2.综合性学习开展的活 动、活 动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和解决办法,活动的收获。3.同学互评 活动中的 表现。) 学完这组课文后,许多同学都被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深深地打动, 莎士比 亚曾说:“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本组 课文哪个 人或哪件事让你铭记在心呢?说的时候注意说出印象深刻
迎着吹在脸上的细密的、凉凉的雨点, 我看到的竟是一片花的原野。这正是前几 天那片千万朵小花藏身的草地,此刻那些 花儿一下子全冒了出来,顿时改天换地, 整个世界铺满了全新的色彩。虽然远处大 片大片的花与蒙蒙细雨融在一起,低头却 能清晰地看到,在冷雨中,每一朵小花都 傲然挺立,明亮夺目,神气十足。
这正是前几天那片千万朵 小花藏身的草地,此刻那些花 儿一下子全冒了出来,顿时改 天换地,整个世界铺满了全新 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