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A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迷人的青海湖》教案

合集下载

《迷人的青海湖》教案1

《迷人的青海湖》教案1

《迷人的青海湖》教案1《迷人的青海湖》教案1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青海湖的地理位置、特点以及自然环境,了解青海湖的保护与景区建设等方面的情况。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保护和环境的重视意识。

二、教学重点1.了解青海湖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了解青海湖的生态环境和保护情况。

三、教学难点学生对青海湖的保护与景区建设的理解与应用。

四、教学准备教学课件、PPT,青海湖的图片等。

五、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复习青海省和青海湖的情况。

2.出示一张青海湖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景色。

Step 2 介绍青海湖的地理位置和特点1.使用PPT展示青海湖的地理位置和特点,并解读相关数据。

2.引导学生借助地图,了解青海湖的位置和周围地理环境。

Step 3 介绍青海湖的生态环境和保护情况1.展示青海湖生态环境和保护情况的图片和数据,介绍青海湖的生态系统和自然景观。

2.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保护青海湖的生态环境,提出自己的建议。

3.小组展示: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向大家展示小组讨论的结果。

Step 4 青海湖的景区建设1.展示青海湖的景区建设情况的图片和数据,介绍青海湖的旅游资源和景区建设。

2.学生讨论:学生自由讨论青海湖的景区建设对当地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3.分角色讨论:将学生分成政府代表、旅游业代表、当地居民和环保人士四个角色,分别就景区建设问题展开讨论,角色扮演发表自己的观点。

Step 5 总结与反思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青海湖的地理特点、生态环境和保护情况,以及景区建设对当地的影响。

2.学生反思:学生进行反思,思考自己对自然保护和环境问题应该怎样负责任,如何做到爱护环境、保护青海湖。

六、课堂作业请学生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对青海湖及其保护的观点和建议,字数300-500字。

六年级下册语文优秀教学案例5《迷人的青海湖》语文A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优秀教学案例5《迷人的青海湖》语文A版
2.培养学生学会珍惜和保护自然资源,懂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道理。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美丽景色而自豪的情感。
4.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情。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情景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同时,我还注重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让学生在欣赏课文美景的同时,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1.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写作作业,如“以青海湖为题材,写一篇作文”。
2.作业要求:明确作业要求,如字数、格式等。
3.作业反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反馈,给予肯定和指导,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同时,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发展。
六年级下册语文优秀教学案例5《迷人的青海湖》语文A版
一、案例背景
《迷人的青海湖》是六年级下册语文A版教材中的一篇课文,描绘了我国最大内陆湖泊青海湖的壮丽景色和丰富多样的生态环境。本节课主要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感受青海湖的自然之美,了解青藏高原的独特风光,同时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针对六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青海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3.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4.了解青海湖的地理位置和特点,增强环保意识。

迷人的青海湖

迷人的青海湖

三课资料《迷人的青海湖》说课稿一、说教材《迷人的青海湖》是一篇游记,作者按浏览顺序,用优美的语言描写了青海湖神奇而美丽的风光,表达了作者对青海湖的赞美之情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二、说教法《迷人的青海湖》是一篇略读课文,对于本课的生字词让学生在预习时掌握,内容也比较浅显易懂,不需花大多时间教学,所以教学时我是让学生去自读自悟,以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为主,教师只是适当给予点拨。

并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通过朗读去细细口味、欣赏,从中感受青海湖的美,体会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三、说教学目标1、本课要求会认6个生字,会写7个字,能通过查字典、工具书等理解词语并自主积累词语。

2、这篇课文文质兼美,描写细腻生动,语言质朴优美,所以要让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美。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青海湖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四、说教学重点与难点这篇课文是写景的游记,所以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以读悟情,通过去理解课文内容。

感受青海湖的美,并激发学生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

本课的难点是学习作者细致的观察,生动的描写。

五、说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通过前面学过的两篇写景课文《黄果树听瀑》与古诗《江南春》,再联系到我们家乡风景如画的东江湖,最后引入课题。

这样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都想赶紧了解青海湖为什么迷人。

(二)简介青海湖我先让学生把自己收集到有关青海湖的资料进行汇报,待学生说完教师再作适当补充(课件出示补充内容),这样意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搜集资料的能力。

教师的补充也起到一个归纳总结的作用。

用课件展示出来更详细、具体,也使学生对青海湖进一步加深印象。

(三)检查自学情况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所以我先布置了让学生预习本课的生字词。

上课时我用课件出示本课一些要认、要写的字让学生认读并组词,以此来检查学生预习是否认真、是否掌握。

再加上本课成语特别多,于是则先让学生分组认读,再抽查一些成语的意思,看看学生是否理解了,并自主积累这些成语。

六年级下语文导学案-迷人的青海湖-语文A版

六年级下语文导学案-迷人的青海湖-语文A版

5、迷人的青海湖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想象文中所描述的画面,感受青海湖的迷人,体会作者的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积累优美的词句。

教学重点、难点:
在了解作者的浏览顺序后,着重了解青海湖景色的特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自主学习阶段(课前预习)把课文读三遍,做到读正确、流利。

预习作业:1、给下列生字组词。

喇叭硕大宛如
浩瀚和睦悠然毡房
嫁行驶咸倩影
2、比较组词
婉()稼()镶()阡()咸()倩()宛()家()壤()纤()缄()情()
3、本文重要描写,抒发。

二、课堂学习阶段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课文的大意。

2、同学互相说说读后的感受或体会。

3、从整体入手,了解文章脉络。

4、学生自学生字。

三、作业
第二课时
一、自主学习阶段
1、同桌说说作者的行踪。

2、小组合作,找出文中描写的句段,认真读读,谈读后的体会。

3、有感情地读读文章。

二、课堂学习阶段
1、说说课文重要讲什么。

2、结合课件:引导欣赏后细读课文,谈谈读后感受。

3、有感情地读最后一自然段。

4、作者祝福青海湖什么?
三、盘点收获
1、摘抄课文中的好词好句,归入词语库。

2、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

3、运用网络查找青海湖的资料。

语文A版六年级下册《迷人的青海湖》语文教案

语文A版六年级下册《迷人的青海湖》语文教案

语文A版六年级下册《迷人的青海湖》语文
教案
语文A版六年级下册《迷人的青海湖》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能通过自渎,找到体现作者行踪的句子,了解作者行踪。

2、感受青海湖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以本文为蓝本,教会孩子们用四子法轻松记游记。

教学重点:感受青海湖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教会孩子们用四子法轻松记游记。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5课:《迷人的青海湖》。

(板书课题)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积累了好多的四字词语,是不是你记得哪一个(同学们每人说一个,然后把自己说的四字词语工整地写在黑板上。

)请同学们大声读出这些词语,我们和它们说再见。

(老师擦一个,同学们齐声读一个。

直至黑板上的词语全部消失。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对青海湖有了初步的了解,谁给大家讲一讲(指名讲青海湖的由来。


关于青海湖名字的由来有许多美丽的传说,谁来讲一个(指名讲故事)
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文本,跟着作者汤宏的脚步一起游览青海湖,领略它的迷人风光。

新课讲授:。

2020年《迷人的青海湖》语文教案设计

2020年《迷人的青海湖》语文教案设计

《迷人的青海湖》语文教学设计设计1.自主识记生字,掌握难写字,能经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自主累积词语。

2.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能背诵自己喜爱的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感觉青海湖的漂亮风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1.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觉青海湖的漂亮风景,激发学生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

学习作者仔细的察看,生动的描绘。

想象文中所描绘的画面。

相关青海湖的图片、录像;生字卡片。

2课时第一课时1.导语:同学们,在前几课,我们领会了黄果树瀑布的宏伟气概,赏析了江南如诗如画的美景,今日,想不想到被誉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去旅行?那边有一处令人向往的湖泊——青海湖。

(板书课题)2.简介青海湖。

(1)先让学生自由说,可依据课前收集、认识到的相关青海湖的资料说,知道多少就说多少,教师对收集信息能力强的同学赐予夸奖。

(2)教师作适合增补:青海湖,蒙语叫“库库诺尔”,藏语叫“错温布”,也就是“青色的湖”的意思。

有 50 条河流从四周八方汇入,没有出海的通路,使青海湖成为我国最大的内地湖,青海湖湖水含氧量少,含盐量大,是一个咸水湖。

1.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个人、小组等)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检查自学状况。

(1)检查生字读音。

硕shuò宛wǎn倩qiàn瀚hàn喇lǎ叭bā嫁jià咸xián纵zònɡ泊pō毡zhān(2)读词语。

文武双全诗情画意纵横星罗云布悠闲自得巨大非常烟波浩渺琳琅满目和平共处争权夺利(3)指名读课文。

1.默读课文,思虑:(1)课文写了青海湖哪些地方的风景?(2)除了写景,作者还介绍了青海湖的什么状况?2.议论沟通。

(1)课文写了日月山牧场的风景和青海湖的美景。

(2)除了写景,文章还介绍了青海湖名称的由来。

1.抄录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1.听写生字词语。

《迷人的青海湖》教学设计

《迷人的青海湖》教学设计

《迷人的青海湖》教学设计《迷人的青海湖》教学设计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迷人的青海湖》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目标1、自主识记生字,掌握难写字,能通过查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青海湖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青海湖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细致的观察,生动的描写。

想象文中所描述的画面。

教学准备:有关青海湖的图片、录像;生字卡片。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新课1、导语:同学们,在前几课,我们领略了黄果树瀑布的雄伟气势,观赏了江南如诗如画的美景,今天,想不想到被誉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去旅游?那里有一处令人神往的湖泊——青海湖。

(板书课题)2、简介青海湖。

(1)先让学生自由说,可根据课前搜集、了解到的有关青海湖的资料说,知道多少就说多少,教师对搜集信息能力强的同学给予表扬。

(2)教师作适当补充:青海湖,蒙语叫“库库诺尔”,藏语叫“错温布”,也就是“青色的湖”的意思。

有50条河流从四面八方汇入,没有出海的通路,使青海湖成为我国最大的内陆湖,青海湖湖水含氧量少,含盐量大,是一个咸水湖。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个人、小组等)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生字读音。

硕shuò宛wǎn倩qiàn瀚hàn喇lǎ叭bā嫁jià咸xián纵zònɡ泊pō毡zhān(2)读词语。

【309教育网优选】语文A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迷人的青海湖》教案教学设计

【309教育网优选】语文A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迷人的青海湖》教案教学设计

《迷人的青海湖》教学设计《迷人的青海湖》是语文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

这是一篇游记,作者按浏览顺序,用优美的语言描写了青海湖神奇而美丽的风光,表达了作者对青海湖的赞美之情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这篇课文文质兼美,描写细腻生动,语言质朴优美,所以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以读悟情,通过去理解课文内容。

感受青海湖的美,并激发学生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

【知识与能力目标】1.自主识记生字,掌握难写字,能通过查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自主积累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作者细致的观察,生动的描写。

想象文中所描述的画面。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青海湖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细致的观察,生动的描写。

想象文中所描述的画面。

课件,有关青海湖的图片、录像,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导语:同学们,在前几课,我们领略了黄果树瀑布的雄伟气势,观赏了江南如诗如画的美景,今天,想不想到被誉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去旅游?那里有一处令人神往的湖泊——青海湖。

(板书课题)2.简介青海湖。

(1)先让学生自由说,可根据课前搜集、了解到的有关青海湖的资料说,知道多少就说多少,教师对搜集信息能力强的同学给予表扬。

(2)教师作适当补充:青海湖,蒙语叫“库库诺尔”,藏语叫“措温布”,也就是“青色的湖”的意思。

有50条河流从四面八方汇入,没有出海的通路,使青海湖成为我国最大的内陆湖,青海湖湖水含氧量少,含盐量大,是一个咸水湖。

二、自读课文,检查预习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个人、小组等)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生字读音。

硕shuò宛wǎn倩qiàn瀚hàn喇lǎ叭bā嫁jià咸xián纵zònɡ泊pō毡zhān(2)读词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A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迷人的青
海湖》教案
教学目标
1.自主识记生字,掌握难写字,能通过查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青海湖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青海湖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细致的观察,生动的描写。

想象文中所描述的画面。

教学准备
有关青海湖的图片、录像;生字卡片。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新课
1.导语:同学们,在前几课,我们领略了黄果树瀑布的雄伟气势,观赏了江南如诗如画的美景,今天,想不想到被誉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去旅游?那里有一处令人神往的湖泊——青海湖。

(板书课题)
2.简介青海湖。

(1)先让学生自由说,可根据课前搜集、了解到的有关青海湖的资料说,知道多少就说多少,教师对搜集信息能力强的同学给予表扬。

(2)教师作适当补充:青海湖,蒙语叫“库库诺尔”,藏语叫“错温布”,也就是“青色的湖”的意思。

有50条河流从四面八方汇入,没有出海的通路,使青海湖成为我国最大的内陆湖,青海湖湖水含氧量少,含盐量大,是一个咸水湖。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个人、小组等)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生字读音。

硕shuò宛wǎn倩qiàn瀚hàn喇lǎ叭bā
嫁jià咸xián纵zònɡ泊pō毡zhān
(2)读词语。

文武双全诗情画意纵横星罗棋布悠然自得硕大无比烟波浩
渺美不胜收和睦相处争权夺利
(3)指名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
1.默读课文,思考:
(1)课文写了青海湖哪些地方的景色?
(2)除了写景,作者还介绍了青海湖的什么情况?
2.讨论交流。

(1)课文写了日月山牧场的景色和青海湖的美景。

(2)除了写景,文章还介绍了青海湖名称的由来。

四、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听写生字词语。

纵横山峦起伏画框硕大无比宛如星罗棋布
烟波浩渺美不胜收咸水湖争权夺利
2.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3.青海湖的名称是怎样来的?
二、深入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感情
1.学生自由读课文,在文中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在旁边作简单批注。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1)雨过天晴,每一扇车窗都成了油画的画框。

绵延几十公里的高山牧场,牛羊悠然自得地吃草,连汽车的喇叭声也惊动不了它们。

星罗棋布的毡房,似一朵朵硕大无比的蘑菇。

天高云淡,远处,天和地连成一片……
作者用拟人、比喻的手法,写出了高山牧场的恬静、美丽,展示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

(2)青海湖烟波浩渺,上接蓝天,下连碧野,宛如一面晶莹的大明镜镶嵌在天地之间。

沿湖有广阔的平原,金黄色的油菜花一片连着一片,与碧绿的麦类、豆科作物交织在一起,满眼金碧辉煌,美不胜收。

晶莹明澈的湖水、金灿灿的油菜花、碧绿的农作物,显示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字里行间无不透出作者对青海湖的赞美、喜爱之情。

4.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并背诵下来。

三、总结全文
引导学生小结文章值得学习的地方:
1.词语丰富,比喻恰当,使文章生动、形象、优美。

2.观察与想象相结合。

3.层次清楚。

四、作业
1.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根据课文内容或自己搜集到的有关青海湖的资料,写一篇解说词,并学做导游。

板书
5.迷人的青海湖
迷人的青海湖日月山:树木苍翠、庄稼繁茂
青海湖:烟波浩渺、美不胜收
名称由来:各民族团结友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