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经济学论文
城乡发展差异与收入分配不平等关系研究

城乡发展差异与收入分配不平等关系研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发展差异越来越明显。
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经济发展水平上,也体现在收入分配不平等问题上。
本文将探讨城乡发展差异与收入分配不平等之间的关系,并分析相关因素。
一、城乡发展差异的原因城乡发展差异源自多方面因素。
首先,城市与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不对等是城乡发展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
城市中的医疗、教育、交通等资源优于农村,导致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相对较低,发展机会有限。
其次,产业结构差异也是城乡发展差异的重要原因。
城市经济以服务业和制造业为主导,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吸纳了大量的劳动力和资金。
相比之下,农村主要依靠农业和传统制造业,劳动力失业和流失是普遍现象,导致农村发展水平相对滞后。
另外,政策倾斜也对城乡发展差异产生重要影响。
长期以来,政府在工业化进程中更注重城市,投入和优惠政策多集中在城市地区,导致城乡发展不平衡。
二、城乡发展差异对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影响城乡发展差异直接关系到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存在。
首先,由于城市经济发展较好,薪资待遇相对较高,因此城市居民的收入普遍更高,而农村居民则普遍面临较低的收入水平。
这一差异导致了收入分配的不均衡,增加了收入差距。
其次,由于城市提供了更多和更好的就业机会,人们纷纷涌向城市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这导致了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外流。
农村劳动力外流造成农村老人和幼儿的留守问题,进一步加剧了农村的贫困程度和收入分配不平等。
最后,城乡发展差异也影响着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的建设和发展。
城市地区相对较好的经济基础和财政收入,使得城市居民能够享受到更好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而农村地区则面临相对欠发达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进一步加大了城乡收入分配差距。
三、缩小城乡发展差异和改善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对策为了缩小城乡发展差异和改善收入分配不平等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应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入,提高农村的医疗、教育、交通等水平,增加农村居民的发展机会。
城乡差距与收入分配不平等

城乡差距与收入分配不平等近年来,城乡差距与收入分配不平等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城乡差距,指的是城市和农村之间在经济、教育、医疗、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差异。
而收入分配不平等,则是指社会上个人或家庭收入的差距。
这两个问题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一个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
首先,城乡差距是导致收入分配不平等的重要原因之一。
城市往往集聚了大量的资源,包括产业、教育、医疗等,这些资源在农村往往匮乏。
由于城市发展优先,工资水平和就业机会也相对较高,而农村居民则面临着较低的就业机会和较为有限的收入来源。
这种差距导致了城市居民收入高于农村居民,进而加剧了社会的分化和不平等。
其次,城乡差距和收入分配不平等也与区域发展不平衡密切相关。
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是不可避免的。
东部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高于中西部地区,这也导致了城乡差距的加剧和收入分配不平等的拉大。
许多优质资源和机会都集中在东部地区,这也使得东部城市的居民更容易获得高收入和社会福利,而其他地区的人们则往往面临着较低的收入和有限的发展机会。
同时,城乡差距和收入分配不平等对社会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
首先,它削弱了社会的凝聚力和稳定性。
当城乡差距和收入分配不平等持续扩大时,社会中的不满情绪不可避免地增加,容易导致社会动荡和矛盾激化。
其次,不平等的收入分配也会阻碍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如果一部分人拥有过高的收入,而另一部分人则过低,整个社会的资源分配不均衡,无法实现全面的协调发展。
如何解决城乡差距和收入分配不平等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首先,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并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其次,应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只有通过教育的公平,才能实现人们的平等机会和公正竞争。
同时,还应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医疗、养老、失业等方面,为弱势群体提供更多的保障和福利。
除了政府的努力,个人和社会各界也应积极参与,共同推动城乡差距的缩小和收入分配的公平。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及对策研究毕业论文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及对策研究毕业论文目录摘要 (2)前言 (3)第一章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 (4)1.1 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差别过大 (4)1.2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5)1.3 城乡居民金融资产差距悬殊 (7)1.4 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明显 (9)第二章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 (10)2.1制度方面的原因 (11)2.2 “三农”自身的弱势地位 (13)2.3 重城市轻农村的政府财政投入体制 (15)第三章缩小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 (18)3.1改革城乡二元体户籍制度 (18)3.2改革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19)3.3加快推进中国城市化进程和工业化进程 (20)3.4加大对“三农”投入和扶持力度 (21)3.5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22)3.6建立农业保险制度 (23)3.7重视农村教育 (24)结论 (25)参考文献 (26)致谢 (27)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生产力极大提高,经济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也因此而显著增长。
然而,伴随着经济增长的同时,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却日益扩大。
正确认识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缩小这种差距已成为我们当务之急。
因此,本文在仔细研究我国有关学者研究理论的基础上,首先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现状进行分析,将我国城乡居民收入进行对比,从而指出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及可研究性,然后深刻分析产生该问题的各方面原因,最后得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用以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这一问题的策略。
本文的研究对于解决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促进城乡居民的共同发展与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城乡收入差距原因对策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行和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但伴随着经济体制模式的转换和经济的高速增长,在收入分配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矛盾和新问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化和显性化成为当代中国社会无法回避的现实,已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重大经济和社会问题。
《财经》:贫富中国--中国城乡收入差距调查(优秀范文五篇)

《财经》:贫富中国--中国城乡收入差距调查(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财经》:贫富中国--中国城乡收入差距调查●劳动力自由流动是关键性的解决之道解决城乡收入差距问题,当务之急是应该从体制上解决劳动力市场的分割问题。
本研究报告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收入分配课题组课题成果《中国收入分配与公共政策》的一部分。
该课题组从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一直对个人收入分配变化趋势进行追踪研究,分别于1988年、1995年、2002年展开三次全国范围的住户调查,获得了第一手的调查数据,并在此基础上完成此调查报告。
本课题集中研究中国不断扩大的个人收入差距问题。
当前,收入差距急剧扩大已成为一个社会热点问题。
从宏观层次上讲,收入差距本身是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一种结果,但是它又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互动的作用。
也就是说,收入差距本身不仅和经济效率相关,过度的平均主义和过大的收入差距还会影响到经济效率。
更重要的是,过大的收入差距还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
大量的发展中国家的例子都表明,收入差距的扩大是导致社会和政治不稳定的一个重要的因素,这种不稳定反过来又影响到整个经济的发展过程。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国家的收入差距也许处在一种临界的水平上,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会带来何种社会后果很难预测。
在普遍的收入差距中,城乡差距更为普遍和严重。
近年来,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农民收入增长放缓后,1997年以来,农民收入已连续7年低速增长,不及城镇居民收入增量的1/5。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由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1.8∶1左右,扩大到3.1∶1。
农民收入长期上不去,不仅影响农民生活水平提高,而且影响粮食生产和农产品供给;不仅制约农村经济发展,而且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增长。
故此,本调查报告把研究重点集中在城乡差距方面。
2004年新年伊始,中共中央、国务院就农民增收发出了“一号文件”,是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
浅析当前中国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公共政策论文(共5篇)

浅析当前中国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公共政策论文(共5篇)第一篇:浅析当前中国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公共政策论文一、公共性公共性是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也是公共政策的本质属性和价值取向。
公共性是公共政策目标的选择,它指导并规范着具体的政策目标,为公共政策的执行提供行动导向。
二、我国收入分配政策公共性偏离的表现当前在我国和谐社会构建的过程中出现的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和社会分配不公问题。
(一)政策的公平价值缺失长期以来的收入分配政策使我国从一个平均主义严重的国家逐渐成为收入分配严重不平等的国家,具体来说,这种不公平主要体现在:1。
分配起点的不公我国收入分配政策的起点不公平主要表现在我国城乡居民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就业等方面的起点不公平。
教育收益最多的是穷人,因为教育通过提高人力资本水平,使得受教育者在未来的就业方面获得均等的竞争机会以及更高的收入,可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实现分配公平。
2。
分配过程的不公我国收入分配政策的过程不公主要体现在初次分配、再分配和三次分配过程中的不公平,这主要造成了人的发展机会不公、进入市场的机会不公。
我国初次分配领域采用重效率轻公平的政策,主要是依靠市场机制发挥作用。
3。
分配结果的不公平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差距扩大和收入分配不公的结果,究其原因是我国收入分配政策的起点不公和过程不公造成的。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平均主义的收入分配政策。
1981年,我国基尼系数仅为0。
292,那时还属于收入分配高度平等的国家。
(二)政策的不当倾斜和偏好收入分配政策会因为某一时期的特殊需要而有所侧重,目前存在于我国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不断拉大现象,也是政策不当倾斜和偏好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1。
经济政策的不当倾斜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了改变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低下的状况,我国把经济建设作为政府制定政策的重要着力点。
2。
发展政策的偏向国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采取了偏向城市的发展政策。
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对城市过度倾斜。
城乡收入的差距分析论文

城乡收入的差距分析论文城乡收入的差距分析论文一、文献综述由于中国的农村问题越来越受到中国政府和学者的重视,近年来我国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也比较多。
王小鲁、樊纲考察了与经济增长有关的因素,收入再分配和社会保障,公共产品和基础设施的提供,制度因素等方面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发现经济增长并不带来收入差距先升后降的结果,发展社会保障体系将减少收入差距,财政转移支付虽然有助减少收入差距,但作用不大,而且市场化本身并不导致收入差距的扩大。
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课题组(1994年)通过计量研究发现,城乡收入差距主要是由于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
王韧(2004年)考察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开放度,城镇化程度,相关制度因素(如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某些制度性变量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的影响。
最终发现,经济开放对拉大城乡收入差距有影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有帮助,用于支援农村的农业财政性支出并没有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有显著的影响,而长期以来我国通过实行工农业剪刀差的赶超战略对扩大城乡收入差距有明显的影响。
二、城乡收入差距待考察的原因由于我们获取数据的渠道有限,我们考察下面几个因素: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本投入,二元经济体制和农村的金融支持。
这几个因素从政府投入、经济体制等方面来探讨城乡收入差距形成的原因。
三、模型建立和统计检验LOG(GAPt)=a(1)+a(2)LOG(ROADt)+a(3)LOG(EDUt)+a(4)LOG (TOWNt)+a(5)LOG(LOANt)+et.其中GAPt是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ROADt是当年的公路通车里程(单位:万公里)。
EDUt是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TOWNt是城镇化率,用城镇人口数占总人数的比例表示,LOANt是农业贷款占金融机构总贷款的比例。
a(i)是待定系数,et是随机扰动项。
我们在中国统计年鉴和中经统计数据库上找到1990年至2006年的数据,用eviews软件进行统计检验后得出下面结果。
城乡差距与收入分配不均

城乡差距与收入分配不均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乡差距越来越引人关注。
城乡差距是指城市和农村在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差距。
而这种差距往往与收入分配的不均密切相关。
城乡差距与收入分配不均的问题,不仅仅涉及到经济发展,还关系到社会稳定、农民权益保障以及城乡融合发展等诸多问题。
下面,本文将从产业发展、社会保障和教育资源分配等角度来探讨城乡差距与收入分配不均的关系。
首先,产业发展是城乡差距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城市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而农村则陷入了相对滞后的状态。
城市具备更多的产业资源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吸引了大量的资金和人才,从而形成了产业集聚的效应。
然而,农村地区由于缺乏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市场机制,导致农民的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
要解决城乡差距与收入分配不均的问题,就必须加快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让农民也能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
其次,社会保障是缩小城乡差距和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重要途径。
当前,城市的社会保障体系相对完善,而农村则存在着社会保障覆盖不全面、保障水平偏低的问题。
这种差距导致农民在退休、医疗、失业等方面面临较大的风险和挑战,增加了农民负担,对农村居民的收入分配产生了不利影响。
因此,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改善和建设力度,完善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农民的收入保障水平。
此外,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平衡也加剧了城乡差距和收入分配的不均。
城市拥有更好的教育资源,学校的师资力量和设施条件相对较好,而农村地区则缺乏优质的教育资源。
这导致农村居民的受教育机会较少,教育水平相对较低,限制了他们的发展潜力和职业发展的空间。
因此,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和优质教育的普惠是缩小城乡差距和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重要举措。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力度,提高农村教育资源的配置和农民受教育机会的公平性。
综上所述,城乡差距与收入分配不均是一个综合性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来加以解决。
我们应加大对农村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
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论文

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论文摘要:当前,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日益拉大,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一个重大问题。
其对整个经济的健康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不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而由于各种原因产生的收入差距有合理的与不合理之分,不合理收入差距严重影响人们的心理平衡和社会的稳定。
解决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是关系到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大问题,必须作为全局的大事来抓。
我们应该充分了解各种产生不合理收入差距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缩小中国不合理收入分配差距的对策。
关键词:收入差距;原因;对策;中国居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居民收入有了前所未有的增长。
与此同时,也出现了收入差距拉大、贫富逐步分化的趋势,收入分配不公平已超过国际公认的警戒线。
从改革开放前的绝对平均主义到改革开放之初的注重效率,适当拉开差距,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再到现在部分社会成员差距过大这样一个过程的转变,使我们认识到,绝对平均不利于提高效率,而收入差距过大,将影响社会公平,造成社会的不稳定。
当今社会上出现收入差距过大,可能影响社会安定的时候,就必须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那么,怎样才能够解决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呢?许多学者、专家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取得了很多成果。
本文谈一点自己的认识。
一、中国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原因近几年来,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社会成员收入差距不断扩大,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悬殊,收入分配秩序混乱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分配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既要重视并努力解决,又要进行科学分析。
造成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市场上的欺诈和投机行为。
由于中国建立市场经济的时间较短,存在法制不健全和管理不完善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有些不法分子,在利益的诱惑下,以钻法律空子和管理空子为手段获取收入,如偷税漏税,制假贩假,缺斤少两,坑蒙拐骗等。
它拉大了收入分配的差距,而且是明显的不合理的差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潭大学商学院经济学专业学年论文标题: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经济学分析学生姓名:羊金梅学号: 2010130214专业:经济学班级: 2 班指导老师:陈海波完成时间:2012年5月9日目录一、我国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现状及影响 ................................... - 4 -(一)、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 - 4 - (二)、城乡收入分配差距过大产生的影响............................. - 6 -1.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对经济运行的影响 ............................ - 6 -2.腐败问题,影响公众信心,妨碍社会安定团结 .................... - 7 -3.诚信缺失,社会价值观错位,拜金主义盛行 ...................... - 7 -4.健康水平下降 ................................................ - 8 -二、城乡收入分配差距产生的原因 ....................................... - 8 -(一)、主要收入渠道(以2011年的城乡收入构成为例)................ - 8 - (二)、现实原因................................................... - 9 -1.城乡社会保障的差距 .......................................... - 9 -2.物价疯涨 ................................................... - 10 -3.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城乡收入差距 ..... - 10 -(三)、历史原因.................................................. - 11 -1.政治制度: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和二元经济社会结构 ............. - 11 -2.经济制度:城乡经济体制改革推进的非均衡性 ................... - 11 -(四)城乡教育水平的不均衡....................................... - 11 - 三、缩小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的政策措施分析 .............................. - 12 -(一)、从宏观方面(宏观政策)来讲.................................. - 12 -1.破除二元体制,给农民与城里人同等的获取收入的机会 ........... - 12 -2.加大对农村的投入,以反哺方式缩小收入差距 ................... - 13 -3.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为农民提高收入提供财力支持 ........... - 13 -(二)、从微观政策方面来说........................................ - 13 -1.加强农村教育投资 ........................................... - 13 -2.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 - 13 -3.控制房价 ................................................... - 14 -4.完善社会保障 ............................................... - 14 - 注释: .............................................................. - 15 - 参考文献: .......................................................... - 15 -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的经济学分析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都在不断的提高,与此同时,城乡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
收入分配差距主要表现在地区收入分配差距、城乡收入分配差距、城市内部收入分配差距以及农村内部收入分配差距,就个人而言,我认为城乡收入分配差距是其中最主要的表现。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特征,城乡之间居民收入差距大是一个重要体现。
关键词:城乡收入分配可支配收入基尼系数社会保障英文题目(略)英文摘要:(略)英文关键词:(略)改革开放之前,为了巩固我国的国防,长期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通过吸收农业剩余,为工业提供资本积累和对城市进行补贴,以此来加快工业化进程,因而就逐渐形成了收入分配上城镇居民对农村居民的剪刀差。
过大的收入差距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如:城乡社会保障的不平等,就业保障,基本养老等的不平衡。
收入差距的扩大是导致社会和政治不稳定的一个重要的因素,这种不稳定反过来又会影响到整个经济的发展过程。
因此,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已经成为中国紧迫的问题之一。
那么,引起这种收入分配差距的原因是什么呢?它对社会会带来怎么样的影响?为了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做?接下来,我将对此问题展开自己的讨论。
一、我国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现状及影响(一)、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上,农业部部长孙政才做《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稳定增收情况的报告》时指出,2004—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量,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连续4年每年增长300元;扣除价格因素,增幅实现了1985年以来首次连续4年每年增加6%。
但同时,2011年全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扩大到了3.13:1,绝对差距达到14833元。
这都是改革开放以来城乡人均收入的最大比和最大绝对差额。
1978-2011年城乡居民的收入分配比较表年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城乡居民收入之比绝对差额1978 343.4 133.6 2.57 209.8 1979 387 160.2 2.42 226.8 1980 477.6 191.3 2.50 286.3 1981 491.9 223.4 2.20 268.5 1982 526.6 270.1 1.95 256.5 1983 564 309.8 1.82 254.2 1984 651.2 355.3 1.83 295.9 1985 739.1 397.6 1.86 341.5 1986 899.6 423.8 2.12 475.8 1987 1002.2 462.6 2.17 539.6 1988 1181.4 544.9 2.17 636.5 1989 1375.7 601.5 2.29 774.2 1990 1510.2 686.3 2.20 823.9 1991 1700.6 708.6 2.40 992 1992 2026.6 784 2.58 1242.6 1993 2577.4 921.6 2.79 1655.8 1994 3496.2 1221 2.86 2275.2 1995 4283 1577.7 2.71 2705.3 1996 4838.9 1926.1 2.51 2912.81997 5160.3 2090.1 2.46 3070.2 1998 5425.1 2162 2.50 3263.1 1999 5854 2210.3 2.64 3643.7 2000 6280 2253.4 2.78 4026.6 2001 6859.6 2366.4 2.89 4493.2 2002 7702.8 2475.6 3.11 5227.2 2003 8472.2 2622.2 3.23 5850 2004 9422 2936 3.20 6486 2005 10493 3255 3.22 7238 2006 11759.5 3587 3.27 8172.5 2007 13786 4140 3.32 9646 2008 15781 4761 3.31 11020 2009 17175 5153 3.33 12022 2010 19109 5919 3.22 13190 2011 21810 6977 3.1214833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与年份的二维波动图1.522.533.5v a r 41980199020002010var1(var1代表年份,var2代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比)城乡居民收入绝对额与年份的二维图(下图)50001000015000v a r 51980199020002010var1(var1代表年份,var2代表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额) 从上表以及上图可以看出:1978年到2011年中国城乡居民的收入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年均递增15.3%,农村居民收入年均递增13.2%。
但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总体上呈扩张的趋势。
从绝对差额来看,城乡居民差距从1978年的209.8扩大到2011年14833。
从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的比值来看,从1978年的2.57倍到2011年的3.13倍。
城市居民的收入增长明显快于农村居民收入增长。
由此得出结论:我国的城乡收入分配差距是一直处于上升的态势,随着经济的发展,近年来,收入分配差距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危险警戒水平,远远超出了国际警戒线。
(在国际上,通常以基尼系数来衡量贫富差距的悬殊)(二)、城乡收入分配差距过大产生的影响城乡收入差距过大和继续扩大的态势,给我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造成了许多不良的影响和后果。
客观地认识和估量这些不良影响和后果,有助于我们队这种态势采取认真负责的态度,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遏制其发展,缓解由这种现象引发的各类矛盾,实现经济社会的稳定健康发展。
现阶段个人收入差距过大所造成的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对经济运行的影响城乡收入分配过大对经济运行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收入分配过分悬殊,将会对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构成威胁;合理、一定的收入差距的存在,是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平均主义分配方式的否定,也是调动企业、个人投资、生产积极性和提高国民经济运行效率的重要途径;收入分配状况通过抑制或促进消费需求的增长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
在供求关系进一步向买方市场转变、需求约束不断强化的新形势下,总需求扩张步伐的快慢,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市场容量和经济增长速度。
消费需求作为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增幅持续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