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口结构现状与预测(1950-2060)
日本人口金字塔

日本是中国的邻邦,37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1.26亿人口,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337人,人均预期寿命87岁,妇女总和生育率只有1.3的超低水平,人均国民收入47870美元。
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和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日本面临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迎来了婴儿潮。
从图中可以看出,1950日本的人口金字塔是典型的增长型,当年的人口数总量为81837000,14岁以下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35.5%,15~59岁的劳动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7.2%,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3%。
1980年日本的人口金字塔为稳定型,当年的人口数总量为114320000,14岁以下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24%,15~59岁的劳动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64.4%,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1.6%。
随着经济的发展,日本的老龄人口速度迅速增加,只用了二三十年的时间就步入了老龄化社会。
从图可以看出2015年日本的人口金字塔为缩减型,当年的人口数总量为126573000,15岁以下人口仅占全国总人口的12.8%,15~59岁的劳动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3.7%,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33.5%,其中,60岁以上女性占女性总人数的35.6%,男性这一比例为30.2%,占比和人数均创新高。
可以说日本进入了高龄化社会。
人口老龄化对国家的危害非常严重,日本的事例值得中国深思。
日本延迟退休政策改革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延迟退休政策改革对中国的启示李毅,杨秀让(宿迁学院,江苏宿迁223800)摘要:伴随着经济与社会的飞速发展,中国的老龄化问题也日益严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延迟退休年龄势在必行。
本文梳理了日本退休政策改革的发展脉络与具体措施,提出中国可以借鉴日本的制度改革,阶段性地提升退休年龄,建立具有激励作用的弹性养老金制度和建立非盈利性的老年职业介绍所,以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
关键词:延迟退休;人口老龄化;渐进式退休;养老金2019年《中国统计年鉴》显示:1982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仅为4.9%。
而受到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平均寿命上升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到了2000年,这一比重上升到了7%,这也标志我国正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
到了2019年,这个数字又进一步上升为12.6%o为了更好地顺应时代发展,延迟退休年龄成为了当下广为讨论的议点。
目前我国退休机制依然沿用建国初期的老旧制度,即男性60岁,女性55岁为法定退休年龄。
但是这一套机制已经不适应于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
而日本的情况与我国当前现状十分相似,随着二战的结束,日本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逐步增长,劳动力不足成为了日本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社会问题,日本不断地对其雇佣政策与年金制度进行改草,渐进式地提升了退休年龄,最终有效缓解了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社会压力。
一、日本延迟退休政策出台背景(一)老龄化少子化程度加重日本作为世界上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其老龄化程度逐年呈上升趋势。
根据日本总务省统计局2020年10月20日发布的数据,截至2020年5月1日,日本总人口为1亿2589万5千人,其中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数为3607万9千人,相比上年增加了30万4千人,所占比例上升了0.85%叫如表1所示,自1950年以来日本65岁及以上人数所占比例呈正向递增趋势,并且在1970年超过了国际标准所规定的7%,这也标志着日本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
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不断膨胀,日本在2007年进入了超老龄化社会。
日本人口的老龄化少子化变化

三、对教育领域产生影响 日本社会的老龄化少子化使得少年儿童的比 重和数量不断下降,老年人口的比重和数量迅速 增加。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日本升入小学、 初中、高中的人数逐年减少,大学生源短缺,使 一些学校陷入困境,特别是一些短期大学出现倒 闭关门的状况。中国最近几年大学一直在扩招, 各种民办大学不断涌现,二、三十年后,随着中 国少子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大学将出现倒闭关门 的现象。
四、对消费领域产生影响 人口的减少,也意味着消费人口的减少。特 别是年轻人是消费的主力军,住房、汽车、音响、 酒吧、网络、电影、旅游等以年轻人为主的产业 将受到严重打击。此外,由于出生婴儿的减少, 奶粉、婴儿车,玩具、学习用品等婴儿、儿童相 关产业将受到打击。相反,针对老年人的老年医 院、老人养老院、钟点工、按摩、医疗等服务将 不断增加。能满足老年人口需求的食品、服装、 出行、运动、住宅、文化等相关产业也会不断发 展。
二、对劳动力年龄结构及劳动力供应产生影响 在日本的老龄化少子化社会中,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少年儿 童比重相对下降,劳动力人口年龄结构将逐渐趋于老化。首先,老化 的劳动力对职业变动的适应能力较差,较难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其 次,人到中年以后生理机能开始减退,心理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接 受新事物和掌握新技术的能力不如年轻劳动者,工作效率也会有所降 低,因而劳动力老化以后不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第三,劳动适龄 人口比重下降,导致劳动力不足,从而影响生产的发展。经济发展的 基本要素是劳动力,劳动适龄人口规模和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势必 从各个层面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日本经济之所以在战后 迅速发展,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拥有充足、优质、廉价的劳动力。而人 口结构的变化而带来的适龄劳动力结构变化和劳动力的慢性不足,影 响到日本经济的发展。为了填补劳动力缺口,日本从海外积极引进人 才。将来的中国可能也要走这样的路。
日本人口

第一产业
4.对消费市场存在潜在影响
消费是社会经济运行过程的四个环节之一。如果生产是这一 过程的起点,那消费则是这一过程的终点。一般来说,在社会 经济运行过程中,生产居于支配地位,起决定的主导作用,生产 决定消费同时,消费对生产也有反作用,会延缓或加速生产的 发展。消费不仅使一个社会再生产过程得以最后完成,而且 它还为生产创造出更多的新的需求,从而促使生产不断向前 发展。
劳动年龄人口的减少以及老年人口的增加导致的经济增长缓慢, 使社会抚养负担不断加重。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高龄化社会相伴 的社会保障支出的增大,将会对国民生活水平带来极大影响。
社会保障开销
到2020年时, 75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将占到老年人口比重的一半以上,并且 逐年增加,到2055年75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占总人口的26. 5%,占65岁以 上老年人口的65. 43%,即每4个人中就有一个75岁以上老年人口。高龄化的 发展不仅增大了就业人员的负担,同时对于日本护理制度来说也要面临巨大 的挑战。 7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的增加,意味着因年事已高、身患慢性疾病、 身体衰弱、生活不能自理或部分不能自理老年人口也随之增加,这些高龄老 年人口为了维持正常生活必须依靠他人的援助活动。伴随着少子化和人均 寿命的延长,高龄老年人口比重的增长,将导致养老金、医疗、福利等一系列 社会保障系统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收入
2.抚养系数不断升高
养系数不断升高,社会抚养负担不断加重。根据日本总务省的统计 资料, 2007年日本少年儿童人口和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 比重分别为13. 53%和21. 49%,少儿抚养系数和老年人口抚养系数 分别为20. 77和33. 08。根据预测,日本2055年少儿抚养系数和老 年抚养系数分别为为16. 4和79. 4,少儿抚养系数的下降主要是因为 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下降的速度快于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的下降速度 所导致的,而老年抚养系数的大幅度增加则是因为劳动年龄人口比 重下降的同时老年人口比重却不断上升所导致的。因此导致了日 本社会抚养负担的加重,特别是老年人口抚养问题的日趋突出,将对 日本现行养老保障制度构成一定的冲击。
1.1950-2008日本人口和劳动力数据

工业劳动 力占总劳 动力的比 例(%)
4.94% 4.94% 5.02% 5.09% 5.21% 5.32% 5.36% 5.42% 5.50% 5.60%
5.70 5.79 5.89 6.00 6.12 6.25 6.39 6.54 6.69 6.85 7.01 7.17 7.33 7.50 7.68 7.87 8.09 8.32 8.57 8.82 9.05 9.28 9.50 9.72 9.96 10.22 10.51 10.83 11.18 11.56
123,205 c) 123,611
124,101 124,567 124,938 125,265 c) 125,570 125,859 126,157
1.74 1.61 1.49 1.37 1.21 1.17 1.00 0.84 0.92 0.95 0.84 0.93 0.95 1.02 1.07 1.13 7.74 11.71 11.33 11.89 11.55
68.55 68.30 68.04 67.81 67.63 67.50 67.41 67.37 67.37 67.43 67.52
22.61 67.67
22.17 67.87
21.65 68.13
21.04 68.44
20.36 68.80
19.65 69.17 18.96 69.48
18.32 69.71
17.75 17.25 16.80 16.40 16.02 15.68 15.36 15.08
69.84 69.87 69.82 69.71 69.55 69.35 69.10 68.81
World Bank Indicators
1999年
126,650,000.00
日本,慢慢走向平庸的国家

日本,慢慢走向平庸的国家日本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就是它自己的人口问题。
日本社会老龄化严重,而年轻一代的数量不足。
比起这个,日本其他的诸如陷入停滞的经济和没有强势的领导人等等问题都不是问题。
如果日本人口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那么这个国家的前景将十分黯淡。
列举如下数字就够让看官们一望而知。
日本的生育率是每个妈妈平均生1.39个儿童,远远低于公认的最低替代率2.1。
如此的低生育率慢慢让日本社会每位退休老人需要2.8个工作人口来供养,而1950年代时的日本,还是10个工作人口供养一位退休老人,变化非常之快。
预测结果显示这个比率还会长期降低,到2022年降到每2个工作人口养一个老人,而到了2060年将达到1.3。
真到了1.3个工作人口负担一位退休老人的时候,也许年轻人会不堪重负而被迫选择逃离日本。
日本社会从二战后开始由7200万人口到1亿2800万人口,一直增长了65年的这个过程在三年前达到了顶点。
三年时间,日本人口已经降到了1亿2750万人口。
人口的下降必将伴随着经济规模的萎缩,这点毫无疑问。
日本昨天的很多成就,都将永远成为历史。
多很多年来,日本的女人们顺从地接受日本社会文化一直以来赋予女人的角色和职责:相夫教子,扶老携幼,做全职太太。
她们也一直很愿意这样做。
但是当新一代日本女人们开始去世界其他地方旅行,接触到了不同的人不同的想法,当她们实实在在地体会到参与工作并拥有了经济独立和个人自由带来的感觉,日本女人们的想法和世界跟着发生了巨变,再也回不去了。
我知道有一些在新加坡航空公司工作过的日本籍空姐后来选择嫁给了她们的新加坡男同事。
她们亲眼看到了新加坡女人们婚后是如何生活的,你不用跟公婆住一起,你的丈夫也不会用那种男权主义的颐指气使的态度对待你。
日本社会对此做过挣扎,男人们用尽了手段试图压制这种女性独立的思潮并且千方百计使她们在经济上保持对自己老公的依赖,但是这种尝试最后失败了。
女人们用了差不多一两代人的时间就完成了向新时代女性的心理和角色转换。
认识日本的人口:七年级地理教案

日本是一个小而美的岛国,位于亚洲东部的太平洋上。
拥有着悠久、丰富的历史文化,加之其特有的自然景观,日本成为世界各地旅游者眼中的热门景点。
而日本的人口也是十分值得关注的一个话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个有着丰富文化背景的国家的人口情况。
一、日本的总人口概况2024年年底,日本的总人口约为1.26亿,是一个人口相对稀少的国家。
根据统计数据,截至2024年底,日本的总出生率为7.2‰,而总死亡率为10.9‰,两者的比例不平衡表现出日益加重的人口老龄化趋势。
此外,目前日本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非常低,甚至出现了负值,这强调了日本政府在未来的临床人口管理中,需要考虑这一问题的严重性。
二、日本的人口结构日本是一个有着严重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国家,其年龄结构呈现出向老年人口倾斜的特点。
根据最新的人口统计数据,在日本的总人口中,0-14岁年龄段的人口占10.6%、15-64岁年龄段的人口占57.1%、65岁以上年龄段的人口占32.3%。
可以看出,日本的老年人口相对较多,而年轻人口比例不高,与这个趋势相对应的是,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三大警报:“少年化”“女性道路”和“老龄化”已成为日本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如何应对这些问题,涉及到日本的生育政策和医疗保障体系的改革与建立。
三、日本的城市化与区域差异日本的城市化率非常高,目前日本全国的城市化率为91.5%。
但是,日本的城市化程度主要集中在东京、大阪、名古屋等大都市圈,而其他地方相对落后,这个趋势说明了区域差异在日本的人口结构中起到了一定的影响力。
此外,日本的人口迁移和康复问题也比较突出,城市人口相对稳定的同时,农村人口持续减少,这也需要政府重点加强对这些人群的关注和支持,确保他们能够融入社会并享受到公共资源支持。
四、日本的外籍人口问题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日本的外籍人口也逐步增加。
截至目前为止,日本的外籍人口约为251万人,其中,大多数是亚洲国家的移民,占比达到了当地外籍人口总数的96%,而欧美等发达国家移民相对较少。
日本人口及社会状况

日本人口及社会状况一、日本人口及生育变动特征1.日本人口数量人口规模是一个地区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地区的发展。
1960-2010年日本人口在波动中上升,由1960年的9250万人,增长到了2010年的12807万人,年均增长率为0.65%。
除个别年份,1960-2018年,日本人口增长速度不断减缓,2009年第一次出现人口负增长,2010年略有上升,随后又继续下降,2018年人口总数突破近10年来历史最低值,为 12653万,并且还伴随有下降的趋势。
从人口密度来看,日本人口密度先增加后减小,由1960年的258.91人/平方公里增加到了2010年的351.31人/平方公里,年均增量为1.85人/平方公里,随后人口密度开始下降,2018年降至347.07人/平方公里。
日本人口密度下降与人口数量出现负增长时间基本一致,目前,日本人口仍有下降的趋势,因此人口密度可能还会进一步减小。
2.日本生育及死亡状况1960-2018年间,日本粗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经历了一个短暂的上升过程后开始下降,2005年自然增长率下降到了0以下出现负增长,日本死亡率先下降后上升。
除1966年,1960-1967年,日本粗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呈现上升的趋势由1960年的17.3‰, 9.7‰上升到1967年的19.4‰, 11.9‰,粗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分别上升了2.1‰和2.2‰。
在上升的过程中,1966年日本粗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突然下降到一个极低的水平,这是因为在日本1966年是“火马年”,传统文化中意味着厄运降临,非常不吉利,尤其是出生在“火马年”的女子被认为生性暴躁不适合做妻子,所以1967年日本粗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出现骤跌的现象。
1967以后粗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开始下降,2018年为7.4‰,-3.6‰。
分别下降了12‰,15.5‰,由于粗出生率的下降以及死亡率的上升,自然增长率的下降速度较快且与粗出生率的差距越来越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表 総人口・日本人人ロ(性×年齢〔5歳階級〕別)
平成元年10月1日現在(単位 千人)
資料:総務省統計局「平成2年国勢調査」
平成2年10月1日現在(単位 千人)
資料:総務省統計局「平成2年国勢調査」
平成3年10月1日現在(単位 千人)
資料:総務省統計局「平成元年10月1日現在推計人口」
平成4年10月1日現在(単位 千人)
資料:総務省統計局「平成4年10月1日現在推計人口」
平成5年10月1日現在(単位 千人)
資料:総務省統計局「平成5年10月1日現在推計人口」
平成6年10月1日現在(単位 千人)
資料:総務省統計局「平成6年10月1日現在推計人口」
平成7年10月1日現在(単位 千人)
資料:総務省統計局「平成7年国勢調査」
平成8年10月1日現在(単位 千人)
資料:総務省統計局「平成8年10月1日現在推計人口」
平成9年10月1日現在(単位 千人)
資料:総務省統計局「平成9年10月1日現在推計人口」
平成10年10月1日現在(単位 千人)
資料:総務省統計局「平成10年10月1日現在推計人口」
平成11年10月1日現在(単位 千人)
資料:総務省統計局「平成11年10月1日現在推計人口」
平成12年10月1日現在(単位 千人)
資料:総務省統計局「平成12年国勢調査」
平成13年10月1日現在(単位 千人)
資料:総務省統計局「平成13年10月1日現在推計人口」
平成14年10月1日現在(単位 千人)
資料:総務省統計局「平成14年10月1日現在推計人口」
平成15年10月1日現在(単位 千人)
資料:総務省統計局「平成15年10月1日現在推計人口」
平成16年10月1日現在(単位 千人)
資料:総務省統計局「平成16年10月1日現在推計人口」
平成17年10月1日現在(単位 千人)
資料:総務省統計局「平成17年国勢調査」
平成18年10月1日現在(単位 千人)
資料:総務省統計局「平成18年10月1日現在推計人口」
平成19年10月1日現在(単位 千人)
資料:総務省統計局「平成19年10月1日現在推計人口」
平成20年10月1日現在(単位 千人)
資料:総務省統計局「平成20年10月1日現在推計人口」
平成21年10月1日現在(単位 千人)
資料:総務省統計局「平成21年10月1日現在推計人口」
平成22年10月1日現在(単位 千人)
資料:総務省統計局「平成22年国勢調査」
平成23年10月1日現在(単位 千人)
資料:総務省統計局「平成23年10月1日現在推計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