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书法课件

合集下载

《中国文化概论》ppt课件完整版

《中国文化概论》ppt课件完整版

唐代诗歌和宋代词作的代表,李白、 杜甫、苏轼、辛弃疾等大家的作品, 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古代小说与戏曲
四大名著
《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 传》、《红楼梦》,代表了中国古代 小说的最高成就。
古代戏曲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 郑光祖的作品,以及明清传奇剧等, 展现了中国古代戏曲的多样性和丰富 性。
园林艺术与造园手法
01
园林布局
中国园林的布局讲究含蓄、曲折、变化,反对轴线对称和 一览无余。园林的景和境不仅有诗情画意,而且还蕴藏着 深邃的社会伦理和人生哲理。
02 03
山水景观
中国园林以山水为景观骨干,以花木、建筑为烘托,综合 而成富有诗情画意的整体。山水景观的创造讲究“虽由人 作,宛自天开”,即要得自然之真趣。
唐代的雕版印刷术和宋代的活字印刷术, 极大地提高了书籍的复制速度和数量,促 进了知识的传播和普及。
火药
指南针
起源于炼丹术,唐末用于军事。火药的发 明改变了战争形态,推动了热兵器的发展 ,并对世界军事技术产生了重要影响。
宋代开始应用于航海。指南针的发明推动 了人类的航海事业,为地理大发现和全球 化时代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孔子、孟子、荀子等。其中,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提出“仁爱”等核心观念;孟子 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强调“人性本善”;荀子则主张“性恶论”,认为人需要通过 教育和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儒家经典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这些经典阐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观念和实 践方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01
02
03
04
仁爱
中国文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仁 爱关系,注重家庭和社会的和

人民大2024大学语文(第五版)教学课件第十八讲 中国人的生活

人民大2024大学语文(第五版)教学课件第十八讲  中国人的生活

夫书,先须引八分、章草入隶字中,发人意气。若 直取俗字,不能先发。羲之少学卫夫人书,将谓大 能,及渡江北游名山,比见李斯、曹喜等书,又之 许下见钟繇、梁鹄书,又之洛下见蔡邕《石经》 三体书,又于从兄洽处见张昶《华岳碑》,始知学 卫夫人书,徒费年月耳。羲之遂改本师,仍于众碑 学习焉,遂成书尔。时年五十有三,或恐风烛奄及 ,聊遗教于子孙耳。可藏之,千金勿传。
绘画无疑也是文人生活的情趣。但因为绘画的技法意 味更重,所以它走进文人的生活也相对晚一些。和专 门从事绘画的画家不同,文人绘画更多地将自己的生 活情趣寄托在尺素之间,在艺术效果上追求“神似” 而非“形似”,手法上侧重水墨写意,例如王维隐居于 山水田园,他的画就以水墨山水而著名。 元、明、清时期文人更是将绘画与自己的生活结合起 来,题材上山水、花鸟占有绝大比重,他们借绘画以自 鸣高雅,表现闲情逸趣,或者表达对黑暗腐败势力的不 满,因此这个时期涌现出难以数计的文人画家和作品 。
《茶经》一则/陆羽
蔡邕听琴/范晔
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 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 焉。初,邕在陈留也,其邻人有以酒食召邕者,比往而酒 以酣焉,客有弹琴于屏,邕至门试潜听之。曰:“憘!以 乐召我而有杀心,何也?”遂反。将命者告主人曰:“蔡 君向来,至门而去。”邕素为邦乡所宗,主人遽自追而 问其故,邕具以告,莫不怃然。弹琴者曰:“我向鼓弦, 见螳螂方向鸣蝉,蝉将去而未飞,螳螂为之一前一却。 吾心耸然,惟恐螳螂之失之也。此岂为杀心而形于声者 乎?”邕莞然而笑曰:“此足以当之矣。”
面有很高的造诣。他的音乐才华是多方面的,精通音律, 不但善于演奏古琴,还擅长制琴。 本篇记述蔡邕的两个故事:止火制琴与闻曲知心。两者均 着力表现传主蔡邕在音乐方面的精深造诣。文中关于蔡 邕暗中听人弹奏古琴的描写,简洁明了,生动传神。这个 细节表明蔡邕对音乐形象的把握极为准确,其高深的音乐 素养由此可见一斑。特别是弹琴者回答蔡邕的那段话,将 琴声转换为具体形象的描述,揭示出音乐欣赏中的一般心 理活动,为艺术欣赏研究提供了实例。由此可见我们民族 艺术的博大精深。

2024全新大学介绍ppt课件(2024)

2024全新大学介绍ppt课件(2024)
16
学生社团组织及其活动开展情况
1 2
学术科技类社团
鼓励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和学术研究,如机器人协 会、数学建模协会等,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 能力。
文化艺术类社团
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如音乐社、舞蹈社、话 剧社等,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
3
体育健身类社团
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如篮球协会、足球协会、瑜 伽协会等,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24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反馈汇总
1
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整体评价较高,认为他 们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和 创新精神。
2
在具体能力方面,用人单位尤其赞赏我校毕业生 的沟通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学习能力。
3
此外,用人单位还对我校毕业生的职业道德和职 业素养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他们具备高度的责 任心和敬业精神。
2024/1/29
25
优秀毕业生事迹展示和回访记录
优秀毕业生事迹
我校涌现出了一批批优秀的毕业生,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例如,某校友在创业领域取得了显著 成绩,创办的公司成功上市;某校友在科研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发表了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某校友在社会公 益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获得了多项社会荣誉。
2024/1/29
20
录取原则、分数线及选拔方式说明
01
录取原则
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综合考察考生的德、智、体、美 等多方面素质。
分数线
02
03
选拔方式
公布各批次、各科类的录取分数 线及历年录取情况,供考生参考 。
介绍自主招生、特殊类型招生( 如艺术特长生、高水平运动员等 )的选拔方式及标准。
2024/1/29

竖钩横钩斜钩教案大学

竖钩横钩斜钩教案大学

课程目标:1. 让学生掌握汉字基本笔画中的竖钩、横钩、斜钩的书写技巧。

2. 培养学生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书法水平。

教学对象:大学书法爱好者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2. 毛笔、墨水、宣纸、毛毡3. 书法作品范本4. 相关书法理论知识资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汉字书法艺术的历史和发展,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展示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引导学生欣赏。

二、讲解竖钩、横钩、斜钩的基本笔画特点1. 竖钩:起笔要稳,中锋行笔,收笔要干净利落。

2. 横钩:起笔要高,中锋行笔,收笔要向右下方斜出。

3. 斜钩:起笔要低,中锋行笔,收笔要向右上方斜出。

三、示范书写1. 教师现场示范竖钩、横钩、斜钩的书写过程,并讲解书写要领。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四、学生练习1. 学生在毛毡上练习书写竖钩、横钩、斜钩,教师巡回指导。

2. 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共同提高。

五、总结1. 教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2. 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努力,不断提高书法水平。

第二课时一、复习1. 学生复习上节课所学的竖钩、横钩、斜钩书写技巧。

2. 教师检查学生的复习情况。

二、拓展练习1. 教师布置拓展练习题目,如:结合竖钩、横钩、斜钩书写一个简单的汉字。

2. 学生独立完成拓展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作品展示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点评。

2. 学生互相欣赏、交流,共同提高。

四、总结1.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强调竖钩、横钩、斜钩的书写要领。

2. 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书写中。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竖钩、横钩、斜钩的书写技巧掌握程度。

2. 学生在书法作品中的运用情况。

3. 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兴趣和审美能力提高情况。

课后作业:1. 练习书写竖钩、横钩、斜钩,每天至少练习10分钟。

蓝色中国风《优美的汉字》汉字的起源汉字的演变汉字文化介绍宣传PPT课件

蓝色中国风《优美的汉字》汉字的起源汉字的演变汉字文化介绍宣传PPT课件

古代中原中古音(南北朝至宋朝)复 原(按照学者王力的推测本):唧唧 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 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 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北朝民歌《木兰辞》(节选)
目录
壹贰叁肆
汉汉汉汉 字字字字 的的的的 起形构文 源体成化
演 变
汉字的文化
字谜:
书法:
守门员,打一字 ——( 闪 ) 心大一点,打一字 ——( 态 ) 七十二小时,打一字 ——( 晶)
经过漫长历史岁月的流变,汉字读音 也发生了重要变化。如果我们现代人 果真能穿越到古代,同孔子论道,与 李白和诗,我们真的能听得懂他们的 话,与他们完全无障碍的交流么?
汉字的构成
古代中原上古音(商朝至汉朝)复原(按 照学者赵郑尚芳的推测本):帝子降兮北 渚,目渺渺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 兮木叶下;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鸟何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屈原 《九歌·湘夫人》(节选)
子·本经训》
目录
壹贰叁肆
汉汉汉汉 字字字字 的的的的 起形构文 源体成化
演 变
汉字的形体演变
甲骨文: 在清朝光绪年间,有个叫王懿荣的人,是当时最高学府国子监的主管
官员。有一次他看见一味中药叫龙骨,觉得奇怪,就翻看药渣,没想 到上面居然有一种看似文字的图案。于是他把所有的龙骨都买了下来, 发现每片龙骨上都有相似的图案。他确信这是一种文字,而且比较完 善,应该是殷商时期的。后来,人们找到了龙骨出土的地方——河 南安阳小屯村,又出土了一大批龙骨。因为这些龙骨主要是龟类兽类 的甲骨,是以将它们命名为 “甲骨文”。
汉字的形体演变
甲骨文: 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具有象形程度高,字体方向不稳固的特点。
汉字的形体演变

文字学概要课件 PPT

文字学概要课件 PPT

文字
• 至于“文字”连用,顾炎武《日知录》说: 最初见于秦始皇28年(公元前219)的琅 (瑯)玡(琊)台刻石,其上有“同书文 字”。 • 把“文字”二字用在书名上的,最早是 《说文解字》,这还是“文”与“字”分 用。 • 其后有晋朝王义的《文字要纪》、王愔Yīn 《文字志》、梁朝阮孝绪《文字集略》等 书,“文字”是连用的。
2.文字学与汉语文字学
• 文字学是以作为书写符号的文字为研究对象,研究文 字发生和发展的规律、文字的类型及其特点,研究文 字和社会、文字和语言、文字和书写工具及其印刷技 术的关系等等。 • 研究世界上的各种文字,从中找出支配所有文字发展 的共同规律,这门学科叫普通文字学,或比较文字学。 用描写或历史的方法研究某一种文字发生、发展及其 结构的规律,这门学科叫个别文字学。 • 个别文字学又可以分为历史的和断代的两种,分别称 为“历史文字学”和“描写文字学”。 • “历史文字学”以某种文字的历史发展为分析研究的 对象,如我国的“传统文字学”、“汉字发展史”; • “描写文字学”以某一时代个别文字的状况为分析研 究对象,如我国的“甲骨学”、“金石学”、“现代 汉字学”。
• 所以,唐兰说“民国以来,所谓文字学,名义上 虽兼包形音义三部分,其实早就只有形体(引者 按:这里所说的“形体”包括文字结构)是主要 部分了”(《中国文字学》第6页)。有的学者并 明确把音韵、训诂排除在文字学之外。如1926年 出版的顾实的《中国文字学》,只论述文字之由 来、文字之变迁和文字之构造。又如,1933年何 仲英出版《文字学纲要》(上海民智书局初版), 他认识到文字学不应包括音韵、训诂,因此把自 己原来的文字学著作改写为此书,专门讨论汉字 的形体。20世纪30年代,唐兰先生提出:文字学 研究的应当只是文字的形体。他在1934年手写石 印的《古文字学导论》(当时除随堂发给学生外, 曾加印了100部,由来薰阁书店公开发行)中说 “文字学研究的对象,只限于形体,我不但不想 把音韵学找回来,还得把训诂学送出去”。

大学书法鉴赏课程教案设计

大学书法鉴赏课程教案设计

课程名称:《书法鉴赏》课程性质:公共艺术选修课授课对象:大学本科生授课时间:16课时授课地点:多媒体教室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艺术的历史、流派、技法,掌握书法鉴赏的基本方法和原则。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书法鉴赏的能力,提高审美素养,提升艺术修养。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内容:1. 书法艺术概述2. 书法史略3. 书法流派与技法4. 书法鉴赏方法5. 书法作品赏析教学过程:一、导入(2课时)1. 介绍书法艺术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及艺术价值。

2. 引导学生关注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激发学习兴趣。

二、书法艺术概述(2课时)1. 书法艺术的起源与发展2. 书法艺术的分类与特点3. 书法艺术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三、书法史略(4课时)1. 先秦书法2. 汉魏书法3. 唐宋书法4. 元明清书法四、书法流派与技法(4课时)1. 楷书技法2. 行书技法3. 草书技法4. 隶书技法5. 篆书技法五、书法鉴赏方法(2课时)1. 书法作品的鉴赏原则2. 书法作品的鉴赏方法六、书法作品赏析(2课时)1. 介绍经典书法作品2. 分析作品的艺术特点、技法运用及审美价值教学手段:1. 多媒体课件2. 书法作品图片展示3. 书法视频欣赏4. 课堂互动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2. 作业完成情况3. 书法鉴赏能力教学进度安排:第1-2周:书法艺术概述第3-4周:书法史略第5-8周:书法流派与技法第9-10周:书法鉴赏方法第11-12周:书法作品赏析课后作业:1. 阅读相关书法书籍,了解书法艺术的历史、流派、技法。

2. 观赏书法作品,撰写鉴赏心得。

3. 参加书法社团活动,提高书法实践能力。

教学反思:本课程通过系统学习书法艺术的基本知识、鉴赏方法和作品赏析,旨在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艺术修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竖钩横钩斜钩教案大学生

竖钩横钩斜钩教案大学生

课程目标:1. 让学生掌握竖钩、横钩、斜钩的基本书写方法和技巧。

2. 提高学生的书法审美能力,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3. 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兴趣。

教学对象:大学生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2. 笔、墨、纸等书写工具3. 汉字书写教材或范本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通过展示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引导学生欣赏书法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

2. 提问:同学们知道竖钩、横钩、斜钩在书法中有什么作用吗?二、基本知识讲解1. 讲解竖钩、横钩、斜钩的定义和书写方法。

2. 分析竖钩、横钩、斜钩的特点,以及它们在汉字中的运用。

三、示范与讲解1. 教师示范竖钩、横钩、斜钩的书写过程,并讲解书写要领。

2. 强调书写时的姿势、笔法、力度和速度。

四、学生练习1. 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竖钩、横钩、斜钩的书写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书写错误。

五、作品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书写作品,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2. 总结学生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内容1. 复习竖钩、横钩、斜钩的定义、书写方法和特点。

2. 回顾上节课的练习情况,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

二、拓展练习1.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竖钩、横钩、斜钩的拓展练习,如组合练习、对比练习等。

2.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尝试不同的书写风格。

三、创作练习1.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题目或自己创作的题材,进行竖钩、横钩、斜钩的书法创作。

2. 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书法作品,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2. 总结学生的创作亮点,提出改进建议。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竖钩、横钩、斜钩的书写技巧。

2. 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总结经验教训。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竖钩、横钩、斜钩书写技巧的掌握情况。

2. 评价学生的书法作品,关注学生的书写规范、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
120
明中期:吴中四家
祝允明、文徵明、唐寅、王宠
33
120
祝允明·归田赋
34
120
文征明小楷
35
120
唐寅·落花诗册
36
120
明代后期
两个方向: 一个是以继承为主,集古之大成的传统派书风。 一个是力图变革求新的豪放派书风。
37
传统派:董其昌
由唐入晋,对传统用功极勤, “无日不执笔”,“吾书无 所不临”。以禅理融入书法, 追求清淡古雅,天真萧散之 意境。小楷遒丽硬朗,秀雅 风流。行草书集古而变,疏 朗清新,意境深邃,有道骨 仙风之感。把娴静与飞动, 含蓄与奔放有机结合,线条 圆活自然,柔中寓刚。用润 淡之墨书写,更显得甜淡清 雅,具有浓厚的文人气息。
创新方面没有取得突破。元代继宋代风气,仍 然大兴帖学,石刻作品很少,多墨迹之作。元 人力求扭转南宋日渐衰微的书风;恢复晋唐法 度,在复古回归中寻求突破,虽然难以恢复晋 唐书法的繁荣景象,对于后代也起到了承上启 下的作用。
28
120
代表人物——赵孟頫
赵孟頫开创了回归晋唐的复古之风,对元代书 法起到了导向的作用。此风一开,群起效之, 使元朝书法呈现出一派晋唐景象。
5
120
初期——承隋酝变期
6
120
欧阳询
欧阳询的书法由于熔铸了汉隶和晋代楷书的特点, 又参合了六朝碑书,可以说是广采各家之长。
欧阳询书法风格上的主要特点是严谨工整、平正 峭劲。字形虽稍长,但分间布白,整齐严谨,中 宫紧密,主笔伸长,显得气势奔放,有疏有密, 四面俱备,八面玲珑,气韵生动,恰到好处。点 画配合,结构安排,则是平正中寓峭劲,字体大 都向右扩展,但重心仍然十分稳固,无欹斜倾侧 之感,而得寓险于正之趣。
10
`
120
李 邕 云 麾 将 军 碑
11
120
草书——张旭
12
楷书——颜真卿
120
颜真卿的书法初学褚遂 良,后师从张旭得其笔法, 正楷端庄雄伟,气势开张, 行书遒劲郁勃,古法为之 一变,开创了新风格,对 后代影响很大,人称"颜 体",与柳公权并称"颜 柳"。碑刻有《多宝塔 碑》、《麻姑仙坛记》、 《李元靖碑》、《颜勤礼 碑》、《颜家庙碑》等。 行书有《争座位贴》。书 迹有《自书告身》、《祭 侄文稿》。
44
120
邓 石 如 作 品
45
120
吴 昌 硕 作 品
46
郁纵大力致融 的横捺峻之篆 北奇,拔气隶 碑宕转。。于 笔,折字书行 意气处体写楷 ,势圆笔时, 可开浑画逆墨 谓张苍平笔色 熔,厚长藏苍 铸干。,锋润 古脆结横,相 今遒字平迟间 ,劲上竖送, 自,紧直涩具 成具下,进古 气有松长,朴 象浓,撇笔雅
7
120
九 成 宫 醴 泉 铭 局 部
8
()
120
中期——革新鼎盛期
9
120
行书——李邕
李邕行书虽然以《集王书圣教序》为基础,又 能吸纳北碑的沉雄奇崛,以楷入行,形成了自 己雄健遒劲,姿肆迭宕的风格。李邕行书的内 在精神气质与大唐精神相契合。李邕行书的出 现已不是“二王”书风的简单延续,而是经过 革新创造体现出唐代的风范。
《元史》:“孟頫篆籀分隶真行草无不冠绝古 今,遂以书名天下。”
29
120
千字文·赵孟頫
30
120
(八)明朝书法
31
120
明初:台阁体
沈度、沈粲兄弟 “凡金版玉册,用之朝廷,
藏秘府,颁属国,必命之 书。” 二沈书法被推为科举楷则。 工整有余而变化不足,造 成了千人一面,风格雷同, 导致书法程序化的倾向。
120
(五)隋唐五代书法
1
120
隋代书法
1. 平正淳和:丁道护的《启法寺碑》 2. 峻严方饬:《董美人墓志铭》 3. 深厚圆劲:《信行禅师塔铭》 4. 秀朗细挺:《龙藏寺碑》
2
120
启 法 寺 碑
3
120
唐代书法
4
120
唐代书法分期
1. 初期——承隋酝变期 2. 中期——革新鼎盛期 3. 后期——凋敝衰微期
代表人物:苏、黄、米、蔡
21
120
苏轼书法作品·黄州寒食诗帖
——丰腴跌宕,天真烂漫
22
120 23
120
黄庭坚书法作品
——纵横拗崛,昂藏郁拔
24
120
·
——
米 芾
俊 迈



放 ,





25
·
120
蔡 襄 扈 从 帖
26
120
(七)元代书法
27
120
元代书法特点
“初则宗唐,后则宗晋”。 上溯晋唐,复古回归,以继承为主导,在开拓
41
120
清代初期书法的代表人物
“清初四家”:刘墉、翁方纲、梁同书、王文 治。
42
120
刘 墉 书 法
43
120
清代中晚期
阮元提出《南帖北碑论》、《南北书派论》, 举起了复古兴碑的大旗。继而包世臣的《艺舟 双楫》与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等著作力倡 碑学,使复古习碑之风迅速吹遍了书坛,成为 社会之风气。一批碑学的实践者也取得了突出 的成绩,为碑学书法起到了示范的作用,从而 打破了帖学一统的局面,使清代书坛面貌焕然 一新。
120 38
豪放派:张瑞图
在书法上表现出强 烈的个性,追求大 尺幅,震荡的视觉 效果,侧锋取势, 横涂竖抹,满纸烟 云,使书法原先的 秩序开始瓦解。
120 39
120
(九)清代书法
40
120
清代初期大兴帖学
乾隆建淳化轩收藏《淳化阁帖》,又组织人刊 刻《三希堂法帖》。乾隆帝特喜王氏书法,收 有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 帖》、王珣的《伯远帖》,视为稀世珍宝,把 他的书房命名为“三希堂”。《三希堂法帖》 规模浩大,远远超过《淳化阁帖》。
17
120

《神策军碑》
《神策军碑》全称《皇帝
巡幸左神策军纪圣德碑并 序》,崔铉撰文,柳公权 楷书。唐会昌三年( 公元 843年)立,原碑久佚。
《神策军碑》为柳公权
68岁时所书。记唐武宗李 炎巡幸左神策军事。
18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20
玄 秘 塔 碑
19
120
(六)宋代书法
20
120
宋代书法的特点
尚意——此乃朱大倡理学所致,意之内涵, 包含有四点:一重哲理性,二重书卷气,三重 风格化,四重意境表现,同时注重书法创作中 个性化和独创性。这就是要求书家除了具有 “天然”“工夫”两个层次外,还需具有“学 识”,即“书卷气”。
13
·
120
颜 真 卿 多 宝 塔 碑
14
·
120
颜 真 卿 麻 姑 仙 坛 记
15
120
后期——凋敝衰微期
16
柳公权
120
善于广泛吸收传统,融 会各家之长形成了自己 的面貌。柳公权把欧体 结体的紧敛和颜体结体 的宽博有机结合起来, 形成了内紧外松,中宫 收紧,四外开张的结体 特点。柳体笔画线条瘦 硬坚挺,以骨取胜,与 颜真卿并称“颜筋柳 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