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数学几何证明题(经典)
【中考数学必备专题】几何辅助线大揭秘 之角平分线问题(含答案)

【中考数学必备专题】几何辅助线大揭秘之角
平分线问题
一、证明题(共3道,每道40分)
1.已知,如图,△ABC的外角∠CBD和∠BCE的平分线相交于点F.求证:点F在∠DAE的平分线上.
答案:∵BF是∠CBD的平分线∴FG=FI ∵CF是∠BCE的平分线∴FH=FI ∴FG=FH ∴点F在∠DAE的平分线上
解题思路:过F作FG⊥AD于点G,FH⊥AE于点H,FI⊥BC于点I,如图只要证明FG=FH即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三角形角平分线
2.如图,在△ABC中,AD为∠BAC的平分线,∠B=2∠C.求证:AC=AB+BD.
答案:∵AD是∠BAC的平分线∴∠BAD=∠EAD 在△ABD和△AED中AB=AE ∠BAD=∠EAD AD=AD ∴△ABD≌△AED(SAS)∴BD=ED,∠B=∠AED ∵∠AED=∠B=2∠C ∴∠CDE=∠AED ﹣∠C=∠C ∴DE=CE ∴BD=CE ∵AC=AE+CE ∴AC=AB+BD
解题思路:在AC上截取AE=AB,连接DE,如图只要证明BD=CE即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三角形角平分线
3.已知:如图,在△ABC中,BE平分∠ABC,AD⊥BE,垂足为点D.求证:∠BAD=∠DAE+∠C.
答案:∵BE平分∠ABC,AD⊥BE ∴△ABF为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BAD=∠BFD ∵∠BFD 为△ACF的外角∴∠BFD=∠DAE+∠C ∴∠BAD=∠DAE+∠C
解题思路:延长AD与BC交于点F,如图只要证明∠BFD=∠BAD即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三角形角平分线。
2023年数学中考试题精选:几何综合证明(一)

1.(2023.营口24题)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DB=90°,点E在CD 上,点G在AB上,点F在BD的延长线上,连接EF,DG, ∠FED=∠ADG,ADBD =DG EF=k.(1)如图1,当k=1时,请用等式表示线段AG与线段DF的数量关系________;(2)如图2,当k=√(3)时,写出线段AD,DE和DF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在(2)的条件下,当点G是AB的中点时,连接BE,求tan∠EBF的值2.(2023.本溪铁岭辽阳25题)在Rt△ABC中,∠ACB=90°,CA=CB,点O为AB的中点,点D在直线AB上(不与点A,B重合),连接CD,线段CD绕点C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CE,过点B作直线l⊥BC,过点E作EF⊥l,垂足为点F,直线EF交直线OC于点G.(1)如图1,当点D与点O重合时,请直接写出线段AD与线段EF 的数量关系;(2)如图2,当点D在线段AB上时,求证:CG+BD=√2BC;(3)连接DE,△CDE的面积记为S1,△ABC的面积记为S2,当EF:BC=1:3时,请直接写出S1S2的值.3.(2023.大连25题)综合与实践问题情境:数学活动课上,王老师给同学们每人发了一张等腰三角形纸片探究折叠的性质。
已知AB=AC,∠A>90°,点E为AC上一动点,将△ABE以BE为对称轴翻折,同学们经过思考后进行如下探究:独立思考:小明:“当点D落在BC上时,∠EDC=2∠ACB.”小红:“若点E为AC中点,给出AC与DC的长,就可求出BE的长.”补足探究:奋进小组的同学们经过探究后提出问题1,请你回答:问题1:在等腰△ABC中,AB=AC,∠A>90°,△BDE由△ABE翻折得到.(1)如图1,当点D落在BC上时,求证:∠EDC=2∠ACB;(2)如图2,若点E为AC中点,AC=4,CD=3,求BE的长.问题解决:小明经过探究发现:若将问题1中的等腰三角形换成∠A<90°的等腰三角形,可以问题进一步拓展.问题2:如图3,在等腰△ABC中,∠A<90°,AB=AC=BD=4,2∠D=∠ABD.若CD=1,则求BC的长.4.(2023.牡丹江26题)平行四边形ABCD中,AE⊥BC,垂足为E,连接DE,将ED绕点E逆时针旋转90°,得到EF,连接BF.(1)当点E在线段BC上,∠ABC=45°时,如图1,求证:AE+EC=BF;(2)当点E在线段BC延长线上,∠ABC=45°时,如图2,当点E在线段CB延长线上,∠ABC=135°时,如图3,请猜想并直接写出线段AE,EC,BF的数量关系;(3)在(1)、(2)的条件下,若BE=3,DE=5,则CE=______.5.(2023.贵州省25题)如图1,小红在学习了三角形相关知识后,对等腰直角三角形进行了探究,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CA=CB,∠C=90°,过点B作射线BD⊥AB,垂足为B,点P在CB上.(1)【动手操作】如图2,若点P在线段CB上,画出射线PA,并将射线PA绕点P逆时针旋转90°与BD交于点E,根据题意在图中画出图形,图中∠PBE的度数为______度;(2)【问题探究】根据(1)所画图形,探究线段PA与PE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拓展延伸】如图3,若点P在射线CB上移动,将射线PA绕点P逆时针旋转90°与BD将于点E,探究线段BA,BP,BE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6.(2023.沈阳24题)如图1.在平行四边形纸片中,AB=10,AD=6,∠DAB=60°,点E为BC边上的一点(点E不与点C重合),连接AE,将平行四边形ABCD纸片沿AE所在直线折叠,点C,D的对应点分别为C`,D`,射线C`E与射线AD将于点F.(1)求证:AF=EF;(2)如图2,当EF⊥AF时,DF的长为______;(3)如图3,当CE=2时,过点F作FM⊥AE,垂足为点M,延长FM 交C`D`于点N,连接AN,EN,求△ANE的面积。
初中数学几何证明题经典例题(超全)

A
9
• 已知:如图正方形ABCD,P、Q分别是BC、 DC上的点,若∠1=∠2 求证:PB+QD=PA
A
10
• 已知:如图正方形ABCD,AC、BD交于点 O,E、F分别是BC、OD的中点 求证: AF⊥EF
A
11
• 已知:如图,,AB=BC,D、E分别是AB、 BC上一点,DM⊥AE交AC于M, BN⊥AE 交AC于N,若BD=BE求证:MN=NC。
A
12
• 已知:如图,//ABCD,AE=ED,BF=FC, //EMAF交DC于M, 求证:FM=AE。
A
13
• 已知:如图,⊿ABC中,E、F分别是AB、 BC中点,M、N是AC上两点,EM、FN交 于D,若AM=MN=NC,求证:四边形 ABCD是平行四边形。
A
14
• 已知:如图,1= 2,AB=3AC,BE⊥AD,
A
4
• 如图,△ABC、△CDE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ACB=∠DCE=90°,点E在AB上.求证: △CDA≌△CEB
A
5
• 如图,在△ABC中,BD、CE分别是AC、AB 上的高。G、F分别是BC、DE的中点,试证 明FG⊥DE
A
6
•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AD,CB=CD,E 是CD上一点,BE交AC于F,连接DF.
AC的长.
M
A
2
• 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 为CD边上的一点,F为BC的 延长线上一点,CE=CF
• ⑴△BCE与△DCF全等吗? 说明理由;
• ⑵若∠BEC=60,o 求∠EFD。
A
3
• 已知:如图,AD平分∠BAC,DE∥AC交AB 于E, DF∥AB交AC于F.求证:四边形 AEDF是菱形;
(完整版)初中几何证明题五大经典(含答案)

经典题(一)1、已知:如图,O 是半圆的圆心,C 、E 是圆上的两点,CD ⊥AB ,EF ⊥AB ,EG ⊥CO . 求证:CD =GF .(初二)证明:过点G 作GH ⊥AB 于H ,连接OE ∵EG ⊥CO ,EF ⊥AB∴∠EGO=90°,∠EFO=90° ∴∠EGO+∠EFO=180° ∴E 、G 、O 、F 四点共圆 ∴∠GEO=∠HFG∵∠EGO=∠FHG=90° ∴△EGO ∽△FHG ∴FG EO =HGGO∵GH ⊥AB ,CD ⊥AB ∴GH ∥CD∴CD COHG GO =∴CDCO FG EO = ∵EO=CO ∴CD=GF2、已知:如图,P 是正方形ABCD 内部的一点,∠PAD =∠PDA =15°。
求证:△PBC 是正三角形.(初二) 证明:作正三角形ADM ,连接MP ∵∠MAD=60°,∠PAD=15° ∴∠MAP=∠MAD+∠PAD=75° ∵∠BAD=90°,∠PAD=15°∴∠BAP=∠BAD-∠PAD=90°-15°=75° ∴∠BAP=∠MAP ∵MA=BA ,AP=AP ∴△MAP ≌△BAP∴∠BPA=∠MPA ,MP=BP 同理∠CPD=∠MPD ,MP=CP ∵∠PAD =∠PDA =15°∴PA=PD ,∠BAP=∠CDP=75° ∵BA=CD∴△BAP ≌∠CDP ∴∠BPA=∠CPD∵∠BPA=∠MPA ,∠CPD=∠MPD ∴∠MPA=∠MPD=75°∴∠BPC=360°-75°×4=60°∵MP=BP ,MP=CP ∴BP=CP ∴△BPC 是正三角形3、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M 、N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AD 、BC 的延长线交MN于E 、F .求证:∠DEN =∠F .证明:连接AC ,取AC 的中点G ,连接NG 、MG ∵CN=DN ,CG=DG ∴GN ∥AD ,GN=21AD ∴∠DEN=∠GNM ∵AM=BM ,AG=CG ∴GM ∥BC ,GM=21BC ∴∠F=∠GMN ∵AD=BC ∴GN=GM∴∠GMN=∠GNM ∴∠DEN=∠F经典题(二)1、已知:△ABC 中,H 为垂心(各边高线的交点),O 为外心,且OM ⊥BC 于M . (1)求证:AH =2OM ;(2)若∠BAC =600,求证:AH =AO .(初二) 证明:(1)延长AD 交圆于F ,连接BF ,过点O 作OG ⊥AD 于G ∵OG ⊥AF ∴AG=FG ∵AB⌒ =AB ⌒ ∴∠F=∠ACB又AD ⊥BC ,BE ⊥AC ∴∠BHD+∠DBH=90° ∠ACB+∠DBH=90° ∴∠ACB=∠BHD ∴∠F=∠BHD∴BH=BF 又AD ⊥BC ∴DH=DF∴AH=AG+GH=FG+GH=GH+DH+DF+GH=2GH+2DH=2(GH+DH )=2GD 又AD ⊥BC ,OM ⊥BC ,OG ⊥AD ∴四边形OMDG 是矩形 ∴OM=GD ∴AH=2OM (2)连接OB 、OC∵∠BAC=60∴∠BOC=120° ∵OB=OC ,OM ⊥BC ∴∠BOM=21∠BOC=60°∴∠OBM=30° ∴BO=2OM由(1)知AH=2OM ∴AH=BO=AO2、设MN 是圆O 外一条直线,过O 作OA ⊥MN 于A ,自A 引圆的两条割线交圆O 于B 、C 及D 、E ,连接CD 并延长交MN 于Q ,连接EB 并延长交MN 于P. 求证:AP =AQ .证明:作点E 关于AG 的对称点F ,连接AF 、CF 、QF ∵AG ⊥PQ ∴∠PAG=∠QAG=90°又∠GAE=∠GAF ∴∠PAG+∠GAE=∠QAG+∠GAF 即∠PAE=∠QAF∵E 、F 、C 、D 四点共圆 ∴∠AEF+∠FCQ=180° ∵EF ⊥AG ,PQ ⊥AG ∴EF ∥PQ∴∠PAF=∠AFE ∵AF=AE∴∠AFE=∠AEF ∴∠AEF=∠PAF ∵∠PAF+∠QAF=180° ∴∠FCQ=∠QAF ∴F 、C 、A 、Q 四点共圆 ∴∠AFQ=∠ACQ 又∠AEP=∠ACQ ∴∠AFQ=∠AEP3、设MN 是圆O 的弦,过MN 的中点A 任作两弦BC 、DE ,设CD 、EB 分别交MN 于P 、Q . 求证:AP =AQ .(初二)证明:作OF ⊥CD 于F ,OG ⊥BE 于G ,连接OP 、OQ 、OA 、AF 、AG ∵C 、D 、B 、E 四点共圆 ∴∠B=∠D ,∠E=∠C ∴△ABE ∽△ADC ∴DFBGFD 2BG 2DC BE AD AB === ∴△ABG ∽△ADF ∴∠AGB=∠AFD ∴∠AGE=∠AFC ∵AM=AN , ∴OA ⊥MN 又OG ⊥BE ,∴∠OAQ+∠OGQ=180° ∴O 、A 、Q 、E 四点共圆 ∴∠AOQ=∠AGE 同理∠AOP=∠AFC ∴∠AOQ=∠AOP又∠OAQ=∠OAP=90°,OA=OA ∴△OAQ ≌△OAP ∴AP=AQ 在△AEP 和△AFQ 中 ∠AFQ=∠AEP AF=AE ∠QAF=∠PAE ∴△AEP ≌△AFQ ∴AP=AQ4、如图,分别以△ABC 的AB 和AC 为一边,在△ABC 的外侧作正方形ABFG 和正方形ACDE ,点O 是DF 的中点,OP ⊥BC求证:BC=2OP (初二)证明:分别过F 、A 、D 作直线BC 的垂线,垂足分别是L 、M 、N ∵OF=OD ,DN ∥OP ∥FL ∴PN=PL∴OP 是梯形DFLN 的中位线 ∴DN+FL=2OP ∵ABFG 是正方形∴∠ABM+∠FBL=90° 又∠BFL+∠FBL=90° ∴∠ABM=∠BFL又∠FLB=∠BMA=90°,BF=AB ∴△BFL ≌△ABM ∴FL=BM同理△AMC ≌△CND ∴CM=DN∴BM+CN=FL+DN ∴BC=FL+DN=2OP经典题(三)1、如图,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DE ∥AC ,AE =AC ,AE 与CD 相交于F . 求证:CE =CF .(初二)证明:连接BD 交AC 于O 。
2024届上海初三一模数学各区23题几何证明题

图9第23题图上海市2024届初三一模数学分类汇编—23题几何证明题【2024届·宝山区·初三一模·第23题】1.(本题满分12分,第(1)小题满分5分,第(2)小题满分7分)如图9,在正方形ABCD 中,点E 、F 分别在边CD 、BC 上,且CE BF ,DF 分别交AE 、AC 于点P 、Q .(1)求证:AE DF ;(2)求证:AQ BF DF.【2024届·崇明区·初三一模·第23题】2.(本题满分12分,第(1)小题6分,第(2)小题6分)如图,已知在梯形ABCD 中,//AD BC ,E 是边BC 上一点,AE 与对角线BD 相交于点F ,且2BEEF AE .(1)求证:DAB AFB ∽;(2)联结AC ,与BD 相交于点O ,若AB OB BC AF ,求证:2AF OD BF .图123.(本题满分12分,第(1)小题满分6分,第(2)小题满分6分)如图10,在ABC 中,AB AC ,点D 在边BC 上,已知AFD B ,边DF 交AC 于点E .(1)求证:AF CE CD FE ;(2)联结AD ,如果AB BC AF DF,求证:2AD AE AC .【20244.如图12ADC ,2DE DF (1)(2)第23题图图9(本题满分4分)5.(本题满分12分,第(1)小题6分,第(2)小题6分)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C AD ,过点A 作AE BD ,垂足为E ,再过点C 作CF CD 交直线AE 于点F .(1)求证:CA CD CB CF ;(2)联结CE ,求证:ACE F .【2024届·嘉定区·初三一模·第23题】6.(本题满分12分,第(1)小题6分,第(2)小题6分)如图9,在ABC 中,90ACB ,点D 是BC 延长线上一点,点E 是斜边AB 上一点,BC BDBE BA .(1)求证:AB ED ;(2)联结AD ,在AB 上取一点F ,使AF AC ,过点F 作//FG BC 交AD 于点G .求证:FG DE .第23题图第23题图7.(本题满分12分,第(1)小题6分,第(2)小题6分)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对角线AC 和BD 相交于点O ,BAC BDC .(1)求证:AOD BOC ∽;(2)过点A 作//AE CD ,AE 交BD 于点E ,求证:AB AD AE BC .【2024届·静安区·初三一模·第23题】8.(本题满分12分,第(1)小题6分,第(2)小题6分)已知:如图,在ABC 中,AB AC ,D 是BC 中点,点E 在BA 延长线上,点F 在AC 边上,EDF B .(1)求证:BDE CFD ∽;(2)求证:2DF EF CF .9.(本题满分12分,第(1)小题6分,第(2)小题6分)如图,在ABC 中,点D 、E 在边AB 上,2AC AD AB ,AC AE ,过点D 作//DF CE 交边AC于点F .(1)求证:ACD ABC ∽;(2)求证:AE EB AB FC .【202410..(1)(2)图11第23题图11.(本题满分12分,第(1)小题5分,第(2)小题7分)已知:如图11,在ABC 中,点D 在边BC 上,ADE B ,EAF FDC ,DE 与AC 交于点F .(1)求证:AB ADAC AE;(2)联结BF ,如果2AB AF AC ,求证:AD BC AE BF .【2024届·青浦区·初三一模·第23题】12.(本题满分12分,第(1)小题6分,第(2)小题6分)已知:如图,在ABC 中,点D 、E 分别在边BC 、AB 上,AD 与CE 相交于点F ,CD CF ,2AC AE AB .(1)求证:ABD ACF ∽;(2)如果2CFD ACF ,求证:AB EF AD AE .第23题图第23题图13.(本题满分12分,第(1)小题6分,第(2)小题6分)已知:如图,在ABC 中,点D 、E 分别在边AB 、AC 上,//DE BC ,BDC DEC .(1)求证:ADE ACD ∽;(2)求证:22CD AEBC AC.【2024届·徐汇区·初三一模·第23题】14.(本题满分12分)如图,在ABCD 中,点E 在边AB 上,2DEAE CD .(1)求证:AD CD CE DE ;(2)当点E 是边AB 的中点时,分别延长DE 、CB 交于点F ,求证:222AB EF .第23题图第23题图15.(本题满分12分,第(1)小题6分,第(2)小题6分)已知: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 中,//AD BC ,AB CD ,点E 在边AB 上,AC 与DE 交于点F ,ADE DCA .(1)求证:AF AC AE CD ;(2)如果点E 是边AB 的中点,求证:22AB DF DE .【2024届·长宁区·初三一模·第23题】16.(本题满分12分,第(1)小题5分,第(2)小题7分)如图,在ABC 中,点D 、E 分别是BC 、AD 的中点,且AD AC ,联结CE 并延长交AB 于点F .(1)求证:ABC DCE ∽;(2)求证:4BF EF .。
中考数学-几何证明

2020年-春季-初三下-【入学考试】1.(初2020级BZ初三下入学测试)如图,正方形ABCD中,对角线AC, BD交于点。
,点E.点OB ,线段AB上,且AF OE ,连接AE交OF于G , 连接DG交AO于H.F分别在线段⑴如图1,若点E为线段BO中点,AE J5,求BF的长:(2)如图2,若AE平分BAC,求证:FG HG;(3)如图3,点E在线段BO (含端点)上运动,连接HE,当线段HE长度取得最大值时,直接写出cos HDO的值.2.(初2020级BS初三下入学测试)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AB=2BC, B 60 . 曲 DC中点,连接AE . F为AD上一点,连接CF交AE与点G , CM平分FCB交AB于点M .(1)如图1,若BC 3,AF 1 求sin DCF 的值.(2)求证:EG BM CG(3)如图2, CN AB于点N ,若AG=4, MN : BN=3: 5.求CG 的长度.3.(初2020级YZ初三下入学测试)在0ABCD中BAC=90 , AB=AE,延长BE交CD 于点F . AG BE交BE于点H点,M是BC边上的点.(1)如图1,若点M与点G重合,AH 5, AD 显26 ,求CF的长:2(2)如图2.若AM是BAD的角平分线,连接MH , HMG MAH ,求证:AM 2 .2HM(3)如图3,若点M为BC的中点,作点B关于AM的对称点N,连接AN、MN、EN,请直接写出AMH、NAE、MNE之间的角度关系.4.(初2020级YZ 初三下入学测试)在正方形 ABCD 中,E 为边CD 上一点(不与点 C 、D 第4页共34重合),垂直于BE 的一条直线 MN 分别交BC 、BE 、AD 于点M 、P 、N,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6.(1)如图1,当点M 和点C 重合时,若AN =4,求线段PM 的长度;(2)如图2,当点M 在边BC 上时,判断线段AN 、MB 、EC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如图3,当垂足P 在正方形 ABCD 的对角线 AC 上运动时,连接 NB,将^ BPN 沿着BN 翻折,点P 落在点P 处,AB 的中点为Q,直接写出PQ 的最小值.5.(万二中初2020级初三下入学测试)在4ABC与4ADF中,/BAC=/DAF=90° ,AB=AC,AD=AF, DF的延长线交BC于点E,连接DB、CF.(1)如图1,当点C、A、D三点在同一直线上,且AC=g AF, AF=超时,求CE的长;(2)如图2,当/ AFC = 90°时,求证:E是BC的中点;(3)如图3,若CF平分/ ACB,且CF的延长线与DB交于点G,请直接写出BG、DG、FG之间的数量关系.[ D6.(万中初2020级初三下入学测试) 如图,在?ABCD中,/ACB = 45° , AEXBC于点E, 过点C 作CFLAB于点F,交AE于点M.点N在边BC上,且AM = CN ,连结DN .(1)若AB= 10Q , AC = 4,求BC 的长;(2)求证:AD+AM= 22DN .(3)如图,连接EF、探究AF、EF、CF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直接写出数量关系不需要证明.2020年-春季-初三下-【第一次诊断】1.(初2020级YW初三下第一次诊断)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C为对角线,过点D作DELDC交直线AB于点E,过点E作EHXAD于点H,过点B作BFXAD于点F.(1)如图,若/ BAD=60° , AF=3, AH=2,求AC 的长.(2)如图,若BF=DH,在AC上取一点G,连接DG、GE, 若/ DGE=75° ,/CDG=45° -/CAB,求证:DG 立CG22.如图,已知ABCD中,/ B=45° , CE^AD于G,交BA延长线E, CF平分/ DCE ,连接EF, ED.(1)如果AB=5, AD = 372,求线段DE的长.(2)如果/ CFE=90° ,求证:CD 2DF 版AG .(3)如图,在(2)的条件下,若FG J5,点M、N是线段CF、CD上的动点,DM+MN 是否存在最小值,若存在,求出这个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初2020级BZ初三下第一次诊断)已知△ ABC是等边三角形,CD,AB交AB于M, DBXBC, E是AC上一点,EHXBC,垂足为H, EH与CD交于点F,连接BE.(1)如图,若EC=-AC , EH=6,求BE 的长. 5(2)如图,连接AF,将AF绕点A顺时针旋转,使F点落在BD边上的G点处,AG交CD 于Q,求证:BG=CF.(3)如图,在(2)的条件下,连接FG,交BE于N,连接MN,若竺勺,4AGF的面QG 3积为49户,求MN的长.3.(万州国本中学初三下期中考试)已知,在0ABCD中,AB BD, AB BD, E为射线BC上一点,连接AE交BD于点F .(1)如图1,若点E与点C重合,且AF 2胫,求AD的长;(2)如图2,当点E在BC边上时,过点D作DG AE于G ,延长DG交BC于H ,连接FH ,求证:AF DH FH ;(3)如图3,当点E在射线BC上运动时,过点D作DG AE于G , M为AG的中点,点N在BC边上且BN 1 ,已知AB 4 J2 ,请直接写出MN的最小值.4 .(万州国本中学初三下第一次诊断) 【问题背景】如图1所示,在gABC 中,AB= BC, ABC=90,点D 为直线BC 上的一个动点(不与 B 、C 重合),连结AD,将线段AD 绕点D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
中考数学几何证明压轴题

中考专题训练1、如图,在梯形ABCD中,AB∥CD,∠BCD=90°,且AB=1,BC=2,tan∠ADC=2.(1)求证:DC=BC;(2)E是梯形内一点,F是梯形外一点,且∠EDC=∠FBC,DE=BF,试判断△ECF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3)在(2)的条件下,当BE:CE=1:2,∠BEC=135°时,求sin∠BFE的值.2、已知:如图,在□ABCD 中,E、F分别为边AB、CD的中点,BD是对角线,AG∥DB交CB的延长线于G.(1)求证:△ADE≌△CBF;(2)若四边形 BEDF是菱形,则四边形AGBD是什么特殊四边形?并证明你的结论.3、如图13-1,一等腰直角三角尺GEF的两条直角边与正方形ABCD的两条边分别重合在一起.现正方形ABCD保持不动,将三角尺GEF绕斜边EF的中点O(点O也是BD中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1)如图13-2,当EF与AB相交于点M,GF与BD相交于点N时,通过观察或测量BM,FN的长度,猜想BM,FN满足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2)若三角尺GEF旋转到如图13-3AB的延长线相交于点M,线段BD N,此时,(1由.4、AB E,连结AD、BD、OC、OD,且OD=5。
(1)若sin∠BAD35,求EBFCDA图13-2G图13-3图13-1A( ) B( E )D(2)若 ∠ADO :∠EDO =4:1,求扇形OAC (阴影部分)的面积(结果保留π)。
5、如图,已知:C 是以AB 为直径的半圆O 上一点,CH ⊥AB 于点H ,直线AC 与过B 点的切线相交于点D ,E 为CH 中点,连接AE 并延长交BD 于点F ,直线CF 交直线AB 于点G.(1)求证:点F 是BD 中点;(2)求证:CG 是⊙O 的切线;(3)若FB=FE=2,求⊙O 的半径.6、如图,已知O 为原点,点A 的坐标为(4,3),⊙A 的半径为2.过A 作直线l 平行于x 轴,点P 在直线l 上运动.(1)当点P 在⊙O 上时,请你直接写出它的坐标;(2)设点P 的横坐标为12,试判断直线OP 与⊙A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7、如图,延长⊙O 的半径OA 到B ,使OA=AB ,DE 是圆的一条切线,E 是切点,过点B 作DE 的垂线,垂足为点C .求证:∠ACB=31∠OAC . 8、如图1,一架长4米的梯子AB 斜靠在与地面OM 垂直的墙壁ON 上,梯子与地面的倾斜角α为ο60.⑴求AO 与BO 的长;⑵若梯子顶端A 沿NO 下滑,同时底端B 沿OM 向右滑行.①如图2,设A 点下滑到C 点,B 点向右滑行到D 点,并且AC:BD=2:3,试计算梯子顶端A 沿NO 下滑多少米;②如图3,当A 点下滑到A ’点,B 点向右滑行到B ’点时,梯子AB 的中点C A B DO EP 也随之运动到P ’点.若∠POP ’= ο15,试求AA ’的长.[解析]⑴AOB Rt ∆中,∠O=90o ,∠α=ο60∴,∠OAB=ο30,又AB=4米,中考数学经典几何证明题(一)1.(1)如图1所示,在四边形ABCD 中,AC =BD ,AC 与BD 相交于点O ,E F 、分别是AD BC 、的中点,联结EF ,分别交AC 、BD 于点M N 、,试判断OMN △的形状,并加以证明;(2)如图2,在四边形ABCD 中,若AB CD =,E F 、分别是AD BC 、的中点,联结FE 并延长,分别与BA CD 、的延长线交于点M N 、,请在图2中画图并观察,图中是否有相等的角,若有,请直接写出结论: ;(3)如图3,在ABC △中,AC AB >,点D 在AC 上,AB CD =,E F 、分别是AD BC 、的中点,联结FE 并延长,与BA 的延长线交于点M ,若45FEC ∠=︒,判断点M 与以AD 为直径的圆的位置关系,并简要说明理由.2.(1)如图1,已知矩形ABCD 中,点E 是BC 上的一动点,过点E 作⊥BD 于点F ,EG ⊥A C 于点G ,CH ⊥BD 于点H ,试证明CH=EF+EG; (2) 若点E 在BC的延长线上,如图2,过点E 作EF ⊥BD 于点F ,EG ⊥A C 的延长线于点G ,CH ⊥BD 于点H , 则EF 、EG 、CH 三者之间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直接写出你的猜想;(3) 如图3,BD 是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L 在BD 上,且BL=BC, 连结CL ,点E是CL 上任一点, EF ⊥BD 于点F ,EG ⊥BC 于点G ,猜想EF 、EG 、BD 之间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直接写出你的猜想;图 1 图2 图3 E D F E D A A B AC D E F M N OB G A FD E C H(4) 观察图1、图2、图3的特性,请你根据这一特性构造一个图形, 使它仍然具有EF 、EG 、CH 这样的线段,并满足(1)或(2)的结论,写出相关题设的条件和结论.3. 如图,△ABC 是等边三角形,F 是AC 的中点,D 在线段BC 上,连接DF ,以DF 为边在DF 的右侧作等边△DFE ,ED 的延长线交AB 于H ,连接EC ,则以下结论:①∠AHE+∠AFD=180°;②AF=21BC ;③当D 在线段BC 上(不与B ,C 重合)运动,其他条件不变时BD BH 是定值;④当D 在线段BC 上(不与B ,C 重合)运动,其他条件不变时DCEC BC +21是定值; (1)其中正确的是-------------------;(2)对于(1)中的结论加以说明;4. 在ABC △中,AC=BC ,90ACB ∠=︒,点D 为AC 的中点.(1)如图1,E 为线段DC 上任意一点,将线段DE 绕点D 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DF ,连结CF ,过点F 作FH FC ⊥,交直线AB 于点H .判断FH 与FC 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2)如图2,若E 为线段DC 的延长线上任意一点,(1)中的其他条件不变,你在(1)中得出的结论是否发生改变,直接写出你的结论,不必证明.5. 如图12,在△ABC 中,D 为BC 的中点,点E 、F 分别在边AC 、AB 上,并且∠ABE =∠ACF ,BE 、CF 交于点O .过点O 作OP ⊥AC ,OQ ⊥AB ,P 、Q 为垂足.求证:DP=DQ .6. 如图。
初中数学几何典型题目

初中几何证明题经典题(一)1、已知:如图,O 是半圆的圆心,C 、E 是圆上的两点,CD ⊥AB ,EF ⊥AB ,EG ⊥CO . 求证:CD =GF .(初二)2、已知:如图,P 是正方形ABCD 内点,∠PAD =∠PDA =150. 求证:△PBC 是正三角形.(初二)3、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 、A 1B 1C 1D 1都是正方形,A 2、B 2、C 2、D 2分别是AA 1、BB 1、CC 1、DD 1的中点.求证:四边形A 2B 2C 2D 2是正方形.(初二)4、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M 、N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AD 、BC的延长线交MN 于E 、F .求证:∠DEN =∠F .A P C DB A F G CE BO D D 2 C 2B 2 A 2D 1 C 1 B 1C B DA A 1F经典题(二)1、已知:△ABC 中,H 为垂心(各边高线的交点),O(1)求证:AH =2OM ; (2)若∠BAC =600,求证:AH =AO .(初二)2、设MN 是圆O 外一直线,过O 作OA ⊥MN 于A ,自A 及D 、E ,直线EB 及CD 分别交MN 于P 、Q . 求证:AP =AQ .(初二)3、如果上题把直线MN 由圆外平移至圆内,则由此可得以下命题:设MN 是圆O 的弦,过MN 的中点A 任作两弦BC 、DE ,设CD 、EB 分别交MN 于P 、Q . 求证:AP =AQ .(初二)4、如图,分别以△ABC 的AC 和BC 为一边,在△ABC 的外侧作正方形ACDE 和正方形CBFG ,点P 是EF 的中点.求证:点P 到边AB 的距离等于AB 的一半.经典题(三)1、如图,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DE ∥AC ,AE =AC ,AE 与CD 相交于F .求证:CE =CF .(初二)2、如图,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DE ∥AC ,且CE =CA ,直线EC 交DA 延长线于F .求证:AE =AF .(初二)3、设P 是正方形ABCD 一边求证:PA =PF .(初二)4、如图,PC 切圆O 于C ,AC 为圆的直径,PEFB 、D .求证:AB =DC ,BC =AD .(初三)经典题(四)1、已知:△ABC 是正三角形,P 是三角形内一点,PA =3,PB =4,求:∠APB 的度数.(初二)2、设P 是平行四边形ABCD 内部的一点,且∠PBA =∠PDA . 求证:∠PAB =∠PCB .(初二)3、设ABCD 为圆内接凸四边形,求证:AB ·CD +AD ·BC=AC ·BD .(初三)4、平行四边形ABCD 中,设E 、F 分别是BC 、AB 上的一点,AE 与CF 相交于P ,且 AE =CF .求证:∠DPA =∠DPC .(初二)经典难题(五)1、 设P 是边长为1的正△ABC 内任一点,L =PA +PB +PC , 求证:≤L <2.2、已知:P 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 内的一点,求PA +PB +PC 的最小值.3、P 为正方形ABCD 内的一点,并且PA =a ,PB =2a ,PC =3a ,求正方形的边长.4、如图,△ABC 中,∠ABC =∠ACB =800,D 、E 分别是AB 、AC 上的点,∠DCA =300,∠EBA =200,求∠BED 的度数.APCBACBPDEDCB AA CBPD经典题(一)1.如下图做GH⊥AB,连接E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如图;已知:在Rt△ABC中,∠ACB=90°,以AC为直径的⊙O
交AB于点D,过点D作⊙O 的切线DE交BC于点E.
求证:BE=CE
证明:连接CD
∵AC是直径
∴∠ADC=90°
∵∠ACB=90°,ED是切线
∴CE=DE
∴∠ECD=∠EDC
∵∠ECD+∠B=90°,∠EDC+∠BDE=90°
∴∠B=∠BDE
∴BE=DE
∴BE=CE
如图,半圆O的直径DE=10cm,△ABC中,∠ABC=90°,∠BCA=30°,BC=10cm,半圆O以2cm/s的速度从左向右运动,在运动过程中,D、E始终在直线BC上,设运动时间为t(s),当t=0(s)时,半圆O在△ABC的左侧且OB=9cm。
(1)当t为何值时,△ABC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与半圆O所在的圆相切;
(2)当△ABC一边所在直线与半圆O所在的圆相切时,如果半圆O与直径DE围成的区域与△ABC的三边围成的区域有重叠部分,求重叠部分的面积。
(1)当t为何值时,△ABC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与半圆O所在的圆相切;
相切分两种情况,如图,
①左图:当t=0时,原图中OB=9,此时圆移动了OB-OE=9-5=4cm
则:t=4/2=2s;
---------------
②右图:设圆O与边AC的切点为F,此问不用三角函数是无法求出的==>∵∠C=30==>∴OC=OF/sinC=5/sin30=10=BC
==>O与B重合,此时圆移动的长即为OB的长,即9cm
==>t=9/2;
=========
(2)如右图:由②得:∠AOE=90
==>S阴=(90*π*5^2)/360=6.25π
不明之处请指出~~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