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德里安及其风格派
艺术欣赏:蒙德里安绘画风格的艺术解析

艺术欣赏:蒙德里安绘画风格的艺术解析简介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是荷兰一位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现代主义艺术家。
他以其独特的绘画风格在艺术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蒙德里安的绘画风格进行解析,包括其背景、特点和影响。
背景•蒙德里安生于1872年,在荷兰接受了传统艺术教育。
•20世纪初,他开始逐渐转向现代主义,并与其他一些艺术家共同创建了"新造型派"。
•在他晚年,他移居美国并进一步发展了自己的绘画风格。
特点1.抽象表现主义:蒙德里安擅长用简化和抽象形式来表达自己对世界的理解,通过几何图形、直线和色块来构建作品。
2.极简主义:他追求极简,将作品中不必要的元素剔除,只保留了最基本的形状和颜色。
3.垂直与水平线条:蒙德里安的作品中经常出现直线和水平线,这些线条代表了秩序和平衡。
4.色彩的运用:他运用了红、黄、蓝等原色及其互补色来创造强烈的对比和节奏感。
5.平面构图:他的作品通常将画布分割为多个不同大小的矩形,通过对称性和平衡感来达到视觉上的艺术效果。
影响1.对后世艺术家的影响:蒙德里安开创了一种新的绘画语言,激发了后来许多艺术家进行探索和实验。
2.应用于设计领域:他独特的构图方法和色彩运用也受到了设计师们的广泛关注和借鉴。
3.文化界认可:蒙德里安被公认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
总结蒙德里安是现代主义艺术领域中一个重要而独特的人物。
他以抽象表现主义、极简主义和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对艺术世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的作品在今天仍然能够给人们带来思考和欣赏的快乐,成为艺术领域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蒙德里安

蒙德里安生辰 1872.03.07 - 1944.02.01 逝世海外荷兰1872年3月7日生于阿默斯福特,1944年2月1日卒于美国纽约。
荷兰画家,风格派运动幕後艺术家和非具象绘画的创始者之一,对後代的建筑、设计等影响很大。
蒙德里安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一个敢于用艺术建构未来生活的人。
他打破了我们认为理所应当的现象:绘画总在平面上进行。
蒙德里安对每一个长度都通过绘画中习惯性的透视效果,去摆脱我们眼睛已习惯的深度的影响。
每一条倾斜的线对他来说都涉及了透视原理。
在蒙德里安那里,空间在平面中是自我独立的。
艺术特点:以几何图形为绘画的基本元素。
早期大量作品风格介于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之间。
20年代初开始从事纯几何形的抽象创作,在平面上把横线和竖线加以结合,形成直角或长方形,并在其中安排原色红、蓝、黄及灰色。
他认为艺术是一种净化,只有用抽象的形式,才能获得人类共同的精神表现。
蒙德里安是立体派的代表人物,最典型的作品是油画《百老汇爵士乐》。
1启蒙青少年时期(1880年~1892年)2阿姆斯特丹时期(1907年~1912年)31911年~1914年立体主义的震撼4风格派1914年~1919年5关键的转变1919年~1938年6伦敦时期1938年~1940年7纽约时期1940年~1944年1:启蒙青少年时期(1880年~1892年)蒙德里安生于荷兰中部的阿默斯福特,父亲是一位清教徒和热衷美术的小学校长,环境条件使蒙德里安从小就能接触美术,而宗教对蒙德里安来说更是他的启发、转变风格的关键。
八岁时蒙德里安立志要当画家,但是家人认为艺术家是一项不稳定的工作,蒙德里安与父母多次商量之后,他承诺要取得美术教师资格养家糊口,这才让蒙德里安的父母答应让他学习绘画。
但是蒙德里安拥有教师资格之后,却未曾在教育界服务过。
在17岁取得小学教师资格之前,蒙德里安是在他的叔父福尔兹·蒙德里安的指导下学习绘画。
福尔兹是一位海牙画派的画家,因此蒙德里安得到写实浪漫的真传。
皮埃-蒙德里安-介绍-美术

4
立体主义(Cubism)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个运动和流 派,又译为立方主义,190年始于法国。立体主义的艺术家追 求碎裂、解析、重新组合的形式,形成分离的画面——以许 多组合的碎片型态为艺术家们所要展现的目标。艺术家以许 多的角度来描写对象物,将其置于同一个画面之中,以此来 表达对象物最为完整的形象。物体的各个角度交错迭放造成 了许多的垂直与平行的线条角度,散乱的阴影使立体主义的 画面没有传统西方绘画的透视法造成的三度空间错觉。背景 与画面的主题交互穿插,让立体主义的画面创造出一个二度 空间的绘画特色。
生平及作品简介
1
1.人 物 简 介
2.人 物 生 平 3.作 品 简 介 4.风 格 欣 赏
2
(Piet Cornelies Mondrian;荷兰画家,风格派运动幕 後艺术家和非具象绘画的创始者之一,对後代的建筑、 设计等影响很大。是荷兰美术史的三大画家之一。以 几何图形为绘画的基本元素,作品为冷抽象。 1872年3月7日生于阿默斯福特,1944年2月1日卒于美 国纽约 。
关键的转变1919年~1938年在这一时期蒙德里安发现了新的个人形式,他使
用更基本的元素创作(直线、直角、三原色)组成抽象画面,此时期的代表作「线与色彩 的构成」色彩柔和、充满轻快和谐的节奏感。
伦敦时期1938年~194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蒙德里安心情大受干扰,
他的画失去了快乐的色彩节奏,由黑色线条贯穿画面,给人极度的忧郁感。这是他第五度 转型。
5
风格派1914年~1919年1914年回到荷兰後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蒙德里安
留在荷兰致力於「绘画中的新造型」,集结许多有志一同的朋友激汤出新造型主义。 1917年蒙德里安的朋友出版「风格」杂志让蒙德里安等画家发表创作理念。1918年 签署了反战、反个人主义,宣扬和平团结的「风格派宣言」。蒙德里安想利用艺术将生命 升华,他利用抽象的造型与中性的色彩来传达秩序与和平的理念。
皮埃-蒙德里安-介绍-美术

纽约时期1940年~1944年生命中最後四年,蒙德里安移居美国纽约市,在
这五光十色的大都会,蒙德里安感受到没有战事纷扰的世界,在纽约创作的作品比过去更 为明亮、更为抽像,反映了纽约的现代经验。他融合了过去不同时期作品风格加以延伸, 色彩、线条呈现轻快的律动,画面的音乐性在此达到最高境界。
返回 目录
6
4
立体主义(Cubism)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个运动和流 派,又译为立方主义,190年始于法国。立体主义的艺术家追 求碎裂、解析、重新组合的形式,形成分离的画面——以许 多组合的碎片型态为艺术家们所要展现的目标。艺术家以许 多的角度来描写对象物,将其置于同一个画面之中,以此来 表达对象物最为完整的形象。物体的各个角度交错迭放造成 了许多的垂直与平行的线条角度,散乱的阴影使立体主义的 画面没有传统西方绘画的透视法造成的三度空间错觉。背景 与画面的主题交互穿插,让立体主义的画面创造出一个二度 空间的绘画特色。
7
8
蒙德里安风格历程
9
10
11
蒙德里安风格家居品
蒙德里安的梦幻走廊
12
13
你觉得这种风Biblioteka 时尚吗?14你会选择这种 家居吗?
15
早期: 大量作品风格介于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之
间。 皮埃。蒙德里安
20年代初 ;开始从事纯几何形的抽象创作,在平面
上把横线和竖线加以结合,形成直角或长方形,并在 其中安排原色红、蓝、黄及灰色。他认为艺术是一种 净化,只有用抽象的形式,才能获得人类共同的精神 表现。蒙德里安是立体派的代表人物,最典型的作品 是油画《百老汇爵士乐》。
1903年蒙德里安以「静物」(Still Life)获得艺术家会的肯定, 坚定他将绘画当作终生职业意念。在他的作品中可以看见严谨的构图 和豪放生动的笔触,兼具现代与古典的优点,在同辈画家中已渐渐竖 立自己的风格。 1909年蒙德里安经历了自己的宗教革命,他加入了「荷兰通神论 者协会」,接触了新柏拉图主义和多神论思想,使得蒙德里安发现自 己,思考人类存在的价值。这项转变也改变了蒙德里安创作的方向, 开启新造型主义的思考方向。 1911年~1914年立体主义的震撼1911年蒙德里安见识了毕卡索和 布拉克等立体派的作品,感受极大的震撼。立体派讲究的立体事实和 明确客观都是蒙德里安追求的目标。随後前往巴黎研究立体派的绘画 风格。他不断分析眼睛所见的影像,并且加入了音乐性作品充满了节 奏感。蒙德里安成功的从立体派中吸取精华,作品以抽象的方式呈现, 并加入了自我的风格,脱离了立体派。
关于蒙德里安艺术风格的思考

关于蒙德里安艺术风格的思考荷兰画家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是20世纪初的一位重要的艺术家,他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而著名。
蒙德里安的艺术风格被称为“新形式主义(Neo-Plasticism)”,强调简洁、几何的构图和纯净的色彩。
他的作品通常由水平和垂直的直线、正方形和矩形构成,并运用基本的颜色——红、蓝、黄、黑、白。
这种艺术风格对现代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且至今仍被广泛地研究和讨论。
在思考蒙德里安的艺术风格时,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探讨。
蒙德里安的艺术风格强调几何形状和直线,追求图像的简洁和纯粹。
他将艺术视为一种抽象的表达方式,追求超越物质和形态的精神内涵。
他认为艺术应该从一切具体和个别的形式中抽象出来,发现并表达出抽象事物的本质。
蒙德里安的作品以水平和垂直的直线、正方形和矩形为基本构图元素,形成了一种平衡和和谐的结构。
这种构图方式反映了蒙德里安对自然和宇宙的理解和感受。
他认为自然和宇宙是由基本的形状和力量构成的,因此他试图通过艺术的方式表达出宇宙中永恒和不变的原理。
蒙德里安的艺术风格也强调纯净的色彩。
他认为,色彩是情感和精神的表达方式,通过色彩的运用可以传达出内在的情感和理念。
蒙德里安将基本的颜色——红、黄、蓝和黑白,作为其作品的基本元素。
他通过简洁的色彩组合和平衡的比例来表达出对于和谐和平静的追求。
蒙德里安的艺术风格还强调了对于现代性的追求。
他认为艺术应该与现代科技和社会相适应,并且在其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他将艺术视为一种理性和逻辑的表达方式,与科学和技术相契合。
他试图通过艺术来探索和表达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以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蒙德里安的艺术风格对于现代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他的抽象艺术风格为后来的抽象表现主义和构成主义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启示。
他试图通过抽象的形式和几何的结构来表达出内在的真实和本质,这种探索和尝试对于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蒙德里安的艺术风格强调几何形状和直线,追求图像的简洁和纯粹。
荷兰风格流派

荷兰风格流派荷兰风格派又称新造型主义画派,于1917~1928年由蒙德里安等人在荷兰创立。
其绘画宗旨是完全拒绝使用任何的具象元素,只用单纯的色彩和几何形象来表现纯粹的精神。
代表人物还有奥特·凡杜斯堡、巴特·凡·德·莱克等。
“风格派”即是荷兰的一些画家、设计家、建筑师在1917年到1928年之间组织起来的一个松散的集体,说其松散是因为比起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运动,风格派运动并没有完整的结构和宣言,参加这场运动的不少人都互相不认识,且参加的人从没同时展览作他们的作品。
他们没有成员身份,唯一能够展示“风格派”风格的展览是20世纪20年代中期在巴黎举行的展览。
这场运动的主要促进者是杜斯柏格,而维系这个集体的中心是这段时间出版的一份称为《风格》的杂志,这份杂志的编辑者也是杜斯柏格。
风格派作品特征⏹1.把传统的建筑、家具和产品设荷兰风格派计、绘画、雕塑的特征完全剥除,变成最基本的集合结构单体,或者称为元素。
⏹2.把这些几何结构单体进行结构组合,形成简单的结构组合,但在新的结构组合当中,单体依然保持相对独立性和鲜明的可视性。
⏹3.对于非对称行的深入研究于运用。
⏹4.非常特别地反复应用横纵几何结构和基本原色和中性色。
以上几点特征可以很清晰的从蒙德里安的作品中看出。
⏹风格派的成就⏹1.关于新建筑的观点:新建筑应该是反立荷兰风格派方体的⏹四维分解法(通过将一个盒子分解开来,从而赋予每个面以流动、延展的动感)领导人物 ------ 蒙德里安⏹风格派正式成立于1917年,其核心人物是蒙德里安和凡·杜斯堡,其他合作者包括画家列克(BartvanderLeck)、胡札(VilmosHuszar)、雕塑家万东格洛(CeorgesVantongerllo)、建筑师欧德(J.J.P.Oud)、里特维尔德(GerritRietveld)等人。
显然,风格派作为一个运动,广泛涉及到绘画、雕塑、设计、建筑等诸多领域,其影响是全方位的。
《艺术赏析:蒙德里安的几何抽象作品》

艺术赏析:蒙德里安的几何抽象作品
引言
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是20世纪初期荷兰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他以其独特而具有影响力的几何抽象主义风格而闻名。
本文将深入探讨蒙德里安的艺
术风格、创作动机及其对现代艺术的重要影响。
一、蒙德里安简介
•生平:列出蒙德里安的出生、学习背景以及关键时期的个人和职业生活。
•艺术转变:概述蒙德里安在早期自然主义绘画到后来几何抽象主义风格的转变。
二、几何抽象风格
•定义与特点:详细描述几何抽象风格,准确定义蒙德里安独特的艺术手法,并解释他为什么选择这种形式。
•形状与线条:分析蒙德里安作品中常见的形状和线条,如正方形、直线等,评估它们在作品中起到怎样的视觉效果。
•色彩:说明蒙德里安对色彩的运用,强调黑、白和原色的重要性,分析这种简化的调色方案对作品产生的影响。
三、蒙德里安的创作动机
•趋向精神平衡:探讨蒙德里安如何通过几何形式表达他对世界和内心深处的追求,并希望为观众提供一种平衡和稳定感。
•对现代城市生活的反思:解释蒙德里安在作品中体现对现代都市化生活模式的思考和抗议,以及他试图在可视化方面寻找秩序。
四、对现代艺术的影响
•艺术运动:描述蒙德里安是如何影响后来的艺术潮流,包括抽象表现主义和构成主义等。
•设计与建筑领域:介绍蒙德里安设计理念在建筑、室内设计以及家具设计等领域的影响。
结论
总结蒙德里安在艺术史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他通过其独特而革新性的几何抽象风格为艺术带来了新的视觉语言,使之成为现代艺术的重要里程碑。
艺术欣赏:解读蒙德里安的抽象画作

艺术欣赏:解读蒙德里安的抽象画作简介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是20世纪最重要的荷兰艺术家之一,以他独特的抽象绘画风格而闻名。
他的作品呈现简约、几何化的构图,通常由水平和垂直线条以及基本几何形状组成。
蒙德里安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对于精神性、宇宙秩序和平衡的追求。
本文将深入分析蒙德里安的抽象画作及其背后所传递的意义。
历史背景出生于1872年的蒙德里安经历了现代主义艺术发展的关键时期。
他受到立体派和庞布希斯主义等艺术流派的影响,但在其创作中注入了自己独特而简约的风格。
蒙德里安相信艺术能够超越物质世界,并通过几何形式传达出宇宙秩序和人类灵魂深处的平衡感。
抽象表现主义蒙德里安被认为是抽象表现主义的先驱之一。
他试图去掉画作中的任何具象元素,达到抽象化的境界。
通过将画布划分为规则的方块和线条,他营造出了一种平衡和节奏感。
蒙德里安相信,艺术不应该只是模仿现实,而是通过形式和颜色传递出更深层次的情感和思想。
色彩运用蒙德里安以基本的原色——红、黄、蓝为主导进行配色,在画作中使用了大胆鲜明的颜色对比。
这种色彩运用旨在加强观者对画面形式和结构的感知。
此外,他还使用了黑色线条来强调图案和形状之间的关系。
构图与几何形状蒙德里安的作品通常采用简洁而对称的构图方式。
他使用垂直和水平线条创造出一种稳定性和平衡感。
几何形状如正方形、长方形以及斜线等被巧妙地组织在画布上,使得整体构图看起来既有序又动态。
抽象意义与哲学思考蒙德里安认为抽象绘画能够引导观者进入一种超越现实的境界,使之思考宇宙秩序和人类存在的本质。
他相信独立于具象形式的几何形状,可以揭示出隐藏在物质世界背后的神秘力量。
因此,蒙德里安的抽象画作可被视为启发人们进行哲学思考和寻找内心平衡的媒介。
总结起来,蒙德里安的抽象画作以其简约、几何化的风格而著名。
通过构图、色彩运用和几何形状等元素,他试图传递出对于精神性和宇宙秩序的追求。
这些作品不仅具有美学价值,更是激发观者深入思考与灵感冥合之源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蒙德里安及其风格派
蒙德里安及其荷兰“风格派”,作为一种艺术运动,并不局限于绘画。
它对当时的建筑、家具、装饰艺术以及印刷业都有一定的影响。
事实上,"风格派"内的许多成员正是各艺术领域的积极活动家。
提到蒙德里安,我们马上会想到那些规格不同的矩形方格子。
某些美术评论家认为蒙的作品只适用于广告设计、家具、印刷品和建筑装潢,根本谈不上"绘画"二字。
这种批评其实是抽象的,因它离开了时代特征,当时蒙德里安不这样认为,他一步一步地走上绘画几何学的抽象构图道路,是沿着立体派和未来派的单纯化结构而来的。
彼埃·蒙德里安(1872-1944)生于荷兰阿麦斯福特。
早年曾在阿姆斯特丹艺术院校受过专门培训,1892取得中学图画教师资格。
1904年前他一直是学院派的现实主义画家。
说来也怪,他这一时期的作品表现了对画面空间进行控制和抽象安排的天赋。
到了1908年,蒙德里安意识到要在现代艺术中寻求革新,他先试以最单纯的红、黄、蓝、绿等原色刻画森林大树的起伏线条和海上波浪的动势,在以后的几年里,以平面表现手法画了一些教堂和草堆的作品,选色随意,整个画面是红、黄斑点构成的图案。
这是他从点彩派画家中学来的。
不过,那只是邯郸学步,带有盲目性。
他并不爱好印象派的直观性;有时从他的画上还可以看到凡·高的粗犷的纯色。
现代西方抽象派绘画总的来说都脱胎于立体派和未来派绘画。
他们主张把物质世界的外表形式肢解或时间化,但立体派和未来派并未完全从现实的具体事物上游离。
他们在形式上的加工、肢解、歪曲、重新组织的方法,为的是想按自己的主观愿望来再现一个变了形的世界,一个难以捉摸的世界,而作画的灵感来源于自然的客观存在。
即便那些属于分析性立体派的作品,也没有步入极端抽象
的境地,即没有完全失去同自然的联系。
而真正的抽象派则一开始就切断与自然的关系,以纯粹的线、色、块作为纯造型语言。
这种艺术的开拓者首先是俄国画家康定斯基。
康定斯基认为绘画最重要的是表现艺术家的内在情感。
不妨说,康定斯基是表现派的先导。
而蒙德里安的艺术所追求的是一种"风格",其基本特征是构成。
所以他倡导的新造型主义,其实就是构成主义的绘画表现。
1910年后,蒙德里安开始崇拜立体主义。
1911年末,这位年近40岁的艺术家离开祖国来到了巴黎。
当时正值立体派从分析阶段走上立体综合阶段,他被分析派所吸引。
这时他最喜爱的题材是树木、沙丘、海洋、教堂和风车,所有这些正是与他熟悉的荷兰环境密切相关的。
在这一幅《灰色的树》中,他把凡·高的表现性、野兽派色彩的非描述性以及法国新艺术运动的线形图案熔于一炉,使之成为一幅构成型的、造型感强烈的,然而仍是极富独创性的作品。
此画作于1912年,有78×107厘米大,现藏荷兰海牙格敏特博物馆。
1912年,蒙德里安已陷入立体主义的块面结构之中。
他在巴黎的最初几年里,由于受到毕加索、勃拉克的分析性立体主义影响,色彩上仅限于灰、绿、赭三种颜色。
尽管如此,即使在他最富立体主义的绘画中,也仍然坚持以纯正面形式来表现。
他很少画物体的倾斜面或加上一点雕塑般的投影,只有那种倾斜面或雕塑般的投影才使法国立体派画家的作品产生确切而有限的三度空间的实体感。
蒙德里安虽然热衷于立体主义原则,但他已经超规越矩,既不需要主题,也不追求三维视觉的深度感。
随后,他超越了立体派,画树木或房屋几乎全是用线来构成,形象痕迹消失,留下的只是线条的迷宫,是把骨架显示出来的一种高度分析的作品。
他在《造型艺术与纯粹造型艺术》一文中说:“我感到‘纯粹实在’只能通过纯粹造型来表达,而这纯粹造型在本质上是不应该受到主观感情和表象的制约的……”显然,他对立体派是不
满意的,因为它不能达到“纯粹实在”。
1913年他开始了对色彩的实验。
在蒙德里安的理论中所强调“纯粹实在”和“纯粹造型”,可以说概括了蒙德里安的终身追求。
对他来说,造型表现手法简单,意味着形状和色彩的行为的统一。
他认为,抒情的、描绘的或歌颂的美是一种游戏或逃避,它所描绘的美与和谐是一种观念的理想。
它不可企及,因此它被停留在生活之外。
那么,怎样才能使"纯粹造型"达到"纯粹实在"呢?蒙德里安说:"真正的实在的造型表现,要通过平衡里面的力学来达到。
新的造型艺术表明:人类的生活,虽然经常屈服于时间和不协调之下,但仍然建基于平衡之上。
"若把这一理论具体化,即在造型美术中,只能通过形状和色彩的动势平衡来表达"纯粹实在"。
蒙德里安在1917年与奥特·凡·杜斯堡、巴特·凡·德·莱克三人共同建立了名为“风格派”的社团,并为该社团创办了一份同名杂志,从而构成了以他为首的抽象派美术理论的体系。
《造型艺术与纯粹造型艺术》那篇文章正标志着他的抽象派艺术理论的确立,因为他已多次提到:"抽象艺术的首要和基本的规律,是艺术的平衡"。
他的抽象画排除了任何曲线。
画面上的色块都离不开直角。
作于1921年的《构图》帮助我们理解他的这一理论的实质。
此画有61×50厘米大,现归布拉里克姆S·B·史里佩氏收藏。
蒙德里安自己说:“我一步一步地排除着曲线,直到我的作品最后只由直线和横线构成,形成诸十字形,各自互相分离地隔开,……直线和横线是两相对立的力量的表现;这类对立物的平衡到处存在着,控制着一切。
”他从大大小小的原色块和矩形直角形状的组合中寻求所谓“表里平衡、个性和集体平衡、自然与精神、物质与意识的平衡”等等。
这一切都为了鼓吹一种极端抽象的精神,宣扬艺术应该完全脱离自然的外在形式,应该追求“绝对的境界”。
所以人们又给他这种抽象画特征起了个雅号,叫“冷抽象”,以区别于与他同时代的另一位俄
国抽象派画家康定斯基的艺术特征。
世界上的许多事往往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蒙德里安的这种“平衡”理论,在他的画上并不怎么令人兴奋,可是在家具设计、装饰艺术以及即将引起世界注意的“国际风格”的建筑设计上,却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事实上,“风格派”成员中不少力求革新的建筑家们,在蒙德里安的理论影响下作出了新的探索。
其意义在现代建筑史上是不可等闲视之的。
另外,蒙德里安于1916年,结识了荷兰哲学家苏恩梅克尔。
此人在哲学上推崇新柏拉图体系,自称为“积极的神秘主义”,或叫做“造型数学”。
苏氏曾对这两个互不相关的名词作了如下的解释:“造型数学从创造者的观点来看,意味着真正的有条不紊的思想;至于所谓积极的神秘主义的‘创作法则’是:我们现在研究着把我们想象中的现实转变成可以为理性所控制的结构,以便随后在‘一定的’自然现实中重新发现这些相同的结构,从而凭借造型视觉去洞察自然。
”苏氏这种“造型数学”理论,有许多细节正中蒙德里安的下怀,故对他也十分崇拜。
而且苏氏的理论几乎可以直接用来说明蒙德里安的造型结构。
足见蒙德里安与苏氏的交往,对艺术家后来的构成主义绘画发生了决定性作用。
20世纪中叶的西欧现代建筑完全从古典建筑观念中摆脱出来,便得益于蒙德里安这种平衡理论。
此后,他已完全不画眼睛看见的实物,而把绘画语言限制在最基本的因素:直线、直角、三原色(红、黄、蓝)和三非原色(白、灰、黑)上,称这种画为新造型主义。
从1917年起,他画了大量这种作品,题目彼此差不多。
《红、蓝、黄构图》也是如此,它作于1930年,有51厘米见方,现归纽约私人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