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语20春《心理学》作业3答卷【标准答案】
北语20秋《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作业3【标准答案】

(单选题)1: 周作人著作的基本出发点是什么?
A: A革命
B: B母爱
C: C童心
D: D人道主义的理知精神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2: 鲁迅是在写作什么文章时创造了“独语体”的散文形式?A: A《呐喊》
B: B《野草》
C: C《彷徨》
D: D《死火》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3: 《古潭的声音》的场景是哪里?
A: A剧院
B: B原野
C: C卧室
D: D郊外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4: 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是什么?
A: A《女神》
B: B《尝试集》
C: C《星空》
D: D《棠棣之花》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5: 郭沫若在《女神》中将赞美献给了哪位作家?
A: A惠特曼
B: B泰戈尔
C: C斯宾诺沙
D: D歌德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6: 梁遇春的文集是哪部?
A: A《泪与笑》
B: B《春露集》
C: C《伊利亚随笔》
D: D《观火》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7: 朱自清总是自称为什么?
A: A扬州人。
奥鹏北语18春《心理学》作业3全是标准答案

B: 正确
正确答案:
(判断题) 5: 自我图式是个体对自身的看法,包括对自己的能力、效能的信念和自我价值观等。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判断题) 6: 组织策略不需要在记忆的材料中增加信息。( )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判断题) 7: 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1903)的出版,被公认为是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诞生的标志。
C: 言语信息
D: 态度
正确答案:
(单选题) 7: 中国人看国产影视片容易分别辨出人物面形,而看外国片则难于分辨。这种现象的心理学解释是( )。
A: 中国人头脑中贮存外国人形象模式相对较少
B: 中国人面形相对易辨认
C: 中国人不熟悉外国片所反映的内容
D: 外国人面形难以辨认
正确答案:
(单选题) 8: 婴幼儿在与成人的交往中,学会区分“你”、“我”、“他”,根据奥苏伯尔的学习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实质上是( )。
(单选题) 11: ( )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A: 威廉·冯特
B: 艾宾浩斯
C: 桑代克
D: 斯金纳
正确答案:
(单选题) 12: 有些中学生在学习抽象概念和规则时,仍需具体经验支持,从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来看这是因为( )。
A: 他们尚未达到形式运算阶段
B: 这些概念、规则太复杂
C: 具体经验可以帮助他们加深印象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判断题) 11: 形式训练说把训练和改进心的各种官能作为教学的最重要目标。认为学习的内容不甚重要,重要的是学习的东西的难度和训练价值。( )
A: 错误
北语20春《现代汉语(专)》作业3正确答案

(单选题)1: 汉语的词的语法分类的标准具体是什么?
A: 语义
B: 语音
C: 语法功能
D: 概念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2: “相形见绌”的“绌”应读作( )。
A: chù
B: cù
C: zhuō
D: chuò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3: 舌尖后不送气清塞擦音是( )。
A: z
B: c
C: s
D: zh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4: “好球!”这是一个( )。
A: 名词性非主谓句
B: 动词性非主谓句
C: 形容词性非主谓句
D: 拟声词句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5: “啊”前面音节最后一个音是i,它应读( )。
A: 啊
B: 呀
C: 哇
D: 哪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6: “要么A,要么B。
”这是( )复句的典型格式。
A: 因果
B: 假设
C: 目的
D: 选择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7: ( )组是偏义合成词。
A: 波浪、声音、道路、衣服。
北语20秋《心理学》作业3【标准答案】

(单选题)1: 加涅将认知领域的学习分为言语信息,智慧技能和认知策略三大类,其依据是:()。
A: 认知复杂程度
B: 知识的内在表征方式
C: 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型
D: 内在的能力和外在的表现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2: 小明原来见了陌生人就躲避。
上幼儿园一个月后,小明的这种行为消失了。
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
A: 言语信息
B: 智慧技能
C: 动作技能
D: 态度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3: 下面()个教师不善于处理应激。
A: 碰到不如意的时候,常常自嘲
B: 常常反省自己的反应:为什么某些事情会令自己紧张、沮丧、愤怒
C: 当学生与自己作对时,总是充分了解情况后再下结论
D: 常常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情绪上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4: 不属于沉思型学习者的特征是()。
A: 错误少
B: 反思速度慢
C: 深思熟虑
D: 权衡多种解决方案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5: 当某教师在课堂时,学生不声不响,而当离校或离开课堂以后,学生纪律立即松懈。
与这种课堂纪律有关的教师领导类型最可能是()。
A: 专断型
B: 民主型
C: 放任型
D: 无法确定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6: 对科学取向教学论形成作出最大贡献的教育心理学家是()。
A: 奥苏伯尔
B: 加涅
C: 布鲁纳
D: 布卢姆
正确答案: B。
北语19春《心理学》作业1234满分答案

19春《心理学》作业1“给予新习得的词语(如workhard,warmup等),学生能造出合适的英语句子。
”这样陈述的目标的学习结果类型是()。
A.智慧技能B.言语信息C.语文知识D.认知策略正确答案:A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是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的。
A.系列学习B.配对联想学习C.自由回忆学习D.S—R学习正确答案:A不属于沉思型学习者的特征是()。
A.错误少B.反思速度慢C.深思熟虑D.权衡多种解决方案正确答案:B现代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学生对数学问题深层理解的决定因素是()。
A.思维的深刻性B.认知结构中题型图式的贮存与激活C.深刻的洞察力D.思维的灵活性正确答案:B“给予新习得的词语(如workhard,warmup等),学生能造出合适的英语句子。
”这样陈述的目标符合()要求。
A.行为目标B.认知与行为结合目标C.表现性目标D.过程目标正确答案:A中国人看国产影视片容易分别辨出人物面形,而看外国片则难于分辨。
这种现象的心理学解释是()。
A.中国人头脑中贮存外国人形象模式相对较少B.中国人面形相对易辨认C.中国人不熟悉外国片所反映的内容D.外国人面形难以辨认正确答案:A未给小学一年级学生讲过句子的成分和结构,他们却能正确判断:“我爱梅花”是句子,而“冬天的梅花”不是句子。
这可以用乔纳森学习分类以下()来解释。
A.自我知识B.心理模型C.信息网络D.认知成分技能正确答案:B小学低年级儿童对事物好坏判断总是易受老师的影响。
儿童行为的最适当解释是()。
A.这阶段儿童道德判断处于皮亚杰的“权威”阶段B.观察学习C.害怕老师的批评D.儿童有模仿的天性。
正确答案:A加涅智慧技能层次论在理论上的主要贡献是()。
A.阐明了智慧技能在人脑中的表征方式B.把认知策略看成智慧技能的最高形式C.提出了智慧技能的发展观D.阐明了不同类型智慧技能形成的条件正确答案:D下列有利于孩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父母教育方式是()。
A.孩子做作业时,父母陪在旁边督促。
北语19秋《心理学》作业3参考答案

19秋《心理学》作业3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3 道试题,共 52 分)
1.在学习分数后学习百分数,这种学习最宜用()模式进行教学。
A.并列学习
B.发现学习
C.下位学习
D.上位学习
答案:C
2.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儿童学会用绳子打结不属于解决问题,其理由是( )。
A.它所要求的心理活动太简单
B.它不需要复杂的认知活动
C.它不是在人的头脑内完成的
D.它不必克服认知障碍
答案:C
3.小明两岁半就学会正确使用“你”、“我”、“他”三个代词进行言语交流,按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是()。
A.言语信息
B.智慧技能
C.认知策略
D.态度
答案:B
4.科学取向教学论把学习目标界定为()。
A.学生学习的结果
B.学生学习的结果和过程
C.学生学习的结果和价值观
D.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与价值三个维度
答案:A
5.主张“学习的重点不在于记忆,而在于编码”属于()。
A.社会建构主义理论
B.皮亚杰理论
C.激进建构主义观
D.信息加工理论
答案:D
6.在学习圆周、圆周率概念后,学习用c和π表示圆周和圆周率。
这种学习属于()。
A.物体名称学习
B.概念名称学习
C.机械学习
D.有意义学习
答案:B
7.现代认知心理学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分析与传统心理学的分析的主要差异是( )。
北语网院20春《心理学》作业_3答案

(单选)1:外控者倾向于将自己的失败归因于()。
A:运气
B:努力
C:能力
D:勤奋
正确答案:A
(单选)2:态度学习不同于认知学习,因为从学习结果来看,它是()。
A:非认知学习
B:品德学习
C:情感领域的学习
D:行为习惯的学习
正确答案:C
(单选)3:在心理科学史上()第一次用自然科学方法研究了人类联想规律。
A:艾宾浩斯
B:桑代克
C:斯金纳
D:苛勒
正确答案:A
(单选)4:我国的武术动作教学中,不仅有教练员的动作示范,而且每一个基本动作往往有一个形象的名称,如:太极拳中有“白鹤亮翅”、“金鸡独立”等。
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这样的名称对动作技能的促进作用是()。
A:便于语言编码
B:便于动作形象编码
C:提高学习兴趣
D:便于言语和形象双重编码
正确答案:D
(单选)5:运用准备性原则进行教学意味着()。
A:了解学生的知识准备
B:了解学习的认知发展准备
C:根据学生的准备状态教学
D:以上都对
正确答案:D
(单选)6:“过于安静,学生紧张拘谨,由于惧怕教师而反应迟钝、呆板,被动回答问题;课堂纪律较松散,学生心不在焉。
”这种课堂气氛是()。
A:积极型
B:对抗型
C:消极型
D:失控型
正确答案:C。
平时作业(三)心理学及答案

《心理学》平时作业(三)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在我国又称为德性或品行、操行等等。
2.“四因素论”将品德的心理成分划分为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个成分。
3.道德认识是人们对社会道德现象、道德规范及其履行意义的认识。
4.皮亚杰概括出一条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总规律: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并将这一过程划分为权威性阶段可逆性阶段、自我中心阶段、公正阶段等四个阶段。
5.认知学派的学习理论强调整体观,注重人类的学习内部心理过程,注重学习过程中内部的心理结构、认知结构或图式的建构的建构。
6.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用S-R 的公式来解释人的行为。
他们把动机看作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一种对行为的冲动力量,并特别重视用强化来说明动机的引起与作用。
7.促进学习迁移的方法主要有:创设良好的学校环境和气氛、合理安排教材与教学内容、强调新旧知识与技能之间的联系、加强基本原理的教学、创设利于迁移的学习情境以及注意对学生的评价等。
8.课堂管理的各要素是一个统一有机体,其管理主体是教师,管理环境是课堂,管理客体是各种人际关系,管理目标是实现预定教学目标。
9.广义上的教学过程包含三方面内容,一是狭义的教学,二是评价,三是管理。
10. 迁移性的增强是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真正提高的一个重要标志。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道德品质的基础是 d 。
A.道德观点B.道德行为C.道德情感D.道德认识2.社会学习理论最初是由美国的心理学家 c 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
A.皮亚杰B.柯尔伯格C.班杜拉D.杜威3.小学生在回答“什么是讲道德”这一问题时,只能答“不打架不骂人”等而不能作出概括的回答,这种道德概念称为 a 。
A.具体的道德概念B.知识性的道德概念C.内化了的道德概念D.复杂的道德概念4.学生以高度的成功率完成学业任务所花的时间是 dA.分配时间B.教学时间C.投入时间D.学业学习时间5.有些教师甚至在黑板上板书时都知道谁在做小动作,仿佛长有一双后眼睛似的,这体现了有效管理者的特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春《心理学》作业3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3 道试题,共 52 分)
1.当某教师在课堂时,学生不声不响,而当离校或离开课堂以后,学生纪律立即松懈。
与这种课堂纪律有关的教师领导类型最可能是()。
A.民主型
B.无法确定
C.放任型
D.专断型
答案:D
2.根据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特征和不同类型知识在写作过程中的不同作用的原理,低年级儿童写作能力培养的重点是()。
A.通过作文修改以发展反省认知能力
B.形成正确应用词、句的基本技能并丰富其生活经验
C.发展作文构思能力
D.丰富儿童生活经验
答案:B
3.在心理学研究中发现,在一段主题思想不明确的短文之前加上标题与未加标题相比, 被试感到加上标题的材料更易于理解且记忆效果好。
这一现象最适宜的解释是()。
A.联想论
B.生成论
C.图式理论
D.同化论
答案:C
4.根据动作技能能力倾向测验的原理,测量手指的灵活性可以较准确地预测下述技能的学习:()。
A.铅球
B.编织
C.画画
D.射箭
答案:B
5.哈洛用恒河猴作学习定势实验。
猴子通过训练与学习,迁移表现是()。
A.通过经验积累,解决新的不同类的问题的时间大大缩短
B.通过尝试学会了解决辨别问题
C.通过多次尝试,学会了辨别目的物
D.在后继学习中,解决相似问题速度提高
答案:A
6.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是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