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自然科学的革命讲述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思维导图)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第二次工业革命电的应用19世纪六七十年代,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了工业的蓬勃发展,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重要标志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代表成就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利用电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等事物。
他在纽约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火力发电站和输电网。
发电站为电灯提供了能源,促进了电灯的广泛使用世界由此进入了“电气时代”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内燃机的发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应用技术的另一重大成就,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动机问题成就1876年,德国人奥托制造出一台煤气内燃机1883年,德国工程师戴姆勒研制成汽油内燃机,几年后,狄塞尔发明了柴油内燃机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本茨制造出一辆有内燃机驱动的汽车1913年,美国企业家福特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带来了汽车制造业的革命1903年,莱特兄弟的飞机试飞成功,人类从此实现了以内燃机为动力的载人飞行化学工业和新材料表现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经过多年的实验,发明了现代炸药。
后又研制出无烟炸药1869年,美国人海厄特发明了赛璐珞,现代塑料工业由此诞生1884年,法国人夏尔多内发明了人造纤维,开辟了新的纺织品生产领域意义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使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随之而来的资本主义对外扩张増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人口增长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人口的迅速增长。
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越来越多人放弃农业生产,越来越多的妇女走出家庭,成为工业劳动者,为社会地位的提高创造了条件大众教育背景:19世纪中期以后,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化教育。
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课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课知识点总结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
1.19世纪中期,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经济迅速发展,为第二次工业革命
提供了物质基础。
2.自然科学的发展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内容
1.电力的广泛应用:电灯、电话、电报等电气产品的出现,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2.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内燃机代替了蒸汽机,成为新的动力来源,推动了交通运
输工具的发展。
3.化学工业诞生: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等新材料的出现,为人类生活带来了
便利。
4.传统工业也有了新的发展:钢铁、纺织、采矿等工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促进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3.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生活质量。
四、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重要人物
1.爱迪生:发明了电灯、留声机等电气产品,为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做出了重要贡献。
2.卡尔·本茨:发明了内燃机,推动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
3.贝尔:发明电话,使人类的通讯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九年级历史第22课

九年级历史第22课一、课程标准要求。
1. 了解伏尔泰等人的基本主张,初步认识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2. 通过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等人的成就,了解科学在近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知识结构。
1. 思想启蒙的火种。
- 启蒙运动的背景。
- 18世纪,法国旧制度衰败。
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
- 启蒙运动的中心及性质。
- 中心在法国。
启蒙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
- 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
- 伏尔泰。
- 他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主张由开明的君主执政,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
- 他批判天主教会的黑暗和腐朽,但不反对宗教,主张信仰上帝。
他认为天主教会是“迷信的恶魔和狂狺的九头蛇”,必须加以抨击。
- 卢梭。
- 他提出“人民主权说”,认为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权力的表现和运用必须体现人民的意志。
- 他还提出社会契约论,认为统治者的权力来自他同人民签订的契约,如果他违反了民意,人民就有权推翻他。
- 孟德斯鸠。
- 他提出三权分立学说,即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应分属不同的机构,三权相互制衡。
这一学说后来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
- 启蒙运动的影响。
- 启蒙运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进步。
- 启蒙运动还传播到亚洲、美洲等地区,如中国的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都受到了启蒙思想的影响。
2. 科学的革命。
- 牛顿。
- 主要成就。
- 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在天文学、数学、力学等领域都有杰出贡献。
- 在天文学上,他发现万有引力定律,解释了天体运行的规律。
- 在数学上,他创建微积分。
- 在力学上,他建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
其中,牛顿三定律,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影响最大。
- 影响。
- 牛顿的科学成就使自然科学从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推动了科学的发展,为工业革命的开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统编版义务教育九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_近代科学与文化【课件】

牛顿 达尔文 巴尔扎克 托尔斯泰 贝多芬 梵高
英国
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和微积分学
英国
出版《物种起源》,提出“进化论”
法国
《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
俄国 《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德国 荷兰
《英雄交响曲》 《夜间的咖啡馆》《向日葵》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世界历史》九年级 下册
从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历程,总结推动人类进步的重要因素有哪些?
《安娜·卡列尼娜》描述贵族妇女安娜追求爱情幸福, 却在卡列宁的虚伪、冷漠和弗龙斯基的自私面前碰得头 破血流,最终落得卧轨自杀、陈尸车站的下场。这部小 说是新旧交替时期紧张惶恐的俄国社会写照。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世界历史》九年级 下册
国籍 德国
著作 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
地位 “乐圣”“交响乐之王”
国籍 俄国
著作
《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 《复活》
地位 “俄国革命的镜子”
名言 人生在世,有个朋友是一种福气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世界历史》九年级 下册
《战争与和平》,长达一百三十余万字,小说描绘出宏 阔的社会背景下,俄国社会各阶层的生活场景。托尔斯 泰在小说中一方面深刻抨击了俄国的沙皇专制和地主对 农民的残酷压榨,另一方面又否定暴力革命,宣扬道德 上的博爱。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世界历史》九年级 下册
国籍 英国 贡献 著《物种起源》,提出“进化论” 地位 近代生物进化论的奠基人 名言 在科学上面是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
完成工作的方法是爱惜每一分钟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世界历史》九年级 下册
①物种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 ②生物的发展和进化是遗传变异、生存斗争和自然选择的结果 ③人类也是进化来的,不是上帝创造的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优秀教案

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特点: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爱迪生:①耐用的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放映机等②在纽约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火力发电机和输电网时代:“电气时代”内燃机:①1876年,德国人奥托制造出一台煤气内燃机②1883年,德国戴姆勒研制成汽油内燃机③德国工程师狄塞尔发明了柴油内燃机汽车:①19世纪89年代,德国人本茨制造出汽油发动机的汽车②1913年,美国人福特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带来汽车制造业革命化学:①19世纪60—80年代,人们使用新方法生产产品,成本低,性能好②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现代炸药③1869年,美国人海厄特发明了赛璐珞,现代塑料工业诞生④1884年,法国人夏尔多内发明了人造纤维,开辟了新的纺织品在北大西洋撞上冰山,次日凌晨2点20分沉没。
下列对于当时情况的场景设置中,符合史实的是( B )A.船上装有以核能为动力的发动机B.嘹望员抓起话筒高喊“正前方有冰山”C.船长拿起手机拨打报警电话求救D.游客纷纷通过互联网向家人发送电子邮件5.[2016·湖南永州] 拜伦(1788年—1824年)是英国19世纪初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他生活的时代,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是( B )A.他在报纸上看到有关黑人奴隶买卖的广告B.他与欧洲大陆的朋友用电话交流写作心情C.他听说拿破仑当上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D.他乘坐轮船到欧洲大陆各国旅游了解国情1.英国学者安德鲁·波特说:“当英国人从陶醉中惊醒,猛然看见帝国上空的夕阳时,新的太阳已经在大西洋另一端的美洲大陆上升起。
那将是世界大国命运的又一次兴衰消长。
”引起“又一次兴衰消长”的主要原因是( D )A.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B.经济危机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对世界市场的争夺C.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受到严重挑战D.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2.马克思曾预言:“自然科学正在准备一次新的革命。
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2课+科学和思想的力量

1861年俄国 农奴制改 1789年法国大革命 革
1868年日本 明治维新 1915年中国新 文化运动
启蒙运动的影响: 促进思想解放,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 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推动资产阶级革命 ),促进社会进步,促进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的 思想解放
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比较
文艺复兴 时间 范围 主张 批判 14—16世纪(萌芽期) 意大利→欧洲 启蒙运动 18世纪(成长期) 法国→世界 自由平等 封建专制,天主教会
二、近代科学技术成就
项目 国 别 科学家 牛 顿 英 国 主要科学成就 意 义
达尔文
英 国 德 国 波 兰
万有引力定律 奠定近代物理学的 创建微积分 基础,他是近代自 提出运动三大定律 然科学的奠基人。 <<物种起源>>一 是生物科学的一大 书,提出生物进化 重大理论突破,也 是人类思想史上划 论的观点 时代的大事 提出相对论 成为利用原子能 的理论基础 将镭的提炼方法公 布于世,造福人类
课堂小结:
思想启蒙 的火种
时间:18 世纪
封建专制制度 ,主张由开明的君主执政,强调资产阶级的__________ 自由和平等 ,批判天主教会 伏尔泰:反对_______________
1.与文艺复兴运动相比,启蒙运动的显著特点在于 A 肯定人的价值 B 促进了思想解放 C 充分宣扬理性 D 是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2.法国启蒙思想家提倡“自由”“平等”,从根本上说是反映了 A 广大人民的善良愿望 B 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的要求 C 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 D 广大人民反对等级制度的要求 3.在伏尔泰,孟德斯鸠等欧洲启蒙思想家的著作中,出现频率最多的词汇是 A自由 平等 共和 B 自由 平等 三权分立 C 民族 民权 民主 D 民族 民权 民生 4.下列关于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相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A 都兴起于14世纪 B 都以复兴古典文化为目的 C 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 都直接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包袱爆发 5.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思想的一场重大革命,他 A 否定了牛顿的力学原理 B 借鉴了法国科学家的学说 C 揭示了时间,空间并非绝对不变的属性 D 修正了能量,质量互相转化的理论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课件】九年级下册历史

②1913年,美国的福特汽车公司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使汽 车价格大幅下降,开始成为中等收入家庭的交通工具。
手工作坊型
每装配一辆汽车要728个人工 小时,当时汽车的年产量大约 12辆。
流水线
使每辆T型汽车的组装时间由原 来的12小时28分钟缩短至10秒 钟,生产效率提高了4488倍!
福特把汽车的价格削减了一半。 1914年,一个工人工作不到四个月 就可以买一辆T型车。福特先生被 尊为“世界装上轮子”的人。
学习任务二 二·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
自主学习
结合教材P19、20,梳理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式交通运输工具 及其发展过程?
①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发明飞机。 ②中国人冯如被誉为“中国始创飞行大家”。
学习任务三 三·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自主学习 背景: 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加速了石油化工业的产生。
奥托制造出以煤气为燃料的 四冲程内燃机,成为颇受欢 迎的小型动力机。
②1883年,德国工程师戴 马力大、重量轻、体积小、 姆勒研制成汽油内燃机 效率高,可充作交通工具的
发动机。
③德国工程师狄塞尔 发明了柴油内燃机
1892年发明,结构更简单、 燃料更便宜,虽笨重,但却 非常适用于重型运输工具。
自主学习
爱迪生讲述自己的生平和故事 1.自己出身贫寒,但从不放弃努力, 他坚信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 2.自己发明电灯时尝试了1600多种 材料,进行了几千次的实验,失败 无数次,历时三年才终于发明了能 点亮1200小时的耐用炭丝灯泡。
电影放映机
留声机
电影摄影机
爱迪生为什么被称为“发明大王” 创新精神 善于思考 永不言弃 百折不挠
学习任务二 二·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单元综述新人教版

第二单元综述
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1)科学技术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动力。
(2)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几乎同时发生,其规模更大,范围更广,发展更迅速。
(3)一些后起的国家如德国、日本,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加快了经济的发展。
(4)相比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心在重工业部门。
2.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和影响。
(1)条件:①政治上:19世纪下半期,世界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趋于完善。
②经济上:政治稳定带来了经济繁荣,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条件。
③科学文化上:自然科学的新突破,为资本主义发展所要求的新技术革命准备了条件。
(2)影响:①改变了资本主义生产结构,产生了一些新兴工业部门,同时又促进了一些老工业部门的发展。
②产生了垄断组织。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③进一步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激化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④第二次工业革命为人类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面貌
的巨大改观、人类生活质量的普遍提高,注入了前所未有的强劲动力,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尼古拉·哥白尼
Nicolaus Copernicus 1473.2.19~1543.5.26 现代天文学创始人 日心说创立者
伽利略·伽利雷
Galileo Galilei 1564.2.15~1642.1.8
“近代科学之父”
乔尔丹诺·布鲁诺
Galileo Galilei 1548~1600.2.17
Albert Einstein 1879.3.14~1955.4.18 德裔美国 现代物理学奠基人
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者牛顿和达尔文
中考资源网
牛顿
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者
牛顿故居
牛顿出生于英格兰林肯郡沃尔索浦一自耕农 家庭。他是一个早产儿,出生时仅三磅(1磅= 0.4536千克)。1661年进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 学习,1665年6月因伦敦暴发鼠疫离校返乡居住
于他们缺乏坚韧的毅力。
中考资源网
——牛顿
牛顿被葬于伦敦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中考资源网后学院牛顿数学桥
数学桥又称牛顿桥,是位于王后学院内的一座木桥。相传,这座桥是牛顿运用数学和力学原理 设计建造的,整座桥上没有使用一根钉子,堪称是个奇迹。后来,好奇的学生把它拆下来,想看个 究竟。谁知拆下容易,恢复难!无论他w们ww用.zk什5u么.co方m法中考,资就源是网恢复不了原样,连校方也无能为力,最 后,不得不用钉子固定,才重新将木桥架起来。
根据牛顿的原理研制的高级望远镜,使天文学家能比以前更远地观察到宇宙深处。
牛顿在做光学实验
牛顿用过的仪器
牛顿曾痴迷于三棱镜的特性。他在剑桥大学三一学 院的研究室内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实验。他拉上窗帘, www.zk使5u房.co间m中变考暗资,源以网便更容易观察三棱镜的效果。作为一个 大学生,他对于光的特性的了解已经超过了前人。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科学发展过程中 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不但奠定了天体力学的基 础,而且使牛顿力学体系取得统治地位达两百年 之久。
近代自然科学的集大成者
1.惯性定律 2.加速度的比例定律 3.作用反作用定律
1687年牛顿出版力学经典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研究成果:把天体万物的运动,都用运动三定律(誉为是经典物理学 的基础)和万有引力定律予以说明,建w立ww了.zk经5u典.co力m学中考的资基源本网体系。影响: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奠 定了基础。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的第一次大飞跃。
14世纪开始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文艺复兴)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冲破了封建神学的精神束 缚,开始兴起了理性的科学之风。生产发展对科学技术的迫切要求和人们对大自然奥秘的执着探索, 迎来了近代自然科学灿烂的春天。文艺复ww兴w.不zk5仅u.是com思中想考文资化源领网 域的变革,而且成为近代自然科学发 展的基础。
1668年,牛顿制成了第一架反射望远镜样机。1671年,牛顿把经过改进的反射望远镜献给皇 家学会,牛顿名声大震,并被选为皇家w学ww会.zk会5u员.co。m反中考射资望源远网镜,效果远优于伽利略设计的折射望远 镜。反射望远镜的发明奠定了现代大型光学天文望远镜的基础。
距离地球数百万光年的星系
中考资源网
英国物理学家16、42数艾.1I学s2萨a.a家2c克5、N~e·天w1牛7t文o2顿n学7.3家.3、1 自w然w哲w.z学k5家u.co两的数性m中年思论的考。想、成资计就三均源算和大是网方贡在成法献就这、。时(逼孕微近育积论成分、形、概的万率。有论牛引等顿力方还、面在光有代学创数分造和析)
著名物理学家牛顿发明的第一架反射望远镜
近代自然科学家
前期
后 期
艾萨克·牛顿
Isaac Newton 1642.12.25~1727.3.31 英格兰物理、数学、天文学家
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
Charles Robert Darwin 1w8w0w9.z.k25.u1.2co~m中18考8资2.源4.1网9 英国博物学家 进化论奠基人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国产“歼十”飞机起飞
“神舟五号”飞船发射
喷气式飞机和运载火箭的飞行都是w遵ww循.zk牛5u顿.co的m第中考三资定源律网:一种力把燃气从飞行器引擎的末尾推 出去,同时一种相等的反作用力推动飞行器前进。
m1
F=Gm1m2/d2
m2
F
F
d
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图解
物体间引力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质量和它们之间的距离。这可以用上述方程式表示,其中G代 表引力系数,m1和m2代表两个物体的质量,d代表它们之间的距离。即万有引力等于引力常量乘以 两物体质量的乘积除以它们距离的平方w。ww其.z中k5Gu.c值om约中为考6资.6源7网×10-11,单位N·m2/kg2。为英国科学家 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得。
科学的殉道士
1514年5月,波兰哥白尼经过40年天文观测,写成《天体运行论》,创立“日心说”,开启了 近代自然科学之门。1533年,哥白尼在罗马做了一系列讲演,未遭到教皇反对。1543年5月24日该 书出版。伽利略用自制的世界上第一个w天w文w.z望k5远u.c镜om,中证考实资源并网支持哥白尼的“日心说”,后入狱“放 弃了”日心说。布鲁诺也在1592年5月23日被捕,终因坚持于1600年2月17日在罗马百花广场上烧
第六学习主题 第3课
自然科学的革命
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者牛顿和达尔文 相对论的创立者爱因斯坦 课堂小结
导入
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原因
①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冲破封建统治和基督 教神学的束缚,人们开始用科学实验和科学方 法来认识世界;
② 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迫切需要科学和技 术(17世纪始)。
15世纪时的意大利佛罗伦萨
由于他的伟大功绩,牛顿生时 受到国民的尊敬,死时像国王一样 受到人们的瞻仰。
——伏尔泰
我之所以能比别人看得远些, 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上。
——牛顿
我只不过是一个在海滨玩耍的
小孩,不时地为比别人找到更光滑
更美丽的卵石和贝壳而高兴,而在
我面前的真理的海洋,却完全是个
谜。
——牛顿
聪明人之所以不会成功,是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