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盆糕是什么,老北京盆糕的吃法

合集下载

北京传统糕点

北京传统糕点

北京传统糕点北京传统糕点丰富多样,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

这些美味可口的小吃,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索一些著名的北京传统糕点,了解它们的制作工艺以及它们背后的故事。

一、豆沙饼豆沙饼是一种广受欢迎的北京传统糕点。

它的外观金黄饱满,内填有香甜的豆沙馅料。

豆沙饼的制作过程非常精细,需要经过多道工序。

首先,将豆沙馅包裹在面皮中,然后再经过蒸、烤等方式进行烹饪,最后制成形状美观的豆沙饼。

豆沙饼的制作工艺独特,技艺高超。

二、老北京糖葫芦老北京糖葫芦是一种中国传统的糖果,也是北京的特色小吃之一。

它由一串串的山楂、草莓、枣和葡萄等水果串在竹签上,然后沾上糖浆,最后经过晾晒制成。

老北京糖葫芦的制作工艺比较简单,但却需要一定的经验和技巧,才能制作出味道醇厚、色香味俱佳的糖葫芦。

三、月饼月饼是中国传统的节日食品,也是北京的传统糕点之一。

每年中秋节,人们都会品尝各种口味的月饼。

北京的月饼以皮薄馅多而著名,常见的口味有豆沙、莲蓉、五仁等。

月饼的制作过程十分繁琐,需要经过蒸、烤等多个步骤,而且制作工具也很特殊,如月饼模具等。

北京的月饼不仅外形精美,而且味道醇厚,深受人们喜爱。

四、花卷花卷是一种古老的传统面食,也是北京传统糕点的代表之一。

它的外形像一朵盛开的花朵,因此得名。

花卷的制作相对简单,主要是将发酵好的面团揉搓成形,然后经过蒸制即可。

花卷的口感松软香甜,适合早餐或下午茶时食用。

五、灌肠灌肠是北京传统糕点中较为特别的一种,它由精细的肠衣套住糯米、肉末等馅料制成。

制作灌肠需要一定的技巧,如将馅料均匀地填充在肠衣中,然后再经过蒸制而成。

灌肠的外形小巧别致,每一口都可以尝到肉香和糯米的香甜。

北京传统糕点的制作工艺源远流长,凝聚了北京人民的智慧和心血。

它们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种文化的表达和传承。

品尝这些传统糕点,不仅可以感受到食物的美味,还可以了解到北京独特的历史和文化。

所以,无论是作为当地居民还是游客,都应该尝试一下这些美味的传统糕点,感受北京的独特风味。

老北京糖饼的家庭做法

老北京糖饼的家庭做法

老北京糖饼的家庭做法
老北京糖饼,又叫做大炮糕,是北京老味道中的一种受欢迎的传统食品。

一、准备食材:
1.面粉:面粉需要使用优质大面粉,粉不要太老太过筛。

2.椰子汁:使用新鲜的椰子汁或者椰子糊,更加香甜。

3.牛油:使用特制的牛油,既温和口感,又留下淡淡的牛油味。

4.糖:使用白糖,以便能够完美的融入食材中。

二、做法:
1.将面粉和牛油混合,调成捏手即可,然后加入椰子汁和白糖,拌和成团,等到糖饼面团变软。

2.面团放入油炸锅中,使用中火煎成金黄色,将糖饼取出,切成2厘米左右的方块。

3.将色拉油和糖放在两个不同的容器中,调成稠状淋在糖饼上,然后再将糖饼放入烤炉中,烤熟,即可。

三、存储:
老北京糖饼可以保存在冰箱里,建议一次拿出一小份来进行食用,以免污染太重导致口感不佳,另外,也可将糖饼放在密封盒中存放在室温下,贮藏时间不要超过一天。

总之,老北京糖饼是一种受欢迎的传统食品,不仅能够给家庭提供美味佳肴,而且营养价值也很高,老少皆宜,在家也可以轻轻松松做出可口的老北京糖饼,每天都能吃到家的味道,在家保持兴奋的心情!。

【历史】最美家乡菜京味儿名吃御膳房经典桂花糕千层糕

【历史】最美家乡菜京味儿名吃御膳房经典桂花糕千层糕

【关键字】历史【最美家乡菜】京味儿名吃、御膳房经典《桂花糕、千层糕》老北京的小吃很多,可以说是琳琅满目数不胜数。

而最能勾起我儿时回忆的那要属老北京最传统而又历史悠久的“桂花糕和千层糕”了!小时候姥姥给我做过吃,妈妈也常为我做着吃,甜甜的、糯糯的,桂花味儿又香香的,里面还有很多果脯和葡萄干之类的东西,煞是好吃,那曾是我儿时的最爱!据传,“桂花糕”在北宋时期就是北京一带的吃食。

那时,北京是座边陲城市,又是军事要塞。

和平时期这里可以南北通商,战时这里有重兵镇守,是北宋抵御匈奴的第一道关隘和最北部的屏障。

北京当时聚居着很多南北客商,南货北运北货南发,市井繁华,市场上南北货物也很齐全。

北方人利用南方客商运来的桂花酱等佐料,制作出了很多的小吃,后来老北京人爱吃的“桂花糕”也是其中的一款。

“桂花糕”其时是一道北京很普通的面食,那时期并没有什么大的名气,直到清朝的康熙年间,才逐渐变成了一道誉满京城的名小吃。

史料记载,在康熙六十大寿的庆典上,席开数百桌饮宴人数竟达6000余人!由于饮宴者中,曾跟随康熙帝南征北讨的功勋老臣被邀请的居多,因此取名为“千叟宴”。

康熙因久未见到这些曾和自己驰骋沙场的老部下,此次相聚康熙帝一高兴竟要一连摆宴三天,要每日和这些老臣们开怀畅饮共叙往事。

此道旨意一下,内务府可忙的不亦乐乎!要求御膳房所做的菜点顿顿都不得重样,又火速加派人手征集人员,御厨们是各展绝技各显其能。

什么南方的北方的,京城的外阜的,各种大菜小吃,名饮名点荟萃于紫禁城。

凡是御厨们能想到的又做得出来的,系数都摆到了皇帝和大臣们的面前。

由于饮宴在坐的勋臣们长者居多,这“桂花糕”又软乎又好吃,因此,是最受欢迎的点心之一,皇帝一高兴还赏赐了不少。

这下可更忙坏了御膳房,据说,光在院子里临时搭建的灶台就砌了有上百座,上面再搭上席棚一连蒸了个通宿!这“桂花糕”过去不起眼儿,为什么一下子这么受欢迎?原来,这普通的甜味面食经御厨们一改良,里面又加了很多果料,糕面上又撒了一些青丝红丝,大臣们见了又好看又好吃,还很适合老年人的口味,大伙儿争着吃,有些人还边吃边念叨;这宫里的吃食就是和外面的不一样!其实,这“桂花糕”也是和他们一块儿进的宫,呵呵!听说,那是内务府在开宴筹备之前,特意的从市井小吃中选出来的。

北京特产八大件介绍

北京特产八大件介绍

北京特产八大件介绍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出了许多特色的北京特产。

在这里,我将为大家介绍北京的八大特产。

第一大件:北京烤鸭北京烤鸭是中国烹饪的一大瑰宝,也是北京的代表性美食之一。

它的制作历史悠久,独具特色。

烤鸭的皮薄脆,肉质鲜嫩,色泽金黄,口感丰富。

品尝烤鸭时,可以将鸭肉卷在薄饼里,搭配葱丝、黄瓜丝和甜面酱,入口香脆可口,令人回味无穷。

第二大件:豆汁糕豆汁糕是北京传统的小吃,制作原料主要是糯米和豆汁。

豆汁是北京人非常喜爱的饮品,而将豆汁与糯米结合制作成糕点,口感独特。

豆汁糕外皮软糯,内馅酥脆,味道鲜美。

它是老北京的代表性小吃之一,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

第三大件:琉璃糖琉璃糖是北京特色糖果之一,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精致的外观而闻名。

琉璃糖色泽晶莹剔透,外表光滑如玻璃,糖心酥脆可口。

它的制作过程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手工制作的琉璃糖更为珍贵。

每一颗琉璃糖都是糖师傅精心打造的艺术品,具有观赏和食用的双重价值。

第四大件:老北京纸扎灯笼老北京纸扎灯笼是北京传统的手工艺品之一,制作过程繁琐,需要经过多道工序。

纸扎灯笼造型各异,颜色斑斓,是北京过年期间街头巷尾的常见景象。

它不仅具有装饰作用,还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第五大件:京剧脸谱京剧脸谱是京剧表演的重要元素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京剧脸谱的色彩丰富多样,每个脸谱都有着独特的寓意和象征。

京剧演员通过脸谱的变换,展现角色的性格特点和情感表达,使观众更好地理解剧情和人物。

第六大件:雕漆雕漆是一种传统的工艺品,具有悠久的历史。

它以木器为基材,经过多道工序和精细的雕刻加工,再涂上多层漆,最后经过打磨和抛光,制成精美的工艺品。

雕漆作品色彩鲜艳,纹理精细,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第七大件:景泰蓝景泰蓝是中国传统的工艺品,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华丽的外观而闻名。

景泰蓝制作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其中最关键的是填色和烧制。

景泰蓝作品色彩鲜亮,纹饰精美,形象逼真。

去北京必吃的8种特色糕点,是北京人的最爱,来看看你吃过没

去北京必吃的8种特色糕点,是北京人的最爱,来看看你吃过没

去北京必吃的8种特色糕点,是北京人的最爱,来看看你吃过没北京不仅是中国的首都,更是中国著名的六大古都之一。

它的历史文化悠久,饮食文化更具中国的代表。

历经由少到多的过程,汇集了南北方地区的饮食文化的精髓,形成了特有的“京味儿”。

北京的糕点颇负盛名,品类繁多。

在以前,北京人探访亲友都要携带礼物,讲究送“京八件”。

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介绍去北京必吃的5种糕点。

一、驴打滚没有谁能拒绝的了糯糯叽叽的驴打滚,它是老北京的传统小吃之一,除此地之外,在东北地区和天津地区也有它的一席之地。

驴打滚别名又叫豆面糕,至于为什么叫驴打滚呢?因为表面撒的黄豆面就像是老北京郊外的野驴在地上打滚洋起的黄土,不得不说这个比喻真的很形象。

制作驴打滚的原料很多,主要有大黄米面、黄豆面、澄沙、白糖等。

制作工艺有三道:制坯、和馅和成型。

因为表面撒满黄豆面,所以吃起来会有满嘴的豆香味。

二、双奶卷如果你也喜欢奶制品,那绝不能错过这个双奶卷,它也叫鸳鸯奶卷,一边卷芝麻白糖一边卷山楂糕。

是从宫廷流传出来的美食,据说是当年慈禧太后最喜欢的点心。

双奶卷的主要原料是牛奶、米酒、白糖、山楂和芝麻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是很好的补钙美食。

它的味道和口感可谓一绝,轻轻咬一口,淡淡的酒香混合着甜甜的奶味,口感既柔软细腻又清凉爽口。

唐鲁孙曾经称赞它:“白华赤实,浆凝玉液,既好吃又好看,可称奶类珍品。

”三、糖火烧糖火烧是北京的传统小吃,也是北京人经常吃的早点之一,距今有300多年的历史。

因为在制作糖火烧时要用缸作成炉子,然后将烧饼的生坯贴在缸壁上烤熟,所以叫糖火烧。

相传在明崇祯年间,一个名叫刘大顺的人在京城开了一家店,取名为“大顺斋”,专门卖糖火烧。

到清代乾隆年间,大顺斋远近闻名。

随之时间的发展,糖火烧的制作工艺也更加精细。

糖火烧的外皮酥脆,吃起来满口醇厚浓郁的麻酱和红糖香。

四、豌豆黄豌豆黄也曾是宫廷小吃,但是与双奶卷不同的是,它是从民间传入宫廷的,慈禧很爱这一口。

老北京典故及“歇后语”(六)

老北京典故及“歇后语”(六)

⽼北京典故及“歇后语”(六)图⽚说明:粟⽶蒸糕赛⾦黄,芸⾖多来枣⼉⾹,过往⾏⼈寻味到,惊闺少妇梦不长!这四句是说:⽼北京的“盆糕”⽤内蒙或河北⼭西北部出产的⼤黄⽶磨⾯,和以熟烂⼤芸⾖,配上北京郊区密云县出产的⼩枣⽽蒸制的⼀种⾹甜⼩吃糕点。

每天清晨⼈们早早起床准备劳作各种营⽣,不⽤听见吆喝,只要空⽓中飘来浓烈的枣⾹⾖⾹黄⽶⾹,就知道卖“盆糕”的已经出摊,这真是:⼈叫⼈绝不应声,货叫⼈⽴马就到!⼈们禁不住“盆糕”⾹味的诱惑,纷纷出门购买。

上班的⼯⼈,读书的学⽣,也买上⼀块边⾛边吃,不到⼀个早晨,偌⼤⼀个“盆糕”已然售罄,来晚的顾客只好忍耐⼀天馋瘾等待明天早早前来购买!经营此种制作的⽣意⼈⼀般都是回族。

每天⼀家⼈早起五更开始蒸制盆糕,待到盆糕已经蒸熟出锅,天⽓也正好⼤亮,推出⼩车街边迎接早出的⼈们。

卖“盆糕”的⼯具是独轮或双轮⼩车,车的关键部位都包以黄铜,镶嵌铜钉,每天主⼈把⼩车擦拭得⼲⼲净净锃亮⽆暇。

车上再配⼀蓝布招牌,蓝底⽩字注明“清真古教”!车上还配有⽩糖瓷盆,⽵筷签桶,⽵签若⼲。

车的⼀边⼀块偌⼤的“盆糕”,⾦黄⾊的糕上布满了醇⾹的芸⾖,糕的上边则是⼀层飘着甜⾹的⿊⾊⼩枣。

糕的⼀侧盖以⽩布已⽤保温。

来了顾客购买,⼩贩就拿起⽩铁做成的“⽡⽚⼑”由糕的⼀侧“挖切”成两头尖中间厚的“象眼块”然后在⽩糖盆⾥⽤劲⼀按沾好⽩糖,再⽤⼀根“Y”型⽵签扎在糕上交给顾客,就完成了⼀宗甜美⾹醇的买卖!⾹甜醇味⼉的“盆糕”是⽼北京独特的风味⼩吃。

以前在北京的各处都可以见到,如今由于蒸制“盆糕”费时费事⼜费⽕⼒,在市场上已经不多见!再由于蒸制“盆糕”的原料----⼤黄⽶产量极低,⽬前已经改⽤“江⽶⾯”代替“黄⽶⾯”。

再由于现在⾯粉的加⼯,农作物种植的化学肥料,使得所有原料失去了纯真的⾹味⼉,所以现在的“盆糕”淡⽽⽆味,⾷⽽不⾹!呜呼!京城难寻真⾹味,梦⾥依稀流涎时!(关于“盆糕”的制作⽅法和故事请看我早期博⽂:消失的民俗(之四----蒸年糕))****** 语⾔⽂字游戏 ——“歇后语”******【⼀】洗澡⽔沏茶 ———— 不是味⼉!(哪⾥有⽤洗澡⽔沏茶的道理!这句歇后语的意思是:不能做违背常规的事情。

闲话老北京百姓饮食民俗

闲话老北京百姓饮食民俗

闲话老北京百姓饮食民俗闲话老北京百姓饮食民俗一笑堂采编北京的东南部分,是华北大平原的一部分;西部、北部是属于太行山、燕山山脉的山地。

平原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盛产水稻、小麦、玉米高粱、粟(小米)、荞麦及各种蔬菜。

山区产板栗、核桃、枣、梨、柿、沙果、山楂、桃、杏等干鲜水果。

北京是华北平原与内蒙古高原之间的交通要道。

自古以来,这里一直是中原农业经济与北方草原畜牧经济商品交换的集散地,也是兵家必争的军事战略重镇。

自春秋时燕国建都于此,以后陆续有辽、金、元、明不断地输往北京。

但当时京城普通居民十之七八,包括小康之家,皆以杂粮为主食。

如遇灾年或战乱,贫民往往连杂合面(玉米面加少许黄豆面)也难以吃到。

贫民小户终年很少食香油。

中等人家,吃肉也少,只有到了年节,为了祭祀或待客,才宰鸡杀鹅,买鱼买肉。

据清末的统计,京师居民号称120万,日食猪约600头,羊800只。

逢年过节需用量则须加倍。

鱼鲜一类水产品,主要来自津沽,但价格昂贵,一般平民难以问津。

近几十年来,北京人口激增,全国各地来北京定居的人口占相当大的比重,他们带来了各地区的饮食习俗,这是我国各地饮食风俗空前的大融合。

北京传统的饮食习惯、饮食风俗逐渐淡化。

北京人在饮食上的消费水平日益提高。

每日上市的鱼肉禽蛋量,远远超过了过去的年上市量。

能代表北京饮食文化成就的,应首推北京的菜肴。

另外,北京还有不少值得称道的名食,如:原为清宫小吃的千层糕(88层),随着清王朝建都北京而出现的美食萨其马,“致美斋”的名点萝卜丝饼,谭家菜中的名点麻茸包,“正明斋”的糕点,“月盛斋”的酱牛肉,“天福号”的酱肘子,“六必居”和“天源酱园”的酱菜,“通三益”的秋梨膏,“信远斋”的酸梅汤等。

这些食品,虽不是每个市民都能吃到,更不会成为人们的日常食品,但它毕竟为北京人的饮食生活增添了光彩。

过去,北京的饭馆多种多样,有大有小,有南有北,有中有西。

中餐馆大约分五种:一是切面铺、包子铺、饺子铺、馄饨铺等,单卖面食。

如何做老北京扒糕?北京小吃扒糕的做法

如何做老北京扒糕?北京小吃扒糕的做法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如何做老北京扒糕?北京小吃扒糕的做法
导语:扒糕是北京小吃中的夏季小吃,用荞麦面制成,一般与凉粉同时出售。

食用时切成小块,再将小块扒糕削成两头薄中间厚的长条薄片盛在碗内,浇上
扒糕是北京小吃中的夏季小吃,用荞麦面制成,一般与凉粉同时出售。

食用时切成小块,再将小块扒糕削成两头薄中间厚的长条薄片盛在碗内,浇上用麻酱、酱油、好醋搅拌的汁,加上红咸胡萝卜擦的丝,浇芥茉或辣椒或蒜末均可。

北京小吃扒糕的做法
原料:大蒜25克,芥末糊25克,辣椒油10克,咸胡萝卜25克,精盐6克。

做法:
1、将胡萝卜切成丝加少许盐腌制几分钟,蒜拍成泥,放入小碗中,加入芝麻酱、醋、酱油、盐、芥末酱调匀备用,干辣椒放入锅中煸干,取出切碎,倒入少许热油制成辣椒油。

2、将凉水1000克加盐倒锅内烧开,将麦面倒入,用木棍搅成团后过凉水。

3、将面团用手沾凉水拍成圆饼形,用小刀打成条状入碗,浇以酱油、辣椒油、醋、蒜汁,放和好的芝麻芥末糊、用礤床擦好的咸萝卜丝,即可食用。

生活中的小知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北京盆糕是什么,老北京盆糕的吃法
都说为爱与美食不可抗拒,盆糕相信作为吃货们肯定不陌生。

他是北京小吃里的一种美食。

但是如果平常不怎么关注吃的同学们可能就不知道他是什么,又为何叫盆糕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他的美味之处吧。

盆糕是北京地区汉族传统名点之一,过去北京的切糕铺一般在冬季经营盆糕。

隆冬腊月,您若手垫木纸,来上一块刚出锅的盆糕,既御寒保暖,又裹腹健身。

如果再遇上个大雪天,您不用吃,就是见到这情景,也难以忘怀。

真可谓:“寒冬腊月雪花飘,门内青烟唤盆糕。

旧京美食实难忘,不知今日何处销”。

盆糕的制作材料:江米1500克,白芸豆、大红枣各600克,白糖250克,桂花适量。

盆糕的特点色泽红白相间,粘软甜香。

1.将江米泡透磨成面。

取1/2大红枣泡洗干净,煮熟。

芸豆洗净,用水泡透煮至八成熟。

2.江米面与芸豆一起拌匀。

锅内加水烧沸,把蒸糕用的带孔瓦盆坐在蒸锅上,锅沿与盆沿之间,用湿布堵严不使漏气。

3.先将生枣洗净铺于盆底,再铺一层芸豆江米面,待蒸气上来时,蒸约30分钟,再铺一层熟枣和一层芸豆江米面,弹点水花盖上布,再蒸约30分钟,待熟后打开布反扣在案子上,糕约10厘米厚。

切块浇桂花水,食时蘸白糖即口。

盆糕的制作要领:蒸糕时要用旺火速蒸。

【结束语】过去北京的切糕铺一般在冬季经营盆糕。

隆冬腊月,您若手垫木纸,来上一块刚出锅的盆糕,既御寒保暖,又裹腹健身。

如果再遇上个大雪天,您不用吃,就是见到这情景,也难以忘怀。

您可能也喜欢:古色古香的酿苦瓜由来与传说最具特色的青岛小吃有哪些宗教文化:什么是佛教文化中国饮食文化的意义,你知道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