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月系列主题培训-八大经典安全管理理论
安全八大理论

实验。
2018/8/20
第 14 页
事故发生后也存在一个蛙水效应。事故发生后,大家 对于安全生产的敏感性、重视程度都会大幅度提高,但一 般三年之后,这种影响便会逐渐消失。要想确保安全,就 必须警钟长鸣,就不能随着时间的流逝自我麻木。
“蛙水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在熟悉的环境进行风
险识别——难;在渐变的环境中进行风险识别——更难。
2018/8/20
第 16 页
第四,需求层次论。
富裕阶段 成长
小康阶段
归属
温饱阶段
生存
2018/8/20
第 17 页
当前,安全工作越来越重要就是因为人们的需求层次 在不断提高。从安全到环保到健康是企业生产管理发展的趋 势,相应的我们的生产管理目标也将由无死亡到无污染再到 确保健康。在这个意义上看,我们的生产管理工作仍处在一 个较低需求满足层次上。 “需求层次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安全工作会越来 越重要,按照安全、环保、健康的递进趋势,企业会逐步向 无亡人事故、无环保事件方向发展。
一个得不到执行的制度,还不如没有。
安全经验分享示例1
3、如何避免制度刚性软化
加强监督检查,第一时间发现“破窗”; 要“亡羊补牢”,举一反三,健全完善制度; 培养员工对制度的敬畏,主动学习和认同;
任何制度的执行都是他律和自律的统一。
安全管理的八个理论
第一: 冰山理论。 第二: 木桶理论。 第三: 蛙水效应。 第四: 需求层次论。 第五: 事故倾向理论。 第六: 破窗理论。 第七: 跳蚤实验。 第八: 权力服从理论。
第 10 页
第二,木桶理论。
企业管理中有个著名的木桶理论,即,一只木桶能够
装多少水取决于木桶中最短的一块木桶的长度,而不是最长
安全月系列主题培训-八大经典安全管理理论21页PPT

安全月系列主题培训-八大经典安全管理 理论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安全月系列主题培训-八大经典安全管理理论

“跳蚤实验给我们的启示是:如果培训不到位,违章就会多; 培训环境好,遵章就会好。
微信订阅号:安环健资料库
栅栏理论
在美国司法史上, 曾经出现过一个典型的商业秘密侵权案件:摄影师乘坐直升飞机,在封闭的 工厂上空进行拍照。审理此案的克罗夫特法官在判决书中指出,被告乘坐直升飞机在开放的天 空进行旅游摄影从表面上来看是合法的,但是一旦联系到拍摄的领域存在着被保护的商业秘密, 被告的行为就是违法的 法官引入“栅栏理论”,并不要求保密措施万无一失,而要求其权利人必须采取了具体的措施, 并且这些措施在实际中得到了执行。保密措施是否恰当和合理,应根据具体案件、具体保密对 象和范围而定。
“破窗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第一,安全隐患要及时消除; 第二,环境影响安全工作。
微信订阅号:安环健资料库
跳蚤原理
科学家做过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将跳蚤放到一个器皿中,在上 面加一个透明的盖,跳蚤每次跳跃都会碰到盖子上,几次碰壁后, 跳蚤就会适应这种限定的高度,以后每次跳跃都不会再碰壁。这 时候移开那个透明的盖子,这些训练有素的跳蚤再也跳不出那个 器皿了,因为它每次的跳跃都不再超过那个习惯高度。
微信订阅号:安环健资料库
危险因素/ 风险
屏障和控制
工作环境
不希望发生的结果
需求层次论
马斯洛在1943提出了需求层次论,这种理论认为, 人类动机的发展和需要的满足有密切的关系,需要 的层次有高低的不同,共5层。低层次的需要是生理 需要,向上依次是安全、爱与归属、尊重和自我实 现的需要。自我实现指创造潜能的充分发挥,追求 自我实现是人的最高动机,它的特征是对某一事业 的忘我献身。高层次的自我实现具有超越自我的特 征,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
安全人必知的八大安全管理原理

(1) 识别潜在事故。 (2) 找出可能的原因。 (3) 采取预防措施。 (4) 制定应急措施。
Thanks
04 强制原理
安全管理重视强制原理, 这是基于以下四个原因:
(1) 事故损失的偶然性。 (2)人的捷径心理和冒险心理。 (3) 事故损失的不可挽回性。 (4) 安全管理的目的性。
05
动态相关性原则
系统要素的动态相关性是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
为搞好安全管理,必须掌握与安全有关的所有 对象要素之间的动态相关特征,充分利用相关 因素的作用。
责任原理
03 预防原理
我国东汉末期政治家荀悦在其所著《申鉴•杂 言》中,提出了国家治理中的防范思想,对我 有三术:一曰防,二曰救,三曰 戒。先其未然谓之防,发而止之谓之救,行而 责之谓之戒。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
事故是可防的,只要针对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制定预防的对策, “安全零事故”完全可以达到。
合——就是要强化安全的权威性,以保证强有力的协调控制,实现有效综合。
07
偶然损失原则
这个原则强调在安全管理实践中,一定 要重视各类事故,包括损工事件、未遂 事故(虚惊事件),只有将它们都控制 住,才能真正防止事故损失的发生。
9
08 因果关系原则
从事故的因果关系中认识事故发生的必然性,从必然性中发现事故发生的规 律性,按照规律将不安全条件变为安全条件,把事故消灭在早期起因阶段。
06
整分合原则
现代高效率的安全管理必须在整体规划下明确分工,在分工基础上进行有效的综合,这就是整分合原则。
整——就是企业领导在制定整体目标、进行宏观决策时,必须把安全纳入,作为整体规划加以认真考虑; 分——就是安全管理必须做到明确分工,层层落实,要建立健全安全组织体系和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使每
EHS管理八大理论--无理论不成系统

EHS管理八大理论--无理论不成系统1895年,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与布罗伊尔合作发表《歇斯底里研究》,弗洛伊德著名的“冰山理论”也就传布安全工作可以借鉴的八个理论于世。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人格有意识的层面只是这个冰山的尖角,其实人的心理行为当中的绝大部分是冰山下面那个巨大的三角形底部,那是看不见的,但正是这看不见的部分决定着人类的行为,包括战争、法西斯,人跟人之间的恶劣的争斗,等等。
1、事故冰山理论:事件:伤害:死亡=300:29:1启示:安全管理必须突破水面上的八分之一,不能流于形式、浮在表面,不能只看到水面上的事故,还要看到水面一下的事件、隐患,真正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深度入心。
2.木桶理论一只木桶能够装多少水取决于木桶中最短的一块木桶的长度,而不是最长的那块,公司就象一只木桶。
安全工作可以借鉴的八个理论这个理论还可以延伸一下,一只木桶能够装多少水,不仅取决于每一块木板的长度,还取决于木板间的结合是否紧密。
如果木板间存在缝隙,或者缝隙很大,同样无法装满水,甚至一滴水都没有。
新木桶理论认为传统的木桶理论存在一定的缺陷。
一个木桶能不能容水,容多少水,除了看最短木板之外,还要看这个木桶是否有坚实的底板、木板之间是否有缝隙。
木桶底板是木桶能否容水的基础。
木桶是否有缝隙是能否容水的关键。
木桶的底板是基础,桶箍是关键,而最短木板决定了能容水的最大容量。
成君忆先生在其管理学新著《水煮三国》中将木桶理论作了进一步的引申:一只木桶能够装多少水不仅取决于每一块木板的长度,还取决木块与木块之间是否紧密。
一个团队的战斗力,不仅取决于每一名成员的战斗力,也取决于成员与成员之间的相互协作、相互配合,这样才能均衡紧密地结合成一个强大的整体,企业才不会变成一个漏水桶。
团队成员之间对不安全行为相互提醒、监督。
启示:短板:法律保障、安全信息、应急救援、风险识别、安全教育……底板:规章制度、操作规程。
如果规程、制度存在缺陷,那么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
3.安全八大理论

2013-11-20
第 11 页
第四,需求层次论。
富裕阶段 成长
小康阶段
归属温饱阶段Fra bibliotek生存2013-11-20
第 12 页
当前,安全工作越来越重要就是因为人们的需求层次 在不断提高。从安全到环保到健康是企业生产管理发展的趋 势,相应的我们的生产管理目标也将由无死亡到无污染再到 确保健康。在这个意义上看,我们的生产管理工作仍处在一 个较低需求满足层次上。 “需求层次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安全工作会越来 越重要,按照安全、环保、健康的递进趋势,企业会逐步向 无亡人事故、无环保事件方向发展。
2013-11-20
第 23 页
安全环保管理与公司业务快速发展不适应
一是,在生产经营业务大规模发展的同时,没有按照“工期服
从质量、技术保证安全、管理必须科学”的要求,评估论证安全环 保管控能力,并配备配齐与生产经营业务适应的安全环保监管力量。 二是,在集加工贸易、转口贸易、境内外期货交易、仓储、油 品运输、生产运行等一体化管理模式下,一些企业片面地追求经济 效益,忽视或弱化安全环保管理,导致安全环保出现盲区和死角。 三是,一些企业法律法规意识淡薄,违法违规现象严重,工程
70%的事故是违章造成的,大于70%的 责任在于直接管理者;反“三违”中狠反 违章指挥更重要。
2013-11-20 第8页
第三,蛙水效应。
十九世纪末,美国康奈尔大学曾进行
过一次著名的实验。把一只青蛙放进热水 里,青蛙会马上跳出来,但当把它放在凉
水里慢慢加热时,青蛙因丧失了温度变化
的敏感性,因未及时奋力跃出逃脱危险, 只得最终毙命。这就是有名的“蛙水效应”
2013-11-20 第 15 页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例子:由于大家都习惯了不系安全 带,所以这种不安全的行为就变得正常;由于大家都喜 欢开快车,超速形式就变得正常了,但事故不会因为你 觉得正常了就不发生了。 要想实现生产全过程受控,首要一点就是我们的 制度、规程不能成为破窗;有问题的、不符合实际的可 以动态维护,但不能成为形式。
安全月系列主题培训八大经典安全管理理论

安全月系列主题培训八大经典安全管理理论安全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关键一环,而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安全生产的新时代,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因此,了解安全管理理论,掌握安全管理实践技能,成为企业职工的必要素质。
为此,在安全月系列主题培训的讲座中,我们将向大家介绍8大经典安全管理理论,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企业安全管理。
1、信息安全管理理论在信息时代,信息安全日益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
信息的量大幅度增加,但是信息的来源却越来越难控制。
信息安全管理理论通过规范信息的处理、传输、存储等方面,保证信息的安全性,防止人员恶意攻击和网络病毒等隐患,是一个重要的安全管理理论。
2、调查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是一种常用的现代安全管理方法。
通过质量的调查和资料的收集,了解和分析公司内部问题的特征和规律,提高行业内安全生产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
3、监管理论监督理论认为,在企业安全管理中,应该制定具体有力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并且对安全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点进行监控,只有制定了有效的监管制度才能确保安全生产。
4、风险管理理论风险管理理论主要是通过风险评估、预防和控制措施、事故应急处理等环节,全面保障安全生产。
企业在安全管理时,需要对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和评估,以此确保始终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和隐患。
5、公司文化建设理论公司文化建设理论主要是从人类思想和心理、习惯和行为等角度分析,提供了一种方法,企业可以借助自身文化、信仰和价值观的力量,加强企业的管理和实践。
6、人因管理理论人因管理理论是安全管理中一个比较特别的领域。
这个领域不仅包括人员的身体健康状态,还包括人员的心理状态、思维状态、个人能力和性格等。
对于企业安全管理来说,人因管理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7、法律规定理论在现实社会中,各种法律法规的建立、颁布、实施和执行对于企业安全管理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因此,企业安全管理者必须充分了解和高度重视法律法规制约管理的重要性。
八大安全管理理论模型

八大安全管理理论模型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和社会生活中,安全管理成为了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有效的安全管理策略,众多学者和专家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理论模型。
以下将为您详细介绍八大安全管理理论模型。
一、事故因果连锁理论事故因果连锁理论认为,事故的发生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一系列互为因果的原因事件相继发生的结果。
该理论强调,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而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则包括个人的缺点、管理的缺陷、不良的环境以及先天的遗传因素等。
通过对这些因果关系的深入分析,可以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从根本上消除事故的隐患。
例如,在一个工厂中,如果工人未佩戴防护设备(人的不安全行为)进行操作,同时设备老化且缺乏维护(物的不安全状态),那么就很容易引发事故。
而导致工人未佩戴防护设备的原因可能是安全培训不足(管理的缺陷),工人自身安全意识淡薄(个人的缺点)等。
二、能量意外释放理论该理论指出,事故是由于能量的意外释放造成的。
各种形式的能量,如机械能、热能、电能等,如果失去控制,就可能对人员和设备造成伤害。
因此,预防事故的关键在于控制能量的意外释放,或者通过采取防护措施来减少能量对人体的作用。
比如,在电力系统中,为了防止触电事故,会采用绝缘材料来阻止电能的意外释放;在机械加工中,会安装防护装置来防止机械能对工人的伤害。
三、轨迹交叉理论轨迹交叉理论认为,在事故发展进程中,人的因素运动轨迹与物的因素运动轨迹的交点就是事故发生的时间和空间。
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相遇时,就会导致事故的发生。
以建筑施工现场为例,如果工人在高处作业时未系安全带(人的不安全行为),同时脚手架搭建不牢固(物的不安全状态),那么当这两个因素在同一时间和空间出现时,就可能发生高处坠落事故。
四、系统安全理论系统安全理论强调,在安全管理中不能仅仅关注个别元素,而要将整个系统视为一个整体来考虑。
通过对系统的全面分析,识别潜在的危险因素,并采取综合的控制措施来降低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体
管理名言
你的下属绝对不会做你希望的事情,他只会做你要求和检查监督的事情
IBM 董事长——郭世纳
不追究处罚,偏差就会普及、加重
1 冰山理论
2 木桶理论
3 蛙水效应
4 需求层次论
事故倾向理论 5
破窗理论 6
跳蚤原理 7
栅栏理论 8
冰山理论
1895年,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与布罗伊尔合作发表《歇斯底 里研究》,提出了著名的“冰山理论”:人的心理就像海 上的冰山一样,露出来的仅仅是其中的小部分,绝大部分 处于海面之下,处于无意识状态。而正是这看不见的冰山 下的巨大的底部,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人类的行为。
冰山理论
安全管理中也同样适用“冰山理论”。任何违章、违规 行为不是出了事故暴露出来才存在的。从安全角度讲, 露出海平面的是事故,海平面以下是隐患(风险)。而规 章、制度也只是浮在水面的部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人 的思想和情感。因此安全生产在手中,更要在心中。
危险因素/ 风险
屏障和控制
工作环境
不希望发生的结果
需求层次论
马斯洛在1943提出了需求层次论,这种理论认为, 人类动机的发展和需要的满足有密切的关系,需要 的层次有高低的不同,共5层。低层次的需要是生理 需要,向上依次是安全、爱与归属、尊重和自我实 现的需要。自我实现指创造潜能的充分发挥,追求 自我实现是人的最高动机,它的特征是对某一事业 的忘我献身。高层次的自我实现具有超越自我的特 征,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
结束 谢谢
培训讲师:
培训日期: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例子:由于大家都习惯了不系 安全带,所以这种不安全的行为就变得正常;由 于大家都喜欢开快车,超速行驶就变得正常了, 但事故不会因为你觉得正常了就不发生了。
要想实现生产全过程受控,首要一点就是我们的 制度、规程不能成为破窗;有问题的、不符合实 际的可以动态维护,但不能成为形式。
“破窗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第一,安全隐患要及时消除; 第二,环境影响安全工作。
当前,安全工作越来越重要就是因为人们的需求层次 在不断提高。从安全到环保到健康是企业生产管理发 展的趋势,相应的我们的管理目标也将由无死亡到无 污染再到确保健康。在这个意义上看,我们的生产管 理工作仍处在一个较低需求满足层次上。
“需求层次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安全工作会越来越重要, 按照安全、环保、健康的递进趋势,企业会逐步向零死亡、 零事故、零污染方向发展。
木桶理论
“木桶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当前我们安全管理中, 短 板 是 安全技术、风险识别、安全教育、安全行为。 底 板 是 安全原则 桶 箍 是 规章制度、操作规程
蛙水效应
十九世纪末,美国康奈尔大学曾进行过一次著名的实验。把一只 青蛙放进热水里,青蛙会马上跳出来,但当把它放在凉水里慢慢 加热时,青蛙因丧失了温度变化的敏感性,因未及时奋力跃出逃 脱危险,只得最终毙命。这就是有名的“蛙水效应”实验。
死亡、重伤 不安全行为和状况
“冰山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安全管理必须突破水面上的八分之一,不能流于形式、浮在表面,真正做到纵 向到底、横向到边、深度入心。
木桶理论
企业管理中有个著名的木桶理论,即,一只木桶能够装多 少水取决于木桶中最短的一块木桶的长度,而不是最长的 那块。这个理论还可以延伸一下,一只木桶能够装多少水, 不仅取决于每一块木板的长度,还取决于木板间的结合是 否紧密。如果木板间存在缝隙,或者缝隙很大,同样无法 装满水,甚至一滴水都没有。木桶的底板是基础,桶箍是 关键,而最短木板决定了能容水的最大容量 。
法官引入“栅栏理论”,并不要求保密措施万无一失,而要求其权利人必须采取了具体的措施, 并且这些措施在实际中得到了执行。保密措施是否恰当和合理,应根据具体案件、具体保密对 象和范围而定。
栅栏理论
安全生产必须设置栅栏 1 栅栏必须要让被保护者知道 2
3 栅栏不能留有形式,必须能起作用 4 要让职工习惯于在栅栏中工作和生活
跳蚤原理
科学家做过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将跳蚤放到一个器皿中,在上 面加一个透明的盖,跳蚤每次跳跃都会碰到盖子上,几次碰壁后, 跳蚤就会适应这种限定的高度,以后每次跳跃都不会再碰壁。这 时候移开那个透明的盖子,这些训练有素的跳蚤再也跳不出那个 器皿了,因为它每次的跳跃都不再超过那个习惯高度。
这说明习惯是可以养成的,监督环境差养成违章,培训环境好养 成遵章。
“跳蚤实验给我们的启示是:如果培训不到位,违章就会多; 培训环境好,遵章就会好。
栅栏理论
在美国司法史上, 曾经出现过一个典型的商业秘密侵权案件:摄影师乘坐直升飞机,在封闭的 工厂上空进行拍照。审理此案的克罗夫特法官在判决书中指出,被告乘坐直升飞机在开放的天 空进行旅游摄影从表面上来看是合法的,但是一旦联系到拍摄的领域存在着被保护的商业秘密, 被告的行为就是违法的
蛙水效应
事故发生后也存在一个蛙水效应。事故发生后,大 家对于安全生产的敏感性、重视程度都会大幅度提 高,但一般三年之后,这种影响便会逐渐消失。要 想确保安全,就必须警钟长鸣,就不能随着时间的 流逝自我麻木。
“蛙水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在熟悉的环境进行 风险识别——难在渐变的环境中进行风险识别—— 更难。
破窗理论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曾经做过这样一个试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 汽车,一辆停在杂乱街区,一辆停在中产阶级社区。将停在杂乱街区的那辆车牌 摘去,顶棚打开,结果一天之内就被人偷走了。而另一辆摆在中产阶级社区过了 一个星期也安然无恙。后来,詹巴斗用锤子把这辆车的玻璃敲了一个大洞,结果 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
事故倾向理论
心理学的“事故倾向理论”认为,有一些人比另一些人更容易 出事故,其主要原因还是个人情绪不稳定所致。 实际也是如此,很多伤亡事故中是当事人情绪不稳定导致,如 特殊群体,家庭纠纷等。员工情绪和思想问题不能成为推卸责 任的挡箭牌。
“事故倾向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管安全,就要管到不稳定人员的心理和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