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开县12.23井喷事故

合集下载

“12· 23”特大井喷事故案例

“12· 23”特大井喷事故案例

重庆井喷事故责任人被处理

二十四日上午十点三十分吴华赶至距事故矿井五百 米左右的高桥镇后,并未立即派人或自己到事故矿井进
救 助 中 的 伤 者
在医院治疗中的受灾群众
卫生防疫和疾病控制

疾病控制和卫生监督人员也积极行动,奔赴灾区, 对灾民集中安置点进行消毒和卫生监督,确保了灾民 点无疫病流行和食物、饮水中毒事件发生。压井成功 后,又在四十八小时内迅速完成了灾区消毒防疫处理 清理并指导 焚烧、深埋畜禽尸体六千八百九十九头 (只),消毒面积达一百二十五万平方米,为确保灾 民返乡后的生活安全身体健康提供了保障,赢得了社 会各界和几万灾民的广泛赞誉。
工作人员焚烧掩埋家畜尸体
工作人员焚烧掩埋家畜尸体
导致井喷的主要原因
1.有关人员对罗家16井的特高出气量估计不足;
2.高含硫高产天然气水平井的钻井工艺不成熟;
3.在起钻前,钻井液循环时间严重不够; 4 .在起钻过程中,违章操作,钻井液灌注不符合规定; 5.未能及时发现溢流征兆; 6 .有关人员违章卸掉钻柱上的回压阀,是导致井喷失
灾区群众撤离现场
事故发生后民众转移到安全地带
特大井喷事故抢险救灾纪实

在灾难压顶、情势纷乱、人心难安的紧要
关头,开县县委设立15个灾民救助点、10个医
疗救治点、82个搜救小组。

由于各基层组织及时组织撤离搜救,开县
灾区6万多灾民的疏散、搜救、安置、返乡,在
8天时间里完成。
灾民被妥善安置
灾民被妥善安置
特大井喷事故抢险救灾纪实

中石油紧急通知各油气企业排查钻井安全隐患: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26日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 油气企业对正在施工作业的各钻井现场逐井检查,特别是 对重点井、可能含硫油气井要重点检查。

重庆开县井喷事故

重庆开县井喷事故

重庆开县井喷事故
导语:2003年12月23日,重庆市开县高桥镇罗家寨发生了特大井喷事故,是建国以来重庆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损失最重的一次特大安全事故,造成243人不幸遇难。

事故经过
高桥镇是重庆市开县西北方向的一个边境镇,离开县县城约80公里。

位于高桥镇晓阳村境内的“罗家16H”井,气藏天然气高含硫,中含二氧化碳,该井设计井斜深4322米,垂深3410米,水平段长700米,于2003年5月23日开钻,设计日产100万立方米。

在日常钻探过程中,该气井运行正常。

2003年12月23日21时55分,四川石油管理局川东钻探公司川钻12队对该气井起钻时,突然发生井喷,来势特别猛烈,富含硫化氢的气体从钻具水眼喷涌达30米高程,硫化氢浓度达到100ppm以上,预计无阻流量为400万-1000万立方米/天。

失控的有毒气体(硫化氢)随空气迅速扩散,导致在短时间内发生大面积灾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遭受了巨大损失。

据统计,井喷事故发生后,离气井较近的开县高桥镇、麻柳乡、正坝镇和天和乡4个乡镇,30个村,9.3万余人受灾,6.5万余人被迫疏散转移,累计门诊治疗27011人(次),住院治疗2142人(次),243位无辜人员遇难,直接经济损失达8200余万元。

其中受灾最重的高桥镇晓阳、高旺两个村,受灾群众达2419人,遇难者达212人。

重庆开县井喷事故调研分析

重庆开县井喷事故调研分析

石油工程学院
油气田开发工程设计规范与法规
三、重庆12·23特大井喷事故反思
最后,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的现场施工 人员,一定要严格的遵守现场的规章制度,不可 按照自己的一时想法来实行操作,切不可把生命 当做儿戏。发现问题要及时向上反映,不得欺上 瞒下。我们不仅要对自己的生命财产负责,更要 对亿万普通劳动人民的生命财产负责。一定要做 到在健康,安全,环保的条件下进行高效合理的 开采。
石油工程学院
油气田开发工程设计规范与法规
二、重庆12·23特大井喷事故原因分析
引发事故的直接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四川石油管理局川东钻探公司钻井12队副司 钻向一明,带领4名工人在“罗家16号”井进行钻 具起钻操作中,在起了6柱钻杆后才灌注钻井液1次, 致使井内液压力下降,违反了单位有关操作规程细 则中“起钻中严格按照要求每起3柱-5柱灌钻井液1 次”的规定及川探12队针对“罗家16号”井高含硫 天然气井的特点所做出的每3柱灌满1次的规定。
石油工程学院
油气田开发工程设计规范与法规
二、重庆12·23特大井喷事故原因分析
引发事故的直接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4.录井工肖先素在“罗家16号”井录井房值班, 负责对钻井作业进行监测,23日18时40分至19时 40分,录井记录已显示有9柱钻井液未灌注泥浆的 严重违章行为,肖先素未及时发现;之后,她发现 了也未立即提出警告纠正,违反有关规定。从而丧 失了最后一次将事故扼制在萌芽状态的时机。
石油工程学院
油气田开发工程设计规范与法规
石油工程学院
2003年12月23日晚上9点15分左右,重庆东北角的开县,由中石 油四川石油管理局川东钻探公司承钻的位于开县境内的“罗家16号” 井,在起钻过程中发生天然气井喷失控,引发了一场特大井喷事故,从 井内喷出大量的含有高浓度硫化氢的天然气,高于正常值6000倍的硫 化氢气体迅速向四周扩散,扑向毫无准备的村庄、集镇。虽然经过多方 全力抢险救援,但仍然有243人因硫化氢中毒死亡,4000多人受伤,6 万多人被疏散转移,9.3万多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高达6432.31万元。 这是建国以来重庆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损失最重的一次特大安全事故, 导致开县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生活环境遭到破坏,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 遭受了巨大损失。

“12.23”井喷事故

“12.23”井喷事故

“12.23”井喷事故1.基本情况罗家16H井是川渝东部地区高陡构造上的第一口水平井,也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的试验井。

该井由某钻探公司川钻12队承钻。

2003年12月23日2:29钻至井深4049.68m,层位为飞仙关,21:55在起钻过程中发生强烈井喷,进而发生井喷失控,造成井场周边居民硫化氢中毒,导致243人死亡,是一次特大井喷事故。

(1)项目投资方: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川东北气矿。

(2)构造位臵:四川盆地温泉井构造带东段罗家寨潜服构造高桥高点附近。

(3)地理位臵:重庆市开县高桥镇小阳村1组(与罗家2井同井场,距罗家2井井口3.8m)。

(4)设计井深:垂深3410m,斜深4289m。

(5)井别:开发井。

井型:水平井(水平段长700m)。

目的层:飞三、飞一。

(6)开钻时间:2003年5月23日。

(7)φ244.5mm套管下至井深2479m。

(8)发生事故时的作业方式:起钻作业。

(9)事故时间:2003年12月23日21:55分。

(10)事故地点:罗家16H井。

(11)事故发生时的天气情况:夜间大雾、风速为零(据开县气象局资料)。

(12)事故后果:硫化氢中毒造成243人死亡。

2.事故发生经过2003年12月23日2:29,用密度为1.43g/cm3、粘度为63s的钻井液钻至井深4049.68m,层位为飞仙关,设计钻井液密度为1.37-1.45g/cm3。

2:29-3:30循环钻井液;3:30-12:00起钻至井深1948m;12:00-6:20调校顶驱滑轨;16:20-21:51继续起钻至井深209.31m;21:51-21:54发现溢流1.1m3;21:55发出警报,并立即下放钻具(当时钻具已起至钻台面以上20m左右),同时发现钻井液从钻杆水眼内和环空喷出,喷高5-10m,钻具上顶2m左右,大方瓦飞出转盘,不能坐吊卡,无法抢接回压阀,发生井喷;21:55-2l:59关球形防喷器和半封防喷器,钻杆内喷势增大,液、气一起喷至二层平台;21:59-22:08立即抢接顶驱,由于钻杆内喷出的液气柱强烈冲击,抢接顶驱不成功,钻具上顶撞击顶驱着火;22:08-22:10关全封防喷器,顶驱火自灭,钻杆内失控。

经典课件:四川重庆开县高桥镇罗家号井井喷事故介绍

经典课件:四川重庆开县高桥镇罗家号井井喷事故介绍

.
31
井喷过程: 溢流 → 井涌 → 井喷
.
32
一旦井喷失控,井筒内大量的泥 浆、砂石以及地层内的石油、天然 气等就会喷出地面,极易造成火灾 爆炸。
.
33
井喷火灾的特点:
1.火灾发生突然,危险性大
井喷失控火灾着火物主要是天然气和石 油,还有少量的氢、硫、遇明火即发生爆炸。
2.地下压力大,火焰温度高
灾民被妥. 善安置
14
灾民被妥. 善安置
15
救 助 中 的 伤 者
.
16
在医院治疗中. 的受灾群众 17
在医院治疗中. 的受灾群众 18
救护人员准. 备上现场
19
二、硫化氢知识介绍
.
20
硫化氢是无色、具有臭鸡蛋味的刺激性和窒息 性气体,硫化氢只有在浓度很轻的时候才是这种臭 味,当毒气达到可以致命的浓度时,就一点臭味 也没有了。
从井口喷出的油、气流能冲出地面几十 米高,形成一个高大的油气流柱,火焰辐射 强度1000-1800℃,人在距燃烧火焰200米时 就感到辐射热。
.
34
3.多处冒火,火焰形状各异
井喷着火后,往往出现井口变形、法 兰漏气、放喷管破裂等,同时还有可能 造成井架倒塌。
4.容易造成大面积火灾
井喷后,原油流淌,造成火灾扩展, 另外强热辐射极易引起周围的可燃物或 建筑物燃烧,造成火灾进一步扩大。
3、用湿毛巾掩住口鼻呼吸;在通过无火的浓烟时, 可在无烟的地方用透明的塑料袋充满空气套住头, 以避免吸入有毒烟雾和气体;人在烟雾中,用折叠8 层的湿毛巾蒙鼻保护,可减少60%烟雾毒气的吸入。
.
42
1、出现井喷火灾、有毒气体的现象: 钻 井 队 汽 笛 长 鸣 为 井 喷 火 灾 信 号 ; 两 声 15 秒长笛为硫化氢报警信号;(平时钻井队在 演练时提前通知村民,否则为真实情况); 井场有油、气流发出的声音,火中烟雾四 处漂动;硫化氢气体溢出时有臭鸡蛋味; 有人员吆喝声、嘈杂声、人员跑动声等。

重庆开县12.23井喷事故分析精编版

重庆开县12.23井喷事故分析精编版
驻渝某集团军派出70人防化分队:
26日上午10时,奉成都军区命令,重庆警备区政委段 树春率领驻渝某集团军防化连70余名防化兵和20台运送成都 军区救灾物资的车辆驰援开县灾区,投入井喷事故现场搜救 行动。
救护人员准备上现场
救护人员准备上现场
“12 · 23”特大井喷事故突然发生后,开县卫生局立 即启动应急机制,迅速成立了临时指挥部,组织医疗队赶 赴事故现场开展抢险救灾和医疗救治工作先后设立十八个 临时医疗救治站,十个巡回诊疗组,抽调一千六百名医护 骨干,全力投入医疗救治工作。医疗卫生人员顶着刺鼻的 毒气,冒着生命危险,深入事故核心区抢救中毒灾民。有 42800多灾民得到救治,2155人被收治住院,经过医护人员 精心护理和全力抢救,他们得到了康复,恢复了正常的生 活。
吴斌的主要责任在于:作为钻井队队长的吴斌明知钻井 队没有安置回压阀可能引发井喷事故的后果,但他既未向上 级汇报,也未采取任何措施消除隐患,放任有关人员违章操 作,致使井喷事故发生。事故发生后,吴斌既未抓住时机及 时点火,也未向上级请示采取点火措施,造成人员伤亡增多。
犯罪嫌疑人肖先素,系四川石油管理局川东钻探公司录井 工作人员。
会各界和几万灾民的广泛赞誉。
工作人员焚烧掩埋家畜尸体
工作人员焚烧掩埋家畜尸体
1.有关人员对罗家16井的特高出气量估计不足; 2.高含硫高产天然气水平井的钻井工艺不成熟; 3.在起钻前,钻井液循环时间严重不够; 4.在起钻过程中,违章操作,钻井液灌注不符合规定; 5.未能及时发现溢流征兆。 6.有关人员违章卸掉钻柱上的回压阀,是导致井喷失控 的直接原因。 7.没有及时采取放喷管线点火措施,大量含有高浓度硫 化氢的天然气喷出扩散,周围群众疏散不及时,导致大量
救 助 中 的 伤 者

四川罗16H井井喷讲稿

四川罗16H井井喷讲稿

井喷失控典型事故分析
起钻的抽汲作用所产生的负压是 始终存在的
• 16H井使用了PDC钻头,与井壁的 间隙通道较牙轮钻头小,若有一点泥包, 起钻时极易造成“拔活塞”,将地层流体 抽出来。加上水平段是产层,已钻开的 424m产层裸露,为抽吸提供了长距离的条 件,造成了溢流的一个因素。
井喷失控典型事故分析
井喷失控典型事故分析
川东北气矿向罗家16H井派 驻钻井工程监督和地质监督
• 代表甲方对施工质量、 工程进度、安全措施等 进行监督、管理。
井喷失控典型事故分析
二、事故发生经过
• 2003年12月23日2时52分,罗家 16H井钻至井深4049.68m时,因为需更换钻 具,经过35分钟的泥浆循环后,开始起钻。 起钻至井深1948.84m。因顶驱滑轨偏移, 致使挂卡困难,于是停止起钻,开始检修 顶驱。16时20分检修顶驱完毕,继续起钻。
张发展
主讲
井喷失控典型事故分析
• 2003年12月23日21时 57分,重庆开县高桥镇罗 家寨,发生了在国内乃至 世界气井井喷史上罕见的 “12.23”井喷特大事故。
井喷失控典型事故分析
• 一连串的麻痹和违章中,事故发生了。此次事 故中共有243人因硫化氢中毒死亡,累计2.6万 多人因硫化氢中毒,65632多人被紧急疏散撤 离,直接经济损失9262.71多万元。法庭公诉 书中记载了这悲惨的一幕:公路上,水井边, 山坳里,到处都是尸体,更有一家几口还在睡 梦中就永远闭上了双眼。事故中243个鲜活的生 命,因喷涌而出并迅速蔓延的硫化氢毒气,瞬 间定格在生命的尽头.....
井喷失控典型事故分析
事 故 资 料
在医院接受治疗的中毒者
井喷失控典型事故分析
井喷失控典型事故分析

井控案例

井控案例

钻井井喷案例案例1、川东钻探公司“12.23”特别重大井喷失控案例2003年12月23日,位于重庆市开县高桥镇晓阳村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所属四川石油管理局川东钻探公司钻井二公司川钻12队承钻的罗家16H 井发生特别重大井喷失控事故,造成243人死亡(其中石油系统职工2人),直接经济损失9262.71万元。

一、事故简要经过2003年12月23日2时52分,罗家16H井钻进至井深4049.48m时,因更换钻具需要,在仅进行了35min泥浆循环(应该循环90min)的情况下,就开始起钻。

在起钻作业中总共起钻120柱,灌注泥浆38次,但是在操作中没有遵守每3柱钻杆灌满泥浆1次的规定及时灌注泥浆;其中有9次是超过3柱才进行灌浆操作的,最多至提升9柱才进行灌浆。

23日12时因机械故障停止起钻操作,用了4个多小时进行检修。

在16时20分检修结束后,没有下钻进行泥浆充分循环即继续起钻作业。

21时55分,录井员发现泥浆溢流,向司钻报告发生井涌,司钻发出井喷警报,井队采取多种措施未能控制局面。

至22时4分左右,井喷完全失控,富含硫化氢的天然气大量逸出。

22时30分左右,井队人员开始撤离现场,同时疏散了井场周边居民。

23时20分左右,井队人完全撤离,在外围设立了警戒线。

23时左右,重庆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接到川东北气矿事故报告,并要求协助事故抢险工作。

23时左右,高桥镇政府听到晓阳村方向群众燃放爆竹和传来类似洪水声响的声音,镇党政领导派人前去查看。

晓阳村党支部书记周克安回答:是井场出了事故,许多群众在他家周围。

镇里随即叫他通知群众转移。

23时20分左右,开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电话询问高桥镇是否发生井喷事故、在哪个地点。

高桥镇回答:在晓阳村一组的气井发生事故。

井场没有向镇里报告,派人去了解情况,还没有回来。

23时25分左右,开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再次电话通知高桥镇组织群众疏散。

高桥镇党政领导分工负责组织转移当地中学800多名住校学生和高桥镇居民;同时要求镇机关全体干部利用电话和手机拨打井场附近各村能打通的号码,通知人员撤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须首先考虑到人身、井下、设备安全,考虑问题时安全第 一的思想不能松动。对那些只要效益不要安全的钻井队,或 干部、职工,各级管理人员、监督人员,都要严格依据法律 和有关规定严肃处理,确保安全生产措施落到实处。
我们应吸取的教训及预防措施
4、钻井队必须认真做好井控技术培训工作。
通过培训,使员工能及时发现溢流,正确实施关井操作 程序,及时关井,做好井控装备安装、使用、维护和保养。
事故造成的影响与损失
对社会的影响 截至2003年12月29日开县各医疗点为救治伤员共支出 药品费金额110万元(不含检查费、住院费、治疗费、病员 生活费、护理费)。 截至28日,开县灾区共接受各界捐赠药品折合金额175 万多元,接受捐赠医疗设备折合金额16.8万元。另据了解, 截至12月28日,开县灾区已经接受县内外捐赠总计棉大衣 1.1万 件、衣裤7.18万件、被子2.66万床、食品3.31万件、 现金382万元。 12月28日当天,开县就接受县外捐赠衣裤4500件、被 子4000床、食品800件、现金198万元。目前,向开县捐赠 钱物的上级部门、兄弟区县、友好单位达到218个。

事故造成的影响与损失
对企业的影响(人员、财产、经济、声誉) 1、“12· 23”特大井喷事故遇难者人数为243人,已签订 赔偿协议241份(未包括两名遇难石油职工),除因个别 亲属不在当地外,已支付赔偿金218份,累计支付赔偿金 3300多万元。 2、“12· 23”特大井喷事故发生后,中国石油集团公司从

重庆井喷事故责任人被处理

事故专家组的鉴定报告认为:起钻过程中存在 违章操作,钻井液灌注不符合规定是造成溢流并导 致井喷的主要原因。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134条规定,向一明的行为涉嫌重大责任事故罪。
重庆井喷事故责任人被处理

2004年1月15日重庆市公安局又逮捕三名中石油川东 钻探公司“12· 23”特大井喷事故中直接责任人吴华、吴斌、 肖先素。 犯罪嫌疑人吴华,系四川石油管理局川东钻探公司副 经理、总工程师、公司应急指挥中心主任。目前为警方在 此次事故中逮捕的最高职位的犯罪嫌疑人。吴华在川东钻 探公司分管安全工作。 吴华的主要责任在于:发生井喷事故的当晚二十二时 十三分,吴华接到事故发生的报告后,没有果断采取点火 措施;从川东钻探公司本部所在地重庆赶往井喷事故发生 地开县,二十四日凌晨一点左右在途中有人向其请示点火, 吴华并未答应。
死亡、近2155人受伤住院,其中危重病人27人。
以下是本次井喷事 故现场的相关图片
十二月二十四日晚的井喷现场
井喷现场
井喷着火后的村镇
井喷远景
两 名 儿 童 的 眼 睛 被 有 毒 气 体 伤 害
为遇难者整理服装
中毒死亡的家禽
特大井喷事故抢险救灾纪实

2003年12月23日深夜,“12· 23”特大井喷事故突然 发生,富含硫化氢的天然气猛烈喷射30多米高,失控 的有毒气体随空气迅速向四周弥漫,距离气井较近的 重庆市开县4个乡镇6万多灾民需要紧急疏散转移。 面对紧急情况,高桥镇党委和赶赴现场指挥救助 的县委政府派来的干部,在向附近乡镇求援的同时, 立即决定:竭尽全力保证群众的生命安全!挨家挨户 “拉网式”搜索,先抢救学生、老人和儿童,再救青 壮年,党员干部最后撤离!
工作人员焚烧掩埋家畜尸体
工作人员焚烧掩埋家畜尸体
导致井喷的主要原因
1.有关人员对罗家16井的特高出气量估计不足;
2.高含硫高产天然气水平井的钻井工艺不成熟;
3.在起钻前,钻井液循环时间严重不够; 4.在起钻过程中,违章操作,钻井液灌注不符合规定; 5.未能及时发现溢流征兆。 6.有关人员违章卸掉钻柱上的回压阀,是导致井喷失
四川重庆开县高桥镇 “12· 23”特大井喷事故分 析

2003年12月23日21时55分,在四川重庆开
县高桥镇,正在进行钻井作业的罗家16井突然
发生井喷事故,大量硫化氢有毒气体从井底溢 出,导致附近村民中毒。截止目前造成243人 事故发生后,当地已紧急疏散 6万多群众,周 围约5公里范围内已被封闭。
钻井队干部和钻井监督要能够正确判断溢流、正确关井、计
控的直接原因。
7.没有及时采取放喷管线点火措施,大量含有高浓度
硫化氢的天然气喷出扩散,周围群众疏散不及时,导致 大量人员中毒伤亡。
重庆井喷事故责任人被处理

2004年1月11日重庆市公安局通报,在中石油川东 钻探公司“12· 23”特大井喷事故中,涉嫌重大责任事故 罪的王建东、宋涛、向一明3人于1月10日被正式逮捕。 侦查查明,2003年12月20日、21日,开县罗家16井 现场组负责人、四川石油管理局钻采工艺研究院定向井 中心工程师王建东在发现并证实钻具内的测斜仪已损坏 后,将此情况告诉了四川石油管理局川东钻探公司钻井 二公司12队技术员宋涛。王建东提出要换测斜仪、卸下 钻具内的回压阀,宋涛对王建东的提议未表示异议,并 在12月21日下钻的钻具组合中卸掉回压阀。而按照企业 的相关技术规程和“罗家16井钻开油气层现场办公要求” 的明文规定,这种做法是不允许的。
对职工宣传、培训工作被忽略了。川东北气矿事故正是与起 钻过程中钻井液灌注不符合规定、有关人员违章卸掉钻柱上
的回压阀等违规操作有直接关系。
我们应吸取的教训及预防措施
3、安全生产问题是政治问题。
各单位在搞好生产经营的同时,必须把安全生产和单位 的政治稳定统筹起来考虑。特别是钻井队的干部、大班、司
钻、副司钻等关键岗位、以及在钻台长时间工作内、外钳工,
灾民被妥善安置
灾民被妥善安置
特大井喷事故抢险救灾纪实

中石油紧急通知各油气企业排查钻井安全隐患: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26日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 油气企业对正在施工作业的各钻井现场逐井检查,特别是 对重点井、可能含硫油气井要重点检查。

驻渝某集团军派出70人防化分队: 26日上午10时,奉成都军区命令,重庆警备区政委段 树春率领驻渝某集团军防化连70余名防化兵和20台运送成 都军区救灾物资的车辆驰援开县灾区,投入井喷事故现场 搜救行动。

灾区群众撤离现场
事故发生后民众转移到安全地带
特大井喷事故抢险救灾纪实

在灾难压顶、情势纷乱、人心难安的紧要关头,
开县县委在15个灾民救助点、10个医疗救治点、82个 搜救小组中建立了107个临时党支部,成为救灾抢险的 核心堡垒。

由于各基层组织及时组织撤离搜救,开县灾区6万 多灾民的疏散、搜救、安置、返乡,在短短的8天时间 里全部完成。
救护人员准备上现场
救护人员准备上现场
重庆开县特大井喷事故中灾民得到救治

“12 · 23”特大井喷事故突然发生后,开县卫生局立即 启动应急机制,迅速成立了临时指挥部,组织医疗队赶 赴事故现场开展抢险救灾和医疗救治工作先后设立十八
个临时医疗救治站,十个巡回诊疗组,抽调一千六百名
医护骨干,全力投入医疗救治工作。医疗卫生人员顶着 刺鼻的毒气,冒着生命危险,深入事故核心区抢救中毒 灾民。有42800多灾民得到救治,2155人被收治住院,经 过医护人员精心护理和全力抢救,他们得到了康复,恢
我们应吸取的教训及预防措施
1、履行法律责任的意识教育,企业制度也是法规的补
充,无论是各级管理人员还是操作人员,安全责任的落 实是预防事故的关键。
王建东提出要换测斜仪、卸下钻具内的回压阀,并在当 晚令工人实施。宋涛对王建东的提议未表示异议。按照企业 的相关技术规程和“罗家16井钻开油气层现场办公要求”的 明文规定,这种做法是不允许的。 副司钻向一明,带领4名工人在罗家16井进行钻具起钻 操作中,在起了6柱钻杆后才灌注钻井液1次,致使井内液 压力下降,违反了单位有关细则中“起钻中严格按照要求每 起3柱-5柱灌钻井液1次”的规定及川探12队针对罗家 16井高含硫天然气井的特点所作出的每3柱灌满1次的规定。
重庆井喷事故责任人被处理

犯罪嫌疑人吴斌,系四川石油管理局川东钻探公
司钻井二公司十二队队长。 吴斌的主要责任在于:作为钻井队队长的吴斌明 知钻井队没有安臵回压阀可能引发井喷事故的后果, 但他既未向上级汇报,也未采取任何措施消除隐患,

放任有关人员违章操作,致使井喷事故发生。事故发
生后,吴斌既未抓住时机及时点火,也未向上级请示 采取点火措施,造成人员伤亡增多。
遇难者。同一天,这里还将隆重举行罹难者纪念碑奠基仪
式。 4、据开县县长蒋又一介绍,目前,中石油投入800万元援 助的灾区公路已开工建设。此外,中石油援助建设的学校、 医院、供水、敬老院等设施及一些工业建设项目将陆续开
展。
事故造成的影响与损失
对事发地的影响 晓阳村,在已死亡人员的名单中,该村比例占到了90% 以上,有很多家庭一个人也没有逃出,最多的一家有9人同 时遇难。这次事故中,晓阳村是死亡人数最多的一个村庄, 二、三、五组受创尤甚,用村民的话说,“一家一家的, 几乎都死去了。”这个1200多人的村,有两个组长身亡。 铁匠廖晓刚一家,5口人遇难,包括他的父母、妻子和两个 儿子;廖伯寿一家,死了4口人,只剩下一个7岁的儿子; 丁文海一家也死4人,剩下一个小孩;周克军一家只有他本 人幸免,妻子和一对儿子都已不在。村民周克安则于26日 在搜寻到的尸体中找到了妻子,和孙子。
领导到各级干部十分痛心,深感教训深刻。事故发生后,
为帮助受灾的开县人民群众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 序,连日来干部职工共捐款1165万元。
事故造成的影响与损失
对企业的影响(人员、财产、经济、声誉) 3、2004年2月10日上午,重庆开县高桥镇隆重举行“12· 23” 特大井喷事故罹难者追悼会,以纪念在事故中死难的243名
重庆井喷事故责任人被处理

王建东明知卸下回压阀可能造成井喷事故的后果,却 提出卸下回压阀的钻具组合方案;宋涛明知王建东的方案 违背了有关的规定,不提出异议,未尽到现场技术人员的 职责。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34条规定,两人 的行为涉嫌重大责任事故罪。 2003年12月23日19时至20时,四川石油管理局川东钻 探公司钻井12队副司钻向一明,带领4名工人在罗家16井 进行钻具起钻操作中,在起了6柱钻杆后才灌注钻井液1次, 致使井内液压力下降,违反了单位有关细则中“起钻中严 格按照要求每起3柱-5柱灌钻井液1次”的规定及川探12 队针对罗家16井高含硫天然气井的特点所作出的每3柱灌 满1次的规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