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上册 种植技术的发展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章第2课《种植技术的发展》教学设计

人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章第2课《种植技术的发展》教学设计

人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章第2课《种植技术的发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种植技术的发展》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种植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现代种植技术的应用。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种植技术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运用现代技术提高农业产量。

本节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对于身边的植物和农业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种植技术的认识较浅,对于现代种植技术的了解更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逐步深入探讨种植技术的发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种植技术的发展历程,认识现代种植技术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农业的情感,提高学生对种植技术的重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种植技术的发展历程,现代种植技术的应用。

2.难点:现代种植技术的工作原理和优势。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种植技术的实物模型或图片,方便学生直观理解。

3.准备讨论话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古代农业种植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古代农民是如何种植农作物的?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我国种植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现代种植技术的应用。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现代种植技术能提高农业产量?3.操练(10分钟)–教师讲解现代种植技术的工作原理和优势。

–学生通过观察实物模型或图片,理解现代种植技术的过程。

4.巩固(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现代种植技术对农业有哪些影响?–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新课标三上科学教案

新课标三上科学教案

新课标三上科学教案以下是一份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课的教案,供您参考:课程名称:植物的生长与变化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从种子发芽、生长、开花到结果的整个生长过程。

2. 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植物各个生长阶段的特点。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内容:1. 植物种子的结构和特点。

2. 种子发芽的过程。

3. 植物生长的过程和特点。

4. 植物的繁殖方式。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特点。

难点:植物繁殖方式的描述和区分。

教具和多媒体资源:1. 植物种子、土壤、水、放大镜等实验材料。

2. 投影仪,用于展示植物生长的图片和视频。

3. 植物生长观察记录表。

教学方法:1. 激活学生的前知:回顾学生之前学过的有关植物的知识,如种子的结构等。

2. 教学策略:通过实验、观察、讨论和讲解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特点。

3. 学生活动: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并记录观察结果。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美丽的花园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植物是怎么生长的吗?”引导学生思考。

2. 讲授新课:通过投影仪展示植物生长的图片和视频,结合讲解,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特点。

同时,让学生观察实验材料,亲手操作,加深理解。

3. 巩固练习: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并填写观察记录表。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一些问题,如:“植物为什么会生长?”等。

4. 归纳小结: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植物生长的过程和特点。

同时,鼓励学生多多观察大自然,了解更多的植物知识。

三年级科学上册 学一点种植技术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三年级科学上册 学一点种植技术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学一点种植技术教学目标1.能设计简单的水栽植物和做扦插的实验;学会简单的无土栽培和扦插方法;能用自己的语言、画图等方式把自己的研究向他人介绍;体会到这两种看似简单的方法,却需要人们去研究部,去总结经验,找到规律。

2.活动中积极与同学合作,乐于交流和倾听,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能够发现自己的问题并乐于纠正。

3.了解两个现在学用种植技术:无土栽培和扦插,能举例说明两种方法。

内容设计第2课中学生了解了科技化温室中如何栽培植物,有的栽培方法并不复杂。

在这一课里,学生亲自动手,尝试运用无土栽培和扦插的方法来种植物,这也是本课的两个活动。

通过这两个活动,增强学生对植物种植技术的兴趣,使他们能够关注植物种植技术的发展。

(1)进行简单的无土栽培。

无土栽培是节约土地、提高产量的常用办法。

用于无土栽培的介质除水外,还有蛭石、陶粒等。

有的植物适合于水培,有的植物需要用蛭石。

在这个活动中,鼓励学生用除土壤以外的介质来培养一段时间植物,观察植物生长效果。

体会到无土栽培的方法即干净,又便于管理。

在学生栽培植物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烂根、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度的情况,这些情况的出现有利于学生理解:在科技温室中,针对不同的植物,要采用不同无土栽培的条件,如培养介质、营养成分和浓度。

这些方法都上植物专家通过实验摸索出来的。

(2)扦插植物。

扦插是我国农业史上很早就运用的方法。

有的植物易于扦插成活,有的植物的各个部分都可以进行扦插,有的植物不易于扦插成活。

这个活动鼓励学生多用几种植物进行扦插,看哪些植物能成活。

这个活动重在参与,扦插的植物能够成活与否都不重要。

教学准备活动(1):无土栽培的容器、漂浮的泡沫塑料、植物营养、固定用材料等。

活动(2):物色几种当地适宜扦插的植物,适宜扦插的植物参考资料中有介绍。

1.学一点种植技术导入:前一段时间,我们种植一些豆类种子,我们是用什么方法种植的。

(无土栽培)一、学习种植技术。

1.无土栽培技术用含有营养的水和其他材料代替土壤种植植物。

2019-2020年三年级科学上册 栽种植物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2019-2020年三年级科学上册 栽种植物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2019-2020年三年级科学上册栽种植物教案人教新课标版教学目标1.会用一种以上的方法(如表格、绘图)对植物生长过程中的高度、茎的粗细、叶的多少等变化进行观察记录;能将自己种的植物与生活中风到的其他植物进行对比;能用自己的语言简述研究过程的结果。

2.能耐心细致地进行种植物活动;能坚持观察与记录;对自己种植的植物的生长感到好奇,对它们将会长成什么样表示关心;能关心和了解其他同学的观察和种植情况。

3.知道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的各种变化情况。

内容设计本课内容与上一课紧密衔接,活动的展开是在上一课的基础上进行的。

上一课,学生栽种的植物长出了小苗,学生们观察到了种子各部分是怎样变化的。

对于这些长出的小苗怎样处理呢?这一课就将这些小杯子、小盆里栽的植物移栽到土地里、或者大盆里,让它们继续生长。

本课一共有两个活动。

(1)移栽植物小苗。

学生学习移栽植物的方法,将自己各种植的小苗移栽到够小苗长大的土地或更大的盆里。

教材在移栽中把根拔断的情景告诉学生,移栽植物时千万不要把根弄断,而应该将根连土培养介质一起移栽。

通过教材中介绍的几种保护根的移栽方法,启发学生在自己移栽植物时,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巧妙地保护植物的根。

(2)植物生长的管理和记录。

植物移栽以后,生长情况如何,与栽培管理有很大关系。

春天到夏天植物管理主要是浇水、施肥、采光等,对于攀缘生长的植物还要搭架子。

通过这一活动,使学生了解管理植物的方法,继续学习较长时间观察记录的方法,能在栽培的过程中比较顺利地进行植物生长记录。

教学准备活动(1):教师准备——准备移栽的植物小苗,如蚕豆、牵牛、朝天椒等。

学生准备——自己栽种的植物小苗。

活动(2):教师准备——收集一些植物栽培管理的方法。

2.栽种植物导入:种子已经发芽了,继续让他们住在这里会好吗?学生讨论:不适宜生长缺乏各种生长条件??学习新课一、学习移栽的方法,1.谈一谈怎样把小苗移到土里去继续观察学生自己想办法,预想出现的问题①茎会断?? ②根不完整?? ③坑挖得浅2.谈话:当出现这些问题时,植物还有办法成活吗?正确地移栽,可以使小苗健康地生长。

人教部编版 科学 三年级 《种植技术的发展》教学课件

人教部编版 科学 三年级 《种植技术的发展》教学课件

在尼龙袋或专用塑料袋内填充泥炭、 珍珠岩、树皮、锯木 屑或混合基质栽培作 物,按一定距离在袋 上打孔,作物栽在孔 内用开放式滴灌法供 液,这种方法称有机基 质袋培
天闻数媒
技术优点:
无土栽培的种类
(1)便于肥水的控制,节约肥水。 (2)每棵植株的根系都有自己的活动空间, 根系舒展。 (3)一旦发生病害,整个植株比较容易清 理掉。 (4)所用的基质全部经过消毒灭菌,本身 无污染,生产的产品清洁卫生无污染。 (5)与非袋式无土栽培相比,空气相对湿 度较低,有利于减轻病害的发生,特别在 冬季。
天闻数媒
深液流栽培技术
深液流栽培技术是采用营养液循环流动且 营养液层较深的水培方法。这种设置形式 的营养液总盐分浓度、 各种离子浓度、溶存 氧、酸碱度、温度以 水分存有量等都不易 发生急剧变动,为根 系提供了一个比较稳 定的环境条件。
天闻数媒
技术优点:
营养液的液层较深,根 营养液的循环流动,
系伸展则较深的液层中,以增加营养液的溶存
天闻数媒
立体长袋状栽培
立体柱状栽培
天闻数媒
技术优点: 提高空间利用率 、减少病 虫害 、采摘轻松
天闻数媒
基质栽培
❖ 概念:在容器内填充栽培基质,用以固定作 物,并通过在基质中供应营养液为作物提供 营养、水分和空气等进行栽培的方式。
❖ 基质种类:无机基质材料(河沙、蛭石、珍 珠岩)和有机基质材料锯末、草炭、炭化稻 壳)。
天闻数媒
技术优点:
营养液膜技术不用固体基质,在要求 一定坡降(1:75左右)的倾斜种植 槽中,营养液仅以数毫米深的薄层流 经作物根系,作物根系一部分侵在 浅层流动的营养液 中,另一部分则暴 露于种植槽内的湿 气中,可较好地解 决根系呼吸对氧的 需求。

种植技术教案

种植技术教案

种植技术教案教案标题:种植技术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种植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种植技术的基本操作和技巧。

3. 培养学生对种植技术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案内容:一、引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种类的植物,引起学生对种植技术的兴趣。

2. 提问学生对种植技术的了解和认识,激发他们思考和讨论。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种植技术的定义和分类,如室内种植、露天种植、水培等。

2. 解释种植技术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如农业、园艺、绿化等。

3. 讲解种植技术的基本原理,包括土壤、水分、光照、温度等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三、实践操作(30分钟)1. 分发种植工具和材料,如种子、土壤、花盆等。

2. 指导学生进行实际的种植操作,包括选种、播种、浇水、施肥等。

3. 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包括根系、茎叶、花果等。

四、讨论与总结(10分钟)1. 组织学生分享他们的观察和经验,讨论种植技术中的关键问题和解决方案。

2.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种植技术知识和技巧,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五、拓展延伸(15分钟)1. 鼓励学生在家中或学校的绿化区域进行种植实践,并记录观察结果。

2. 提供相关的阅读材料或在线资源,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种植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教案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和技能掌握情况。

2. 收集学生的观察记录和讨论参与情况。

3. 组织小组或个人展示,评估学生对种植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案扩展:1. 结合生物学、地理学等学科知识,拓展种植技术的相关内容。

2. 组织学生参观农业园区或植物研究机构,深入了解种植技术的实际应用和发展趋势。

3. 设计学生自主实践项目,让他们选择一种植物进行深入研究和实践,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小学种植教案

小学种植教案

小学种植教案教案标题:小学种植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种植的基本概念和过程。

2. 培养学生对植物生长的兴趣和观察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团队精神。

4. 掌握基本的种植技巧和注意事项。

教学准备:1. 种子或幼苗2. 花盆或种植工具3. 泥土或培养土4. 水壶或喷壶5. 图片或视频资料介绍植物生长过程教学过程:引入:1. 向学生介绍种植的概念,解释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

2. 展示图片或视频资料,让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

实践活动: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植物进行种植。

2. 学生根据种植的需求,准备好适合种植的花盆、培养土等材料。

3. 学生将种子或幼苗放入土壤中,并按照正确的方式浇水。

4. 学生定期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包括根茎的生长、叶子的变化等。

5. 学生可以通过绘画、摄影等方式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

讨论与总结:1. 学生分享自己观察到的植物生长情况,包括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种植的基本要点和技巧,例如适宜的温度、光照和水分等。

3. 学生讨论植物的重要性和种植对环境的影响。

拓展活动:1. 学生可以在学校或家庭中继续进行种植活动,观察更多植物的生长过程。

2. 学生可以组织一个小型的植物展览,展示自己种植的植物和相关的学习成果。

评估方式:1. 教师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包括种植的方法和技巧。

2. 学生的观察记录和总结是否准确和完整。

3. 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表达能力。

教案扩展:1. 可以邀请专业人士或农民来学校进行讲座,介绍植物种植的更多知识和技巧。

2. 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农场或植物园,亲身体验植物生长的过程。

3. 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植物的观察和研究,了解不同植物的特点和用途。

教案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在种植过程中的安全,例如正确使用工具和避免误食有毒植物。

2. 鼓励学生尊重植物的生长过程,不过度干预植物的生长。

3. 鼓励学生与小组成员合作,分享经验和帮助解决问题。

《种植技术的发展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版2001》

《种植技术的发展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版2001》

《种植技术的发展》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种植技术的历史发展过程;2. 掌握种植技术的摩登化方法和应用;3. 认识到种植技术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导学内容:一、种植技术的历史发展1. 早期的种植技术:人类最早的种植技术是简单的耕种和播种,主要依靠自然条件来发展作物。

2. 农业革命时期:农业革命时期,种植技术开始逐渐改进,人们开始应用犁具和播种机等工具来提高种植效率。

3. 工业革命以后: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种植技术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化肥、农药等摩登农业技术开始被广泛应用。

二、种植技术的摩登化方法和应用1. 摩登化种植技术:摩登化种植技术包括了机械化种植、智能化种植、生物技术等多种方法,大大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2. 水培技术:水培技术是一种不需要土壤的种植方法,通过水培槽中的营养液来滋养植物,可以在室内种植,减少了对土壤的依靠。

3. 温室种植技术:温室种植技术可以调控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使植物在不适宜的季节也能够发展,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三、种植技术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1. 提高产量:摩登化种植技术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为粮食安全提供保障。

2. 珍爱环境:摩登化种植技术可以减少对土壤、水资源的污染,珍爱生态环境。

3. 增加农民收入:种植技术的提高可以使农民获得更高的收入,提高农村经济水平。

导学活动:1. 小组讨论:请学生分组讨论种植技术的发展历史,并结合摩登农业实际,探讨摩登化种植技术的应用和意义。

2.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到当地的大型农场或温室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摩登化种植技术的具体应用。

3. 教室展示: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钻研效果,展示种植技术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认识。

导学评判: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应该能够了解种植技术的历史发展过程,掌握种植技术的摩登化方法和应用,认识到种植技术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同时,学生还应该能够通过实地考察和教室展示等活动,提高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植技术的发展
教学目标
1.能通过访谈、查阅资料中的一种以上方法调查农业种植物技术的发展情况;能用排序、分类的方法整理收集到的信息;能对获得的信息做出简单的解释;能用自己的语言简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2.乐于交流和倾听,尊重其他同学的发现,补充自己的不足。

3.能够简单地了解从古至今,我国种植技术,特别是种植工具的发展过程,能说出种植工具的材料是由石头、木头向金属发展的,或者能说出种植工具是由简单的工具向复杂的工具发展的;了解应用现代种植技术的科技化温室的一些基本情况,知道现代科技对提高植物产量的重要作用。

内容设计
种植技术包括许多方面,本课选择学生比较易理解的种植工具的发展、现代科技化温室的设施两个方面设计了活动。

(1)简单了解我国种植工具的发展。

工具都是从材料、复杂程度、工作效率等几方面进行发展的,种植工具也是如此。

通过走访、查阅资料等活动,学生主要了解材料从石头、木头向金属的改进,同时了解种植工具是由简单到复杂发展的。

活动中使学生体会到科技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现代生活中的许多工具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2)了解科技化温室中应用的种植技术。

通过了解科技化温室中的各种设备和方法,使学生知道,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使蔬菜产量和生产速度都大大提高了,而且蔬菜生产还不受季节的影响,我们吃的很多食物是在科技化温室中生产出来的,使学生体会到现代科技发展的迅猛速度,激励学生好好学习科学,永跟时代发展的步伐。

教学准备
活动(1):教师准备——一些农用工具的图片、文字资料等。

学生准备——向周围的人简单访谈了解一些农用工具。

活动(2):教师准备——介绍科技化温室的文字、图片、录像资料;无土栽培的植物、组织培养的植物。

2.种植技术的发展
导入:出示一幅图,介绍古代的一种工具。

你们也查找到了许多种植技术发展的材料,愿意介绍给大家吗?
一、汇报资料:有关种植技术发展的资料

石中、?????? 五千年前

鹿角器
? 铜铲
三千年前
铜锛
铁锄
曲辕犁????? ?????? 二千年前
牛耕地?????????????
楼车
古人的发明
龙骨车
重要人物:贾思勰、——《齐民要求》
二、了解现代农业的发展。

a)现代化先进的机器。

(图片)
b)现代化的种植技术
图片与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