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乐史复习资料3
西方音乐史复习资料整理

西方音乐史复习资料整理1.希腊音乐的主要特征?在古希腊音乐的发展过程中,有哪些重要的音乐现象出现?(1)主要特征:单声部旋律,朴素大方,并有简单的乐器伴奏;大部分都是即兴表演,且形成了音乐、舞蹈与诗歌的“三位一体”;重世俗与现实性,大部分作品直接反映了古希腊人丰富的社会生活与民族历史。
尽管古希腊音乐篇章极少保留了下来,但它的意义不在具体的作品的流传,而在于激励了后世纪音乐的繁荣。
(2)音乐现象:神话音乐、荷马史诗、古希腊戏剧。
2.简述古希腊时期对音乐社会功能的认识古希腊理论家认为,“音乐可以三种方式对意志产生明显影响”:它能激励行动;它能强健体魄和心灵,犹如它破坏头脑的平衡,最后它可以中断政党的意志力量,令人无法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行为。
因此,不仅在年轻人和普通公众的教育科目中应该建立有规律,受监督的音乐教育,而且在平时的音乐演出中应倡导秩序、尊严、果敢和生机。
音乐的目的绝不仅是娱乐,而是应象柏拉图所言的“和谐的教养,灵魂的完善和激情的中和”。
古希腊理论家比较强调音乐的理论价值取向,认为音乐直接影响人的品格。
随着音乐生活的繁荣发展,面对新情况,有人认为音乐应该推陈出新,不断向前进,而当时占主导思想的还是以柏拉图为代表的哲学家们的“心灵净化论”,认为音乐不能太音乐不能太复杂和追求创新,应简朴,才能起到净化心灵作用。
可是,古希腊音乐观强调音乐的社会作用,对音乐的评价并非是纯粹审美体验,而是具有一定功利目的的。
但是,他们认为音乐应该符合规则,提供均衡、庄重、简朴的音乐,这无疑给后世的西方音乐以重大影响。
3.简述格里高利圣咏的使用情况,基本特征。
答:格里高利圣咏形成于8、9世纪,是以罗马教皇格里高利一世命名的,成为罗马天主教圣咏礼仪的同意规范和最高权威。
基本特征:①无伴奏的纯人声(男声)歌唱的单声部音乐形式。
②以拉丁文为歌词。
③即兴式无明显节拍特征。
④建立在单纯的自然音阶基础上。
⑤歌词主要来自圣经和诗篇。
教资国考:西方音乐史复习资料(三)

教资国考:西方音乐史复习资料(三)【简答题】1.印象主义音乐:印象主义音乐产生于十九世纪末,是受“象征主义文学”和“印象主义绘画”的影响而出现的一种音乐流派。
印象主义音乐带有一种完全抽象的、超越现实的色彩,是音乐进入现代主义的开端。
由法国作曲家德彪西首创。
还有一著名代表人物就是拉威尔。
印象主义音乐特点:1、主题动机间断、片段零碎。
2、和声的丰富色彩成为最重要的表现手段;淡化和声功能体系,扩大和旋范围,使三度音程叠置九和弦、十一和旋;用附加音或省略音。
3、乐曲结构比较松散自由,段落界限比较模糊。
4、音乐织体异常丰富多彩,音响效果清晰、透明、丰满。
5、节奏避免有规律的重音。
2.勃拉姆斯第一交响曲:即c小调第一交响曲,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作品。
他的c小调第一交响曲被世人称为“贝多芬第十交响曲”。
所谓“第十号”乃是指本曲续接于贝多芬“不朽的九大交响曲”之后,成为第十首著名交响曲之意。
乐曲中充满了斗争、烦恼、苦闷、失意、喜悦等人间七情六欲的交织,是遍历人世沧桑者最伟大的精神安慰,也是勃拉姆斯留给世人的精神至宝。
有趣的是,这部交响曲的最后一个乐章中某个主题与贝多芬d小调第九交响曲中“欢乐颂”的曲调极为相似,不负其“贝多芬第十交响曲”之美名。
它以史诗般的英雄气势、传统的四乐章结构,巴罗克复调对位技巧与古典动机发展手法的运用以及各乐章曲式结构和调性的安排,显示出勃拉姆斯交响曲与古典传统的紧密联系。
3.舒伯特艺术歌曲特征:一、歌曲选词非常的广泛。
既有歌德、席勒、海涅、莎士比亚等著名诗人的诗歌,也有他的友人创作的一些无名小诗。
二、旋律出众。
这是他作品中最突出的地方,他根据诗歌的形式、内涵来创作旋律,是旋律和诗歌达到一种均衡关系。
三、和声方面:1、爱用大小调交替,如《菩提树》《小夜曲》2、在自然体系和声的基础上巧妙地运用半音和声,如《海滨》《三月赞》。
西方音乐史小知识(三)

西方音乐史小知识(三)音乐风格概述1.文艺复兴时期的旋律有什么特点?以级进为主,是歌唱性的,与歌词的抑扬顿挫有关系,有时会采用"图解"方式对歌词中的某些词汇作形象模拟。
2.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节奏是怎样的?有了可计量的节奏,但在宗教声乐作品中不强调律动感,只是在世俗音乐中拍点鲜明,律动感强。
3.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采用什么调式?和声是怎样的?采用已经扩展为12个调式的中古调式。
和声写作尚未建立功能体系,但已在终止式上表现出了和声进行中的和弦的功能性,并有意识地运用谐和与不谐和和弦来表现情绪、构成音响紧张度的变化。
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织体是怎样的?以4声部模仿式复调织体为标准,在16世纪5个或更多声部的复调也很常见。
同时已经从现了局部的主调和声思维。
4.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运用哪些音色?声乐仍然占有最重要地位;复调宗教作品由小型的合唱组演唱,世俗音乐由独唱或独唱者小组和小型乐器组表演。
同时已有很多音乐是专为乐器创作的。
5.文艺复兴时期音乐的曲式是怎样的?结构较为自由而多样化,复调模仿式曲式逐渐取代了与诗歌结构紧密配合的分段性曲式。
同时也有大量分节歌形式。
6.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有哪些主要体裁?各个部分都写成了复调形式的弥撒曲。
经文歌(主要是宗教内容的)。
器乐舞曲。
复调器乐曲,如利切卡尔。
世俗歌曲如牧歌、尚松等。
第一节.佛莱芒乐派1.介绍佛莱芒乐派(Flemish school,又译作佛兰德乐派)。
15、16世纪活跃在佛莱芒的音乐家群体。
佛兰芒是历史地区,也称作尼德兰地区,即今天比利时及法国西北部。
音乐史上称布艮第乐派为第一尼德兰乐派,称佛兰芒乐派为第二、第三尼德兰乐派。
佛莱芒乐派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有第一代作曲家约翰.奥克冈(Ockeghem,约1425-1497),第二代作曲家若斯坎.德.普雷(Josquin de Pres,约1440-1521),第三代作曲家奥兰多.迪.拉索(Orlando di Lasso,约1532-1594)。
西方音乐史复习资料

西方音乐史复习资料
以下是一些关于西方音乐史的复习资料:
1. 西方音乐史的时间线:整理出西方音乐史中的重要时期和事件,例如文艺复兴、巴洛克时期、古典时期、浪漫时期以及现代音乐等。
2. 音乐史中的重要作曲家:研究西方音乐史中的重要作曲家,例如巴赫、莫扎特、贝多芬、柴可夫斯基和斯特拉文斯基等。
了解他们的生平和作品。
3. 音乐风格和流派:研究西方音乐史中的不同音乐风格和流派,例如巴洛克、古典、浪漫、印象派和现代音乐等。
了解每个风格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4. 重要音乐作品:了解一些西方音乐史中的标志性作品,例如巴赫的“Brandenburg Concerto”、莫扎特的
“Symphony No. 40”、贝多芬的“Symphony No. 9”和斯特拉文斯基的“Rite of Spring”等。
5. 音乐理论和技术:学习西方音乐史中的音乐理论和技术,例如调性音乐的发展、和声学、调式和非调式音乐等。
6. 音乐演奏和表演实践:了解西方音乐史中的不同演奏和
表演实践,例如古乐器演奏、歌剧演唱和管弦乐队指挥等。
7. 影响和作用:考虑西方音乐史在音乐发展中的影响和作用,例如对其他文化音乐的影响以及西方音乐与社会、政
治和文化的关系。
这些资料可以在音乐史的教科书、音乐学习网站和音乐史
研究论文中找到。
重要的是系统学习和理解西方音乐史的
主要内容和关键概念,以便在复习和考试中取得良好的成绩。
西方音乐史复习题(附答案)

西方音乐史复习题(附答案)(三)民族乐派1、肖邦的音乐在哪些方面表现出民族特色?答:肖邦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感,在他的作品中蕴含着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激情,体现了一种不屈的民族精神;在音乐创作中创造性的运用波兰的民间音乐。
结合波兰民间音乐的节奏特征,赋予波兰的民间舞曲如玛组卡、波兰舞曲以极高的艺术性和表现力。
2、肖邦钢琴音乐有那些与古典主义音乐不同的特点?答:肖邦尊重并继承古典音乐的传统,但他的钢琴音乐艺术具有独特的风格:优美潇洒情真意切的旋律,自由不拘的节奏韵律,色彩丰富的和声,灵活而幅度宽广的织体,新颖精致又严谨贴切的结构。
特别是在他的玛组卡和波罗奈兹舞曲中,创造性的运用民族民间调式、和声和特性节奏,显示了一个到底的“玛祖尔人”对自己民族性格、风格、情趣及艺术语言的熟悉和理解。
3、肖邦钢琴作品的体裁:玛祖卡、波罗奈兹、前奏曲、夜曲、幻想曲、圆舞曲、叙事曲、谐谑曲4、李斯特的钢琴写作特点及代表作。
答:李斯特的钢琴音乐受肖邦的影响。
他吸收融化了肖邦的创造,在炫技性的演奏上有更大的发展。
他在音乐中引入了交响性和歌唱性因素,以及模仿小提琴的跳弓,大量运用大音程跳跃,两手交织弹奏歌唱性的内声部,模仿民间乐器快速的同音反复等因素。
作品有:《匈牙利狂想曲》、《b小调钢琴奏鸣曲》《第一钢琴协奏曲》5、介绍交响诗及其代表作品。
答:交响诗是李斯特创造的新的音乐体裁,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来源于贝多芬、威柏歌剧序曲的标题性、戏剧性传统,而集中体现了李斯特苦心追求的艺术理想。
他强调文学构思与音乐发展的内在联系;他并不主张具体的描绘情节,而注重概括的表达感情和形象。
在他的标题交响诗中,传统交响乐四乐章的构思浓缩与一贯到底的单乐章结构中;主题动机的变化、发展及延续,曲式的自由处理,都服从于对文学性内容的总体理解。
《前奏曲》、《普罗米修士》《浮士德》《塔索》6、为什么称斯美塔那为捷克民族主义音乐的开创人?其代表作品。
答:斯美塔那青年时期就积极投入布拉格的1848年革命,创作过合唱曲、进行曲,讴歌革命和自由。
西方音乐史 复习资料

西方音乐史复习资料1.古希腊乐器:里拉琴是崇拜阿波罗(理性)的仪式所用的乐器,阿夫洛斯管是崇拜狄俄尼索斯(感性)的仪式所用的乐器2.格里高利圣咏:定义:中世纪宗教音乐的核心是罗马天主教会圣咏,俗称“格里高利圣咏”或“格里高利素歌”。
它节奏灵活自由,没有伴奏的单声部歌曲,歌词来自圣经,用拉丁语演唱。
格里高利圣咏最终于8-9世纪时被固定下来,成为欧洲天主教礼拜音乐中统一的圣咏形式。
演唱方式可分为中齐唱、交替对唱和应答轮唱三种。
节奏:无重音、无固定节拍,由文字和自然音调这两个因素共同决定。
旋律风格可分为三种:音节式、纽姆式、花唱式。
谱式:采用四线谱。
3.罗马教会的圣咏可分为日课和弥撒两大类。
常规弥撒:慈悲经、荣耀经、信经、圣哉经(附有降幅经)和羔羊经。
继续咏:是圣咏中阿莱路亚的扩展段落。
旋律冗长,有多节歌词,除去第一节与最后一节,中间的歌词是两两相对的,即两节歌词的音节和重音格局完全相同,而且配以完全相同的旋律,形成a bb cc dd…n的结构`4.骑士阶层艺术体现了军人道德的人格准则:荣誉、忠诚和爱情。
骑士文化给予吟游诗人丰富题材。
中心主题:骑士与贵妇人的爱情。
5.游吟诗人发原于法国东南部经济和文化最为繁荣的普罗旺斯地区。
南部成为“特罗巴杜尔”北部成为“特伦威尔”。
南部使用卢瓦河以南方言“奥克语” 北部使用方言“奥依语”(后成为现代法语)6.德国的吟游诗人——恋诗歌手,社会背景与法国吟游诗人很相似,多为贵族和骑士,擅长吟诗作曲。
7.华丽奥尔加农:形式为素歌旋律在下方声部,被拖长值,上方旋律自由、活跃,多个音配以下方的一个音,形成华丽流动的花唱式风格。
其实质已成为衬托上方旋律的“持续低音”,13世纪后被称为“固定声部”或“定旋律”8.克劳苏拉:只有曲调没有歌词的复调短歌,以迪斯康特风格写作。
12世纪末,在原无词的上方声部填上歌词,就成了一种新体裁——经文歌。
9.13世纪后经文歌成为最重要的音乐体裁。
西方音乐史考试复习资料

一古希腊音乐文化1.古希腊音乐体裁:①综合艺术形式的“乐”②荷马史诗:《伊里亚特》《奥德赛》③悲剧诶斯库罗斯(悲剧之父)、索福克利斯、欧里庇底斯2.乐器:里拉(乐微的原形)、基萨拉、奥洛斯3.公元前六世纪的古希腊大哲学家、数学家、音乐理论奠基人毕达哥拉斯,首先计算出五度相生律世称“坒律”4.古希腊的音乐是被诗歌规律所支配。
5.古希腊的调式是以四声阶级为基础,早期的里拉有四根弦空弦演奏四声音阶的四个音简答:古希腊的音乐风格特征?①它是一种单音音乐,偶尔有支声复调,但不系统,也不重要②它是即兴创作和即兴演奏的,但这种即兴也不是完全出于自发而是在一种形式法则的控制下进行的。
③它是音乐,舞蹈与诗歌三位一体的,音乐的节奏,节拍与诗歌和舞蹈相一致,音乐与诗歌尤其不可分离。
6.音乐美学代表人物: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在音乐美学的研究中肯定了音乐的社会功能和教育作用。
7.古罗马皇帝中最喜欢音乐的是尼禄。
8.弥撒:天王教大型礼拜仪式,产生于六世纪前后,九世纪逐渐发展为一套较为完整的宗教礼拜仪式,弥撒一般在星期天和一些特殊宗教节日中举行。
弥撒曲,天主教会曲活动演唱的歌曲是宗教音乐中一种重要的体裁。
二中世纪音乐文化简答:中世纪音乐文化的基本特征?答:①约公元五世纪—公元十四世纪②中世纪的欧洲音乐是在两片不同的园地里培植起来的,一片园地是教会的温室,另一片园地是世俗的土壤。
教会音乐出于宗教仪式的需要,它的平铺自叙的,朗诵性质的音调和节奏,服从于散文式的经文歌词。
世俗音乐是从民调歌舞发展起来的,它的整齐的匀称的节拍和结构,是与诗歌的韵律,乐器的演奏和舞蹈的动作相适应的。
事实上,教会音乐与世俗音乐的交流日益频繁。
到了中世纪后期,两者渐渐合流,从而为近代欧洲音乐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1.(格里高利圣咏)成为影响最大的教会音乐流传至今。
特点:格里高利圣咏是吸取了(古代东方),(古希腊)以及(民间音乐)的特点而形成的是(无固定节拍),(无乐器伴奏)的(单音)音乐,内容选自(圣经),用(拉丁文)演唱,为(宗教礼仪音乐),分为(弥撒)和(日课经文),共1600曲以上。
西方音乐史复习资料

西方音乐史复习资料西方音乐史复习资料音乐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西方音乐史则是研究西方音乐发展历程的学科。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回顾一些西方音乐史的重要内容,帮助读者复习相关知识。
1. 古希腊音乐古希腊音乐是西方音乐史的起源之一。
古希腊音乐以戏剧和宗教仪式为主要表现形式。
古希腊音乐理论家亚里士多德认为音乐有三个要素:旋律、节奏和语言。
他还提出了音乐的模仿功能,即音乐可以模仿自然界的声音和情感。
2. 文艺复兴时期音乐文艺复兴时期是西方音乐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这个时期的音乐以人声为主导,合唱和宗教音乐成为主要表现形式。
著名作曲家包括约翰内斯·奥克腾霍普、威廉·拜伦和托马斯·塔利斯。
3. 巴洛克音乐巴洛克音乐是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的音乐风格。
巴洛克音乐特点是复杂的旋律和装饰性的音乐表现形式。
巴赫是这个时期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的音乐作品充满了技巧性和情感。
4. 古典音乐古典音乐是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音乐风格。
这个时期的音乐以简洁和对称为特点,注重音乐结构和和声。
莫扎特、贝多芬和海顿是这个时期最著名的作曲家。
5. 浪漫音乐浪漫音乐是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的音乐风格。
这个时期的音乐注重个人情感和表达,音乐结构更加自由。
肖邦、舒伯特和柴可夫斯基是浪漫音乐时期的代表作曲家。
6. 现代音乐现代音乐是20世纪以后的音乐风格。
这个时期的音乐多样性极高,包括各种实验性音乐和电子音乐。
斯特拉文斯基、肖斯塔科维奇和约翰·卡奇是现代音乐的代表作曲家。
除了以上几个时期,西方音乐史还包括了许多其他重要的音乐风格和作曲家。
比如巴洛克时期的意大利歌剧和德国清唱剧,以及20世纪的爵士乐和摇滚乐。
此外,西方音乐史还涉及到音乐理论的发展和音乐教育的演变。
音乐理论的发展包括调式音乐和调性音乐的转变,以及对和声和节奏的研究。
音乐教育的演变包括音乐学院的建立和音乐教育的普及。
总之,西方音乐史是一个丰富多样的学科,它记录了西方音乐的发展历程和作曲家的创作成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希腊音乐的主要特征?在古希腊音乐的发展过程中,有哪些重要的音乐现象出现?(1)主要特征:单声部旋律,朴素大方,并有简单的乐器伴奏;大部分都是即兴表演,且形成了音乐、舞蹈与诗歌的“三位一体”;重世俗与现实性,大部分作品直接反映了古希腊人丰富的社会生活与民族历史。
尽管古希腊音乐篇章极少保留了下来,但它的意义不在具体的作品的流传,而在于激励了后世纪音乐的繁荣。
(2)音乐现象:神话音乐、荷马史诗、古希腊戏剧。
2.简述古希腊时期对音乐社会功能的认识古希腊理论家认为,“音乐可以三种方式对意志产生明显影响”:它能激励行动;它能强健体魄和心灵,犹如它破坏头脑的平衡,最后它可以中断政党的意志力量,令人无法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行为。
因此,不仅在年轻人和普通公众的教育科目中应该建立有规律,受监督的音乐教育,而且在平时的音乐演出中应倡导秩序、尊严、果敢和生机。
音乐的目的绝不仅是娱乐,而是应象柏拉图所言的“和谐的教养,灵魂的完善和激情的中和”。
古希腊理论家比较强调音乐的理论价值取向,认为音乐直接影响人的品格。
随着音乐生活的繁荣发展,面对新情况,有人认为音乐应该推陈出新,不断向前进,而当时占主导思想的还是以柏拉图为代表的哲学家们的“心灵净化论”,认为音乐不能太音乐不能太复杂和追求创新,应简朴,才能起到净化心灵作用。
可是,古希腊音乐观强调音乐的社会作用,对音乐的评价并非是纯粹审美体验,而是具有一定功利目的的。
但是,他们认为音乐应该符合规则,提供均衡、庄重、简朴的音乐,这无疑给后世的西方音乐以重大影响。
3.简述格里高利圣咏的使用情况,基本特征。
答: 格里高利圣咏形成于8、9世纪,是以罗马教皇格里高利一世命名的,成为罗马天主教圣咏礼仪的同意规范和最高权威。
基本特征:①无伴奏的纯人声(男声)歌唱的单声部音乐形式。
②以拉丁文为歌词。
③即兴式无明显节拍特征。
④建立在单纯的自然音阶基础上。
⑤歌词主要来自圣经和诗篇。
⑥旋律音调平缓,以级进和三度为主。
⑦音域狭窄。
4.说说经文歌的特征及其产生的意义。
经文歌的产生可追溯到第斯康特的复调写作手法。
在一定程度,经文歌的歌词特点也成了它最重要的特征,并预示着它的发展方向,13世纪最经典的经文歌为3个声部,起初上方声部附加的歌词还是拉丁语,与宗教有关。
后来,上方声部歌词开始方言化,出现了法文经文歌(上方两声部都用法文填词),形成了经文歌特有的“复歌词”现象,不同声部演唱不同的歌词。
两段法文歌词通常为舞蹈歌曲和爱情歌曲之类。
由于歌词各具特色,经文歌的各个声部在节奏模式上保持了一定的独立,节奏的运动在复调音乐具有了空前的紧张度,只有在各声部发出协和音程中还能感受到一定的统一性。
经文歌的复调结构是高度理性化的。
经文歌体现了宗教音乐与世俗音乐之间的相互影响,歌词往往是宗教与世俗内容相混合甚至完全世俗化的。
5.新艺术音乐有些什么重要特点?简述法国新音乐代表人物马肖的创作及特点。
特点:14世纪法国音乐的新风格,代表了一种在新世纪出现的音乐创作上的新趋势(1)新的记谱体系(2)等节奏技术的运用(3)变化音的终止式马肖:(1300—1377),西方音乐史上第一位音乐作品得到完整保存的音乐家。
他的创作几乎涉及14世纪所有重要的音乐体裁,包括经文歌、弥撒及大量世俗歌曲。
共创作经文歌23首,主要为3声部;在弥撒仪式中,慈悲经、荣耀经、信经、圣哉经和羔羊经经常被视为一套乐曲组合在一起,后来从礼拜中独立出来而形成。
6.14世纪意大利重要的世俗音乐体裁有哪些?代表人物是谁?牧歌、狩猎曲、巴拉塔。
代表人物:弗朗切斯科*兰第尼7.早期文艺复兴音乐在英国有什么特点?代表人物是谁?布艮第乐派的最重要代表是谁,简述其创作特点。
1特点:教少抽象理论的约束,与民间音乐保持着自然的联系,倾向大调性、主调风格,常自由运用三度、六度音程,以此产生出和谐丰满的音响。
代表人物:利奥纳尔*鲍罗、约翰*邓斯泰布尔、法伯顿。
2布艮第乐派代表人物是:迪费和班舒瓦布艮第地区的音乐作品主要是弥撒曲、经文歌和尚松,以三个声部为主,声部之间为对比音色。
在英国音乐影响下,布艮第音乐的主调加强,上声部突出,多采用三和弦,但各声部仍然保持着对位的独立性。
作品多用大调性,主要为三拍子,两拍子用于大型作品的对比部分。
8.众赞歌有什么特点,它对德国音乐发展的意义是什么?16世纪德国宗教改革在音乐上最重要的成果——一路德众赞歌,新教教会的一种音乐形式。
最初是单声部、分节歌形成。
后逐渐增添了和声、对位,并扩大成四部合唱。
意义:对康塔塔、圣诞音乐、受难乐、清唱剧等的形成充实,使新教音乐逐步成熟、强大,并为巴洛克时期的大型声乐或器乐创作开辟了道路。
9.帕特斯特里纳创作的特征。
帕特斯特里纳(1529—1594):因出生在罗马附近的帕特斯特里纳小镇,人们习惯以他的出生地称谓他。
他以毕生的经历献身于宗教音乐,他的音乐具有一定保守倾向,然而他能在反宗教改革精神观念的限制下,顺应文艺复兴音乐发展方向,对复调音乐做出了富有创造性的发展。
他的创作主要是宗教音乐作品,有104部弥撒曲,250首经文歌。
50多首宗教牧歌和100多首世俗牧歌。
他的音乐风格是一种复调无伴奏合唱风格。
10.16世纪法国尚松有什么特点?代表人物是谁?特点:在写作方法上,既有和声式的,还有含有复调因素的主调风格的。
代表人物:塞米西,雅纳坎11.★★★简述巴洛克时期意大利歌剧发展的主要脉络。
(1)音乐史上的第一部歌剧:16世纪末,在意大利佛罗萨的巴尔第伯爵家经常聚着一皮文人研究古希腊文化,试图恢复古希腊戏剧音乐的本色,于是作曲家培利与诗人努契尔合作写出了第一部歌剧《达夫尼》,但乐谱失传已久,现仅留传下来的只是他们俩写的歌剧《犹丽狄西》。
以古钢琴伴奏,配以简单的和声。
(2)罗马的歌剧:在佛罗萨歌剧的影响下,罗马于17世纪前半叶产生了歌剧,多用宗教题材,常加进合唱,抒情性和朗诵性的段落分明,剧种时常插入喜剧性的仆人角色。
(3)威尼斯歌剧:17世纪前半叶第一座歌剧园—圣卡西亚诺的出现迅速加强了威尼斯歌剧的发展。
代表作曲家蒙泰威尔弟在歌剧《奥菲尔》中大量采用独唱的咏叹调和二重唱,合唱浑厚,第一个使用管弦乐队伴奏并首创颤音、拨弦等技法,增强了音乐的戏剧性。
他的歌剧克服了旋律的枯燥性,运用了牧歌式、歌唱性较强的朗诵调。
代表作还有《阿里安娜》等。
(4)那不勒斯歌剧:18世纪初以A·斯卡拉蒂为代表,注重发挥歌剧中的人声美,使声乐独唱水平得到空前提高,加强了咏叹调与宣叙调的区别。
他创作了100多部歌剧,并首创了“快—慢—快”三种速度的意大利式序曲,同时使弦乐四部成问管弦乐中心。
12.巴洛克时期法国古钢琴音乐概述。
古钢琴包括两类型:一种是拨弦古钢琴,另一种是击弦古钢琴。
拨弦古钢琴在14或15世纪就存在了,有大小不同的各种样式,但都是用键盘通过固定在一个装置上的羽毛或皮革的舌状物拨而发声的,应而这种乐器也叫淤灌键琴。
击弦古钢琴更为古老,在2世纪就有记载。
形状是长方形的,按下键盘时,通过固定在另一端的固制叶片击弦而发声,应此也叫木契木追钢琴,起音色柔和,音量较小,更适合在家内演奏。
古钢琴音乐体裁在 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主要有以下:拖卡塔、幻想曲、前奏曲、赋格曲、变奏曲、主题与、奏鸣曲、组曲等。
其中最重要的是主题与变奏和组曲这两种。
13.J。
S巴赫他最重要的创作领域是哪些?简述他的创作情况。
巴赫,德国作曲家、复调大师。
他最重要的创作领域是声乐和器乐声乐:(主要是宗教作品)康塔塔、受难乐、弥撒曲、清唱剧、经文歌等器乐:管风琴、钢琴、小提琴、大提琴、管弦乐队作品创作情况:(1)他的声乐作品以宗教内容为主,有丰富的形象和情感体验,在写法上趋向器乐风格。
代表作有清唱剧《马太受难曲》、《约翰受难曲》、《B小调弥撒曲》和200多首康塔塔。
(2)管风琴音乐是他的创作基础与核心。
在以复调风格为主的乐曲《帕萨卡里亚》、《g小调幻想曲与赋格》、《d小调拖卡塔与赋格》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音乐语言,展示出的宏伟壮丽与戏剧性风格是前所未有的。
(3)钢琴音乐中《平均律钢琴曲集》占有主要地位,其中的每首作品都采用前奏曲与赋格的组合形式,并以大小调和半音的顺序排列。
(4)他吸收法国、意大利、德国的音乐因素写了6首《法国组曲》、6首《帕塔塔》、6首《英国组曲》,晚年作品《赋格的艺术》对复调进行了全面的总结。
(5)他的室内乐作品有《音乐的奉献》和《布兰登堡协奏曲》。
14.简述亨德尔的清唱剧创作情况。
清唱剧是亨德尔最重要的创作领域。
它是一种类似歌剧的大型声乐体裁,包括独唱、重唱以及合唱,有管弦乐队伴奏。
亨德尔创作的清唱剧大都取材于圣经中的英雄故事,多数是音乐戏剧作品,用英语演唱,主要用于音乐会舞台演出,从创作意大利风格的割据转向大众化的清唱剧,是亨德尔一生中顺应历史潮流的一次重要抉择。
他的清唱剧有着强烈的史诗性风格,主要表现了强大的集体感情和史诗般的宏伟场面,其表现方法最值得注意是合唱的运用。
他一生创作的25部清唱剧,最著名的是《以色列人在埃及》、《弥赛亚》、《犹太*马加比》等。
15.格鲁克歌剧改革简述。
他是德国剧作曲家。
面对日益僵化衰退的正歌剧,于18世纪中叶警醒割据改革。
改革的主旨是:①质朴和真实是一切艺术作品没的伟大原则。
②歌剧中音乐应与诗配合,加强情感。
改革的手段为:①宣叙调占有重要地位,加强了旋律。
②精练戏剧结构,删去咏叹调中的玄技段,追求自然的真情流露。
③序曲成为于是剧情的有机部分。
④废弃数字低音,代之以具有明确声部的近代写法。
改革的产物:《阿尔切斯特》16.喜歌剧是如何兴起的,它在意大利,法国以及其他一些地区的情况如何?答:18世纪20-30年代,随着意大利正歌剧发展的衰退,欧洲各国先后出现了一些带有戏剧风格的新型歌剧。
这些割据称谓繁多,有“喜歌剧”、“谐歌剧”、“趣歌剧”、“滑稽剧”和“轻歌剧”等。
1意大利喜歌剧:从17世纪中叶开始,意大利正歌剧的三幕演出之经常穿插一些小型的表演和歌唱。
这些间插性的演出被称为“幕间剧”。
2法国喜歌剧:17世纪末,法国巴黎的集市上流行一种兼有歌舞、说话和器乐伴奏的戏剧形式。
它的音乐大多采用民间流行的曲调填写新词而成,戏剧中充满了市民阶层对社会生活的描述和讥评。
3德奥歌唱剧:18世纪中叶,流行与德国和奥地利民间的“歌唱剧”逐渐兴盛起来。
它的剧本多从英国的民谣剧移植过来。
4英国民谣剧:它是用英语对白再加上通俗的曲调结合而成。
民谣剧的曲调大多来自民歌、城市小调,甚至包括意大利或法国歌剧中的旋律。
17.前古典注意器乐主要在哪些领域对历史做出贡献,介绍它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
(1)古典钢琴奏鸣曲:较早的键盘乐器创作作曲家萨帕尔托和库瑙;更重要的作曲家是多米尼科*斯卡拉蒂、CPE巴赫、阿尔贝蒂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