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共30张PPT)

合集下载

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课件(共33张PPT)

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课件(共33张PPT)

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诬蔑人,
反复
说什么“桃色事件”,说什么共产党杀共 产党,无耻啊!无耻啊!(热烈的鼓掌) 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
连用三个“无耻” 反衬三个“光荣”, 高度赞扬了李先生为
李先生在昆明被暗杀,是李先生留给昆明 争取民主和平而勇于
的光荣!也是昆明人的光荣!(鼓掌) 献身的精神。
13 最后一次讲演
闻一多
巨人心中的巨人, 大师笔下的大师。
——臧克家
学习目标
1. 了解作者作品及写作背景,积累“诬蔑”“卑鄙”“蛮 横”“挑拨离间”等易考词语。
2. 了解“最后一次讲演”的内容,把握演讲者的观点。 3. 揣摩演讲者的语言,理解即兴演讲的特点。 4. 注意语气语调,感受演讲者强烈的爱憎情感和不畏强暴、
感叹句
情感:对反动派的 无耻和卑劣行径的 怒不可遏的血泪控 诉、对李先生牺牲 的悲痛和对李先生 爱国主义精神的高 度赞扬。
[真题模拟]本文中,演讲者的观点是什么?
考点 把握演讲者的观点
[答题思路]
(1)明确观点的概念:演讲者(作者)就某一问题或某一事件发表 的见解和主张。
(2)寻找、归纳观点:①看演讲词的标题、开头、结尾、直接表述 句,寻找直接表达演讲者观点的语句;②概括段落内容,归纳提取演讲 者的观点。
本文考点回顾
本文阅读考点
把握演讲者的观点 揣摩演讲词的语气
重要修辞手法
反复 反问 设问 排比
重要写作技法
运用多种句式写演讲稿
拓展延伸
表现大无畏的爱国精神的诗句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就义诗》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秋瑾《对酒》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狱中题壁》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出塞》 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

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第13课 最后一次讲演 课件(共26张PPT)

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第13课 最后一次讲演 课件(共26张PPT)
闻一多(1899年—1946年),原名闻家骅,又名多、 亦多、一多,字友三、友山。湖北浠水人。中国现 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 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诗人,学者 , 民主战士。新月派代表诗人,代表作有《红烛》 《死水》《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 等。作品主要收录在《闻一多全集》中。
13 最后一次讲演
R·八年级语文下册
讲演词也叫演讲词、演说词,它常在各种大型的群
众集会或较为隆重的场合使用,而且讲话人所讲的 都是些较为重大的问题或是讲话人就某个专门问题 进行的论述。讲演词具有宣传、鼓动和教育作用, 它可以把讲演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 众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
6.人称由“他们”变为“你们”,表达了怎样的
感情? 他们 你们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向听众揭露 面对面向敌人发起进攻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一种大无畏的精神和愤怒的感情
7.作者说:“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
明!我们的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思考:
“我们有力量”在哪里? 昆明青年学生,广大的市民。 8.闻一多先生对进步青年提出了什么样的号召?
继承传统,争取民主和平的胜利。
9.文末表达了闻一多先生怎样的决心? 表明闻先生为追求光明和民主,决心为革命 事业献身的斗争精神,随时准备为真理献身的斗
争精神。
深入探究
1.文中第5段写到“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
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试分析这句话的含义,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杀害李公仆吓不倒人民,会有更多的人不畏
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一个崭新的世界,换来了我们今
天的幸福生活。同学们,我们新中国青年一代的任务

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课件ppt(共25张PPT)

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课件ppt(共25张PPT)

活动四
(3)在演讲过程中灵活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无耻啊!无耻啊!” “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 “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之前倒下去了吗?”
闻一多先生预言敌人“快完了”, 人民一定胜利,有什么根据?请 从文章中找答案。
第一,他们这样疯狂地来制造恐怖,正是 他们自己在慌,在害怕,在恐怖;第二, 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 起来;第三,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 力不被人民毁灭的。
八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最后一次讲演》
1.阅读演讲词,说出作者的主要观点。 2.感受演讲者强烈的爱憎情感。
导入
背景介绍: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 当局为篡夺革命胜利果实,阴谋发动内战,制造 白色恐怖,屠杀爱国民主人士。1946年7月,爱 国民主人士李公朴先生在昆明被特务暗杀。特务 们要暗杀的第二个对象就是闻一多,友人劝他躲 一躲,但他毅然出席了15日举行的李公朴先生追 悼大会。
闻一多先生演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闻一多在李公朴的追悼 会上,义正词严地当众 揭露、痛斥反动派的罪 恶和卑劣,号召人们斗 争,表达了对民主和平 的坚定信心。
应该读出一种愤怒, 一种痛恨,一种痛 斥的情感来。
活动二
小组合作,梳理演讲词的思路。
活动二
明确: 首先高度赞扬了李公朴和昆明人民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斗 争的精神,痛斥国民党反动派暗杀李公朴的罪行,揭露了其 虚伪的本性(1—3段)。其次,分析了国民党反动派的虚弱 本质,光明就在眼前(4、5段)。最后,号召昆明人民发扬 优良传统,坚持斗争,表达自己为正义而献身的决心(6—12 段)。
朗读语气 语调
揭露其虚弱本质—— 要读出蔑视 指出其末日来临—— 要读出信心
闻一多先生对进步青年提出了什 么样的号召?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优质课件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优质课件

➢要点总结
通过对闻一多先生这场成功的演讲的分析,
你觉得一篇好的演讲词应该具备哪些要点?
演讲词
要有针对性, 针对演讲的对 象、演讲场合、 演讲目的来确 定演讲的主题 和内容
有明确的态 度、坚定的 立场,能清 楚地表达自 己的观点、 看法
表达中运用一定的语言技 巧,如针对不同的对象运 用具有不同情感色彩的词, 运用反问、设问、感叹等 多种句式,结合人称转换 的运用,增强演讲的表现 力和感染力。
第三部分(第6—12段):指明李公朴先生 牺牲的意义,号召昆明人民发扬优良传统,继承 先烈遗志,坚持斗争,并表达自己随时准备为正 义而献身的决心。
➢概括观点 试用一句话概括出作者的观点。
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
语言揣摩
➢感受情感态度
活动二:品一品
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文中表达闻一多先生对 李公朴和其他两类人情感态度的语句。
运用了丰富的表达技巧 用语
对进步力量和对反动派讲的话,语气上和用语上 感情色彩截然不同。说到李公朴先生,语气热情,满 怀崇敬,反复称颂他“光荣”,他的生命是“宝贵的 生命”,他的血“不会白流”,他倒下了,“会有千 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歌颂人民的力量,语气更是 洋溢着激情,再三强调“人民是打不尽的,杀不完 的”,并充满信心地指出“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
情境模拟
活动四:讲一讲
➢模拟演讲
细心揣摩文中先生讲演时的语气、语调、 神态、手势、动作等,创设情境,还原现场, 来进行一次模拟演讲,比一比谁演讲得最成功。
学生活动
小组内同学分角色扮演人物,创设 情境,进行模拟演讲。
各小组展示演讲,师生评价。Fra bibliotek评价标准
语气、语调符合语境,能充分表现出 演讲时的气势和情感。

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课件(共32张PPT)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课件(共32张PPT)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①作者说:“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我们的 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 思考:我们的力量在哪里? 昆明青年学生,云南广大的人民。
②闻一多先生对进步青年提出了什么号召?
号召青年:继承传统,争取民主和平的胜利。
③文末表达了闻一多先生怎样的斗争决心?
为革命事业献身的斗争精神。
梳理写作思路。
表达鲜明观点

第一部分(1-3)

一 揭示本质规律

第一部分(4-5)

演 鼓舞人民斗志
第一部分(6-12)
敌人:卑劣无耻 人民:光荣骄傲
敌人:虚弱必败 人民:强大必胜
敌人:终将毁灭 人民:发扬传统
观点鲜明 爱憎强烈 不畏强暴 坚持正义
本文主旨
本文围绕李公朴被害事件,揭露了 反动派的无耻暴行和虚弱本质,热情赞 颂了烈士的斗争和牺牲精神,号召人民 与敌人斗争到底,表明了自己愿为革命 献身的决心。
1.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演讲 在李公朴的追悼会上有特务 原因 分子捣乱。
针对 对象
群众、特务分子。
演讲 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正义 观点 、真理是永远存在的!
情感 痛斥反动派的卑劣无耻,表达 倾向 对民主和平的坚定信念。
2、针对特定的听众。
现场听众 听众特点 演讲目的
文中例句
现场听众 听众特点
2. 演讲者是如何借助语言技巧吸引听众、引起共鸣的?
示例: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 了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李先生 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他只不 过用笔写写文章,用嘴说说话,而他所 写的,所说的,都无非是一个没有失掉 良心的中国人的话!大家都有一枝笔, 有一张嘴,有什么理由拿出来讲啊!有 事实拿出来说啊!为什么要打要杀,而 且又不敢光明正大的来打来杀,而偷偷 摸摸的来暗杀!这成什么话?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13《最后一次讲演》课件 (共46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13《最后一次讲演》课件 (共46张PPT)

6
了解演讲词、闻一多、李公朴
2.了解作者
闻一多(1899—1946),现代诗人、 学者和坚强的民主战士。原名闻家骅,湖 北浠水人。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特务 暗杀。
1920年7月发表了第一首新诗《西岸》,
从此跨入中国的诗坛。代表作有诗集《红 烛》《死水》,表达了热烈的爱国感情。
7
了解演讲词、闻一多、李公朴
15
合作探究
闻一多雕像
16
合作探究
2.作者在第二部分剖析了敌人制造恐怖的
什么原因?有何作用?
揭示了反动派自己恐怖,有力地揭露了敌人色厉内
荏的虚弱本质,为下文宣告人民必胜、光明到来做铺垫。
17
合作探究
3.在演说的后半部分,闻一多先生满怀深情
讲述李公朴烈士及“一二一”烈士牺牲的意义,有
何作用?
肯定李公朴烈士的光荣行为,赞扬云南人民的光
12
检查预习 2.闻一多讲演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闻一多在李公朴的追悼会上,义正辞严地当众揭
露、痛斥反动派的罪恶和卑劣,表达了对民主和平的
坚定信心。
13
合作探究
影视课文《最后一次讲演》
14
合作探究 1.讲演开始作者从哪三个方面逐层深入地痛斥
国民党反动派的卑劣无耻?
(1)李先生只不过“说出和写出一个没有失掉良心的中 国人的话”就“竟遭此毒手”。可见敌人的卑劣无耻。 (2)“要打要杀”,“又不敢光明正大地来打来杀,而 是偷偷摸摸地来暗杀”更见敌人的卑劣无耻。 (3)“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诬蔑人”,嫁祸于 共产党以推其罪责,是最卑劣无耻。
3.了解李公朴
李公朴,江苏人。青少年时便关心国家大事,“五四”运动时,在 上海发起组织爱国团,“五卅”运动时任上海学联工人科科长,1926年 到广州参加北伐军。 “四一二”政变后,愤然离开军队,“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

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课件(共33张PPT)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课件(共33张PPT)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1.理清文章思路
最后
一次
讲演
第一部分:痛斥反动派暗杀李公仆的 罪恶行径 (1-3)
第二部分:剖析反动派的虚弱本质
(4—5)
第三部分:号召昆明青年争取民主和
平 (6-12)
2.闻一多演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闻一多在李公仆的追悼会上, 正辞严地当众痛斥、揭露反动派的罪
恶和卑劣,号召人们斗争,表达了对
民主和平的坚定信心。
fèn
tián
yīng
片」
笔画:3 部首:、
连续 分步
笔画:12 部首:中
连续 分步
笔画:13 部首:土
连续 分步
笔画:17 部首:月
连续
kāng
kǎi

áng

笔画:14 部首:中
连续 分步
笔画:12 部首:中
连续 分步
笔画:16 部首:氵
连续 分步
笔画:8 部首:日
连续 分步
bēi
liè
笔画:8 》 部首:十
朗读一至三自然段,思考问题:
1.闻一多先生在讲演中一再痛斥敌人卑劣无耻, 同学们说说它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2.第1 段 ,“为什么要打杀, 而且又不敢光明正
大地来打来杀,而偷偷摸摸地来暗杀!”这句话 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2.第2段,连用三个“无耻”和三个“光荣”有
什么表达效果?
1.这一事件是“最卑劣” “最无耻”的
3. 第2段,连用三个“无耻”来自三个“光荣”有什么表 达效果?
无耻
一个比一个语气重,从斥责到控诉,感情强烈真
挚。
爱憎分明,在反问中有斥责,在呼喊中有声讨。 既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又起到了呼唤、 感染民众的作用。

最后一次讲演(共30张)演示教学

最后一次讲演(共30张)演示教学
1928年1月,诗集《死水》出版,这是他的代表作,面对苦 难的祖国,严峻的现实,他的爱国主义热情更加炽烈,而虚幻的 唯美主义的成分减少了。
1946年7月15日,闻一多被国民党特务暗杀。1946年7月17 日毛泽东、朱德同志在唁电中称赞他:“为民主而奋斗,不屈不 挠,可敬可佩。”周恩来同志在悼词中写道:“心不死.,志不 绝,和平可期,民主有望,杀人者终必覆灭。
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 演讲围绕李公朴被害事件,揭露反动派的 无耻暴行和虚弱本质,赞颂烈士的斗争和 牺牲精神,号召人民与敌人斗争到底。
• 1、中心语:“最卑劣、最无耻”
•4、本段表现了闻一多先生对卑劣凶残地杀害 李公朴的国民党反动派极端愤恨和鄙视,对李 公朴先生为争取民主和平而英勇献身的精神的 赞颂。
课前预习
1.易读错写错的字
诬蔑( wūmiè)
屠杀( tú )
恐怖( kǒng )
挑拨离间( bōjiàn )
召开( zhào )
卑鄙( bǐ )
卑污( wū )
赋予( yǔ )
课前预习
2.多音多义字
héng( 横竖 )

hèng( 蛮横 )
jiān( 中间 )

jiàn( 间接 )
tiāo( 挑担 )
用第二人称的手法,直接把敌人放在受审的地位, 当面指名揭露、痛斥敌人,极大地加强了语言的 气势和战斗力,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用国民党 反动派的无耻反衬李先生的光荣,昆明人的光荣。 同时运用了反复、引用的修辞方法。
• 分析第三段: •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第三段,概括本
段的主要内容。
• 2、本段与上一段在内容上有何联系? • 3、概括第一部分的重要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段高度赞扬了李公朴和昆明学生为争 取民主和平而英勇献身的斗争精神。 紧接上段,解释了“光荣”的具体含 义。
文章的第一部分痛斥了敌人,颂扬了烈士,揭露 了李公朴被暗杀的真相。
分析第6—12段:
闻一多对进步青年提出了什么样的号召? 表现了闻一多先生怎样的思想感情?
号召进步青年发扬云南光荣历史,决不让反动派 蛮横下去,完成争取民主和平的任务。 表现闻一多先生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精神。
1. 闻一多先生在讲演中一再 痛斥敌人卑劣无耻,同学们说 说它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2. 与敌人卑劣无耻恰成对比 的是李先生的光荣,李先生的 光荣表现在什么地方?
闻一多先生预言敌人“快完了”, 人民一定胜利,有什么根据?请从 文章中找答案。 明确:第一,他们这样疯狂地制 造恐怖,这是他们自己在慌,在害怕, 自己在制造恐怖;第二,杀死一个李 公朴,会有千万个李公朴站起来;第 三,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是 不被人民毁灭的。
• 分析第二段:
• 说说运用了怎样的方法表达 作者的情感?
用第二人称的手法,直接把敌人 放在受审的地位,当面指名揭露、 痛斥敌人,极大地加强了语言的 气势和战斗力,打击敌人的嚣张 气焰。用国民党反动派的无耻反 衬李先生的光荣,昆明人的光荣。 同时运用了反复、引用的修辞方 法。
• 分析第三段:
概括本段的主要内容。 本段与上一段在内容上有何联 系?
本文层层深入的揭露了反动派的卑鄙无耻,表现了 闻一多先生的爱憎分明和追求真理勇于斗争不怕牺 牲的精神。
分析本文的语言特色 : 1、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和句式,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 和论辩力量。设问、反问(使表达语气更坚决,批判力 量更强烈)、反复(增强对反动派的憎恨之情)。 2、对比手法: (1)段与段之间的对比。第三段对李公朴和昆明学生 的歌颂和第四段对反动派的无情揭露形成对比。 (2)句与句之间的对比。 (3)词语间的对比。(光荣、无耻)排比、感叹句。 3、人称的变化,严格划分了敌、我、友的界限。
讲演词
• 也叫演讲词、演说词,它常在各种 大型的群众集会或较为隆重的场合使 用,而且讲话人所讲的都是些较为重 大的问题或是讲话人就某个专门问题 进行的论述。讲演词具有宣传、鼓动 和教育作用,它可以把讲演者的观点、 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及读者, 使他们信服并在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 起来!你们将失去千百万的人民!A你们看着我们人 少,没有力量?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 得很!看今天来的这些人,都是我们的人,都是我 们的力量!此外还有广大的市民!我们有这个信心: 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历史 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 B希特勒, 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翻开历史 看看,你们还站得住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我 们的光明就要出现了。你们看,光明就在我们眼前, 而现在正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我们有力 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我们的光明,就是反 动派的末日!(热烈的鼓掌)

(3)画横线的句子属于什么问句?在文中有何作用?
A.设问句,B。反问句。爱憎分明,充 满激情,富于号召力和感染力。设问句能够 引起听众的注意和思考,使听众产生感情上 的共鸣;反问句用来揭露敌人卑劣无耻的行 径,表达的语气更坚决、态度更鲜明、批判 更有力量。
(4)“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将 此句改为陈述句,并说明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希特勒,墨索里尼,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 改为陈述句后语气不如反问句语气坚决。
• 学习目标
一、学习闻一多先生热爱祖国、献 身革命的英雄气概和斗争精神。 二、领会本文表达鲜明观点的特色。 三、体味口语的特点和本文感情色 彩强烈的语言。
作者简介
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字
友三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23年9月出版
第一本新诗集《红烛》。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
• 1、朗读第一段,找到本段的中 心语。 • 2、再读文章,你发现本段在写 法上有什么特点? • 3、本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1、中心语:“最卑劣、最无耻”
•4、本段表现了闻一多先生对卑劣凶残地杀害 李公朴的国民党反动派极端愤恨和鄙视,对李 公朴先生为争取民主和平而英勇献身的精神的 赞颂。 3、运用感叹句、设问句、反问句等句式和对 比的手法来揭露敌人的罪行,凝聚对国民党 反动派的极大的鄙视和仇视,表达鲜明的立 场、强烈的爱憎。(重点词语:偷偷摸摸) •2、李先生的所作所为是正大光明的、是正义 的,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卑劣无耻;从反动派 的所作所为,进一步揭露反动派的卑劣无耻。
这篇演讲稿表现了闻一多先生对 李公仆烈士和爱国民主运动怎样的思想 感情,对国民党特务又是怎样的思想感 情?
这篇讲演表现了闻一多先生强烈的 爱憎感情。对李公仆先生被暗杀十分悲 痛,赞扬了李公仆先生和昆明人民,他 们为争取民主和平献出宝贵生命是昆明 无限的光荣,高度评价他们的斗争精神。 对国民党特务的罪恶行径质问、痛斥, 面对面地揭露反动派的虚伪本性和险恶 用心,指出反动派必然灭亡的可耻下场。
卑鄙( bǐ )
赋予( yǔ )
2.多音多义字 横
héng( 横竖 )
hèng( 蛮横 ) tiāo( 挑担 )
tiǎo( 挑逗 )

jiān( 中间 )
jiàn( 间接 ) zhào( 召唤 )
shào( 召公 )


2、这篇演讲词有什么特色
感情强烈,爱憎分 明,富有战斗力和感染 力。
• 分析第一段:
本文主旨
• 本文围绕李公朴被害事 件,揭露反动派的无耻暴行 和虚弱的本质,赞颂烈士的 斗争和牺牲精神,号召人民 与敌人斗争到底。
课堂练习
指出下列各句所运用的修辞方法: (1)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 ( ) (2)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 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吓倒吗?( ) (3)我们看,光明就在我们眼前,而现在正 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我们有力量 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 ) (4)翻开历史看看,你们还站得住几天!你 们完了,快完了!( )
• (1)文中“你们”指的是 ,“我们”指的 是 。不断变化人称,表达了什么感情?
国民党反动派及帮凶 演讲者和广大人民 揭露敌人的罪行和虚弱本质,用“你们”表 达出愤怒和蔑视的感情;歌颂人民的力量, 用“我们”表示演讲者与群众的亲密无间的 战斗感情。 • (2)“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的含 义是什么? 说明一个爱国人士被杀害,会有更多的 人站起来斗争,表达对反动派杀害爱国人士 的蔑视。
• .闻一多先生的遗愿,上一代青年人完成了, 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一个崭新的世界, 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同学们,我 们新中国青年一代的任务又是什么呢?怎 样才能对得起革命先烈呢? •
明确:我们新中国的青年一代肩负着刻 苦学习,掌握本领开拓未来,建设四化的 历史重任。我们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警 惕资本主义的“和平演变”,立志成才, 这样才能无愧于为共和国的诞生而英勇斗 争、光荣献身的无数革命先烈。
李公朴先生大会上,愤怒斥责国民党暗杀李公朴
的罪行,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讲演》,当
天下午即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自学指导一
通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学习本课
字词。
时间: 3分钟
1.易读错写错的字
诬蔑( wūmiè) 恐怖( kǒng ) 屠杀( tú )
挑拨离间( bōjiàn )
召开( zhào )
卑污( wū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