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承载力试验频率
交通公路工程监理试验检测项目频率及取样要求

交通公路工程监理试验检测项目频率及取样要求一、试验检测项目:1.地基试验:包括土壤密度试验、承载力试验、含水率试验等。
2.硬化层试验:包括压实度试验、稳定度试验、抗剪强度试验等。
3.硬质路面试验:包括动力探测试验、平坦度试验、耐久性试验等。
4.沥青路面试验:包括沥青含量试验、沥青饱和度试验、沥青黏度试验等。
5.桥梁试验:包括桥面沥青试验、桩基承载力试验、抗滑试验等。
6.交通设施试验:包括路灯照度试验、标线反光度试验、交通信号灯检测等。
二、试验检测频率:1.地基试验应每500米进行一次,或根据地质条件和建设要求进行调整。
2.硬化层试验应每100米进行一次,或根据施工质量进行调整。
3.硬质路面试验应每1公里进行一次,或根据交通量和环境要求进行调整。
4.沥青路面试验应每500米进行一次,或根据沥青摊铺情况进行调整。
5.桥梁试验应每孔进行一次,或根据桥梁类型和使用要求进行调整。
6.交通设施试验应每500米进行一次,或根据交通流量和功能要求进行调整。
三、试验取样要求:1.试验取样应在工程施工中的不同位置、不同层次进行,以保证试验结果的代表性和全面性。
2.地基试验取样应在开挖后、填土夯实完成后进行,每个取样点应取3个样品进行平均分析。
3.硬化层试验取样应在路面铺筑完成后进行,每个取样点应取2个样品进行平均分析。
4.硬质路面试验取样应在路面铺筑完成后进行,每个取样点应取2个样品进行平均分析。
5.沥青路面试验取样应在沥青摊铺完成后进行,每个取样点应取3个样品进行平均分析。
6.桥梁试验取样应在施工完成后进行,按桥梁结构特点和施工工艺确定取样点和样品数量。
7.交通设施试验取样应在交通设施完工后进行,每个取样点应取3个样品进行平均分析。
以上是交通公路工程监理试验检测项目、频率及取样要求的基本内容。
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和监理要求,可能会有一定的调整和变化。
在实际工程中,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相关规范进行试验检测工作,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地基常用处理方法及检测频率

常用复合地基处理的方法 检测类型及频率
成桩7d后,采用浅部开挖桩头,深度宜超过停浆灰面下0.5m目测检查搅 拌的均匀性量测成桩直径。检查量为总桩数的5%。 成桩后3d内,可用轻型动力触探检查每米桩身的均匀性。检验数量为施 工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3根。 载荷试验必须在桩身强度满足试验荷载条件时,并宜在成桩28d后进行。 应在成桩28d后,用双管单动取样器钻取芯样作抗压强度检验,检验数量 备注
Hale Waihona Puke 灌注桩高喷灌浆桩28d后进行。
水泥土深层搅拌桩和粉喷桩
旋喷桩
成桩质量检验点的数量不小于施工孔数的2%,并不应小于6点,承载力检 验宜在28d后进行,承载力检验数量不得小于总桩数的1%,且单体数量不 得小于3点。 对于一柱一桩,应全检,对于非一柱一桩的,成桩后14天进行低应变动 力检测,抽检频率该批总数的20%,且不小于10根,承载力28d后检测, 频率不小于该批总数10%,且不小于5根,对于砼预制桩频率不小于该批 总数10%,且不小于5根, 检验点的数量为施工孔数的1%并不应少于3点。质量检验宜在高压喷射注
工程质量检测(取样)频率一览

填石路堤
1000㎡,每层3个点
3
路肩
100m,每侧各抽检1点
4
砂垫层
1000㎡,每层3个点
5
反压护道
200m,3个点
6
水泥稳定土类基层、底基层
1000㎡,每层1个点
7
级配碎石及级配砾石基层和底基层
1000㎡,1个点
8
沥青混合料(沥青碎石)基层
1000㎡,1个点
9
沥青贯入式基层
1000㎡,1个点
10
外观应从每批中抽取10%且不少于10套;硬度每批中抽取5%且不少于5套;应从同批锚具中抽取6套锚具组成3个预应力锚具组装件
/
夹片
7。2现场类主要试验内容、频率
7。2。1 压实度检测频率
序号
填挖类型
检验频率
备注
1
土方路基
1000㎡,每层3个点
依据《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
序号
检测项目
公称内径D0/mm
批量/根
备注
1
混凝土管
100~300
≤3000
《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11836-2009
350~600
≤2500
2
钢筋混凝土管
200~500
≤2500
600~1400
≤2000
1500~2200
≤1500
2400~3500
≤1000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
4
复合地基承载力
单位工程检测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0。5%,且不应少于3点,单位工程复合地基荷载试验可根据所采用的处理方法及地基土层情况,选择多桩复合地基荷载试验或单桩复合地基荷载试验。
地基承载力试验

地基承载力检测一、地基土载荷实验地基土载荷实验用于确定岩土的承载力和变形特征等,包括:载荷实验;现场浸水载荷实验;黄土湿陷实验;膨胀土现场浸水载荷实验等。
检测内容:天然地基承载力,检测数量不少于3点;复合地基承载力抽样检测数量为总桩数的0.5%~1.0%,且不少于3点,重要建筑应增加检测点数。
CFG桩和素混凝土桩应做完整性检测。
1.地基土载荷实验要点用于确定地基土的承载力,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
(1)基坑宽度不应小于压板宽度或直径的3倍。
应注意保持实验土层的原状结构和天然湿度。
宜在拟试压表面用不超过20mm厚的粗、中砂层找平。
(2)加荷等级不应少于8级。
最大加载量不应少于荷载设计值的两倍。
(3)每级加载后,按间隔10、10、10、15、15min,以后为每隔0.5h读一次沉降,当连续2h内,每h的沉降量小于0.1mm 时,则认为已趋稳定,可加下一级荷载。
(4)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即可终止加载:①承压板周围的土明显的侧向挤出;②沉降s急骤增大,荷载-沉降(p-s)曲线出现陡降段;③在某一荷载下,24h内沉降速度不能达到稳定标准;④s/b≥0.06(b:承压板宽度或直径)(5)承载力基本值的确定:①当p~s曲线上有明显的比例界限时,取该比例界限所对应的荷载值;②当极限荷载能确定,且该值小于对应比例界限的荷载值的1.5倍时,取荷载极限值的一半;③不能按上述二点确定时,如压板面积为0.25~0.50㎡,对低压缩性土和砂土,可取s/b=0.01~0.015所对应的荷载值;对中、高压缩性土可取s/b=0.02所对应的荷载值。
(6)同一土层参加统计的实验点不应少于3点,基本值的极差不得超过平均值的30%,取此平均值作为地基承载力标准值。
2. 现场试坑浸水试验用于确定地基土的承载力和浸水时的膨胀变形量。
依据《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J112)附录三“现场浸水载荷试验要点”。
其操作重点:(1)承压板面积不应小于0.5㎡。
公路工程地基承载力测试方法使用规范的说明动力触探最新规范

公路工程地基承载力测试方法使用规范的说明2009年4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50480-2008《冶金工业岩土勘察原位测试规范》总则,其他行业同类工作可按本规范执行。
目前该规范是我国最新提到使用动力触探试验来测试地基承载力的国家标准,交通部对于桥涵地基承载力—动力触探试验方法还未有标准作详尽说明,为遵循“国标-行标-地标”原则,在无行标、地标的情况下,公路工程地基承载力亦可按此规范试验方法执行。
一、现将《冶金工业岩土勘察原位测试规范》动力触探试验规程摘录如下:7 动力触探试验7.1 一般规定7.1.1 动力触探试验适用于判定一般黏性土、砂类土、碎石类土、极软岩层的物理力学特性。
7.1.2 轻型动力触探可用于评价一般黏性土、砂类土和素填土的地基承载力;重型和超重型动力触探可用于评价砂类土、碎石类土、极软岩的地基承载力及测定砾石土、卵(碎)石土的变形模量。
7.1.3 动力触探试验孔数应结合场地大小和场地地基的均匀程度确定,同一场地主要岩土单元的有效测试数据不应小于3孔位。
7.2 试验设备7.1.2 动力触探试验设备应包括落锤、座垫及导杆、触探杆和探头等机件。
各类型动力触探试验机件的规格和加工要求应符合本规范附录D图7.2.2 探头应采用高强度钢材制作,表面淬火后硬度应满足HRC=45~50。
7.2.3 落锤应采用圆柱形,其中心通孔直径应比导杆外径大3~4mm,重型和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设备须配备自动落锤装置。
7.2.4 重型和超重型动力触探的座垫直径应不小于100cm,且不大于落锤底面直径的一半;导杆长度应符合试验锤击标准落距的要求,座垫和导杆的总质量不应超过25Kg。
7.2.5 探杆接头与探杆应有相同的外径,接头连接容许偏心度为0.5%。
7.2.6 探头直径磨损不得大于2mm,锥尖高度磨损不得大于5mm。
7.3 试验方法7.3.1 轻型动力触探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 试验标准贯入量为30cm,落锤应按标准落距自由下落,记录每贯入10cm的锤击数;累计记录贯入30cm的锤击数N10。
地基及桩基检测要求

地基及桩基检测要求(一)基础工程施工完毕后,应及时进行基坑回填工作。
(二)换填垫层的检测1、换填垫层地基竣工验收应采用载荷试验检验其承载力,原则上每300平方米一个检验点,每个单位工程检验点数量不宜少于3点。
2、对于局部的换填垫层,由设计单位确定其检验方法。
3、对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划分安全等级为丙级的建筑物和一般不太重要的、小型、轻型或对沉降要求不高的工程,地基竣工验收时可按设计要求做压实系数检验;但当设计有要求或垫层厚度大于2m时,要求做载荷试验来检验其承载力。
4、对于厚度小于50cm,起“褥垫”作用的换填处理,地基竣工验收时按设计要求做压实系数检验即可。
5、换填垫层地基除应按要求做载荷试验检验外,尚应在施工过程中对每层的压实系数进行检验。
采用环刀法检验垫层施工质量时的检验数量,对大基坑每50-100平方米不应少于1个检验点,对基槽每10-20m不应少于1 个检验点,每个独立柱基不应少于1个检验点。
(三)复合地基的检测1、对于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砂桩地基、土和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等复合地基,其竣工后的承载力检验应采用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数量为总数的0.5%-1%,但不应少于3处。
有单桩强度检验要求时,数量为总数的0.5%-1%,但不应少于3根。
(四)桩基的检测及处理,工程桩应进行单桩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抽样检测。
1、关于混凝土桩的桩身完整性检测的抽检要求:试验方法有:低应变法、声波透射法等低应变法是采用低能量瞬间或稳态激振方式在桩顶激振,实测桩顶部的速度时程曲线或速度导纳曲线,通过波动理论分析或频域分析,对桩身完整性进行判定的检测方法。
声波透射法是在预埋声测管之间发射并接受声波,通过实测声波在混凝土介质中传播的声时、频率和波幅衰减等声学参数的相对变化,对桩身完整性进行检测的方法。
桩身完整性检测数量要求为:当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质条件复杂、成桩质量可靠性较低的灌注桩,抽检桩数不应少于总桩数的30%,且不得少于20根;其他桩基工程的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20%,且不得少于10根。
工程质量检测现场检测频率一览

工程质量检测现场检测频率一览1、压实度1.1土基压实度1(国标)每压实层50-100m2面积检验1点。
2(市政)路基按每压实层每1000m2面积检验3点;管沟按两井间每压实层检验3点;人行道路床每100m 测2点;一般挡土墙背回填按每压实层测3点,拉筋挡土墙每压实层每500m2测3点。
3(交通)路基每双车道每200m每压实层检验4点;墙背回填每100m 每压实层检验1点;台背回填每50m2每压实层检验1点。
1.2水稳等无机结合料层压实度1(国标)每压实层50-100m2面积检验1点。
2(市政)每压实层每1000m2面积检验1点、人行道基层每100m测2点。
3(交通)每双车道每200m每压实层检验2点。
1.31沥青路面(市政)每1000m2测1点。
2(交通)每双车道每200m检验1点。
2、路基路面弯沉1(市政)每车道每20m测1点。
2(交通)每一双车道不超过1km检测80-100点,多车道按与双车道之比,相应增加测点。
3、路面厚度1(市政)水稳等底基层和基层按1000m2检测1点、沥青混合料铺筑人行道20m检测1点、沥青混合料面层和水泥混凝土面层按1000m2检测1点。
2(交通)水稳等底基层和基层按每200m双车道检测1点、沥青混合料面层按每200m双车道检测1点、水泥混凝土面层按每200m双车道检测2点。
4、地基承载力(触探)轻型动力触探可用于评价一般黏性土、砂类土和素填土的地基承载力;重型和超重型动力触探可用于评价砂类土、碎石类土、极软岩的地基承载力及测定砾石土、卵(碎)石土的变形模量,动力触探试验孔数应结合场地大小和场地地基的均匀程度确定,同一场地主要岩土单元的有效测试数据不应小于3孔位。
5、植筋抗拔力1(国标)现场破坏检测:取每批检测总数的1/1000,且不少于5件,若总数少于100件时,可取3件进行检测。
现场非破坏检测:对重要结构构件,按检测批总数的3%,且不少于5件,对一般结构构件,应按1%,且不少于3件。
公路工程地基承载力测试方法使用规范的说明

公路工程地基承载力测试方法使用规范的说明2009年4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50480-2018《冶金工业岩土勘察原位测试规范》总则1.0.2规定:本规范适用于冶金工业建设项目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原位测试,其他行业同类工作可按本规范执行。
目前该规范是我国最新提到使用动力触探试验来测试地基承载力的国家标准,交通部关于桥涵地基承载力—动力触探试验方法还未有标准作详尽讲明,为遵循“国标-行标-地标”原则,在无行标、地标的情形下,公路工程地基承载力亦可按此规范试验方法执行。
一、现将《冶金工业岩土勘察原位测试规范》动力触探试验规程摘录如下:7 动力触探试验7.1 一般规定7.1.1 动力触探试验适用于判定一样黏性土、砂类土、碎石类土、极软岩层的物理力学特性。
7.1.2 轻型动力触探可用于评判一样黏性土、砂类土和素填土的地基承载力;重型和超重型动力触探可用于评判砂类土、碎石类土、极软岩的地基承载力及测定砾石土、卵(碎)石土的变形模量。
7.1.3 动力触探试验孔数应结合场地大小和场地地基的平均程度确定,同一场地要紧岩土单元的有效测试数据不应小于3孔位。
7.2 试验设备7.1.2 动力触探试验设备应包括落锤、座垫及导杆、触探杆和探头等机件。
各类型动力触探试验机件的规格和加工要求应符合本规范附录D图D.0.2、表D.0.2的规定。
7.2.2 探头应采纳高强度钢材制作,表面淬火后硬度应满足HRC=45~50。
7.2.3 落锤应采纳圆柱形,其中心通孔直径应比导杆外径大3~4mm,重型和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设备须配备自动落锤装置。
7.2.4 重型和超重型动力触探的座垫直径应不小于100cm,且不大于落锤底面直径的一半;导杆长度应符合试验锤击标准落距的要求,座垫和导杆的总质量不应超过25Kg。
7.2.5 探杆接头与探杆应有相同的外径,接头连接容许偏心度为0.5%。
7.2.6 探头直径磨损不得大于2mm,锥尖高度磨损不得大于5m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地基承载力
1、挡墙基础:每侧每10延米至少检测2个点,必要时可根据需要增加检测点。
2、桥涵基础:每桥台至少检测6点,必要时可根据需要增加检测点。
二、地基承载力的计算(当用轻型触探仪检测时)
1、轻型触探仪(锤重10kg)检测地基承载力可按下列经验公式计算:
粘性土:σ0=(0.8N10-2)×9.8 (Kpa)
砂性土:σ0=8.4N10-20 (Kpa)
式中:σ0-实测地基承载力; N10-锤重为10kg时的锤击数;
.
市政道路工程试验检测项目及频率汇总表
.
.
市政道路工程试验检测项目及频率汇总表
.
市政道路工程试验检测项目及频率汇总表
.
.
市政道路工程试验检测项目及频率汇总表
.
.
市政道路工程试验检测项目及频率汇总表
.
市政道路工程试验检测项目及频率汇总表
.
市政道路工程试验检测项目及频率汇总表
.
.
市政道路工程试验检测项目及频率汇总表
市政道路工程试验检测项目及频率汇总表
.
市政道路工程试验检测项目及频率汇总表
.
市政道路工程试验检测项目及频率汇总表
.
市政道路工程试验检测项目及频率汇总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