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思考

合集下载

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及其对策思考

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及其对策思考

班级:611101姓名:张玉坤学号:61110117 2010年5月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及其对策思考摘要: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加强,全球变暖已悄然成为国际的热议话题,那么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是什么呢?又该如何应对这火烧眉毛的问题呢?笔者从气候变暖对全球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两方面入手,探讨气候对当今世界的影响,进而从“源”与“汇”两个角度提出应对全球变暖的相应策略。

1.1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据目前可靠的观测值的综合,近年来全球气候的增暖的趋势在加强,下图是1861年~1989年全球平均温度据平变化,这种变化是世纪性的,迈入21世纪的今天全球变暖的趋势仍在持续增加。

全球变暖,对全球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都将产生重大影响。

1.1.1气候变暖对自然生态的影响:全球变暖可能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是多层次、多方位的,许多是不利的,甚至是不可逆的。

在此主要介绍海平面上升和水热两方面的影响:全球海平面上升:一方面由于气温升高的同时,海水温度也随之增温,海水因膨胀而导致海平面抬升;另一方面因极地增温强烈,会造成部分极冰的融化,引起海平面的上升,据观测表明,近百年来全球海平面上升了10~20厘米。

1861~1989 年全球平均温度距平变化(相对1951~1980 平均值)(a) 北半球(b) 南半球(c) 全球氏度,那么格陵兰岛的冰川将开始融化,如果上升3摄氏度,格陵兰岛的冰川将全面开始融化,假设冰川全部融化需要数百年到一千年时间,融化后的冰水流入海里,那么地球海平面将上升7米多,。

而地球的南极冰盖而言,如果地球的平均气温上升2摄氏度时将开始融化,上升3摄氏度将会越来越不稳定,上升4摄氏度将全面开始融化。

而如今海平面上升了10—20厘米,对沿海的低地国家及地区都构成直接威胁,在海拔低的沿海地区,遭受洪水和潮水灾害的区域就会扩大。

据预测,由于海平面的上升,一些小岛将不复存在,海岸滩涂湿地、红树林和珊瑚礁等生态群丧失,海岸侵蚀,海水入侵沿海地下淡水层,沿海土地盐渍化等,从而造成海岸、河口、海湾自然生态环境失衡,给海岸带生态环境系统带来灾难,以南亚和东南亚为中心,全世界将会有2600万人遭受洪水灾害。

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思考

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思考

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思考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五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1880-2012年,全球海陆表面平均温度升高了0.85摄氏度。

早在2007年2月2日,IPCC就气候问题发出了警告:从现在开始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的“最可能升高的幅度”是1.8摄氏度至4摄氏度,海平面升高幅度是18厘米至58厘米。

如果温室气体排放得不到有效控制,其灾难性后果不亚于发生一场核战争。

该评估报告说,还是有可能抑制全球气候变暖的,建议到205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应比2012年下降40%到70%。

到2100年排放量应该接近零。

二、对现状的思考从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出,全球气温持续升高,温室效应不断恶化。

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条件,对社会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由于人类在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没有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造成了一系列问题,遭到了自然界的“报复”。

在以往的实践中我们犯了片面强调短期经济效益而对环境保护不够重视的错误,造成了恶劣的后果,环境遭到破坏,也最终影响了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活质量。

可见,我们应格外重视实践结果及评价的环节,调整实践活动的运行。

同时,我们在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时,应该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主管与客观的统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人类利用自然应该坚持适度原则,不应以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而是应该充分重视自然环境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国家气候战略中心副主任邹骥说:“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时应正确把握中国自身的发展中国家定位。

一方面,积极维护作为发展中国家合理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权益;另一方面,作为一个负责人的大国主动承担相应责任,为保护全球气候做出更大贡献。

”近期,中国出台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确保到2020年实现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到45%的目标。

中国致力于积极推进节能减排、低碳发展和生态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13年与2005年相比,中国碳排放强度下降28.5%,相当于少排放二氧化碳25亿吨。

谈谈对当今世界一些热点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谈谈对当今世界一些热点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谈谈对当今世界一些热点问题的认识和思考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种热点问题层出不穷,因此探讨当今世界的热点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就当前国际社会关注的一些热点问题展开探讨。

一、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主要趋势之一,它使得各个国家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依存关系不断加深。

全球化使得各个国家之间的贸易、投资、人员流动等更加自由,经济活动也更加快速和高效。

但同时,全球化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贫富差距的扩大、环境污染、文化冲击等问题,需要引起足够的关注和重视。

二、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当前全球面临的最为严峻的问题之一,它直接影响到全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

全球气候变暖现象越来越明显,由此带来的破坏性影响也越来越大。

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应加强合作,共同制定和实施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改善环境状况。

三、国际恐怖主义国际恐怖主义具有极强的破坏性和威胁性,给国际社会和各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安全威胁。

恐怖主义行为不仅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还是对社会秩序、稳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破坏。

国际社会应该共同努力,采取有力措施,全力打击和遏制国际恐怖主义的蔓延。

四、跨文化交流跨文化交流在当前世界格局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不论是经济、文化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交流合作。

更多的人通过交流和了解,对不同文化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和理解,世界的多元化也因此得到了更好的发挥。

但跨文化交流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如文化差异、语言障碍等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和解决。

五、区域冲突区域冲突在当今世界仍然是一个难题,很多地区还在长期地敌对和战乱状态之中。

局势动荡也取决于各方的不同利益需求及其在政治领域的分歧。

国际社会应该尽快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促进和平稳定。

综上所述,当今世界热点问题的问题众多,需要全球社会共同努力应对。

唯有通过共同协作,才能在各个方面共同取得进展和发展。

我们在关注热点问题的同时也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了解各种不同文化的优劣与特点,加深交流沟通,推动文化交流和融合。

2024年个人对环境变化的感悟与思考汇报

2024年个人对环境变化的感悟与思考汇报

2024年个人对环境变化的感悟与思考汇报2024年是一个充满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年份,全球环境变化问题已经不再只存在于科学家与专家的研究领域,而是深深地渗透到了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当中。

今年,我亲身体会到了环境变化对我们生活的巨大影响,同时也在思考着我们个人应该如何面对这一问题以及未来的走向。

首先,我对2024年全球环境变化做了一次全面的观察。

尽管在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一些环境问题已得到了改善,但依然有许多挑战亟待解决。

全球变暖导致的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让我深刻感受到自然界的力量。

洪涝、干旱、飓风等极端气候现象带来的破坏力几乎毁掉了人们多年的努力与成果。

此外,海洋污染、森林砍伐、空气污染等问题都日益加剧,对人类生存环境形成了极大的威胁。

针对这些环境问题,我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有所行动。

因此,我在2024年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方式,以更环保的方式生活。

首先,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和回收工作,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此外,我鼓励家人和朋友一同加入这个行动中,让更多的人意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另外,我还努力减少自己对塑料制品的使用。

在日常购物中,我尽可能选择环保的材料和产品,避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塑料瓶等对环境有害的物品。

同时,我也鼓励身边的人采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除了改变自身的生活方式,我也积极参与到环保项目中。

我加入了当地的环保组织,一起参与植树造林、河流清理等活动,为改善环境出一份力。

同时,我还积极利用社交媒体和互联网平台,宣传环境保护知识和倡导大家共同关注环境问题。

通过这些方式,我希望能够唤起更多人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并促使更多人行动起来。

思考着个人在环境变化中的角色,我深感环境保护不能只依靠个人的力量,而需要政府、企业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在2024年,我见证了许多国家制定了更严格的环境法规,推动了绿色经济的发展。

同时,许多企业也开始重视可持续发展,努力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是否应该推动全球变暖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推动全球变暖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推动全球变暖辩论辩题?正方观点,应该推动全球变暖辩论。

全球变暖是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对人类和地球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推动全球变暖辩论,以便采取行动来减缓和遏制全球变暖的趋势。

首先,全球变暖已经对地球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科学家们已经证实,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不断增加,地球的气候正在发生变化。

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冰川融化加剧,海平面上升等现象都是全球变暖的直接证据。

如果不采取行动,全球变暖将对地球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其次,全球变暖也对人类社会造成了严重影响。

许多国家和地区都面临着干旱、洪水、飓风等极端天气事件的威胁,这些都会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同时,气候变化也会影响农业生产和水资源供应,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巨大挑战。

因此,我们有责任推动全球变暖辩论,唤起人们对于这一严重问题的关注和重视。

只有当全球各国共同努力,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才能有效地应对全球变暖的挑战。

反方观点,不应该推动全球变暖辩论。

全球变暖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推动全球变暖辩论可能会引发过多的争论和分歧,甚至可能导致政治和经济上的冲突。

因此,我们不应该过分强调全球变暖问题,而是应该更加注重解决其他重要的社会问题。

首先,全球变暖的影响并不是那么明显。

虽然有一些科学研究表明地球气候正在发生变化,但是这并不一定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

地球的气候变化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人类的影响可能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

其次,推动全球变暖辩论可能会导致过多的政治和经济纷争。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于全球变暖的看法和立场可能存在巨大分歧,过度强调这一问题可能会导致国际关系紧张,甚至引发冲突。

因此,我们不应该过分强调全球变暖问题,而是应该更加注重解决其他重要的社会问题,如贫困、疾病、战争等。

只有通过全面的发展和合作,才能更好地解决全球面临的各种挑战。

在这个辩题中,正方认为应该推动全球变暖辩论,因为全球变暖对地球和人类社会造成了严重影响,需要采取行动来减缓和遏制其趋势。

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以及应对之策

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以及应对之策

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以及应对之策自西方工业化以来,世界人口在急剧地增长,人类在日益强大的大规模生产和经济活动中,大量开垦耕地、掠夺与毁坏森林资源,大量地燃烧化工原料,释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致使大气成分发生变化,导致了全球气候日趋变暖。

据美国科学家(1979)估计,如果大气CO2浓度增加1倍,全球平均气温将增加1.5℃~4.5℃。

进一步研究指出,如果人类继续按照目前速度释放温室气体,那么CO2的有效倍增将出现在2060年左右。

如此之大的增温幅度和速度,是我们这个星球近十万年来所没有经历过的,换言之,在未来的几十年内,我们这个星球的气温将经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点。

最新科学研究成果表明:近一百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的看为上升趋势。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

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一百年前上升了0.48℃(见下图)。

中国气候变暖趋势与全球的总趋势基本一致。

据中国气象局发布的最新观测结果显示,中国近百年来(1908—2007年)地表平均气温升高了1.1℃,自1986年以来经历了21个暖冬,2007年是自1951年有系统气象观测以来最暖的一年。

近三十年来,中国沿海海表温度上升了0.9℃,沿海海平面上升了90毫米。

全球气候不断增暖将改变各地的温度场,并影响大气的运行规律,各地蒸发量和降水量的时空分布亦随之改变;增温造成的海水、冰川融化和海水受热膨胀还会使海平面上升。

这一切都必将给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环境,包括水资源、能源、土地、森林、海洋、人类健康、物种资源、生态系统和农业生产等带来巨大冲击,并造成许多目前仍估计不到的重大影响。

一、全球气候变暖对农林业的影响分析1.全球气候变暖将明显提高中国各地的有效积温,使无霜期延长,因而有利于复种指数的提高,并造成喜温作物的种植北界向高纬延伸以及作物产区的地理位移。

这意味着我国目前的各种作物气候区划都可能发生变化:现在的一些作物适宜种植区将变得不再适宜,并出现一些新的适宜种植区。

全球变暖的思考与感悟

全球变暖的思考与感悟

全球变暖的思考与感悟
全球变暖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涉及到环境、经济、政治等多个领域。

以下是一些关于全球变暖的思考和感悟:
1.环境影响:全球变暖导致了气温升高、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
等问题,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了重大影响。

我们需要认识到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并采取措施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2.经济影响:全球变暖对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包括对农业、渔
业、林业等自然资源的影响以及对能源、交通、建筑等行业的
影响。

我们需要采取行动来适应气候变化,并发展可持续的经
济模式。

3.政治影响:全球变暖对国际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包括国际合
作、贸易、外交等方面。

我们需要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全球气
候治理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4.个人行动: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采取行动来减少碳排放和
保护环境,包括减少能源消耗、鼓励环保行为、支持可持续发
展的品牌和企业等。

5.未来展望:全球变暖是一个长期的问题,需要长期规划和努力
来解决。

我们需要制定科学的气候政策和行动计划,加强科技
创新,推广环保技术和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和绿色发展。

对于全球气候变暖的思考

对于全球气候变暖的思考

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的思考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自然现象”。

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矿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大气层和地表这一系统就如同一个巨大的"玻璃温室",使地表始终维持着一定的温度,产生了适于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的环境。

在这一系统中,大气既能让太阳辐射透过而达到地面,同时又能阻止地面辐射的散失,我们把大气对地面的这种保护作用称为大气的温室效应。

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称为"温室气体",它们可以让太阳短波辐射自由通过,同时又能吸收地表发出的长波辐射。

这些气体有二氧化碳、甲烷、氯氟化碳、臭氧、氮的氧化物和水蒸气等。

其中最主要的是二氧化碳。

近百年来全球的气候正在逐渐变暖,与此同时,大气中的温室气体的含量也在急剧增加。

许多科学家都认为,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所造成温室效应的加剧是全球变暖的基本原因。

人类燃烧煤、油、天然气和树木,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和甲烷进入大气层后使地球升温,使碳循环失衡,改变了地球生物圈的能量转换形式。

自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了 25%,远远超过科学家可能勘测出来的过去 16 万年的全部历史纪录,而且目前尚无减缓的迹象。

大气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是造成地球气候变暖的根源。

国际能源机构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美国、中国、俄罗斯和日本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几乎占全球总量的一半。

调查表明,美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居世界首位,年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0 吨,排放的二氧化碳占全球总量的 23.7%。

中国年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 2.51 吨,约占全球总量的13.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思考
作者:刘科
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成都,610059
1.唐镇生试谈全球气候变暖[会议论文]-2007
2.张锐全球气候变暖:扑向人类的最大杀手[期刊论文]-经济导刊2007(7)
3.贺庆棠关注全球气候变暖[期刊论文]-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4)
4.柯普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期刊论文]-科学24小时2010(5)
5.潘小凡全球气候变暖的来龙去脉[期刊论文]-科学24小时2010(5)
6.夏怡全球气候变暖之分析[期刊论文]-考试周刊2008(10)
7.杞忧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全球气候变暖[期刊论文]-生态经济2008(4)
8.王乃仙从人的对策看全球气候变暖[期刊论文]-科学咨询2004(9)
9.许春霞浅谈全球气候变暖[期刊论文]-时代文学(双月版)2006(3)
10.李培月.刘璐.高晓花.Li Peiyue.Liu Lu.Gao Xiaohua也谈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期刊论文]-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34(11)
本文链接:/Conference_6574321.asp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