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学第一章概论翻译及总结
文体学章节总结

文体学1~7章总结第一章关于文体学本章先阐释了现代文体学的概念,即:文体学是用语言学方法研究文体风格的一门学问。
它包括普通文体学和文学文体学。
我们学习的是普通文体学,学的是多种主要语言形式的文体特点。
为了更好地理解文体学,首先,得知道语言是什么?现代语言学的开端是索素尔,他认为语言就是一个符号系统。
而布卢姆菲尔德把语言看做是一个统一的结构,是使用语言习惯的集合。
还有人说语言是社会符号。
从哲学角度看,语言是产生于社会的语言活动。
接着说了言语事件的特点,即具有实物性,形式性和情境性。
根据言语事件的特点可知语言具有多样性,如古英语,现代英语,英式英语,美式英语,口头英语,书面英语等。
接着来了解一下语言的功能。
语言具有表达人们看法的概念功能,建立和保持人际关系的人际功能,根据上下文和当前情境选词义。
这三种功能表明语言必须适应人的交流需要。
讲了文,再来了解体,即风格。
风格就是个人或群体在一定情境下的语言习惯。
再来了解文体学的研究。
这得提到索素尔,他改变了自古以来历时研究文体学的风潮,他强调共时研究。
我们学习文体学重点在于学习语言多样性的三个特点,多样性的分类标准,语言描述的特点和主要的多样性功能。
第二章学习文体学的必要性1.学习文体学有助于养成得体的言语意识。
不同情境都符合他的不同语言风格,只有学好文体学,才能更好地交流。
2.学习文体学有助于提高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鉴赏水平,作者在进行文学创作时,得考虑选择合适的词句和构建文章的结构,学习文体学,我们才知道作者为何做出这样的选择,才能更好地理解作品。
说到这,得提一下由对文学作品的不同理解而产生的文学评论。
文学评论有三个步骤,即描述、理解,评论。
文学评论也是有价值的文学创作。
3.学习文体学有助于达到得体的翻译。
我们知道,语言具有多样性,所以在翻译是有时很难翻出原始意义,译者应该了解目标语言和被翻译语言的习惯用法,这样才能翻出既尊重原文意思又能让读者身临其境的好文章。
《英语文体学》前七章总结

《英语文体学》前七章总结第一章:关于文体学。
文体学是一门研究语言风格的学科,我们所讲的是现代文体学,其又分为一般文体学和文学文体学。
前者主要是各种文体的一般特征,后者是各种文学作品的特别特征,两者研究有重叠。
语言是人们进行社交的工具,包括:言语行为,言语事件和文本。
言语事件包括三要素:实体,形式和情境。
语言具有多样性,不同的场合使用不一样的语言,承担着不同的功能,如语言的指示功能,表达功能和文本功能。
风格,是个人或群体的语言使用习惯。
学习文体学使我们对不同的语言特色或风格有个系统的知识,熟悉不同文学题材的不同特点,深化我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力和欣赏力。
此外,文体学给翻译和语言教学也提供了有效地方法。
文体学作为一门学科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与多个学科如修辞学,文学评论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二章:文体学学习的必要性。
文体学作为一门研究语言风格的学科,分析不同的语言特色。
系统学习文体学,有助于培养表达的准确感。
在不同的场合使用不同的语言。
这对学外语的学生尤为重要;文体学有助于提高我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力和欣赏力。
通过对文本的研究。
涉及到描写,理解文章体裁特点和艺术表现力,这一过程就是提高我们理解和欣赏的过程;文体学有助于翻译保有原作的原滋原味。
通过分析通篇的风格,包括词,句子的特征,修辞,陈述方式以及文章的主题译者可以更好的把握原文的特色,使得译文在思想上,风格上更贴近原文,有其韵味。
第三章:语言变体文体学把语言变体主要分为方言变体和语域变体。
前者是由于不同的地域风俗习惯形成的,而后者是由于场合的不同而形成的。
方言变体和语域变体是相互依存的。
方言变体又分为:个人习语,即个人用语习惯;短暂性方言,每个时代的有其特别的语言特点,语言是时代的烙印;地域方言,不同地域的不同方言,每个地方读有其不同的说话习惯;社会方言即社会不同阶层如富人和穷人,使用不同的语言;和标准方言,方言也有标准和不标准之分。
语域变体在文体学中,又包括语场,语式(说和写)和语旨。
新编英语文体学教程(董启明)第一章要点

第一章文体和文体学综述1.1引言母语使用者知道在什么地方选用什么样的词,而外语使用者就不知道,因为没有在相关的地方长大,因此需要培养一种风格,也就是文体。
文体学可以帮助我们在合适的地方选用合适的词,使我们的语言更加符合当地的语言特色;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加理解语言的变体,更好地使用它们;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翻译文学作品;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鉴赏文学作品。
1。
2风格的定义把如何来定义风格呢?许多人给出的定义都各不相同,有人从修辞学的角度来解读它,强调它的“有效使用";有人从结构语言学的角度来解读它,强调语言系统内各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还有人从转换成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待它,强点不同层次语言结构转换所产生的文体效应;韩立的对风格的定义是以他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为基础的。
而本书中使用的风格定义是一个通用的、面向语言的定义:表现出现显著的语言特征、装置或模式的方式,大多数(或至少)经常出现在特定语言的特定文本中.1。
3文体学的定义说完了文体,我们来说说文体学,有人说文体学就是研究文体的学科,这是不准确的。
文体学在本书中所使用的定义是:文体学语言学的一个分支,他研究不同层次的语言的不同变体的礼貌、语言特征的系统的研究方法.1.4文体学的发展史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文体学的发展史。
文体学首先来自于古代的修辞学,来自于亚里斯多德的修辞论。
现代文体学创始人是法国文体学家巴利(索绪尔的学生)。
1。
4.1西方的文体学发展史先谈一谈西方的文体学发展。
西方文体学的研究可上溯到古希腊、罗马的修辞学研究,早在公元100年就出现了德米特里厄斯的《论文体》这样集中探讨文体问题的论著.但在20世纪之前,对文体地讨论一般不外乎主观印象式的评论,而且通常出现在修辞学研究、文学研究或语法分析之中,文体研究没有自己相对的地位.20世纪初以来,在采用现代语言方法之后,文体分析方法逐渐深入和系统化、科学化.现代文体学创始人是法国文体学家巴利(索绪尔的学生),他借用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反思传统修辞学,力图将文体学作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建立起来,使文体分析更为科学化和系统化。
文体学总结

文体学第一章文体学的范围什么是文体学?文体学就是一门教我们怎么使用语言,怎么应用不同风格的语言的一门学科。
文体学具体指的是文体特征,指适用于现代语言学的概念以及其技巧的,学习语言文体使用的一门学科,括普通文体学和文学文体学。
什么是语言,不同的人对语言的定义,时间的发展,语言的定义在不断的变化完善。
语言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活动。
哲学观认为,语言系统是语言在社会上的作用、活动。
语码与语言相比较。
语码通常指一系列的标志符号,象征着信息的传递。
单位量小的信息是指发话人一系列要表达的意思转化成声音并让受话人接收到这一系列信息的过程。
演讲方面语言的使用。
语言在人类社会活动中不断的被使用,在演讲中由三个坏境因素决定:活动的规范性、大小、类型。
语言的变体和功能:语言的使用方式受使用场合的的影响,不同的场合必须使用不同的语言。
不同的场景,不同的人,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媒体,不同的社会坏境使用不同的的语言。
语言有今古,有书写体和口语,有概念功能与指称功能之分(一个为说话表达人服务,一个为书写真实世界而服务)。
文体是区分不同语言习惯的关键,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语言风格。
例如“莎士比风格”。
文体就是一个人的语言习惯和一个群体语言坏境。
文体的学习:文体学被有的人称为文体,文体学的学习在西方很早开始就出现了。
而文体学作为一个独立的语言规范需要我们对他有充分的了解,文体学学的学习使得文体更趋于规范化,理论化,使语言学的描述更加严密规范。
文体学的学习是现代学的根本;与文学息息相关;她是修辞学的继续和发展;他用新的形象接近批判性文学并为之提供一个支撑点。
第二章学习文体学的必要文体学的学习帮助我们培养一个正确的语感。
语言不是统一性质的现象,他是一个广泛的系列。
只有在不同的情况下使用不同的正确的语言人们才能正常的交流。
因此,我们就有必要去培养一个很好的语感,使得我们在交流中表达的更容易更让别人听得舒服。
文体学的学习使得理解和欣赏的文学工作变得更简单容易。
文体学概论

严谨,简明
What is “Stylistics”?
Stylistics is a study of writing (spoken) styles of a writer or a speaker.
文体学: 研究语篇的语言特点及表达形式的学科。 文学文体学:研究文学作品的语言形式,以及通过分析语言特征揭示作 品反应的意义和情感。
As though a rose should close and be a bud again.
Blinded alike from sunshine and from rain As though a rose should shut and be a bud again.
文体即变异(deviation )
Style is deviation from the common core. (对常 规语的违背)
量的变异(quantitative deviation)某语言层面的 表达形式出现的频率明显高于一般水平。 质的变异( qualitative deviation )即明显地违反 语法、词汇、语义、语音或书写等规则,从而达 到一种特殊效果。
A Birthday
My heart is like a singing bird
Whose nest is in a watered shoot;
My heart is like an apple-tree
Whose boughs are bent with thick-set fruit;
My heart is like a rainbow shell
That paddles in a halcyon sea;
文体学概论期末总结

文体学概论期末总结一、引言文体学作为一门文艺理论学科,主要研究文学作品的形式和体裁之间的关系,是文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文体学,我对文学作品的形式与内容、情感与思想、艺术与道德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以下是我对这门课程的学习体会和总结。
二、课程内容回顾在这门课上,我们首先学习了文体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包括文体的定义、分类和特征,以及文体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然后,我们深入研究了不同文体的特点和应用,如叙事文体、抒情文体、戏剧文体等。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还阅读了一些经典文学作品,并分析了它们的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
最后,我们还学习了文体变异和文体创新的问题,以及文体史和文体转型的研究。
三、学习收获与体会1. 深入理解了文学作品的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关系。
通过学习文体学,我认识到文学作品的形式和内容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
文学作品的形式不仅是内容的外在呈现,而且对内容的表达起着重要作用。
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技巧,能够传递不同的思想情感。
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我们需要注意文体的选择和运用,才能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2. 深刻领会了艺术与道德的辩证关系。
在学习文体学的过程中,我也思考了艺术与道德之间的关系。
文学作品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也具有一定的道德价值。
艺术的目的在于美的表达,但同时也不能违背社会道德和伦理。
作为文学评论家和读者,我们需要正确认识和评价文学作品的艺术和道德两个方面,既要对作品的艺术性给予充分肯定,又要对其道德性进行必要的批评和评价。
3. 增强了文学鉴赏和评论的能力。
通过学习文体学,我不仅对文学作品的形式和体裁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提高了自己的文学鉴赏和评论能力。
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我能够更加敏锐地捕捉到作品的文体特点和表现手法,能够分析和评价作品的艺术效果和意义。
这对于我将来从事文学创作、编辑和评论工作都是十分重要的。
四、课程反思与改进在学习文体学的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
文体学的研究内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文体学的研究内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文体学是一门研究文学作品中特定文体特征的学科,它旨在探究不同文学作品所表现出的特定风格、结构和语言特征。
通过对文本的分析和比较,文体学试图揭示作品背后的文学规律和美学原则。
而文体学的核心概念是文体,即文学作品所采用的表现形式和风格。
通过研究文体,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和特点,从而深入探讨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在现代文学研究领域,文体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文学批评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通过对文体学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推动文学研究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适当拓展】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文章结构主要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
在引言部分,我们通过概述文章内容、介绍文章结构和阐明研究目的来引领读者进入主题。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对文体学的定义和起源进行阐述,探讨文体学的研究对象以及研究方法。
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文体学对文学研究的意义,讨论文体学在语言学和文化研究中的应用,并展望未来文体学的发展趋势。
通过这样的文章结构安排,我们能够全面系统地介绍文体学的研究内容,为读者提供清晰明了的阅读路径。
1.3 目的文体学作为一门重要的文学研究领域,其主要目的在于深入探究不同文体之间的差异和联系,揭示文本表达方式的规律性和特征,进而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解读文学作品。
通过文体学的研究,可以更好地认识文学作品的艺术风格、内在结构和意义,有助于拓展人们的文学视野,提升文学鉴赏能力。
此外,文体学的研究还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文化背景和历史特点,揭示不同文体背后的社会、政治、宗教等因素对文本形式和内涵的影响。
通过对文体学的深入探讨和分析,可以促进跨学科的研究和交流,拓展学术视野,增进人们对文学、语言和文化之间关系的认识。
因此,本文旨在系统地介绍文体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探讨文体学在文学研究、语言学和文化研究中的应用意义,并展望未来文体学的发展趋势,旨在为读者提供全面、深入的了解,促进学术研究的深入发展和交流。
《英语文体学》1-7总结

《英语文体学》1-7总结-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第一章文体学相关研究内容文体学分为普通文体学和文学文体学,二者有重叠部分,但在此我们所研究的是普通文体学,文体学研究的是语言风格,对语言,人们的理解有很多种,但不管哪种说法,无可否认,语言都是人类表达思想、互相交流的手段,并且有很多具不同意旨的言语事件;风格是与说话人的语言习惯、时代背景相关的,是人门特有的表达方式,因人而异,对语言起到一定修饰作用并且关系到语言表达的有效性。
因此,文体学研究会涉及各种语言变体及相关特征、功用。
文体学对提高理解力和鉴赏水平有很大帮助。
此外,文体学还与语言学、修辞学及文学评论等相关联。
接下来的章节中将具体阐述相关内容。
第二章文体学研究的必要性学习文体学可以提高我们语言使用的精确性,犹如不能在婚礼上穿牛仔装一样,语言使用要合乎当时、当地的具体环境,这就涉及文体学中的言语事件;学习文体学有利于提高我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与鉴赏水平,因为文学创作中,作者不可避免会对作品的语言、风格做选择,在文学评论三部曲(描述、解读、评估)中会涉及相关内容;文体学对满足翻译适应性有很大帮助,翻译很难做到完全对应,但基本原则一致是必须的,如作品基调、作品体裁等一致。
以上文体学内容中都有涉及。
第三章语言变体在不同的社交场合,有不同的约定俗成的语体。
根据特定场合的语言习惯及其中特定说话人的语言使用,语言变体可以分为两种:方言变体和语域变体。
方言变体与不同的语言使用者相关,分为个人方言、时间方言、地域方言、社会方言和标准方言;语域变体与不同社交场合相关,其构成要素是语场、语式和语旨。
两种变体并非独立存在而是有一定的相关性,比如,在同一种族、同一领域或同一社会地位,为了增进了解,说话人可能会选择这一具某种共同特征人群的行内语言。
此外,从语言变体中,我们还可以获知说话人的某些相关信息,如职业、国家和说话意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文体和文体学
1.绪论
首先由一个故事引入:一个年轻的姑娘在外学习归乡,姑娘和姥姥交谈的言语中充满了所谓的“大词”“正式词”以至于老人难以理解她的讲述。
人们常认为正式的语体会显得更优雅,彰显自己的知识储备,但是在任何场合都使用这么正式的语体好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在家里显而易见是一个轻松的环境氛围,姥姥又是一个并没有接受过多教育的老人,姑娘理应使用非正式的语体,会更容易让老人理解。
如何在合适的场合使用合适的言语是我们在学习语言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这就和我们要讨论的“文体”有关了。
另一个例子:
1.彼得他爸死了之后,他得换个活儿了。
2.他父亲去世后,彼得必须更换工作。
3.他父亲辞世之后,布朗先生必须另谋职业。
以上几个句子含义大致相同,但是出现在不同的场合。
正式程度依次递增。
我们需要把正确的语言使用在相应的场合中。
文体学是对文体进行系统且科学地研究的学科,它可以帮助我们正确使用语言。
文体学的作用:1.文体学可以让我们习得的第二语言更加符合语言习惯。
2.帮助理解语言的多种变化,以便更好使用。
3.让习得的语言更加贴近母语人士,流畅且优雅。
4.帮助我们对文学进行鉴赏和批判。
5.帮助提升词汇、笔迹学形式、修辞、语法句法的理解。
2.文体的定义
由于“文体”有多重含义,所以想要给它一个确切的定义是很难的。
但是透过各种定义,我们也能发现一些共性的存在:1.传统修辞角度2.结构语言学角度3.转换生成语言学4.功能系统语言学。
本书中的定义采用了语言学派的定义:(不知该怎么翻译才好,那就试试吧)
文本中显著的语言特征,写作手法和写作模式,以及出现的语言变体。
3.文体学的定义
透纳和《劳特利奇语言和语言学字典》都对文体学下了定义。
教材中对文体学的定义是:文体
学是用科学且系统的方式对不同层面的语言变化做研究的一个语言学分支。
4.文体学的发展
在西方:
得益于修辞学和文学解释,现代文体学在19和20世纪得到发展。
但是文体学常常被视为即是一门新学问,又是一门老学问。
它的“老”,因为它源于古老的“修辞学”,古希腊等等大学问家都对它做过研究,它的“新”,源于1882年“文体学”这个名称才得以问世。
Charles Bally Traite de stylistique Francaise法国学者巴依1902年著的《法语文体论》被视为现代文体学的一个里程碑。
巴依认为语言中的弦外之音暗示了不同情感含义,文体学就是要搞清影响情感的语言学标志。
德国学者斯必泽通过文体学角度分析文学作品,被视为文体学之父。
1930~1950缓慢发展,俄国形式主义者布拉格学派和法国结构学派在这一时期对文体学发展做出贡献。
1950年至今,现代文体学达到鼎盛。
期间第一阶段:50年代到60年代,形式主义文体学占主流。
第二阶段:70年代功能主义文体学更流行。
第三阶段是80年代语篇文体学更胜一筹。
第四阶段文字化文体学得以发展。
21世纪以来,文体学有了进一步发展。
在中国:
中国的文体学发展最早可追溯到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
其后是唐诗宋词和元曲明清小说的贡献。
陈望道《修辞原则》的出版,标志着中国现代文体学的诞生。
中国对西方现代文体学的研究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到1976年,这是奠定基础的阶段,王佐良、许国璋、徐燕谋、杨仁敬等等开始以现代视角研究。
王佐良1963年撰写《对英语文体的研究》。
在这近30年间,中国文体学文章发表不足30篇。
没有一本关于现代文体学的学术作品出版。
事实上,“十年文革”期间,国内几乎没有学术研究进行。
第二个阶段是1977年至今。
这仍然是王佐良先生领导现代文体学的时代,越来越多作品发表。
5.文体学研究范围
现代文体学可分为三个主要领域:一般文体学,文学文体学,理论文体学。
一般文体学:研究不同种类的语言。
可以根据领域划分,新闻、广告、演讲、诗歌等等,它们的正式程度是不同的。
根据传播的媒介不同划分为口头语、书面语和网络语。
还研究不同区域、不同性别、不同阶级、不同的时间各有什么差异。
本书主要研究此类文体学。
文学文体学:研究不同文学体裁的特点,不同作家特点,不同时期的特点。
理论文体学:研究文体学的理论、起源、发展脉络以及文体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
精品文档word文档可以编辑!谢谢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