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科学太阳系

合集下载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第1课《太阳系大家庭》说课稿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第1课《太阳系大家庭》说课稿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第1课《太阳系大家庭》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太阳系大家庭》是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的第一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太阳系的组成、各行星的特点以及太阳系在宇宙中的位置。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精美的插图和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对太阳系的探索兴趣,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宇宙、地球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太阳系的组成和各行星的特点,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探讨太阳系的奥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太阳系的组成,了解各行星的特点,知道太阳系在宇宙中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法,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激发对太阳系的探索兴趣,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太阳系的组成,各行星的特点,太阳系在宇宙中的位置。

2.教学难点:理解太阳系的概念,掌握各行星的特点,认识到太阳系在宇宙中的渺小。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思考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太阳系的奥秘。

同时,我还将利用多媒体课件、模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太阳系的组成和各行星的特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宇宙星空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宇宙的广阔和神秘,激发学生对太阳系的探索兴趣。

2.探究太阳系的组成:学生通过观察多媒体课件,了解太阳系的组成,引导学生思考太阳系的特点。

3.了解各行星的特点:学生通过观察模型、阅读教材,了解各行星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发现。

4.认识太阳系在宇宙中的位置:学生通过观察宇宙模型的演示,认识到太阳系在宇宙中的渺小,引导学生思考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意义。

5.总结与拓展: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教师进行点评,布置拓展作业,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太阳系的奥秘。

六年级下册科学《八颗行星》实验原理

六年级下册科学《八颗行星》实验原理

六年级下册科学《八颗行星》实验原理
实验原理:
太阳系有八颗行星,它们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和大小各不相同。

通过模拟八颗行星的运转,可以了解它们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和运动规律,同时也可以探究行星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实验材料:
- 八个不同大小的球体(代表八颗行星)
- 一个固定支架(代表太阳)
- 细绳或线
- 标记笔
实验步骤:
1. 将八个不同大小的球体按照太阳系中八颗行星的大小比例,放置在一个固定支架周围,形成太阳系模型。

2. 用细绳或线将每个球体与固定支架连接起来,使得每个球体都可以绕着固定支架旋转。

3. 用标记笔在每个球体上标记它们的名字,并观察它们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和运动规律。

4. 尝试移动球体的位置,观察它们对其他球体的影响,并探究行星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如何影响它们的位置和运动的。

实验注意事项:
1. 球体的大小和距离要按照太阳系中八颗行星的大小比例来设置。

2. 细绳或线的长度要相等,以确保每个球体绕固定支架旋转的周期和速度相同。

3.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细绳或线缠绕在一起或者球体滚落等意外情况的发生。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了解太阳系中八颗行星的位置和运动规律,探究行星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宇宙》知识点整理3(2022新版) - 复件(1)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宇宙》知识点整理3(2022新版) - 复件(1)

第三单元宇宙1.太阳系大家庭1.太阳系的组成: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颗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

太阳黑子日冕太阳光球上的米粒组织2.了解太阳(1)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一颗自己能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它的质量占整个太阳系所有天体质量的99.86%。

(2)太阳直径约为140万千米。

(3)太阳表面温度约为6000摄氏度,中心温度高达1500万摄氏度。

(4)太阳的质量为地球的33万倍,体积为地球的130万倍。

(5)太阳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1.5亿千米。

(6)太阳的大气层从里到外可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7)常见的太阳活动:太阳黑子、耀斑、日珥等。

3.太阳系中的其他天体月球和木星、金星组成的“笑脸”流星小行星带1997年4月5日早晨,在地球上观察到的海尔波普彗星(1)矮行星:与行星一样具有足够的质量,呈圆球状,但不能清除其所在轨道上的其他天体。

最著名的矮行星是冥王星。

(2)小行星:主要分布在火星与木星两颗行星轨道之间,沿椭圆形轨道绕太阳运行。

(3)卫星:指围绕一颗行星并按闭合轨道做周期性运行的天体。

可分为天然卫星和人造卫星。

例如,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

(4)彗星①彗星也绕太阳公转。

②彗星由彗核、彗发、彗尾三部分组成,呈云雾状的独特外貌。

③最著名的彗星是哈雷彗星,每76年出现一次。

(5)陨石也称“陨星”,是来自行星际的流星体,在进入地球大气层后未被烧蚀尽而坠落到地面的残体或其碎块。

陨石的矿物成分主要是以橄榄石、辉石和斜长石为主的硅酸盐矿物以及金属铁、镍(铁纹石和镍纹石)。

4.一些比较小或者比较远的天体,需要借助天文望远镜才能更好地观察。

2.八颗行星1.给太阳系中八颗行星排序按距离太阳的近远排序直径由大到小排序2.水星是八颗行星中离太阳最近也是最小的一颗行星。

水星外貌酷似月球,有许多大小不一的环形山。

水星是太阳系中公转速度最快的行星。

3.金星是除了太阳和月球外,人眼能够看到的最亮的天体。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宇宙第5课太阳系教学资料教科版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宇宙第5课太阳系教学资料教科版

第5课太阳系(一)背景和目标太阳系是一个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受太阳引力作用而环绕其运动的其他天体在内的天体系统。

太阳位于该系统的中心,并以其绝对优势的质量(占该系统总质量的99.800}其它一切天体只占0.200)所产生的巨大引力,像原子核对周围电子一样,控制着整个系统。

同时太阳还是整个太阳系中唯一能够自身发光的天体。

它所发出的光和热,照亮和温暖着整个太阳系。

当然,作为一个系统,其他天体成员也都有自己的相应的位置,地球就是其中很具特色的成员。

在太阳系中,除了中心天体一太阳以外,还包括八大行星、矮行星(冥王星等)、小天体(,J、行星、彗星、流星和其他星际物质等)。

其中行星和行星的卫星是太阳系的重要组成成员。

太阳系的基本结构,主要是由八大行星的运动和分布状况决定的,按它们距离太阳由近到远的顺序,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本课教材共两页,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认识太阳系”;第二部分“建太阳系模型”。

学生在研究了日食和月食之后,这一课将扩展到对太阳系这一个天体系统的认识。

当然,有关太阳系中的其他天体是学生平时难以直接观察到的,用直接观察的方法来完成对太阳系的认识不再是有效的途径。

利用一些资料来帮助学生认识太阳系,让学生在活动中建立太阳系的模型将是更有效的策略。

让学生根据八大行星距太阳的平均距离及各行星赤道直径数据表建立太阳系模型是本课的重要活动。

学生根据处理后的数据建立的太阳系模型,可以清晰地认识到:八大行星在太阳系的空间分布不是均匀的;八大行星的大小差异很大;在太阳系中,八大行星是十分渺小的。

这一活动,不仅含加深太阳和太阳系中的和组成天体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理解力,对建立有关宇宙空间的概念十分有益。

科学概念.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组成了太阳系。

太阳系是一个较大的天体系统。

过程与方法收集资料认识和了解太阳系。

按一定比例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在此基础上用一定的材料建立太阳系的模型。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3.1《太阳和太阳系》 |湘教版(一起) (共16张PPT)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3.1《太阳和太阳系》 |湘教版(一起)                 (共16张PPT)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11
太阳系的八大行星
6、土星
光环最为明显,最美丽, 光环有冰、尘埃和石块 混合在一起,它和木星 的组成大致相同。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12
太阳系的八大行星
7、天王星
一个躺着公转的行星, 磁极和自转轴偏差极大, 大气上层是一层甲烷。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13
太阳系的八大行星
8、海王星
海王星的蓝色是大气 层中甲烷吸收了阳光 中的红光造成的,海 王星上的风暴是太阳 系最快的,时速达到 200km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8
太阳系的八大行星
地球
我们的家园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9
太阳系的八大行星
4、火星
一个红色行星,表面布满岩 石,常常都有沙尘暴,短则 几天,长达几个月,目前并 没有火星存在生命的记载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10
太阳系的八大行星
5、木星
太阳系最大的行星,是其它 行星总和的2.5倍,也是太阳 系卫星最多的行星,目前有 63颗,它也是一个气态行星。
1
1、获取太阳与太阳系的相关知识
2、了解八大行星的特点,并选择 自己最喜欢的行星,与大家分享。
太阳是一颗巨大而炽热的恒星。
巨大——太阳到底有多大呢?
炽热——太阳到底有多热呢?上一页ຫໍສະໝຸດ 下一页返 回3
太阳是一颗巨大而炽热的恒星。
太阳用我们的看起来不觉的大,实际上,太阳的体积 是地球的130万倍,它的直径是地球的109倍。 如果把太阳看作一个篮 球,那么地球就只有小 钢珠那么点大了。
14

课件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太阳系》PPT

课件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太阳系》PPT
在2006年8月24日于布拉格举行的 第26届国际天文联会中通过的第5 号决议中,冥王星被划为矮行星, 并命名为小行星134340号,从太 阳系九大行星中被除名。所以现 在太阳系只有八颗行星 。
CHENLI
12
地球的结构 地球的运动
地球是一个直径 为12800千米的、
美丽的、蔚蓝色的球 体。整个地球不是一
CHENLI
7
☆水星★金星☆
尘埃覆盖着起伏山 峦,几千米高的断层悬 崖绵延数百公里,到处 是大大小小的陨石坑。 太阳看上去要比在地球 上大二倍半,而周围的 天空却是一片漆黑。
金星滴水皆无,被厚厚的 二氧化碳大气所包围。空中飘 浮着的是浓厚的硫酸云,大气 压相当于在地球上的92倍。地 表的温度高达四百多摄氏度, 比离太CH阳ENLI最近的水星还要热。 8
☆火星★ 木星☆
火星是太阳系中与地球
最相似的一颗行星。虽然它
异常寒冷干燥,大气的主要
成份是二氧化碳,但那些纵
横交错的河床似乎在告诉我
们,很久以前火星上曾经有
过生命。
作为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
木星能装下一千多个地球。它
有十几个卫星,俨然一个小型
太阳系。时刻变化着的彩色条
纹和翻腾的云层、风暴揭示了
木星C多HEN变LI 的天气系统。
月面重力相当于地球重力的1/6。月球本
身并不发光,只反射太阳光。它的亮度
随日月间角距离和地月间距离的改变而
变化。月球的表面是由平原、山峰和山
谷组 成的荒漠。还有许多 由于太空物体
高速撞击月球表面而形成的陨石坑。月
球上没有供人类呼吸的空气,但是可能
有供饮用的水。
CHENLI
月相变化
16
千百年来,人类一直向往能插上翅膀,飞出地 球,探索宇宙的奥秘。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第 一颗人造卫星上天,拉开了人类航天时代的序幕。 第一位进入太空的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前苏联宇航 员加加林。1961年4月12日,他乘坐"东方号"宇宙 飞船环绕地球飞行一圈,历时108分钟,写下了人类 航天飞行的新篇章。

宇宙知识点六年级下册

宇宙知识点六年级下册

宇宙知识点六年级下册一、太阳系的组成太阳系是由太阳、八大行星、几十颗卫星、数百颗小行星以及无数的彗星和流星组成的。

在太阳系中,太阳居中,其他天体围绕太阳运行。

二、太阳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星体,也是我们所在的地球的主要能量来源。

太阳有着十分庞大的体积和质量,是一个炽热的气体球体。

它的温度非常高,可以达到约5500摄氏度。

太阳的能量主要通过核聚变反应产生,将氢转变为氦,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三、行星太阳系中的行星分为内行星和外行星两类。

1.内行星内行星是指离太阳较近的行星,包括水金火木等四颗行星,它们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

•水星是太阳系中最靠近太阳的行星。

它是一个比较小且没有卫星的行星,表面温度极高,超过400摄氏度。

由于它离太阳比较近,所以一年只有88个地球日。

•金星是太阳系中最亮的行星,也是地球的邻居。

它的大气层非常浓密,使得金星表面温度极高,可以达到约470摄氏度。

金星的表面覆盖着厚厚的云层,使其看起来非常亮。

•地球是我们所在的行星,也是太阳系中唯一已知存在生命的行星。

地球的表面被大约70%的水覆盖,有着适宜的气候和环境,支持各种生物的生存。

•火星是太阳系中第四颗行星,也是地球的邻居。

它有着红色的外观,因此被称为“红色星球”。

火星上有一些与地球类似的特征,例如山脉、峡谷和极地冰帽。

科学家一直在研究是否有可能在火星上存在生命。

2.外行星外行星是离太阳较远的行星,包括木土天海等四颗行星,它们分别是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木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其体积是其他行星的几倍。

它有着显著的大红斑,是一个巨大的旋涡状风暴,已经持续存在了数百年。

木星上的气候极端恶劣,大气层中含有丰富的氨和甲烷。

•土星是太阳系中最美丽的行星之一,因为它拥有壮丽的环系。

这些环是由冰和岩石碎片组成的,围绕着土星的赤道运行。

•天王星是太阳系中最冷的行星,也是一个气体行星。

它的轨道相对较倾斜,因此它的季节变化非常极端。

•海王星是太阳系中最远离太阳的行星。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5太阳系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5太阳系
上狂风肆虐,沿东西方向的 风速可超过每小时1600公里。
天王星是从太阳向外的第七颗行星,在 太阳系的体积是第三大,质量排名第四。 他的名称来自古希腊神话中的天空之神 尤拉纳斯是克洛诺斯的父亲,宙斯的祖 父。天王星是第一颗在现代发现的行星, 虽然他的光度与五颗传统行星一样,亮 度是肉眼可见的,但由于较为黯淡而未 被古代的观测者发现。天王星是一颗远 日行星,由于其大气层中的甲烷反射蓝 色光,从而使天王星呈现蓝绿色。天王 星和土星一样,也有美丽的光环。它的 光环由20条细环组成,每条环颜色各异, 色彩斑斓,美丽异常。
小石块和 小冰块组成的。
一般认为是气体的剧烈运 动而形成的旋涡。
• 火星为距太阳第四远, 火星 (希腊语: 阿瑞斯)被称为战 神。这或许是由于它鲜红的 颜色而得来的。火星是地球 的近邻。它与地球有许多相 同的特征。火星上也有明显 的四季变化。
木星是太阳系中的第五个行星,• 土星古称镇星或填星,因为土 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最大的一 星公转周期大约为29.5年,我 颗。木星的成份绝大部分是氢 国古代有28宿,土星几乎是每 和氦。表面温度低达摄氏零下 年在一个宿中,有镇住或填满 150度,木星内部散放出来的热, 该宿的意味,所以称为镇星或 是它从太阳接受的热的两倍以 填星,直径119300公里,是
的称号,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 量气体聚集在地球周围,形成包层,
次序是第二颗。由东向西自转. 这就是地球大气层。地球就像一只
中国古代民间称之为太白或太 陀螺,沿着自转轴自西向东不停地
白金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 “启明星”;它有时是晨星,
旋转着。唯一一个存在已知生命的 星球。 地球上29%是陆地,71%是海
日心说
哥白尼: 波兰天文学家,日心说的创立者
布鲁诺:宣传哥白尼的日心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阳系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组成了太阳系。

太阳系是一个较大的天体系统。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网络收集资料认识和了解太阳系。

2、分享自己对八大行星的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收集和整理资料,并进行交流,是科学学习的一种方式。

2、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3、意识到太阳系中天体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并可以逐渐被人们认识的。

【教学重点】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组成了太阳系。

【教学难点】根据八大行星距太阳的平均距离及各行星赤道直径数据表建立太阳系的模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平板电脑、八大行星多媒体资料和网络链接、八大行星数据表
学生准备:平板电脑八大行星资料电子教材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创景激趣
1、提出问题:地球在不停的围绕太阳运动,那么还有哪些天体也在不停地围绕着太阳运动呢?
2、拿出平板,课前同学们都进行了有关太阳系资料的收集,现在让我们来开个有关太阳系的交流会,请各组派代表进行全班交流,对你收集到的关于太阳系的了解进行展示。

说说:
(1)哪些天体在围绕着太阳运动?(2)这些天体有哪些特点?(3)它们之间是如何排列的?
是否还有补充的?
3、教师投影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做补充。

(最好是有关太阳系的科普录像资料)
4、小结: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及围绕行星转动的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建立太阳系模型。

1、谈话:我们已经对太阳系有了初步的了解,为了能更好地认识太阳系,让我们用试着画一个太阳系的模型。

2、讨论:怎样才能建好模型?需要哪些相关数据才能保证我们建的模型相对准确?
3、阅读电子课本中有关八大行星的数据资料。

4、尝试根据八大行星与太阳的距离来建模型,思考:
(1)如何在平板上将八大行星摆列出来?
(2)如果要对八大行星与太阳距离的数据进行处理,该如何处理?
(4)建好之后有何发现?与我们平时看到的太阳系的示意图有何不同?
三、汇报交流排疑解惑
1、尝试依据八大行星与太阳的距离,以及八大行星的赤道直径进行画图:
2、投影交流在建造模型过程中的体会。

四、回归教材评价小结
五、拓展延伸巩固应用
在建太阳系模型的过程中,你们有什么体会或发现吗?
(学生根据处理后的数据建立的太阳系模型,可以清晰地认识到:八大行星在太阳系的空间分布不是均匀的;八大行星的大小差异很大;在太阳系中,八大行星是十分渺小的。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