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学习的关键期
儿童发展八大关键期理论

儿童发展八大关键期理论儿童各种能力的增长并不是齐头并进的,而是有各自的发展最佳期,发展孩子的能力如果能抓住这个最佳时机,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3岁是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在正常语言环境中,这时期儿童学习口语最快、最巩固,相反,这个时期完全脱离人类的语言环境,其后就很难再学会说话,狼孩的情况就是这样。
4—5岁是儿童学习书面言语的最佳期。
4岁前是儿童对图象的视觉辨认的最佳期.儿童在5-6岁时掌握词汇能力发展最快。
儿童掌握概念的最佳年龄是5岁到5岁半。
耳聋儿童如果在1岁前被发现而给他助听器,就能正常地学会语言发音。
如果1岁以后才采取措施,学习发音就会变得十分困难.关键期1初生到4岁是儿童视觉发展的关键期,4岁是儿童形象视觉发展的关键期。
训练-—基础篇训练时间:从出生起。
训练方法:在宝宝周围放置一些五颜六色的布制小猫、小狗等,时常移动玩具刺激他的视觉.在墙上贴上一些画,指给他看,并且告诉他画的名称和内容。
用三棱镜将太阳光反射成七色光映到墙上,指给他看。
带宝宝观赏大自然的风光,以扩大他的视野,开阔他的眼界。
训练—-提高篇在给宝宝看某样东西时,同时让他用小手去摸,并用清晰准确的语言告诉他这样东西的名称、用途等,充分刺激宝宝的感觉器官。
让宝宝多看、多听、多摸、多闻,以促进各种感知觉功能的发展。
障碍早发现有斜视的宝宝,如在3岁以前矫正了斜视,立体感就能恢复,如果错过这个时机,就会成为永久性的立体盲。
关键期2宝宝出生1周后,就能辨别给他喂奶的妈妈的声音, 4周就具有对不同发音的辨别力。
从出生到1岁是语言的准备期,是语言发生的基础。
研究表明,天才人物的语言训练是从摇篮期开始的。
训练--基础篇训练时间:从出生起。
训练方法:在宝宝睡醒后,精神很好时,朗读诗歌给他听。
妈妈经常唱歌或放音乐给宝宝听.妈妈经常对宝宝说话,教他人物或物品的名称等。
常带宝宝到户外聆听周围环境中的各种声音,如狗叫声、喇叭声、自行车铃铛声、门铃声等,并向宝宝一一解释.模仿动物的叫声,鼓励宝宝模仿.利用游戏的机会,让宝宝辨别从各个不同方向传来的声音。
儿童学习的关键期

儿童学习的关键时期是指最易学会和掌握某种知识技能、行动动作的特定年龄时期;关键期一词是由奥地利动物学家劳伦兹在动物心理实验研究中提出来的;关键期一词的提出为早期教育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它表明在关键期对进行及时的教育,孩子学起来容易,学得快,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如果错过关键期再去学,就要花费很多的精力和时间,事倍功半;那么,孩子的关键期是怎样的呢出生后6个月,是婴儿学习咀嚼和喂干的食物的关键期;2~3岁是计数能力口头数数、按物点数、按数点物、说出总数发展的关键期;2~3岁是学习口头的第一关键期,5岁左右是口头语言发展的第二关键期;2岁半~3岁半是教育孩子遵守行为规范的关键期;3岁左右是培养其独立生活能力的关键期;3~5岁是发展音乐能力的关键期;3~8岁是学习外国语言的关键期;4岁以前是形象视觉发展的关键期;5岁左右是数概念发展的关键期;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通过研究指出,如果把人在17岁时测得的智力定为100%,那么其中50%在4岁前发生,30%在4~8岁之间发生,20%在8~17岁之间发生;如果0~4岁时智力发展缓慢,那么以后的发展也慢,直到17~18岁智力发展高峰时,智力水平也是平平;印度“狼孩”卡玛拉7~8岁来到人间,虽然经过长达6年的专业人员的护理,也才学会走路,到17岁时才学会十几个单词,智商只达到4岁孩子的水平,它表明如果错过了关键期的教育时机,将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因此,父母在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时,一定要抓住关键期,如2~3 岁是学习口头语的第一关键期,这个时候就应多让孩子学发音,学讲语,学儿歌,学说外语;劳伦兹的印刻期现象劳伦兹的印刻期现象一.印刻期现象的发现康拉德·劳伦兹1903~1989,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世界动物行为学研究的开山鼻祖;1903年出生于维也纳;在大学时代,劳伦兹一直潜心于医学和生物学的研究并获得了博士学位;1937年,被维也纳大学聘为教授;1951年出任奥地利马克斯·普朗克行为研究所所长;1973年,以“在动物行为学研究方面的开拓性成就”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最早发现“印刻现象”的是英国的斯皮尔顿,还在1873年,斯皮尔顿就发现刚出生的雏鸟存在一种接近和跟随运动物体的倾向,而且这种倾向非常可靠;比如,把刚孵出的小鸭、小鹅戴上头罩,过一段时间将头罩取下,它们就会追随所看到的运动着的第一个物体;1937年开始,在对动物行为进行研究时,劳伦茨观察小灰天鹅破壳出生时发现,小灰天鹅第一眼看见什么动物就把什么动物当成妈妈;如果是母鸡在眼前,它就跟着母鸡走;如果看到的是劳伦茨,就认劳伦茨作妈妈;于是劳伦茨去哪里,一群摇摇摆摆的小天鹅就在身后跟到什么地方;劳伦兹下水游泳,小天鹅也跳进水里,并且亲热地啄着他的头发和胡子;更为有趣的是,如果这些刚孵出的小天鹅看到的是活动的鸡鸭玩具、风船、小球等,也会跟着这些东西走;后来又发现,一定的声音也能引起这种现象,例如,他在小天鹅破壳而出之前,对着这些蛋喊“来,来”,小天鹅出来后就会跟着他的喊声跑来,而不是追随他们真正的妈妈;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小鸡、小鸟等辨认自己母亲和同类,都是通过这一过程实现的,而且这种现象在其他哺乳动物身上也有所发现;刚获得生命不久的小动物追逐它们最初看到的能活动的生物,并对其产生依恋之情,这一现象被劳伦兹称为“印刻”;在自然环境中,印刻现象对小动物的生存是有价值的;母鸟是小鸟的保护者,母鸟也是小鸟出生后看见的第一个对象;这种印刻现象使小鸟依恋母鸟,保证它的安全;劳伦兹发现印刻现象和一般的反应不同,它只在一定的时期内发生,小鸡“母亲印刻”的发生是在出生后的10~16小时,小狗则是在出生后的3~7周;小野鼠在睁开眼和会听之后的7~10天内,如果有规律地被人捉拿,以后就会让人捉拿;否则,对人的捉拿要作出反抗;如果小猫在睁开眼后的一个短时期内和鼠一起生活,那么它成年后即使在饥饿状态也不会吃鼠;小羊生后10天内由人抚养,以后会永远不合羊群;印刻发生的时期又称“关键期”;关键期的时间非常有限;在关键期内形成的印刻行为作为动物的习性保存下来,并且是不可逆的,即一旦形成就不能修正和还原;倘若幼小动物的印刻过程遭到阻碍和中断,母亲与幼小动物就不会相互认识;劳伦兹得出这样的结论:“印刻现象”是指小动物如小鸟在出生后一个短时期,具有很容易形成的一种本能的反应;这种反应包括:1.出生后最先看见或听见的对象似乎是印入他的感觉中,因而对该对象产生追随的反应;2.不但偏好追随该对象,而且喜欢接近它;3.在印刻的对象消失后,发出悲鸣;当它重新出现时,发出满意的叫声;劳伦兹还发现,印刻现象与普通学习不同:其不同点主要表现在:1.印刻现象只限于出生后一个短暂的特定时间才能形成,超过这个期限就不能形成;这就是它存在着一个敏感期;2.印刻的效果是持久的,一经形成就不能改变,具有一种不可逆性,而不像学习那样会出现遗忘;3.印刻现象不需要食物的强化,一次就可以形成;4.各种动物的印刻有不同的敏感期;例如,小鸟“母亲印刻”的敏感期是破壳后的10—16小时,30小时以后,“母亲印刻”就建立不起来了;印刻现象的存在,一方面说明了动物本身具有的这一特性对学习、能力发展的巨大意义;另一方面,它也说明了环境对动物的巨大影响;前苏联科学家恰尔科切斯基曾让刚刚孵出的小鸡跟着母鸭、把初生的猫仔交给水獭抚养,结果表明小鸡和小猫都习惯于水中生活……由此可见,环境对动物习性的影响是巨大的;敏感期是一个时期,在第一天开启和在最后时刻开启,对动物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当完成第一个敏感期时,下一个相关的敏感期便会接着到来;应该说是相关特性的敏感期群;敏感期越往后其界限越长,原因就在于敏感期是互相联系的,不是孤立的,可以以敏感期推动敏感期;敏感期可以被诱发推动,例如小鸡能够被诱发游泳;植物和动物都有自己的敏感期;在劳伦兹身上,还发生过一次意想不到的“人鸟恋”;可能是当初劳伦兹无心播撒的“情种”吧;有一只雄穴乌莫名其妙地爱上了劳伦兹,而且是爱得“死去活来”,它殷勤地四处觅食,像讨好雌穴鸟一样,寻找机会给劳伦兹喂食;每隔几分钟,那只雄穴鸟就飞到他的肩上,小心翼翼地把嘴凑近劳伦兹的嘴,缓慢而执着地喂他;那是一种被嚼碎的小虫子与唾液的混合物;最初,劳伦兹采取非暴力不合作态度,但不久就放弃了;在那只雄穴鸟亲昵的恳求声中,他闭紧双眼,痛苦地吞下本该属于雌穴鸟的“美味”;如果他拒绝张嘴,那只雄穴鸟就会采取将这些温暖的食物送进他的耳朵里;不喂食的时候,那只雄穴鸟会蹲在劳伦兹的肩上,偏着头,两只小眼睛亮晶晶的看他,想把他引到窗外不远处,那里有它新建造的一个只有几英寸大的“爱巢”;就这样,劳伦兹被一只穴鸟持之以恒地追求着,为此他惊叹道:“它竟能认出我的嘴也是摄取食物的入口处,每次只要我对它张开嘴来,同时发出恳求的声音,它就开心得不得了;”劳伦兹拿诺贝尔大奖是当之无愧的,因为他发现的“印刻现象”,引发了人类对于“关键期”现象的研究与探讨;二.休贝尔的“盲猫”实验还有一位以研究“关键期”闻名于世的科学家,他是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神经生理学戴维·休贝尔教授;他与托森·威塞尔因研究视觉系统中的信息处理过程,于1981年共同获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休贝尔做的关键期研究是“盲猫”实验;他们把出生4周的猫眼缝合起来,一周后拆线;结果发现,猫的视力全部伤失;在电子显微镜下进行观察,猫的视神经萎缩,而4、5周之外的猫进行同样实验,不会造成猫视力的剥夺;实验表明,5周以内是猫的视觉神经发育的关键期;休贝尔的实验为劳伦兹的“印刻现象”提供了有力的佐证;芝加哥大学前任校长、诺贝尔奖获得者、遗传学家乔治·比德博士说:“我们也像小鸭子一样,在生命的早期就开始学习了……,而且早期学习比我们以前想象的更重要”;目前, 美国神经学家海伦·内维尔经过多年实验得出这样的结论:大脑的每一项功能都有其自身特有的时间表,或发育成熟的特有日程;她说:“大脑发育有多个关键期;不同的领域,如视觉、听觉和语言,有不同的关键期;而且即使是在视觉内,运动识别的关键期与颜色的关键期也不相同;”另一位研究人员也指出,儿童在6个月至8岁期间有许多发育期,有的用于发育对明暗光的敏感度,有的用于发育对光线方向的敏感度,有的用于发育视力清晰度,有的用于发育一只眼对另一只眼的优势度或两眼间的平衡,还有的用于发育立体视觉的形成,使儿童有深度的感觉;获得语言,学习演奏乐器,其至情感成熟,也都有不同的关键期,而这些领域的某些方面则往往是要终生进行修改的;三.儿童发展的主要关键期发展心理学家将动物的关键期概念引入儿童学习行为的研究领域,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同样存在关键期;在幼儿心理发展中,关键期又称敏感期,是指幼儿在某个时期最容易学习某种知识技能或形成某种心理特征,但是过了这个时期,发展的障碍就难以弥补;关于关键期的具体时段,国内外有关研究表明:6个月是婴儿学习咀嚼的关键期;8个月是分辨大小、多少的关键期;7~10个月是爬的关键期;10~12个月是站走的关键期;2岁半左右是幼儿技术能力开始萌芽的关键期;2~3岁是学习口头语言的第一个关键期;~3岁是幼儿开始学习自我约束,建立规则意识的关键期;3岁是计算能力发展的关键期;3岁是培养性格的关键期;3岁是培养独立性的关键期;3岁半左右是幼儿动手能力开始发展成熟的关键期;3岁半左右是幼儿独立性开始建立的关键期;3岁半左右是幼儿注意力发展的关键期;3~5岁是幼儿音乐能力开始萌芽的关键期;3~4岁左右是幼儿初级观察能力开始形成的关键期;4岁以前是形象视觉发展的的关键期;4岁左右是幼儿开始学习外语的关键期6~8岁学习外语书面语言的关键期4岁半左右是幼儿开始对知识学习产生直接兴趣的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5岁左右是幼儿学习与生活观念开始掌握的关键期;5岁左右是幼儿掌握数概念,进行抽象运算以及综合语言能力开始形成的关键期;5岁半左右是幼儿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的关键期;5岁半左右是幼儿掌握语法,理解抽象词汇以及综合语言能力开始形成的关键期;5岁半左右是幼儿悟性开始萌芽的关键期;5岁半左右是幼儿学习心态、学习习惯以及学习成功感开始产生的关键期;6岁左右是幼儿社会组织能力开始形成的关键期;6岁左右是幼儿创造性开始成熟的关键期;6岁左右是幼儿观察能力开始成熟的关键期;6岁左右是幼儿超常能力开始建构、并快速发展的关键期;7岁左右的幼儿开始幼儿多路思维开始形成的关键期;7岁左右是幼儿操作能力开始形成的关键期;8岁左右的幼儿自学能力开始形成的关键期;8岁左右是幼儿自我控制与坚持性开始成熟的关键期;1 8岁左右是幼儿阅读能力和综合知识学习能力开始形成的关键期;8岁左右是幼儿欣赏艺术和美感心态形成萌芽的关键期;9岁左右是儿童初级哲学思维产生的关键期;9~10岁是孩子行为由注重后果过渡到注重动机的关键期;幼儿阶段是观察力发展的关键期;小学1、2年级是学习习惯培养的关键期;小学3、4年级是纪律分化的关键期;小学阶段是记忆力发展的关键期;很多家长关注儿童的艺术潜能开发,希望孩子在艺术领域广泛涉猎、全面发展,至少在某一方面培养特长,有薄技在身;孩子学习某些艺术特长也同样存在着关键期现象,下面提供一些,以供各位家长、老师参考;1.学小提琴的关键期:5、6岁开始;2.学钢琴的关键期:4、5岁开始;3.学绘画关键期:2岁半开始;4.学戏剧的关键期:从3岁开始;5.学唱歌的关键期:4、5岁开始;6.学韵律的关键期:3岁左右开始;7.学围棋、象棋的关键期:4岁开始;8.学游泳的关键期:国外记录最小有0岁的,应该说越早越好;9.学体操的关键期:一般来说,从3岁开始;10.学溜冰的关键期:4、5岁开始;11.学踢球的关键期:2、3岁可踢轻一点儿的大球,4、5岁可以开始;12.学乒乓球的关键期:一般来说3岁可以开始;13.学滑雪的关键期:3、4岁开始;14.学柔道的关键期:5岁可以启蒙,7、8岁开始学习正规柔道;15.学剑道的关键期:8岁开始;16.学古典舞蹈的关键期:4、5岁开始;17.学书法的关键期:从5岁能够握笔开始;18.学外语的关键期:1、2岁熏陶外语,3岁开始正规学习;心理学家发现,婴幼儿时期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段期间内,婴儿的智力发展有八次飞跃,每次飞跃发生的时间大体相同,而且在开始出现变化时婴儿总会变得烦躁不安;这八次飞跃的时间大致如下:第1次:在婴儿出生后5周左右,各个器官都迅速成熟并开始工作,哭的时候流出眼泪,会用微笑表示高兴,还会不时对周围进行“观察”或“聆听”,并对气味与动静做出积极地回应;第2次:大约发生在婴儿出生后的第8周,随着婴儿生活环境的改变,周围环绕着不同的会动的物体,婴儿会对陌生的事物产生恐惧;不过,只要能与母亲保持着亲密的接触,则可减轻或消除这种感觉;第3次:大约发生在婴儿出生后的第12周,这时他会有意识地活动肢体,表达情感,懂得了自己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会发出尖叫,格格地笑,并试图与别人交谈;第4次:出生后的第19周左右,这时婴儿对双手的灵活使用使他对物体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他的眼睛会随着挂在摇篮上的摇铃转动,会抓住它仔细“研究”;第5次:出生后的第26周左右,婴儿逐渐理解了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如按电钮能看见画面或听到音乐;此时,他最乐于将东西搬来搬去,常常弄得周围乱七八糟;第6次:出现在婴儿出生后的第37周左右,这时他已经开始有了成人的思维模式,理解了事物的同一性,能够找出不同事物的共通点进行分类;第7次:在第46周做事会知道先干什么后干什么,意识到事情有一定的顺序;他开始喜欢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通过反复做某件事情来加深认识顺序这一概念;第8次:55周的幼儿会发现事情的先后顺序是可以随着自己的意愿而改变的,于是他能够按照自己的心愿来制定计划,明确表示自己的要求;幼儿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与多种因素有关;1.与生理发展的加速有关;大脑神经生理学的研究表明,学前期幼儿大脑皮质神经活动的发展有加速期,这加速期会引发幼儿智力发展的突发现象;2.与心理发展的状态有关;儿童发展心理学揭示,儿童心理品质在最初的形成阶段,具备了发展的条件而又没有完全形成和巩固时,可塑性是最大的;3.与心理的整体发展有关;婴儿学习游泳心理障碍小,因为他在水中不害怕;幼儿学习外语较容易,因为他们没有顾虑;类似情况有助于幼儿心理有关方面的最佳发展;认识到儿童发展的关键期现象,我们应该得到哪些启示呢1.研究关键期,是为了抓住对儿童教育起决定作用的时段,进行相应的教育;如果错过这些关键期,就会影响教育的效果,增加教育的难度;2.重视关键期,是为了在“最佳年龄”,根据每个孩子的身体状况、心理水平、兴趣爱好,有的放矢地选择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施以及时的教育;3.遵循关键期,是为了认识到早期教育的必要性,但不能片面夸大关键期的作用,对于儿童的要求要适度,应该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因事制宜、因材施教、因势利导; 1828年5月26日,在德国纽隆旦尔克城中,一个市民去街上散步,忽然他发现一个穿着古怪的青年依墙而立,他的神情显得十分疲倦,时而摇摇晃晃地勉强向前移动;这个市民觉得十分奇怪,便上前询问;然而不管问他什么,他都是用拉丁语重复几句别人听不懂的话;这个市民就只好按他手中所拿的一封信上的地址将他领到某骑兵中队W大尉的住所;大尉恰巧不在家,佣人见那青年又饥又渴的样子,便拿来一小块肉和一杯啤酒请他吃,不料他只吃了一口便恶心得直吐,后来换上面包和凉水,他才狼吞虎咽地大嚼起来;W大尉回来后问他是什么人,有什么事,他也是一问三不知,只是反复用拉丁语重复几句“我想当一名我父亲那样的军人”之类的话;大尉见状,只好将他带来的那封信拆开,只见上面写道:“这个青年是一个孤儿,父亲生前就在W大尉所在的骑兵团服务,他从小由我抚养,但从未出过门,现已长大,请你将他收留入队;如不行的话,随您怎么处置,就是杀了他也在所不惜;”信是用德语和拉丁语写的,出自一个人的手笔,末尾用代号署名;大尉感到此事十分蹊跷,便将他送交警察局;警方对他也问不出个所以然来,但给他纸,却能熟练地写下自己的名字“卡斯巴·豪瑟”;据此,很多人都认为他不是个白痴、狂人,便是个野人;但是,法官费尔巴哈却认为此事的背后可能隐藏着罪恶,便开始了一系列的调查;根据法院的命令,对卡斯巴·豪瑟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发现他的身高只有米,估计年龄还不到17岁,发育基本正常,手小巧,胳膊上种有牛痘,右臂有打伤的痕迹;目光呆滞,表情如同幼儿;手指除了拇指和食指可以对握外,其余的均不能弯曲,因而不能用整个手指握东西;膝盖已经变形,双腿似乎支撑不住全身的重量,因而走起路来摇摇晃晃地如同刚学步的孩子;他的视觉也很特别,如非常怕光,因而白昼视觉很差,但暗视觉却特别敏锐;晚上,可以辨认出180步以外的马匹的数目,还能在暗中识别明度不同的青、绿等颜色;听觉特别敏锐,可以像盲人那样仅凭脚步声就知道是什么人来了;嗅觉也比一般人灵敏得多,能闻到放在很远的他从未接触过的食物,如烟、酒、肉等的气味,并感到恶心;但他的智力却如同一个幼儿,例如,看到镜子里自己的影子却以为镜子后面还有一个人;不能区别生物和非生物,自然的东西和人造的东西;对于男女的差别,也只能靠服装的不同来加以区别,但特别喜欢女装,会话能力极其有限,只能讲6个词和几句简单的拉丁语,但对于自己仅知的几句话发音都非常清楚而流畅;在费尔巴哈的热心要求下,当地政府委托大学预备中学的道默教授收养并教育他;在道默教授一家温暖的照料和耐心的教育下,卡斯巴·豪瑟开始学习书写、会话、算术等,甚至在人们的鼓励下开始写过去生活的回忆录;虽然写出来的东西像小孩子似的混乱而矛盾,但使人们对他的身世有了一些了解;根据他的回忆,他过去一直被关在一个黑暗、狭窄的地下室里,整天光着脚,只穿衬衣和衬裤;每天由一个男人给他送来面包和凉水;虽然他从未看清楚过这个人的相貌,但过个人却教他说过几句话,甚至手把手地教他写字;在放他出来之前不久,还从背后抱住他的胸部教他走路;由于痛苦和恐怖,他有时就喊叫起来,因而就时常遭到毒打,手臂上的伤痕便是在一次毒打之后留下的;一天晚上,这个男人把他背出了地牢,塞进了一辆马车,并命令他头朝下,不许看外面,直到临下车前才给他穿上外衣,到了城里便塞给他一封信把他赶下车来;经过周密的调查,费尔巴哈终于发现卡斯巴·嚎瑟就是1812年9月9日出生的巴登大公国的王子;当时曾传闻他出生后不久就病死了,其实他并没有死,而是被争夺王位的宫廷阴谋家将他同别的婴儿进行调换,然后被当做人质扣压了起来;开始,他一直由一个性格忧郁的女人抚养,3~4岁后就被关入了地牢,直到17年以后由于他继承王位已经不可能,从而失去了人质的意义时才被释放出来;由于卡斯巴·豪瑟正在写回忆录的消息在国内外很多报刊上登载了,因而引起了宫廷阴谋家极大的恐慌;1829年10月,卡斯巴·豪瑟遭到了暗杀,但幸而伤势不重,不久就恢复了健康;为了寻找一个安全的地方,他离开了德国,被一个英国贵族带到英国抚养;经过了多年的学习,他的智力逐渐接近普通人的水平,然而他最终还是没有逃脱阴谋家的魔掌;1833年12月14日,他又一次遭到暗杀,三天后终因伤势过重结束了生命,死时年仅22岁;卡斯巴·豪瑟从小离开了人类社会,经过了13年地牢生活;尽管他3~4岁以前的生活基本上还算正常,而且整个关押期间还同一个人有接触,甚至学过简单的会话和写字等等,但当他17岁返回正常的人类社会时,心理发展水平还不及幼儿,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比白痴好不了多少,根本没有17岁青年所具有的那种丰富多彩的意识活动;后来虽经人们精心教育,但智力仍不及常人;过去人们都把王子说成是“真龙天子”,是天生的“灵童”,可是他脱离人类社会,不接触客观实际,虽有一个人的大脑,但却也免不了是个傻瓜和笨蛋;无独有偶,我国明代中叶,明成祖朱棣在夺取惠帝的皇位时,也曾把惠帝不满2岁的少子朱文圭囚禁起来,与世隔绝;经过五十五个春秋,当他被救出来时,虽已年近花甲,却竟“牛马不能识,兄长皆不认”;。
儿童发展中的关键期

儿童发展中的关键期儿童发展中的关键期是指在特定的时间段内,人类或动物学习特定技能的容易程度和速度最高的时期。
这个时期也被称为“敏感期”,这是因为如果在此时期内没有得到必要的刺激,就可能会导致一些普遍的学习缺陷和挫败感。
在儿童发展中,存在许多种不同的关键期,这些关键期涉及到语言、认知、社交以及感官发展等方面。
以下是一些儿童发展中比较重要的关键期:1. 语言发展关键期儿童在生命的前几年开始学会说话,这个时期被称为语言发展关键期。
在这个时期内,儿童的大脑是最容易吸收语言知识的。
当孩子接触到大约4000-5000个单词时,他们将会开始说出自己的第一句话,大约在1-3岁之间。
父母在孩子的语言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当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经常与孩子交流时,孩子更有机会学习和掌握语言技能。
如果在这个时期内孩子没有得到充分的刺激,他们可能会出现语言发育迟缓的问题。
2. 社会和情感关键期在生命的早期阶段,儿童开始与其他人互动,这是社交和情感关键期所涉及到的方面。
这个时期内,儿童会与家庭成员、朋友等人互动,这是他们发展社交技能和情感能力的重要时期。
如果儿童在这个时期内得到足够的社会和情感刺激,他们就会养成健康的社交习惯和积极的情感态度。
而如果儿童没有得到必要的社会和情感刺激,他们就可能会出现社交焦虑、情感失调等问题。
3. 认知发展关键期在儿童的认知发展中,存在一些关键期,这些关键期涉及到认知和思维方面。
例如,孩子在生命早期会学会一些简单的数学和空间概念。
当孩子到达学龄期时,他们会发现学习复杂的数学和科学知识变得更加容易。
如果孩子在关键期内得到必要的认知刺激,他们就会更容易掌握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而如果他们没有得到必要的刺激,他们就可能会出现认知发展的瓶颈和迟缓。
4. 感官发展关键期感官发展关键期是指在儿童发展中,涉及到视觉、听力和触觉等感官刺激的关键期。
例如,在生命的早期阶段,孩子的眼睛和大脑会快速发展,这使得他们能够更好地处理视觉信息。
儿童发展的关键期

儿童发展的关键期引言概述: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是指在儿童成长过程中,某一特定时间段内,儿童的身体和认知发展达到高峰,对于其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这个关键期对于儿童的成长和学习至关重要,因此,家长和教育者应该充分了解这些关键期的特点和重要性,以便为儿童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教育。
一、婴儿期(出生至两岁)1.1 运动发展:婴儿期是儿童运动发展的关键期。
在这个阶段,婴儿开始学会抬头、翻身、坐立和爬行。
这些运动的发展对于婴儿的肌肉力量和协调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1.2 语言发展:婴儿期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在这个阶段,婴儿开始学会发出简单的声音,并逐渐学会模仿成人的语言。
家长可以通过与婴儿的互动和阅读给予他们语言的刺激和启发。
1.3 情感发展:婴儿期是情感发展的关键期。
在这个阶段,婴儿开始建立与父母和其他关键人物的情感联系,并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
家长应该给予婴儿充分的关爱和安全感,以促进其情感发展。
二、幼儿期(两岁至六岁)2.1 社交发展:幼儿期是社交发展的关键期。
在这个阶段,幼儿开始与其他孩子进行互动,并学会分享、合作和解决冲突。
这对于幼儿的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的建立至关重要。
2.2 认知发展:幼儿期也是认知发展的关键期。
在这个阶段,幼儿开始发展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并开始学会数数、认字等基础知识。
家长和教育者可以通过游戏和互动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2.3 情绪发展:幼儿期是情绪发展的关键期。
在这个阶段,幼儿开始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并逐渐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家长应该给予幼儿情感上的支持和引导,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情绪管理能力。
三、学龄期(六岁至十二岁)3.1 学习能力发展:学龄期是学习能力发展的关键期。
在这个阶段,孩子开始学习阅读、写作、数学等各种学科知识,并逐渐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家长和教育者应该提供适当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2 独立性发展:学龄期也是独立性发展的关键期。
孩子学习的几个关键期

孩子学习的几个关键期感官关键期(0-6岁):孩子从出生起,会借着听觉、视觉、味觉、触觉、嗅觉的感官来熟悉环境,了解事物。
因此要充分让孩子聆听、触摸、观察、尝嗅、以刺激孩子的感官,引导孩子增长智慧。
形象视学发展的关键期(4岁以前):这个时期儿童的形象视觉发展最迅速。
这时候的孩子,一般喜欢"上公园"、"出去玩",这是因为那里有丰富的室外自然风光、鲜明的画面。
这时,除了多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接触丰富多彩的世界之外,在室内的时候,还要给他多看图画书、动画片,开阔孩子的视野。
音乐才能发展的关键期(3-5岁):如果要培养孩子的音乐智能,一定不要错过3~5岁的音乐智能关键期,可以让孩子多听听古今中外名曲,多参加音乐活动。
语言关键期(3-6岁):这个时候是孩子学习口头语言的关键期,这个时候,父母要经常跟孩子说话、讲故事、提问,鼓励孩子多说,促进孩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学习外语的关键期(3-12岁):是学习外国语的关键期,如果错过了这段时期,再开始学外语,就要付出多倍的努力;即使这样,也不一定能学好。
秩序关键期(2-6岁):2岁到6岁是教孩子知晓、做到有规矩的关键期。
在这个时期,父母应逐渐引导孩子脱离以自我为中心,多与别的孩子交朋友。
这时父母应与孩子建立明确的生活规范、日常礼仪,训练他们养成自律的能力,以便以后适应社会规范。
想像力关键期(2-8岁):这个时期,家长要让幼儿多听孩子喜欢的童话和科学幻想故事,多看图画,多看动画片、科幻片,识字后多读书。
在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后,可以让孩子看画编故事,或续故事,或与家长轮流讲故事,提高孩子的想像力、创造力。
文化敏感期(小学1-4年级):蒙台梭利指出幼儿对文化学习的兴趣,萌芽于3岁;而到了6-9岁,即在我国小学中低年级阶段,则出现想探究事物的强烈需求。
因此,这时期孩子的心就像一块肥沃的土地,准备接受大量的文化播种。
这个时期的许多孩子,非常好奇,爱动脑筋,问题特别多,而对学校的课程,感觉"吃不饱"。
儿童教育关键期

儿童教育关键期儿童的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在他们的关键期。
儿童的关键期,指的是他们某一特定阶段的敏感期,对于不同的发展领域,关键期也有所不同。
在这个关键期内,儿童更容易接受特定的教育,形成基本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习惯。
因此,充分了解和把握儿童教育关键期对于培养优秀的下一代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儿童语言教育关键期语言是人类沟通和思维的基本工具,而儿童语言的发展与学习过程极为重要。
儿童的语言教育关键期一般在2岁至5岁左右。
在这个阶段,儿童的大脑神经连接不断发育,对于语言的接收和发出具有较高的敏感度。
因此,家长和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个阶段,提供丰富而正面的语言环境,包括朗读故事书、唱儿歌、进行语言游戏等,激发儿童的语言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听说能力。
二、儿童认知教育关键期儿童的认知能力在幼儿期得到迅猛发展,而儿童认知教育关键期主要集中在3岁至6岁之间。
这个时期,儿童对于认知任务的处理速度、注意力、记忆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等都在快速发展。
家长和教师应该为儿童提供丰富的学习机会和挑战,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通过适当的游戏和问题解决活动,培养儿童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儿童社交教育关键期社交能力是儿童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儿童社交教育关键期常出现在3岁至7岁之间。
在这个阶段,儿童逐渐从家庭转向社会,开始接触他人,理解他人,学习如何与他人相处。
家长和教师在教育儿童社交技能时,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分享意识和友善行为。
组织儿童参与集体活动、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四、儿童情感教育关键期儿童的情感教育关键期主要出现在早期阶段,从出生到6岁之间是培养儿童情感健康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时期,儿童的情感发展和个性形成受到家庭环境和亲子关系的深刻影响。
家长和教师要提供稳定、温暖的情感环境,给予儿童充分的安全感和关爱,培养他们的情绪调节能力、自我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
儿童发展的关键期

儿童发展的关键期儿童的发展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其间存在着许多关键期。
关键期是指对于其中一种特定类型的发展,存在着一段时间窗口,期间的刺激和环境对于儿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关键期内,孩子更容易获得一个特定的技能或能力,而在关键期过后,学习这些技能会变得更加困难。
下面将就儿童发展中的几个关键期进行介绍:1.语言发展关键期:0-7岁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尤其是在0-3岁这个阶段。
在这个时期,大脑中的语言中枢发育迅速,孩子更容易掌握语言的基本结构、语音和语法规则。
此时的刺激和环境对于语言能力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家庭和社会环境应该提供丰富的语言输入和交流机会,例如和儿童多交流、读书等,以促进语言的习得和发展。
2.运动发展关键期:0-6岁是儿童运动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儿童的大脑和肌肉协调能力发展迅速。
此时,儿童应该有充分的机会参与各种运动和体育活动,锻炼和培养身体的各种动作技能。
运动对于儿童的身体和脑力发展都非常重要,可以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和联络,提高孩子的协调性、平衡能力和灵活性。
3.社交情感发展关键期:0-3岁是儿童社交情感发展的关键期,这个阶段被称为初级性实质关系阶段。
孩子在这个时期需要建立起与父母和其他亲近人的亲密关系,这对于儿童的社交能力和情感稳定性发展至关重要。
家庭环境应该提供温暖、关爱和稳定的情感支持,帮助儿童建立良好的社会情感关系,以促进情绪的稳定和良好的社交能力的培养。
4.思维发展关键期:0-3岁是儿童思维发展的关键期,这个时期儿童对于世界的理解和思考开始建立。
他们通过感知、触觉和运动来认识世界,逐渐形成一些基本的认知框架。
因此,在这个时期,父母和教育环境应该提供丰富的感觉刺激和适当的认知启发,以促进儿童的思维和智力发展。
总的来说,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是指在特定的时间段内,孩子对于其中一种特定类型的发展更加敏感和容易习得。
在关键期内,提供适当的环境和刺激,可以促进儿童各个方面的发展。
抓住儿童能力发展的关键期

抓住儿童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儿童的能力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但在儿童的早期阶段,有几个关键期对其能力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些关键期是儿童大脑发展最迅速和最敏感的时期,对于日后的学习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第一个关键期是语言能力的发展。
婴幼儿时期是语言习得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时期,儿童的大脑对语言的学习非常敏感。
研究表明,从0到3岁的婴儿期是语言学习的黄金时期。
在这个时期,儿童能够轻松地学习到多种语言。
所以,家长应该在孩子的早期阶段,给予他们良好的语言环境和语言刺激,例如通过与孩子进行简单的对话、唱歌、讲故事等方式,促进他们的语言发展。
第三个关键期是运动技能的发展。
幼儿时期是儿童运动技能发展的关键阶段。
通过运动,儿童能够发展他们的肌肉、协调能力和平衡力。
此外,运动还有助于儿童的认知发展,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和思维能力。
因此,家长应该给予孩子充足的运动机会,鼓励他们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和游戏,帮助他们发展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
最后一个关键期是认知能力的发展。
幼儿时期是儿童认知能力迅速发展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儿童开始学会观察、记忆、思考和解决问题。
他们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显著提高。
因此,家长应该给予儿童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刺激,鼓励他们进行探索、实验和思考,培养他们的观察力、记忆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总之,抓住儿童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对于他们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家长和照顾者应该在儿童的早期阶段,给予他们良好的语言环境、社交环境、运动环境和学习环境,促进他们的能力发展。
要记住,每个儿童的发展进程是不同的,家长应该根据每个孩子的个性和兴趣,给予他们个性化的支持和引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学习的关键时期
关键期是指最易学会和掌握某种知识技能、行动动作的特定年龄时期。
关键期一词是由奥地利动物学家劳伦兹在动物心理实验研究中提出来的。
关键期一词的提出为早期教育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它表明在关键期对孩子进行及时的教育,孩子学起来容易,学得快,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如果错过关键期再去学,就要花费很多的精力和时间,事倍功半。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通过研究指出,如果把人在17岁时测得的智力定为100%,那么其中50%在4岁前发生,30%在4~8岁之间发生,20%在8~17岁之间发生。
如果0~4岁时智力发展缓慢,那么以后的发展也慢,直到17~18岁智力发展高峰时,智力水平也是平平。
印度“狼孩”卡玛拉7~8岁来到人间,虽然经过长达6年的专业人员的护理,也才学会走路,到17岁时才学会十几个单词,智商只达到4岁孩子的水平,它表明如果错过了关键期的教育时机,将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
因此,父母在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时,一定要抓住关键期,如2~3 岁是学习口头语的第一关键期,这个时候就应多让孩子学发音,学讲语,学儿歌,学说外语。
休贝尔的“盲猫”实验
还有一位以研究“关键期”闻名于世的科学家,他是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神经生理学戴维·休贝尔教授。
他与托森·威塞尔因研究视觉系统中的信息处理过程,于1981年共同获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休贝尔做的关键期研究是“盲猫”实验。
他们把出生4周的猫眼缝合起来,一周后拆线。
结果发现,猫的视力全部伤失。
在电子显微镜下进行观察,猫的视神经萎缩,而4、5周之外的猫进行同样实验,不会造成猫视力的剥夺。
实验表明,5周以内是猫的视觉神经发育的关键期。
休贝尔的实验为劳伦兹的“印刻现象”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芝加哥大学前任校长、诺贝尔奖获得者、遗传学家乔治·比德博士说:“我们也像小鸭子一样,在生命的早期就开始学习了……,而且早期学习比我们以前想象的更重要”。
目前, 美国神经学家海伦·内维尔经过多年实验得出这样的结论:大脑的每一项功能都有其自身特有的时间表,或发育成熟的特有日程。
她说:“大脑发育有多个关键期。
不同的领域,如视觉、听觉和语言,有不同的关键期。
而且即使是在视觉内,运动识别的关键期与颜色的关键期也不相同。
”另一位研究人员也指出,儿童在6个月至8岁期间有许多发育期,有的用于发育对明暗光的敏感度,有的用于发育对光线方向的敏感度,有的用于发育视力清晰度,有的用于发育一只眼对另一只眼的优势度或两眼间的平衡,还有的用于发育立体视觉的形成,使儿童有深度的感觉。
获得语言,学习演奏乐器,其至情感成熟,也都有不同的关键期,而这些领域的某些方面则往往是要终生进行修改的。
三.儿童发展的主要关键期
发展心理学家将动物的关键期概念引入儿童学习行为的研究领域,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同样存在关键期。
在幼儿心理发展中,关键期又称敏感期,是指幼儿在某个时期最容易学习某种知识技能或形成某种心理特征,但是过了这个时期,发展的障碍就难以弥补。
关于关键期的具体时段,国内外有关研究表明:
6个月是婴儿学习咀嚼的关键期;
8个月是分辨大小、多少的关键期;
7~10个月是爬的关键期;
10~12个月是站走的关键期;
2岁半左右是幼儿技术能力开始萌芽的关键期。
2~3岁是学习口头语言的第一个关键期;
2.5~3岁是幼儿开始学习自我约束,建立规则意识的关键期。
3岁是计算能力发展的关键期;
3岁是培养性格的关键期;
3岁是培养独立性的关键期;
3岁半左右是幼儿动手能力开始发展成熟的关键期。
3岁半左右是幼儿独立性开始建立的关键期。
3岁半左右是幼儿注意力发展的关键期。
3~5岁是幼儿音乐能力开始萌芽的关键期。
3~4岁左右是幼儿初级观察能力开始形成的关键期。
4岁以前是形象视觉发展的的关键期;
4岁左右是幼儿开始学习外语的关键期(6~8岁学习外语书面语言的关键期)
4岁半左右是幼儿开始对知识学习产生直接兴趣的关键期。
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
5岁左右是幼儿学习与生活观念开始掌握的关键期。
5岁左右是幼儿掌握数概念,进行抽象运算以及综合语言能力开始形成的关键期。
5岁半左右是幼儿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的关键期。
5岁半左右是幼儿掌握语法,理解抽象词汇以及综合语言能力开始形成的关键期。
5岁半左右是幼儿悟性开始萌芽的关键期。
5岁半左右是幼儿学习心态、学习习惯以及学习成功感开始产生的关键期。
6岁左右是幼儿社会组织能力开始形成的关键期。
6岁左右是幼儿创造性开始成熟的关键期。
6岁左右是幼儿观察能力开始成熟的关键期。
6岁左右是幼儿超常能力开始建构、并快速发展的关键期。
7岁左右的幼儿开始幼儿多路思维开始形成的关键期。
7岁左右是幼儿操作能力开始形成的关键期。
8岁左右的幼儿自学能力开始形成的关键期。
8岁左右是幼儿自我控制与坚持性开始成熟的关键期。
8岁左右是幼儿阅读能力和综合知识学习能力开始形成的关键期。
8岁左右是幼儿欣赏艺术和美感心态形成萌芽的关键期。
9岁左右是儿童初级哲学思维产生的关键期。
9~10岁是孩子行为由注重后果过渡到注重动机的关键期;
幼儿阶段是观察力发展的关键期;
小学1、2年级是学习习惯培养的关键期;
小学3、4年级是纪律分化的关键期;
小学阶段是记忆力发展的关键期。
很多家长关注儿童的艺术潜能开发,希望孩子在艺术领域广泛涉猎、全面发展,至少在某一方面培养特长,有薄技在身。
孩子学习某些艺术特长也同样存在着关键期现象,下面提供一些,以供各位家长、老师参考。
1.学小提琴的关键期:5、6岁开始。
2.学钢琴的关键期:4、5岁开始。
3.学绘画关键期:2岁半开始。
4.学戏剧的关键期:从3岁开始。
5.学唱歌的关键期:4、5岁开始。
6.学韵律的关键期:3岁左右开始。
7.学围棋、象棋的关键期:4岁开始。
8.学游泳的关键期:国外记录最小有0岁的,应该说越早越好。
9.学体操的关键期:一般来说,从3岁开始。
10.学溜冰的关键期:4、5岁开始。
11.学踢球的关键期:2、3岁可踢轻一点儿的大球,4、5岁可以开始。
12.学乒乓球的关键期:一般来说3岁可以开始。
13.学滑雪的关键期:3、4岁开始。
14.学柔道的关键期:5岁可以启蒙,7、8岁开始学习正规柔道。
15.学剑道的关键期:8岁开始。
16.学古典舞蹈的关键期:4、5岁开始。
17.学书法的关键期:从5岁能够握笔开始。
18.学外语的关键期:1、2岁熏陶外语,3岁开始正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