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体验化学探究》教案
【新版】鲁教版八年级化学《体验化学探究》【创新教案】2

第二节体验化学探究教学目标:1.知道科学探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和内容。
2.初步学习“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活动反思”的方法。
3.体验化学科学探究的乐趣。
重点、难点:1.学会提出问题。
2.体验科学探究的几个环节及探究的乐趣。
教学过程:[创设情景] 同学们怎样才能学好化学呢?一、从问题开始[学生阅读] 体验科学始于问题。
[学生活动] 交流讨论你对“化学之迷”的看法。
[交流共享] 把你心中的化学问题说出来与同学们分享。
[学生讨论] 怎样才能发现和提出问题?①时刻保持一颗好奇心;②学会质疑,不轻信现成的结论;③善于变换角度看问题;④善于观察;⑤善于从生活实际中发现和提出问题……[教师讲解] 金刚石、石墨、C60的有关知识拓展。
二、通过科学探究解决问题[活动天地] 以蜡烛燃烧时间长短的探究为素材,体会探究活动的各个环节。
化学的探究活动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提出问题。
2.猜想与假设。
3.制定计划并实验。
4.收集证据。
5.解释与结论。
6.反思与评价。
[学生活动] 请你提出一个影响蜡烛燃烧时间的因素,并进行探究活动。
[多识一点]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
三、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不仅要“三思而后行”,还要“行后而三思”。
[学生自学] 化学探究实验报告的规范格式。
[学生活动] 分析数据,你发现了什么?1. 较高的蜡烛燃烧时间短;2. 同一根蜡烛燃烧时间逐次减短。
[学生分析] 上述结果如何解释让学生充分的讨论,教师走入学生中倾听讨论。
[课堂小结]本节重点是知道科学探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和内容,体验科学探究的各个环节,体验化学科学探究的乐趣。
[课后作业]针对影响蜡烛燃烧时间的因素提出自己的问题,建立猜想和假设,设计出实验,并借助家中的器材进行实验。
[课后记]教材内容贴近生活,使学生感受到身边的化学,体会到化学的乐趣。
第一单元第二节体验化学探究

课题第一单元第二节体验化学探究课型新授序号 3 备课人单位课标与教材分析【课标分析:】一、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1、体验到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
2、意识到提出问题和做出猜想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知道猜想与假设必须用事实来验证。
3、知道科学探究可以通过实验、观察等多种手段获取事实和证据。
4、认识到科学探究既需要观察和实验,有需要进行推理和判断。
5、认识到合作与交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特征。
二、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开始就从“如何才能学好化学”这一问题入手,紧接列举诸多“化学之谜”,一定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魅力,因而对化学的科学探究充满期盼;再通过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探究,让其体会到探究的兴趣,并注重行后而三思的习惯。
【重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难点】实验方案的设计。
学情分析同学们对化学还不是很了解,特别是实验更是陌生,所以这节课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参与性。
现在的学生大都喜欢探究科学之谜,都处于好动的年龄,因此,通过让其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探究,让其体会到探究的兴趣,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许多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并可以通过实验等手段解决这些问题。
了解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培养观察、记录、描述和分析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和评价能力。
过程与方法本课题主要以学生的探究实验为主,因此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比较合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引导、指导和辅助的作用,将学习的主动权留给学生,使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的活动中深刻理解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学生求实的探索精神。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方法与媒体阅读分析、交流共享;自主探究。
幻灯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引导设问:我们的生活处处都离不开化学,化学使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
那么化学又是以什么为基础建立的呢?(板书:第二节体验化学探究)学习任务一:从问题开始学生活动1:科学始于问题,如果没有问题,就失去了研究方向,化学也是如此?阅读P9页,[活动天地1-3]:观察蜡烛燃烧并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观察现象】取一支蜡烛,点燃。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第二节体验化学探究》教案(鲁教版)

沉淀洗涤的原那么:少量屡次
5.仪器的洗涤
①先将试管中的废物倒入废液缸内,右手持试管刷,先清洗外壁,以便观察效果。注入约半试管水,振荡冲洗,再用试管刷蘸取少量去污粉,介入试管内轻轻旋动,反复数次,两用清水振荡冲洗至清洁为止。
②仪器清洗干净后,放在试管架或指定的地方,备用。
注:⑴仪器必需冷却后才能清洗。
提出哪些有价值的问题,小组代表汇报
三.[探究]蜡烛燃烧的产物有什么,提出你的猜想。
思考,并答复猜想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探究蜡烛燃烧的产物。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并汇报讨论结果。
指导学生进行实验
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并交流共享实验结果。
三、盐酸中哪种粒子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提出你的猜想。
思考,并答复猜想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探究盐酸中哪种粒子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
难点
通过实验体验科学探究过程
教学过程〔含互动方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提出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更重要
分组讨论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
根据学生答复,师生共同总结科学探究的根本环节:
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多种方法〕收集证据→〔分析、比较、概括〕得出结论→交流评价
讨论总结科学探究的环节
二.观察蜡烛燃烧现象
⑵假设有难溶物,一般先加盐酸溶解。
⑶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是:内外壁上的水膜均匀,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清洗后仪器应倒置。
②取一小瓶酒精按上述①操作,嗅闻酒精气味
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采用_________
法,以防_________。
2.物质的溶解
⑴振荡溶解
①用药匙(或Ⅴ形纸槽)取少量硫酸铜晶体送入试管底部,擦净药匙;
《第二节 体验化学探究》教案新部编本2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第二节体验化学探究》教案课标要求:知道实验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式,让学生学会如何提出问题,并通过科学探究解决问题,进行活动反思。
了解科学的进步、社会的发展靠的是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体验化学科学探究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爱好化学的情感。
内容和学情分析:本节内容主要解决了“怎样学习化学”的问题,强调了科学探究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说明科学探究在实现课程目标方面蕴含着巨大的价值。
教材用一节的篇幅将科学探究作为学习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式让学生去实践和体验,在化学旅程的起点就把学生的学习引上通过“做科学”来“学科学”的正确道路。
本节内容以学生最熟悉的落在燃烧为探究素材,引导学生从平淡中探究出新奇,由新奇体验到探究的乐趣,由此在一个完全不同于传统学习的情景中开始了他们终身难忘的“化学之旅”。
学生已经明确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对于学习化学的重要性,但对怎样解决所提出的问题,感到无从下手,所以学生急于想知道怎样解决所提出的问题。
教师因势利导地帮助引导学生尝试科学探究式非常必要的。
学生通过其他课程已经知道了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但学生对化学探究的特殊性及目的性还不了解的,所以有必要让学生亲自体验化学探究过程。
学习目标:1. 知道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是: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证据(包括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等)—获得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
2.通过探究蜡烛燃烧的奥秘,增进对科学探究各环节的理解,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树立“科学探究我也行”。
3.明确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的重要性,知道如何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
4、学会书写化学探究实验报告。
知识点(重点、难点):1、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2、从探究实例中增进对科学探究的要素理解。
化学教案第二节 体验化学探究

第二节体验化学探究1.认识到科学探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式。
2.初步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活动反思”的方法。
3.体验化学科学探究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爱好化学的情感。
从问题开始认真阅读课本第9—10页相关内容,并分组实验完成第9页的“活动天地”,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实验完成下列表格:实验探究步骤实验现象(1)取一支蜡烛,点燃,观察现象刚点燃时石蜡先熔化后燃烧燃烧过程中发光、放热、火焰呈黄色、有少量黑烟、有水熄灭时一缕白烟从灯芯冒出熄灭1分钟后蜡烛凝固(2)取一根火柴梗,迅速插入蜡烛火焰中,1 s后取出,观察火柴梗不同部位的灼烧情况火柴梗两端部分最先变黑,中间部分变黑最慢(3)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观察烧杯壁上的现象;再将烧杯迅速倒置,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烧杯内壁有水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科学探究始于问题,根据以上实验,请提出3个有价值的问题:①蜡烛燃烧发生的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②为什么火柴梗不同部位变黑的速度不同?③步骤3中出现相关现象的原因是什么?1.为什么火柴梗不同部位变黑的速度不同?答: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所以两端火柴梗最先变黑,而中间部分变黑最慢。
2.蜡烛熄灭时,冒出的白烟是什么?答:是石蜡的固体小颗粒。
1.下列对蜡烛燃烧过程中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D)A.火焰分为三层B.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C.蜡烛逐渐变短D.生成了气体二氧化碳2.要具有良好的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下列观点不可取的是(C)A.善于观察,善于变换角度看问题,时刻保持一颗好奇心B.善于从生活实际中发现和提出问题C.固执己见尽量不去交流,这样可以排除其他人对自己观点的干扰D.学会质疑,不轻信现成的结论通过科学探究解决问题,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认真阅读课本第11页相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收集证据(包括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等)、得出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
鲁教版(五四制)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_《体验化学探究》名师教案

第二节体验化学探究一、教学分析课题与课标、教材的分析本课是人教版九年级教材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一课时的内容。
是在课题1介绍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对物质的变化及其现象的观察和记录的过程。
我认为学生进入化学学科学习,在实验的感受过程中是一直在逐步递进:从绪言开始,先简单感受物理、化学变化实验,进入第二单元,再进入具体物质的学习,逐步进行实验探究,学知识学方法。
蜡烛这节课正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
引导学生初步理解化学在认识物质世界中的独特角度和价值,了解“变化前”、“变化中”、“变化后”三个观察物质变化的基本环节及应该注意的问题,从而体验探究活动的过程、方法和成功后的喜悦,使学生理解学习化学的特殊意义,培养他们亲近化学、热爱化学的情感,树立学好化学的信心。
学情分析通过序言和课题1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概念,知道了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本课教学以此为基础,展开讨论。
蜡烛及其燃烧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但却从未对其细节进行过认真的观察和分析。
在40分钟内对变化及其现象的系统、全面、细致的观察,完成对观察结果进行客观、准确、完整的记录,在教学中如何能让学生顺利过渡,并在感受的基础上学会描述,了解探究的过程,提炼实验的方法,会使学生感觉到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学习化学可以从身边的化学现象开始进行探究。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蜡烛的物理性质、蜡烛燃烧伴随的现象,能判断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亲身感受和经历实验探究的过程,初步学会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的方法,培养利用现象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合作和交流中认识实验对化学学习的意义,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实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重点观察、描述实验现象。
难点对蜡烛及其燃烧的实验探究。
教学资源实验准备烧杯、小刀、蜡烛、火柴、水、澄清石灰水。
1.2体验化学探究教案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全一册化学

1.2体验化学探究教案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全一册化学第二节体验化学探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科学探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和内容。
2.了解科学探究的环节和方法。
【情感目标】1.让学生体验到化学科学探究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
2.培养学生爱好化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教学难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
教学过程:【情景创设引入新课】【新课导入】一:(视频导入)播放短片《神奇的根瘤菌》,让学生在观看影片后发表感想。
教师总结、学生发言,引出主题——化学的探究要从问题开始。
【新课导入】二:(资料导入)展示幻灯片:瓦特发明蒸汽机和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相关资料。
教师:你认为牛顿和瓦特为什么能发现和提出问题?例如:(1)在实际生活中善于观察身边的现象;(2)时刻保持一颗好奇心;(3)勤动脑、多思考。
【新课导入】三:(图片导入)教师:化学很奇妙,它无处不在,时时刻刻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如何才能学好化学呢?让我们一起体验化学探究。
【提出问题进行探究】探究点一:从问题开始通过观察蜡烛燃烧相关实验,你能提出哪些问题?答案:①蜡烛火焰是什么颜色的?内外颜色是否一致?②蜡烛燃烧过程中是否闻到其他异味?③燃烧的是固体石蜡还是液体石蜡?④点燃蜡烛时为什么点燃中间的棉芯才可燃烧,直接点燃石蜡块是否可燃烧?⑤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何变化?⑥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其他合理答案也可)【例1】下列研究问题的做法中不可取的是( A )A.采用网上查询的方法,调查本市空气污染指数B.通过观察河水是否澄清来判断河水是否被污染C.采用调查、走访等方法,寻找河水的污染源D.采用推理的方法,分析自来水发黄的原因探究点二:通过科学探究解决问题学生阅读教材及“实验探究11”部分,完成以下问题。
1.石蜡燃烧过程中,石蜡熔化属于物理变化。
石蜡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化学变化。
第一单元第二节体验化学探究优秀教案

第一单元第二节体验化学探究教学目标:1、知道怎样学化学(学会学习,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等)。
2、知道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式(劳动意识,自我管理)。
3、了解化学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和步骤(问题解决,技术运用)。
4、体验化学科学探究的乐趣(人文底蕴)。
教学重点:1、知道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式。
2、了解化学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了解化学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教学方法设计: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法,老师点评法教学过程设计:课前预习,完成学案阅读课本P9---P13,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1、发现和提出问题——设置探究主题;•2、作出猜想和假设;•3、收集资料——包括查阅文献、上网、设计和实施实验方案等;•4、整理资料——包括处理实验数据并形成实验结论等;•5、交流与反思——包括实验方案的科学性、实验现象和数据的处理等的反思。
课堂引导:下面是一学习小组针对科学探究提出的几个问题,请将下列问题补充完整:1)“呼出的气体是什么?”属科学探究中的环节。
2)“呼出气体中一定有水蒸气”属探究中的环节。
3)“呼出气体中可能有水蒸气”属探究中的环节。
4)将呼出的气体对着干冷的玻璃片,发现玻璃片上有水雾,这属于探究中的环节。
5)“这个实验既简单,现象又明显”这句话属环节。
6)上述环节的正确顺序是。
提出问题:1、蜡烛燃烧教程中哪些现象是物理变化?哪些现象是化学变化?2、蜡烛燃烧时的火焰分层吗?哪层火焰的温度更高些?3、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的蜡烛,影响燃烧时间的因素与哪些有关?怎样观察实验现象?•观察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一般按照变化前、变化时、变化后三个阶段进行观察和记录。
•变化前:观察并记录物质的形态、外观等。
•变化时:观察并记录物质的形态、外观、能量变化及其他现象。
•变化后:记录生成物的名称、观察物质的形态外观等。
演示实验:蜡烛的燃烧,引导学生按要求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现象(1)点燃前:为白色固体、灯心较硬且黑(2)点燃时:石蜡先熔化后燃烧(3)过程中:发光、放热、火焰呈黄色、下部为蓝紫色、有少量黑烟、有水(4)熄灭时:熄灭时有一缕白烟从灯心冒出、并能闻到一股石蜡的气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体验化学探究》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科学的进步、社会的发展靠的是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②知道科学探究的步骤,会写探究活动报告并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
(2)过程与方法
学会如何提出问题,并通过科学探究解决问题,进行活动反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化学科学探究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爱好化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教学难点
探究实验的设计
教学媒体
多媒体素材、烧杯、蜡烛、秒表、火柴等
教学方法
自学研究法、讲述法、讨论法、实验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从问题开始
1.问题的发现和提出——科学探究的起点。
2.金刚石与石墨的组成、结构及性质差异。
3.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爱因斯坦
4.怎样才能发现和提出问题?
(1)时刻保持一颗好奇心。
(2)学会质疑,凡事好问“为什么”,不轻信现成的结论。
(3)善于变换角度看问题。
(4)善于观察。
(5)善于从生活实际中发现和提出问题。
……
组成:都是由碳元素组成
构成:金刚石、石墨由碳原子直接构成,C60由分子构成,每个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成。
二、通过科学探究解决问题
科学知识就是通过科学探究一步一步建立起来的。
1.探究蜡烛燃烧时间与烧杯容积的大小关系。
2.探究蜡烛的长短与燃烧时间的影响实验。
3.怎样保证实验结果的客观性如何寻找问题的答案呢?
有了问题,就要设法寻找答案,首先要根据以往的经验或已有的知识,提出猜想或假设,然后通过实验、调查或查阅资料等方法为自己的假设收集证据,并对这些证据进行认真的分析、比较、归纳、概括,最后做出结论。
错了,查找失败的原因,改进后再做。
(创设问题、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实验探究→收集证据→得出结论→评价、反思)结论:烧杯越大,蜡烛燃烧时间越长,但不是正比的关系。
可能因素:蜡烛的长短、粗细、质地等
结论:高蜡烛先熄灭。
原因:顶部二氧化碳多。
实验自变量→实验因变量→控制变量→结论
(蜡烛高度)(燃烧时间)(两只同样的烧杯)
设计实验时必须明确:
想探究的问题是什么(即实验目的)。
需要改变的因素是什么(即实验自变量)。
需要测量的因素是什么(即实验因变量)。
需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是什么(即控制变量)。
三、科学探究的环节
(1)提出问题
(2)猜想与假设
(3)实验探究
(4)解释与结论
(5)反思与评价
(6)表述与交流
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它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前提。
在老师的指导和启发下,同学们对问题的可能答案做出猜想与假设,并对猜想与假设做出初步的论证。
实验探究包括制订计划、进行实验和搜集证据等要素。
对事实与证据进行简单的加工与整理,判断事实与假设的关系,在教师的指点下或通过与他人论证,对证据进行归纳,得出正确的结论。
对探究学习活动进行反思,发现自己与他人的长处以及不足,并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
表述与交流贯穿于整个探究学习的始终,是科学探究的重要要素。
同学们要善于通过口头或书面方式与他人交流或讨论。
四、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
1.三思而后行
2.行后而三思
3.学会倾听和对话
从设计实验到实施实验需要“三思而后行”,实验完成后,还应“行后而三思”。
通过对自己探究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认真的反思与评价,才能使我们不断地获得进步。
格式:①姓名,②合作者,③班级,④时间,⑤探究实验名称,⑥实验的目的,⑦仪器、药品,⑧步骤和方法,结论,⑨对结论的解释,反思,⑩需进一步讨论的问题等。
大胆猜想,小心求证是科学探究的正确道路,没有革旧布新的勇气和胆略是做不出科学发现和创新成果的;小心求证说明了科学严谨、求实的精神,如果没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精神,同样做不出科学成果。
(1)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2)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
(3)寻找支持自己观点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