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伊索寓言及其选篇赏析
经典伊索寓言故事及寓意

经典伊索寓言故事及寓意经典伊索寓言故事及寓意1一、猴子与海豚出海航行的人喜欢带着一些动物,以供旅行中消遣。
有个海员带着一只猴子航海,当到达雅典阿提卡的苏尼翁海峡时,一场风暴突然袭来突然袭来,船被狂风巨浪打翻了,大家都纷纷跳入水中逃生,猴子也机灵地跳入水中。
海豚看见了它,以为是人,立即钻到它底下,把它托起来,安全地送往岸边。
到达雅典海港珀赖欧斯时,海豚问那猴子是不是雅典人。
他回答说:“是的,我祖先都是名人显贵。
”海琢接着又问他知不知道珀赖欧斯。
猴子以为海豚所说的也是个人,所以答道:“他是我非常要好的朋友。
”海豚对猴子的谎话十分气愤,便不再托住猴子,让他淹死于海水中。
这故事是说那些信口雌黄的'人。
二、叼着肉的狗狗叼着肉渡过一条河。
他看见水中自己的倒影,还以为是另一条狗叼着一块更大的肉。
想到这里,他决定要去抢那块更大的肉。
于是,他扑到水中抢那块更大的。
结果,他两块肉都没得到,水中那块本来就不存在,原有那块又被河水冲走了。
这故事适用于贪婪的人。
三、狮子和海豚狮子在海滩上游荡,看见海豚跃出水面,便劝他与自己结为同盟,说他们是一对最好的搭挡,因为一个是海中动物之王,一个是陆地兽中陆地兽中之王。
海豚立即高兴地答应了。
不久,狮子和野牛展开了一场生死搏杀,他请求海豚助他一臂之力。
尽管海豚想出海助战,却办不到。
狮子指责他背信弃义。
他回答说:“不要责备我,去责备自然吧!因为它让我成为海里的动物,不许上陆地呀!”这是说,我们结交盟友,应当选择那些能共患难的人。
四、狐狸和猴子争论家世狐狸与猴子同行,一路互相争吵他们谁的家世高贵。
他们各自夸耀一番后,来到了一处墓地。
猴子转过头去,放声大哭。
狐狸不知其原因,忙问他为什么哭,猴子指着那些墓碑说:“我看到这些为我祖先所解放和奴役过的奴隶墓碑,怎能不伤心呢?”狐狸说:“你就使劲的吹牛骗人吧,他们之中没有谁能站起来反驳你。
”这就是说,在没有人反驳时,说谎话的人尤为自吹自擂。
五、狐狸和为王的猴子有一次,猴子在野兽的集会上跳舞,赢得了大家的好感,被选立为王。
《伊索寓言》赏析

《伊索寓言》赏析作者:来源:《初中生(二年级)》2009年第03期【导言】《伊索寓言》是古希腊民间流传的讽喻故事,伊索为主要作者,一小部分是后人创作的,也寄在伊索名下。
《伊索寓言》文字凝练,故事生动,想象丰富,饱含哲理,融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
其中《狐狸和葡萄》、《狼和小羊》、《龟兔赛跑》、《牧童和狼》、《狐狸和乌鸦》等已成为全世界家喻户晓的故事。
《伊索寓言》中的许多小故事都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对我们很有启发。
但“尽信书不如无书”,读书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见解。
我国著名学者钱钟书读《伊索寓言》时,就对一些故事作了新的诠释。
那么,你在读完《伊索寓言》后又会有些什么新的想法呢?【原文】公鸡和宝玉一只公鸡在田野里为自己和母鸡们寻找食物。
他发现了一块宝玉,便对宝玉说:“若不是我,而是你的主人找到了你,他会非常珍惜地把你捡起来;但我发现了你却毫无用处。
我与其得到世界上一切宝玉,倒不如得到一颗麦子好。
”这是说自己需要的东西才是真正珍贵的。
狼和小羊一只小羊在河边喝水,狼见到后,便想找一个名正言顺的借口吃掉他。
于是他跑到上游,恶狠狠地说小羊把河水搅浑浊了,使他喝不到清水。
小羊回答说,他仅仅站在河边喝水,并且又在下游,根本不可能把上游的水搅浑。
狼见此计不成,又说道:“我父亲去年被你骂过。
”小羊说那时他还没有出生。
狼对他说:“不管你怎样辩解,反正我不会放过你。
”这说明,对恶人做任何正当的辩解都是无效的。
两只口袋普罗米修斯创造了人,在每人脖子上挂了两只口袋,一只装别人的缺点,另一只装自己的。
他把那只装别人缺点的口袋挂在胸前,另一只则挂在背后。
因此人们总是能够很快地看见别人的缺点,而自己的却总看不见。
这故事说明人们往往喜欢挑剔别人,却无视自身的缺点。
狼与鹭鸶狼误吞下了一块骨头,十分难受,四处奔走,寻访医生。
他遇见了鹭鸶,谈定酬金请他取出骨头。
鹭鸶把头伸进狼的喉咙里,叼出了骨头,便向狼要定好的酬金。
狼回答说:“喂,朋友,你能从狼嘴里平安无事地收回头来,难道还不满足,怎么还要讲报酬?”这故事说明,对坏人行善的报酬,就是认识坏人不讲信用的本质。
伊索寓言重点故事主要内容

伊索寓言101~167章《夜莺与鹞子》:有的人特别贪心虽然拥有了很好的东西,一旦更大的利益来到,便会把拥有的东西抛弃去追求渺茫的东西,这样的人是愚蠢的。
《百灵鸟和他的孩子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依赖别人,靠自己勤劳的汗水去发家致富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才能赢得别人的尊敬。
《蝈蝈和猫头鹰》:对待别人的再三请求却始终无动于衷的人,要么就是没有同情心,要么就是特别自私自利。
这样的人终究会遭到人们的唾弃。
《穴鸟和鸟类》:有些借债的人,拿着别人的钱把自己弄得似乎很体面,可是一旦还了债,就原形毕露了。
《鹿和狮子》:在危难到来的时候,真正能帮你的是自己的实力,而不是美丽的外表。
行人:真正的朋友,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人。
《黄鼠狼和爱神》:本性恶劣的人,就算样子变得很美丽,他的习性也不会变。
《蚯蚓和蟒蛇》:我们要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不能盲目地向自己无法实现的目标努力。
一味强求,只会让自己尝到苦果。
《野山羊和牧羊人》:不要和喜新厌旧的人交朋友,这种人有了新友就会忘记旧友。
《伊索在造船厂》:有些人总以为自己了不起,不断地嘲讽,讥笑别人,这样做往往会不知不觉得自寻烦恼。
《宙斯和乌龟》:有些人从不趋炎附势,不向有权威的人溜须拍马,而始终愿意过自由自在的生活。
《挤奶女子和她的一桶奶》: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要异想天开,心动不如行动。
《农夫和苹果树》:我们看事物不能只看事物的表面,有时候有些东西是败絮其外,金玉其中《葫芦和松树》:我们做人不能自高自大,自吹自擂。
《穴鸟和鸽子》:我们应该对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感到满足,贪求过多的东西,往往会把手头的东西也失掉。
《两个冤家》:希图化解无法缓和的矛盾,是不明智的,不如顺其自然。
《牧人与海》:灾祸能够使人吸取教训,但通常人们都是在遭遇之后才能觉悟。
如果事前能够周密考虑、妥善安排,那事情会被处理得更好。
《狮子和驴》:喜欢自吹自擂的人,一旦遇到比自己高明的人,自然要是受到讥笑,我们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谦虚。
伊索寓言小故事欣赏

伊索寓言小故事欣赏本性难移:改邪归正的狼森林王国突然爆出了个大冷门:狼决心改邪归正!重新做狼!也许你会怀疑狼是否是吃错了药,或者是秀逗糖吃得太多了,大脑就是再转上两个360度也不会想到改邪归正啊!原来,狼前几天在家里受不了老伴的唠叨,就干脆搬到森林教堂去静养。
读了《圣经(动物版)》中的“世界上每只动物都是平等的,动物之间应该互相爱护……”等一系列话语,狼感到自己罪恶深重,又加上自己在森林王国中的口碑不佳,所以就产生了改邪归正之念。
从发誓那天开始,狼不再吃兔子及其他小动物,在家以草为食,努力锻炼自己成为食草动物。
也许是上帝真的为狼的诚意所感,在狼吃了两个月的草之后,还真的变成了食草动物。
而我们的狼先生和兔子先生一起外出觅食,在山林中发现了一块特别好的草地。
两位一看,便迫不及待地大嚼起来。
很快,狼吃完了属于自己的一块,又垂涎欲滴地窥视兔子那块。
它不好意思地向兔子提出来了,于是兔子又分给了它一小块。
狼又吃完了。
但美味的草使狼又到兔子那边大吃起来,兔子当然也不是省油的灯,与狼争吵起来。
不过,狼的口才实在是不如兔子,兔子的话却是一套又一套,狼一句话也插不上。
最后,狼实在忍无可忍,一口把兔子吞掉了。
从此,狼又开始吃兔子了,原因是兔子以前与它争鲜草吃……一报还一报:狐狸和仙鹤狐狸和仙鹤以前是好朋友,可时间一长,狐狸奸诈的本性就暴露出来了,使这对好朋友之间的裂缝越来越大。
这个天,狐狸特意邀请仙鹤来自己家做客,狐狸担心仙鹤吃得太多,就只做了一锅稀糊糊,并且把稀糊糊盛在一只浅浅的盘子里,端到了仙鹤面前。
“亲爱的朋友,请赏光用膳,千万别客气,但愿你吃得开心。
”仙鹤也不计较,不过几次将自己的喙伸向盘子,一则因为是清汤寡水,二则因为盘子太浅,结果什么都没吃上。
无可奈何之下,他只能咂吧咂吧嘴。
狐狸不露声色,还恬不知耻地说:“仙鹤兄弟,是你的胃口不好吧?为什么你不能像我一样大吃大嚼呢?”说着吃了起来,一会儿就把盘子舔了个干干净净。
伊索寓言及寓意

伊索寓言及寓意伊索寓言及寓意牧羊人与狼牧羊人捡到一只刚刚出生的狼崽子,把它带回家,跟他的狗喂养在一起。
小狼长大以后,如有狼来叼羊,它就和狗一起去追赶。
有一次,狗没追上,就回去了,那狼却继续追赶,待追上后,和其他狼一起分享了羊肉。
从此以后,有时并没有狼来叼羊,它也偷偷地咬死一只羊,和狗一起分享。
后来,牧羊人觉察到它的行为,便将它吊死在树上。
这故事说明,恶劣的本性难以改变。
牧羊人与狼崽牧羊人发现了一只小狼,带回家喂养。
小狼长大后,牧羊人教它去偷抢附近别人家的羊。
已驯化的狼却说:“你要我养成了偷抢的习惯,那最好首先请你看守好自己的羊,别丢失了。
”这是说,唆使别人干坏事,首先遭殃的是自己。
野驴和狼有一天,野驴的脚被刺扎了,走起路来一瘸一拐,十分痛苦。
一条狼见到了受伤的野驴,想要吃掉这唾手可得的猎物。
野驴请求他说:“你帮我拔出脚上的刺,消除我的痛苦,使我毫无痛苦地让你吃。
”狼用牙齿把刺拔出来,野驴不再脚痛了,顿时,他的脚也有力了,便一脚踢死了狼,逃到别处,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这故事说明,对敌人行善,不仅得不到好处,还会遭到不幸。
小羊羔和狼狼追赶小羊羔,小羊羔逃到一座庙中躲藏。
狼向他叫喊:“和尚如把你捉住,会把你杀了去祭神。
”羊羔回答说:“在庙中祭神,比让你吃掉好得多。
”这是说,无论遭到怎样的危险,也比死在恶人手中好。
狼医生驴子在牧场上吃草,看见一只狼向他跑来,便装出瘸腿的样子。
狼走过来,问他脚怎么啦。
他说越过篱笆时,踩着了刺,扎伤了脚,请狼先把刺拔掉,然后再吃他,免得扎伤喉咙。
狼信以为真,便抬起驴的腿来,全神贯注地认真检查驴的蹄子。
这时,驴子用脚对准狼的嘴使劲一蹬,踹掉了狼的牙齿。
狼十分痛苦地说:“我真活该!父亲教我做屠户,我干嘛要去做医生呢?”这是说,那些不安分守己的人往往会遭到不幸。
狼与狗打仗有一次,狼与狗宣战。
一只希腊狗被选为狗将军,他迟迟没有应战,狼却不断地大肆威胁他们。
希腊狗说道:“知道我为什么犹豫不决吗?战前谋划至关重要。
【易失分点】专练19:《伊索寓言》(解析版)

新课标【易失分点解读】【易失分点“避雷”】【注意事项】主要内容1、影射当时社会现实。
如《狼和小羊》《猫和鸡》就以绝妙的讽刺笔法,揭露了当时统治者的残暴和蛮横。
《赫拉克勒斯和财神》则把为富不仁的人与坏人归于一类,表现了穷人对为富不仁的不满。
2、表现劳动人民生活的经验和智慧。
如《农夫和蛇》的故事告诫人们,对于恶人千万不能心慈手软。
《狐狸和山羊》写的是掉在井底的狐狸哄骗山羊下井,然后踩着山羊背跳出井底,却扔下山羊不管的故事,警示人们做好事也要看对象,以免上当受骗。
《乌龟和老鹰》通过乌龟非要学飞翔不可,结果摔死的悲剧,说明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规律性,不可违背规律。
3、嘲讽人类缺点。
像《蚯蚓和狐狸》《鼹鼠》嘲笑吹牛皮说大话,《蚂蚁和蝉》讽刺好逸恶劳,《骆驼和宙斯》批评贪得无厌,都对人们有教育意义。
推荐语:有人说,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的多的东西。
也有人说,寓言是一座独特的桥梁,通过它,可以从简单走向复杂,又可以从单纯走向丰富,在这座桥上来回走几遍,我们既看见了五光十色的生活现象,又发现了生活的内在意义。
寓言很美,美在简洁,美在内涵,美在语句。
艺术特色详解(1)广泛而成功的拟人化手法。
《伊索寓言》大量地成功地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
如《狼和小羊》、《乌龟和兔子》、《狐狸和葡萄》等等,都是赋予各种各样的动物甚至植物以人的思想、性格和语言,让它们在故事中像人一样思考、行动、交谈,在我们的面前构成了一个活生生的世界。
由于拟人化手法的成功运用,一些动物故事在长期流传中形成了典型形象的一般特性,如兔子胆怯、狐狸狡猾、豺狼凶残、狮子威猛等等。
但我们在读《伊索寓言》的时候,却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来看待以不同面目出现的同一动物的拟人化形象。
如《狐狸和山羊》中的狐狸是一个狡猾的形象,但《狐狸和豹》中的狐狸则是心灵美的体现者。
(2)出色的对比和幽默。
《伊索寓言》里,一部分寓言比较出色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突出了寓言的主题。
伊索寓言经典故事20个

伊索寓言经典故事20个伊索寓言是古希腊的一种寓言文学,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寓意而闻名于世。
在这20个经典故事中,我们将领略到伊索寓言的魅力,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智慧和哲理。
1.乌鸦和狐狸。
故事讲述了一只乌鸦因为虚荣心被狐狸欺骗的故事,寓意着虚荣心会让人失去理智。
2.蝙蝠和鸽子。
蝙蝠在鸽子面前自称是鸟类,却在其他鸟类面前自称是哺乳动物,最终被鸽子拒绝。
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自欺欺人。
3.狼和羊。
狼以各种借口欺骗羊,最终被羊们识破。
故事告诉我们要保持警惕,不要轻易相信别人。
4.狐狸和乌鸦。
狐狸以奉承的话语哄骗乌鸦,最终得到了乌鸦的美味。
故事告诉我们要警惕奉承之词,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恭维。
5.狗和影子。
狗看到水中的自己,误以为是别的狗,于是张牙舞爪,结果掉进了水里。
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轻易相信表面的东西,要擦亮眼睛看清真相。
6.狮子和老鼠。
宽容是值得提倡的品质。
7.乌鸦和狗。
乌鸦因为贪心,想要太多的食物,结果失去了所有的食物。
故事告诉我们要知足常乐,不要贪心。
8.狼和羊。
狼以各种借口欺骗羊,最终被羊们识破。
故事告诉我们要保持警惕,不要轻易相信别人。
9.蝙蝠和鸽子。
蝙蝠在鸽子面前自称是鸟类,却在其他鸟类面前自称是哺乳动物,最终被鸽子拒绝。
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自欺欺人。
10.乌鸦和狐狸。
故事讲述了一只乌鸦因为虚荣心被狐狸欺骗的故事,寓意着虚荣心会让人失去理智。
11.狐狸和乌鸦。
狐狸以奉承的话语哄骗乌鸦,最终得到了乌鸦的美味。
故事告诉我们要警惕奉承之词,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恭维。
12.狗和影子。
狗看到水中的自己,误以为是别的狗,于是张牙舞爪,结果掉进了水里。
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轻易相信表面的东西,要擦亮眼睛看清真相。
13.狮子和老鼠。
宽容是值得提倡的品质。
14.乌鸦和狗。
乌鸦因为贪心,想要太多的食物,结果失去了所有的食物。
故事告诉我们要知足常乐,不要贪心。
15.乌鸦和狐狸。
故事讲述了一只乌鸦因为虚荣心被狐狸欺骗的故事,寓意着虚荣心会让人失去理智。
2.8《伊索寓言》内容概要与寓意分析

3/5
31《狐狸和关在笼里的狮子》狐狸谩骂被关在笼子里的狮子。这就是说身 遭不幸的强者往往会受到地位低下的小人的蔑视。 32《狐狸和猴子争论家世》猴子对着不能反驳自己的墓碑夸耀自己的家世 被狐狸识破。 这个故事说明:在没有人反驳时,说谎话的人尤为自吹自擂。 33《农夫和毛驴》年老的农夫坐驴车进城被迷路的驴带到悬崖边上,感慨 自己死得窝囊。这个故事说明:死就要死得光荣、壮烈。 34《还不了愿的人》一个病人向神请求治好他的病许下了一个还不了的愿。 这故事说明,信口许愿的人往往还不了愿。 35《杀人凶手》一个杀人犯想逃到地上、空中和水里得以躲避,但都没有 成功。这故事说明,对于有罪的恶人,无论在地上,在空中或在水里,都 不会安全。 36《狡猾的人》一个狡猾的人想通过一只小麻雀证明德尔菲的神示是假的, 却被神识破而未成功。这故事说明,神不能亵渎。 37《农夫与命运女神》有个农夫因发现了一块金子而感谢土地女神,而命 运女神则认为应该感谢她。 这故事说明,人应当认清恩人,报答他的恩惠。 38《农夫和狐狸》一农夫因嫉妒邻居庄稼好,想烧毁其庄稼,却反而烧了 自己的庄稼。这个故事说明:害人必害己,神决不会放走任何一个坏人。 39《农夫和树》一农夫想砍掉一棵作为麻雀和蝉的栖息地的树,但后发现 树洞里有蜜蜂和蜜而放弃砍树的想法。 这个故事说明:重利轻义是某 些人的本性。 40《遇难的人》在一次海难中,一雅典商人仅把脱险的希望寄托在雅典娜 女神身上,而不去想办法。这个故事说明:在请求神帮助时,自己也得积 极想办法去做点事。 41《发现金狮子的人》一个既胆小又贪心的富人发现一只金狮子,但心里 矛盾重重,既想要金子,又惧怕狮子。这故事适用于那些既贪图财富又害 怕灾祸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寓言、《伊索寓言》及其选篇赏析时间冲淡了记忆,人走楼空之后,留下的只有历史的文字。
寓言故事是美丽的,没有雍容华贵的辞藻与写作手法的刻意雕琢,有的只是淳朴的语言与动人的故事,仅凭只言片语就能揭示人世间的善恶美丑。
一、关于寓言一)什么是寓言?《现代汉语词典》上是这样解释"寓言"的: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常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
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字数不多,但言简意赅。
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它事物。
该词最早见于《庄子》,在春秋战国时代兴起,后来成为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
二)特点1.寓言的篇幅一般比较短小,语言精辟简练,结构简单却极富表现力。
2.鲜明的讽刺性和教育性。
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
主题思想大多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
3.故事情节的虚构性,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
4.常用手法:比喻、夸张、象征、拟人等。
5."寓"是"寄托"的意思,即把作者的思想寄寓在一个故事里,让人从中领悟到一定的道理。
三)寓言的类型大约有两种:一种是用夸大的手法,勾画出某类人的特点和思想;另一种是用拟人的手法,把人类以外的动植物或非生物人格化,使之具有人的思想感情或某种人的特点。
四)寓言和其它体裁的比较1、童话与寓言1)相同点:童话和寓言有很多相似之处:它们的故事都是假托的、创造的、幻想的,都可以采用各种生物或非生物来充当故事的角色,多采用夸张、拟人、象征等表现手法,也都富有教育意义。
2)不同点:从篇幅大小讲,童话情节比寓言更丰富、更多变化,更生动有趣,结构也更复杂,所以它的篇幅较长,长篇可达数万字,短小者一般也一二千字;而寓言的篇幅一般较为短小,结构单纯,语言朴素,幻想的程度也较轻。
从写作对象讲,童话的结构比较曲折,能细致地刻画人物形象,幻想也比寓言更为丰富、奇特。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重要体裁,它描写的内容,表现的生活,都照顾到儿童的知识范围和心理特点,所运用的语言也易为儿童接受。
从表现重点讲,寓言着力表现内含的讽喻和教训,重在思想,有的寓言在开头或结尾就直截了当地说出了告诫的意思。
而童话则重在刻画形象,教训意味不那么强,教育意义往往寓于整个故事之中,不直接点出来,科学童话则重在知识的传播。
从情节结构讲,寓言的故事比较简单,一般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也不要求塑造性格鲜明的拟人化形象。
童话在故事情节的安排和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则有较高的要求。
从幻想法则讲,童话的幻想必须以现实生活为基础,与现实的结合也必须和谐、自然,使事物按照自然的规律发展。
而寓言则不那么严格,如《狐狸和葡萄》中的狐狸,垂涎于葡萄,改变了原来食肉的习性。
这个寓言赋予了狐狸"人"性,却违犯了狐狸的"物"性,这在童话中是不可以的。
2、成语故事与寓言成语故事很大部分是历史典故,是发生过的事情,然后人们用一个成语将这些事情总结、浓缩为一个简短的句子或短语,以方便地表达整个故事和故事要讲述的内容,在功能上不一定要有积极的寓意。
比如"百步穿杨"、"沉鱼落雁",只是具备一种描述、形容的作用,并不需要给人启发。
寓言故事是根据事实或者编造的故事向人们讲述一个道理,给人以启发。
并且大部分寓言,是为了讲述一个道理而编造的,并没有真实的根据。
在收编成语故事的时候,有时候人们也会把寓言收编进去,并且历史本身就带有很多值得人们思考的道理,因此,很多成语都能带给人一些道理。
说白了,成语固有合适寓言故事的分类,主要是在讲述故事的目的上有不同,成语故事的目的是补充成语没有完全表达的内容,使成语更容易理解,寓言故事的目的就是讲述道理,两者不矛盾,只是分类不同。
很多成语故事本身就是一个寓言故事,但不能因此就说成语故事就是寓言故事。
比如一个班,有人喜欢音乐,有人喜欢运动,有人既喜欢音乐又喜欢运动,那么喜欢音乐的人就是成语故事,喜欢运动的人就是寓言。
寓言故事的特点是形象生动,人物活灵活现,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文学体裁的一种,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
它结构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动物,也可以是无生物。
成语故事必须以一个成语作为题目,以它为中心的有教育意义的故事,与寓言故事有相似之处。
成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提炼出的语言精华。
成语的用语特点是:言简意赅、内涵丰富、音韵和谐、寓意深远。
3、如何写寓言1)通过理解寓言含义、熟读寓言作品来做好写作准备。
其实许多成语故事,如:《自相矛盾》、《掩耳盗铃》、《拔苗助长》、《亡羊补牢》等,这些喜闻乐见的成语故事很简短,隐含着深刻的道理,这就是寓言。
2)怎样才能写好一则寓言首先要有一个通俗简单的故事。
精彩的故事是寓言成功的开始,寓言的篇幅短小,其目的是寓事说理。
通过讲述故事来达到说理的最终目的,故事情节设置的好坏关系到寓言的未来。
古希腊《伊索寓言》中的名篇《农夫和蛇》在世界范围类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它的成功之处在于故事的可读性很强,无论文化水准高低都能在简练明晰的故事中悟出道理。
我国的寓言名篇《自相矛盾》也是如此,汉语中的矛盾一词就直接由这则寓言故事演化而来,由此可以看出寓言的故事魅力是何等重要。
其次,一个简单明白的道理是寓言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蕴含一个怎样的道理,既要联系到作者的主旨,也要依据故事情节的发展来决定。
寓言故事的寓意是寓言创作的灵魂。
在寓言创作中寓意是一根看不见的线,大多数时候,这根线并不会直接在文字中体现。
但是,好的寓言的寓意,会随着读者的阅读进程而逐渐明晰,这是寓言独立作为一种文学体裁的魅力所在。
如古代作品《东施效颦》就很有代表性,它的寓意并未直接体现在文字中,但是读过的读者大都体会到东施效颦、欲盖弥彰的效果。
因为寓言一定要有一定的道理、现实意义或教育性,所以如果缺少生活经历,就不容易写出哲理深刻的寓言。
二、关于《伊索寓言》《伊索寓言》舍弃了人的描写,而用动物喻人。
凶狠的豺狼和狮子,恣意虐杀,视生命如儿戏,犹如人间权贵蛮横残暴,欺压百姓,平民无力反抗,只得默默忍受。
一)伊索是个机智幽默的奴隶。
伊索,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
他原是萨摩斯岛雅德蒙家的奴隶。
“奴隶”在希腊文里用两个不同的含义,一个是生而为奴者;另一个是指当了战俘卖身为奴者。
伊索属于后一种身份。
这一身份其实对他更为不利,容易被人转卖而应享有的权利也随之丧失干净。
伊索机智幽默,聪颖过人,与人商讨事务常常以动物故事作比喻,一针见血,入木三分,语惊四座,当时的人没有一个不为之倾倒,就如同时人为刘德华所倾倒一样。
《伊索寓言》中有一文《伊索在造船厂》:会讲寓言故事的伊索于闲暇时来到造船厂。
造船的工匠嘲笑他,激他答话。
伊索便对他们说:上古的时候,一片混沌,到处是水。
宙斯想叫土元素出现,便吩咐土吸三次水。
土开始吸水。
第一次吸,露出了山峰;第二次吸,现出了原野。
伊索接着说:“如果土遵照宙斯的意旨吸第三次,你们这点技术就没用了。
”这故事是说,讥笑比自己高明的人,往往会不知不觉地自寻烦恼。
从迹象来看,伊索比较幸运,能长期担任主人的私人文书,甚或是亲信一类的角色。
传说雅德蒙非常欣赏他的才智,并给他了自由。
以后,作为自由民的伊索,游历了希腊各地,在撒狄他还经常出入吕底亚国王克洛伊索斯的宫廷,得到了国王的器重和信任。
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里记载了一件有关伊索的趣闻:当时伊索住在萨摩斯岛,在集会上为一个被处死刑的民众领袖辩护。
伊索讲了一则狐狸过河时被急流冲走的寓言。
狐狸被水冲进洞后钻不出来,遭到一大群狗虱的叮咬。
一只路过的刺猬同情她,狐狸却拒绝对方的帮助,说道:“这些狗虱此刻已喝饱了我的血,再也喝不下多少了。
要是你把他们撵走,别的狗虱还会飞来,他们饥肠辘辘,准会把我剩下的血喝得一干二净。
”伊索的寓意是,受其辩护者已发财,对他无须再加防范,倘若把他处死,别的人就会接踵而至,因囊中羞涩而大肆掠夺钱财。
同时,这个故事还告诉我们,伊索曾经当过律师为人出庭辩护。
他这种引用寓言作譬的方法,其后数百年的演说家无不仿效。
最后,伊索作为吕底亚国王克洛伊索斯的特使去德尔斐,被人指控亵渎神灵,为当地居民杀害。
他死后德尔斐流行瘟疫,德尔斐人出钱赔偿他的生命,这笔钱被老雅德蒙的同名孙子领去。
二)《伊索寓言》是颗不只属于伊索一人的璀璨明珠。
刚才我们已经说过《伊索寓言》是希腊寓言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世界文学史上有着巨大的影响,是公认的西方寓言体文学的开山之作。
伊索寓言中许多故事说理通俗易懂,生动幽默,极富感染力。
难怪身为喜剧作家的阿里斯文托芬对它情有独钟。
在他的作品里时时提及伊索和他的寓言。
在公元前414年创作的《鸟》这部作品中,有个角色责怪另一个角色对鸟的演变史知之甚微,其中有这样一句“只怨你头脑简单,闭目塞听,没下功夫去钻研伊索寓言。
”而在他的另一部作品《黄蜂》中写过这一片断:两个角色讨论参加酒宴的得失问题,一个抱怨有人酒宴上举止粗野,酒后失态,另一个反驳说,“你可知道,和有教养的人在一起喝酒情况就不同了:他们谈笑风生,会讲一些从酒宴上听来的锡巴里斯或伊索式的有趣故事,闻者无不开怀大笑,乐不可支”对方回答说“噢,有那么多的有趣故事,我可得一饱耳福了”从这些资料来看,公元前五世纪的雅典城,在较为高雅的酒宴上,讲述趣味故事已蔚然成风,在座者如要取悦他人,就得熟悉伊索寓言,倘若家中未备《伊索寓言》一书,就得牢记席间听来的故事。
伊索对古代的希腊和罗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几百年的时间里,他的名字和寓言紧紧地连在一起。
公元前四世纪著名的希腊雕刻家吕西波斯曾为伊索雕像。
可是这颗明珠却不只属于伊索一个人的。
前四世纪与三世纪之交,雅典的哲学家墨特里俄斯收集了近二百个寓言,编辑了《伊索故事集成》,这是古代文献中提到的最早的希腊寓言集。
现在《伊索寓言》所收集的故事中,《鹰和狐狸》在公元前七世纪中叶的诗人阿耳喀罗科斯的残诗中就已出现;《旅途中的第欧根尼》以公元前四世纪昔尼克派第欧根尼为故事片的主人公,明显地晚于伊索;《公鸡和鹰》无论是用词还是思想内容都清楚地打着早期基督教的印记。
这些寓言既非产生于同一年代,也不可能是伊索一个人的作品。
其次,《伊索寓言》所列举的动物众多,但有些动物却非古希腊所有。
如书中常常提到的狮子,古希腊人亲眼目睹过狮子的寥寥无几,最多只见过圣得洛斯岛上的石雕纳克索斯狮子。
考古学家指出,这些狮子全凭想像雕成,状貌失真,比例失当。
更让考古学家感到奇怪的是,明明希腊有猪而无骆驼,但骆驼在寓言里出现的场合却要比猪来得多。
那么为何伊索寓言的异域色彩如此浓厚呢?现已证明,我们目前所见到的大量伊索故事并非源自希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