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2 菠菜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实验2-菠菜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实验2■菠菜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2菠菜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扬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张磊091301223一.实验目的:1 •了解分离与提纯过程在科学研究和生产生活中的应用;2.掌握分离与提纯实验设计的一般思路和方法;3.掌握菠菜中色素提取的原理,步骤和影响因素;二•实验原理:1.叶绿体中的色素是有机物,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中,所以用石油醚、乙醇等能提取色素。
2.本实验选用的是吸附色谱,氧化铝作为吸附剂(极性),色素提取液为吸附液,色素提取液中各成分极性大小为:叶绿素 b (黄绿色)>叶绿素a (蓝绿色)>叶黄素(黄色)>3■类胡萝卜素(橙色)。
3.柱层析法的分离原理是根据物质在氧化铝上的吸附力不同而使各组分分离。
一般情况下极性较大的物质易被吸附,极性较弱的物质不易被吸附,所以由上到下为:叶绿素 b (黄绿色),叶绿素a (蓝绿色),叶黄素(黄色),伕类胡萝卜素(橙色)。
三、实验材料:仪器:研钵、分液漏斗、层析柱(20 x 10 cm),表面皿,普通漏斗,量筒试剂:石油醚、乙醇(95%)、菠菜叶、丙酮(化学纯)、中性氧化铝,无水硫酸钠四、实验步骤与内容【探究:菠菜(或青菜)的I I处理方式】(1)小组讨论处理菠菜的各种方式,然后按照“手撕”,“划几刀,再手撕”,“剪成丁状”,“剪碎后稍加研磨”,“研磨成浆”共五种方式分为五组进行实验,最后确定控制菠菜叶取25克,加入有机溶剂15mL (9mL石油醚+6mL乙醚),浸泡时间取25min为统一条件;(2)开始分组实验,各自处理好各组的菠菜,放置在烧杯中,加入15mL有机溶剂并盖上表面皿浸泡25min。
(3)在浸泡的时间内开始装柱,首先在滴管下口装上橡皮管并夹上弹簧夹(夹紧),在管的出口处放入一小撮棉花,在棉花上放置已剪好的和滴管内径一般大小的圆形滤纸,然后用普通漏斗往里面装入中性氧化铝,最后在氧化铝上再加上和滴管内径一般大小的圆形滤纸,夹在铁架台上备用。
菠菜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报告

菠菜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学习和掌握菠菜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技术,了解菠菜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原理以及实验操作过程。
二、实验方法:
1、制备样品:将新鲜的菠菜叶片洗净晾干,切碎成小块备用;
2、提取菠菜色素:将切碎的菠菜叶片加入适量无水乙醇,研
磨成泥状物,过滤后取得浸提液;
3、进一步提取:将浸提液过滤并再次提取,过滤得到过滤液;
4、分离:将过滤液使用氯仿进行分离,水相和氯仿相层的色
素分离;
5、测定:将得到的色素溶于适量乙醇,测定菠菜色素的吸光度。
三、实验结果:
经过提取和分离,得到了深绿色的液体,与纯菠菜色素溶液比
较后发现两者颜色相似。
测定得到吸光度为0.54。
四、实验分析:
本次实验成功提取和分离了菠菜色素,并得到了较为准确的测定值。
在实验中,氯仿和无水乙醇是常用的有机溶剂,主要是因为在这些溶剂中菠菜色素的溶解度较高。
但是,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实验环境的卫生和安全,氯仿是一种易挥发的有机物,需要注意防火和防烟。
五、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提取和分离了菠菜色素,并且得到了较为准确的测定值。
同时,我们也了解了菠菜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原理以及实验操作过程。
本次实验的成功对于今后相关实验研究以及实际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菠菜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报告

菠菜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报告菠菜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报告引言:菠菜是一种常见的绿叶蔬菜,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其中包括一种被称为菠菜色素的成分。
菠菜色素是一类天然的色素,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和抗氧化性质。
本实验旨在通过提取和分离的方法,研究菠菜色素的性质和应用。
实验材料和方法:材料:新鲜菠菜叶片、无水乙醇、丙酮、石油醚、二氯甲烷、硅胶G柱、色谱柱、色谱试纸等。
方法:1. 取适量新鲜菠菜叶片,洗净并切碎成细末状。
2. 将菠菜末置于研钵中,加入适量无水乙醇,浸泡30分钟,搅拌均匀。
3. 将菠菜浸提液过滤,收集滤液。
4. 取少量滤液,加入石油醚,振荡混合,使菠菜色素溶于石油醚中。
5. 将石油醚层收集,加入少量无水乙醇,使溶液变为淡绿色。
6. 将淡绿色溶液倒入色谱柱中,以无水乙醇为洗脱剂,收集洗脱液。
7. 将洗脱液浓缩,得到菠菜色素。
实验结果和讨论:通过以上实验步骤,我们成功地从菠菜中提取和分离出了菠菜色素。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使用了无水乙醇作为提取剂,因为乙醇能够有效溶解菠菜中的色素成分。
同时,我们使用石油醚作为分离剂,因为石油醚能够与菠菜色素发生亲和作用,使其溶于石油醚中。
在分离过程中,我们使用了色谱柱和色谱试纸进行分离和检测。
色谱柱是一种常见的分离工具,通过其内部填充的固定相材料,能够将混合物中的成分按照其亲和性和分子大小进行分离。
我们选择了硅胶G柱作为固定相材料,因为硅胶G柱对菠菜色素具有较好的亲和性。
通过使用无水乙醇作为洗脱剂,我们成功地将菠菜色素从硅胶G柱中洗脱出来。
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菠菜色素呈现淡绿色。
这是因为菠菜色素主要由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等成分组成,这些成分赋予了菠菜独特的颜色。
叶绿素是一种绿色的色素,具有光合作用的功能。
类胡萝卜素则是一类黄、橙、红等颜色的色素,具有抗氧化和免疫调节等作用。
菠菜色素不仅在食品工业中有广泛应用,还在医药和化妆品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菠菜色素富含抗氧化物质,能够有效清除自由基,延缓衰老和预防疾病。
设计性试验 菠菜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设计性实验菠菜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班级:09精细化工学号:200924102128姓名:邓树广【摘要】介绍了实验室中利用色层层析法分离菠菜色素的一种方法。
首先采用不同的溶剂通过浸泡、研磨提取出菠菜色素,再利用薄层色谱测定了叶绿素、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的Rf值以选择合适的展开剂。
利用各种色素的极性不同,使用柱色谱对叶绿素(a,b)、胡萝卜素和叶黄素进行了分离。
【关键词】菠菜色素;色谱法;Rf值;薄层层析;柱层析【前言】菠菜叶等绿色植物中含有叶绿素(绿色)、胡萝卜素(橙色)和叶黄素(黄色)等多种天然色素。
叶绿素在菠菜色素中含量最多,易溶于醚,石油醚等一些非极性溶剂。
叶绿素存在两种结构形式,可分为叶绿素a(CHONMg)和叶绿素b(CHONMg),叶绿素a455455725570的含量约是叶绿素b的3倍。
它们两者均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催化剂,同时也是天然的食用绿色色素, 可用于糕点、饮料水等。
胡萝卜素(CH)是具有长链结构的多烯,也可作为食品工业中的色素使用。
它有三5640种异构体,分别是α-,β-和γ-胡萝卜素。
其中的β-异构体具有维生素A 的生理活性, 可代替维生素A 使用。
叶黄素(CHO)是胡萝卜素的羟基衍生物,易溶于醇,在石油醚中溶解度较小。
叶24056黄素在光合作用中起收集光能的作用,在绿叶中的含量通常是胡萝卜素的两倍。
由此可见,叶绿素等天然色素有广泛的用途, 天然色素的提取与分离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的课题, 同时我们可以通过绿色植物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了解天然物质分离提纯方法。
1实验部分1-1实验仪器与试剂2个)、小烧杯(5实验仪器:研钵、层析瓶、载玻片、层析柱、分液漏斗、锥形瓶(.个)、毛细玻璃管、量筒。
实验试剂:丙酮、乙醇、甲醇、乙酸乙酯、石油醚(沸点60~ 90 ℃)、无水硫酸钠,均为分析纯。
薄层层析硅胶G、新鲜菠菜叶。
1-2 实验原理⑴色谱法的基本原理:色谱法是一种利用混合物中诸组分在两相间的分配原理以获得分离的方法。
从菠菜中提取叶绿素实验报告三篇

从菠菜中提取叶绿素实验报告三篇实验报告一:菠菜中提取叶绿素的方法比较1.引言叶绿素是一种重要的植物色素,它在光合作用中承担着捕获光能和转化化学能的重要角色。
菠菜是叶绿素含量较高的植物之一,因此本实验旨在比较不同方法提取菠菜中的叶绿素,探索最有效的提取方式。
2.材料与方法2.1 材料:- 新鲜菠菜叶片- 无水乙醚- 丙酮- 高速离心机- 比色皿2.2 方法:- 方法一:无水乙醚提取法将适量的菠菜叶片放入离心管中,加入适量的无水乙醚,用摇床震动片刻,使叶绿素溶解于乙醚中,然后离心10分钟收集上层液体。
- 方法二:丙酮提取法将适量的菠菜叶片放入离心管中,加入适量的丙酮,用摇床震动片刻,使叶绿素溶解于丙酮中,然后离心10分钟收集上层液体。
- 方法三:乙醇提取法将适量的菠菜叶片放入离心管中,加入适量的乙醇,用摇床震动片刻,使叶绿素溶解于乙醇中,然后离心10分钟收集上层液体。
3.结果在三种提取方法中,通过观察可以发现,方法一和方法二提取的叶绿素溶液呈现绿色,而方法三提取的叶绿素溶液呈现黄绿色。
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三个试管中叶绿素溶液的吸光度,发现方法一和方法二提取的叶绿素吸光度较高,而方法三的吸光度较低。
4.讨论方法一使用无水乙醚作为提取溶剂,乙醚能有效溶解叶绿素,并且在离心过程中上层液体的分离效果较好。
方法二使用丙酮作为提取溶剂,丙酮也能有效溶解叶绿素,并且丙酮相对于乙醚来说更易于购买。
方法三使用乙醇作为提取溶剂,乙醇对叶绿素的溶解能力较差,导致提取的叶绿素溶液吸光度较低。
5.结论通过对菠菜中提取叶绿素的实验比较,我们发现使用无水乙醚和丙酮作为提取溶剂的方法能够较好地提取菠菜中的叶绿素,并且吸光度较高。
因此,在菠菜中提取叶绿素的实验中,建议使用无水乙醚或丙酮作为提取溶剂。
实验报告二:叶绿素在光合作用中的作用研究1.引言叶绿素是植物体内最重要的色素之一,它在光合作用中起着关键作用。
本实验旨在研究叶绿素在光合作用中的功能和重要性。
菠菜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方案)

菠菜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方案)
菠菜色素是一种天然的色素,在食品、药品和化妆品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提取和分离菠菜中的色素,探索其化学结构和性质。
实验步骤:
1.新鲜的菠菜叶子切碎后加入乙醇中,浸泡过夜。
2.过滤得到菠菜浸液,加5%的NaCl,搅拌均匀,沉淀后过滤,收集菠菜蛋白,保留上清液。
3.将上清液进行浓缩,得到浓缩液。
4.将浓缩液加入正己烷中,振荡后离心,得到两层液体,上层为绿色菠菜色素,下层为无色的正己烷。
5.倒出上层菠菜色素液,用NaOH溶液调整其PH值,得到纯净的菠菜色素。
实验原理:
菠菜色素是一种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混合物,其中叶绿素是绿色的,未成熟的植物中含量较高,而类胡萝卜素是黄色的,成熟的植物中含量较高。
为了提取出纯净的菠菜色素,需要将其与其他杂质分离开来。
在实验中,我们选择了乙醇作为提取菠菜中色素的溶剂,乙醇对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有较好的溶解作用。
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色素的溶解度不断增加。
在分离紫胡萝卜素和叶绿素时,利用了两种色素溶解度不同的特性。
正己烷是一种非极性溶剂,对叶绿素有良好的溶解度,而对紫胡萝卜素的溶解度较差。
因此,在将浓缩菠菜色素液加入正己烷中时,不同色素会分层,方便分离纯净的菠菜色素。
实验注意事项:
1.实验中使用的器材和试剂要洁净干燥,避免杂质污染。
2.提取菠菜中的色素时,要控制乙醇的浓度和浸泡时间,避免色素的损失。
3.在调整菠菜色素液的PH值时,要逐渐加入NaOH溶液,避免PH值过高导致色素分解。
4.实验过程中如有任何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止实验并处理。
菠菜色素提取实验报告

菠菜色素的提取和色素分离曾丽兰(山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山西太原030006)摘要:在用抽滤法提取色素的过程中,由于抽滤时不好控制,非极性溶剂难免会被抽去,且在几次转移中损失较多,程序繁杂.用浸泡法操作简便易行,损失少,产率高。
故在实验中采取了浸泡法提取色素,使用薄层色谱、柱色谱对叶绿素、胡萝卜素和叶黄素进行了分离。
薄层层析时使用了石油醚-丙酮=8:2,石油醚-乙酸乙酯=6:4的两种不同展开剂,对比展开效果。
在柱层析时,用不同洗脱剂分离得到不同物质,结果证明石油醚-丙酮=9:1做洗脱剂分离胡萝卜素效果最好。
将得到的胡萝卜素进行紫外光谱测定,检验实验成果。
关键词:菠菜色素;提取;分离;胡萝卜素;紫外光谱测定绿色植物如菠菜叶中含有叶绿素(绿)、胡萝卜素(橙)和叶黄素(黄)等多种天然色素。
叶绿素存在两种结构相似的形式即叶绿素a(C55H72O5N4Mg)和叶绿素b(C55H70O6N4Mg)),差别仅是a 中一个甲基被b中的甲酰基所取代。
它们都是吡咯衍生物与金属镁的络合物,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催化剂,也是食用的绿色色素,可用于糕点、饮料水等中,添加于胶姆糖中还可消除口臭。
植物中a的含量通常是b的3倍。
尽管叶绿素分子中含有一些极性基团,但大的烃基结构使它易溶于石油醚等一些非极性溶剂。
胡萝卜素(C40H56)是具有长链结构的共轭多烯。
它有三种异构体α—,β—,和γ—胡萝卜素,其中β—异构体含量最多,也最重要。
生长期较长的绿色植物中,异构体中β—的含量多达90%。
β—具有维生素A的生理活性,其结构是两分子维生素A在链端失去两分子水结合而成。
生物体内,β—体受酶催化氧化即形成维生素A。
目前,β—体可作为维生素A使用,也可作为食品工业的色素,β一胡萝卜素还有防癌功能。
叶黄素(C40H56O2)是胡萝卜素的羟基衍生物,在光合作用中能起收集光能的作用。
在绿叶中通常是胡萝卜素的两倍。
较易溶于醇而在石油醚中溶解度较小。
菠菜中色素的提取分离和鉴定(有机化学实验)

菠菜中的色素提取、分离及鉴定一、实验目的1.进一步熟悉和掌握薄层色谱的原理及应用2.了解菠菜中主要色素的基本性质,通过菠菜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了解天然物质分离提纯方法及原理3.掌握用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鉴别菠菜中色素的原理及方法二、菠菜中的色素简介菠菜叶中富含多种色素成分,如叶绿素(绿色)、胡萝卜素(橙黄色)和叶黄素(黄色)等多种天然色素。
叶绿素存在两种结构相似的形式即叶绿素 a(C 55 H 72O 5N 4Mg) 和叶绿素 b(C 55H 7O 6N 4Mg),结构见图1。
二者差别仅是 a 中一个甲基被 b 中的甲酰基所取代。
它们都是吡咯衍生物与金属镁的络合物,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催化剂。
植物中叶绿素a 的含量通常是b 的3倍。
尽管叶绿素分子中含有一些极性基团,但分子中大的烷基结构使它易溶于丙酮,乙醇,乙醚,石油醚等有机溶剂。
胡萝卜素( C 40H 56 )是具有长链结构的共轭多烯。
它有三种异构体,即 α-, β - 和γ - 胡萝卜素,其中β - 异构体含量最多,也最重要。
在生物体内,β - 体受酶催化氧化即形成维生素 A 。
目前β - 胡萝卜素已可进行工业生产,可作为维生素 A 使用,也可作为食品工业中的色素。
叶黄素( C40H56O2 )是胡萝卜素的羟基衍生物,它在绿叶中的含量通常是胡萝卜素的两倍。
与β - 胡萝卜素相比,叶黄素较易溶于醇而在石油醚中溶解度较小。
根据这些色素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可将它们提取出来。
N N NNH 3CCHCH 2RCH 2CH 3CH 3H 3C OCO 2CH 3CH 2CH 2OOCH 3CH 3CH 3CH 3CH 3Mg叶绿素a 和叶绿素b 的结构(叶绿素a :R=CH 3, 叶绿素b :R=CHO )H 3C CH 3RCH 3H 3CRH 3CCH 3CH 3CH 3CH 3CH 3β-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的结构(β-胡萝卜素:R =H , 叶黄素: R = OH ) 菠菜中各色素的理化性质绿色植物中的叶绿体色素在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的光和作用中起着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2 菠菜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扬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张磊 091301223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分离与提纯过程在科学研究和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掌握分离与提纯实验设计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3. 掌握菠菜中色素提取的原理,步骤和影响因素;
二.实验原理:
1.叶绿体中的色素是有机物,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中,所以用石油醚、乙醇等能提取色素。
2.本实验选用的是吸附色谱,氧化铝作为吸附剂(极性),色素提取液为吸附液,色素提取液中各成分极性大小为:叶绿素b(黄绿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黄素(黄色)> β-类胡萝卜素(橙色)。
3. 柱层析法的分离原理是根据物质在氧化铝上的吸附力不同而使各组分分离。
一般情况下极性较大的物质易被吸附,极性较弱的物质不易被吸附,所以由上到下为:叶绿素b(黄绿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黄素(黄色),β-类胡萝卜素(橙色)。
三、实验材料:
仪器:研钵、分液漏斗、层析柱(20×10 cm),表面皿,普通漏斗,量筒
试剂:石油醚、乙醇(95%)、菠菜叶、丙酮(化学纯)、中性氧化铝,无水硫酸钠
四、实验步骤与内容【探究:菠菜(或青菜)的处理方式】
(1)小组讨论处理菠菜的各种方式,然后按照“手撕”,“划几刀,再手撕”,“剪成丁状”,“剪碎后稍加研磨”,“研磨成浆”共五种方式分为五组进行实验,最后确定控制菠菜叶取25克,加入有机溶剂15mL(9mL石油醚+6mL乙醚),浸泡时间取25min为统一条件;
(2)开始分组实验,各自处理好各组的菠菜,放置在烧杯中,加入15mL有机溶剂并盖上表面皿浸泡25min。
(3)在浸泡的时间内开始装柱,首先在滴管下口装上橡皮管并夹上弹簧夹(夹紧),在管的出口处放入一小撮棉花,在棉花上放置已剪好的和滴管内径一般大小的圆形滤纸,然后
用普通漏斗往里面装入中性氧化铝,最后在氧化铝上再加上和滴管内径一般大小的圆形滤纸,夹在铁架台上备用。
(4)25min后,把浸取液用纱布过滤,滤液转移至分液漏斗中,加等体积的水洗一次,弃去下层的水-乙醇层。
石油醚层再用等体积的水洗二次。
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后转移至烧杯中做柱层析分离。
(5)把得到的叶绿素分几次倒入柱中,缓慢放开弹簧夹,再用9:1的石油醚—丙酮溶液滴加,一段时间后在层析柱上出现了一条条的不同颜色的条纹,即叶绿素b,叶绿素a,叶黄素,β-类胡萝卜素实现分离。
五、实验现象与总结
组别“手撕”“划几刀,再
手撕”“剪成丁状”“剪碎后稍加
研磨”
“研磨成浆”
现象
总结:菠菜的前提处理对提取色素非常重要,当菠菜磨得越碎,有机溶剂溶解的色素就越多,但当菠菜研磨成浆的时候,虽然溶解色素很多,但其中混有很多细小的纤维素,对过滤的时候不方便,会堵在漏斗口,用纱布过滤时又不能完全除去,对实验的后续操作有很大影响。
所以菠菜要研磨时只可适当,不可研磨得太烂而成湖状。
六、实验主意事项
1. 分液时注意有机层和水层的选取;
2. 装柱时边装边轻轻敲打,使其严实;
3. 实验后回收玻璃滴管和螺旋夹。
4. 萃取时不要剧烈振荡,以防止发生乳化现象。
七、问题与讨论
1.实验时为什么要准备纱布过滤?
答:过滤时不要使用滤纸而使用纱布,否则纤维素会堵在漏斗口,不容易分离。
2.在完成实验分离时,黄色不是很明显,为什么?
答:当有颜色在柱上显现出来时,黄色的叶黄素不是很明显,由于叶黄素易溶于醇而在石油醚中溶解度较小,从嫩绿菠菜得到的提取液中,叶黄素含量很少,柱色谱中不易分出黄色带。
3.在用柱分离时,柱中的填料会发生断层,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答:为了保持柱子的均一性,使整个吸附剂浸泡在溶剂或溶液中是必要的,否则当柱中溶剂或溶液流干时,就会使柱身干裂,影响渗透和显色的均一性。
因此要保证整个装样过程中溶剂要高于三氧化二铝的表面。
4.有的同学实验不是很成功,当把色素倒入柱中时,未出现分层,而是聚集在一起的原因?
答:这与层析柱填装紧密与否有关,若各部分松紧不匀,会影响渗透速度和显色的均匀。
因此压紧填料,色素分离不开;也不要过慢,使柱装得太松,导致层析过程中,填料床高度下降,色素洗脱很慢。
5.分液时水洗的目的是什么?
答:除去有机相中少量的乙醇和其它水溶性物质。
6.为什么要提取自然色素?
答:合成色素大都对人体健康有害,所以从植物中提取色素是人类需要攻克的难题。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