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及其控制器技术规范
电机控制器检测规范标准

电机控制器检测规范标准电机控制器检测试验标准1、环境条件1.1实验环境条件:1.1.1温度在-20℃-40℃。
1.1.2相对湿度在10%-75%之间。
1.2使⽤环境条件:1.2.1当环境温度在-20℃-80℃时,控制器能按规定的定额运⾏。
1.2.2在相对湿度不超过100%情况下能正常⼯作,即控制器表⾯产⽣凝露时也可正常⼯作。
2、实验检查项⽬2.1机械尺⼨及外观检测2.1.1按照产品的设计图纸,检查控制器外形和安装尺⼨是否符合要求,外观是否整洁⽆损伤,表⾯是否贴有检验标识和铭牌,字迹内容要求清晰⽆误。
2.1.2控制器出线铜排表⾯平整,安装牢固可靠,整齐⽆污渍。
2.2基本性能检测2.2.1控制器可在规定的电压和电流下正常运⾏。
2.2.2控制器应可以使⽆刷直流电机实现怠速、正反转运⾏、调速等基本功能的控制。
2.3各种保护功能及信号输出检测2.3.1过温检测:当控制器在超过规定温度时⾃动停⽌运⾏,并在温度降低到允许值时才可以继续运⾏。
2.3.2过流检测:当控制器的母线或相线电流超过允许值时应能⾃动断电保护并发出报警信号。
2.3.3过压检测:当控制器的输⼊电压超过其最⼤输⼊电压时⾃动发出报警信号。
2.3.4⽋压检测:当控制器的输⼊电压低于其最⼩输⼊电压时⾃动报警信号。
2.3.5堵转检测:在电机堵转超过规定时间时,控制器应停⽌对电机输出电流,并发出报警信号。
2.3.6霍尔故障检测:当电机的位置传感器输出异常信号时,控制器应停⽌对电机输出电流,并发出报警信号。
2.3.7加速器信号异常检测:当控制器检测到加速踏板在上电时的信号异常时禁⽌对电机输出,并发出报警信号。
2.3.8刹车断电:当控制器检测到刹车信号输⼊时停⽌对电机输出。
2.3.9刹车复位:当控制器发⽣过温、过压、⽋压、堵转、霍尔故障、加速器信号异常等故障后,检测到故障消失且有刹车信号输⼊后即可复位。
2.3.10速度输出信号:控制器应能根据电机转速的变化⽽输出对应的脉冲信号。
电动控制器执行标准

电动控制器执行标准电动控制器是电动车的核心部件之一,它负责控制电动车的电机转速、电池电量等参数,保证电动车的正常运行。
为了保障电动车的安全性和质量,电动控制器必须符合相关的执行标准。
目前,国内电动控制器的执行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种:1. GB/T 31467.3-2015《电动自行车第3部分:电动自行车控制系统和控制器》这是我国电动自行车控制器的国家标准,规定了电动自行车控制系统和控制器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方面的内容。
该标准适用于电动自行车的控制系统和控制器。
2. GB/T 20234.3-2015《电动车第3部分:电动车控制系统和控制器》这是我国电动车控制器的国家标准,规定了电动车控制系统和控制器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方面的内容。
该标准适用于电动车的控制系统和控制器。
3. JIS D 9101-2010《电动自行车控制器》这是日本电动自行车控制器的标准,规定了电动自行车控制器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方面的内容。
该标准适用于电动自行车控制器。
4. EN 15194:2009+A1:2011《电动自行车-电动自行车的安全性要求》这是欧洲电动自行车控制器的标准,规定了电动自行车的安全性要求,包括电动自行车的控制系统和控制器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方面的内容。
该标准适用于欧洲地区的电动自行车控制器。
以上标准都是针对电动车控制器的技术要求和安全性要求进行规范,保证了电动车控制器的质量和安全性。
在购买电动车时,消费者应该选择符合标准的电动车控制器,以保障自身的安全和权益。
总之,电动控制器的执行标准是保障电动车质量和安全的重要保障措施。
消费者在购买电动车时,应该选择符合标准的电动车控制器,以保障自身的安全和权益。
同时,电动车生产厂家也应该严格按照标准生产,保证电动车的质量和安全性。
iso 电机控制器标准

iso 电机控制器标准
电机控制器是用于控制电机运行的设备,其性能和设计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ISO 是一个国际标准组织,致力于制定各种类型的标准,包括电机控制器的标准。
在 ISO 标准中,与电机控制器相关的标准包括 ISO 12100、ISO 13499 和 ISO 25486 等。
这些标准分别涉及电机控制器的安全要求、能效要求和性能评估等方面。
1.ISO 12100:这是关于电机控制器安全要求的国际标准,它旨在确保电机控制器在设计、制造和使用的整个过程中都符合安全要求,以避免任何可能的事故或伤害。
该标准详细规定了电机控制器的设计和结构要求,以及测试和验证的要求。
2.ISO 13499:这是关于电机控制器能效要求的国际标准,它旨在确保电机控制器在运行过程中具有较高的能效,以减少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该标准详细规定了电机控制器的能效测试方法和能效等级评估方法。
3.ISO 25486:这是关于电机控制器性能评估的国际标准,它旨在提供一个统一的评估方法,以便对电机控制器的性能进行比较和评估。
该标准详细规定了电机控制器的性能测试方法和评估指标,包括启动性能、调速性能、制动性能等方面。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提到的标准只是 ISO 标准中与电机控制器相关的部分标准,它们只是电机控制器标准的一部分。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电机类型、应用场景、使用环境等,以选择合适的电机控制器标准和设计要求。
电机及其控制器技术规范

电机及其控制器技术规范1总则1.1电动汽车是一种道路车辆,工作条件恶劣,工作负荷与转速变化范围大,且变化剧烈,空间受到很大限制。
对电机及控制器的比功率和性能要求严格,对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高。
同时,实现电机及其控制器的最佳匹配与整合,将两者作为一个系统来考核、检验和评价是必要的。
电机及其控制器除了遵守和满足现有的相关标准和法规外,提出以下技术规范,便于科学、准确、全面地对电动汽车电机及其控制器进行评价和性能对比。
本技术规范作为电机及其控制器的产品型式试验和验收的依据。
1.2本规范适用于蓄电池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驱动电机及其控制器。
其它电动道路车辆的驱动电机及其控制器也可参考使用。
1.3辅助电机在电动汽车上用于驱动空气压缩机、转向液压泵、雨刷等辅助机械,本规范也可参照使用。
2引用标准GB/T18488.1-2001GB/T2423.17-93TB/T3001-2000GB/T4942.1-1985GB/T4942.2-1993GB/T12665-1999GB/T12668-1990GB/T14023-2000GB/T18387-2001JT/T325-2002电动汽车用电机及其控制器技术条件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Ka:盐雾试验方法铁路机车车辆用电子变流器供电的交流电动机电机外壳防护分级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电机在一般环境下使用的湿热试验要求变流电动机半导体变频调速装置总技术条件车辆、机动船和火花点火发动机驱动的装置的无线电骚扰特性的限制和测量电动汽车电磁场辐射强度的限值和测量方法宽带9kHz~30kHz营运客车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轴中心高为56mm及以上电机机械振动一振动测量、评定与限值机动车电子电器组件的电磁辐射抗扰性限值和测量方法GB/T18488.2-2001电动汽车用电机及其控制器试验方法GB10068-2000GB/T17619-1998GB/T10069.1-1988旋转电机噪声测定方法及限值噪声工程测定方法GB/T10069.2-1988旋转电机噪声测定方法及限值噪声简易测定方法GB10069.3-19883技术文件3.1电机及其控制器研制产品应按照合同要求提供技术文件及相应的图样制造,出厂时应出具研制产品合格证。
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国家标准分析

发动机舱 (纯电动) 后备箱及其他
储存温度范围
表1 长安对相关器件的温度要求
3、电机控制器抗振及壳体强度要求
定频振动和扫频振动: 针对控制器的抗振性能,标准中规定需满足QC/T 413-2002中的要求。(该标 准是针对普通汽车制定的通用技术条件,对于电动汽车,由于没有发动机, 振动环境已发生变化,直接引用普通汽车的振动要求来考核电动汽车不一定 能准确反映实际运行情况) 振动曲线要求如图1所示。
7、电机控制器应具备的保护功能
标准规定了电机控制器的基本保护功能,即短路保护、过流保护、 过压保护、欠压保护、过热保护。
长安汽车电机控制器保护功能见下表:
高压短路保护 母线电压过压保护 母线电压欠压保护 电机控制器输出过流保护 电机过问保护功能 控制器过温保护功能 功率模块故障保护
通讯故障保护
标准同时规定保护功能的测试按GB/T 3859.1—6.4.13的要求进行。
8、电机控制器EMC要求
标准只对电机及控制器的电磁辐射以及电磁辐射抗扰度进行了要求, 目前长安相关电机控制器的EMC均需满足长安的EMC测试的规范(规范 名),电机控制器需要进行的EMC测试项目如下表所示。
电机控制器相关试验方法
1. 试验准备 2. 一般性试验项目 3. 环境试验 4. 温升试验 5. 效率测试 6. 再生能量回馈试验 7. EMC要求
控制器壳体强度要求: 控制器壳体30X30cm的面积上应能承受100kg质量的物体产生的重力,壳体不 发生塑性变形。
4、电机控制器防护等级要求
防护等级要求
标准规定控制器的防护等级可参考GB/T 4942.1-2001和GB/T4942.2-1993的要 求。针对该点,长安根据不同器件以及其不同布置位置情况,对器件的防 护等级进行了规范,详见表2。
电机控制器软件设计规范-基于AUTOSAR的电机驱动系统报告

电机控制器软件设计规范_基于AUTOSAR的电机驱动系统报告来源 | 汽车软件前⾔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汽车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向,同时,泛亚“电动化、智能化、⽹联化、数字化”战略的提出,使得未来车载汽车电⼦电⽓架构系统的开发越来越复杂。
汽车开放系统架构 AUTOSAR 代表的层次化、模块化、平台化技术则是汽车电⼦软件开发的重要趋势。
在电动汽车的三⼤电控系统中(电机控制、电池管理、整车控制),电机控制作为核⼼之⼀,其软件架构的研究设计对于汽车电控系统的开发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以电动汽车⽤驱动电机作为研究对象,以 AUTOSAR 开发架构为基础,对电机驱动控制系统软件架构设计与开发进⾏探究,并在此基础上对电机过调制控制算法以及旋变软解码技术进⾏详细研究。
电动汽车的电机控制软件基于 AUTOSAR开发的意义在电动汽车的三⼤电控单元中,电机驱动控制作为其中的核⼼,其性能⾼低对汽车动⼒性和操纵性有直接的影响。
和传统电机调速系统和伺服电机系统相⽐较,车⽤驱动电机系统的开发除了⾼功率密度、宽调速范围等性能需求外,对于安全性和可靠性也有着更⾼的要求。
提⾼车⽤电机控制软件的可复⽤性,增强系统软件的可配置性,改善系统软件的可靠性与稳定性对于车⽤电机控制系统开发有着重要意义。
旋变解码研究对于电机⽮量控制⽽⾔,往往需要获取电机的转⼦位置⾓度,⾓度的测量常⽤的⽅法有磁性编码器、光电码盘、电涡流传感器和旋转变压器等。
其中,磁编码器是基于磁阻效应或霍尔效应的轴⾓传感器,输出信号是基于转⼦位置的正余弦函数,其结构简单鲁棒性强,不受潮湿环境影响,但受⾼温和⽓隙限制;光电码盘体积⼩,分辨率⾼,抗电磁⼲扰能⼒强,但转速受限,最⾼可测转速在 3000rpm 左右;电涡流传感器灵敏度⾼,响应速度快,受环境影响较⼩,但其精度有限;旋转变压器可靠性⾼,不同环境适应能⼒强,不受温度和振动等因素影响,因此⼴泛应⽤于电梯、雷达、机载仪器等伺服系统和⼯业⾃动化领域。
电动自行车用电机及控制器 行业标准-2018说明书

性能参数代号用 8 位阿拉伯数字表示。第 1、2 位表示电机的额定电压数值,单位为 V;第 3、4、 5 位表示额定功率,额定功率的单位为 W;第 6、7 位表示电机额定转速数值的前两位数,第 8 位表示 对应转速的整数位数,额定转速的单位为 r/min。
3.1.5 派生代号
ICS 43.140 Y14
中华人民共和国
行业标准
××/T ×××××—××××
代替 QB/T 2946-2008
电动自行车用电机及控制器
Motor and Controller used for Electric Bicycles 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征求意见稿)
(本稿完成日期:2018-4-27)
控制器接受制动断电指令后,应能停止输出。 5.4.5 堵转保护功能
控制器在电机堵转情况下,应能在 5 s 内停止输出。 5.4.6 相间短路保护功能
电机相线间发生短路时,控制器应能自动停止输出;故障解除后,控制器各功能正常。 5.4.7 启动时防失控保护功能
当接通控制器电源时,若控制器调节装置信号没有复位,控制器应自动停止输出;调节装置重新复 位后,应恢复正常调节功能。 5.4.8 运行时防失控保护功能
×××× - ×× - ××发布
发布
×××× - ×× - ××实施
前言
××/T ×××××—××××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QB/T 2946-2008《电动自行车用电动机及控制器》。 本标准与QB/T 2946-2008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名称及相关内容,将“电动机”修改为“电机”; ——在型号命名中 删除转矩代号,增加额定功率代号;删除了有刷直流电机和控制器代号、开关 磁阻电机和控制器代号; ——增加了一般规定,增加了电动自行车轮辋、引出线要求,提高了使用环境温度; ——删除了额定转矩、定子电阻、定子电感、空载电流、质量、噪声要求和试验方法; ——修改了电机效率要求和试验方法; ——修改了控制器主要功能,“过流保护功能”名称修改为“限流保护功能”,修改了调节功能、 欠压保护功能、限流保护功能、制动断电功能要求和试验方法,增加了堵转保护功能、相间短路保护功 能、启动时防失控保护功能、运行时防失控保护功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修改了绝缘电阻、电机短时过载、电机温升、控制器短时过载要求和试验方法; ——修改了低温、高温要求和试验方法;删除了防淋水要求和试验方法,增加防溅水、防喷水、高 低温循环要求和试验方法; ——增加了无线电骚扰特性、控制器老化要求和试验方法; ——修改了外观要求,增加了电机运转要求; ——修改了检验规则中出厂检验抽样方案、周期检验抽样方案。
电控和自控运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电控和自控运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一、总则为了确保电控和自控设备运行过程的安全性,保护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提高生产效率,制定本技术操作规程。
二、定义1. 电控设备:指通过电气信号控制和调节的设备,包括开关、控制器、电动机等。
2. 自控设备:指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实现对设备的控制和调节的设备,包括传感器、执行器、监控设备等。
三、操作前准备1. 检查设备:进行设备巡检,确保设备运行正常,无明显故障。
2. 检查电源:检查电源稳定性,确保供电正常,防止电压不稳引发设备故障。
3. 检查接地:确保设备接地良好,防止触电和设备漏电。
四、操作流程1. 接通电源:按照正确操作顺序,依次打开电源开关,确保供电平稳。
2. 启动设备:按照设备启动顺序,依次启动设备,防止设备同时启动造成电流冲击。
3. 观察运行:观察设备运行状态,检查是否正常运转,防止设备异常造成安全事故。
4. 调节控制:按照工艺要求,进行设备参数的调节和控制,确保设备运行在合适的工作状态。
5. 监测设备:使用监测设备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和报警。
6. 停止设备:按照逆序,依次关闭设备,确保设备停止运行,并断开电源。
7. 故障处理:如遇设备故障,按照相关处理程序进行故障排除和维修。
五、安全注意事项1. 严禁擅自更改设备控制参数,必须经过授权和合理的维护人员进行操作。
2. 在操作过程中,应关注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声音,如有异常应及时停机检查。
3. 禁止私拉乱接电源线路,必须按照规范进行接线和接地。
4.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个人防护装备,防止触电和相关伤害。
5. 禁止将易燃、易爆物品带入设备操作区,确保操作现场干净整洁。
6. 在操作过程中,禁止踩踏设备或乱动操作部件,以免造成设备损坏和人员伤害。
7. 对于不熟悉的设备,应进行培训和操作指导后方可操作。
8. 严禁操作人员酒后操作设备,必须保持清醒状态。
六、紧急情况处理1. 火灾事故:如发生火灾,应立即切断电源,用合适的灭火器进行扑灭,报警并组织疏散人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4.2 最大过载功率 电机及其控制器在最大过载电流条件下 ,电机转速大于等于额定转速运行,持续
3min 以 上 ,电机的输出功率达到最大过载功率,绘制不同转速下的最大过载功率特性 曲线,同时检查温升不超过表 2 给出的限值。
表 2 短时过载特性的温度最高限值
电机部件
定子绕组 、转子绕组
试验初始值 试验最终值
5.2.1 额定电压 在额定运行条件下,电机运转 时,在电机、控制器端子间电压 。
5.2.2 额定转速 电机在额定运行条件下 ,输出轴的转速。
5.2.3 额定转矩和额定功率
在规定的运行条件下 ,电机在额定转速时输出额定功率的转矩为额定转矩。 额定
转矩与额定转速的乘积为额定功率,由下式计算:
Pe
=
MeNe 9549
2003 年度电动汽车重大专项
电机及其控制器技术规范
(第二次修改稿)
拟制单位:电动汽车专项总体办公室 北京理工大学 二○○三年八月
1 总 则
1.1 电动汽车是一种道路车辆 ,工作条件恶劣,工作负荷与转速变化范围大 ,且变化 剧 烈, 空间受到很大限制 。对电机及控制器的比功率和性能要求严格 ,对安全性和可 靠 性 要 求 高 。 同时, 实 现 电 机 及 其 控 制 器 的 最 佳 匹 配 与 整 合, 将 两 者 作 为 一 个 系 统 来 考核、检验和评价是必要的。电机及其控制器除了遵守和满足 现有的相关标准和法规 外 ,提 出 以 下 技 术 规 范, 便 于 科 学、准 确、 全 面 地 对 电 动 汽 车 电 机 及 其 控 制 器 进 行 评 价和性能对比。 本技术规范作为电机及其控制器的产品型式试验和验收的依据。
电机及控制器应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 ,在正常工作时, 其热态接触电流≤ 2mA。 7.8 绕组对地耐电压
耐电压试验通常使用工频正弦交流电(也可采用近似正弦波的交流电,频率为
第5页 共7页
25~100Hz)。如果定货前经用户和制造厂双方同意 ,也可以使用直流电 。
应在被试绕组和机座之间轮流施加试验电压 ,而非被试绕组均与机座相连, 仅对 所有部件安装到位的新造电动机才施加满值电压。试验应在上述各项例行试验完成后 , 且电动机处于热态时立即进行。
根据所选 用的试验方法 ,试验电压为表 3 所列出电压值的最大值。试验电压应逐 渐地施加上去。 初始电压不应超过最终值的 1/3, 达到最终值后 ,应 保 持 60s。
表 3 对地试验电压
组号
绕组
交流电试验
试 验 电 压 ( V)
2 × U dc + 1000 或
2 × U rp / 2 + 1000 或
B 85℃ 130℃
绝缘等级
F 100℃ 155℃
H 120℃ 180℃
200 130℃ 200℃
5.5 堵转特性
第4页 共7页
为保证电动汽车具有足够的起步转矩。电机及其控制器要达到合同规定的堵转特 性 ,堵转电流不应超过规定的最大电流 。堵转试验在电机及其控制器接近实际冷却状 态 下 进 行。试验时, 将转子堵住 ,施加的堵转电流不超过规定的最大电流, 测试转子 在各个不同的角位(沿转子周围均匀分布取 5 个点)堵住时产生的转矩值,取其最小 值 ,即为堵转转矩,堵转转矩的持续时间为 20s,电机和控制器的温升不超过表 2 规 定的限值。 6 回馈制动特性 6.1 电动汽车减速或下坡行驶时 ,电机处于惯性旋转或被拖动,电动机转换为发电机 工作状态 。发电机通过控制器应能给出 125%的额定电源电压,给动力蓄电池组充电。 6.2 测试回馈制动特性时,充电的最大电流幅值能达到电机及其控制器驱动时电源提 供的额定电流值的 50%,回馈时间为 1min。 7 绝缘电阻 7.1 安全接地
4 使用环境条件 4.1 温度
在 -25℃~+60℃ 条件下 ,在正常负荷下,电机及其控制器按合同规定的定额可靠运 行,温升符合表 1 中规定的限值。
4.2 相对湿度 在 100%的相对湿度条件下 ,电机及其控制器能正常工作。
4.3 城市工况和市郊工况 具体要求见 GB/T 18488.1-2001 附录 B。
4.4 盐雾 电机及其控制器 应具有一定的抗盐雾能力, 并能满足 GB/T2423.17- 93 中的规定。
4.5 机械强度 在控制器壳体的 30×30cm2 面 积 上 加 100kg 重 力, 不发生明显的机械变形。
4.6 承受振动 根据电机及其控制器的安装部位,按 照 GB/T18488.2-2001 中 5.1.2 的规定, 承受
第3页 共7页
η=
Pe PCI
= ηmηc
(2)
式中: ηm —电机效率; ηc—控制器效率。
5.2.5 超速试验 额 定 电 压下,电机空载运行的最高转速。应 在 约 1.2 倍最大工作转速下运行 2min,
再在额定情况下运行 1h,未出现异常。
5.2.6 最大工作转速 引 用 GB/T 18488.1- 2001 中 5.22 节要求, 并持续运转时间不应小于 3min。
H
定子绕组 、转子绕组
电阻法
130℃
155℃
180℃
滑环、换向器
电温度计法
120℃
120℃
120℃
200 200℃ 120℃
5.2 特征值 电机及其控制器特性的参数按照运行条件和性能要求的合同规定值称为电机特性
的特征值 。下列特征值应满足厂商与委托单位协商的合同规定 。
5.4 短时过载特性 在做下列两项试验前 ,电机及其控制器为冷态 。
5.4.1 最大过载转矩 电机及其控制器在最大过载电流条件下 ,电机转速小于等于额定转速运行时 ,持
续 时 间 为 5min,电机的最大负载转矩,称为最大过载转矩。绘制不同转速下的最大过 载转矩特性曲线,同时检查温升不超过表 2 给出的限值。
3 技 术 文 件
3.1 电机及其控制器研制产品应按照合同要求提供技术文件及相应的图样制造,出厂 时应出具研制产品合格证。
第1页 共7页
3.2 电机及其控制器研发单位应在检查验收试验一周前向车辆总体组及验收试验单 位提交电机、 控制器的设计说明 、技术条件 、电路原理图 、安装位置尺寸图 、接线线 路图以及使用说明书等完整的技术文件。
第2页 共7页
源 时,在额定条件下, 整个工作转速范围内 (每 200r/min 一个测试点 ),测试控制器 的输入电压、输入电流、电机输出轴的转矩 、效率、功率与转速的函数关系或特性曲 线。
5.1.2 有制动工况的电机及其控制器
对于有制动工况的电机,应表示出输入转矩 、输出电压、输出电流、输出功率与 转速的函数关系及其曲线。
3.3 根据合同与接口协议的规定 ,以书面报告和图样提交样机的外形尺寸、接口尺寸 及 安 装 尺 寸 、 单机( 含 附 件)总 重 量 , 计 算 出 体 积 比 功 率 与 重 量 比 功 率 等 指 标, 并符 合合同的要求。
3.4 检查电机及其控制器冷却方式与冷却部件安装尺寸,必须符合合同或技术协议的 要求。
(1)
式 中: Pe — 电机额定功率 kW M e — 电机额定转矩 N⋅m Ne —电机额定转速 r/min
5.2.4 电机及控制器整体额定效率η
在额定条件下 ,电机在额定转速工作时,电机转轴的输出功率 Pe 除以控制器的输 入功率 PCI, 或等于电机效率与控制器效率乘积 ,称为电机及其控制器的整体效率。
电机及其控制器中能触及的金属部件与外壳接地点处的电阻不应大于 0.1Ω,接地 导线必须用黄 /绿相间的双色线,接地点应有明显的接地标志。 7.2 冷态绝缘电阻
电机定子绕组对机壳的冷态绝缘电阻应大于 20MΩ 。 7.3 热态绝缘电阻
电 机 在 室温、热态和受潮后都应有足够的绝缘电阻值。额定功率在 200kW 以下的 电机,在湿热实验后,其热态绝缘电阻应不低于 0.5MΩ。 7.4 控制器中各带电电路与地(外 壳)之间的绝缘电阻在环境温度 40℃和相对湿度 95% 时,应大于等于 1MΩ。 7.5 控制器中带电电路之间及带电零部件与导电零部件或接地零部件之间的电气间隙 与爬电距离应符合 GB/T12668.2-2000 中 4.3.13 的 规 定。 7.6 电机 绕组的匝间绝缘应达到 GB/T14711-1993 中 9.2.1 的 要 求。 7.7 接触电流
除第二组之外的
1
所有绕组
直流电试验
U rpb / 2 + 1000 3 .4 × U dc + 1700 或
2 . 4 × U rp / 2 + 1700 或
1 .2 × U rpb + 1700
同步电动机励磁
2
绕组
交 流 10 Ue,或直流 17Ue 最小值:交流 1500V 或直流 2550V 最大值:交流 3500V 或直流 5950V
注 : — Udc 可 能 施 加 在 直 流 环 节 的 最 高 对 地 平 均 电 压 , 此 时 供 电 网 网 压 为 最 高 电 压,电 机 处 于 牵 引 状 态; Urp — 可 能 施 加 在 电 机 绕 组 上 的 最 高 对 地 重 复 峰 值 电 压 ,此 时 供 电 网 网 压 为 最 高 电 压 ,电 机 处 于 牵 引 状 态 ( 重复蜂值电压 :变 流 器 输 出 电 压 ( 非瞬变 )波 形 的 尖 蜂 值 );
5.3 高效区特性 在 5.1 相同条件下, 电机及其控制器的整体效率大于 85%的效率特性曲线范围内
的连续额定特性列为高效区特性及其曲线区 ( 每 200r/min 一 个 测 试 点)。
条件允许时,最好在转矩与转速坐标上绘制等效率曲线 ,含效率η=0.75 至 0.95 在内的五条等效率曲线取代高效区特性。
GB/T 18387-2001 GB/T 18488.2-2001 JT/T 325-2002 GB 10068-2000 GB/T17619-1998 GB/T 10069.1-1988 GB/T 10069.2-1988 GB 10069.3-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