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钒钛磁铁矿矿床特征分析

合集下载

钒钛磁铁矿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及成因综述

钒钛磁铁矿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及成因综述

49矿产资源Mineral resources钒钛磁铁矿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及成因综述张雪瑞(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四川 成都 610059)摘 要:钒钛磁铁矿矿床是全球金属钒和钛的主要来源,约占全球钛资源量的80%以上,钒资源量的70%以上,成为各大矿业公司的重点勘查和开采对象。

由于钒钛磁铁矿矿床属产于镁铁-超镁铁质岩体的典型岩浆矿床,其矿床成因与地幔柱活动相关,因而一直是矿床学家研究的热点。

本文通过搜集国内外关于钒钛磁铁矿矿床的资料,简要介绍了钒钛磁铁矿矿床的含矿岩体形态、矿体特征和成矿地质背景等内容,并以经典成因理论和中国攀西地区成矿控制因素为重点对矿床成因模式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钒钛磁铁矿矿床;地质特征;成因模式中图分类号: P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0)23-0049-2 收稿日期:2020-12作者简介:张雪瑞,男,生于1994年,汉族, 四川成都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地质学(岩石学、矿物学、矿床学) 。

1 钒钛磁铁矿矿床的地质特征1.1 钒钛磁铁矿矿床的定义钒钛磁铁矿矿床在形成过程中与大型铁质镁铁-超镁铁质层状岩体和斜长岩杂岩体密切相关,属晚期岩浆矿床[1]。

该矿床中最主要的矿石矿物是磁铁矿和钛铁矿,二者通常呈格架状、叶片状构造紧密连生。

同时,由于钒通常以类质同像混合物的形式产于磁铁矿中,因此被称为钒钛磁铁矿矿床。

含矿的超基性-基性岩体常与大规模的大陆溢流玄武岩在时空上紧密伴生,并且它的母岩浆主要由高镁玄武岩提或苦橄榄质组成;因此,据信这种在铁质-超基性侵入体中发生的岩浆沉积与地幔柱活动直接相关[2]。

表1列出了世界上主要的大型含钒钒磁铁矿床。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钒钛磁铁矿床位于在南非Bushveld 杂岩体中,其钒和钛的储量分别达到260万吨和2.1亿吨。

我国的钒钛磁铁矿床以攀西地区的攀枝花、红格和白马岩体为代表,其组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钒钛磁铁矿矿集区,赋存着超过880万吨的钒和8.7亿吨的钛,分别占世界资源量的11%和38%。

攀枝花铁矿报告

攀枝花铁矿报告

攀枝花钒钛磁铁矿矿床攀枝花钒钛磁铁矿矿床位于四川省攀枝花境内,属仁和区银江乡及市东区所辖,地理坐标东经101o45`45"~101o47`08",北纬26o36`15"~26o37`15"。

矿体长35Km,宽约2Km,储量近百亿吨。

成昆铁路纵贯攀枝花市区,市区内有支线横贯东西各矿区,公路可直通成都、昆明、交通极为方便。

丽江、大理;市区内公路四通八达,并有公交线直通矿区,攀枝花钒钛磁铁矿矿床是世界闻名、中国最大的钒钛磁铁矿矿床,现己成为我国重要钢铁基地之一,也是钛、钒原材料重要生产基地。

图1 攀枝花市交通位置图一、区域地质概况攀枝花铁矿地处杨子地台西缘盐源—丽江台缘拗陷与康滇地轴(中段)的交接部位,其成矿受区域性南北向的安宁河断裂、磨盘山—昔格达断裂和攀枝花断裂组成的川滇南北向造带(北段)及加里东期—海西期基性、超基性岩浆活动的控制。

矿体产于侵入震旦系上统大理岩中的海西期辉长岩体中,岩体作北东30o 方向延伸。

矿体呈似层状, 层位稳定, 规模巨大。

因受断裂切割分为朱家包包、兰家火山、尖包包、倒马坎、公山、纳拉箐6个矿段。

矿源主要来自于地幔,矿石主要是钒钛磁铁矿。

1、地层矿区出露地层较简单,仅有震旦系上统灯影组;三叠系上统丙南组、大莽地组、宝鼎组;第三系昔格达组和第四系。

1.1 震旦系上统灯影组出露于攀枝花辉长岩体东南侧的岩体底板,受海西期花岗岩影响及构造破坏,该层残缺不全,且普遍变质,岩性为大理岩。

在兰家火山主峰下可明显分为二层:下部为镁橄榄石蛇纹石化大理岩,主要矿物成分为方解石、镁橄榄石、蛇纹石、透闪石等,厚150m;上部为透辉石、透辉石大理岩互层,矿物成分为透辉石、方解石、透闪石等,厚75m。

1.2 三叠系上统丙南组分布于新庄、硫磺沟、岔河一带,为紫红色砂岩、砾岩互层,上部过渡为紫红色页岩。

与大莽地组呈假整合接触,厚度为206m。

大莽地组分布于大莽地、红泥一带,以粗砂岩、砾岩为主,夹页岩及煤层,厚度为2156m。

四川省攀枝花务本钒钛磁铁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四川省攀枝花务本钒钛磁铁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图 2 Z 3 2 、Z 8 5柱 状简 图 K 20 K0
23 区构 造特征 _矿
矿 区地 处攀 枝花 断裂 西北缘 ,断裂构 造发 育 。主要 有 F、F两条 断层 。
图 1 务 本辉 长 岩体 区域 相 对 位 置 略 图
区域 地层 总 体为 一套 深变 质 的片麻 岩混 合 岩形 成 的结 晶基底 ,以辉绿 岩 、玄 武岩 及 中酸 性火 山岩 、
细碧岩等组成 的蛇绿岩套及中一浅变质火山岩和碎屑岩组成褶皱基底 。沉积盖层主要为巨厚的钙碱性火 山岩 系及 沉积碎 屑 岩系 、过渡 型碱 性橄榄 玄 武岩浆 、含 煤建 造一 类磨 拉石一 膏 盐红 色沉 积 。 区域 构造 为 一系列 南 北 向或近 于南 北 向断 裂带 或褶 皱组 成 ,产要 构造 活 动发 生 于晋 宁期 ,经 历 了澄 江期 、加里东期 、华力西期 、印支期 、燕山期等 ,形成一个 以褶皱及逆断层为主的南北 向先张后压的构 造带 。主要有 金 河一 箐河 断裂 、安 宁 河一 昔格 达 断裂 、攀枝 花 断裂 等 ,这些 断 裂具 有规模 大 ,延 长 达数 百公 里 ,宽度 达 数公 里 ,由若 干互 相 平行 的断 裂组 成 。在 不 同的地 质年 代 中有各 类 不 同岩浆 沿 断裂 带及
第四系地层覆盖在矿区其余所有地层上 ,厚度为 18 第三系地层主要覆盖在含铁辉长岩体及三叠 ~ m; 系 砂泥 岩地 层之上 ,厚 度 为 16 m;正长 岩 、正长 斑岩 、角 闪正 长岩 、‘ 面岩 等后期 岩 体覆 盖在 含矿辉 -0 粗 长 岩体 之上 , 度 达 30 60 图 2) 含矿 辉长 岩体顺 层 间断裂 侵 入到震 旦 系灯影 组 、 音崖 组地 层 中 , 厚 0— 0 m( ; 观 与震 旦 系地层 呈侵 入接 触关 系 ( 图 2) 如 。 22矿 区岩体特 征 . 矿区岩浆岩主要有华力西期的辉长岩体 ( 务本岩体 ) 、印支期 的正长 ( ) 、燕山期的角闪正长岩 斑 岩 及 粗面 岩等 。 务本岩体为矿区含矿辉长岩 , 出露面积约 2 0 m , . k 呈北东一南西延伸, 5 长约 20m、 60 10 m; 60 宽 0 ~4 0 从 物探 异 常分 析 ,在矿 区内的 雷神庙 附 近折 向南 被后 期形 成 的角 闪正 长岩 和正 长 岩覆 盖 ,覆盖 辉 长岩体 长度约 20 m, 0 0 因此 , 务本岩体总长度 > 60 宽 60 10m, 出露面积大一倍 ; 40m, 0 — 50 较 岩体总体倾 向南东 , 倾角 4。~0 , 0 5 。 具单斜构造 。含矿岩体规模较大 , 钒钛磁铁矿呈似层状产出 , 层位较稳定 ; 层状构造由 不 同矿物成分或浅色岩与暗色岩相互更替而形成 ,原生层状构造和岩体分布方 向与围岩产状一致 ,含矿 辉长岩浆结晶分异作用十分清晰。 务本岩体从上往下大致可分为 四个岩相带 : 上部岩相带、中部岩相带 、 下部岩相带 、 底部岩相带 ,其中底部岩相带为矿区的主要含矿岩相带 ,主要为深色 ( 或暗色 ) 粗粒层 中一 状 辉长 岩 ;下部 岩相 带为深 色一 色 的 中一 浅 细粒 层状 辉长 岩 ,中部 岩相 带为 深色 一 色 ( 浅 以浅 色 为主体 )的 中一 细粒 ( 以细粒 为主 )层状 辉长 岩 ( 夹少量 辉 石岩 ) 部岩带 为浅 色细 粒层 状辉 长岩 ) ,上 。

攀枝花红格钒钛磁铁矿区深部及外围找矿方法分析

攀枝花红格钒钛磁铁矿区深部及外围找矿方法分析

攀枝花红格帆钛磁铁矿区深部及外围找矿方法分析胡毅,廖阮颖子,张明胜,宋俊林(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一O六地质队,成都611130)摘要:红格矿区是我国目前最大的肌钛磁铁矿资源基地,红格基性一超基性含矿岩体主要受区域的三级控岩构造控制。

由于大黑山玄武岩浆的喷溢及正长岩体、花岗岩体的破坏,以及后期构造运动的影响,使该区第三级控岩构造转化为以南北向的挤压构遥为主。

并把原来可能系一个完整大岩体分割成了现在的大小不等、岩相带不全、剥蚀程度不同的十余个岩体(块)组成的岩体(块)群。

研究红格岩盆分布特征拓展找矿空间取得外围找矿突破;利用“攀西杂岩层状韵律旋回模式”就矿找矿、预测深部矿体,探边摸底;最后以地磁异常加深部钻孔验证定位深部矿体,是红格矿区深部及外围勘查取得重大进展的有效找矿方法组合。

关键词:轨钛磁铁矿;找矿方法;红格中图分类号:P618.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995(2019)03-0432-05DOI:10.3969/j.issn.l006-0995.2019.03.017四川攀西地区红格锐钛磁铁矿矿田赋存于华力西期红格基性一超基性层状杂岩体中。

在此岩体范围内现已发现大、中型帆钛磁铁矿区8处,探明铁矿石资源储量达50亿吨以上,红格矿区就是其中之为我国目前最大的饥钛磁铁矿资源基地。

红格矿区深部及外围区域同样显示出巨大的找矿前景和资源潜力。

结合红格矿区整装勘查成果,总结近几年的找矿方法及认识,以期对该矿区或同类型矿的勘査提供参考与启示。

1理论找矿,精准预测找矿靶区1-1利用大岩盆理论拓展第二找矿空间红格基性一超基性含矿岩体主要受区域的三级控岩构造控制。

在工作区内由于大黑山玄武岩浆的喷溢及正长岩体、花岗岩体的破坏,以及后期构造运动的影响。

使该区第三级控岩构造转化为以南北向的挤压构造为主。

并把原来可能系一个完整大岩体分割成了现在的大小不等、岩相带不全、剥蚀程度不同的安宁村一潘家田、白草一阳雀簣、猛粮坝一雷打石、马鞍山、中梁子一黑谷田、路枯南北矿区,湾子田一野猪沟、新九、中干沟、秀水河等十余个岩体(块)组成的岩体(块)群,形成相互独立又具有联系的矿床(图1)。

攀枝花钒钛磁铁矿矿床特征分析

攀枝花钒钛磁铁矿矿床特征分析

攀枝花钒钛磁铁矿矿床特征分析攀枝花的矿产和能源具有全国意义的比较优势。

全市共发现矿产76种,其中钒、钛蕴藏量分别占全国的63%和93%。

周边地区的矿产资源也很丰富。

距攀枝花市区150公里以内可建大型水电站6座(装机2 710万千瓦),现有和在建的火电装机111.2万千瓦,境内发电装机将达511.1万千瓦,年发电量可达250亿千瓦时。

该矿床位于四川省渡口市东北12km处。

储量近百亿吨,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岩浆型钒钛磁铁矿矿床。

渡口市是我过西南地区最大的钢铁冶金量和企业所在地,意义重大(图1-1)。

一、区域地质概况区内最古老的底层为上震旦系。

分两层,下部是蛇绿岩石化大理岩;上部是透辉石大理岩互层。

上三叠纪底层在本地区最发育,分布在矿区北部和西北部,其底部是紫红色沙砾岩;上部为灰绿色砂岩与黑色页岩互层,含煤。

老第三系紫红色沙砾岩呈水平或近水平,不整合覆盖于老底层之上(图1-2)。

含矿岩层位于康滇地轴中断西缘的安宁河深大断裂带中,受安宁河深大断裂次一级NE向控制。

岩体呈NE30°方向延展,长35km,宽2km,与震旦纪地层整合接触。

向北西倾谢,呈单斜状(实为务本-攀枝花岩盆状的东南部分)。

岩体内部层状构造明显,不同成分矿物构成的浅色岩和暗色岩相互更叠交替,岩层之间为过渡关系。

原生层状构造与围岩产状一致,硅酸盐矿物均作线状平行排列。

岩体自上而下大体分为五个相带:1、顶部浅色层状辉长岩带:厚800米左右,浅色矿物含量超过一半,暗色矿物条带稀疏穿插于其中,此岩层与顶部三叠系岩层呈断层接触关系。

2、上部含矿带:厚10—100m,主要是铁辉长岩,夹有少量浸染状矿石。

其中磷灰石含量丰富,过15%。

3、下不暗色层状辉长岩带:主要是暗色矿物含量高,超过55%,形成密集条带状,夹有含铁辉长岩薄层纪钒钛磁铁矿石条带。

厚度在150--600m之间。

4、底部含矿层:厚60--500m,这是主要含矿层。

由各种类型的钒钛磁铁矿矿石组成,夹有含层状暗色辉长岩。

四川省攀枝花新街钒钛磁铁矿矿床地质特征

四川省攀枝花新街钒钛磁铁矿矿床地质特征

54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四川省攀枝花新街钒钛磁铁矿矿床地质特征罗启超1,周 杨2(1.成都理工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四川 成都 610059;2.中国地质大学 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摘 要:攀西地区是我国钒钛磁铁矿重要成矿带和铁矿石基地。

攀枝花钒钛磁铁矿矿石有着丰富的有益元素,其中铁、钛、钒被开发利用,伴生元素钴、镍元素等,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到目前为止,却没有被有效的利用。

在广泛搜集、整理了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现有的地质资料和相关稀有分散元素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大致总结了攀枝花新街矿区中钴镍的分布状况,为下一步回收利用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综合来看,在铁矿开发利用过程中,钴与镍主要富集在磁铁矿中,在对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时,也具有综合利用价值。

关键词:新街钴镍分布特征中图分类号:P5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0)07-0054-2收稿日期:2020-04作者简介:罗启超(1994-),男(汉族),四川绵阳人,硕士,研究方向:矿产普查与勘探;1 区域地质概况攀西地区是我国钒钛磁铁矿非常重要的一个成矿带,区内遍布各类时期的基性-超基性岩,侵入岩和喷出岩都十分发育。

区域内的基性-超基性岩,主要出露于安宁河、绿汁江流域。

区内地层主要受南北向的断裂带控制,呈南北向带状展布,其次是在会理一带,呈东西向的带状展布。

2 矿床地质特征2.1 岩体特征新街岩体位于川滇南北向裂谷带中段的安宁河断裂与昔格达断裂之间,岩体底板为中二叠世晚期的峨眉山玄武岩,顶板为与峨眉山玄武岩同期的正长岩。

此外,岩体的某些地段完全包裹在峨眉山玄武岩中[1]。

新街岩体与峨眉山玄武岩是同源岩浆演化过程中不同岩相的产物。

图1 新街矿床地质简图(据攀枝花地质综合研究队改编,1981)新街岩体是一个北西-南东向的椭圆形层状基性-超基性岩体。

岩体长7 km,宽1km-1.5 km,为白马钒钛磁铁矿带向南的延伸部位。

攀枝花钒钛磁铁矿资源及矿物磁性特征

攀枝花钒钛磁铁矿资源及矿物磁性特征
20 多年选矿厂生产实践表明 ,已采用过的 <600 mm ×1 800 mm 磁选机 、<750 mm ×1 800 mm 磁选 机 ,其筒体表面平均磁场强度分别为 10314 kA/ m 、 119134 kA/ m ,虽然取得了较好的选别指标 ,但其粗 选尾矿含铁高 ,仍需扫选作业处理 。目前粗选作业 采用 <10 50 mm ×3 000 mm 磁选机 ,其磁场强度
·29 ·
总第 295 期 金 属 矿 山 2001 年第 1 期
磁选分离有用矿物及脉石矿物 。 根据物料的磁化强度和比磁化系数与磁场强度
的关系特性 ,可以推荐需要的磁选机磁场强度 。长 沙矿冶研究院和北京矿冶研究总院测定出钒钛磁铁 矿的最 大 比 磁 化 系 数 时 的 理 论 外 磁 场 强 度 为 41 kA/ m 和 41185 kA/ m ,其数据十分相近 。在选用合 理的磁选机磁场强度时 ,考虑到各种工艺因素制约 , 一般是理论值的 212~ 214 倍 ,即磁选机磁场强度 选用 9012~ 9814 kA/ m 和 92107~ 99179 kA/ m 之 间为最佳 。另外 ,合理的磁场强度也可根据物料磁 化强度达到饱和值的 70 %或 80 %数据来确定 ,其值 约 87152~ 103143 kA/ m 或 12713~ 139123kA/ m , 但具体数据需在生产实践中进一步确定 。 312 攀钢密地选矿厂所用磁选机磁场强度
钒钛磁铁矿属于磁铁矿类型之一 ,其中的有价 矿物钒钛磁铁矿为强磁性矿物 ,钛铁矿为磁性矿物 , 而非金属硅酸盐矿物为非磁性矿物 。因而从纯粹的 选矿角度来看 ,易于用磁选法将其富集 。除此之外 , 由于这些矿物之间还存在着比重差以及可浮性差 , 也可用重选法和浮选法进行分选 。不过从各方面的 经济综合考虑 ,针对钒钛磁铁矿这类矿石而言 ,用磁 选方法显然是较为经济 、理想的 。在世界范围内 ,钒 钛磁铁矿选矿多数采用磁选法 ,也有采用联合选矿 法。

钒钛磁铁矿基本情况

钒钛磁铁矿基本情况

钒钛磁铁矿基本情况我国钒钛磁铁矿床分布广泛,储量丰富,储量和开采量居全国铁矿的第三位,已探明储量98.3亿吨,远景储量达300亿吨以上,主要分布在四川攀枝花地区、河北承德地区、陕西汉中地区、湖北郧阳、襄阳地区、广东兴宁及山西代县等地区。

其中,攀枝花地区是我国钒钛磁铁矿的主要成矿带,也是世界上同类矿床的重要产区之一,南北长约300km,已探明大型、特大型矿床7处,中型矿床6处。

钒矿资源较多,总保有储量V2O5 2596万吨,居世界第3位。

钒矿主要产于岩浆岩型钒钛磁铁矿床之中,作为伴生矿产出。

钒矿作为独立矿床主要为寒武纪的黑色页岩型钒矿。

钒矿分布较广,在19个省(区)有探明储量,四川钒储量居全国之首,占总储量的49%;湖南、安徽、广西、湖北、甘肃等省(区)次之。

钒钛磁铁矿主要分布于四川攀枝花-西昌地区及河北承德地区,黑色页岩型钒矿主要分布于湘、鄂、皖、赣一带。

钒矿成矿时代主要为古生代,其他地质时代也有少量钒矿产出。

钛矿主要为钒钛磁铁矿中的钛矿、金红石矿和钛铁矿砂矿等。

钒钛磁铁矿中的钛主要产于四川攀枝花地区。

金红石矿主要产于湖北、河南、山西等省。

钛铁矿砂矿主要产于海南、云南、广东、广西等省(区)。

钛铁矿的TiO2保有储量为3.57亿吨,居世界首位。

钛矿矿床类型主要为岩浆型钒钛磁铁矿,其次为砂矿。

从成矿时代来看,原生钛矿主要形成于古生代,砂钛矿则于新生代形成。

含钒钛磁铁矿岩体分为基性岩(辉长岩)型和基性-超基性岩(辉长岩-辉石岩-辉岩)型两大类,前者有攀枝花、白马、太和等矿床,后者有红格、新街等矿床。

总的来说,两种类型的地质特征基本相同,前者相当于后者的基性岩相带部分的特征,后者除铁、钛、钒外,伴生的铬、钴、镍和铂族组分含量较高,因而综合利用价值更大。

钒钛磁铁矿不仅是铁的重要来源,而且伴生的钒、钛、铬、钴、镍、铂族和钪等多种组份,具有很高的综合利用价值。

钒钛磁铁矿一般技术路线为磁选-重选-浮选、浮选-磁选-重选、磁选-浮选-重选-浮选、浮选-弱磁-强磁-重选等相结合的选矿工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攀枝花钒钛磁铁矿矿床特征分析
攀枝花的矿产和能源具有全国意义的比较优势。全市共发现矿产 76 种,其 中钒、钛蕴藏量分别占全国的 63%和 93%。周边地区的矿产资源也很丰富。距 攀枝花市区 150 公里以内可建大型水电站 6 座(装机 2 710 万千瓦),现有和在 建的火电装机 111.2 万千瓦,境内发电装机将达 511.1 万千瓦,年发电量可达 250 亿千瓦时。该矿床位于四川省渡口市东北 12km 处。储量近百亿吨,是我国规模 最大的岩浆型钒钛磁铁矿矿床。渡口市是我过西南地区最大的钢铁冶金量和企业 所在地,意义重大(图 1-1)。
成矿时代 多为元古代,也见于古生代。
共生矿床 铬铁矿矿床、铜镍硫化物矿床、铂族元素矿床。
矿床特征
矿体特征 大多数重要矿体成层状平行于火成堆积层理分布于层状岩体 的辉长岩及斜长岩为主的岩相带,多见于每个岩相旋回的底部。围岩多为辉长岩、 斜长岩、辉长苏长岩,矿层与下部围岩多为突变接触,与上部围岩多为渐变接触
成矿环境 矿床形成于地壳下部的大型幔源深成岩套中。
赋矿岩体 类型包括:(1)纯橄岩-方辉橄榄岩-橄榄岩-辉石岩-苏长岩辉长岩-斜长岩等岩相构成的镁铁质-超镁铁质层状侵入体;(2)(橄长岩)-(苏 长岩)-斜长岩-(铁闪长岩)层状侵入体;(3)(橄榄岩)-(辉石岩)-辉长岩层 状侵入体;(4)斜长岩-辉长岩杂岩体。岩石多具堆晶结构。
○2 矿床成因分析总结
此类型矿床属岩浆分结矿床。处于地幔热点之上的深部巨大岩浆房为幔源 镁铁质岩浆的充分分异与成矿提供了优越条件。磁铁矿、钛铁矿的晶出一般在较 晚阶段,但因岩体而异。我国的此类矿床中磁铁矿晶出多晚于辉石和斜长石,具 有晚期岩浆分结矿床的结构构造特征或/和发育脉状贯入矿体,成矿作用可用图 4 的模式解释。在布什维尔德杂岩中,磁铁矿的晶出晚于橄榄石和斜方辉石而大致 与
岩体自上而下大体分为五个相带:
1、顶部浅色层状辉长岩带:厚 800 米左右,浅色矿物含量超过一半,暗 色矿物条带稀疏穿插于其中,此岩层与顶部三叠系岩层呈断层接触关系。
2、上部含矿带:厚 10—100m,主要是铁辉长岩,夹有少量浸染状矿石。 其中磷灰石含量丰富,过 15%。
3、下不暗色层状辉长岩带:主要是暗色矿物含量高,超过 55%,形成密 集条带状,夹有含铁辉长岩薄层纪钒钛磁铁矿石条带。厚度在 150--600m 之 间。
层状辉长岩(2.10m)
含铁层状辉长岩(表外矿)(5.75m)
富含辉石型稀疏浸染状矿层(7.50m)Biblioteka 下伏岩石: 暗色层状辉长岩
底部含矿带:矿产呢个规模大,在整个辉长岩体下部稳定分布。含矿层最后
500m(朱家包包),矿层累计厚度 230m。公山段含矿层最薄(70m),矿层累计
厚度 20m。整个含矿层平均厚度 210m,矿层累计厚度 130m,含矿率 65% 。
4、底部含矿层:厚 60--500m,这是主要含矿层。由各种类型的钒钛磁 铁矿矿石组成,夹有含层状暗色辉长岩。与边缘带成过度关系。
5、边缘带:以暗色细粒辉长岩为主,厚度变化大,10--300m 不等,其 顶部为数米厚的橄榄岩及相应岩层,底部与大理石接触并变质为角闪片岩。
此外岩体内个个岩相带、成矿带、铁矿石带岩层均与原生地层产状一 致,大体 NE60°,倾向 NW,倾角较为陡。岩石化学特特征(表 2-1)。
斜长石相当,因此层状矿体主要分布于上岩带(斜长岩为主)下部及主岩带顶部, 具有早期岩浆分结矿床的结构构造特征(J.威廉赛(1966)),但在主矿带及其下 部的各岩相中也常见可能来自下部主岩带的矿浆贯入矿体。
金属矿物(钒钛磁铁矿组合):钛磁铁、钛铁晶石、钛铁矿、尖晶石。 硫化物组合:磁黄铁矿、黄铜矿、镍黄铜矿。 金属矿物:钛磁铁矿、钛铁晶石、钛铁矿、尖晶石。 氧化带矿物组合:磁赤铁矿、假像赤铁矿、褐铁矿。 非金属矿物:
主要造岩矿物:拉长石、异剥辉石、角闪石、橄榄石、磷灰石。 次生硅酸盐矿物:透闪石、绿泥石、蛇纹石等。 有用组分为铁、钛、钒、锰、钴、镍、铜和铂族元素等。锰以类质同象替代 存在于钛铁矿、钛磁铁矿,脉石矿物中。其他元素均有类质同象替代进入矿石中。 矿石结构构造。
该矿层带自下向上可分为 7 个矿体:粗粒辉长岩中的浸染状矿体(ⅠⅩ矿体),
底部致密块状矿层(Ⅷ矿体),暗黑色层状 中条带状矿层(Ⅶ矿体),稠密浸染
状矿层(Ⅵ矿体),稀疏浸染状矿层(Ⅴ矿体),星散状矿层(Ⅳ矿体),表外条
带状矿层(Ⅲ矿体)。
2、矿石物质成分 按矿物共生组合及产出特点划分,矿石有以下组合:
一、 区域地质概况
区内最古老的底层为上震旦系。分两层,下部是蛇绿岩石化大理岩;上部是 透辉石大理岩互层。上三叠纪底层在本地区最发育,分布在矿区北部和西北部, 其底部是紫红色沙砾岩;上部为灰绿色砂岩与黑色页岩互层,含煤。老第三系紫 红色沙砾岩呈水平或近水平,不整合覆盖于老底层之上(图 1-2)。
含矿岩层位于康滇地轴中断西缘的安宁河深大断裂带中,受安宁河深大断裂 次一级 NE 向控制。岩体呈 NE30°方向延展,长 35km,宽 2km,与震旦纪地层 整合接触。向北西倾谢,呈单斜状(实为务本-攀枝花岩盆状的东南部分)。岩体 内部层状构造明显,不同成分矿物构成的浅色岩和暗色岩相互更叠交替,岩层之 间为过渡关系。原生层状构造与围岩产状一致,硅酸盐矿物均作线状平行排列。
3、矿石结构构造 主要结构有嵌晶包铁结构,海绵陨铁结构、固溶体分离结构、格状结构半自 形结构、他形结构。矿石构造有致密块状,稠密浸染状,稀疏浸染状,条带状等 构造。(图 2-10)
三、总结
○1 矿床分析总结
综上分析总结出攀枝花钒钛磁铁矿有如下特征: 构造位置 大陆板块内受地幔热点或大陆裂谷前期深断裂控制的幔源深 成岩带。
图 6 晚期岩浆分结矿床成矿作用理想模式(据贝特曼原图修改) 1-在冷凝带形成后早期岩浆结晶;2-先后结晶的硅酸盐矿物因比重不同按重力关系占据各自的位置;3-富矿 残浆通过粒间空隙向下集中,较晚结晶的比重较小的硅酸岩晶体上浮(此阶段冷凝结晶则形成层状矿体); 4-在外力作用下富矿残浆经压滤作用沿裂隙贯入形成贯入矿体。
关系。此外可见脉状、管状矿体不整合地贯入于各岩相带中,与围岩呈突变接触。 矿石矿物组合 含钒磁铁矿+钛磁铁矿+钛铁矿±硫化物。主要脉石矿物
主岩的造岩矿物斜长石、辉石及橄榄石等。 矿石结构构造 堆晶(积)结构、填隙结构、嵌晶结构、海绵陨铁结构、
出溶结构;浸染状构造、条带状构造、块状构造。 围岩蚀变 可见绿泥石化。 矿床规模 可构成大型、特大型矿床。
倒马锻矿石平均品位:TFe 为 24.82%、TiO2 为 7.20%、V2O5 为 0.08%。其标准 剖面为:
上覆岩石:
顶部为层状辉长岩
上矿层:
富含辉石型稀疏浸染状矿层(1.71m)
(Ⅰ矿体)
含稀疏浸染宽带辉长岩(6.82m)
层状辉长岩(30m)
下矿层:
富含辉石型稀疏浸染状矿层(5.07m)
(Ⅱ矿体)
表 2-1
表 2-2
二、矿床地质特征
1、矿体特征 主要是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于辉长岩中,可以划分两个 含矿带(图 2-7、 图 2-8、图 2-9)。 上不含矿带:位于暗色层状辉长岩中部,分布稳定。呈层状,似层状。长 15km, 平均厚度 60m,矿层累计平均厚度 18m。大部分为表外矿石和稀疏浸染状矿石。
图 1-1
(1-2 攀枝花反钛磁铁矿矿床略图) 1 第四纪;2 上三叠系砂砾岩;3 上震旦系大理岩;4 基底杂岩;5 正长岩;6 片 理化细粒橄榄辉长岩;7 反钛磁铁矿;8 辉长岩——斜长岩;9 钛磁铁辉石岩; 10 角闪辉长岩;11 地质界线;12 断层;
图 1-3 攀枝花钒钛磁铁矿矿床综合柱状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