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特长隧道设计
西山特长公路隧道大坡度斜井施工技术

取 t 1 —1 3 3 s , 则 T一3 0 0 s 一5 mi n , 即 每 钩 需
5 mi n。
每l h提 升 次数 : n 一6 0 / 5 —1 2次 ; 每班 提升 次数 : N一1 2 ×6 —7 2次 ;
则 每次 应 提升量 : q 一1 2 7 5 / 7 2 —1 7 . 7 5 T 虚方 容 重按 1 . 5 T/ m。 考虑 ;
c o s 2 5 。 ) = = = 2 5 . 7 5 ×0 . 4 3 6 2 +3 . 4 8× 0 . 5 5 8 5— 1 3 . 1 7 5 T( 一1 2 9 k N)
e ) J K一2提升 机设 计 静 张力 6 T; 钢 绳直 径 d 一 2 6 mm, 提升 运送 物料 时最 大重量 计算 :
则 矿 车容 积应 为 : M一1 7 . 7 5 / 1 . 5  ̄1 2 m。
的最大 重 量 ; 提 升 人 员 按 两 个 人 车 设 计 。每 车 l O 人, 人 均按 6 O k g核 算载 荷 ; d ) 按 照提 升 斜 长 7 6 3 m, 《 煤 安规程 》 许 用 双 层
一
层
5 பைடு நூலகம்
容绳量
二 层
三 层
6 2 4 m
9 9 4 m 4 . 5 6 m/ s
6
速 度
7 8 9
钢 丝 绳 直 径 最 大 静 张 力 最 大 静 张 力 差
3 8 am r 1 3 5 KN 1 O 6 KN
间距 3 mm
个 提升 循 环 用 时 : T= = = 7 6 3 / 4 . 5 6 +t 1 ( 辅 助 时
缠绳 , 预选提 升机 J K一2 ;
西山特长隧道2号竖井帷幕注浆施工技术

不相 符 , 尤其是开挖标 高为 1 0 0 2 . 1 5时 , 围岩发 生突变 。掌子 面 施工 好 的初期 支护 进行 加强 , 要 有松 动或 裂缝 的地 方先 进行 不 围岩破碎 , 主要 以 泥 质灰 岩 为 主 , 呈灰黄 色, 且 有 较 大 的 渗水 喷, 以保证施工人 员 的安全 , 做好抢 险救 灾物 资 的准 备及应 急 预 ( 2 0 m / d~ 2 5 m / d ) 。泥质灰 岩在 干燥 的情 况 下 , 质地 较 坚硬 , 案, 对施工设 备以及 注浆 应有 的备用设备 进行检修 。b . 在掌 子面 有较强的 自稳能力 , 遇 水后 变成 泥 , 自稳能力 极 差。而原设 计 中 施作 0 . 4 m厚 C 2 0混凝 土止浆 墙 , 止浆 墙要振 捣 密实 , 注浆 时不 该标段为Ⅳ级围岩 , 无渗水 。发现 这一问题后及 时与设 计院等 相 露浆 ( 1 O 1 1 . 1 5处 , 掌子面渗水较小 , 围岩较破 碎 , 根据 实际情 况 ,
总结 了施工注意事项 、 质量保证 措施 与安全保 证措施 , 促使帷幕注浆 工艺更加完善 、 合理 。
关键词 : 竖井施工 , 帷幕注浆 , 施 工工艺 中图分类号 : U 4 5 5 文献标识码 : A
1 西 山隧 道 2号 竖井 工程概 况
西 山隧 道 2号 竖 井 位 于 Z K 1 0+3 0 0右 2 0 m处 , 设 计 深 度
西 山‘ 特 长 隧 道 2号 竖 井 帷 幕 注 浆 施 工 技 术
闫 小 龙
( 中铁航空港集团~公司太 古项目部 , 陕西 渭南 7 1 4 0 0 0)
摘
要: 结合 西山隧道 2号竖井 工程 的实际工程 , 对该隧道帷幕注浆 的施工工艺进行 了论述 , 并介 绍了注浆材料及配 比要求 , 归纳
西山特长隧道2号竖井小导洞辅助正洞施工技术

2 0 1 4年 3 月
山 西 建 筑
S HANXI AR CHn, E C T URE
Vo 1 . 4 0 No . 8
Ma r . 2 0 1 4
・2 2 9・
文章编号 : 1 0 0 9 ・ 6 8 2 5 ( 2 0 1 4 ) 0 8 - 0 2 2 9 — 0 3
4 ) 2号 竖井施工采用 自上而下 全断 面开挖支 护到设 计标高 ,
然后 自下而 上进 行 二次衬 砌 的施工 方案 。 目前 已经开挖 到设 计 筒 内悬挂 一趟 1 . 0 m强力胶质风筒 , 风筒距工作 面不超 过 2 0 m。 在井 口锁 口盘上分设 2个规格为 1 m×1 mm的回风孔 , 上 部设可
洞联通 。
3 ) 竖井穿越的地层 围岩 为奥 陶系 中统峰 峰组 ( O : f ) 、 上 马家 凿井 期间 , 采用压入式通 风 , 确定选 用 1台 P F 一 1 1 0 S W5 5轴流 沟组 ( O : s ) 泥灰岩 、 石灰岩 夹 白云质灰 岩 、 角砾 状灰 岩 、 角砾状 白 通风机 , 风机安装 在井 架 1 0 m平 台上 , 运行风机 安装 消音器 。井 云质泥灰岩 , 围岩级别 V级 一Ⅲ级 。
西 山 特 长 隧 道 2号 竖 井 小 导 洞 辅 助 正 洞 施 工 技 术
J 三 J小・龙
( 中铁航空港集 团一公司太古项 目部 , 陕西 渭 南 7 1 4 0 0 0)
摘 要 : 以太古高速公路西 山隧道 2号 竖井小导洞辅助正洞施工为例 , 对 其施工设计 方案进行 了分析说 明, 确 定 了具体 的开 挖方 案、 出碴方案 、 供风 方案等 , 并提 出了竖井辅助正洞施工的安全及质量保证措施 , 以供借鉴。 关键词 : 2号 竖井 , 辅助正洞 , 隧道 , 方 案
西山特长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

21 0 0年 6月
山西交 通科技 S NX C E E & T HNoL HA IS I NC EC oGY o f CoMMU C I NI AT Q
No 3 .
西山特长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
胡 雪 峰
( 山西省 交通 建设 工程监 理 总公 司, 山西 太原 00 1 ) 3 0 2
收稿 日期 :0 0 0 — 3 修 回 日期 :0 0 0 — 7 2 1— 3 2 : 2 1— 6 0
作者简介 : 胡雪峰(9 1 17 一 )男 , , 山西晋 中人 , 工程师 , 大学本科 ,0 7年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工程管理专业 。 20
・
6・ 8
山西交通科 技
2 1 第 3期 0 0年
摘要: 西山特 长隧道地质条件复杂 , 施工中采用了长距 离 T P 0 与短距 离掌子面地质素 S 23 描法、 地质雷达、 水平探孔法等相 结合的超前地质预报 ,动 态设计 、 态施工” 有效地避免 了 “ 动 ,
地质 灾害的发 生 , 证 了施 工安全 。 保 关键 词 : 山隧道 ; 工 ; 西 施 超前 ; 地质 ; 预报
中 图分类 号 : 4 6 U 5
文献 标识 码 : A来自文章 编号 :0 6 3 2 (0 00 - 0 7 0 10 — 5 8 2 1 )30 6 - 3
太古 高速公路西 山特长隧道长 1. 4k 是 3 5 m, 6 整个 项 目的控 制性 工 程 ,隧道 穿 越 l 断层 破 碎 7条
前 方延伸 情况 进行 有依 据 的推断 。采用 下 面 3种方 法 :) 岩 性 及层 位 预测 法 ;) a岩层 b条带 状 地质 体 影 响
西山特长隧道2号竖井开挖施工技术

体系 的复合式衬砌 , Ⅲ级 围岩初期支 护采用 锚杆 、 钢筋 网和喷射
混凝土 , Ⅳ级 围岩增设 型钢拱 架 , V级 围岩增设超 前小 导管注浆 支护 。竖井衬砌设计 为 s 8的抗 渗混凝 土 , V级 围岩地段 为钢筋 混凝土 , 衬砌每隔 1 0m设一道壁座。竖井设计剖面如 图 1 所示。
洞 口塑性区趋 向分 离 和彼此 独立 ; 当间距小 于 3m 乃至 1m 由此也证实规范 中将洞 口问距下限值取为 6m的合理性。 而 时, 左右洞 口塑性 区相互靠 近 以致相互交 汇 , 时洞 口之 间土体 参考文献 : 此
几乎完全处于塑性 区域 , 受力状 态对 隧道结构 体系极 为不利 , [] 毕继红 , 该 1 张
h reig cepr oey nds odr re []Jun l f adn , re e vr,a e n aycep J .ora n c c o
A pi c a i , 9 8 6 :2 . 3 . p ld Meh c 1 5 ( ) 5 95 6 e n s
用下相邻隧道间距大小对衬砌 结构 动力响应影 响不 大 ; 但对衬砌
An ls fefc fdsa c ewena jcn n eso es crso s ayi o fet itn eb t e d e tt n l nsi ep ne s o a u mi
ZH AN G Ho ZHAN G Xing r ng ng a -o
A s a t W i ee a l o e ic r et d n mi F M d pe k na a s f f c o i a c e e dae t u n l o b t c : t t x mp f p c i po c , y a c E i a o tdt t e l i o f t f s e t na j n n e n r h h e s f j s O a a n ys e e d t n b we c t s
特长高速公路隧道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探讨

待解决 的关键问题 。一旦 高速公 路 隧道尤 其是 特长 高速 公路 隧 规 范和标准 , 这给其火灾 自动报警 系统 的设计 带来 困难 。现行 的
道 内发 生 火 灾 事 故 , 员 车 辆 的 疏 散 与 消 防 扑 救 极 为 困 难 , 会 国家标 准 G 0 1-0 6建筑设计 防火规范 在第十二 章“ 人 还 B50 62 0 城市交
1 中的第 四横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 的高速 发展 , 必不可 少地需 要修建 一 1 环 ”
些 隧道 , 特别是一些 特 长高 速公路 隧道 对缩 短里 程 、 化线 路 有 1 现 行 标准 规范对 公路 隧道 火灾 自动 报警 系统 的规定 优
着不可 替代 的作用 。与此 同时也 带来 如何 防治 隧道火 灾这 个 亟 目前我 国还没有 专 门针对 高速公 路隧道 的 国家级 消防技 术
对双 波长火焰探测技术和光栅光 纤感温火灾探测技术进行 了比较 , 为合理选择隧道火 灾 自动报 警系统提供 了理论 指导 。 关键 词 : 特长高速 公路 隧道 , 灾 自动报警系统 , 火 设计
中 图 分 类 号 :U 9 T 98 文献标识码 : A
0 引言
距 离从 5 m缩短到 2 m, 5k 3k 是山西省高速公路规划 网“ 纵 1 横 3 1
特 长 高 速 公 路 隧 道 火 灾 自动 报 警 系 统 设 计 探 讨
田 艳 辉
( 原 市 公 安 消 防 支 队 防火 监 督处 工 程 审核 科 , 太 山西 太 原 002 ) 3 0 4
摘
要: 结合 太原 西山高速公路隧道的火灾 自动报 警系统设计 , 特长高速 公路隧道火 灾 自动报 警系统 的设 计进 行 了探讨 , 对 重点
太原西山特长公路隧道设计简介

fl x e e c nhg w ytn e o s u t nb t n C iaa d a ra sfl d pe n n x e sw r n i d u p r n ei ih a u n l n t ci ohi hn n b o dwa ul a o td a dma ye p r eeivt e i c r o y t e
×2 ln t .I i O frt e s c n o g s ih y t n e n C i a n t e i v si ain a d d s n p a e -t e S C E S e g h t s S a e o d ln e thg wa u n l h n .I h n e t t n e i h s s h U C S— h i g o g
中图分类号 :U 5 42 文献标识码 :B
De i n o s a u e -o g Tu n li i ua sg fXih n S p r l n n e n Ta y n
JAN Je I G i
(hni r i il ln S r y& D s nIstt o o mui t n,a un000 , hn ) Sax Po n a a , uv vc P e ei tuefC m nc i T@ a 30 6 C ia g ni ao s
姜 杰
特长公路隧道施工通风设计

3 通风设 计
3 1 通风 设 计参数 .
确定两 阶段 主要 通风参数如表 1所示 。
表 1 两阶段主要通风参数
项目 管道通风最大距离 / m 围岩级别 开挖断面积 S r /2 n 次爆破用药量 A/ g k 衬砌后断面面积 / l Ⅱ 2 洞内最多作业 人数 第一阶段 80 0
工进度 , 降低工程成 本。 扩散的作用 , 是两者综合过程 。独 头巷道 的压入 式通风包括 两个 区段 , 一个为工 作面 区 , 即炮 烟抛 出带 ; 一个 为通风 区段 , 即洞 内 炮 烟抛出带 以外的 区段。工作 面 的烟尘排 出过 程为风 流紊 流扩 散过程 , 通风 区的烟 尘排 出过程 为紊 流变形 过程 , 并假 定炮 烟抛 出带长度大于风筒末端距工作面 的长度 , 吴中立公式如下 :
特 长 公 路 隧 道 施 工 通 风 设 计
陈 志
摘 要: 以某特长 隧道通风设 计为例, 根据 隧道 的特 点和 实际情况 , 取 了合理 的通风方 式, 选 并对 通风设计及 计算、 风 通 布置作 了深入探讨 , 以保 证施 工进度 , 降低工程成本 , 取得满意的通风效果。
关键 词 : 路 隧道 , 风 设 计 , 量 计 算 , 工 公 通 风 施 中 图 分 类 号 : 5 . U4 3 5 文献 标 识 码 : A
西 建 筑 ,0 8 3 (7 :3 —3 . 2 0 ,4 1 )3 83 9
’
Th a n e o f r m e i n e m i pi r c f e da d sg
2 通风 方式 的选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山特长隧道设计
西山特长隧道设计论文
第一章:引言
在现代社会中,隧道作为建筑工程的一种重要形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以中国为例,由于山地多、路面不平坦的特点,中国的隧道建设一直以来都备受重视。
西山特长隧道作为贵州省内历史最悠久、线路最长的隧道项目,因其重要性而备受瞩目。
本论文旨在探讨西山特长隧道的设计方案,分析其优点,提出改进的建议。
第二章:西山特长隧道的设计方案
西山特长隧道的设计方案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隧道布置与路线:西山特长隧道总长约为12.9公里,采用
的是双线隧道布置,路线设计用地分为左右两侧,穿越了西山的山脉。
2、隧道的截面形状:由于西山特长隧道内部存在着复杂的地
质构造,因此隧道的截面形状采用了不对称的非圆形金属隧道壳,以应对隧道内部结构的复杂性。
3、隧道的支护形式:隧道的支护采用的是拱形支撑,可以有
效地分散隧道的荷载,保证了隧道的强度与稳定性。
第三章:分析西山特长隧道的优点
在实际运行中,西山特长隧道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隧道的路线设计非常优秀,充分利用了道路两侧的空地,
让隧道的布局更加合理,不仅缩短了行车里程,而且解决了当地交通拥挤的问题。
2、西山特长隧道采用的是拱形支撑,能够分散隧道的荷载,
保证了隧道的稳定性,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隧道支护方式。
3、隧道的截面形状不对称,适应了隧道内部存在的复杂地质
构造,能够更好地满足隧道的强度要求。
第四章:西山特长隧道的不足之处
1、西山特长隧道在设备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隧道内部
的照明设施和通风设施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改进。
2、由于西山特长隧道所处的地域和环境较为特殊,因此在隧
道建设中存在较大的自然灾害风险,需要采取更加合理的措施来减少风险。
3、西山特长隧道的建设还需要更加注重人性化设计,例如增
加紧急出口,以及加强隧道内部的安全标示,并让驾驶员更容易找到各种设施。
第五章:对西山特长隧道的建设建议
为了进一步提高西山特长隧道的安全性与舒适性,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改进建议:
1、完善设备:加强隧道内部的照明设施和通风设施,确保隧道内部持续性地提供清洁的空气。
2、加强风险管控:在隧道建设过程中,加强对灾害风险的防范,以避免灾害对隧道的影响。
3、完善人性化设计:增加隧道的紧急出口和增设安全标识牌等设施。
结论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不断壮大,隧道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西山特长隧道作为一项重大的隧道工程,不仅对贵州地区的交通建设有着重大的意义,同时也为地质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实验物质。
在西山特长隧道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发扬团结、创新、务实、开拓的精神,以最高的工艺、最全面的技术、最负责的态度,为隧道工程的完美建设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