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内涵
第十章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知识点归纳

第十章“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知识点归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就像纵横全图的经纬线,勾勒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壮美景象。
第一节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一、贯彻新发展理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鲜明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科学内涵:(1)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2)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3)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4)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5)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其内涵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全民共享,二是全面共享,三是共建共享,四是渐进共享。
关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
创新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开放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我们应从整体上把握新发展理念,努力提高统筹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推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第一,推进增长动能转换,以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为重点全面提升实体经济。
第二,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实现由以价取胜向以质取胜的转变。
第三,加大人力资本培育力度,更加注重调动和保护人的积极性。
第四,持续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优化市场供求结构。
坚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
三、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任务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既是一个重大理论命题,更是一个重大实践课题。
五位一体指的是什么

“五合一”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的“新表达”之一。
五合一是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个主要结构之间存在一般联系。
在“五合一”的总体布局中,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
中共党代会报告首次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大建设并列,这将为中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到2020年全面实现社会化。
要把握五合一的总体布局,必须深刻理解五大建筑的丰富内涵。
五合一总体布局是有机的整体,其中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
只有坚持五合一建设,全面促进和协调发展,才能形成经济繁荣,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公平和良好生态的发展格局,使中国成为繁荣,强大,民主,文明的国家。
和社会主义和谐现代国家。
扩展数据过去,主要参考是“经济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提出了“三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它提出了“四合一”(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建议。
这次,它进一步扩展到“五合一”(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五合一总体布局是有机的整体,其中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
只有坚持五合一建设,全面促进和协调发展,才能形成经济繁荣,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公平和良好生态的发展格局,使中国成为繁荣,强大,民主,文明的国家。
和社会主义和谐现代国家。
“五合一”总体布局思想是一种辩证法思想,在五种主要结构之间有着普遍的联系。
在“五合一”的总体布局中,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
五合一的总体布局标志着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新的水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科学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科学内涵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有很多方面,应着重从制度、方向、战略重点和理念上来加深认识和把握。
在经济建设上,最重要的是要坚持“一个体制、两个制度”。
“一个体制”,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既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有利于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这是我们党的伟大创举。
“两个制度”,就是要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在政治建设上,最重要的是要坚持“一个统一”、“四个制度”,即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在文化建设上,最重要的是“把握一个方向”,即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建设一个体系”,即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两手抓”,即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达到五个目标,即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使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
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使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
在社会建设上,最重要的是“抓住一个重点”,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突出“一个重大任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达到“五个有”的目标,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在生态文明建设上,要像十八大报告所强调的那样,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治国理政的理念层面来认识。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
只有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理念的高度,才能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五位一体的具体内容和发展

定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胡锦涛说。
[1]此间专家指出,中共党代会报告首次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大建设并列,将为中国到2020年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党建专家指出,“五位一体”总布局不是凭空的理论创造,而是中共在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
邓小平首先提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两个文明”建设,此后,中共在此基础上提出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三位一体”。
在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理念提出后,中共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提上重要日程。
在十七大上,中共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写入党的章程。
“‘五位一体’的新布局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产生的,更加强调均衡、可持续和以人为本的发展。
”许耀桐说。
详细介绍在现代化布局方面,报告创造性地提出了“五位一体”,大大丰富了“现代化”的理论体系。
以往的提法主要是“经济现代化”,十六大报告提的是“三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到了十七大提出了“四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这次进一步拓展到“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这个总体布局意味着中国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从局部现代化到全面现代化,从不大协调的现代化到全面协调的现代化。
提出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这是总揽国内外大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部署。
坚持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
报告对全面协调推进五位一体建设作出了重大部署。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必须牢牢把握五位一体的总布局,认真落实相关部署,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开辟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四化同步五位一体,五位一体指的是什么

四化同步五位一体,五位一体指的是什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胡锦涛同志所作的十八大报告,浓缩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最近十年来党领导中国发展建设的经验与启示,勾画出中国未来发展的蓝图。
"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
全党一定要牢记人民信任和重托,更加奋发有为、兢兢业业地工作,继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继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报告中的新表述、新思想、新论断,引发了广泛关注。
其中"建成小康、两个翻番、四化同步、五位一体"等这些与纺织工业密切相关的"新词",进一步突出了纺织工业作为基础性消费品产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始终处于支柱性地位,发挥的重要民生作用和在国际合作与竞争中的比较优势作用。
坚定了纺织工业按照《纺织强国纲要》所制定的强国路径和目标走下去的信心。
1"建成小康"报告摘录: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解读:从"全面建设小康"到"全面建成小康",一字之改,意义非凡。
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曾提出,我国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此目标,曾经激起全体党员和亿万人民团结一心,努力奋斗,并且在短短10年时间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我国由世界第六大经济体成长为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9.2%和8.1%,这是新中国历史上居民收入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
如今,党中央又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并将其时限定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前夕的2020年!我们相信,经过全体中国共产党党员和全国亿万人民的努力奋斗,这一宏伟目标是一定会实现的!纺织工业要顺应人民群众对更高物质文化生活的新期待和纺织工业要顺应人民群众对更好就业的新期待,与"两个翻番"目标一脉相承--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五位一体

不忘初心跟党走,全面推进“五位一体”的整体布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五位一体的内容和内涵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党的十九大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战略部署,并明确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个方面,制定了新时代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目标,是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路线图,是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任务书。
新时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一个有机整体,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共同致力于全面提升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统一于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目标。
走进新时代,踏上新征程,按照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指引把“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统筹推向前进,我们就一定能不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壮丽篇章。
其实,“五位一体”总布局不是凭空的理论创造,而是中共在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
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两个文明”建设,到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三位一体”,再到十七大,中共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写入党的章程,最后到“五位一体”的新布局,党的认识经历了由浅入深、从感性到理性的深刻转变,这是科学发展观孕育的“新生儿”,是一种更加强调均衡、可持续和以人为本的发展方式。
统筹推进新时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必须在实践中加以落实。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提出了“十四条坚持”,其中五条坚持是对“五位一体”的深刻阐述,必须全面贯彻。
经济建设方面,坚持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五位一体指的是

五位一体指的是什么此间专家指出,中共-党代会报告首次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大建设并列,将为中国到2020年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党建专家指出,“五位一体”总布局不是凭空的理论创造,而是中共在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
邓-小-平首先提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两个文明”建设,此后,中共在此基础上提出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三位一体”。
在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理念提出后,中共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提上重要日程。
在十七大上,中共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写入党的章程。
“‘五位一体’的新布局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产生的,更加强调均衡、可持续和以人为本的发展。
”许耀桐说。
坚持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
报告对全面协调推进五位一体建设作出了重大部署。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必须牢牢把握五位一体的总布局,认真落实相关部署,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开辟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五位一体总布局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体现了我们党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新境界。
五位一体总布局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依据、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总任务有机统一,对进一步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意义重大。
五位一体总布局代表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显著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
亿万人民在物质生活得到基本保障后,不仅对物质生活水平和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而且在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享有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拥有健康美好的生活环境等方面都有了新的期待。
五位一体的具体内容【可编辑版】

五位一体的具体内容五位一体的具体内容五位一体是十八大报告的新提法之一。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以下关于五位一体的具体内容五位一体发展理念对照“十二五”规划纲要来看,“十三五”规划建议令人耳目一新。
有两个方面的变化尤其令人印象深刻,一是民生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二是以五大发展理念为主线进行谋篇布局。
这两个变化都直接指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在“十三五”时期必须遵循的原则中,“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第一条;在“十三五”时期的主要目标中,“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是第二条,比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的位置提前。
建议稿指出,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人民根本利益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这从理论上论证了“全面小康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小康”,将提高决策和执行中对民生的重视程度。
“全面小康”中的“全面”,既是指全体人民,又是指全面发展。
围绕全面发展,已经形成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这五个方面都得到了相当程度的重视。
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对这五个方面都进行了论述。
但是,它们受到的重视程度其实是不同的。
长期以来,人们对经济建设的重视远高于其他方面,很多人甚至形成了“唯经济论”、“唯GDP论”。
这是他们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第一要务”的错误理解,将经济建设、发展等同于GDP增长。
这导致他们对其他领域的建设不够重视。
中央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使人们改变狭隘认识,重视GDP增长、经济建设之外的其他领域的发展。
但是,作为具体事务,“五位”总是有区别的,那就难免被区别对待,就会有先后和轻重,那些排到后面的工作就可能得不到足够的重视,甚至要为排在前面的工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内涵
五位一体的内容和内涵
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五位一体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这五项建设是环环相扣,息息相关的。
经济建设是根本,奠定坚实的物质生活基础;政治建设是保障,建设一种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文化建设是灵魂,营造一种丰富多彩的新生活;社会建设是条件,不断创新社会管理新模式;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为其他领域提供幸福健康的生活环境。
其实,“五位一体”总布局不是凭空的理论创造,而是中共在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
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两个文明”建设,到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三位一体”,再到十七大上,中共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写入党的章程,最后到“五位一体”的新布局,党的认识经历了由浅入深、从感性到理性的深刻转变,这是科学发展观孕育的“新生儿”,是一种更加强调均衡、可持续和以人为本的发展方式。
“五位一体”的提法,打破了过去只注重经济发展而忽略社会生态环境及人民生活水平指数的扭曲式发展,营造了经济发展强劲有力、政治环境民主畅通、文化发展繁荣多样、社会发展和谐美好、生态发展健康持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氛围,是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更是值得拍手称赞的。
中国共产党只有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基础上,全面推进“五位一体”总布局,才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
才能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才能开创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格局~“五位一体”总布局,是国人在与时俱进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自豪迈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指针,是处在伟大复兴征程上的中华民族,对书写“绿色”传奇的殷切期盼。
上下一心,美丽中国的愿景必将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