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护理常规

合集下载

乳腺癌的护理常规

乳腺癌的护理常规

乳腺癌的护理常规乳腺癌的护理常规1.简介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对患者的生活和心理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乳腺癌患者的护理常规,包括术后护理、化疗和放疗的护理、生活方式和饮食调整等方面。

2.术后护理2.1 伤口护理: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定期更换敷料。

观察伤口是否有感染迹象,如红肿、脓液等,并及时报告医生。

2.2 引流护理:如淋巴引流管、胸管等,根据医嘱进行引流管的引流和护理。

2.3 疼痛管理: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合理使用镇痛药物,并及时观察疼痛缓解情况。

2.4 活动指导:术后适当活动可以促进康复,但需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和重物提拿。

3.化疗和放疗的护理3.1 化疗护理:根据医嘱准确给予化疗药物,观察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脱发等,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

3.2 放疗护理:帮助患者正确定位,并保持安静舒适的放疗环境。

观察放疗后的皮肤反应,如红肿、热痛等,并及时采取护理措施,如涂抹保湿剂等。

4.心理支持4.1 患者和家属的情绪支持:与患者和家属建立良好的沟通信任关系,倾听他们的话语,并提供合适的心理支持。

4.2 社会支持:帮助患者联系社区资源,如乳腺癌康复协会,提供相关信息和支持。

5.生活方式和饮食调整5.1 运动:定期参加适量的运动,如散步、瑜伽等,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和心理健康。

5.2 饮食:建议患者饮食均衡,多摄入富含蛋白质、蔬菜水果和植物纤维的食物,避免过多的油脂和糖分摄入。

附件:1.乳腺癌患者饮食指导2.乳腺癌化疗药物常用剂量表法律名词及注释:1.术后护理:指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手术后的护理工作,包括伤口护理、引流护理等。

2.化疗护理:指对乳腺癌患者进行化疗治疗的护理工作,包括给予化疗药物、观察不良反应等。

3.放疗护理:指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放疗治疗的护理工作,包括帮助患者定位、观察皮肤反应等。

乳腺癌的护理常规

乳腺癌的护理常规

乳腺癌的护理常规
(一)评估要点
1.评估患者乳房的外形、有无红肿及橘皮样改变;乳头、乳晕有无糜烂。

2.评估患者有无远处转移的征象。

3.术后评估患者伤口敷料、引流管的类型、位置、是否通畅,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皮肤受压情况。

4.观察患侧肢体血运、温度及运动情况:如上臂皮肤青紫,麻木,皮温下降,脉弱或触不到(与健侧比较),立即通知医生处理。

(二)护理要点
1.术后生命体征平稳后给予半卧位。

2.保持残腔负压吸引通畅和有效的持续吸引。

3.植皮患者,观察供皮区创面的渗出情况,保持局部无菌、干燥。

4.伤口愈合后,需做放疗及化疗者,应向病人交待有关注意事项,以取得病人的合作。

5.遵医嘱应用抗生素、止痛药。

6.不宜搬动、提拉重物,患肢避免测血压、静脉穿刺,坚持患肢的康复训练。

7.做好心理护理。

鼓励家庭成员(特别是丈夫)给患者的支持和关爱。

(三)指导要点
1.指导肢体功能锻炼,术后一日开始做功能锻炼,术后一周内禁
止做上肢外展运动。

2.放疗及化疗患者,指导患者做好皮肤护理,选择柔软的内衣。

3.术后5年应避免妊娠。

4.介绍义乳或假体的作用和应用。

5.做好乳房的自我检查。

6.指导患者及其家属正确对待手术引起的自我形象改变。

医院普通外科乳腺癌患者护理常规

医院普通外科乳腺癌患者护理常规

医院普通外科乳腺癌患者护理常规一、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做好解释工作,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解除病人的思想顾虑。

2. 术前常规检查:心电图、胸片、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

3.妊娠期或哺乳期的乳腺癌病人,应立即中止妊娠或停止哺乳。

4.乳头有溢液或肿瘤局部破溃者要及时更换敷料,保持局部清洁,并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5. 术前常规准备:备皮、皮试、术前6~8小时禁食等。

二、术后护理1.与麻醉师交接病人,观察其神志、测量生命体征并记录。

2.体位:去枕平卧6小时后可取半卧位。

3.引流管的护理:妥善固定,保持有效负压引流,每24小时更换负压引流装置并记录引流物的颜色、性质及量。

4.心理护理:言语、动作轻柔,减少不良刺激,尽量少暴露病人身体,维护病人尊严。

5.饮食:术后6小时,血压平稳、无呕吐可进普食。

6. 避免患侧上肢测血压、穿刺,防止皮肤破损。

7.患肢功能锻炼(1)术后1~3日:伸指、握拳、屈腕。

(2)术后3~4日:坐位屈肘。

(3)术后5~8日:用手摸对侧的肩部和同侧的耳部。

(4)术后9~13日:上肢伸直、抬高、内收、屈曲,肩关节至水平位。

(5)术后14日后:练习肩关节,用健侧手帮助患侧手放置颈后,由低头位至挺胸位,进而练习手越过头顶摸对侧耳部,但腋下有积气积液、术后引流量较多或近腋窝的皮瓣有较大面积坏死时,应当延迟或减少肩关节的活动。

三、健康教育1.督促和指导病人进行患肢功能锻炼。

2.近期避免患侧上肢搬动、提拉重物。

3.为矫正胸部形体的改变,可配戴义乳或行乳房再造术。

4.术后5年内避免妊娠。

5.按时化疗,定期复查,如有不适随时就诊。

乳腺癌一般护理常规

乳腺癌一般护理常规

乳腺癌一、术前护理1、按外科术前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2、饮食护理: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3、终止妊娠或哺乳:孕妇发现乳腺癌应及时终止妊娠,普如期给予回乳,停止哺乳。

4、心理护理:加强心理疏导,消除病人的顾虑和恐惧,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5、皮肤准备:除常规备手术区皮肤外,植皮者需做好供皮区的皮肤准备。

二、术后护理1、按外科术后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2、体外与引流:术后麻醉清醒、血压平稳后取半卧位,以利于呼吸和引流。

3、饮食护理:术后6小时无恶心、呕吐及病情稳定者,可正常进食,保证足够热量和维生素摄入。

4、病情观察: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若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5、伤口护理(1)手术部位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观察敷料有无渗血、渗液、包扎松紧度以能容纳一手指,不影响病人呼吸,能维持正常血供为宜。

(2)抬高患侧上肢,观察患侧上肢温度、脉搏及皮肤颜色。

禁忌经患侧上肢测血压、抽血、做静脉或皮下注射等。

(3)负压吸引压力适宜,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和量并做好记录。

6、辅助治疗:伤口愈合后根据病情进行放疗和化疗。

放疗期间注意有无放射性皮炎发生;化疗期间注意检查肝、肾功能及白细胞计数,若白细胞计数<3×109/L,应停止化疗并对症处理。

7、心理护理:鼓励病人逐步接受自我形象的改变,正确面对疾病和治疗,鼓励其家人或朋友多给予关心、支持,积极参加适当的社会活动。

8、健康指导(1)功能锻炼:术后1-3天开始手指及腕部的主动和被动活动;3-5天活动肘部;5-7天鼓励病人以患侧手指触摸双侧肩部及同侧耳朵的锻炼;术后1-2周,待皮瓣基本愈合,可i进行肩关节活动,循序渐进地做抬高患侧上肢、手指爬墙、梳头等锻炼。

(2)出院指导:告知病人坚持手臂功能锻炼,近期避免用患侧上肢搬动、提取重物;5年内避免妊娠;教会病人乳房自查方法,坚持治疗,定期复诊。

乳腺癌护理常规

乳腺癌护理常规

乳腺癌护理常规
【疾病护理】
1. 主动与病人沟通并得到病人的充分信任,勤巡视,多交谈,介绍治疗的必要
性和重要性,宣教化疗和放疗的不良反应及其并发症的预防措施;
2. 鼓励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富含纤维、易消化饮食,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适当减少脂肪摄入,忌辛辣、肥腻、油煎、霉变及腌制食物;
3. 乳癌术后为防止上肢水肿,可抬高患侧上肢,切忌在患肢测量血压,注射和输液;
4. 功能锻炼指导;为减少疤痕挛缩影响患肢功能,可作肩部活动,练习将患侧手掌置于颈后,开始低头位,逐渐达抬头胸位;
5.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焦虑心理,纠正自卑心理,缓解悲观失望心理。

6. 遵医嘱按癌症病人三级止痛原则给予止痛;
7. 行化学治疗者,按化疗护理常规执行;
8. 行放射治疗者,按放疗护理常规执行;
【健康指导】
1. 注意休息,坚持锻炼,加强卫生宣教,定期检查及时发现早期治疗。

2. 避免用患侧上肢搬动,提拉过重物品,不宜经患侧上肢测量血压,行静脉穿刺。

3. 定期复查,遵医嘱按时行放化疗,术后五年内避免妊娠。

4. 必要时佩戴义乳。

5..自我检查乳房的方法。

参考文献《临床疾病护理常规》拟定人:许** 审核人:修订日期:2020年8月拟定日期:2020年8月。

《乳腺癌护理常规》

《乳腺癌护理常规》

《乳腺癌护理常规》一、疾病概述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男性中也有少量发生。

乳腺癌是指乳腺上皮细胞在多种致癌因素的作用下,发生增殖失控的现象。

其病变可累及乳腺导管、小叶及周围组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

乳腺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等,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选择。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1. 遗传因素部分乳腺癌患者具有家族遗传倾向,携带特定的基因突变,如BRCA1、BRCA2 等。

这些基因突变会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

家族中有乳腺癌患者的女性,其患病风险比一般人群高23 倍。

2. 激素因素雌激素和孕激素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长期高水平的雌激素暴露,如月经初潮早、绝经晚、未生育、晚生育等,会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

口服避孕药、激素替代治疗等也可能增加乳腺癌的发病风险。

3. 生活方式因素不良的生活方式,如高脂肪、高热量饮食,缺乏运动,长期吸烟、饮酒等,会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

肥胖也是乳腺癌的危险因素之一,尤其是绝经后肥胖的女性。

4. 其他因素乳腺良性疾病,如乳腺增生、乳腺纤维瘤等,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

长期接触放射线、化学物质等也可能诱发乳腺癌。

三、临床表现1. 乳房肿块乳房肿块是乳腺癌最常见的症状,多为单发,质硬,边缘不规则,表面不光滑。

肿块一般无疼痛,但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隐痛或刺痛。

2. 乳房皮肤改变乳腺癌可引起乳房皮肤改变,如酒窝征、橘皮样改变等。

酒窝征是指乳房皮肤出现凹陷,类似于酒窝;橘皮样改变是指乳房皮肤出现水肿,毛孔增大,类似于橘皮。

3. 乳头改变乳腺癌可引起乳头改变,如乳头回缩、乳头溢液等。

乳头溢液可为血性、浆液性或水样,多数为单侧单孔溢液。

4. 腋窝淋巴结肿大乳腺癌患者可出现腋窝淋巴结肿大,肿大的淋巴结质硬,可活动或融合固定。

四、治疗要点1. 手术治疗手术是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包括乳腺癌根治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保乳手术等。

乳腺癌患者的护理常规(二)2024

乳腺癌患者的护理常规(二)2024

乳腺癌患者的护理常规(二)引言: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患者而言,良好的护理常规对于其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乳腺癌患者的护理常规(二)。

正文:一、营养与饮食管理1. 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和手术后饮食限制,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

2. 提倡多食用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鱼、禽肉、豆类和新鲜蔬菜。

3. 建议患者减少摄入高盐、高脂肪和高糖食物,以降低患者体重,减轻手术后负担。

4. 根据患者的口味偏好和饮食习惯,提供营养均衡且美味的食物。

二、药物管理1. 记录患者所服用的药物,包括化疗药物、止痛药和其他辅助药物。

2. 注意药物的规定用量和用药时间,并提醒患者按时服药。

3. 监测患者药物的副作用,并及时向医生汇报,确保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健康状况。

4. 提供必要的药物咨询和教育,帮助患者正确理解和正确使用药物。

三、伤口护理与日常生活技巧1. 定期检查乳腺癌手术后的伤口,观察有无感染迹象,并采取适当的清洁和敷料更换。

2. 教育患者正确洗澡、更换内衣和乳罩,避免对伤口和乳房造成摩擦和压力。

3. 帮助患者恢复平常的生活自理能力,如扎发、穿衣、洗漱等。

4. 提供适当的运动指导,帮助患者进行康复锻炼,促进身体恢复和心理调整。

四、心理支持与康复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给予患者温暖、关心和安慰,积极倾听患者的心声和需求。

2. 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患者调整情绪,缓解焦虑和抑郁的症状。

3. 鼓励患者参加支持小组,与其他乳腺癌患者分享经验和感受,增加彼此的理解和支持。

4. 帮助患者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并提供必要的康复训练和指导,帮助患者重返工作和社交环境。

五、病情监测与复诊1. 定期监测患者的体温、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 定期复诊,进行乳房超声、X光、CT等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复发或转移情况。

3. 提供病情监测和复诊的相关知识,帮助患者理解并参与自己的护理工作。

4. 确保患者遵守复诊和治疗计划,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乳腺癌护理常规

乳腺癌护理常规

乳腺癌护理常规1.术前护理(1)执行外科手术前护理常规。

(2)终止哺乳或妊娠哺乳期及妊娠初期发生乳腺癌患者应立即停止哺乳或妊娠。

(3)对已婚病人,做好其丈夫的心理辅导,使之逐渐接受妻子手术后身体形象的改变。

(4)乳房皮肤溃疡者,术前每日换药;乳头凹陷者,术前每日清洁局部。

2.术后护理(1)执行外科手术后护理常规。

(2)避免患肢损伤:勿在患侧上肢测血压、抽血、输液等。

避免患肢过度活动、负重和外伤。

平卧时患肢抬高10~15°,肘关节轻度屈曲;半卧位时屈肘90°;下床活动时用吊带或健侧手将患肢抬高于胸前。

(3)患肢功能锻炼①术后24小时内:活动手指及腕部,练习患侧伸指、握拳、屈腕运动。

②术后1~3天:活动手指及腕部,可用健侧手或他人协助扶托患侧上肢进行屈肘、伸臂等活动。

③术后4~7天:可练习患侧手摸对侧肩部、同侧耳朵,用患手洗脸、刷牙、进食等。

④术后1~2周:开始肩关节运动,以肩部为中心,前后摆臂。

但禁忌外展患侧肩关节,一般待皮瓣基本愈合、拆线后才可以外展肩关节;⑤术后14天及以后:行手指爬墙、梳头等锻炼。

⑥活动一般以每日3~4次,每次20~30分钟为宜,逐渐增加功能锻炼的内容。

健康教育1.乳房自我检查(1)检查的最佳时间:月经正常的妇女,月经来潮后第9~11天是乳腺检查的最佳时间。

(2)自查技巧:站在镜前以各种姿势对比双侧乳房是否对称、一致,注意皮肤颜色,乳头是否内陷,两臂放松垂于身侧,向前弯腰,双手高举压于头后,双手叉腰用力向中线推压,仰卧床上,手指平放乳房上,轻压,从外向乳头逐圈检查乳房有无包块,被检查侧的手臂放于身侧检查一遍,压在头后再检查一遍,同法查对侧,交叉查两侧腋窝,最后用拇指及食指轻轻挤压乳头,观察有无液体流出。

2.饮食指导:多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肪的食物。

3.休息与活动:出院后患侧上肢不宜搬动、提拉超过5kg的重物,避免测血压、静脉穿刺,坚持患侧上肢的康复锻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腺癌护理常规
【概念】
乳腺癌是女性乳房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以40~60岁多见。

发病原因可能与性激素的改变和紊乱有关。

【护理评估】
1、乳房肿块部位、大小、活动度、生长速度和自觉症状。

2、术后伤口恢复情况,引流液性状、颜色、量。

3、患肢功能锻炼恢复的程度。

4、正确对待疾病的态度。

【护理措施】
(一)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乳腺是女性重要的性器官,手术切除不仅对形体有影响,而且心灵受到打击。

告诉病人,美容乳罩能弥补术后的不足,帮助病人做好心理准备。

2、有乳头溢液或局部破溃者,应及时换药,保持局部清洁。

按手术范围做好皮肤准备。

3、妊娠或哺乳期的乳癌病人,应立即终止妊娠或断乳。

(二)术后护理
1、体位和伤口护理:
(1)术后6小时血压平稳后取半卧位,利于切口引流和使横隔下降,改善呼吸。

(2)伤口用胸带或绷带加压包扎,使皮瓣或所植皮片与胸壁贴紧,利于愈
合,但应注意观察患肢远端的血供情况,出现皮肤紫绀、皮温低、脉搏扪不清,提示有血管受压,应及时调整绷带的松紧度,但不能过松,防止皮下积液、皮瓣滑动影响伤口愈合。

2、引流管的护理:为了防止手术创腔积液,皮瓣坏死引起感染,术后常放置胸壁负压吸引,及时吸出创面积血、积液。

应每日更换引流瓶,保持有效负压并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量。

术后4—5天创腔无积液,创面皮肤贴紧可拔管。

3、患肢护理:术后3日内患肢制动,患侧肩部垫软枕,抬高外展位;术后3-5日鼓励病人活动肘关节;7日后活动患侧肩部,观察患肢血运、温度及有无肿胀。

【健康指导】
1、上肢功能锻炼:避免患侧肢体负重,禁止在患侧测血压、输液、注射、抽血。

2、指导病人进行乳房的自我检查。

3、定期复查。

4、根治术后5年内避免妊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