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股市救市政策

合集下载

2015股市救市具体政策

2015股市救市具体政策

2015股市救市具体政策
2015年股市救市是指中国政府在2015年股市大幅下跌时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旨在稳定股市并恢复市场信心。

以下是2015股市救市的具体政策:
1. 资金注入,中国政府通过向市场注入大量资金来稳定股市。

央行采取了多种方式,如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提供短期流动性支持等,以增加市场流动性。

2. 股指期货市场措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规范和支持股指期货市场,包括扩大股指期货交易品种、降低交易手续费、增加市场流动性等,以期通过期货市场的运作来稳定现货市场。

3. 停牌和限售股解禁,政府鼓励上市公司自愿停牌,并限制解禁股票的数量和时间,以减少供应压力,防止股价进一步下跌。

4. 资本市场改革,政府加快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包括深化股市体制改革、加强监管、提升市场透明度等,以提升市场的抗风险能力和投资者保护水平。

5. 鼓励长期投资,政府鼓励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理念,倡导投
资者理性投资,避免盲目追涨杀跌,以减少市场波动性。

6. 加强信息披露和违法违规打击,政府加强对上市公司的信息
披露监管,严厉打击操纵市场、传播虚假信息等违法违规行为,以
维护市场秩序和投资者利益。

以上是2015年股市救市的一些具体政策措施。

这些措施的目标
是稳定市场、恢复市场信心,并为股市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需要注意的是,股市救市政策的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市
场预期、国内外经济环境等,因此政策的实际效果可能有限。

2015年股市的救市政策

2015年股市的救市政策

2015年股市的救市政策
1. 资金注入,当时,中国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来注入资金,以稳定股市。

其中包括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CSFC)设立的5000亿元人民币的救市基金,用于购买股票和ETF(交易所交易基金),以提振市场信心和稳定股价。

2. 暂停熔断机制,2015年股市暴跌后,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CSRC)宣布暂停熔断机制,该机制是一种市场风控措施,当股价下跌超过一定幅度时,暂停交易以防止恶性循环。

然而,该机制在实施过程中遭遇批评,并在几天后被废除。

3. 减少交易费用,为鼓励投资者买入股票,政府降低了交易费用,包括交易佣金和印花税等,以提高市场活跃度。

4. 加强监管措施,为了防范市场操纵和违规交易,中国政府加强了对证券市场的监管力度,并对违规行为进行了打击和处罚。

5. 鼓励长期投资,政府通过一系列政策鼓励长期投资,包括减税和优惠政策,以吸引更多的长期资金进入股市。

需要注意的是,2015年股市的救市政策并没有完全解决问题,股市仍然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波动和调整。

这些政策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的恐慌情绪,但也引发了一些争议和质疑。

对于股市的稳定和发展,政府需要综合考虑市场机制、监管政策和经济基本面等因素,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

2015年中国经济大事件回顾

2015年中国经济大事件回顾

2015年中国经济大事件回顾事件一:股市暴跌千股跌停关注度:★★★★★2015年3月,A股开启“杠杆牛市”模式,沪深两市单日成交额一再被刷新,各项指数也不断攀升,尤其是创业板、中小板指数,新高到“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但在6月12日 上证指数创出 5178点高点后,可怕的噩梦来了。

不得不说中国的股民在过去一年时间里面被伤得很深,因为受到场内外配资清理的影响,看到上证综指在两个多月的时间之内下挫了45%之多。

往年比较难得一见的千股跌停的现象也是一再重演。

进入到2016年,开局看到也是非常不利。

熔断机制才刚刚启动就两度被触发,沪深300指数下挫了超过7%,而且新年伊始就看到提前收市的情况。

为什么好像没有从过去的经验里面吸取一些经验,而在开年第一天就出现这种让大家宝宝吓死了的情况呢?市场的波动性是内生的,它并不是能够用任何行政手段或者说新的规章制度去人为地限制,当你把波动性局限在一个资产类别里面,那么它的波动性一般都会外移到别的资产类别,一开盘 基本上一开年就跌停了,这是有史以来最差的一次开年,可能以后熔断机制还是这样的话,还有可能会重演。

所以人为去限制,或者说用什么政策法规去限制这种流动性、波动性的市场,其实是一个反市场化的举措。

事件二:人行降息降准关注度:★★★★★股灾之后,见到的就是浩浩荡荡的“国家队”前来救市,虽然前来救市的国家队,上演了一出“落架的凤凰不如鸡”的悲惨剧目。

但救市措施中的“双降”即降息降准也因其频率太高,备受投资者的关注。

关注度:同样是五颗星。

根据统计,人行在2015年其实一共有十次降息降准,当中包括五次降息以及五次降准。

首先先来看下降息部份,可以看到一共是五个时间点,在这需要注意的就是,以上每次均调降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

再来看下降准部份同样是五次但是时间点不完全相同,同样有需要大家注意的就是,以上每次降准的百分比不同之外,还有一些是针对某些行业进行特定的降准。

那么,央行背后的用意到底是什么?对于市场的节奏,市场把五次降息降准理解为量化宽松,或者理解为宽松政策是不对的。

2015年年中股灾历史回顾及原因

2015年年中股灾历史回顾及原因

2015年年中股灾历史回顾及原因2014年7月以来的这波牛市又称改革牛,杠杆牛,融资余额不断攀升,场外配资、伞形信托异常活跃。

五月底开始,为防范杠杆牛可能带来的更大的金融风险,证监会开始着手清查场外配资,给疯牛去杠杆,并在六月份连续发行大盘股中国核电和国泰君安,导致市场流动性进一步紧张,引发场内资金踩踏。

中国股市第一次经历杠杆牛市,突如其来的去杠杆让股市由疯牛转为快熊,由最高点5178点跌至最低点3373点,18天时间下跌了1805点,极端跌幅35%,酿成了股灾惨剧。

下跌过程中,在央行降准降息,证监会宣布暂停IPO,要求股东高管在未来六个月只增持不减持,以及银行体系通过向证金公司注资向股市注入流动性等一系列政策呵护下,股市最终停住下跌脚步,步入漫长的震荡修复期。

今年以来证监会清查场外配资的消息不绝于耳,从年初开始,直到5月底才动了真格。

当然清查场外配资涉及很多问题,不简单是证监会的问题,还涉及银监会,因为证监会对场外配资数据并不掌握,而此次伞形信托、场外配资多涉及银行理财资金,所以最终在银监会的配合下,去杠杆运动才算拉开帷幕,但超出各方预期的是,由于去杠杆过程中配资账户连环爆仓,导致中国股市历史上一场最惨烈的股灾。

股灾回顾及成因五月底,证监会开始清查场外配资。

要求证券公司全面自查参与场外配资的相关业务,其中包括恒生HOMS系统为场外配资提供服务,并停止HOMS系统向场外配资提供数据端口服务。

去杠杆运动由此展开。

杠杆融资有以下几种形式:分别为两融业务,收益互换业务,伞形信托和单一信托及民间配资。

根据申万宏源证券在股灾后的统计和预测:两融余额峰值出现在6月18日,为2.27万亿;收益互换业务总规模约为5000亿;伞形信托和单一信托总量优先级资金峰值约为1.1万亿左右;民间配资约4000-6000亿。

为场外配资提供接口的平台,包括恒生电子、上海铭创和同花顺。

根据6月30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公布的调研数据,三大系统接入的客户资产规模合计近5000亿元,其中HOMS 系统约4400亿元,上海铭创约360亿元,同花顺约60亿元。

救市后果或甚于4万亿

救市后果或甚于4万亿

救市后果或甚于4万亿作者:郁风来源:《中国经贸聚焦》2015年第08期这轮股市上涨和重挫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政府该不该救市,该不该如此“强力救市”?其将带来怎样的负面影响?如何反思和总结此次股灾与救市的经验教训?日前,《中国经贸聚焦》记者专访了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刘胜军。

刘胜军表示,这轮牛市实际上是流动性推动、概念炒作和政府背书的“人造牛市”,有人或寄望通过一个“慢牛”来拉动经济、实现去杠杆,但事与愿违,暴涨最终带来暴跌。

面对泡沫破裂和尚未引发系统性风险的股灾,政府本不该出手救市,更不应采取多种超出政府与市场边界的手段“暴力救市”。

“此次救市带来的长期后果可能超过之前的4万亿刺激政策。

后者的影响主要还在经济层面,包括加剧产能过剩和地方政府债务危机,而前者的影响主要是制度层面,损及法律与监管规则,是市场化进程的倒退,其修复也将花费更长时间和代价。

”刘胜军称。

“人造牛市”的暴涨暴跌CBF:从去年7月开始,A股快速上涨,上证综指从2000点左右一路涨至今年6月的5100多点,不到一年时间涨幅近160%。

这轮牛市真是如外界所说的“改革牛”、“国家牛”吗?刘胜军:这轮股市上涨确有其合理因素。

由于实体经济不景气,自2014年上半年开始楼市明显放缓,流动性得以涌入股市,加上降准降息带来的宽松货币政策预期,令股市上涨有了必要的流动性条件。

但光有流动性还不够,市场找到了两个概念:“改革牛”(或者说“国家牛”)、“互联网+”。

在他们看来,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重启改革,未来改革红利值得期待;同时,阿里上市马云跻身亚洲首富带来了很强的示范效应,国家又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并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此外,“一带一路”、亚投行、自贸区、人民币国际化等也成为增加投资者信心的重要概念。

不过,事实上,改革至今未能取得显著进展,至少没有可以给出如此乐观预期的理由。

市场上的一些反应就可笑了,比如,将央企合并也视为改革,而该领域目前唯一称得上改革的仅有交通银行混改,且到底有无实质性突破还有待观察。

2015股市暴跌的改革启示录

2015股市暴跌的改革启示录

36 ■ 2015.082015年6月末、7月初A 股高达32%的暴跌,牵动着国内外经济决策者的神经,更让亿万股民焦虑万分。

通过积极的救市,截至7月中下旬,股指已经从低谷回升,并基本企稳。

从积极的方面来讲,此轮市场的调整相比2007年的那次来得更加及时。

2007年,中国股市的平均市盈率已经高达70倍,而根据我们的计算,考虑到企业盈利的下降以及未来利率的下降,本轮暴跌前A 股的历史可比市盈率则在30倍左右,因此可以说,这轮股市的调整比上一轮来得更早,这避免了股市的泡沫化,也使得股市的调整变得更加有效率。

如今,当尘埃基本落定之后,我们有必要盘点,这一轮股市的暴涨暴跌到底有哪些方面值得反思,救市的措施有哪些值得推敲,如何避免股市出现新一轮大起大落的波动。

这是当前中国经济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综合各方面的因素来看,这一轮股市的大起大落至少有三个方面值得总结。

第一,杆杠机制必须严格监管我们必须看到,此轮股市调整带有相当程度的破坏性。

一方面,大量经验不足的股民由于高杠杆而遭受了重大的损失。

其中损失最为惨重的,是在股市上涨之后才入市的小股民。

另一方面,这种在杠杆压力之下的调整有一种自我预期实现的能力。

由于相关借款机构平仓的压力,导致股市一泻千里。

当上证综指下跌到3500点时,股市完全有可能以预期自我实现的形式持续下滑。

因此,救市成为必然。

在中国股票市场上,杠杆机制的意义有多大?仔细分析中国经济的基本情况,毫无争议的要点之一是,中国经济体系本身并不缺流动性。

中国的M 2大约为股市可流通市值的4倍以上,而美国等经济体的M 2却不到股市流通市值的一半。

在中国,对小股民开放融资不仅没有必要,而且会放大股民的风险,这就好比允许未成年公民过早地领取驾照,所以,对融资业务必须严加监管。

融券以及股指期货的情况则不完全一样。

融券和股指期货的确有校正股市过高或过低、帮助股市更好地回归价值发现的功能,因此,这两项业务不应该因为这次股市的暴涨暴跌而停止。

2015央行定调股市这样走

2015央行定调股市这样走

2015央行定调股市这样走央行将向证金公司提供无限的流动性供给,这就意味着证金公司可以接盘无限量的股票卖单,这是一种绝杀办法,更是一种态度。

在目前经济环境下,中央出此大招,显然看到了金融系统的巨大危机苗头。

待经济基本面转好,大盘将形成慢牛格局,成长为真正的大牛市。

“过去238年,没有人靠押注自己的国家崩溃而获得巨大成功的”,这是股神巴菲特的名言。

在刚刚过去的6月,巨大的做空力量似乎想从A股市场崩溃中获得成功,而做空者在获得局部胜利同时,忘记了巴菲特的这句话。

A股是否有恶意做空力量,尚无确凿证据,但因证监会强硬去杠杆导致的股票现货市场负反馈,以及股指期货的巨量空单,的确让A股经受着前所未有的考验。

救市与否,各界虽有歧意,但市场和决策者对潜在的金融危机已经充满警惕。

在上个周六,宏观当局举行了一系列会议商议救市事宜。

不过在一系列救市政策传出后,最有分量的还是中国证监会一则简单的公告。

7月5日晚上,中国证监会官方微信发布了2015年第17号公告。

公告这样表述:为维护股票市场稳定,中国证监会决定,充分发挥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的作用,多渠道筹集资金,扩大业务规模,增强维护市场稳定的能力。

中国人民银行将协助通过多种形式给予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流动性支持。

在此前的一天,媒体还在报道说高层对救市方式存在争议,坊间传言政府拟建立平准基金,各部门在探讨资金数额分配方案。

而中国证监会的17号公告,实际宣布平准基金任务直接由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担任,而央行将以各种形式给予流动性支持。

这则公告没有明确央行提供流动性的数量,但这种表述更真实的意思是,央行将向证金公司提供无限的流动性供给,这就意味着证金公司可以接盘无限量的股票卖单。

可以说,这是稳定股票市场最有用的政策工具。

对于一个国家的政府而言,稳定金融体系,保证国家安全是最重要任务,这也是政府与国民的契约。

央行提供无限流动性,是在法律许可范围内进行的工具操作,并不违法,只是改变了市场主体的资金实力,虽不公平,但也属于无奈之举。

2015年股灾回顾

2015年股灾回顾
6月8日沪指继续上攻,收盘于5131点,盘面背离信号制约作用仍存在。合并后的中国车A股复牌后再度一字涨停,市值8841.56亿元,超过波音+空客市值。
6月9日中国中车近涨停开盘5分钟内股价跳水至跌停。后又反弹,但最终跌停附近报收。
6月12日再创本轮牛市新高5178.19点
6月23日,5178后仅第五个交易日,上证指数出现4264的低点,低点相比最高价跌去18%,留下两个跳空缺口。但市场随后开始反弹。
5月28日,汇金公司减持了工行与建行的股份,中国核电单只个股冻结的资金量超过1万亿,上证指数暴跌6.50%。
6月3日,国泰君安上市过会,单只新股冻结资金超过3万亿元。
6月5日场外资金入市仍然较为积极,两融余额突破两万亿元大关,基金发行热度升温,阳光私募发行力度也很大。场外资金的持续流入推动了股指的大幅攀升。同时,券商通过降低折算率和约束配资等方式来控制两融和其他杠杆资金的快速扩大,可能对资金入市的积极性产生一定影响。沪深两市开盘即跳空冲破5000点。
5月4日上证指数日线MACD顶背离。5月5日、6日、7日,由于打新冻结大量资金,上证指数出现了牛市中极罕见的连续三根大阴线。同样,这次也很快收复失地创出新高。下跌的主要动力集中在前期涨幅过大的中字头股票、电力、钢铁等板块上。
5月11日大盘基本企稳,牛市的调整暂时告一段落,后期股指的持续走高将是大概率事件。
7月9日全线涨停,公安部副部长孟庆丰带队到证监会排查近期恶意卖空股票与股指的线索。沪指回到3700点。
8月17 日沪指逼近4000点,8月18日至8月26日,短短7个交易日内留下六根大阴线和两个向下跳空缺口,上证指数自3999点跌至2850点,市场开始反思国家队救市选股策略,巨额利益面前是否存在老鼠仓,内幕交易,8月11日,811汇率改革,人民短时间内连续贬值。国家队主战场在汇市无暇他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股市救市政策
2015年,中国股市经历了一轮巨大的波动,被称为“中国股灾”。

为了应对这一危机,中国政府启动了一系列救市政策,以稳定市场情绪,保护投资者利益,并促进经济的稳定发展。

首先,中国政府采取了降息降准的措施。

在股市危机爆发后的7月,中国央行连续五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并多次降息,以提供流动
性支持。

这些措施旨在增加市场流动性,降低融资成本,刺激经济增长。

通过降息降准,中国政府希望能够吸引更多的资金流入股市,增
加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

其次,政府采取了股指期货政策。

股指期货是一种金融工具,可
以用于对冲股市风险,提高市场稳定性。

中国政府于2015年4月推出
了股指期货,并鼓励大型机构和企业使用该工具进行投资。

政府还采
取了多项措施,以加强对期货市场的监管和风险控制,以避免过度波动。

通过引入股指期货,政府希望能够提高市场对冲能力,减少投资
者的风险暴露。

此外,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支持股市的措施。

例如,政府鼓励证
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增加自营交易,并提供更多的贷款资金,以支
持市场的流动性。

政府还宣布取消增值税,以减轻证券交易所和交易
机构的负担,并鼓励投资者增加交易活动。

此外,政府还鼓励国有企
业购买股票,以提高市场信心和稳定市场情绪。

同时,政府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护投资者利益。

例如,政府加
强了对操纵市场和内幕交易的监管,并严厉打击证券违法行为。

政府
还承诺提供保护投资者利益的法律和政策支持,并加强了对投资者的
教育和培训。

这些举措旨在增强投资者的信心,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

最后,政府还鼓励了金融机构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持。

政府呼吁银
行增加对券商和公司的贷款,以帮助它们度过困难时期。

政府还呼吁
保险公司加大对股市的投资,以增加市场的流动性和稳定性。

通过提
供金融支持,政府希望能够减轻金融机构的负担,促进市场稳定和经
济增长。

总的来说,2015年股市救市政策的目标是稳定市场情绪,保护投
资者利益,并促进经济的稳定发展。

通过降息降准、引入股指期货、
支持股市、保护投资者利益和提供金融支持等一系列措施,中国政府
试图应对股市危机,恢复市场信心,促进股市的健康发展。

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市场情绪,但也引发了一些争议和问题。

再加上后来政府执行救市过程中存在过度干预的问题,股市救市政策的效果仍有待进一步评估和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