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基础知识专题复习(一)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复习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及运用-语音

中考语文复习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及运用-语音
·17 ·
应读作kǎi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B )。
A.慷慨(kāng gǎi) 仿佛(fǎng fú)
凝视(níng)
眼花缭乱(liáo)
B.娇媚(mèi)
绽放(zhàn)
翘首(qiáo)
美不胜收(shèng)
C.花瓣(bàn) 硕大(shuò)
朦胧(móng lóng) 流连忘返(fǎn) 应读作méng
坦荡如坻的原野上,千万棵萱草擎着黄花兴高彩烈地绽放,汇聚成浩浩 汤汤的花海。它们开得泼泼洒洒,(也/却)香得羞涩而含蓄,微风吹拂, 碧绿的叶伴着金黄的花婆娑起舞 ① 清淡的暗香酝酿着,浮动着,弥散在 微微润湿的空气里。近年来,樱花以东洋式雅致的(风骚/风韵),出尽了 风头,可是开不了几日,就落英缤纷,残红遍地,最终(无人问津/置之不 理)。萱草却另有樱花所达不到的境界 ② 萱草在盛开的同时,也在竭力 为人们奉献 ③ 成为佳肴 ④ 成为良药。萱草作为母亲形象的独特代表, 在世界母爱精神的百花园里散发着恒久的芬芳。
是很慷慨的。每逢花期,家乡万亩槐花园里就弥漫着逼人的香气,令人陶醉。 那一棵棵浓密高大的槐树上,挂着让人感到震撼却又显得娇媚无比的花朵, 温柔地在春风中绽放,明艳得让人眼花缭乱。地上则铺满了洁白如雪的花瓣, 宛如一张硕大无边的天然地毯。鸟儿在林中婉转地叫着。吃货们凝视着枝头 鲜嫩的槐花匿笑,翘首等了一年,又可以大饱口福了。在如此美不胜收的园 子里漫步,仿佛置身于朦胧的梦境,让人流连忘返!
A.①④⑨⑩
B.③⑤⑨⑪
C.②⑥⑧⑩
D.③⑤⑦⑫
·22 ·
4.(2020·福建)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表现诗人的chóng ① (A.祟 B.崇)高理想与 爱国精神。诗歌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是对历史的回溯 ② (A.sù B.shuò), 叙述诗人的家世、出身以及辅佐楚王的经历;后半部分书写诗人对未来道路的探 索 甲 (A.历程 B.里程),通过神游天地寻求真理而不得的陈述,表达对理想的 不懈追求。诗人大量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 乙 (A.琳琅满目 B.丰富多 彩)的神话传说和摇曳多姿的艺术想象, 丙 。

中考数学实数总复习

中考数学实数总复习

专题基础知识回顾一实数一、单元知识网络:二、考试目标要求:了解有理数、无理数、实数的概念;会比较实数的大小,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有理数;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概念及意义.进一步,对上述知识理解程度的评价既可以用纯粹数学语言、符号的方式呈现试题,也可以建立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基础之上,即将考查的知识、方法融于不同的情境之中,通过解决问题而考查学生对相应知识、方法的理解情况.了解乘方与开方的概念,并理解这两种运算之间的关系.了解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了解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具体目标:1.有理数(1)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2)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3)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4)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5)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6)能对含有较大数字的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2.实数(1)了解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数的平方根、立方根.(2)了解开方与乘方互为逆运算,会用平方运算求某些非负数的平方根,会用立方运算求某些数的立方根,会用计算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3)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对应.(4)能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5)了解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能用计算器进行近似计算,并按问题的要求对结果取近似值.三、知识考点梳理知识点一、实数的分类1.按定义分类:2.按性质符号分类:注: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3.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或者“形如 (m,n是整数n≠0)”的数叫有理数.4.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无理数.5.实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知识点二、实数的相关概念1.相反数(1)代数意义: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2)几何意义:在数轴上原点的两侧,与原点距离相等的两个点表示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或数轴上,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所对应的点关于原点对称.(3)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之和等于0.a、b互为相反数 a+b=0.2.绝对值(1)代数意义: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可用式子表示为:(2)几何意义:一个数a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距离是一个非负数,所以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本身就揭示了绝对值的本质,即绝对值是一个非负数.用式子表示:若a是实数,则|a|≥0.3.倒数(1)实数的倒数是;0没有倒数;(2)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a、b互为倒数 .4.平方根(1)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这个数就叫做a的平方根.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有一个平方根,它是0本身;负数没有平方根.a(a≥0)的平方根记作.(2)一个正数a的正的平方根,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a(a≥0)的算术平方根记作.5.立方根如果x3=a,那么x叫做a的立方根.一个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方根;一个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零的立方根仍是零.知识点三、实数与数轴数轴定义: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数轴的三要素缺一不可.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反过来,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实数.知识点四、实数大小的比较1.对于数轴上的任意两个点,靠右边的点所表示的数较大.2.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两个正数,绝对值较大的那个正数大;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3.对于实数a、b,若a-b>0 a>b;a-b=0 a=b;a-b<0 a<b.5.无理数的比较大小:利用平方转化为有理数:如果 a>b>0,a2>b2 a>b ;或利用倒数转化:如比较与 .知识点五、实数的运算1.加法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2.减法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3.乘法几个非零实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0,积就为0.4.除法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上这个数的倒数.两个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5.乘方与开方(1)an所表示的意义是n个a相乘,正数的任何次幂是正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2)正数和0可以开平方,负数不能开平方;正数、负数和0都可以开立方.(3)零指数与负指数6.实数的六种运算关系加法与减法互为逆运算;乘法与除法互为逆运算;乘方与开方互为逆运算.7.实数运算顺序加和减是一级运算,乘和除是二级运算,乘方和开方是三级运算.这三级运算的顺序是三、二、一.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内的;如果没有括号,同一级运算中要从左至右依次运算.8.实数的运算律加法交换律:a+b=b+a乘法交换律:ab=ba知识点六、有效数字和科学记数法1.近似数: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那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2.有效数字: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精确到的数位为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3.科学记数法:把一个数用 (1≤<10,n为整数)的形式记数的方法叫科学记数法.四、规律方法指导1.数形结合思想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绝对值的几何意义等,数轴在很多时候可以帮助我们更直观地分析题目,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2.分类讨论思想(算术)平方根,绝对值的化简都需要有分类讨论的思想,考虑问题要全面,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3.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以现实生活为背景的题目,我们要抓住问题的实质,明确该用哪一个知识点来解决问题,然后有的放矢.4.注意观察、分析、总结对于寻找规律的题目,仔细观察变化的量之间的关系,尝试用数学式子表示规律.对于阅读两量大的题目,经常是把规律用语言加以叙述,仔细阅读,找到关键的字、词、句,从而找到思路. 经典例题精析考点一、实数概念及分类1. (2010上海)下列实数中,是无理数的为()思路点拨:考查无理数的概念.2.下列实数、sin60°、、、3.14159、、、中无理数有( )个总结升华:对实数进行分类不能只看表面形式,应先化简,再根据结果去判断.举一反三:【变式1】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集合里:(1)自然数集合:{ …}(2)整数集合:{ …}(3)分数集合:{ …}(4)无理数集合:{ …}答案:(1)自然数集合:(2)整数集合:(3)分数集合:(4)无理数集合:【答案】b,603,6n+3考点二、数轴、倒数、相反数、绝对值4.(2010湖南益阳)数轴上的点a到原点的距离是6,则点a表示的数为()思路点拨: 数轴上的点a到原点的距离是6的点有两个,原点的左边、右边各有一个。

2023年中考历史专题基础知识复习笔记

2023年中考历史专题基础知识复习笔记

2023年中考历史专题基础知识复习笔记(精华版)专题一、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重要朝代一、秦统一国家的建立秦的统一: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秦统一的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的分裂割据,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稳定。

对历史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建立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的军政大权;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使大夫;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郡县制的推行,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巩固统一的措施:政治上:建立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经济上: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文化上: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后来又推广更为简单的隶书。

思想上:“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军事上:北击匈奴,筑长城;开发南疆,开灵渠。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也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对秦始皇的评价(或你所认识的秦始皇):秦始皇是我国古代历史上功大于过的杰出政治家。

他统一了六国,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割据称雄的局面,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

秦始皇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奠定了我国以后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初步基础。

他推行郡县制,巩固了统一的局面。

他统一了度量衡、货币和文字,促进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秦始皇的统治十分残暴。

他统治时期,赋税沉重,兵役和徭役繁重,法律尤其严酷,他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给我国古代文化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本题只要答出2—3个观点即可)二、大一统的汉朝1、文景之治背景:西汉初年,经济萧条,到处一片荒凉景象。

汉文帝和汉景帝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

措施:奖励耕作、劝诫百官关心农桑;亲自下地耕作,给百姓做榜样;提倡节俭,以身作则;文景之治:文帝、景帝时期,社会安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出现了治世的局面。

中考常识知识点总结

中考常识知识点总结

中考常识知识点总结一、地理知识1. 世界地理1.1 世界大洲及其情况1.2 世界海洋及其位置1.3 世界山脉及其位置1.4 世界河流及其位置1.5 世界气候带及分布情况2. 中国地理2.1 中国地理位置及其特点2.2 中国自然地理2.3 中国人文地理2.4 中国经济地理3. 地球环境3.1 地球的自然环境3.2 地球的人文环境3.3 地球的热带雨林3.4 地球的荒漠和草原二、历史知识1. 中国古代史1.1 中国古代史的时间及其代表性事件1.2 由传说到确凿的中国古代史1.3 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1.4 中国古代的社会制度及其演变2. 世界古代史2.1 世界古代史的时间及其代表性事件2.2 世界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2.3 世界古代的社会制度及其演变2.4 世界古代文明的兴衰3. 中国近现代史3.1 中国近现代史的时间及其代表性事件3.2 中国近现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3.3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化3.4 中国近现代的外交与革命运动4. 世界近现代史4.1 世界近现代史的时间及其代表性事件4.2 世界近现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4.3 世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化4.4 世界近现代的世界大战及其后果三、政治知识1. 国家机构1.1 中国的国家机构1.2 中国的政党制度1.3 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4 中国的政治纲领及其实践2. 法律法规2.1 中国的宪法及其实施2.2 中国的法律法规体系2.3 中国的法治建设及其进展2.4 中国的司法体系及其作用3. 政治经济3.1 中国的经济发展规划3.2 中国的基本经济制度3.3 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3.4 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四、文化知识1. 文化传承1.1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1.2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1.3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及其传播1.4 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2. 文化交流2.1 中国与世界文化的交流2.2 中国的文化外交2.3 中国的文化产业2.4 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3. 文化产业3.1 文化产业的概念与发展趋势3.2 文化产业政策与规划3.3 文化产业的主要形态3.4 文化产业的社会作用五、科学知识1. 自然科学1.1 物质与能量1.2 力学运动1.3 热学与热能1.4 光学与光能1.5 声学与声能2. 生物科学2.1 生物基础知识2.2 生物进化与分类2.3 细胞与生殖2.4 生态与环境3. 地球科学3.1 地球的结构与构造3.2 地球的物质组成3.3 地球的大气与天气3.4 地球的地理与环境4. 天文科学4.1 太阳系与星系4.2 星球的运行与规律4.3 一些重要的星座和星系4.4 太阳系的探测与开发六、技术知识1. 信息技术1.1 计算机基础知识1.2 互联网基础知识1.3 多媒体基础知识1.4 信息技术的应用2. 工程技术2.1 机械与动力工程2.2 电子与通信技术2.3 能源与环境工程2.4 材料与化学工程3. 农业技术3.1 农业生产技术3.2 农业资源开发与利用3.3 农业经济与管理3.4 农业机械与自动化七、医学知识1. 健康常识1.1 身体结构与功能1.2 健康与疾病1.3 生活与健康1.4 疾病预防与控制2. 基本医疗知识2.1 一般疾病的防治2.2 常见急救措施2.3 常见传染病的防治2.4 常见慢性病的防治3. 社会医疗知识3.1 健康生活方式3.2 健康教育与促进3.3 健康政策与法规3.4 医疗资源与健康服务以上是中考常识知识点的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5届中考语文第一轮专项复习:基础知识复习

2025届中考语文第一轮专项复习:基础知识复习

2025届中考语文第一轮专项复习:基础知识复习基础大盘点1.2消灭错别字:1.,决眦入归鸟。

(杜甫《望岳》)2.,应傍战场开。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3.杨花榆荚无才思,。

(韩愈《晚春》)4. ,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5. ,山入潼关不解平。

(谭嗣同《潼关》) 6.乡书何处达?。

(王湾《次北固山下》)7.政入万山围子里,。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8.念天地之悠悠,!(陈子昂《登幽州台歌》)9.王安石《登飞来峰》中与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诗是,。

10.龚自珍在《己亥杂诗(其五)》中以落花自比,表达不忘报国之志的诗是,。

摘自名著导读:11. 《》作者:。

主要篇目:共十篇—《狗·猫·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二十四孝图》、《》《》、《藤野先生》、《无常》、《》。

这部书以简洁舒缓的文字描述往事,又不时夹杂着有趣的议论或犀利的批判;既有,也有对的洞察。

这部书写的虽然大多是个人生活,但也从-个独特的角度展现了当时中国的,如家庭怎样教育儿童,孩子读什么书,旧的书塾和新的学堂是怎样的,等等。

这对我们了解当时的社会,理解那时候中国人的生存状态,都有所帮助。

12.《西游记》代作者:。

鲁迅先生称之为“”,林庚先生称之为“童心之作”,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富有的作品之一。

小说围绕、、、师徒前往西天取经的主线,写了许多的故事。

孙悟空号称“”、“”,有七十二变、、筋斗云等超凡能力,其他神妖也都各有所长,读来令人兴趣盎然。

全书故事引人人胜。

前七回讲孙悟空的身世和的故事;第八回到第十二回介绍唐僧,交代西天取经这一-中心事件的由来;第十三回到第- -百回是小说故事的主体,讲述唐僧师徒取经路上战胜无数妖怪,历经重重磨难,终于到达西天,取回真经的故事。

这些故事大多情节曲折,扣人心弦,其中的大闹天宫、三打、大战、斗法、女儿国遇难、真假、三调等故事尤为精彩。

中考语文基础知识一轮复习:病句辨析题

中考语文基础知识一轮复习:病句辨析题

病句辨析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天水市博物馆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活动,旨在让人们领略传统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自信。

B.《初中语文拓展阅读》这本书的对象,主要是面向全体初中生。

C.我市“垃圾分类进校园”活动,美化和增强了同学们的环保意识与校园环境。

D.由于《长津湖》的热映,使中国电影事业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能否推进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B.北京冬奥会,向世界张开热情的臂膀,成为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交的桥梁。

C.现实中,大多数地区还存在儿童公共设施和服务不足。

D.为了解决学生心理困扰问题,学校开发了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四月,共享单车悄悄地走进古城临清的大街小巷,成为我们生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B.近日伦敦高等法院裁决,《达芬奇密码》的作者丹布朗被指控抄袭另一畅销书著作权的罪名不能成立。

C.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我们周围出现了大量的“低头族”。

D.为了防止暴力恐怖案件不再发生,各地交通部门都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这一可贵的品德。

B.通过中兴通讯这一事件,使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求人不如求己”。

C.《中国诗词大会》之所以受到学生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内涵的原因。

D.出现首例确诊病例后,四川省发布并通过了防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若干公告。

5.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他那崇高的品德,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B.端午节前夕,许多厂家推出了物美价廉的节日礼盒,来满足消费者馈赠亲友的需求。

C.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登顶。

D.多所学校举行世界环境日教育活动,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学习环保知识和环保意识。

6.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举办,既可以让汉字文化得以传承,让汉字书写美德得以传递,但是可以检验我国民众整体的汉字书写水平,B.延安的许多作家本着毛主席提出的“百花齐放”为原则,深入民间,向人民学习,将民歌融进自己的创作中,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

中考语文复习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及运用-文字

中考语文复习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及运用-文字
·26 ·
13.(2019·成都)下列句子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B )。 A.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犹如卷起的涛涛白浪的大胡子。 B.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 笼罩着我。 C.大致说来,苏州园林里的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俭朴而别具 匠心。 D.一个人,如果对自己亲人的习惯和愿望总是莫不关心,那就不能说他是个有 教养的人。
(3)偏旁相似而误记。如:冽、咧、洌、趔,神、袖。
(4)增减笔画而误记。如:心、必。
·3 ·
解题 思路
解题 技法
如果题干要求选出有错别字的一项,就排除肯定无错别字的选项;如 果题干要求选出全对的一项,就排除肯定有错别字的选项。总之,可以多使 用结构分析法:一是字形本身结构,二是词语结构。辨析字形要注意把字 的音、形、义结合在一起考虑。
·22 ·
9.(2020·遂宁)下列句子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D )。 A.现在只有三个疲惫、赢弱的人吃力地拖着自己的脚步,穿过那茫茫无际、 像铁一般坚硬的冰雪荒原。 B.在瑞士洛桑国际奥委会全体委员大会上,顾拜旦郑重其是地阐述了奥林匹 克精神的内涵。 C.同学们分辩不出班上新来的双胞胎谁是大双,谁是小双,为此大家争辨了 许久。 D.任时光流逝,那些陪伴我们成长的人、事、物,永远挥之不去,即使海枯 石烂,那份美好也始终镶嵌在心灵深处。
·4 ·
1.(2020·北部湾经济区Ⅱ卷)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
应 A.婆娑 宽宥 迥乎不同
为 B.苍芒 轩榭 大相径庭
应为“川流不息”
“ C.酝酿 怡情 穿流不息 苍 茫 D.要诀 迁徒 李代桃僵
应为“迁徙”
”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以及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

历史中考专题复习一:资本主义史

历史中考专题复习一:资本主义史

历史上有很多概念由于误解往往名不符实, 下列名称不属于这一类的是: A、阿拉伯数字 C、文艺复兴 B、印第安人 D、三角贸易
“西欧封建社会末期是‘人’的被发现和‘世 界’被发现的时代。”你认为这里“人”和 “世界”的被发现应该是指 : A、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B、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 C、殖民掠夺和新航路的开辟 D、文艺复兴和资产阶级的产生
法国大革命 俄国1861年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改革)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议会所通过的 《权利法案》 ,其作用在于: A、为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 B、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 C、揭开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D、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
• 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是: A、资本主义反封建斗争。 B、资产阶级革命。 C、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 D、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
• 丘吉尔在1946年3月5日的演说中指出:“在 全部历史中,没有一次战争比前不久使地球上 这么多地区沦为废墟的这次大战更容易被及时 地加以制止,它本来可以不发一枪就被制止 住……但是,谁也听不进……”。“这次大战” 是指: • A、第一次世界大战 • B、干涉俄国十月革命 • C、第二次世界大战 • D.1929年经济大危机
• 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 局不复存在,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 “多强”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促进世界格 局多极化的重要力量。其中“多强”除了中国、 日本外,还有: • A、意大利、英国 B、欧共体、德国 • C、法国、加拿大 D、欧盟、俄罗斯
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点是:
A、建立了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 B、为限制王权制定了本国宪法 C、进行了反对外国干涉的革命战争 D、改变了原来的社会性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山学校20XX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试卷(一)一、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专项训练1.他yǐng mì( )在那座房子的后面。

2.那把刀yí shùn jiān( ) 刺进了敌人的胸膛。

3. 我的心里一直牢记这母亲的xùn jiè( )。

4.他那shòu gǔ líng xún( )的身体好像禁不起风吹。

5.我感到tóu yūn mù xuàn( )。

6.我听见了有人在chuò qì( )。

7.我xiǎo xīn yì yì( )的伸出左角。

8那只鸟真在树上xiǎo qì( 小憩 )。

9.那只飞蛾有着一股足以qíng tiān hàn dì( )的生命力。

10.我们不可以荒废一生,不要yōng lù( 庸碌 )一生。

11.我们不可以白白的zāo tà( 糟蹋 )食物。

12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rěn jùn bù jīn ( )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13.从空中垂下,不见其端,也不见其zhōng jí( )。

14.泛着点点银光,就像bèng jiàn ( ) 的水花。

15.我只是zhù lì( ) 凝望。

16.它依傍一株枯槐爬的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líng dīng ()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

后来索性连那xī líng ( )的花串也没有了。

17.那里装的是什么xiān lù qióng jiāng()。

18.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fēng wéi diézhèn.()。

19. 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pán qíu wò lóng ( ) 。

20.理想如珍珠,一颗zhuī lián ( )着一颗。

21.理想是船舶,载着你出海yuǎn xíng ( )。

但理想有时候又是haǐtiān xiāng wěn()的弧线,kě wàng bù kě jí ( ),折磨着你那进取的心。

22.理想使你jué jiàng()地反抗着命运。

23.理想是肥皂,xǐ zhuó()你的自私心。

24.理想使不幸者 juú chù féng shēng ( ).25.唤làng zǐ huí tóu ( )。

26.理想被diàn wū()了,不必yuàn hèn ( ),27.庸人失去理想,lù lù zhōng shēng ( ),可笑地zǔ zòu ( )着眼前的环境。

28.理想抽芽,榆杨会有nóng yīn ( )。

29.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duò luò ( )30.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diǎn zhuì ( )31.整个城市都是fán xián jí guǎn ( )32.但我们kǔáo ( )着,只等到朝霞的彩旗rǎn rǎn()升起33.tān lán ( )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34.chén diàn diàn( )垂吊在枝头35.有多少第一次值得你dī huí ( )品味36.当母鸟第一次生下了几颗líng lóng tì tuò( )的蛋37.生命也就越duō zī duō caǐ( )38.尤爱jiǎo jié()的月色39.她都来到林中草地,或是无忧无虑地xīxì(),或是xīn kuàng shén yí()地赏月40.在她的眼里,月的yīn qínɡ yuán quē ( )不再各具fēng yùn ( ),反倒xiǎn xiàng dié shēng ( ) ,勾起了无穷的dé shī zhī huàn ( )。

二、连词成句专项训练1.使用下面词语另写一段连贯的话,至少用上其中两个。

(3分)抵达起伏琐碎不胜其烦弥足珍贵2.用下列词语中的三个写一段关于奉献的话,要求运用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

厄运仰慕淳朴慷慨大方深恶痛疾3.使用下面词语写一段连贯的话,至少用上其中的三个。

要求写出你所敬慕的伟人(或名人)的主要事迹和精神品质(要求使用排比的修辞)。

建树仰慕叱咤风云可歌可泣家喻户晓4.在下面词语中选择至少三个写一段赞美母亲的话(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并运用下面关联词中的一个:虽然……但是……;无论……都……)。

惊惶蹒跚疲惫奢望微不足道神清气爽5.使用下面词语,以修养为话题写一段连贯的话,至少运用其中三个(要求使用反问的修辞,并用上关联词“无论……都……”)。

壮阔飘逸坦然面对深邃优雅6.使用下面词语,以风景为话题,写一段连贯的话,至少运用其中两个。

(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来往不绝鳞次栉比引人注目别具一格7.用下列词语中的三个写一段关于理想的话,要求运用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鞭策缥缈颓唐春华秋实五彩斑斓8.用下列词语中的三个写一段关于某种动物或植物的话,要求运用拟人的修辞。

忐忑汲取畸形任劳任怨相形见绌9.用下列词语中的三个写一段关于磨练的话,要求运用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

憔悴鉴赏阴霾心旷神怡得失之患10在下面词语中选择至少三个写一段赞美春天的话(使用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手法,并从下列关联词中选用一组:不但……而且……;只有……才……)。

轻盈繁密和煦多姿多彩眼花缭乱三、文言文一词多义专项训练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安.求其能千里也衣食所安.B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C前人之述备.矣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D肉食者鄙.先帝不以臣卑鄙.2.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薄.暮冥冥不宜妄自菲薄. B执策.而临之策.之不以其道C等.死,死国可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D帝感其诚.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 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蒙辞.以军中多务未尝稍降辞.色 B吴广皆次.当行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C夫.环而攻之且夫.人之学 D当.奖率三军今当.远离4. 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故不为苟.得苟.全性命于乱世 B二者不可得.兼故不为苟得.C 木兰当.户织当.之无愧 D会天大雨,道.不通策之不以其道.5. 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舜发.于畎亩之间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B为妻妾之奉.奉.命于危难之间C今天下三分.必以分.人 D温故.而知新两狼之并驱如故.6.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顾.野有麦场元方入门而不顾. B野芳发.而幽香一时齐发.,众妙毕备C夫.齁声起荷担者三夫. D便扶.向路出郭向扶.将7.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行拂.乱其所为入则无法家拂.士B好.为梁父吟好.读书,不求甚解C即更.刮目相待举杯销愁愁更.愁D汝心之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8.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公问其故.故.余虽愚B三顾.臣于草庐之中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C予观.夫巴陵胜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 D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且人患.志之不立9.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一食或.尽粟一石或.王命急宣 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既加冠.C以光.先帝遗德仿佛若有光. D微斯人,吾谁与归.太守归.而游人从10.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及鲁肃过.寻阳人恒过. B于是见.公输盘曹刿请见.C阴风怒号.故自号.日醉翁也 D大王加惠.汝之不惠.1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或.以为死或以为亡或.异二者之为 B此乐何极.南极.潇湘C因.屏人曰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D而山不加.增万钟于我何加.焉12.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子墨子见.王乃入见. B中间.如拉崩倒之声傅说举于版筑之间.C公将.战出郭相扶将. D每假.借于人愿借.子杀之13.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奉命于危难之间.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B担中肉尽.林尽.水源C胡不见.我于王路转溪头忽见. D死即举.大名耳举.大计亦死14.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举.国欢庆举.世无双 B具.答之各具.情态C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又何间.焉 D以为妙绝.群响毕绝.15.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日出而林霏开.连月不开. B高可二黍许.潭中鱼可百许.头C苦.秦久矣苦.其心志 D钟鼓乐.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16.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兵革非不坚利.怀抱利.器 B世隶.耕隶.而从者C良.多趣味此皆良.实 D临.溪而渔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17.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父利.其然天时不如地利. B名.之者谁不能名.其一处C执策而临.之把酒临.风 D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欲穷.其林18.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明有奇.巧人长约八分有奇. B陈胜吴广乃谋.曰聚室而谋.C赏赐百千强.项为之强. D年且.九十且.焉置土石19.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抑亦人谋.肉食者谋.之 B而不知其所穷.乐亦无穷.C猥自枉屈.手指不可屈.伸 D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略无阙.处20.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水尤清.冽回清.倒影 B饮少.辄醉意少.舒C高处不胜.寒予观夫巴陵胜.状 D食.不饱,力不足食.之不能尽其材第三题答案:1-5 BCCAD 6-10 ABDAB 11-15 CABAB 16-20 ACBA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