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祖国统一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合集下载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朝鲜停战了,我们身上的 担子一下轻了多……这两年, 我们那位在台 湾的蒋先生 趁我们抗美援朝无暇他顾之 际,仗着有‘山姆大叔’撑 腰,很是兴风作浪,在那里 做反 攻大陆的美梦哩!我 们现在已经可以腾出手来了, 我看该集中力量去解决台湾 的问题了。”
国内外环境因素
20世纪50年代中期, 我国确定由“武力解 放台湾”到“和平解 放台湾”方针转变 的国际国内因素
周 恩 来
“一纲四目”的提出
一纲 台湾和大陆必须统一。
四目
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所有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由蒋介石决定。 军政及建设经费不足之数由中央拨付。 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协商解决。 双方互约不派人进行破坏对方团结之事。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 想
一、“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形成和确立
中英两国政府首脑庆贺正式签署《中英联合声明》
我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 政长官董建华宣誓 就职
(二)澳门回归祖国
1987年4月13日,中葡双方签署联合声明,宣 布中国政府将于1999年12月20日起对澳门地区 恢复行使主权。
1999年12月20日零点,中葡两国政府顺利进行 了交接仪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恢复了对澳 门行使主权,澳门特别行政区宣告成立。
二、新世纪新阶段的对台方针政策
第一、明确提出反对和遏制“台独”是新形势下两 岸同胞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 第二、提出两岸关系现状的定义,丰富了坚持一个 中国原则的内涵。 第三、提出构建和平稳定发展的两岸关系,和平发 展理应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主题。 第四、强调和平统一工作也要体现以民为本、为民 谋利。 第五、制定反分裂国家法,将中央对台方针政策法 律化
设置特别行政区
即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依 法在台湾、香港、澳门设置特别行 政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行使国 家权力,特别行政区政府行使地方 政府权力。

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纲领

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纲领

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纲领在党的十七大报告第十部分“推进‘一国两制’实践和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中,胡锦涛总结了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对台工作经验,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核心,深入系统地阐述了21世纪中共对台工作大政方针,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纲领。

之所以说十七大报告关于台湾问题的论述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纲领,是因为:第一,十七大报告反映了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的共同思路与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

众所周知,解决台湾问题无非是两种方式,即武力与和平。

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虽然在建国之初主张用武力的方式加以解决,是基于中国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反攻大陆”的政策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反华势力对中国的围堵政策。

20世纪50年代中期,当国内主要矛盾解决后,中国共产党调整了解决台湾问题的思路,提出了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根据变化了的国际形势和台湾岛内的情况,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战略构想,并将这一战略构想付诸于实践,成功地解决了港澳问题,为解决台湾问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进一步发展了邓小平“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战略构想,提出了解决台湾问题的八项政治主张。

十七大报告强调:按照“一国两制”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符合中华民族根本利益。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我们将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和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我们愿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实现两岸和平统一。

第二,是与时代脉搏相统一的具有前瞻性的战略思考。

进入新世纪后,台湾政局发生重大变化,主张台湾独立的民进党跃上“执政”舞台。

台湾当局领导人陈水扁紧步李登辉的后尘,变本加厉、肆无忌惮地鼓吹“台独”,否定“九二”共识和“国家统一纲领”,大搞所谓“入联公投”,挑战一个中国原则,极力推进“台独”路线,将两岸关系推到了危险的战争边缘,成为亚太地区稳定与繁荣的一大威胁。

两岸统一的思考

两岸统一的思考

两岸统一的思考班级:电商113班姓名:程思文学号:2011040333一、实现两岸统一的必要性两岸完全统一构想的重要意义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对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一,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中华民族富有爱国主义传统。

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推动我国是和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的共同的精神支柱。

第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一。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任务。

国家的完全统一是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没有国家的完全统一,就没有完全意义上的民族复兴。

第三,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

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符合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所有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中国自古以来就崇尚独立、统一,历朝开国皇帝都要追求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

当今世界风起云涌,美国对中国虎视眈眈,既恨又怕,联络一切能联络的力量遏制中国。

祖国统一对我们来说减少内部的麻烦和美国人要挟中国的筹码,对中国的老祖先和前辈们有个交代。

同时,祖国统一能进一步增强国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同仇敌忾,共同实现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实现两岸完全统一构想的艰苦历程历史上的祖国统一问题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过去的五千年里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也曾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可是,自从18世纪清王朝开始严格执行闭关锁国政策之后,中国渐渐失去了大国举足轻重的地位,而西方经过了两次工业革命之后,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都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和改革,资本主义渐渐萌发成长,尤其是新航路的发现,使西方列强渐渐将目光投向了东方,他们急切的期待向东方尤其是中国,投放大量的产品,来进行资本的掠夺和积累。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摘要:2017年10月1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上举行的“中国第十九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习总书记在会上回顾了我国过去五年的艰辛奋斗历程,书写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华章。

并在报告上着重强调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充分反映了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充分体现了我党对于实施这一战略决策的决心。

关键字:中华民族统一伟大复兴中国梦一、引言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是以台湾人民和中华儿女为共同核心的民族复兴,习总书记的十九大报告上的系列讲话,明确了对台的发展关系和根本目标,强调了解决台湾问题是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条件,充分反映了我党和政府对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决心。

在报告上习总书记总结了过去五年我党取得的成就,明确了我党在未来的基本发展方向,我们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二、推动两岸关系和谐发展,实现祖国统一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上明确指出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一项重要进程。

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必须提供一个内外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所以我党要以和平统一的目的来解决台湾问题,努力推进两岸关系和谐发展。

以台湾和中华民族的共同的角度,处理好两岸的经济、文化、社会等交流,为两岸关系和谐发展提供正确方向,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提供稳定的基础条件。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上指出,我党要以提高我国综合国力为基础,贯彻落实以国家统一为目的的方针政策,通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完成祖国完全统一这一项艰巨的历史重任。

三、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中国梦之间的关系中华民族经过200年的艰苦而辉煌的奋斗历程,实现了从衰落到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目的。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上明确指出,实现祖国统一,是我党和政府所承担的艰巨的历史任务,也是所有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巨大的推进作用。

祖国统一的构想心得体会

祖国统一的构想心得体会

祖国统一的构想心得体会统计1001 咸嘉四栋601 奉敏辉程丽高晓兰王惠霞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对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反对分裂,坚持统一,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的光荣传统。

没有国家的完全统一,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复兴。

所以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是民族复兴的历史任务之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定意志。

现阶段祖国大陆已基本统一,领土完整权使十三亿中国人的眼睛聚焦在台湾,钓鱼岛,海南岛等沿海领土完整权。

首先聚焦中国最大的岛屿台湾。

台湾问题是中国一直遗留下来的问题,自1895年日本通过侵华战争从中国手里侵占台湾,澎湖列岛。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明确规定台湾回归中国领土范围,中国恢复对台湾的行使主权。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国民党组织退居台湾,企图反攻大陆。

本在1949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解放台湾”的口号,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党中央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

解放台湾的问题不得不被搁置。

1954年中国共产党再次提出解放台湾问题但是迫于以美国为主的国外势力的压迫,台湾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

自20世纪以来台湾的局势发生了变化,我党及时调整了对台湾问题的政策。

从以前的武力解决台湾问题转变为和平解决,并提出了跨时代的政策“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指导方针。

国际也开始承认一个中国原则,并且支持中国多台湾的领土主权。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团从祖国和人民的利益出发,在毛泽东,周恩来关于和平解放台湾思想的基础上,确立了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创造性的提出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内容第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这是国际都公认的。

第二,两只并存,也就是中国大陆坚持共产主义,而港澳台则还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第三,高度自治,港澳台在保持祖国高度统一的前提下享有与其他自治区不同的高度自治权。

思想政治教育在增进民族凝聚力中的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在增进民族凝聚力中的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在增进民族凝聚力中的作用一、有利于克服地方民族主义,加强民族团结由于民族主义总是源于族际沟通过程中的收集反映,并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利己性的民族掌握中心意识、排他性的民族至上精神和因沟通障碍引发的对其他民族的不信任和畏惧心态紧密相关,民族主义便不能不体现为一种政治行为:它在社会心理层面则一般呈现为具有极端自我保护意识的攻击性防御行为。

毛泽东曾就国内民族关系多次表示:“我们无论对干部和人民群众,都要广泛地持久地进行无产阶级的民族政策教育,并且要对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经常注意检查。

”早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就在全国范围内先后进行了两次民族政策宣传教育和民族关系的检查。

周恩来则在讲话中列举了族际沟通的障碍和民族主义现象:“因为兄弟民族多数处于经齐、文化比较落后的状态,汉族同志在批评时,就容易去指责这些客观存在的落后现象”,“就很容易发生一些民族歧视的错误”;他要求“从团结愿望出发进行批判,以消除或减少民族歧视的错误和民族分裂的倾向。

”他在1978年更明确地指出:“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

”加强和改进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促进民族间的了解与沟通,帮助少数民族地区群众树立社会主义思想意只,缩小地区间的差距,消除民族隔阂,增进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

二、有利于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历来关系到国家统一,更是民族凝聚力中的重要内容。

中华民族是56个民族的总称,各民族成员有各自的民族归属,但又共同归属于中华民族,这种双重的民族认同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我国的各民族之间虽然血统、语言、文化并不完全相同,但却有着共同缔造的祖国,共同的历史命运和未来。

历史的经验证明,边疆民族地区往往是多民族主权国家统治力量薄弱的地区,也是相对复杂的地区。

这种复杂性,一方面是历史遗留问题形成的民族性与国民性的冲突,宗教信仰的复杂性带来的宗教文化与主体文化的矛盾冲突;另一方面又由于现实价值理念的差异形成不同的价值取向,也带来传统生活方式与现代生活方式及理想信念方面的差异和矛盾冲突。

如何理解我党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构想的一贯性和连续性 Word 文档

如何理解我党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构想的一贯性和连续性 Word 文档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为此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奋斗。

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是祖国统一大业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是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华民族的历史性贡献。

江泽民同志郑重指出:“国家要统一,民族要复兴,台湾问题不能无限期地拖延下去。

我们坚信,通过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努力,祖国的完全统一就一定能够早日实现。

”为了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一国两制”,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保持原有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这个构想从中国实际出发,照顾到各方利益,既体现了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性,又充分考虑台湾、香港和澳门的历史和现实,体现了高度的灵活性。

按照这个构想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有利于台湾、香港和澳门的长期稳定。

有利于祖国统一和民族振兴,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可以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

香港和澳门顺利回归祖国,使“一国两制”由科学构想变为生动现实。

中央政府始终坚持不干预特别行政区自治范围内事务的原则,切实实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并从许多方面给予特别行政区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在中央政府坚定支持下,两个特别行政区政府沉着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及内外经济环境变化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团结各界人士,妥善处理了一系列社会和经济问题,保持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事实充分证明,“一国两制”方针是正确的,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全面正确地贯彻“一国两制”的方针,严格按照香港基本法和澳门基本法办事,全力支持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和政府工作,切实加强各界人士在爱国爱港、爱国爱澳旗帜下的广泛团结,共同维护和促进香港和澳门的繁荣稳定发展。

坚持这些,就能使“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的实践取得更大的成功,并对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发挥积极的示范作用。

简述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作用

简述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作用

简述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作用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使命和现实意义。

它是一个广泛联合各阶层、各族群、各政治派别等各方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的重要平台。

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的主要作用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凝聚民族力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1. 具有众多成员的爱国统一战线可以凝聚全社会的力量,共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通过广泛团结各方力量,促进国家和社会的统一,实现国家发展的目标。

2. 爱国统一战线不仅汇聚了各个政治派别的力量,还团结了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宗教界、军队和各族人民等各阶层、各群体的力量。

这种跨越各界、各层次的广泛联合,使得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都得到了有效推动。

3. 爱国统一战线能够形成广泛的社会共识,加强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激发全社会的创造力和干劲,推动共同富裕和社会和谐发展。

同时,通过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国家的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二、维护国家安全,稳定社会大局1. 爱国统一战线是国家的坚强后盾,对于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爱国统一战线可以将各方力量团结起来,形成一盘棋的局面,共同对抗国内外的各种威胁和挑战。

2. 爱国统一战线能够在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方面提供重要支持,参与并支持政府的安全和稳定工作。

这包括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击犯罪、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等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秩序,推动社会进步。

三、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1. 爱国统一战线是推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传承和弘扬的重要力量。

通过广泛团结各方力量,加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传承,以及对现代文化的创造和传播,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

2. 爱国统一战线能够在文化领域全面展开合作与交流,促进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增强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传承和创造性转化,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完成祖国统一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郑重申明:“当人类社会跨入二十一世纪的时候,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我们党必须坚定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完成祖国统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神圣使命,是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的最好体现
1、完成祖国统一,是维护民族感情问题,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所有中国人的神圣使命和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综观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旋律,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实现中华民族的统一,是保证中华文明连续发展的基本条件,是造成中国历史上一再出现社会繁荣、国力昌盛局面的保证。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为了保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台湾同胞同外国侵略者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写下了不朽的爱国主义篇章。

国家统一,民族振兴,是中华儿女的夙愿,是世世代代传承不息的梦想之火,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所有中国人的神圣使命和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

正如邓小平所说“实现国家统一是民族的愿望,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要统一的。

”可见,祖国统一不仅仅是个观念问题,也是中国共产党能不能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大问题。

2、完成祖国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从19世纪中叶的鸦片战争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200年,是中华民族从衰落走想伟大复兴的漫长、艰苦而又辉煌的奋斗历程。

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任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步骤。

祖国强大与民族振兴,是海峡两岸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完成祖国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前提和重要体现,是全体中国人的奋斗目标。

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大陆同胞,台湾、香港、澳门的同胞,还有海外华侨,大家都是中华民族的子孙。

我们要共同奋斗,实现祖国统一和民族振兴。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中国共产党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因此,大力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使两岸人民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也就实现和维护了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总之,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关系着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关系着中华民族的感情和尊严,关系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任务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人民统一祖国、振兴中华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人已经承担起这个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

正如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所指出的:“我们成功解决了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正在为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继续奋斗。

”[14]我们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祖国统一大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神圣使命一定会早日实现。

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