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事多早教第3课教案
妙事多课程设计

妙事多课程设计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妙事多遵循了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课程的设计基础是培养幼儿的自我学习,自主、主动和自信,以及培养幼儿自小开始的自我规律,所有的教学技巧和上课模式都是以这些目的为目标的。
音乐的教案和教学环节是目的也是我们的教学手段。
1、适龄特点:适合幼儿的年纪发展的一套适龄教材。
幼儿三岁才会的东西就不适合在2岁就教给她,同样的,幼儿2岁时就会的技能,我们就不需要花很多的时间在他3岁的时候再教。
2、适发展:依个人互动及认知发展的程度,一、歌曲及活动的示范1、欢迎歌小朋友的名字是他身份的代表。
以称呼名字的方式跟一个小朋友打招呼,不只是一种让他格外高兴的亲切的招呼的方式,也是肯定小朋友个体存在的一种方式。
将每一个小朋友的名字用歌唱的方式唱出来,不但能够辨认每一个小朋友,并且也引起别人对他的注意,同时也肯定了他在音乐环境的存在。
小朋友不但会非常期盼在歌唱中听到自己的名字,也想听到其他小朋友,欢迎自己的打招呼的方式。
每次上课都应该以唱出小朋友的名字的活动来时活动。
欢迎歌是孩子都很喜欢的曲子,每个孩子的名字被唱出来欢迎他,如果孩子是在唱完欢迎歌才进来的,也应该在当时正在进行的歌曲活动结束之后,唱他的名字欢迎他。
二、歌曲活动1、邀请父母主动经常地在歌唱及活动中参与老师。
中国的父母通常都比较害羞或保守,所以需要不断的激励他们。
如果父母都不跟老师一起唱或者哼曲子时,老师应该通过提醒及手势来邀请父母参与唱歌及活动。
2、在示范歌曲活动时,维持正确的音高及音准是非常重要的。
3、为了父母亲的缘故,建议在第一次唱一首新曲子时,用中速速度唱,在第一次唱完歌曲后,可以用啦啦啦来哼唱曲子。
一首有歌词的完整曲子也会建议在第一次就用原来的速度,所以孩子能够在第一次听见时,就能听到一个正确的版本。
唱第二次跟第三次时,可用慢速或快速的速度做变化。
4、一首曲子或活动中的拍子及节奏必须在唱的时候就去强调它们。
一首曲子中不同的拍子通常是为了去强调曲子的戏剧效果。
妙事多音乐--张老师 -(课堂PPT)

2、弹跳歌曲:
是小朋友最喜欢的一种游戏,面对面,小 手和
大手,大家跟着节奏一起动,弹跃就变成 小朋
友和大人之间一种共同分享的互动。借着 弹跃
活动,大人可以让小朋友的全身体验到一 种稳定的节拍感。
如:歌曲(小小马儿)
18
妙事多教育的目标
• 3、游走动作: • 游走动作必须同时取得平衡与控制身体的
能力,以及对空间的适应力。 • 例(唐僧骑马咚咚咚)
• 例(五只小青蛙)
21
妙事多教育的目标
• 6、歌唱游戏与舞曲:
• 人类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其社会性,小朋友 们喜爱集体活动,和大家一起做活动,互 相邀请,或被吸引,而成为音乐活动团体 的一部分,在歌唱游戏里,节奏、旋律和 音乐的结构也都可以直接体会得到。
• 例:歌曲《国王大兵》 • 例:舞曲《波兰舞曲》
• 对婴儿与学步的小朋友来说,认识身体和探索 身体的每一个部位的活动方式尤其重要,因为 他们正处于开始意识到身体功能的时期。
• 例(洗洗小手)——按照歌词的意思做动作
25
妙事多教育的目标
• 10、玩奏乐器:
• 小朋友喜欢“玩”简单的乐器,并且乐于尝 试各种不同的玩法,幼小的儿童天生喜欢触 摸、摆弄和操作任何他们碰触到的每一件东 西。
22
妙事多教育的目标
• 7、摇摆歌曲:
• 舒缓他们的心情让他们平静下来,所以对小 朋友有安抚的作用。摆动身体会刺激深入在 人耳内部的内耳前庭〈平衡〉系统,当他们 的头与身体在动的时候。内耳前庭系统的液 体会刺激感官的毛细胞,而这些毛细胞会将 我们在空间的身体姿势与所做的动作记录下 来。摇摆是将动的身体、正在听的耳朵、正 在思考的大脑连接起来的活动。
妙事多音乐培训交流
妙事多音乐课程手册(一)

(米其儿音乐花园)课程模块介绍第一部分问候歌和名字歌——小朋友的名字是他的身份的代表。
以称呼的名字的方式跟一个小朋友打招呼,不只是一种让他格外高兴的亲切的招呼方式,也是肯定小朋友个体的一种方式。
将每个小朋友的名字用歌唱的方式唱出来,不但能够辨认那一个小朋友,并且也引起别人对他的注意,同时也肯定了他在音乐妙境中的存在。
小朋友们不但会引起期盼在歌唱中听到自己的名字,也想听到其它他们成为“我的朋友”的小朋友们受到欢迎的招呼。
每次的音乐课都会以唱出每个朋友的名字来开始,每个小朋友在音乐环境中稳定下来以后,都需要这种能用歌声做出自己反应的机会,因为这对于他们的嗓音的发展非常重要。
弹跃歌曲一一弹跃是小朋友最喜欢的一种活动。
面对面,小手拉大手,大家跟着节奏一起动,弹跳就变成了小朋友和大人之间的一种共同分享的互动,非常好玩。
弹跃活动让小朋友觉得快活、有趣,好玩过后他们的表情会变得更加活跃、生动。
借着弹跃活动,大人可以让小朋友的全身体验到一种稳定的节拍感。
在生活中,成人与小朋友会有很多时间静静地坐着不动,而这种充满节奏的动感体验对儿童特别重要。
当小朋友坐在父母的双腿上,随着韵律节奏,上下弹跃做动作,他们的全身都会感到惊人的震撼。
这种动作同时也可强化内耳感应身体位置、动作、平衡与速度的功能。
当学步的小朋友可以拉着爸妈的手,尽情地体会身体肌肉对不同的动作所产生的反应时,他们就会觉得充满自信。
运动神经系统分布在我们的身体肌肉、关节和肌腱里,当动作发生时,它自然会传达信息、动作使人产生感觉。
跳起来悬在空中的那一瞬间,小朋友会觉得身阵突然变得轻飘飘的,那是会刺激脑能量的发展的。
而悦耳的声音,则可以激励和加强节奏性弹跃所引起的快感。
手指游戏——手指游戏主要是让小朋友学习如何辨识自己的十个手指头和两只手,并且给她们机会体现手指与双手的各种动作。
小朋友们喜欢身体运动的每一个动作,尤其是有节奏的,又配合着押韵上口的歌谣。
活动中触碰手指头,并同时说出手指头的名称,更具有强化认知的功能。
妙事多奥尔夫音乐课程三

妙事多奥尔夫音乐课程(三)目录第一周 (1)第二周 (8)第三周 (14)第四周 (20)第五周 (26)第六周 (31)第七周 (36)第八周 (43)第九周 (48)第十周 (53)第十一周 (58)第十二周 (63)第一周一、围圈圈及问好环节活动实际: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为宝宝创设社会性交往情境。
活动准备:铃鼓1个活动过程:教师一边演唱《围个大圈圈》的歌曲,一边组织宝宝和家长拉手围圈,引导宝宝和家长根据歌词当中的内容转换动作。
当转圈1—2圈以后,请大家坐下来。
然后教师请家长帮助宝宝介绍他/她的名字和年龄,每一组介绍完毕以后,教师要用拍击铃鼓的方式对宝宝说:“早上好”,然后演唱《Sing hello》歌曲欢迎每一个宝宝和家长的到来。
备注歌曲:《围个大圈圈》围个大圈圈,围个大圈圈,圈圈大又圆,圈圈大又圆;围个小圈圈,围个小圈圈;圈圈小又圆,圈圈小又圆。
(旁白):圈圈变大了,(旁白):圈圈变小了。
备注歌曲:《Sing hello》sing hello sing hello sing hello to XX,sing hello sing hello sing hello to XX;sing hello sing hello sing hello to XX,sing hello sing hello sing hello to XX。
二、听力A——蒸汽引擎声/火车汽笛声活动目标:刺激宝宝的听觉,丰富宝宝们的生活体验。
活动准备:火车绕小山行进的图片1张,精选妙事多音乐光盘—蒸汽引擎声/火车汽笛声(与我同拍手1-21/22)活动过程:教师请宝宝和家长坐好后播放蒸汽引擎声以及火车汽笛声引导大家认真倾听,倾听完毕以后请宝宝说一说刚才听到的是什么声音?然后教师出示火车绕小山行进的图片引导宝宝观察的同时,进行解说:小火车正在山路间进行行驶,它要把满满一车苹果送给森林里的小动物们…………三、游走游戏——《来上山》活动目标:在音乐游戏中,为宝宝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游走空间。
妙事多音乐课程

四季的动物图片和配套的CD声响,供学生进行蒙特梭利三阶段听力游戏的使用。
画图谱,给孩子画图和创造的机会。让幼儿聆听音乐、肢体动作体验感受后,他们能把音乐的元素用图画展现出来吗?
通过音乐教学的设计,激发幼儿智力及感官统合训练。通过游戏、歌唱、律动、调性/节奏模式练习等形式体验音乐调性及节奏的规律基本架构
幼儿班教师手冊与4学期的教案设计,8张教学CD,270多首中、英文童谣、听力训练、律动、舞蹈教学材料。
妙事多音乐花园四季成长班课程介紹:适用3-6岁
课程和教材的特色:
主题教学,多元的上课形式,430多个上课环节:包括歌唱游戏、画图谱、乐器玩奏/合奏、故事表演、音乐故事、诗词、音乐会等的活泼多元化的上课活动。
随班用的学生画册,供学生随音乐读图谱和画谱的创新上课形式和风格。
精美制作的CD盘,录制了320多首动听的歌曲、音乐和大自然的声响。
第一、二册的课程的配套教材:
第一册:四季课程(三岁到四岁半):48周的课程课表。以大自然四季变化为主题的课程和配套教材。
第二册:成长课程(四岁到五岁半):一年半,64周的课程。以大自然成长为主体的课程和配套教材。
课表特色:幼儿园和亲子园不同专用课表,提供了丰富和针对性的教案和环节。
幼儿园:每周两次,一次20到25分钟的课表,能充分展现妙事多音乐的课程精神和特色内容。
兴趣班:每周一次,一次45到50分钟的课表,能充分展现妙事多分段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教学特色的课程精神和内容。
音乐故事画册:共四册的学生音乐故事画册和配套CD,
寓“教”于乐
PlaytoLearn,LearntoPlay
妙事多音乐---吴筱菊

妙事多课例
• 11.认识身体(洗洗小手)先和孩子讨论有关吃东
西之 • 前洗手的事,做一些动作,如打开水龙头,拿香皂, 冲洗,搓搓手,找毛巾,没有就甩甩手的动作。跟随 音乐一起 • 12.原地动作(泰迪熊)先分解所有动作(左右摇摆, 举起来,摆摆手,Say good Bye,弯弯腰,蹲下 来~~``)加入第二段歌词加入相应的动作,让孩 子享受身体360度旋转的乐趣 目标:通过一个 稳定的姿势,去探索上半部身体可以做的动作,有意 识的控制身体。
铃木教学体系
• 3、‚运动能力的培养‛。运动能力一般分为:肌 肉力量、运动神经(反射神经)以及持久力这三种。 可以说对所有的能力而言,孩提时代最重要的应属 运动神经。要练就运动能力等,儿童时代是最适龄 的。 • 4、‚表现力的发展——用‘说’与‘听’的方式 训练‛。所谓‚说‛就是孩子们的语言能力,‚听‛ 就是听指导者(教师或父母))的语言。孩子们语 言发展最直接的老师不是别人,正是母亲本身。
妙事多教育的目标
•
•
7、摇摆歌曲:
当幼儿被父母抱着轻轻地摆动,可以舒缓他 们的心情让他们平静下来,紧靠父母的身体 以及成人带出的有节奏的动作,与胎儿在子 宫里的经验相似,所以对小朋友有安抚的作 用。摆动身体会刺激深入在人耳内部的内耳 前庭〈平衡〉系统,当他们的头与身体在动 的时候。内耳前庭系统的液体会刺激感官的 毛细胞,而这些毛细胞会将我们在空间的身 体姿势与所做的动作记录下来。摇摆是将动 的身体、正在听的耳朵、正在思考的大脑连 接起来的活动。
妙事多基本元素
• 1、弹跃歌曲 • 3、游走动作 5、问答与呼应歌曲 7、摇摆歌曲 • 9、认识身体 2、手指游戏 4、问候歌和名字歌 6、歌唱游戏与舞曲 8、原地动作 10、玩奏乐器
妙事多音乐教案全

妙事多音乐智能启蒙班课表一、弹跃歌曲卖粽子跳起来小星星小小马儿五、摇摆歌曲向前跑摇呀摇,宝宝老鼠歌睡呀,宝宝睡二、手指游戏金色美梦十个手指扭一扭箫五指歌梦中小马一只小白兔妮娜娜娜三、认识身体六、游走动作洗洗小手跟着我麻雀打食老鼠与猫两只眼睛跑步真快乐!木头人唐僧骑马咚咚咚指指看流浪四、原地动作七、歌唱游戏与舞曲数蛤蟆以色列舞曲泰迪熊问好迎接每个早晨赏月舞烤蛋糕在这美丽花园八、问候歌和名字歌洗澡声嘿嘿歌猫低沉呼噜声让我们一起唱猫叫声九、问答与呼应歌曲老鼠叫声当我是个……切菜声小猫咪与小手套搅拌汤声小小鸭儿吹热汤声早安马跑步蹄声十、乐器玩法马嘶鸣声摇铃歌铃声打鼓狗叫声修鞋匠十三、节奏曲/稳定拍子美妙声响在码头钟声十四、舞曲十一、沙巾和呼啦圈文艺复兴舞曲藏起来西风去动物园斯文卡马利舞曲围个小圆圈阿拉巴斯特马祖卡舞曲摇摇我的手臂随波舞动十二、听力训练花儿圆舞曲婴儿发出的咿呀声婴儿发出的笑声刷牙声妙事多音乐智能启蒙班教案及教具清单一、音乐碟:《音乐智能启蒙班》①《音乐智能启蒙班》②二、教案:(第一期:15课时)三、课件:①简谱(一本)②乐器:(共8种)打棒、沙铃(沙蛋)、呼啦圈、沙巾、手铃、三角铁、小鼓、娃娃(1个)音乐智能启蒙班第一课活动目录活动一组织音乐:《兔子舞》活动二问候歌:《让我们一起唱》活动三弹跃歌曲:《跳起来》活动四手指游戏:《十个手指扭一扭》活动五乐器:手摇铃《摇铃歌》活动六调性练习活动七舞曲:《文艺复兴舞曲》活动八听力训练:《婴儿发出的咿呀声、笑声》活动九问答与呼应歌曲:《当我是个……》活动十摇摆歌曲:《摇呀摇,宝宝》活动十一游走动作:《跟着我》活动十二节奏棒/稳定拍子:《在码头》活动十三节奏练习活动十四原地动作:《数蛤蟆》活动十五歌唱游戏:《以色列舞曲》活动十六《天使之歌》音乐智能启蒙班第二课活动目录活动一组织音乐:《兔子舞》活动二问候歌:《让我们一起唱》活动三弹跃歌曲:《跳起来》活动四手指游戏:《十个手指扭一扭》活动五节奏棒/稳定拍子:《在码头》活动六舞曲:《文艺复兴舞曲》活动七认识身体:《洗洗小手》活动八调性练习活动九听力训练:《婴儿发出的咿呀声、笑声》活动十问答与呼应歌曲:《当我是个……》活动十一原地动作:《数蛤蟆》活动十二游走动作:《跟着我》活动十三乐器:手摇铃《摇铃歌》活动十三摇摆歌曲:《摇呀摇,宝宝》活动十四节奏练习活动十五歌唱游戏:《以色列势曲》活动十六《天使之歌》音乐智能启蒙班第三课活动目录活动目录活动一组织音乐:《兔子舞》活动二问候歌:《让我们一起唱》活动三弹跃歌曲:《跳起来》活动四问答与呼应歌曲:《当我是个……》活动五舞曲:《文艺复兴舞曲》活动六乐器:手摇铃《摇铃歌》活动七节奏练习活动八原地动作:《泰迪熊》活动九原地动作:《迎接每个早晨》活动十听力训练:《刷牙声、洗澡声》活动十一认识身体:《洗洗小手》活动十二调性练习活动十三游走动作:《跟着我》活动十四摇摆歌曲:《睡呀,宝宝睡》活动十五手指游戏:《十个手指扭一扭》活动十六节奏棒/稳定拍子:《在码头》活动十七《天使之歌》音乐智能启蒙班第四课活动目录活动一组织音乐:《兔子舞》活动二问候歌:《让我们一起唱》活动三认识身体:《麻雀打食》活动四沙巾:《藏起来》活动五调性练习活动六原地动作:《泰迪熊》活动七游走动作:《跟着我》活动八舞曲:《西风》活动九鼓:《打鼓》活动十节奏练习活动十一摇摆歌曲:《睡呀,宝宝睡》活动十二原地动作:一《迎接每个早晨》活动十三听力训练:《刷牙声、洗澡声》活动十四认识身体:《洗洗小手》活动十五歌唱游戏:《问好》活动十六《天使之歌》音乐智能启蒙班第五课活动目录活动一组织音乐:《兔子舞》活动二问候歌:《让我们一起唱》活动三认识身体:《麻雀打食》活动四乐器:鼓《打鼓》活动五节奏练习活动六舞曲:《西风》活动七沙巾:《藏起米》活动八听力训练:《猫叫声、猫低沉呼噜声、老鼠叫声》活动九问答与呼应歌曲:《小猫咪与小手套》活动十游走动作:《老鼠与猫》活动十一摇摆歌曲:《金色美梦》活动十二游走动作:《跑步真快乐!》活动十三调性练习活动十四原地动作:《泰迪熊》活动十五歌唱游戏:《问好》活动十六《天使之歌》音乐智能启蒙班第六课活动目录活动一组织音乐:《兔子舞》.活动二问候歌:《让我们一起唱》活动三问答与呼应歌曲:《小猫咪与小手套》活动四手指游戏:《五指歌》活动五沙巾:《藏起来》活动六调性练习活动七游走动作:《跑步真快乐!》活动八乐器:鼓《打鼓》活动九节奏练习活动十听力训练:《猫叫声、猫低沉呼噜声、老鼠叫声》活动十一游走动作:《老鼠与猫》活动十二摇摆歌曲:《金色美梦》活动十三舞曲:《西风》活动十四节奏棒:《修鞋匠》活动十五认识身体:《麻雀打食》活动十六歌唱游戏:《问好》活动十七《天使之歌》音乐智能启蒙班第七课活动目录活动一组织音乐:《兔子舞》活动二问候歌:《唱哈哕》活动三手指游戏:《五指歌》活动四原地动作:《烤蛋糕》活动五节奏练习活动六蛋沙铃:《小猫咪与小手套》活动七舞曲:《斯文卡马利舞曲》活动八节奏棒:《修鞋匠》活动九听力训练:《切菜声、搅拌汤声、吹热汤声》活动十原地动作:《卖粽子》活动十一游走动作:《老鼠与猫》活动十二游走动作:《跑步真快乐!》活动十三摇摆歌曲:《萧》活动十四调性练习活动十五呼啦圈:《去动物园》活动十六歌唱游戏:《以色列舞曲》活动十七《天使之歌》音乐智能启蒙班第八课活动目录活动一组织音乐:《兔子舞》活动二问候歌:《唱哈哕》活动三认识身体:《两只眼睛》活动四节奏棒:《修鞋匠》活动五舞曲:《斯文卡马利舞曲》活动六听力训练:《切菜声、搅拌汤声、吹热汤声》活动七原地动作:《卖粽子》活动八原地动作:《烤蛋糕》活动九节奏练习活动十游走动作:《唐僧骑马咚咚咚》活动十一摇摆歌曲:《萧》活动十二调性练习活动十三呼啦圈:《围个小圈圈》活动十四呼啦圈:《去动物园》活动十五歌唱游戏:《问好》活动十六《天使之歌》音乐智能启蒙班第九课活动目录活动一组织音乐:《兔子舞》活动二问候歌:《唱哈哕》活动三弹跃歌曲:《小小马儿》活动四认识身体:《两只眼睛》活动五舞曲:《斯文卡马利舞曲》活动六听力训练:《马跑步蹄声、马撕鸣声》活动七游走动作:《向前跑》活动八摇摆歌曲:《萧》活动九调性练习活动十问答与呼应歌曲:《小小鸭儿》活动十一游走动作:《唐僧骑马咚咚咚》活动十二原地动作:《烤蛋糕》活动十三手摇铃:《卖粽子》活动十四节奏练习活动十五呼啦圈:《围个小圆圈》活动十六呼啦圈:《去动物园》活动十七《天使之歌》音乐智能启蒙班第十课活动目录活动一组织音乐:《兔子舞》活动二问候歌:另《唱哈啰》活动三弹跃歌曲:《小小马儿》活动四认识身体:《两只眼睛》活动五游走动作:《唐僧骑马咚咚咚》活动六听力训练:《马跑步蹄声、马撕鸣声》活动七游走动作:《向前跑》活动八手摇铃:《小猫咪与小手套》活动九节奏练习活动十问答与呼应歌曲:《小小鸭儿》活动十一调性练习活动十二舞曲:《阿拉巴斯特马祖卡舞曲》活动十三摇摆歌曲:《梦中小马》活动十四呼啦圈:《围个小圈圈》活动十五歌唱游戏:《赏月舞》活动十六《天使之歌》音乐智能启蒙班第十一课活动目录活动一组织音乐:《兔子舞》活动二问候歌:《唱哈哕》活动三认识身体:《木头人》活动四手摇铃或三角铁:《美妙声响》活动五听力训练:《钟声》活动六手摇铃:钟声活动七调性练习活动八舞曲:《阿拉巴斯特马祖卡舞曲》活动九问答与呼应歌曲:《小小鸭儿》活动十节奏练习活动十一弹跃歌曲:《小小马儿》活动十二游走动作:《向前跑》活动十三摇摆歌曲:《梦中小马》活动十四游走动作:《流浪》活动十五呼啦圈:《围个小圈圈》活动十六歌唱游戏:《赏月舞》活动十七《天使之歌》音乐智能启蒙班第十二课活动目录活动一组织音乐:《兔子舞》活动二问候歌:《唱哈哕》活动三认识身体:《木头人》活动四手摇铃或三角铁:《小星星》活动五舞曲:《阿拉巴斯特马祖卡舞曲》活动六手摇铃:《美妙声响》活动七听力训练:《钟声》活动八音砖:《钟声》活动九节奏练习活动十游走动作:《流浪》活动十一摇摆歌曲:《梦中小马》活动十二调性练习活动十三节奏棒:《在码头》活动十四呼啦圈:《摇摇我的手臂》活动十五歌唱游戏:《赏月舞》活动十六《天使之歌》音乐智能启蒙班第十三课活动目录活动一组织音乐:《兔子舞》活动二问候歌:《唱哈哕》活动三手摇铃或三角铁:《小星星》活动四三角铁:《美妙声响》活动五舞曲:《随波舞动》活动六听力训练:《狗叫声》活动七问答与呼应歌曲:《早安》活动八节奏练习活动九游走动作:《流浪》活动十认识身体:《木头人》活动十一手摇铃:《钟声》活动十二手指游戏:《五指歌》活动十三沙巾和呼啦圈:《摇摇我的手臂》活动十四摇摆歌曲:《妮娜娜娜》活动十五调性练习活动十六歌唱游戏:《在这美丽化园》活动十七《天使之歌》音乐智能启蒙班第十四课活动目录活动一组织音乐:《兔子舞》.活动二问候歌:《唱哈哕》活动三弹跃歌曲:《老鼠歌》活动四认识身体:《指指看》活动五沙巾或呼啦圈:《摇摇我的手臂》活动六听力训练:《狗叫声》活动七问答与呼应歌曲:《早安》活动八节奏练习活动九舞曲:《随波舞动》活动十摇摆歌曲:《妮娜娜娜》活动十一手指游戏:《五指歌》活动十二三角铁或手摇铃:《小星星》活动十三调性练习活动十四手指游戏:《一只小白兔》活动十五歌唱游戏或呼啦圈:《在这美丽花园》活动十六《天使之歌》音乐智能启蒙班第十五课活动目录活动一组织音乐:《兔子舞》活动二问候歌:《唱哈哕》活动三弹跃歌曲:《老鼠歌》活动四手指游戏:《一只小白兔》活动五舞曲:《花儿圆舞曲》活动六问答与呼应歌曲:《早安》活动七认识身体:《指指看》活动八节奏棒:《在码头》活动九原地动作:《数蛤蟆》活动十调性练习活动十一原地动作:《洗洗小手》活动十二手指游戏:《十个手指扭一扭》活动十三摇摆歌曲:《金色美梦》活动十四节奏练习活动十五歌唱游戏或呼啦圈:《在这美丽花园》活动十六歌唱游戏:《赏月舞》活动十七《天使之歌》第一课活动一:组织音乐《兔子舞》教学目标:通过节奏欢快的歌曲让宝宝愉快的进入课堂,并随音乐进行一些简单的节奏练习。
妙事多音乐教案全

妙事多音乐教案全第一章:音乐基础概念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音乐的基础概念,包括音阶、节奏、音符等。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提高音乐素养。
二、教学内容1. 音阶:介绍大调和小调音阶,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熟掌握音阶的组成。
2. 节奏:讲解音符、休止符的概念,让学生熟悉各种节奏符号。
3. 音符:讲解音符的种类和表示方法,让学生能够正确识谱。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让学生了解音乐基础概念。
2.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音阶、节奏、音符等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检查学生对音阶、节奏、音符的掌握情况。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第二章:简谱识谱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简谱的基本知识,能够独立识谱。
2. 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思维。
二、教学内容1. 简谱:介绍简谱的构成,让学生熟悉简谱的表示方法。
2. 识谱:教授识谱方法,让学生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音符。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让学生了解简谱的构成和识谱方法。
2.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识谱技巧。
四、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检查学生对简谱和识谱的掌握情况。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第三章:歌唱技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唱歌技巧,提高歌唱水平。
2.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呼吸控制:讲解呼吸控制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正确运用呼吸。
2. 发声方法:介绍发声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发声方式。
3. 咬字清晰:教授咬字清晰的技巧,让学生发音更准确。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让学生了解唱歌技巧的方法。
2.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唱歌技巧。
四、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检查学生对唱歌技巧的掌握情况。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第四章:乐理知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提高音乐素养。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探究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妙事多早教第3课
活动目录
活动一组织音乐:《开场曲》
活动二问候歌:《让我们一起唱》
活动三弹跃歌曲:《向前跑》
活动四原地动作:《笑一笑》
活动五节奏棒/稳定拍子:《修鞋匠》
活动六舞曲:《赏月舞》
活动七听力训练:《猫低沉呼噜声》
活动八听力训练:《老鼠叫声》
活动九歌唱游戏:《围圈圈》
活动十纱巾游戏:《I see U》
活动十一游走动作:《跟着我做》
活动十二摇摆歌曲:《睡啊,宝宝睡》
活动十三歌唱游戏:《高高兴兴跳起来》活动十四《再见歌》
活动二问候歌:《让我们一起唱》
教学目的:通过唱每个宝宝的名字,让宝宝感受自己在音乐中的存在,并学会辨认其他宝宝,能与其他宝宝打招呼。
教学准备:歌曲《让我们一起唱》
教学过程:1、教师示范唱第一段歌词并轻轻地在膝盖上拍打拍子。
2、教师唱第二段歌词并加进宝宝的名字来唱歌,唱完后向宝宝问好,并请宝宝与老师和大家问好。
3、轮流唱每个宝宝的名字,并向大家问好。
(注:在唱的过程中可改变打拍的方式,如:挥手、摇摆、拍手等等,并适当地变更歌词内容。
)
活动三弹跃歌曲:《向前跑》
教学目标:通过游走动作培养宝宝平衡感与控制身体的能力,以及对空间的适应力。
教学准备:歌曲《向前跑》
教学过程:1、教师唱歌并在膝盖上轻轻打拍子。
(多次重复第一段歌词,每一次的速度都有所加快。
)再用比较缓慢的速度唱第二部分歌词。
2、让宝宝坐在大人伸直的双腿上,用同样的方法唱歌,随着音乐节奏将宝宝弹跃起来。
3、跟随歌曲,试着在室内快速地学马奔跑,随着音乐用另一只脚起跑。
还要边跑边唱。
(可用手摇铃等小乐器)
4、大家站起来,手拉手,围成一个圈圈。
唱歌曲的第一段歌词时,大家朝同一个方向走,愈唱愈快也愈走愈快。
唱到最后一个“它累了”的时候,大家都一起跌落在地上,作为歌曲的结尾。
活动四原地动作:《笑一笑》
教学过程:1、跟小朋友们讨论平时开心的时候会做什么?鼓励他们用大叫、唱歌、跳舞等独特方式表现快乐。
2、对应的歌词做出对应的动作。
第一段、第二段坐着再膝盖上打拍。
第三段后逐渐加入一些动作。
活动五节奏棒/稳定拍子:《修鞋匠》
教学目标:1、认识节奏棒,并知道节奏棒的使用方法;
2、通过自己敲击节奏棒,同时也找出一个念儿歌的速度,能较好的维持稳定节拍。
教学准备:节奏棒、儿歌《修鞋匠》
教学过程:1、教师有节奏地朗诵这段歌谣,并在鞋底轻打拍子,鼓励家长与宝宝在老师朗诵第二段时加入进来一起朗诵;(第一遍课老师先朗诵,朗诵时课轻轻拍打大腿或地板,第二遍反复可让学生家长加入。
)
2、发给每个小朋友一对节奏棒,让孩子探索玩节奏棒的不同方式;
3、再一次朗诵这段歌谣,并用节奏棒在轻打拍子,并试试其它的变化动作。
(可加入跺脚的动作,难度升级)
活动六舞曲:《赏月舞》
教学目标:通过歌唱游戏,直接体会节奏、旋律和音乐的结构,使宝宝体会到在集体游戏中带来的快乐。
教学准备:歌曲《赏月舞》
教学过程:1、教师带宝宝家长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圈,边唱歌曲边做自由律动。
2、跟唱歌曲前半部分,并绕着圆圈走。
3、当唱到“拉奴哇哆意呀……”时,大家往圆圈的中间移动,然后再往后退。
4、反复几次这首歌曲,并在跟唱前半部分歌词时,做一些不同的动作,例如绕着圆圈走向另一个方向,或站在一处原地转圈、踏步或拍手等。
5、当快要结束全曲时,为了达到戏剧性的效果,可以在最后一遍的歌词中,把速度逐渐加快。
6、可加入纱巾
活动九:呼啦圈:《围个小圈圈》
教学目标:让小朋友探索呼啦圈,让小朋友更清楚地认识空间。
教学准备:呼啦圈
教学过程:1、大家围成圈坐好,把手伸直就是放进去,把手藏后面就是拿出来,最后一句甩手转动身体。
站成一个圆圈反复表演,以不同的身体部位放进去拿出来。
2、请小朋友和家长共拿一个呼啦圈,两人持平围着呼啦圈走,唱第三句时把呼啦圈放在地上,将身体的不同部位放进呼啦圈里。
3、类似这样较简单的歌曲,在反复歌唱时,可在或高或低的音高上起音歌唱,以增强幼儿适应不同调性、练习准确歌唱的能力
活动十纱巾游戏:《I see U》
教学目标:通过沙巾轻柔飘动的动作,引导宝宝表现出丰富的肢体语言,创编沙巾的各种玩法。
教学准备:沙巾人手一条,歌曲《藏起来》
教学过程:1、教师边唱歌曲边用双手遮住脸,当唱到“i see you”时,就把双手分开从中间偷看;
2、请家长和宝宝面对面做好,大家一起边唱歌边玩藏猫猫;
3、出示沙巾,介绍并玩藏猫猫的游戏;
4、教师给每个宝宝发一条沙巾,请家长和宝宝面对面一起唱歌并玩藏猫猫的游戏。
活动十一:游走动作《跟着我》
教学目标:通过游走动作培训宝宝平衡感与控制身体的能力,以及对空间的适应力。
教学准备:歌曲《跟着我》
教学过程:1、教师带领家长宝宝围成圆圈坐下,歌唱第一段并在膝盖上轻轻打拍子;
2 、采用小朋友的建议,编另外的歌词,“跟着我走,跟着我爬。
”
3 、用简单小乐器伴奏,可用小打棒做机器人、长鼻子。
活动十二:摇摆歌曲《睡啊,宝宝睡》
教学目标:1、宝宝通过音乐紧靠在家长的怀抱里感觉由成人带出的有节奏的动作,让宝宝有安全感并抚慰宝宝的情绪。
2 、让宝宝体会家长呼吸与唱歌时所发生的共鸣,通过摆动身体刺激深
入在人耳内部的内耳前庭(平衡)系统。
教学准备:小兔子或小动物手偶(四肢可以活动的),歌曲《睡啊,宝宝睡》教学过程:1、教师请小兔子示范(家长同步进行),请家长把宝宝抱在大腿上,随教师一边唱歌一边摇摆。
2 、教师继续唱歌并摇摆宝宝,用“lu ”音带着家长一起哼唱并反复唱这首歌曲;
3 、请宝宝站在家长后面,伸出手臂跨过家长的肩膀,家长抓住宝宝的双手前后摇摆并唱歌。
活动十三:歌唱游戏《高高兴兴跳起来》
活动过程:手拉手站成一个圆圈,重复唱第一段歌词,往一个方向移动圆圈,第二句歌词时站住,跟随歌词跺脚、、唱到“高高兴兴跳起来”时转圈。
活动十四《再见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