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烈士诗二首——《囚歌》《我的“自白”书》
《囚歌》《就义诗》《我的“自白”书》PPT课件

下面是几则经典遗言,请认真解读,然后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1、为了国家利益乐于牺牲
2、生命的价值在爱国牺牲 中得到了延伸。
庄严宣誓:
敬爱的先烈们,你们安息吧,我 们一定继承你们的遗志,弘扬你 们精神。刻苦学习,努力奋斗, 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 纪律的一代新人。让革命英烈之 光点燃我们的理想之火!
怕死鬼用牺牲自己的人格来换取自由。而革命者的 态度是“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表现了革命者蔑视敌人,甘为正义事业献身的浩然正气。
合作探究第2节
1.这里的“人”是谁?“高贵的头”指什么? “怕死么? 3.“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这是一个什么样 的句子?
团长、二十四师师长、十一军军长。 1927年先后参加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 抗战时任新四军军长。1941年皖南事变 时被国民党非法逮捕,先后被囚于江西 上饶,湖北恩施,广西桂林等地,最后 移禁于重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集 中营。1946年3月4日,由于中共中央的 坚决要求,
始获自由。出狱 后即电中共中央 请求加入中国共 产党,于3月7日 经中共中央批准。 4月8日自重庆飞 返延安,途中因 飞机失事遇难。
走近作者
陈然(1923~1949), 河北人。抗日战争初期 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7年任中共重庆市 委领导的地下刊物《挺 进报》的特支书记, 1948年四月被捕, 1949年10月28日被国 民党反对派杀害。
熟读《我的“自白”书》回答下列问题
敌人要的“自白”是什么?诗题的 “自 白”为什么要加上引号? 敌人要的自白是指国民党反动派要陈然同 志出卖战友,出卖革命。 而陈然同志的自白, 是对国民党反动派必然灭亡的宣判书。 革命者与“怕死鬼”是截然不同的,革 命者的态度是怎样的呢?
《囚歌》、《就义诗》《我的“自白书”》

作者叶挺在皖南事变时被国民党非法逮捕,先 后被囚于江西上饶、湖北恩施、广西桂林等地, 最后被移禁于重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集 中营。在狱中叶挺受尽各种非人的酷刑,仍坚 贞不屈。在国民党的种种利诱面前表现出了一 个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他在监狱的墙壁上题 写下了这首被后人广泛传诵的千古绝唱。
囚歌
叶挺
第一个“自由”是躯体的自由,是国民党反动派给予的所谓的“自 由”;第二个“自由”是真正的自由,是身心与灵魂的自由。
6.作者要什么样的自由,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真正的自由,是身心与灵魂的自由。表达了叶挺同志为了推翻 国民党反动统治,宁愿献出自己生命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
7.叶挺将军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想一想:句中的“怎能”可以换成“不能”吗?
不能,反问的语气更能表明叶挺将军不向国民党反动派屈服的决心。
4.“地下的烈火”指什么?“活棺材”指什么? “永生”的含义是什 么地?下的烈火------革命的烈火; 活棺材-----监狱; 永生----革命精神永存 5.诗中有两个“自由”,两个“自由”有什么不同?
..
人,/ 不能低下/ 高贵的头, 只有/ 怕死鬼/ 才.乞.求.“自由”; 毒刑拷(kǎo)打/ 算得了什么? 死亡/ 也无法/ 叫我开口!
对着死亡 / 我/ 放声大笑, 魔鬼的宫殿/ 在笑声中/ 动摇; 这/ 就是我 ━━ 一个共产.党.员的/ 自白, 高唱凯(kǎi ) 歌/ 埋葬(zàng) / 蒋家王朝.。.
朗读
合作探究第1节
1、“沉重、带血的刺刀”体现了敌人 的什么特点?这节中 的“任、不需要、
哪怕”体现表现了作者怎样的高尚品质?
敌人的凶残,对陈然是严刑拷打。
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品质
革命者远大理想的诗歌

革命者远大理想的诗歌1、陈然——《我的“自白”书》任脚下响着沉重的铁镣,任你把皮鞭举得高高,我不需要什么自白,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对着死亡我放声大笑,魔鬼的宫殿在笑声中动摇;这就是我——一个共产党员的自白,高唱凯歌埋葬蒋家王朝。
2、《七律·长征》一九三五年十月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3、《沁园春·雪》一九三六年二月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4、《沁园春·长沙》一九二五年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候。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5、观涛熊亨瀚大江东去,浩荡谁能拒!吾道终当行九域,慷慨以身相许。
大孤山下停桡,小孤山上观涛,热血也如潮涌,时时滚滚滔滔。
6、自勉罗学瓒不患不能柔,惟患不能刚;惟刚斯不惧,惟刚斯有为。
将肩挑日月,天地等尘埃。
何言乎富贵,赤胆为将来。
7、带镣行刘伯坚带镣长街行,蹒跚复蹒跚,市人争瞩目,我心无愧怍。
带镣长街行,镣声何铿锵,市人皆惊讶,我心自安详。
带镣长街行,志气愈轩昂,拚作阶下囚,工农齐解放。
8、叶挺——《囚歌》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起烧掉,我应该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9、客中过上元节作者:熊亨瀚大地春如海,男儿国是家。
革命烈士诗二首——《囚歌》《我的“自白”书》教案

革命烈士诗二首——《囚歌》《我的“自白”书》教案导读:教学目标1.学习革命先烈坚贞不屈的革命灵魂,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和甘为共产主义献身的革命精神。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完成课后题目的要求。
教学重点领会诗意,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投影片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启发谈话。
《革命烈士诗二首》是革命烈士叶挺将军和陈然同志在狱中写的。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他们忠心耿耿,英勇顽强,坚定机智,最后为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他们在狱中面对死亡,慷慨悲歌,视死如归,写下了动人的诗篇。
这两首诗表现了无产阶级革命战士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坚贞不屈,大义凛然的革命气节,和誓为共产主义事业献身的革命精神。
二、学习《囚歌》。
㈠揭题、解题:《囚歌》是叶挺同志1942年11月21日写的。
(出示《囚歌》)“囚”是什么意思?“囚歌”是什么意思?(囚,被囚禁的人。
囚歌,被囚禁在敌人监狱里的人写的诗歌。
)㈡简介作者:叶挺:广东惠阳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之一。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任国民革命军独立团团长。
1927年先后参加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
抗战时任新四军军长。
1941年皖南事变时因负伤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
1946年3月4日,在中共中央的坚决要求下获得自由。
同年4月8日自重庆返回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遇难。
㈢录音范读。
㈣讲读《囚歌》。
1.讲读第1节。
①指名读第1节。
划出一组对比句。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这两句用什么和什么对比?(用“人”与“狗”、“门”与“洞”、“紧锁”与“敞开”作对比)诗中“人”指什么样的人?“狗”又是比喻什么样的人?作者为什么把叛徒比作狗?(作者把叛徒比作狗,表现对叛徒的极度厌恶和痛恨)“门”和“狗”各自比喻什么?“为人进出的门”和“为狗爬出的洞”分别是什么意思?(“为人进出的门”指革命者所走的道路;“为狗爬出的洞”指出卖革命,充当可耻叛徒的投降之路)②敌人对待革命者和叛徒各持什么态度?从诗句中哪两个词语中年看出来?(对待革命者是监禁迫害,对待叛徒是给予所谓的自由。
《囚歌》《就义诗》、《我的’自白”书》

《囚歌》《就义诗》、《我的’自白”书》《囚歌》《就义诗》《我的“自白”书》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习诗歌的朗诵方法。
2.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内容。
3.学习诗歌的表现手法。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内容。
2.背诵三首诗。
三、教学难点1.学习诗歌的朗诵方法。
2.学习诗歌的表现手法。
四、教学时数:2课时。
五、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课堂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革命者写的书信、报告文学、小说,从这些文章中,我们感受到一颗颗革命者的赤子之心,下面我们学习革命者的诗篇,来体会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简要了解革命者的事迹:叶挺(1896-1946),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
广东惠阳人。
保定军校毕业。
1921年任孙中山大元帅府警卫团营长。
1924年赴莫斯科东方大学和红军学校中国班学习。
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回国,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参谋处长、独立团团长。
北伐战争中,率独立团英勇作战,在湖北汀泗桥和贺胜桥两次战役中击溃军阀吴佩孚主力,获得“北伐名将”的声誉,并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称号。
1927年8月参加领导南昌起义,任前敌总指挥兼第十一军军长。
同年12月参加领导广州起义,任广州苏维埃政府工农红军总司令。
起义失败后出国,同党失去联系。
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国,任新四军军长,坚持华中敌后抗战。
1941年在皖南事变中被扣押,经中共中央向国民党当局严正交涉,1946年3月出狱,并重新入党。
4月8日由重庆去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在山西兴县黑茶山遇难。
吉鸿昌(1895-193),河南扶沟人。
早年参加西北军,以英勇善战升为旅、师长。
1928年入北平陆军大学特训班学习。
1929年起任宁夏省政府主席、国民党第十军军长、第二十二路军总指挥兼第三十军军长。
1930年所部被蒋介石调驻河南,因反对进攻中国工农红军,被强令出国。
“一二八事变”后回国。
1933年5月联合冯玉祥等在张家口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任第二军军长兼北路前敌总指挥,出师抗日,收复多伦等地,使全国抗日士气大振。
革命烈士诗二首囚歌我的自白书

革命烈士诗二首——《囚歌》《我的“自白”书》教学目标1.学习革命先烈坚贞不屈的革命灵魂,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和甘为共产主义献身的革命精神。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完成课后题目的要求。
教学重点领会诗意,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投影片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启发谈话。
《革命烈士诗二首》是革命烈士叶挺将军和陈然同志在狱中写的。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他们忠心耿耿,英勇顽强,坚定机智,最后为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他们在狱中面对死亡,慷慨悲歌,视死如归,写下了动人的诗篇。
这两首诗表现了无产阶级革命战士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坚贞不屈,大义凛然的革命气节,和誓为共产主义事业页 1 第献身的革命精神。
二、学习《囚歌》。
㈠揭题、解题:《囚歌》是叶挺同志1942年11月21日写的。
(出示《囚歌》)“囚”是什么意思?“囚歌”是什么意思?(囚,被囚禁的人。
囚歌,被囚禁在敌人监狱里的人写的诗歌。
)㈡简介作者:叶挺:广东惠阳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之一。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任国民革命军独立团团长。
1927年先后参加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
抗战时任新四军军长。
1941年皖南事变时因负伤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
1946年3月4日,在中共中央的坚决要求下获得自由。
同年4月8日自重庆返回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遇难。
㈢录音范读。
㈣讲读《囚歌》。
1.讲读第1节。
①指名读第1节。
划出一组对比句。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这两句用什么和什么对比?(用“人”与“狗”、“门”与“洞”、“紧锁”与“敞开”作对比)诗中“人”指什么样的人?“狗”又是比喻什么样的人?作者为什么把叛徒比作狗?(作者把叛徒比作狗,表现对叛页2 第徒的极度厌恶和痛恨)“门”和“狗”各自比喻什么?“为人进出的门”和“为狗爬出的洞”分别是什么意思?(“为人进出的门”指革命者所走的道路;“为狗爬出的洞”指出卖革命,充当可耻叛徒的投降之路)②敌人对待革命者和叛徒各持什么态度?从诗句中哪两个词语中年看出来?(对待革命者是监禁迫害,对待叛徒是给予所谓的自由。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囚歌》《就义诗》《我的自白书》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囚歌》《就义诗》《我的自白书》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收获平台一、比喻使说理浅显易懂,使语言更加形象、凝练。
请找出下面比喻句的喻体,并说说它们各比喻什么?⑴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
答:⑵对着死亡我放声大笑,魔鬼的宫殿在笑声中动摇。
答:二、本文选了三首革命烈士诗,慷慨壮烈,大义凛然,读之令人感奋。
试体会三首诗歌所体现的作者的感情。
⑴《囚歌》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就义诗》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我的“自白”书》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展空间阅读下面两首歌词,回答问题。
假使我们不去打仗义勇军进行曲假使我们不去打仗,起来,敌人用刺刀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杀死了我们,都要把自己的血肉还要用手指着我们的骨头,说: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看,中华民族到了最危急的时刻,这是奴隶!”每个人都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1.《假使我们不去打仗》和后面的《义勇军进行曲》表达的相同的主题是什么?答:2.二者在写法上又有什么不同?答:答案:⊙收获平台一、1火,比喻革命的烈火,指人民群众中蕴藏着的巨大的革命力量。
活棺材,比喻国民党反动派设置的牢狱。
2、“魔鬼的宫殿”比喻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
二、1、表达叶挺同志决不向敌人屈膝投降的决心和坚贞不屈的革命气节。
2、表现了吉鸿昌视死如归、为国捐躯的革命精神。
3、表现了陈然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和大义凛然的革命精神。
⊙发展空间1.号召人民起来反抗侵略者,投入战斗。
2.《假使我们不去打仗》在写法上先提一个假设——“假使我们不去打仗”,再由这个假设推出一个严重的后果——“敌人用刺刀杀死了我们”,还要从精神上大肆侮辱,从反面教育人民,号召人民起来战斗。
五年级语文下册 革命烈士诗二首课文简析 沪教版 素材

31 革命烈士诗二首【课文简析】《革命烈士诗二首》包括两首革命烈士诗:叶挺同志的《囚歌》和陈然同志的《我的“自白书〞》。
这两首诗,表现了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坚贞不屈、大义凛然的革命气节,颂扬了他们坚决的革命信念和为共产主义献身的革命精神。
《囚歌》写于1942年11月21日。
当时,叶挺被国民党反动派囚禁在重庆歌乐山渣滓洞集中营里。
全诗两节。
第1节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者威逼利诱卑劣手段,写出了革命者坚决不移的革命立场。
第2节写作者对国民党反动派黑暗统治的愤慨,坚信革命必胜和决心为共产主义献身的壮志豪情。
《我的“自白书〞》是陈然同志被捕以后,在特务们逼迫他写自白书时写的。
全诗共三节。
第1节写敌人威逼陈然同志写“自白书〞,他严词拒绝了。
“我不需要什么自白〞,“自白〞是自己说明自己、自我表白的意思,这里指的是声明自己脱离共产党、叛变革命。
第2节进一步写作者是一个真正的革命者,至死也不会自白。
“不能低下高贵的头〞是说革命者不会丧失革命气节。
这一句进一步交待了作者不自白的根本原因。
“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怕死鬼〞指的是叛徒,这里的“自由〞意味着向敌人屈膝投降。
“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这两句诗强调指出,敌人的毒刑拷打和死亡威胁都动摇不了革命者的坚强意志,进一步说明作者忠于革命事业的高尚气节。
第3节是全诗的高潮,写作者面对死亡同敌人进展针锋相对的斗争。
“对着死亡我放声大笑〞。
对革命者来说,“死亡〞意味着永生,一个人倒下去,还会有千千万万革命者站起来,跟上来。
因此作者“放声大笑〞。
这句诗表现了作者对革命必胜的坚决信念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魔鬼的宫殿在笑声中动摇〞,“魔鬼的宫殿〞比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这就是我——一个共产党员的自白,高唱凯歌埋葬蒋家王朝〞,这个“自白〞,说明了共产党人忠于革命事业,把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的崇高精神,提醒了国民党反动派黑暗统治必然倒台的趋势。
《囚歌》与《我的“自白书〞》这两首诗均为革命烈士所写,在写作上具有如下特点:1.反映了高尚的人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革命烈士诗二首——《囚歌》《我的“自白”书》
导读:教学目标
1.学习革命先烈坚贞不屈的革命灵魂,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和甘为共产主义献身的革命精神。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完成课后题目的要求。
教学重点
领会诗意,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投影片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启发谈话。
《革命烈士诗二首》是革命烈士叶挺将军和陈然同志在狱中写的。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他们忠心耿耿,英勇顽强,坚定机智,最后为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他们在狱中面对死亡,慷慨悲歌,视死如归,写下了动人的诗篇。
这两首诗表现了无产阶级革命战士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坚贞不屈,大义凛然的革命气节,和誓为共产主义事业献身的革命精神。
二、学习《囚歌》。
㈠揭题、解题:
《囚歌》是叶挺同志1942年11月21日写的。
(出示《囚歌》)“囚”是什么意思?“囚歌”是什么意思?(囚,被囚禁的人。
囚歌,被囚禁在敌人监狱里的人写的诗歌。
)
㈡简介作者:
叶挺:广东惠阳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之一。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任国民革命军独立团团长。
1927年先后参加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
抗战时任新四军军长。
1941年皖南事变时因负伤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
1946年3月4日,在中共中央的坚决要求下获得自由。
同年4月8日自重庆返回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遇难。
㈢录音范读。
㈣讲读《囚歌》。
1.讲读第1节。
①指名读第1节。
划出一组对比句。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这两句用什么和什么对比?(用“人”与“狗”、“门”与“洞”、“紧锁”与“敞开”作对比)
诗中“人”指什么样的人?“狗”又是比喻什么样的人?作者为什么把叛徒比作狗?(作者把叛徒比作狗,表现对叛徒的极度厌恶和痛恨)
“门”和“狗”各自比喻什么?
“为人进出的门”和“为狗爬出的洞”分别是什么意思?(“为人进出的门”指革命者所走的道路;“为狗爬出的洞”指出卖革命,充当可耻叛徒的投降之路)
②敌人对待革命者和叛徒各持什么态度?从诗句中哪两个词语中年看出来?(对待革命者是监禁迫害,对待叛徒是给予所谓的自由。
从“紧锁”和“敞开”看出来)(板书:紧锁敞开)
一个“紧锁”,一个“敞开”,敌人的意图是什么?从诗中找出有关诗句。
(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一个声音”是谁的声音?(“一个声音”指国民党反动派的声音,他们高叫:“爬出来吧,给你自由!”)“爬”字有什么含义?(让革命者屈膝投降,当叛徒)
③指名连贯说说体会。
④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⑤这一节揭露了什么?(揭露了敌人对革命者威逼利诱的卑劣手段和丑恶嘴脸)
⑥从这一节中我们可以看出革命者的处境怎样?(板书:面对威逼)
2.讲读第2节。
①轻声读第2节。
思考: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作者态度怎样?
②讨论思考题。
(革命者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看穿敌人的卑鄙目的,不怕威逼利诱,革命的气节坚定不移)
③革命者想不想得到自由?哪个词反映了他的心情?作者为什
么渴望自由?(作者想得到自由,从“渴望”一词看出作者对自由的迫切希望。
因为革命者有了自由,便可以投入人民革命的洪流;有了自由,就可以更有力地参加埋葬蒋家王朝的战斗)
④但是,作者深深地知道什么?(板书:深知)
⑤“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是什么意思?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句子?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这是一句反问句,意思是人的身躯不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这样写强调了决不能为了活命而向敌人屈膝投降)(板书:怎能)
⑥这一节写什么?表现了什么?
⑦教师小结。
(结合板书:立场坚定)
⑧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3.讲读第3节。
⑴自读课文,并思考:
①“地下的烈火”和“活棺材”分别比喻什么?(地下的烈火,比喻革命的烈火,指人民群众中蕴藏着的巨大的革命力量。
活棺材,比喻国民党反动派设置的牢狱)
②“永生”是什么意思?(永久的生命,指革命者的理想气节永存世间)
⑵讨论思考题。
⑶齐读“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说说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⑷理解“烈火”与“热血”的含义。
(烈火,指革命的烈火。
热
血,指革命者的流血牺牲)
⑸从“应该”“永生”等词语中看出,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节中还有哪些词表达了这种思想感情?(板书:一齐、应该、永生、甘愿献身)
⑹联系整节思考:“有一天”指什么样的一天?(革命胜利的一天,也是准备自己流尽最后一滴血的一天,也是国民党反动派黑暗统治崩溃的一天)
⑺试讲诗意。
(作者希望有一天,革命的烈火燃烧起来,把国民党反动派设置的牢狱边同自己一起烧毁。
我虽然在革命斗争中牺牲了,但我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为之奋斗的共产主义事业是万古长青,永世长存的)
⑻这节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对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的愤慨,坚信革命必胜和为共产主义献身的决心)(五)、总结学法:读全诗-理解重点词语-弄懂诗意-体会感情。
三、布置作业:朗读并背诵全诗。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背诵《囚歌》。
2.回顾学习《囚歌》的过程:
读全诗-理解重点词语-弄懂诗意-体会感情。
二、学习《我的“自白”书》
1.按上述自学步骤自学。
2.检查自学情况。
⑴指名读全诗。
结合正音。
⑵讨论第1节。
①“带血的刺刀”指什么?
②“沉重”、“高高”这两个词说明什么?
③“任”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作者什么态度?(任,由着,听凭。
说明革命者坚贞不屈的坚强意志)
④“自白”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作者什么态度?(自首,向敌人投降。
这里的“自白”加上引号,表示不是敌人的要的那种自白)
⑤诗中哪句话直截了当地回绝了敌人的诱降?
⑥试讲整节的意思。
(任凭敌人的严刑拷打,铁镣紧锁,都动摇不了革命者的坚强意志。
即使用那带着革命鲜血的刺刀对着我的胸口,我也决不自白,因为“我不需要”用“自白”换“自由”)
⑦这节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高尚品质?
⑧这节主要讲了什么?(革命者不怕严刑拷打,严词拒绝写自白书。
板书:受刑不自白)
⑨有感情朗读第1节。
⑶讨论第2节。
①这里的“人”是谁?“高贵的头”指什么?(人,指革命者。
高贵的头,指崇高的理想,坚强的革命意志,宁死不屈的革命气节)
②“怕死鬼”是指哪种人?(贪生怕死的叛徒)
③作者拒绝自白的原因是什么?(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
④“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⑤第2节最后为什么用感叹号?(强烈表达了作者不自白的决心)
⑥学生试讲整节意思。
(革命者不能在敌人的迫害之下丧失革命气节,只有贪生怕死的叛徒,才会乞求反动派给予的所谓自由。
对于志坚如钢的革命者来说,毒刑拷打算不了什么,即使死亡来临,也决不会自白)
⑦这节表达了作者什么品质?(结合板书:宁死不低头)
⑧感情朗读第2节。
⑷讨论第3节。
①“魔鬼的宫殿”指什么?(比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②“放声大笑”什么?“死亡”有几层意思?(死亡有两层意思:自己的牺牲和蒋家王朝的末日来临)从这句你看出什么?
③“一个共产党员的自白”又是指什么?
④“高唱凯歌”表明了什么?(结革命必胜的信念)
⑤试讲诗意。
⑥齐读第3节,说说这节主要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对革命必胜的信念)(板书:高歌葬敌人)
⑸轻声读全文,说说题目中为什么加引号?
⑹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待敌人需要的“自白”的态度怎样?决不乞求“自由”-决不低头-宁死不写“自白”书-笑看蒋家王朝
灭亡-高歌迎接胜利)
⑺感情朗读全诗。
三、总结全文。
这两首诗共同表达了烈士怎样的思想感情?在用词造句上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作业设计:
一、看拼音写词语。
m俰z刵gk僫gqigmgugu乶c俰k僶ddx妌gtili刼
()()()()()()()()
二、形近字组词。
拷()棺()囚()刑()躯()烈()渴()低()
烤()馆()因()形()驱()列()喝()底()
三、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为人进出的门为狗爬出的洞地下的烈火活棺材高贵的头魔鬼的宫殿
四、写出同一个词语在不同句子里的意思。
1.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2.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3.我不需要什么自白,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
4.这就是我--一个共产党员的自白,高唱凯歌埋葬蒋家王朝。
()
板书设计:
革命烈士诗二首
紧锁敞开高叫(面对威逼)
渴望深知怎能(立场坚定)
一齐应该永生(甘愿献身)
受刑不自白
宁死不低头
高歌葬敌人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