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知识】建筑业十项新技术之纤维混凝土

合集下载

混凝土中添加纤维的作用及应用

混凝土中添加纤维的作用及应用

混凝土中添加纤维的作用及应用混凝土是建筑业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它具有高强度、耐久性和抗裂性等优点,但在某些情况下,混凝土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易开裂、易变形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引入了纤维增强混凝土技术。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中添加纤维的作用及应用。

一、混凝土中添加纤维的作用1. 提高强度和韧性纤维增强混凝土(FRC)是指在混凝土中添加一定比例的钢纤维、玻璃纤维、聚丙烯纤维、碳纤维等材料,以增加混凝土的强度和韧性。

纤维与混凝土之间的作用机理是纤维在混凝土中形成的网状结构,可以吸收混凝土中的应力,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韧性。

2. 提高抗裂性混凝土中加入纤维可以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纤维能够防止混凝土在负荷作用下的开裂和裂缝扩展。

此外,纤维还可以使混凝土中的裂缝呈微细状,从而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和防水性能。

3. 提高耐久性混凝土中添加纤维可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纤维能够防止混凝土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老化和劣化,从而延长混凝土的使用寿命。

此外,纤维还可以防止混凝土在受到外部环境影响时出现裂缝和开裂等问题。

4. 提高施工效率混凝土中添加纤维可以提高施工效率。

纤维在混凝土中的分散性较好,可以有效地避免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的坍塌和分层,从而使施工更加便捷和高效。

二、混凝土中添加纤维的应用1. 桥梁工程在桥梁工程中,混凝土往往需要承受大量的荷载和振动。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使用纤维增强混凝土可以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韧性,使其更加适合用于桥梁工程中。

2. 隧道工程在隧道工程中,混凝土需要承受高温、高压和潮湿等恶劣环境。

在这种情况下,使用纤维增强混凝土可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和防水性能,从而使其更加适合用于隧道工程中。

3. 楼房建筑在楼房建筑中,混凝土需要承受各种荷载和振动。

在这种情况下,使用纤维增强混凝土可以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和耐久性,从而使其更加适合用于楼房建筑中。

4. 道路工程在道路工程中,混凝土需要承受大量的车辆荷载和振动。

什么是纤维混凝土(一)

什么是纤维混凝土(一)

什么是纤维混凝土(一)引言概述:纤维混凝土是一种通过将钢纤维或其他纤维材料添加到混凝土中而得到的一种新型材料。

在传统混凝土基础上加入纤维材料,使得混凝土具有更好的抗拉强度、断裂韧性和耐久性等特点。

本文将从材料组成、纤维类型、制备过程和应用领域等方面来介绍纤维混凝土。

正文:1. 材料组成:1.1 水泥和骨料:与传统混凝土相同,纤维混凝土的主要组成部分还是水泥和骨料。

水泥起到胶结剂的作用,骨料提供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1.2 纤维材料:纤维混凝土中添加的纤维材料可以是钢纤维、玻璃纤维、聚丙烯纤维等。

这些纤维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韧性,并防止开裂和脱落等现象的发生。

2. 纤维类型:2.1 钢纤维:钢纤维是纤维混凝土中常用的一种纤维类型。

它具有高强度和高延伸性,能够有效地抵抗裂缝扩展和塑性变形,提高混凝土的抗震性能。

2.2 玻璃纤维:玻璃纤维具有耐腐蚀、抗老化等特点,适用于在酸碱等恶劣环境中使用。

它的强度和刚度较高,但延伸性较低。

2.3 聚丙烯纤维:聚丙烯纤维是一种非金属纤维,具有良好的耐化学腐蚀性和电绝缘性,适用于一些特殊的工程环境。

3. 制备过程:3.1 材料搅拌:将水泥、骨料和适量的纤维材料放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使其均匀混合。

3.2 混凝土浇筑:将混合好的纤维混凝土倒入模具中,采用振动方式排除空隙和气泡。

3.3 养护和固化:浇筑完成后,纤维混凝土需要进行养护和固化,以保证其在后续使用中的性能和稳定性。

4. 应用领域:4.1 建筑结构:纤维混凝土广泛应用于房屋、桥梁、隧道等建筑结构中,提高其抗震能力和耐久性。

4.2 道路和机场:纤维混凝土可用于修建道路、高速公路、机场跑道等,提高路面的抗裂性和承载能力。

4.3 管道工程:在污水处理厂、给水管道等工程中,纤维混凝土可增加管道的耐久性和防腐性能。

4.4 地基加固:纤维混凝土可用于地基加固工程,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4.5 水利工程:纤维混凝土可应用于水库、堤坝等水利工程中,增加结构的抗冲击性和抗渗性能。

纤维混凝土的分类以及应用

纤维混凝土的分类以及应用

案 例 AN LI摘要:混凝土材料的性能退化是水泥混凝土中最普遍的的损害,纤维混凝土时当代迅速发展的新型复合建筑材料,其中合成纤维混凝土发展最为迅速,合成纤维对混凝土有明显的增强、增韧性能,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工程实践,复合材料纤维混凝土的优良性能得到了全世界所有工程技术人员的认同,因此它在土木、工程等许多领域都得到了应用。

合成纤维对防止混凝土早期收缩裂缝,改善混凝土耐久性的作用十分明显,合成纤维混凝土在各工程领域仍继续发展。

本文介绍了纤维混凝土的增强机理和结构方式,并讲解了纤维混凝土在各个工程领域内的应用。

关键词:纤维混凝土;新型材料; 复合材料前言由纤维和水泥、混凝土、砂浆等混合而成的复合材料统称为纤维混凝土。

普通混凝土的主要缺点是抗拉强度差、韧性太低、加入某些纤维后,可以增强混凝土的各种性能[1]。

纤维按照材料性质可分为:金属纤维、无机纤维、有机纤维等。

近些年来纤维开始被掺加入钢筋混凝土中,组成了钢筋-纤维复合混凝土,为混凝土的应用又开辟了新的道路,扩大了纤维混凝土的应用领域。

纤维混凝土按照基体不同又能分为:纤维水泥、纤维砂浆。

为了获得各种需要功能的纤维混凝土,有时将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纤维复合使用,称为混杂纤维混凝土。

一、纤维混凝土的特性混凝土从18世纪发明以来,就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在当代所有的工程材料中,混凝土的用量最大,应用范围也是最广。

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混凝土制作的原材料容易获得,制造方式和成本相对简单,并且采用了钢筋和纤维制品增强以后,筑造的工程结构坚固耐用,稳定性好,可以满足各种需要。

而且科学技术人员一直致力于混凝土的改进研究,其中在纤维掺加入混凝土中改性的研究从未间断,取得了各种各样性能的纤维混凝土材料[2]。

在纤维配料和拌和中采取相应措施使得纤维在基体中均匀分散开,可以使得原本的混凝土具有水下不分散性能。

与普通混凝土相比,纤维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弯拉强度、抗剪强度都变大了。

另外纤维混凝土可以降低混凝土的早期裂缝,并可降低温度裂缝和长期裂缝。

建筑业十项新技术

建筑业十项新技术

建筑业十项新技术-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一、建筑业十项新技术的内容为加快推广应用促进建筑业结构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10年10月发布了“关于做好《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推广应用的通知”(建质[2010]170号)。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包含了以下主要技术:第一项是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

它包括:灌注桩后注浆技术、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技术、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复合地基技术、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技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型钢水泥土复合搅拌桩支护结构技术、工具式组合内支撑技术、逆作法施工技术等16个子技术。

第二项是混凝土技术。

它包括:高耐久性混凝土、髙强高性能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技术、轻骨料混凝土、纤维混凝土、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预制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接受施工技术等8个子技术。

第三项是钢筋及预应力技术。

它包括:髙强钢筋应用技术、钢筋焊接网应用技术、大直径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无粘结预应力技术、有粘结预应力技术、索结构预应力施工技术、建筑用成型钢筋制品加工与配送技术、钢筋机械锚固技术等8个子技术。

第四项是模板及脚手架技术。

它包括:清水混凝土模板技术、钢(铝)框胶合板模板技术、塑料模板技术、组拼式大模板技术、早拆模板施工技术、液压爬升模板技术、大吨位长行程油缸整体顶升模板技术、贮仓筒壁滑模托带仓顶空间钢结构整体安装施工技术、插接式钢管脚手架及支撑架技术、盘销式钢管脚手架及支撑架技术、附着升降脚手架技术、电动桥式脚手架技术等16个子技术。

第五项是钢结构技术。

它包括:深化设计技术、厚钢板焊接技术、大型钢结构滑移安装施工技术、钢结构与大型设备计算机控制整体顶升与提升安装施工技术、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住宅钢结构技术、高强度钢材应用技术、大型复杂膜结构施工技术、模块式钢结构框架组装(吊装)技术等9个子技术。

纤维混凝土的性能及比较

纤维混凝土的性能及比较

纤维混凝土的性能及比较一、前言最近几年来的研究表示,发展纤维混凝土是提升高性能混凝土质量的重要门路。

纤维混凝土往常是以水泥净浆、沙浆或许混凝土为基材,以非连续的短纤维或许连续的长纤维作加强资料所构成的水泥基复合资料,主要作用是经过桥接作用来限制围观裂痕的发展,进而改良混凝土的性能。

纤维加入水泥基体中的作用:1.阻裂。

阻挡水泥基体中原出缺点(微裂痕)的扩展并有效延缓新裂痕的出现;2.防渗。

经过阻裂提升水泥基体的密实性,防备外界水分侵入;3.持久。

改良水泥基体抗冻、抗疲惫等性能,提升其持久性;4.抗冲击。

提升水泥基体的耐受变形的能力,进而改良其韧性和抗冲击性;5.抗拉。

在使用高弹性模量纤维前提下,能够起到提升基体的抗拉强度的作用;6.雅观。

改良水泥结构物的表观性态,使其更为致密、细润、平坦、雅观。

此刻主要使用的纤维混凝的种类及优弊端1.钢纤维混凝土其技术特色是能提升混凝土的韧性和抗拉强度,可是钢纤维搅拌时易结团,混凝土和易性差,泵送困难、难以施工且易锈蚀,钢纤维混凝土的自重要、在制造方面使用大批的钢材,加大了对钢材的耗费,增添成本许多。

钢纤维在使用过程中损坏形态主假如被拔出,而不会被拉断,这说明钢纤维的与混凝土的粘附性不足,这会影响提升混凝土抗拉强度的成效,它增韧加强的原理是当裂痕产生后因为钢材的高模量和单根的高抗拉强度,阻挡了裂痕的进一步展开;但因为数目有限,对微观裂痕拘束成效不大,抗衡渗、冻融等性能提升其实不显然,此外,施工中钢纤维密度过大,振捣浇注时常常会沉于混凝土下部,不行能平均散布,这就是理论研究结论较好而实质应用成效差别很大的主要原由。

2.只管玻璃纤维已用于铺设混凝土路面,可是玻璃纤维在使用中裸露很大的弊端,如玻璃纤维混凝土裸露于大气中一段时间后,其强度和韧性会有大幅度降落,即由初期高强度、高韧性向一般混凝土退化。

尽人皆知,一般的玻璃纤维还有一个致命的短处,就是不耐碱,碱骨料反响是水泥混凝土的“癌症”。

十项新技术

十项新技术
3)集成式升降操作平台倾斜爬升技术
集成式架体运用较广,但其所使用工程外形规则整齐,架体提升时均为直上直下的提升。本工程所用的倾斜爬升为国内首次使用。
在结构外轮廓线为逐层均匀内收,结构外形不规则,集成式操作平台无法垂直提升的情况下,利用利用简单工具完成架体整体垂直角度调整,一次角度调整后,架体可沿此角度爬升至顶,无需进行架体的拆除及重新安装定位。
9)深基坑施工监测技术:本工程基坑深度20m,且要度过2个冬季,基坑监测尤为重要。在基坑四周设置位移监测点,使用全站仪定期对各点进行监测,根据变形值判定采取何种措施,消除影响,避免基坑进一步的变形发生危险。研究日光、气温天气的变化对目标物的影响,根据检测现场复杂的背景环境,设计了能够增强目标物在图片中效果的照明系统、温控系统和位移稳定系统。图像分析,对摄像机反馈回电脑的图像进行图像分割、图像预处理,去噪、滤波并进行边缘检测,分析出目标物的状态。无线传感网络的搭建,建立数据库,保存每个时间采集分析的监测变形数据,方便随时查看和监控。
(3)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技术:本工程共采用3套集成式升降操作架,其中诺金饭店主楼1套、首旅大厦外围结构1套、首旅大厦核心筒1套。架体高度覆盖4层,架体步高按照具体层高进行调整,保持与层高一致,保证密封翻板能够完全密封,设置6步架,最低脚手设置密封翻板。集成式升降操作平台架体净空宽度0.66m。
5)钢结构技术
通过BIM技术分析来进行酒店绿色节能环保设计与施工从而达到绿色环保节能减排效果。
2)深基坑侧壁流砂治理:基坑所处位置土层条件差,地表下-7.0m,即为地下水极为丰富的砂质粉土层,水文条件复杂,建设场区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涉及两层地下水。为治理基坑侧壁流砂,在基坑外侧增设减压井降水,在基坑内侧壁流砂处采用流砂治理新工艺,将水泥、水玻璃及相关早强剂、速凝剂等材料一起科学合理拌制成混合料填塞于与桩、土之间的缝隙内,封堵孔洞时预留注浆管,待喷锚混凝土完成后实施二次注浆加固。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6年版)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6年版)

“建筑业10项新技术”内容包括: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混凝土技术、钢筋及预应力技术、模板及脚手架技术、钢结构技术、机电安装工程技术、绿色施工技术、防水技术、抗震加固与监测技术、信息化应用技术。

一、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1.1灌注桩后注浆技术1.2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技术1.3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复合地基技术1.4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技术1.5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1.6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1.7型钢水泥土复合搅拌桩支护结构技术1.8工具式组合内支撑技术1.9逆作法施工技术※※※※※※1.10爆破挤淤法技术1.11高边坡防护技术1.12非开挖埋管技术1.13大断面矩形地下通道掘进施工技术1.14复杂盾构法施工技术1.15智能化气压沉箱施工技术1.16双聚能预裂与光面爆破综合技术二、混凝土技术2.1高耐久性混凝土2.2高强高性能混凝土2.3自密实混凝土技术2.4轻骨料混凝土2.5纤维混凝土2.6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2.7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2.8预制混凝土装配整体式结构施工技术三、钢筋及预应力技术3.1高强钢筋应用技术3.2钢筋焊接网应用技术3.3大直径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3.4无粘结预应力技术3.5有粘结预应力技术3.6索结构预应力施工技术3.7建筑用成型钢筋制品加工与配送技术3.8钢筋机械锚固技术四、模板及脚手架技术4.1清水混凝土模板技术4.2钢(铝)框胶合板模板技术4.3塑料模板技术4.4组拼式大模板技术4.5早拆模板施工技术4.6液压爬升模板技术4.7大吨位长行程油缸整体顶升模板技术4.8贮仓筒壁滑模托带仓顶空间钢结构整安装施工技术4.9插接式钢管脚手架及支撑架技术4.10盘销式钢管脚手架及支撑架技术4.11附着升降脚手架技术4.12电动桥式脚手架技术※※※※※※4.13预制箱梁模板技术4.14挂篮悬臂施工技术4.15隧道模板台车技术4.16移动模架造桥技术五、钢结构技术5.1深化设计技术5.2厚钢板焊接技术5.3大型钢结构滑移安装施工技术5.4钢结构与大型设备计算机控制整体顶升与提升安装施工技术5.5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5.6住宅钢结构技术5.7高强度钢材应用技术5.8大型复杂膜结构施工技术5.11模块式钢结构框架组装、吊装技术六、机电安装工程技术6.1管线综合布置技术6.2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6.3变风量空调系统技术6.4非金属复合板风管施工技术6.5大管道闭式循环冲洗技术6.6薄壁不锈钢管道新型连接技术6.7管道工厂化预制技术6.8超高层高压垂吊式电缆敷设技术6.9预分支电缆施工技术6.10电缆穿刺线夹施工技术※※※※※※6.11大型储罐施工技术七、绿色施工技术7.1基坑施工封闭降水技术7.2基坑施工降水回收利用技术7.3预拌砂浆技术7.4外墙自保温体系施工技术7.5粘贴式外墙外保温隔热系统施工技术7.6现浇混凝土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7.7硬泡聚氨酯外墙喷涂保温施工技术7.8工业废渣及(空心)砌块应用技术7.9铝合金窗断桥技术7.10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7.11供热计量技术7.12建筑外遮阳技术7.13植生混凝土7.14透水混凝土八、防水技术8.1防水卷材机械固定施工技术8.2地下工程预铺反粘防水技术8.3预备注浆系统施工技术8.4遇水膨胀止水胶施工技术8.5丙烯酸盐灌浆液防渗施工技术8.6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与非固化型防水粘结料复合防水施工技术8.7聚氨酯防水涂料施工技术九、抗震、加固与改造技术9.1消能减震技术9.2建筑隔震技术9.3混凝土构件粘贴碳纤维、粘钢和外包钢加固技术9.4钢绞线网片聚合物砂浆加固技术粘钢和外包钢加固技术9.5结构无损拆除技术9.6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拆除技术9.7深基坑施工监测技术9.8结构安全性监测(控)技术9.9开挖爆破监测技术9.10隧道变形远程自动监测系统9.11一机多天线GPS变形监测技术十、信息化应用技术10.1虚拟仿真施工技术10.2高精度自动测量控制技术10.3施工现场远程监控管理及工程远程验收技术10.4工程量自动计算技术10.5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实施集成应用及基础信息规范分类编码技术10.6建设项目资源计划管理技术10.7项目多方协同管理信息化技术10.8塔式起重机安全监控管理系统应用技术注:第1、4、6项中※下的子项技术,主要适用于房建外的其他土木领域。

纤维混凝土施工方案

纤维混凝土施工方案

纤维混凝土施工方案纤维混凝土施工方案一、项目背景纤维混凝土是一种由普通混凝土中添加合适的纤维材料而形成的一种新型混凝土,具有优异的抗裂性能和耐久性。

本项目选用纤维混凝土进行施工,目的是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抗裂性和耐久性。

二、施工原则1. 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结构的安全和稳定。

2. 选用适合的纤维材料,控制纤维混凝土的配合比例。

3. 严格按照施工工艺操作,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

4.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确保工地安全和环境保护。

三、施工流程1. 地基处理:清除地表杂物,挖掘坑槽,打桩加固。

2. 模板搭建: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模板的搭建,确保模板的牢固和稳定。

3. 钢筋加工: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进行钢筋的加工和排列。

4. 纤维混凝土配制:选用合适的纤维材料和水泥进行配制,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例。

5. 混凝土浇筑:将纤维混凝土进行均匀浇筑,避免出现空鼓和漏浆现象。

6. 养护处理:保持混凝土充分湿润,进行养护处理,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四、施工注意事项1. 混凝土浇筑前,对模板进行检查,确保模板的平整度和轴线的准确性。

2. 混凝土的配制比例要根据纤维材料进行调整,控制纤维的含量和长度。

3. 混凝土浇筑要均匀、连续进行,避免出现浇筑间断的情况。

4. 混凝土浇筑时要用振动棒进行振动,排除混凝土中的气泡和空隙。

5. 混凝土浇筑后要进行养护处理,保持湿润环境,避免混凝土过早干缩裂缝的出现。

五、安全和环保措施1. 动员工人配戴安全帽、手套、防护眼镜等个人防护用品。

2. 设置临时围挡和警示标志,保障施工区域的安全。

3. 使用机械设备时,要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4. 按照环保要求处理施工废弃物,做到垃圾分类和正确处理。

综上所述,纤维混凝土施工方案提出了基本的施工原则和流程,并注意施工过程中的细节和安全环保问题。

在实施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方案要求进行操作,确保工程质量和现场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业知识】建筑业十项新技术之纤维混凝土
【学员问题】建筑业十项新技术之纤维混凝土?
【解答】纤维混凝土是指掺加短钢纤维或合成纤维作为增强材料的混凝土,钢纤维的掺入能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抗弯强度、抗疲劳特性及耐久性;合成纤维的掺入可提高混凝土的韧性,特别是可以阻断混凝土内部毛细管通道,因而减少混凝土暴露面的水分蒸发,大大减少混凝土塑性裂缝和干缩裂缝。

1.主要技术内容
(1)原材料
1)水泥:钢纤维混凝土应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硅酸盐水泥;合成纤维混凝土优先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硅酸盐水泥,根据工程需要,选择其他品种水泥;
2)骨料:钢纤维混凝土不得使用海砂,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宜大于钢纤维长度的2/3;喷射钢纤维混凝土的骨料最大粒径不宜大于10mm;
3)纤维:纤维的长度、长径比、表面性状、截面性能和力学性能等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并根据工程特点和制备混凝土的性能选择不同的纤维。

(2)配合比
纤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注意以下几点:
1)钢纤维混凝土中的纤维体积率不宜小于0.35%,当采用抗拉强度不低于1000MPa 的高强异形钢纤维时,钢纤维体积率不宜小于0.25%;各类工程钢纤维混凝土的钢纤维体积率选择范围应参照国家与有关标准。

控制混凝土早期收缩裂缝的合成纤维体
积率宜为0.06%~0.12%.
2)纤维混凝土的最大胶凝材料用量不宜超过550kg/m3;喷射钢纤维混凝土的胶凝材料用量不宜小于380kg/m3.
(3)混凝土制备
纤维混凝土的搅拌应采用强制式搅拌机;宜先将纤维与水泥、矿物掺合料和粗细骨料投入搅拌机干拌60s~90s,而后再加水和外加剂搅拌120~180s,纤维体积率较高或强度等级不低于C50的纤维混凝土宜取搅拌时间范围上限。

当混凝土中钢纤维体积率超过1.5%或合成纤维体积率超过0.2%时,宜延长搅拌时间。

2.主要技术指标
(1)纤维要选择合适的掺量,合成纤维会使混凝土强度降低,在同时满足抗裂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前提下确定掺量,一般积率不超过0.12%.
(2)钢纤维或合成纤维掺量过多时,都会使坍落度损失增加,选择合适的掺量和调整配合比,使纤维的掺入对混凝土工作性不产生负面的影响;
(3)纤维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受压和受拉弹性模量、剪变模量、泊松比、线膨胀系数以及合成纤维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和设计值可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采用。

纤维体积率大于0.15%的合成纤维混凝土的上述指标应经试验确定。

3.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抗裂、抗渗、抗冲击和耐磨有较高要求的工程。

4.已应用的典型工程
常州大酒店地下车库工程、湖北巴东长江大桥桥面、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江苏宜兴水利大坝混凝土等。

以上内容均根据学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整理而成,供参考,如有问题请及时沟通、指正。

结语:借用拿破仑的一句名言: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事实表明,习惯左右了成败,习惯改变人的一生。

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的人,对学习很难做到学而不厌,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坚持。

希望大家坚持到底,现在需要沉淀下来,相信将来会有更多更大的发展前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