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3《古诗三首》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小学语文试题 六年级下册 第3课古诗三首(部编版,有答案)

第3课古诗三首《寒食》1.作者介绍韩翃:字君平,南阳(今属河南)人,唐代诗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
韩翃的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
著有《韩君平诗集》。
2. 主题《寒食》一诗描摹出了寒食节时浓郁绚烂的春景,以及皇室的雍容恩宠、王侯的富贵娴雅,不仅再现了唐时的节日习俗,也呈现出一派承平景象。
同时借古讽今也流露出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权贵们的讽刺。
3. 字词解释春城:指春天的京城。
御柳:皇帝御花园里的柳树。
汉宫:这里用汉朝皇宫来指唐朝皇宫。
传蜡烛:指宫中传赐新火。
五侯:权贵豪门4.鉴赏全诗前两句写的是白昼风光,描写了整个长安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和皇宫园林中的风光。
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景象,生动地画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烬之味。
全诗用白描手法写实,刻画皇室的气派,充溢着对皇都春色的陶醉和对盛世泰平的歌咏。
《迢迢牵牛星》1. 诗歌介绍《古诗十九首》中国古代文人五言诗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主持编选的《文选》。
诗中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具有浑然天成的艺术风格,被刘勰称为“五言之冠冕”。
2. 字词解释①河汉女:指织女星。
河汉,银河。
②擢(zhuó)伸出,抽出。
③素:白皙的。
④札(zhá)札:织机发出的响声。
⑤机杼(zhù):织机的梭子。
⑥章:有花纹的纺织品,这里指整幅的布帛。
⑦零:落下。
⑧盈盈:形容清澈。
⑨脉(mò)脉:用眼睛表达情意的样子。
3.主题《迢迢牵牛星》是产生于汉代的一首文人五言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
此诗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而不得会面的悲剧,抒发了女子离别相思之情,写出了人间夫妻不得团聚的悲哀。
字里行间,蕴藏着一定的不满和反抗意识。
4.使用这些叠词有什么好处?这些叠词使这首诗质朴、清丽,朗朗上口。
特别是后两句,一个饱含离愁的少妇形象若现于纸上,是极难得的佳句。
《十五夜望月》1. 作者介绍王建(768-825),唐代诗人,字仲初。
第9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第9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题(含答案)第9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题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书写1.看拼音,写词语。
gūchéng yáo wàng shān yuè____________ wàn rén shānjìběi____________lèi tì____________ yīcháng____________ xiāng yáng二、选择题2.下列诗句,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孤城/遥望/玉门关B.五千/仞/岳上摩天C.漫卷诗书/喜欲狂D.白日放歌/须纵酒3.下面对《古诗三首》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本部分三首古诗都是描写边塞的诗。
B.《从军行》中第一句诗既描绘出了边塞防线的景色,也渲染了战争将至的紧张气氛。
C.《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这首诗前两句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饱含热爱之情,并为后两句抒情做了铺垫。
D.《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抒发了诗人听到安史之乱结束的消息时无比欣喜的心情。
给下列诗句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填序号)4.不破楼兰终不还。
()A.还有B.物归原主C.归来5.南望王师又一年()A.拜访B.向远处看C.盼望6.却看妻子愁何在。
()A.妻子和孩子B.男子的配偶C.孩子7.青春作伴好还乡。
()A.青年时期B.指春天C.美好的时代三、填空题8.查字典填空。
1.“巫”字按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部,再查_______画,可以组词为_______。
2.“摩”字按音序查字法应查_______,它在课文中的读音是_______,可以组词为_______,它的另一个读音是_______,可以组词为_______。
3.“遗”字按音序查字法应查_______,它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遗失;②遗失的东西;③遗漏;④留下;⑤专指死者留下的。
六年级下语文第十课《古诗三首》知识点+同步练习 含答案 人教统编版

六年级下语文第十课《古诗三首》知识点+同步练习知识点:一、相关资料《马诗》李贺,字长吉,是“长吉体诗歌开创者”。
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
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
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
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
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
著有《昌谷集》。
作者所处的贞元(785~805)、元和(806~820)之际,正是藩镇极为跋扈的时代,诗中“燕山”暗示的幽州蓟门一带又是藩镇肆虐为时最久、为祸最烈的地带,作者希望能扫除战乱,建功立业,但终是不被赏识。
对马有所偏爱的作者或许受伯乐识马所启,结合自己怀才不遇的现实,带着愤懑之情创作了此诗。
《石灰吟》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
明朝名臣、民族英雄。
天顺元年(1457年),英宗复辟,大将石亨等诬陷于谦谋立襄王之子,致使其含冤遇害。
明宪宗时,于谦被复官赐祭,弘治二年(1489年),追谥“肃愍”。
明神宗时,改谥“忠肃”。
有《于忠肃集》传世。
《明史》称赞其“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
他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竹石》郑板桥(1693年-1766年),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
清代书画家、文学家。
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
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
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兰竹芳馨图》《甘谷菊泉图》《丛兰荆棘图》等,著有《郑板桥集》。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3古诗三首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3古诗三首练习题含答案六年级下册语文3古诗三首练题含答案一、看拼音写词语。
航空王侯。
蒲苏文战鼓气棋棋兴影屋鸦二、用“√”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脉搏(mài bó)皎皎河汉女(jiǎo jiǎo)擢素手(zhuó zuó)XXX(zhá zhá)机杼(zhù zhù)含情脉脉(mò mài)五侯(hóu)栖息(qī xī)千里迢迢(zāo tiáo)三、填空1.《迢迢牵牛星》选自《诗经》。
此诗借民间传说中XXX、XXX被XXX阻隔而不得会面的悲剧,抒发了女子思念之情,写出了人间夫妻不得团聚的遗憾。
2.《十五夜望月》是唐代诗人XXX的诗作。
全诗前两句描写月亮的美丽,后两句抒发了诗人思乡之情。
3.《寒食》是一首唐诗,诗中的名句是:“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4.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家家户户都祭祖。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5.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望君王家来,细雨如愁。
6.秋夜月明湿桂花,露凉不语梦华发。
四、写出下面诗句中划线的字的意思。
1)春城无处不飞花(到处都飞花)(2)寒食东风御柳斜(斜着生长)(3)盈盈一水间(满满一水之间)(4)泣涕零如雨(眼泪像雨一样落下)(5)脉脉不得语(眼神含情而无法言说)(6)纤纤濯素手(纤细的手洗洁白的衣服)五、品析句子。
1.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这两句诗使我想起牛郎织女的故事,类似的诗句还有“银汉迢迢两岸柳”。
2.纤纤擢素手,XXX弄机杼。
这两句诗运用的修辞方法是对比,描写了女子勤劳的场景。
3.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这两句诗写出了人们对思乡之情的共鸣,表达了思乡的无奈和苦涩。
六、课内阅读。
一)寒食唐]XXX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XXX家。
1.诗歌描写的情景有一个时间推移,第一、二句写春天的景象,第三、四句写寒食节日的气氛,日暮汉宫传蜡烛则是转折。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10课_古诗三首》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5)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5)一、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9分)1. 看拼音,写词语。
2.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
3. 照样子,写词语。
千锤万凿(含数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粉骨碎身(含近义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根据诗意选择加点字词的正确解释,把序号写在括号里.何当金络脑。
()A.何必当作B.何时将要C.拿什么当作烈火焚烧若等闲。
()A.平常B.随便、轻易C.无端任尔东西南北风。
()A.承受B.任凭C.无论五、品读下面的诗句,然后回答问题.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说说加点字词的意思。
浑:________ 清白:________(2)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________A.这两句话借石灰之口,一语双关,表现出作者不怕牺牲的精神及永留高尚品格在人间的追求。
B.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作者间接抒情,赞美了石灰高尚的品德。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说说加点字词的意思。
磨:________ 尔:________(2)读了这两句诗,我明白了,诗人表面写竹,其实是写________,诗人在赞美竹的坚忍执着品格的同时,寄寓了自己________的高傲风骨。
六、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石灰吟》的“吟”是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
________(判断对错)《石灰吟》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
________(判断对错)郑燮是明代诗人,“扬州八怪”之一,他的竹子画得很好。
________(判断对错)“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这两句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________(判断对错)《马诗》《石灰吟》《竹石》这三首诗作者都直接抒写了自己的志向。
________(判断对错)阅读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马诗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六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课时练第3课《古诗三首》(含答案) (2)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3.古诗三首课时练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画“____”。
迢迢..牵牛星( tiáo tiáo zhào zhào )纤纤擢.素手( zhuózhái)脉脉..不得语(màimài mòmò )札札弄机杼.(yùzhù)二、比一比,再组词。
泣( ) 侯( )栖( )盈( )垃( ) 候( )牺( )盘( )三、给下列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终日不成章.( )A.花纹。
B.条理。
C.佩戴在身上的标志。
D.诗、文、歌曲的段落。
2.泣涕零.如雨( )A.没有数量。
B.落下。
C.(草木花叶)枯萎。
D.某些量度的计算起点。
3.盈盈..一水间( )A.仪态美好。
B.清澈的样子。
C.动作轻盈。
D.情绪、气氛等充分流露。
四、先解释加点的词语,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1.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春城:御:诗意:2.中庭..无声湿桂花。
..地白树栖鸦,冷露中庭:冷露:诗意:五、对文中三首诗赏析不对的一项是( )A.寒食节在清明前两天,习惯禁火三天,只吃冷食,提倡简约。
日暮时分,皇宫只好分发蜡烛照明。
B.《迢迢牵牛星》中六个叠音词“迢迢”“皎皎”“纤纤”“札札”“盈盈”“脉脉”,或写景,或描人,或叙情,生动传神,增加了诗歌的韵律美。
C.“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中“落”字新颖妥帖,不同凡响,给人以形象的动感,仿佛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起洒落人间。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本文三首古诗写的都是我国传统的节日。
《寒食》写的是清明节前1~2天的节;《迢迢牵牛星》写的是节;《十五夜望月》写的是节。
七、课内阅读。
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1.结合诗句解释下列词语。
地白:尽:2.这首诗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从第一句中一词中看出月色的空明皎洁,第二句中的“冷”字,写出了景物的特点。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3古诗三首》同步测试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3古诗三首》字词积累练一、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1.日暮汉宫传(chuán zhuàn)蜡烛,轻烟散入五侯(hòu hóu)家。
2.迢(zhāo tiáo)迢牵牛星,皎(jiāo jiǎo)皎河汉女。
二、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这篇wén zhānɡ()讲述了一个忧伤的故事,读着读着,他的眼里满是泪水。
此时,树上qī xī()的wū yā()啼叫起来,他想到自己的身世,禁不住低声kū qì()。
三、下列加点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迢迢牵牛星(遥远的样子。
)春城无处不飞花(指春天的京城。
)B.纤纤擢素手(伸出。
)泣涕零如雨(落下。
)C.中庭地白树栖鸦(白色的地面。
)札札弄机杼(织布机。
)D.皎皎河汉女(明亮的样子。
)脉脉不得语(相视无言的样子。
)语句应用练四、诗句品析。
1.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1)这两句诗点明了描写的季节是__________,描写的地点是__________,诗人透过“飞”字重点抓住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景物来凸显季节特征。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所呈现的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2.“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对这两句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表达了大臣深受皇恩的感激之情。
B.表达了臣民对皇权的敬畏之情。
C.表达了诗人对天子宠幸之臣的愤慨之情。
D.表达了臣民对皇恩的渴望之情。
3.对“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去”在这里的意思是“距离”,这个字形象地写出了两位主人公隔河相望的情景。
B.“清且浅”说明河汉并不深广,诗人对两位主人公不能相遇充满了疑问。
C.“复”在这里的意思是“又”,写出了诗人对两位主人公不得相见的慨叹。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3课_古诗三首》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20)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20)一、基础积累1. 看拼音,写字词。
(1)后院里有一棵高大的树,上面qī xī________着一群wū yā________。
(2)hóu________爵有一位小女儿伶牙俐齿,chū kŏu chéng zhāng________,喜欢穿一身素服.(3)在医生的全力抢救下,爷爷的mài bó________恢复了正常,全家人激动得 rè lèi yíng kuàng________。
2. 给句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填序号)章:①歌曲诗文的段落;②章程;③条理;④图章;⑤佩戴在身上的标志。
(1)这个学校的招生简章刚刚发布。
________(2)做事不能杂乱无章,要做好计划。
________(3)我戴的这个徽章是我们学校的标志,我一定会好好爱护它。
________(4)这篇小说的第一章讲了主人公的出身。
________(5)刚刚做好的这个印章真漂亮。
________3. 先解释加点的词语,再写出诗句的意思。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盈盈:________脉脉:________句意:________4. 先解释加点的词语,再写出诗句的意思。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中庭:________地白:________句意:________5. 把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1)________,寒食东风御柳斜。
(2)________,泣涕零如雨。
(3)河汉清且浅________。
(4)________,不知秋思落谁家。
6.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寒食》一诗中用“________”与“________”两个字生动地描绘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宫中传赐新火之场面,如闻轻烟之味。
(2)《迢迢牵牛星》这首诗借民间故事《________》中________的故事情节,表达了________的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3.古诗三首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默写《十五夜望月》,书写正确美观,行款整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看拼音写词语。
hàn ɡōnɡwáng hóu pǔsù wén zhānɡ
kū qìqīxī qīnɡyínɡwūyā
mò mò hán qíng
三、给下列加点字选择合适的释义。
(填序号)
素:①白皙的。
②本来的。
③平素,向来。
1.他们俩素.不相识,对此问题的看法却不谋而合,可见英雄所见略同。
()
2.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
3.我们要做一名有素.质的公民。
()
四、下列诗句描写的是哪个节日?请选一选。
A.元宵节 B.清明节 C.元日(正月初一) D.寒食节
①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②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
③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
④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五、下面的诗句中依次填入的花名是()。
①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________出墙来
②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________无处寻。
③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________开。
④竹外________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A.红杏桃花菜花梨花
B.红杏菜花梨花桃花
C.红杏桃花梨花菜花
D.红杏菜花桃花梨花
六、《十五夜望月》中的“不知秋思落谁家”委婉地表达了游子的思亲之情。
下面哪项也表达了思亲之情?()
A.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B.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C.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D.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七、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四个选项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桃李”喻指“学生”,“同窗”代指“同学”,“手足”喻指“兄
弟”,“鸿雁”指代“秋天”。
B.“高山流水”一词来源于我国古代著名故事《伯牙与锺子期》,形容山水景色优美。
C.唐代诗人韩愈写诗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李杜”指盛唐伟大诗人李白和杜甫,他们是我国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
D.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曾写过一副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其中有两个典故:关羽破釜沉舟,勾践卧薪尝胆。
八、针对《三打白骨精》作出评说的诗句是()
A.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
B.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C.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D.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九、古诗句积累。
1.日暮汉宫传蜡烛,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冷露无声湿桂花。
3.春度春归无限春,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老大徒伤悲。
5.《迢迢牵牛星》中写出织女娴熟的织布技能,也显示出她美丽动人姿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能表达出人间痴男怨女离恨与相思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白天鹅与黑天鹅
水草丰茂的沼泽地带,居住着一群白天鹅。
它们以雪白的羽毛、高雅的姿态、嘹亮的歌声,获得周围人们的喜爱,白天鹅感到幸福与自豪。
一天,扑簌簌飞来几只黑天鹅。
白天鹅群顿时出现了骚动,它们窃窃私语,这只生气地嘀咕,“啊呀,那不是乌鸦的颜色么?”另一只愤慨地表示,“黑得像木炭,太丢天鹅的脸了。
”白天鹅们商量着如何驱赶黑天鹅,不再让它们在这里露脸。
然而,闻讯赶来的人们,见到黑天鹅,无不欣喜若狂,赞不绝口:“黑天鹅,黑天鹅,多稀罕的品种,见到你们真是大开眼界。
”
“雍容华贵,端庄秀丽,太可爱了。
”
白天鹅们开头是惊呆,继而是自卑,它们暗自叹息道:
“看来,人们十分看重黑天鹅,我们将一钱不值了。
谁知,人们爽朗的话语清晰地传来:“白天鹅,黑天鹅,黑白相间,交相辉映,大自然蕴含着的美,多么令人心荡神驰呀!”
白天鹅感动极了,它们欢唱着迎向了黑天鹅;黑天鹅分外快乐,扑打着黑油油的双翅,高歌奔向白天鹅。
从此,白天鹅和黑天鹅很快融合在一起,成了亲密无间的好朋友。
10.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空。
________的羽毛________的姿态________的歌声1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意思相近的词。
稀罕—________ 爽朗—________ 分外—________ 12.“绝”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断;②穷尽;③极,最;④走不通的,没有出路的。
“赞不绝口”中的“绝”应该选________种解释;“绝处逢生”中的“绝”应该选第________种解释。
13.白天鹅感到幸福与自豪,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来,白天鹅感到自卑,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读了这个寓言故事,你明白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
落谁家。
二、汉宫王侯朴素文章哭泣
栖息轻盈乌鸦脉脉含情
三、③①②
四、C A D B
五、B
六、A
七、C
八、A
九、1.轻烟散入五侯家
2.中庭地白树栖鸦
3.今朝方始觉成人
4.少壮不努力
5.纤纤擢素手札扎弄机杼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十、1.雪白、高雅、嘹亮
2.稀奇、爽快、格外
3.①④
4.白天鹅雪白的羽毛、高雅的姿态、嘹亮的歌声,获得周围人们的喜爱;黑天鹅,是稀罕的品种,雍容华贵,端庄秀丽,让人们大开眼界。
5.不能被所谓的常理拘束和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