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考试泌尿系统疾病 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病理学考试泌尿系统疾病 习题及答案

病理学考试泌尿系统疾病 习题及答案

泌尿系统疾病习题及答案一、 A 型题1 .急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A .化脓性炎B .以出血为主的炎C .以变质为主的炎D .以渗出为主的炎E .以增生为主的炎2 .关于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制,目前认为主要是A .感染直接损伤B .过敏反应C .体液免疫反应D .自身免疫反应E .细胞免疫反应3 .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又称A .弥漫性毛细血管外增生性肾小球肾炎B .轻微病变性肾小球肾炎C .膜性肾小球肾炎D .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E.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4 .肾小球肾炎中免疫荧光阳性物质主要是A .抗原、补体B .抗原C.抗体D .细菌、抗体、补体E.抗体、补体5 .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病变是A .内皮细胞增生和系膜基质增多B .系膜细胞增生和基质增多C .系膜硬化D .肾小管内脂质沉积E .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6 .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病变是A .肾球囊脏层上皮细胞增生B .毛细血管壁纤维蛋白样坏死C .单核细胞渗出于肾球囊内D .中性粒细胞渗出于肾球囊内E .肾球囊壁层上皮细胞增生7 .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病变特点是A .毛细血管基膜呈梳齿状改变B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大量增生C .系膜区增宽,常有嗜酸粒细胞浸润D .银染色见毛细血管壁呈车轨状或分层状E .电子致密物主要沉积在基膜致密层内8 .膜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变特点是A .肾小球毛细血管基膜增厚呈车轨状或分层状B .肾小球毛细血管基膜变薄、断裂C .肾小球毛细血管基膜增厚、滤过率降低D.肾小球毛细血管基膜增厚、通透性增加E .肾小球毛细血管基膜变薄、断裂,通透性增加9 .肾病综合征的主要表现包括A .高脂血症B .严重水肿C .低蛋白血症D .大量蛋白尿E.以上都是.10 .光镜下见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呈均匀增厚、而无明显炎反应,首先应考虑的疾病是A .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B .毛细血管外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脂性肾病11 .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引起高血压的可能原因是A .肾小管重吸收增加B .全身小动脉痉挛C .肾小球滤过率减少D .肾小管坏死E .肾小动脉透明变性12 .脂性肾病的病变特点是A .肾小管上皮细胞内蛋白沉积B .弥漫性肾小球毛细血管基膜外驼峰状沉积物C .肾小球内皮细胞内脂质沉积D .弥漫性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足突消失,细胞内 Golgi 体和内质网增多,并可见脂滴,细胞表面常有多数微绒毛形成E .临床表现为血尿和高血压13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临床特点是A .多见于中、老年人B .极少出现血尿和高血压C .激素治疗效果好D .多表现为肾病综合征E.以上都是14 . IgA 肾病的最显著特点是A .血清 IgA 水平增高B .复发性血尿C .弥漫性系膜增多D .系膜内 IgA 沉积E .以上都不是15 .慢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病理特点是A .可形成原发性固缩肾B .均有肾炎的病史C .贫血、持续性高血压和肾功能不全是常见的临床表现D .蛋白尿、血尿、管型尿进行性加重E .高血压是常见的死亡原因16 .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的预后主要取决于A .性别、年龄B .机体的抵抗力C .治疗方法D .新月体的数量和病变的广泛程度E.以上都是17 .引起肾盂肾炎的最常见致病菌是A .葡萄球菌B .变形杆菌大肠杆菌产气杆菌链球菌18 .急性肾盂肾炎的主要病变特点是A .以肾盂为主的急性化脓性炎B .以肾间质为主的化脓性炎和肾小管坏死C .以肾间质为主的非化脓性炎D .单发性肾脓肿E .以上都是19 .慢性肾盂肾炎的主要病变特点是A .确诊主要靠肾穿刺活体组织检查B .肉眼观表现为颗粒性固缩肾C .均由急性肾盂肾炎转变而来D .小血管常有纤维蛋白样坏死E .肾脏有凹陷性瘢痕,肾盂、肾盏变形.20 .颗粒性肾固缩是下列哪项疾病的肉眼形态 ?A .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B .急性肾盂肾炎C .毛细血管外增生性肾小球肾炎D .慢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E .膜性肾小球肾炎21 .肾盂积水的病变属于A .肾囊肿B .废用性萎缩C .营养不良性萎缩D .压迫性萎缩E .以上都是22 .肾细胞癌的常见扩散途径是A .淋巴管B .种植C .输尿管D .肾动脉E .肾静脉23 .肾细胞癌的最常见转移部位是A .肾上腺B.局部淋巴结C.肺D.骨 E .肝24 .泌尿道最常见的恶性瘤是A .肾透明细胞癌B .前尿道移行细胞癌C .输尿管移行细胞癌D .肾母细胞瘤E .膀胱移行细胞癌25 .决定膀胱癌预后最重要的因素是A .组织学类型B .性别,年龄C .肿瘤的分化程度和浸润范围D .是否合并结石E .以上都不是26 .膀胱癌的最常见转移部位是A .肝B .种植到卵巢C .局部淋巴结D .子宫旁、髂动脉旁和主动脉旁淋巴结E .肺27 .慢性肾盂肾炎患者出现多尿,夜尿,低密度尿,常表明已严重损害A .肾小球B .肾小管C .基膜D .肾间质E .以上都不是28 .以新月体形成为特征的肾脏疾病是A .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B .轻微病变性肾小球肾炎C .毛细血管外增生性肾小球肾炎D .弥漫性膜性肾小球肾炎E .弥漫性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29 .一侧肾脏体积缩小,且有疤痕形成,最可能的诊断是A .肾压迫性萎缩B .原发性肾固缩C .慢性肾盂肾炎D .肾动脉粥样硬化E .慢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30 .毛细血管外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大体标本病变特征是A .原发性肾固缩B .马鞍肾.C .大白肾D .大红肾E .颗粒性肾固缩31 .肾小球的基膜呈“虫蚀状”见于下列哪种疾病 ?A .Ⅰ型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B .Ⅱ型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C .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D .轻微病变性肾小球肾炎E .膜性肾小球肾炎32 .肾小球的基膜致密层内有电子致密物沉积见于下列哪种疾病 ?A .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B .Ⅰ型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C .Ⅱ型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D .轻微病变性肾小球肾炎E .膜性肾小球肾炎33 .肾体积缩小,颜色苍白,表面呈弥漫性细颗粒状见于下列哪种疾病 ?A .脂性肾病B .毛细血管外增生性肾小球肾炎C .肾盂积水D .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E .慢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34 .“蚤咬肾”见于下列哪种疾病 ?A .急性肾盂积水B .慢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C .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D .毛细血管外增生性肾小球肾炎E .脂性肾病35 .急性肾盂肾炎的临床主要表现为A .无痛性血尿B .多尿、夜尿、低密度尿C .脓尿D .少尿、水肿、高血压E .肾病综合征36 .早期膀胱癌的临床主要表现为A .少尿、水肿、高血压B .脓尿C .无痛性血尿D .肾病综合征E .多尿、夜尿、低密度尿37 .关于肾小球肾炎的叙述,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A .是引起肾衰竭的最常见原因B .是一种以增生为主的炎C .年龄越小,预后越差D .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E .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二、 X 型题38 .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变包括A .毛细血管壁纤维蛋白样坏死B .系膜细胞增生C .少数病例肾球囊的壁层和脏层上皮细胞可增生D .大量淋巴细胞浸润E .内皮细胞增生39 .临床主要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肾小球肾炎有A .轻微病变性肾小球肾炎B .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C .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D . IgA 肾病E .膜性肾小球肾炎40 .肾病综合征的表现包括.A .高血压B .高脂血症C .高度水肿D .低蛋白血症E .高度蛋白尿41 .电镜观察膜性肾小球肾炎之肾小球的常见病变是A .上皮细胞下驼峰状沉积物B .上皮细胞肿胀、足突消失C .上皮细胞下小丘状致密物沉积D .基膜钉状突起E .基膜呈虫蚀状42 .关于弥漫性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下列哪些叙述是正确的 ?A .多见于青少年B .可继发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C .临床主要表现为血尿或蛋白尿D .主要病变为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增生E .晚期可发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43 .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变包括A .肾小球毛细血管纤维蛋白样坏死B .单核细胞浸润C.肾小球内皮细胞轻度增生 D .肾球囊脏层上皮细胞大量增生E.肾小球系膜增多44 .肾体积明显增大的肾脏病变包括A .先天性多囊肾B .肾癌C .慢性肾盂肾炎D .急性肾盂肾炎E .急性肾静脉血栓形成45 .膜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变特点有A .大白肾B .毛细血管壁增厚C .肾小球炎细胞浸润明显D .系膜硬化,最后肾小球透明变性E .晚期随肾小球病变加重,肾小管萎缩46 .脂性肾病的病变特点有A .光镜下肾小球无明显变化B .电镜下见肾球囊脏层上皮细胞足突消失C.免疫荧光检查常有 lgG 、 C 3 沉积 D .肾小管上皮细胞内常有大量脂质沉积E.病变可完全恢复47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病变特点包括A .免疫荧光检查主要为 lgM 、 C 3 沉积B .毛细血管丛的部分毛细血管萎缩C .上皮细胞足突消失D .系膜内脂质沉积E .系膜增宽、硬化、透明变性48 . LgA 肾病的病变特点有A .主要症状为复发性血尿B .肾小球系膜增多C .系膜内 lgG 沉积D .可出现肾功能不全E .多呈急性过程,预后好49 .慢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镜下的主要改变有A .肾小球透明变性,相互靠近、集中B .部分肾小球肥大、肾小管扩张C .肾间质有多数中性粒细胞浸润D .肾血管硬化E .肾间质纤维化50 .尿路结石可引起A .癌变B .尿路结石局部黏膜溃疡和出血C .剧烈的绞痛D .肾盂积水E .感染51 .肾细胞癌常可转移到A .主动脉旁淋巴结B .盆腔C .肝D .脾E .肺52 .膜性肾小球肾炎可有下列哪些临床病理特点 ?A .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B .肉眼观肾皮质明显增宽,髓质无特殊变化C .光镜下见基膜均匀,弥漫性增厚D .免疫复合物沉积于基膜E .银染色见基膜呈双轨状53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病理特点有A .临床表现均为肾病综合征B .肉眼观肾皮质明显增宽,髓质无特殊变化C .新月体形成多D .肾小球毛细血管内可行成血栓E .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可发生节段性坏死、破裂出血三、名词解释54 .新月体 (crescents)55 .大红肾 (1arge red kidney)56 .大白肾 (1arge white kidney)57 .肾病综合征 (nephritic syndrome)58 .急性肾炎综合征 (acute nephritic syndrome)59 .继发性颗粒性固缩肾 (secondary granular and contracted kidney)60 .肾小球肾炎 (glomerulonephritis)61 .肾盂肾炎 (pyelonephritis)四、问答题62 .简述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变化及临床表现。

泌尿系统疾病习题及参考答案

泌尿系统疾病习题及参考答案
35.急性肾盂肾炎正确的治疗措施是
A.口服环丙沙星3天
B.口服复方磺胺甲基异嗯唑7天
C.根据细菌药物敏感试验选用有效的抗生素治疗2周
D.联合应用2种以上抗生素进行治疗
E.应用中药治疗
答案:C
36.静脉肾盂造影对下列哪种疾病最有诊断价值
A.急性间质性肾炎
14.急性肾炎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相似之处为
A.预后欠佳
B.中度贫血
C.肾功能急剧恶化
D.急性肾炎综合征
E.早期出现少尿或无尿
答案:D
15.肉眼血尿反复发作,最常见于
A.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B.过敏性紫癜肾炎
C.IgA肾病
D.急性肾小球肾炎
B.未能纠正的严重酸中毒
C.经治疗无效的高钾血症
D.经治疗无效的低钠血症致脑水肿
E.血肌酐达440μmol/L
答案:E
52.尿毒症患者,下列哪些症状与继发性甲旁亢无关
A.心包炎
B.皮肤瘙痒
C.肾性骨营养不良症
D.胃肠道症状
.大量蛋白尿导致低蛋白血症
D.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
E.血压增高引起急性心衰
答案:B
18.慢性肾炎高血压与高血压肾病鉴别,后者较突出表现是
A.高血压
B.肾小管功能受损早于肾小球功能受损
C.贫血
D.肾功能减退
E.少量蛋白尿
D.急性肺水肿
E.动脉血气分析pH<7.35
答案:D
45.最适宜采用腹膜透析治疗
A.糖尿病肾衰竭患者
B.心血管功能稳定的尿毒症患者
C.多囊肾肾衰竭患者
D.肺功能较好的肾衰竭患者

泌尿系统疾病考试试题及答案

泌尿系统疾病考试试题及答案

泌尿系统疾病考试试题及答案1. 以下哪种疾病不属于泌尿系统疾病?
答案:冠心病
2. 泌尿系统主要由下列哪些器官组成?
答案:肾脏、膀胱、尿道
3. 肾脏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答案:排除体内废物,调节体液平衡
4. 哪种疾病最容易导致肾脏功能衰竭?
答案:慢性肾炎
5. 下列哪种疾病会导致尿液中出现蛋白质?
答案:肾病综合症
6. 以下哪种疾病是泌尿系统的常见感染性疾病?
答案:尿路感染
7. 尿路结石是由什么物质的沉积所引起的?
答案:钙、尿酸等物质沉积
8. 以下哪种疾病不属于泌尿系统肿瘤?
答案:白血病
9. 前列腺增生的主要症状有哪些?
答案:频尿、尿急、尿痛等
10. 膀胱癌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答案:血尿
11. 尿毒症是由于哪个器官功能衰竭所引起的?
答案:肾脏
12. 泌尿系统疾病的常见预防措施有哪些?
答案: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饮水、定期体检等
总结:
泌尿系统疾病涉及多个器官,包括肾脏、膀胱、尿道等。

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有慢性肾炎、肾病综合症、尿路感染、尿路结石、前列腺增生、膀胱癌等。

这些疾病会导致不同的症状和影响生活质量,因此及时预防和治疗非常重要。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充足的水分摄入和定期体检是预防泌尿系统疾病的关键。

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早就医,确诊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通过正确定期的治疗和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泌尿系统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材料:《病理学》泌尿系统疾病2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材料:《病理学》泌尿系统疾病2

第八单元泌尿系统疾病一、A11、慢性肾盂肾炎时,肾小管内特征性的管型是:A、胶样管型B、透明管型C、细胞管型D、颗粒管型E、色素管型2、IgA肾病的最显著的特点是:A、系膜区IgA和C3沉积B、复发性血尿C、弥漫性系膜增生D、主要表现为肾病综合征E、呈膜性肾炎病变3、轻微病变性肾小球肾炎电镜下特征性病变是:A、系膜细胞增生B、系膜内见致密沉积物C、脏层上皮细胞足突消失融合D、肾小球基底膜增厚E、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上皮细胞下见致密沉积物4、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增生的细胞主要是:A、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B、壁层上皮细胞C、脏层上皮细胞D、系膜细胞E、以上都不是5、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的肉眼病变是:A、大红肾B、大白肾C、多囊肾D、固缩肾E、分叶状肾6、慢性肾盂肾炎的主要病变特点是:A、呈颗粒性固缩肾B、肾间质充血,水肿,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C、肾小球纤维化D、肾小动脉壁常有纤维素样坏死E、肾脏有凹陷性瘢痕,肾盂肾盏变形7、晚期慢性肾小球肾炎最主要的改变是:A、肾小球纤维化,玻璃样变B、肾小球萎缩C、肾小球节段性玻璃样变D、肾小球肥大E、脏层上皮细胞增生8、膜性肾炎的光镜病变特点是:A、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B、系膜细胞和基质增生C、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弥漫性增厚D、肾小球壁层上皮细胞增生E、脏层上皮细胞足突消失或融合9、免疫荧光呈线形的肾炎是:A、IgA肾病B、膜性肾炎C、轻微病变性肾炎D、肺出血肾炎综合征E、膜性增生性肾炎10、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病变特点是A、肾小球毛细血管内血栓形成B、肾小球毛细血管呈节段性坏死C、局灶性肾小球内毛细血管呈节段性硬化D、肾小球毛细血管丛呈节段性系膜基质增多E、肾小球局灶性新月体形成11、新月体性肾炎的主要病变是:A、血管内皮细胞坏死B、毛细血管纤维素样坏死C、中性粒细胞的渗出D、单核细胞的渗出E、球囊壁层上皮细胞增生12、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属于:A、新月体性肾炎B、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C、膜性增生性肾炎D、轻微病变性肾炎E、膜性肾炎13、与免疫复合物无关的肾小球肾炎是:A、膜性肾炎B、新月体性肾炎C、轻微病变性肾炎(脂性肾病)D、急性弥漫增生性肾炎E、膜性增生性肾炎14、下列有关肾盂肾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男性发病率较高B、多由细菌感染引起C、大肠埃希菌感染最为常见D、表现为化脓性间质性肾炎E、可分为上行性感染和血源性感染15、肉眼观察肾体积明显缩小,质地变硬,表面有大的不规则瘢痕凹陷,最可能的诊断为A、良性高血压病引起的萎缩肾B、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肾炎C、轻微病变性肾小球肾炎D、晚期肾小球肾炎E、慢性肾盂肾炎16、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最主要的病理改变为A、毛细血管壁纤维素样坏死B、肾小球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及血栓形成C、中性粒细胞浸润及肾球囊上皮细胞增生D、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系膜细胞增生E、毛细血管内血栓形成及基底膜增厚17、弥漫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的肾脏改变为A、颗粒性固缩肾B、大瘢痕性固缩肾C、大白肾D、蚤咬肾E、大红肾18、细胞浆内出现大小不等,圆形均质红染物质的病变,常见于下列哪种疾病A、纤维瘢痕组织B、纤维化肾小球C、高血压病时细动脉D、慢性肾小球肾炎时肾小管E、动脉粥样硬化的纤维斑块19、弥漫性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时,增生的细胞主要包括A、肾小球系膜细胞和基质B、肾小球壁层细胞和系膜细胞C、肾小球脏层细胞和中性粒细胞D、肾小球各种细胞均有较明显增生E、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和系膜细胞增生二、A21、成年女性,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肾穿刺活检,银染色见肾小球基底膜呈车轨状。

医科大学《病理学》章节试题及答案(九)

医科大学《病理学》章节试题及答案(九)

第十二章泌尿系统疾病一、单选题(共30道)190.急性肾盂肾炎的病变特点是( )A.单发性肾脓肿B.不累及肾小球、肾小管的化脓性炎症C.以肾盂、肾小管和肾间质为主的急性化脓性炎症D.以肾盂为主的急性化脓性炎症E.以肾和肾盂为主的非化脓性炎症191.肾盂肾炎最主要的感染途径是( )A.上行性感染B.血源性感染C.邻近器官炎症的蔓延D.医源性感染E.多途径感染192.慢性肾盂肾炎形态变化可能性最小的是( )A.肾间质纤维化B.肾小球球囊周围纤维化C.肾小球代偿性肥大D.肾小管管腔内见淋巴细胞E.肾盂黏膜纤维化193.引起肾盂肾炎最主要的病原菌是( )A.肺炎杆菌B.葡萄球菌C.链球菌D.副大肠杆菌E.大肠杆菌194.慢性肾盂肾炎与硬化性肾小球肾炎的肉眼区别主要是( )A.体积缩小B.质地变硬C.肾内小动脉硬化D.颜色苍白E.表面有不规则凹陷性疤痕195. 急性链球菌感染后的肾小球肾炎属于:A.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B.膜性肾小球肾炎C.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D.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E.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196.Goodpasture综合征的主要病变是:A.肺水肿合并硬化性肾小球肾炎B.肺出血合并膜性肾小球肾炎C.肺水肿合并肾盂肾炎D.肺出血合并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E.肺出血合并肾细胞癌197.不符合慢性肾盂肾炎的病理变化是( )A.肾间质纤维化B.肾小球球囊周围纤维化C.肾间质内慢性炎细胞浸润D.两侧肾脏病变对称E.表面有不规则凹陷性疤痕198.膀胱癌最突出的临床表现( )A.无痛性血尿B.膀胱刺激综合征C.尿路梗阻D.蛋白尿和管型尿E.腹部肿块199.膜性肾小球肾炎(Ⅱ期)PASM(六胺银)染色典型的病理改变是:A.毛细血管壁呈双轨样改变B.毛细血管基底膜形成“钉状”突起C.系膜区增宽D.肾球囊增厚E. 肾小管萎缩200.构成细胞性新月体的成份有:A.肾小球壁层上皮细胞(肾小囊上皮细胞)B.单核-巨噬细胞C.嗜中性粒细胞D.纤维蛋白E.以上结果均包括201.硬化性肾小球肾炎的肾脏大体形态是:A.大白肾B.大红肾C.颗粒固缩肾D.蚤咬肾E.肾积水202.关于肾细胞癌下列哪项描述是正确的( )A.常在早期即有临床症状B.大部分患者因血尿、腰痛和腰部肿块三联症被发现C.最主要的组织类型为透明细胞癌D.转移少见,发生时也只局限于肾周围脂肪组织E.肉眼上肿瘤切面实性,灰白色203.肾母细胞瘤又名为( )A.Ewing瘤B.Krukenberg瘤C.Wilms瘤D.Grawitz瘤E.Carcinoma204.肾脏原发性肿瘤中最多见的是( )A.移行上皮癌B.肾母细胞瘤C.鳞状细胞癌D.血管肉瘤E.肾细胞癌205.不符合肾母细胞瘤的是( )A.儿童多见B.起源于肾小管上皮C.可累及双肾D.肿瘤细胞形成幼稚的肾小球和肾小管E.临床表现为腹部肿块206.引起儿童期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肾炎类型是( )A.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B.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C.膜性肾小球肾炎D.轻微肾小球病变E.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207.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特点是( )A.系膜细胞和基质增生B.系膜基质增生C.毛细血管壁增厚D.单核细胞浸润E.中性粒细胞浸润208.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是一种( )A.以变质为主的炎症B.以渗出为主的炎症C.以增生为主的炎症D.以出血为主的炎症E.化脓性炎症209.与免疫复合物无关的肾小球肾炎是( )A.膜性肾小球肾炎B.急性肾盂肾炎C.轻微肾小球病变D.膜增生性肾炎E.系膜增生性肾炎210.肾小球肾炎所累及的主要部位是( )A.双侧肾脏的肾小管B.双侧肾脏的肾小球C.双侧肾脏的集合管D.双侧肾脏的间质E.双侧肾盂211 .脂性肾病临床表现最少见的是( )A.大量蛋白尿B.高脂血症C.低蛋白血症D.高血压E.高度水肿212.新月体的成分可能性最小的是( )A.肾球囊壁层上皮细胞B.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C.单核细胞D.中性白细胞E.纤维素213.硬化性肾小球肾炎的肾小球变化主要是( )A.肾小球纤维化,玻璃样变性B.肾小球周围纤维化,肾球囊囊壁增厚C.入球小动脉玻璃样变性,肾小球萎缩D.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肾小球缺血E.肾小球球囊壁层上皮细胞显著增生214.膜性肾小球肾炎常见的临床表现是( )A.血尿B.大量蛋白尿C.脓尿D.氮质血症E.多尿、夜尿215.下述均为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的特点,但除外( )A.多见于儿童B.明显血尿C.肾小球内皮细胞增生D.上皮下驼峰状沉积物E.肾小球毛细血管内有链球菌菌栓216.引起肺出血肾炎综合征的是( )A.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B.轻微肾小球病变C.膜性肾小球肾炎D.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E.IgA肾病217.下列哪个变化不是肾病综合征的表现( )A.蛋白尿B.血尿C.严重水肿D.高脂血症E.低蛋白血症218.脂性肾病的临床特点是( )A.成年人多B.高血压C.明显血尿D.无水肿E.选择性蛋白尿219.肺出血肾炎综合征主要病变是( )A.新月体形成B.肾小球毛细血管基膜增厚C.单核细胞浸润D.中性白细胞浸润E.系膜细胞增生二、多选题(共12道)80.急性肾盂肾炎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包括( )A.肾小管坏死B.中性粒细胞浸润C.肾盂、肾盏黏膜充血水肿D.肾脓肿形成E.肾小球血管壁纤维蛋白样坏死81.肾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有( )A.主要症状是出血、贫血B.早期即可发生血道转移C.肾上、下极多见D.多呈明显的浸润性生长,边界不清E.多见于老年人82.膜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变特点是( )A. 上皮下有大量电子致密物沉积B.形成钉状突起C. 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D. 可出现非选择性蛋白尿E. 对激素治疗敏感83.肾病综合征临床表现为( )A.高血压B.低蛋白血症C.高度水肿D.高脂血症E.蛋白尿84.肾细胞癌的特点包括( )A.肾上下极多见B.多呈明显浸润性生长,边界不清C.早期即可发生血道转移D.透明细胞癌最为常见E.癌细胞可排成乳头状85.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变特点( )A.系膜细胞增多B.系膜基质增多C.内皮细胞增生D.基底膜增厚E. 双轨形成86.慢性肾盂肾炎的肉眼改变是( )A.肾脏体积缩小B.肾脏质地变硬C.肾脏表面散在脓肿D.肾脏表面有不规则瘢痕E.肾盂黏膜增厚87.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增生的细胞主要是( )A. 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B. 肾小球壁层上皮细胞C. 系膜细胞D. 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E. 单核细胞88.急性肾盂肾炎的常见并发症( )A.败血症B.急性肾乳头坏死C.肾周围脓肿D.肾小球肾炎E.肾盂积脓89.以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弥漫性增厚为主要特点的肾小球肾炎有( ) A.膜性肾小球肾炎B.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C.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D.轻微肾小球病变E.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90.急性肾盂肾炎的病变特点为( ) A.病变主要累及肾和肾盂B.病变为急性非化脓性炎症C.肾脏表面可见脓肿D.上行性感染首先引起肾盂炎症E.血源性感染首先引起肾小管炎症91.下列哪些情况与轻微肾小球病变有关( )A.常发生于儿童B.对激素治疗效果好C.可发展为硬化性肾小球肾炎D.肾小管上皮细胞萎缩E.壁层上皮细胞增生二、名词解释(共11道)43.慢性肾炎综合征(chronic nephritissyndrome)44.急性肾炎综合征(acute nephritissyndrome)45.硬化性肾小球肾炎(chronicglomerulonephritis)46.肾小球肾炎(glomerulonephritis,GN)47.脂性肾病(lipoid nephrosis)48.细胞性新月体(cellular crescent)49.肾盂肾炎(pyelonephritis)50.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51.肾母细胞瘤(nephroblastoma)52.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三、简答题(共3道)18.简述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病理变化并进行其临床病理联系。

病理学练习题(含答案):泌尿系统疾病

病理学练习题(含答案):泌尿系统疾病

病理学练习题(含答案):泌尿系统疾病第十章泌尿系统疾病一、名词解释1. 肾小球肾炎(glomerulonephritis)2. 肾盂肾炎(pyelonephritis)3. 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4.移行细胞癌(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A型题1. 肾小球肾炎属于( )A. 化脓性炎B. 纤维素性炎C. 肉芽肿性炎D. 出血性炎E. 非化脓性变态反应性炎2. 与肾小球肾炎描述不符的是()A. 可由循环免疫复合物引起B. 可由原位免疫复合物引起C. 可由肾小球固有抗原引起D. 可由肾小球植入抗原引起E. 可由细菌直接感染引起3. 与肾小球描述不符的是()A. 再生能力强B. 由毛细血管丛和肾球囊构成C. 滤过膜由内皮细胞、基底膜和上皮细胞构成D. 系膜细胞具有吞噬功能E. 滤过膜带负电荷4. 非免疫复合物性肾小球肾炎时,引起肾小球损伤的因素是()A. 补体B. 血小板C. 中性粒细胞D. 巨噬细胞E. T细胞5. 与循环免疫复合物引起的肾小球肾炎不符的是()A. 由肾小球性抗原引起B. 由非肾小球性抗原引起C. 抗原抗体在血液中形成复合物D. 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引起炎症E. 免疫复合物的大小、所带电荷在发病病中起重要作用6. 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增生的细胞是()A. 肾小球囊壁层上皮细胞B. 肾小球囊脏层上皮细胞C. 肾小球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D. 肾小球内皮细胞E. 肾小球系膜细胞7. 与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不符的描述是()A. 可引起大红肾B. 双肾弥漫受累C. 发生于链球菌感染后D. 表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E. 预后差8. 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电镜下的病变特点是()A. 毛细血管基底膜内皮细胞下见致密沉积物B. 毛细血管基底膜上皮侧见驼峰状致密沉积物C. 脏层上皮细胞足突融合D. 毛细血管基底膜严重受损E. 毛细血管基底膜内见致密沉积物9. 不符合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尿液变化的是()A. 少尿、无尿B. 血尿C. 蛋白尿D. 管型尿E. 脓尿10. 弥漫性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中新月体的细胞是()A. 肾小球囊壁层上皮细胞B. 肾小球囊壁层上皮细胞和巨噬细胞C. 肾小球囊脏层上皮细胞和巨噬细胞D. 肾小球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E. 肾小球系膜细胞11. 弥漫性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常见的临床症状是()A. 肾病综合征B. 急性肾炎综合征C. 慢性肾炎综合征D. 隐匿性肾炎综合征E. 急进性肾炎综合征12. 常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肾小球肾炎是()A. 弥漫性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B. 弥漫性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C. 弥漫性膜性肾小球肾炎D. 轻微病变性肾小球肾炎E. 局灶性肾小球肾炎13. 对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不正确的描述是()A. 病变严重,进展快,预后差B. 多数肾小球新月体形成C. 新月体由肾小球囊壁层上皮和巨噬细胞构成D. 免疫荧光均见沿基底膜呈线状分布E. 基底膜变性断裂14. 弥漫性膜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病理特点是()A. 肾小球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增生B. 肾小球基底膜弥漫性增厚并有钉突形成C. 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基底膜弥漫性增厚及分层D. 肾小球硬化E. 肾小球无明显病变15. 对弥漫性膜性肾小球肾炎不正确的描述是()A. 肾小球基底膜弥漫性增生B. 肾小球基底膜有钉突形成C. 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有颗粒状IgG和C3荧光D. 肾小球系膜区有团块状IgG荧光E. 肾小球基底膜外侧有多数电子致密物16. 弥漫性膜性肾小球肾炎的光镜病变特点是()A. 肾小球囊壁层上皮细胞增生B. 肾小球内皮细胞增生C. 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增厚系膜细胞和基质增生D. 脏层上皮细胞足突消失融合E. 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弥漫性增厚17. 对弥漫性膜性肾小球肾炎不正确的描述是()A. 起病缓慢,病程长B. 对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不佳C. 晚期导致肾功能衰竭D. 常引起肾病综合征E. 儿童患者多见18. 不符合弥漫性膜性肾小球肾炎的描述是()A. 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弥漫性增生B. 肾小球新月体形成C. 肾小球系膜区和毛细血管C3沉积D. 肾小球基底膜内侧、致密层、外侧电子致密物E. 毛细血管壁呈车轨状19. 低补体血症性肾小球肾炎属于()A. 弥漫性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B. 弥漫硬化性肾小球肾炎C. 轻微病变性肾小球肾炎D. 弥漫性膜性肾小球肾炎E. 弥漫性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20. 符合致密物沉积病的时()A. C3颗粒沉积于基底膜内B. 患者预后良好C. 毛细血管基底膜正常D. IgG颗粒沉积于基底膜内E. 临床表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21. 不符合弥漫性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变是()A. 系膜细胞和基质增生B. 多数预后良好C. 系膜区电子致密沉积物D. 系膜区IgM、IgG、C3沉积E. 系膜细胞和和内皮细胞弥漫性增生22. 不符合弥漫性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描述是()A. 约占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50%B. 可分为IgA肾病及非IgA肾病C. 部分病例可发展为慢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D. 皮质激素治疗无效E. 可引起肾病综合征23. 轻微病变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病理特点是()A. 肾小管上皮脂肪变性和坏死B. 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C. 肾小球内皮细胞增生D. 肾小球囊壁层上皮细胞增生E. 肾小球囊脏层上皮细胞足突融合24. 不属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是()A. 高度水肿B. 血尿C. 低蛋白血症D. 高胆固醇血症E. 大量蛋白尿25. 符合轻微病变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发病的描述是()A. 由循环免疫复合物引起B. 数抗基底膜肾小球肾炎C. 由植入性非肾性抗原引起D. 通过补体旁路激活引起E. 由T细胞介导引起26. 轻微病变性肾小球肾炎常表现为()A. 肾病综合征B. 急性肾炎综合征C. 慢性肾炎综合征D. 隐匿性肾炎综合征E. 急进性肾炎综合征27. 对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不正确的描述是()A. 上皮细胞足突融合B. 肾小球毛细血管袢节段性玻璃样变C. 常表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D. 病变呈慢性进行性E. 约半数5年内发展为肾功能衰竭28. 符合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结局的描述是()A. 多数转变为慢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B. 多数转变为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C. 多数可自行消退D. 多数严重影响肾功能E. 约半数5年内发展为肾功能衰竭29. 硬化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病理特点是()A. 肾间质纤维化B. 肾小球增生、肥大C. 部分肾小球硬化、肾小管萎缩和肾间质纤维化D. 大部分肾小球硬化、肾小管萎缩和肾间质纤维化E. 入球小动脉玻璃样变性30. 慢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特征性的尿变化是()A. 蛋白尿B. 少尿无尿C. 多尿夜尿D. 管型尿E. 血尿31. 很少发展为慢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的是()A. IgA肾病B. 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C. 膜性肾小球肾炎D. 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E. 新月体性肾小肾炎32. 慢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的肾脏表现为()A. 大红肾B. 颗粒性固缩肾C. 大白肾D. 蚤咬肾E. 大瘢痕性固缩肾33. 引起尿毒症的病理基础是()A. 肾小球代偿性肥大B. 肾间质纤维化C. 肾间质慢性炎细胞浸润D. 大部分肾单位破坏E. 肾小动脉硬化34. 肾盂肾炎的基本病变是()A. 化脓性炎B. 变态反应性炎C. 增生性炎D. 变质性炎E. 纤维素性炎35. 肾盂肾炎主要累及()A. 肾小球B. 肾小管C. 肾间质D. 肾盂E. 肾小管、肾间质和肾盂36. 肾盂肾炎最常见的病原体是()A. 变形杆菌B. 产气杆菌C. 大肠杆菌D. 葡萄球菌E. 链球菌37. 不符和肾盂肾炎的病因发病是()A. 多为上行性感染B. 多为血源性感染C. 多为大肠杆菌感染D. 与尿路阻塞有关E. 多发生于女性38. 急性肾盂肾炎的合并症不包括()A. 急性坏死性乳头炎B. 肾盂积脓C. 肾周围脓肿D. 肾结石E. 急性膀胱炎39. 急性肾盂肾炎一般不引起()A. 发热、寒战、白细胞增高B. 腰痛C. 脓尿、菌尿、蛋白尿D. 尿频、尿急、尿痛E. 尿毒症40. 慢性肾盂肾炎的肾脏呈()A. 凹陷性瘢痕伴脓肿形成B. 颗粒性固缩肾C. 大白肾D. 蚤咬肾E. 大瘢痕性固缩肾三、X型题1. 符合肾盂肾炎的病因发病的描述是()A. 多为上行性感染B. 多为血源性感染C. 多为大肠杆菌感染D. 与尿路阻塞有关2. 急性肾盂肾炎可引起()A. 发热、寒战B. 腰痛C. 脓尿、菌尿、蛋白尿D. 尿频、尿急、尿痛3. 慢性肾盂肾炎的病变有()A. 肾小管内蛋白管型B. 肾间质内慢性炎细胞浸润C. 肾间质纤维化D. 肾小球囊周围纤维化4.肾细胞癌的扩散途径包括()A. 直接蔓延至肾上腺、肝、结肠B. 盆腔种植转移常见C. 经淋巴道转移到主动脉旁淋巴结D. 经肾静脉转移到肺5.符合肾细胞癌的描述是()A. 早期发生血道转移B. 发病隐匿C. 引起副肿瘤综合征D. 多见于肾盂6.肾细胞癌的组织学类型包括()A. 透明细胞癌B. 乳头状癌C. 颗粒细胞癌D. 未分化癌7.肾细胞癌危险因素包括()A. 吸烟B. 肥胖C. 遗传D. 糖尿病8.肾细胞癌可引起()A. 高胆固醇血症B. 贫血C. 高钙血症D. Cushing综合征9. 膀胱癌的组织学类型包括()A. 腺癌B. 鳞癌C. 移行细胞癌D. 未分化癌10. 肾母细胞瘤的主要组织成分有()A. 原始的肾小球和肾小管结构B. 幼稚的间叶组织成分C. 移行上皮腺上皮四、问答题1. 简述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制。

病理学习题集第八章 泌尿系统疾病

病理学习题集第八章  泌尿系统疾病

E、基底膜和脏层上皮细胞间有驼嵊状物
沉积。
24、新月体形成的主要后果是: A、肾小球内毛细血管粘连、闭塞; B、肾小球毛细血管丛坏死; C、肾小球毛细血管受压及与球囊壁粘进; D、破坏肾小球肾炎晚期尿改变通常;
E、阻塞入球动脉,引起肾缺血。
25、弥漫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晚期尿改变 通常: A、多尿、夜尿、比重低; B、多尿、血尿、比重正常; C、多尿、液尿、比重升高; D、少尿、无尿、比重升高; E、少尿、旦白尿、比重升高;
、高血压性固缩肾。 、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增 生; 、肾球囊壁层上皮细胞增生形成新月体; 、肾小球纤维化、坡变与代偿肥大共存, 间质纤维化;
D、肾间质急性化脓性炎伴脓肿形成; 、肾小球基底膜弥漫均匀增厚。
、弥漫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
、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
20、决定弥漫性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预后 最重要的因素是: A、年龄; B、病程; C、水肿程 度; D、高血压程度; E、新月体形成数量。
21、哪项不是快速进行性肾小球 肾炎的 病理变化: A、肾小球新月体或环状体形成; B、肾小球毛细血管体坏死; C、肾小管基底膜缺损和出血; D、肾小管基底膜破坏; E、肾小管上皮细胞萎缩、变性。
B、水肿; D、 高血压;
、哪项不是肾小球肾炎的病理特征: 、病变累及两肾大多数肾小球; 、肾小球内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增大; 、肾小球缺血; 、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 、肾间质有大量中性白细胞浸润并组织坏 死。 型题: 、两肾充血、肿大,表面光滑,色红, 散 在小出血点。 、两肾肿大、苍白;
、两肾对称性缩小、质硬,细颗粒状外现; 、一侧或两侧肾稍大,充血, 肾盂有脓 性渗出物附着; 、一侧或两侧肾体积缩小,质硬,外形不 规则;

病理学练习题(含答案):A泌尿系统疾病

病理学练习题(含答案):A泌尿系统疾病

第十章泌尿系统疾病一、名词解释1.是以肾小球损害为主的变态反应引起的非化脓性炎症。

2.是由细菌感染直接引起的主要累及肾盂和肾间质的化脓性炎症。

3.是发生自近端肾小管上皮的恶性肿瘤。

4.是移行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

二、A型题1.E2.E3.A4.E5.A6.C7.E8.B9.E10.B11.E12.A13.D14.B15.D16.E17.E18.B19.E20.A21.E22.D23.E24.B 25.E26.A27.C28.E29.D30.C31.D32.B33.D34.A35.E36.C37.B38.D39.E40. A三、X型题1.A C D2. A B C D3. A B C D4. A B C D5. A B C6. A B C D7. A B C8. C D9. A BC D 10. A B四、问答题1.答案要点:肾小球肾炎多为免疫复合物沉积性变态反应引起,少数有抗肾小球细胞抗体和细胞免疫异常引起。

在其发生过程中,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内的沉积是关键,包括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沉积和原位免疫复合物的形成。

引起循环免疫复合物形成的抗原为非肾小球性。

原位免疫复合物的抗原包括肾小球的固有成分和植入性抗原。

免疫复合物的沉积导致补体的激活、炎细胞浸润、炎症介质释放,肾小球固有细胞激活、增生、分泌炎性介质,使肾小球发生一系列病理变化。

2.答案要点:肾盂肾炎是由细菌直接感染引起的肾盂粘膜和肾间质的化脓性炎症,致病菌很多,以大肠杆菌最常见。

感染途径有两条:①上行性感染,是主要途径,细菌经尿道入膀胱,再经输尿管上行到肾盂,引起肾盂及肾间质炎症。

抵抗力下降和尿路阻塞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②下行性感染,细菌由体内感染灶侵入血流,进入肾脏,引起肾盂肾炎。

3.答案要点:该病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密切相关。

镜下,肾小球肿大,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明显增生,毛细血管腔狭窄,中性粒细胞等炎细胞渗出。

免疫荧光检查,IgG和C3呈颗粒状沉积于毛细血管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泌尿系统疾病习题及答案一、 A 型题1 。

急性肾小球肾炎就是一种A .化脓性炎B。

以出血为主得炎C.以变质为主得炎D .以渗出为主得炎E。

以增生为主得炎2 .关于肾小球肾炎得发病机制,目前认为主要就是A .感染直接损伤B。

过敏反应C。

体液免疫反应 D .自身免疫反应 E .细胞免疫反应3。

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又称A .弥漫性毛细血管外增生性肾小球肾炎B 。

轻微病变性肾小球肾炎C 、膜性肾小球肾炎D .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E。

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4 、肾小球肾炎中免疫荧光阳性物质主要就是A .抗原、补体 B 。

抗原C、抗体D .细菌、抗体、补体E、抗体、补体5 .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得主要病变就是A .内皮细胞增生与系膜基质增多 B 、系膜细胞增生与基质增多C。

系膜硬化 D .肾小管内脂质沉积 E .单核细胞与中性粒细胞浸润6 、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得主要病变就是A .肾球囊脏层上皮细胞增生B .毛细血管壁纤维蛋白样坏死C.单核细胞渗出于肾球囊内 D 、中性粒细胞渗出于肾球囊内E .肾球囊壁层上皮细胞增生7 。

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得主要病变特点就是A .毛细血管基膜呈梳齿状改变B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与系膜细胞大量增生C、系膜区增宽,常有嗜酸粒细胞浸润 D .银染色见毛细血管壁呈车轨状或分层状E .电子致密物主要沉积在基膜致密层内8 .膜性肾小球肾炎得病变特点就是A .肾小球毛细血管基膜增厚呈车轨状或分层状B 。

肾小球毛细血管基膜变薄、断裂C 、肾小球毛细血管基膜增厚、滤过率降低D。

肾小球毛细血管基膜增厚、通透性增加E 、肾小球毛细血管基膜变薄、断裂,通透性增加9 。

肾病综合征得主要表现包括A 。

高脂血症B .严重水肿C 。

低蛋白血症D、大量蛋白尿 E、以上都就是10 .光镜下见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呈均匀增厚、而无明显炎反应,首先应考虑得疾病就是A 、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B .毛细血管外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脂性肾病11 .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引起高血压得可能原因就是A 。

肾小管重吸收增加B 。

全身小动脉痉挛C .肾小球滤过率减少D 。

肾小管坏死E .肾小动脉透明变性12 .脂性肾病得病变特点就是A .肾小管上皮细胞内蛋白沉积B .弥漫性肾小球毛细血管基膜外驼峰状沉积物C 。

肾小球内皮细胞内脂质沉积D .弥漫性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足突消失,细胞内Golgi 体与内质网增多,并可见脂滴, 细胞表面常有多数微绒毛形成E 。

临床表现为血尿与高血压13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得临床特点就是A .多见于中、老年人B .极少出现血尿与高血压C .激素治疗效果好 D 。

多表现为肾病综合征 E。

以上都就是14 . IgA 肾病得最显著特点就是A .血清IgA 水平增高B 、复发性血尿C .弥漫性系膜增多D 、系膜内 IgA沉积E .以上都不就是15 .慢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得临床病理特点就是A .可形成原发性固缩肾B。

均有肾炎得病史C、贫血、持续性高血压与肾功能不全就是常见得临床表现D .蛋白尿、血尿、管型尿进行性加重E 。

高血压就是常见得死亡原因16 .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得预后主要取决于A 、性别、年龄B .机体得抵抗力C.治疗方法 D .新月体得数量与病变得广泛程度E.以上都就是17。

引起肾盂肾炎得最常见致病菌就是A 。

葡萄球菌B 。

变形杆菌大肠杆菌产气杆菌链球菌18.急性肾盂肾炎得主要病变特点就是A 、以肾盂为主得急性化脓性炎B 。

以肾间质为主得化脓性炎与肾小管坏死C .以肾间质为主得非化脓性炎D .单发性肾脓肿E .以上都就是19 .慢性肾盂肾炎得主要病变特点就是A 。

确诊主要靠肾穿刺活体组织检查B 、肉眼观表现为颗粒性固缩肾C 、均由急性肾盂肾炎转变而来D。

小血管常有纤维蛋白样坏死E .肾脏有凹陷性瘢痕,肾盂、肾盏变形20 .颗粒性肾固缩就是下列哪项疾病得肉眼形态?A 。

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B .急性肾盂肾炎C、毛细血管外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D 。

慢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E .膜性肾小球肾炎21 .肾盂积水得病变属于A .肾囊肿B 、废用性萎缩C .营养不良性萎缩D 、压迫性萎缩E .以上都就是22.肾细胞癌得常见扩散途径就是A 、淋巴管B .种植C .输尿管D 、肾动脉E 。

肾静脉23 .肾细胞癌得最常见转移部位就是A 。

肾上腺B。

局部淋巴结C、肺D.骨 E 、肝24 、泌尿道最常见得恶性瘤就是A .肾透明细胞癌B。

前尿道移行细胞癌C 、输尿管移行细胞癌D 。

肾母细胞瘤E .膀胱移行细胞癌25 、决定膀胱癌预后最重要得因素就是A、组织学类型B .性别,年龄C .肿瘤得分化程度与浸润范围D .就是否合并结石E 、以上都不就是26 。

膀胱癌得最常见转移部位就是A .肝B 。

种植到卵巢C .局部淋巴结D .子宫旁、髂动脉旁与主动脉旁淋巴结E.肺27 、慢性肾盂肾炎患者出现多尿,夜尿,低密度尿,常表明已严重损害A 。

肾小球B .肾小管C 。

基膜D。

肾间质 E 、以上都不就是28 .以新月体形成为特征得肾脏疾病就是A .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B。

轻微病变性肾小球肾炎C .毛细血管外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D .弥漫性膜性肾小球肾炎E 、弥漫性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29 .一侧肾脏体积缩小,且有疤痕形成,最可能得诊断就是A。

肾压迫性萎缩 B .原发性肾固缩C 、慢性肾盂肾炎D.肾动脉粥样硬化E 。

慢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30.毛细血管外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得大体标本病变特征就是A 。

原发性肾固缩B .马鞍肾C 。

大白肾D 、大红肾E 、颗粒性肾固缩31 .肾小球得基膜呈“虫蚀状”见于下列哪种疾病 ?A。

Ⅰ型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B .Ⅱ型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C 、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D .轻微病变性肾小球肾炎E 、膜性肾小球肾炎32。

肾小球得基膜致密层内有电子致密物沉积见于下列哪种疾病 ?A 。

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B 、Ⅰ型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C 。

Ⅱ型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D .轻微病变性肾小球肾炎E .膜性肾小球肾炎33 .肾体积缩小,颜色苍白,表面呈弥漫性细颗粒状见于下列哪种疾病?A .脂性肾病B.毛细血管外增生性肾小球肾炎C 。

肾盂积水D .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E .慢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34 .“蚤咬肾”见于下列哪种疾病?A 。

急性肾盂积水B .慢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C .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D 、毛细血管外增生性肾小球肾炎E 、脂性肾病35 、急性肾盂肾炎得临床主要表现为A .无痛性血尿B 、多尿、夜尿、低密度尿C .脓尿D 。

少尿、水肿、高血压E .肾病综合征36 .早期膀胱癌得临床主要表现为A 、少尿、水肿、高血压B 、脓尿C 。

无痛性血尿D .肾病综合征E .多尿、夜尿、低密度尿37.关于肾小球肾炎得叙述,下列哪项就是不正确得?A .就是引起肾衰竭得最常见原因B 、就是一种以增生为主得炎C 。

年龄越小,预后越差D .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E .就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二、 X 型题38 、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得病变包括A .毛细血管壁纤维蛋白样坏死B 、系膜细胞增生C .少数病例肾球囊得壁层与脏层上皮细胞可增生D .大量淋巴细胞浸润E、内皮细胞增生39 .临床主要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得肾小球肾炎有A .轻微病变性肾小球肾炎B 。

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C 。

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D 、IgA 肾病E 。

膜性肾小球肾炎40 .肾病综合征得表现包括A 、高血压B .高脂血症C .高度水肿D 、低蛋白血症E、高度蛋白尿41 .电镜观察膜性肾小球肾炎之肾小球得常见病变就是A 、上皮细胞下驼峰状沉积物B 。

上皮细胞肿胀、足突消失C 。

上皮细胞下小丘状致密物沉积D 。

基膜钉状突起E 、基膜呈虫蚀状42。

关于弥漫性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下列哪些叙述就是正确得?A .多见于青少年B 、可继发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C .临床主要表现为血尿或蛋白尿D .主要病变为系膜细胞与内皮细胞增生E .晚期可发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43 .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得病变包括A 。

肾小球毛细血管纤维蛋白样坏死B .单核细胞浸润C、肾小球内皮细胞轻度增生 D .肾球囊脏层上皮细胞大量增生E、肾小球系膜增多44.肾体积明显增大得肾脏病变包括A .先天性多囊肾B 、肾癌C 、慢性肾盂肾炎D 。

急性肾盂肾炎E 、急性肾静脉血栓形成45 .膜性肾小球肾炎得病变特点有A 。

大白肾B 。

毛细血管壁增厚C .肾小球炎细胞浸润明显D .系膜硬化,最后肾小球透明变性E、晚期随肾小球病变加重,肾小管萎缩46 .脂性肾病得病变特点有A 、光镜下肾小球无明显变化B .电镜下见肾球囊脏层上皮细胞足突消失C、免疫荧光检查常有lgG 、 C 3 沉积 D .肾小管上皮细胞内常有大量脂质沉积E。

病变可完全恢复47、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得病变特点包括A 、免疫荧光检查主要为lgM 、 C 3 沉积B 、毛细血管丛得部分毛细血管萎缩C。

上皮细胞足突消失 D 、系膜内脂质沉积 E .系膜增宽、硬化、透明变性48 . LgA肾病得病变特点有A、主要症状为复发性血尿 B 。

肾小球系膜增多C .系膜内lgG 沉积D 、可出现肾功能不全E .多呈急性过程,预后好49 .慢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镜下得主要改变有A .肾小球透明变性,相互靠近、集中B .部分肾小球肥大、肾小管扩张C 。

肾间质有多数中性粒细胞浸润D .肾血管硬化E、肾间质纤维化50 。

尿路结石可引起A、癌变 B .尿路结石局部黏膜溃疡与出血C 、剧烈得绞痛D .肾盂积水 E 。

感染51 .肾细胞癌常可转移到A .主动脉旁淋巴结B.盆腔C。

肝 D 、脾 E 。

肺52 .膜性肾小球肾炎可有下列哪些临床病理特点?A 。

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B 。

肉眼观肾皮质明显增宽,髓质无特殊变化C、光镜下见基膜均匀,弥漫性增厚 D 、免疫复合物沉积于基膜E .银染色见基膜呈双轨状53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肾炎得临床病理特点有A 。

临床表现均为肾病综合征B。

肉眼观肾皮质明显增宽,髓质无特殊变化C 。

新月体形成多D .肾小球毛细血管内可行成血栓E .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可发生节段性坏死、破裂出血三、名词解释54 、新月体 (crescents)55 .大红肾 (1arge red kidney)56。

大白肾 (1arge white kidney)57。

肾病综合征 (nephritic syndrome)58 。

急性肾炎综合征 (acute nephriticsyndrome)59、继发性颗粒性固缩肾 (secondary granular and contracted kidney)60 .肾小球肾炎 (glomerulonephritis)61、肾盂肾炎(pyelonephritis)四、问答题62 . 简述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得病理变化及临床表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