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牡丹亭初一作文
昆曲的魅力满分作文

昆曲的魅力满分作文
哇塞,昆曲啊,那可真是太有魅力啦!
我第一次看到昆曲表演的时候,整个人都被震住了。
那舞台上的演员们,穿着漂亮的戏服,化着精致的妆容,一颦一笑都那么吸引人。
他们的唱腔,哎呀呀,可好听啦,就像那山间的清泉流淌,清脆悦耳。
我记得那次看的是《牡丹亭》,杜丽娘和柳生的爱情故事真的太感人了。
杜丽娘在舞台上那伤心的样子,让我都忍不住想哭呢。
我就想啊,她怎么能演得这么好呢?就好像她真的就是杜丽娘本人一样。
昆曲的动作也特别有意思。
演员们的一举一动都那么优雅,那么有韵味。
就像跳舞一样,但是又比跳舞多了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那水袖一挥,哇,简直美极了!这可不就像是仙女在跳舞嘛!
我还和我的小伙伴们讨论过昆曲呢。
我问他们:“你们不觉得昆曲特别有意思吗?”他们有的说觉得很新奇,有的说还不太懂。
我就给他们讲啊,昆曲可是我们国家的宝贝呢,有着悠久的历史。
我们应该多了解了解它,喜欢它。
我觉得昆曲就像是一个宝藏,等着我们去发掘它更多的美好。
每次看昆曲表演,我都能发现新的东西,新的惊喜。
昆曲的魅力真的是无穷无尽的呀!我以后还要去看更多的昆曲表演,去感受它更多的魅力。
昆曲,我爱你!。
观昆曲《牡丹亭》有感

观昆曲《牡丹亭》有感小的时候,最烦京剧一类的戏剧。
戏剧咿呀缓慢的唱腔,听到便觉腻烦。
直到如今才明白,戏剧原是属于年长者的音乐。
那拖声长调里,婉转着无尽的世事沧桑。
不知何时起,昆曲依依呀呀的阔韵长调开始像舞台背景的音乐般时隐时现的进入我的脑海。
不期然的,无思考的,偶一合眼,便来到耳后脑旁。
而今幸运地观看了昆曲《牡丹亭》,终于感觉到东方戏剧的美,昆曲果然是唱进灵魂的艺术。
《牡丹亭》作为昆剧之母,将昆曲的旖旎悠扬和牡丹亭的曲折梦幻,二者结合,在彼此基础上迸发出的美感染了自北宋至今无数的国人,就连汤显祖自己也感叹道临川四梦,得意在于牡丹处。
一部本质上仍未跳出才子佳人的作品竟有着这样巨大的影响,确有其他剧不可比之处。
贫寒书生柳梦梅梦见一位佳人立于院中梅树下,说两人姻缘今世,梦醒之后久久难忘,思念不已。
官宦人家的小姐杜丽娘知书达礼,偶然读到诗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不禁心神荡漾,愁肠满怀,步入后院感叹这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纵然是如花美眷,也付予这似水流年。
不觉于一棵梅树下梦见一位俊秀书生手执柳枝,二人钟情相许,幽会与亭中。
回去后丽娘相思成疾,一病不起,临终前要求来到花园将自己的画像埋在梅树下,最后香消玉殒。
三年后,柳梦梅进京赶考,借宿于此,机缘巧合地发现了太湖石下的画像,惊讶地发现原来丽娘就是他魂牵梦萦的佳人。
夜里丽娘魂游后院,与梦梅再度幽会,后来柳梦梅打开坟墓,丽娘死而复生,两人私下结为夫妇。
不久后被丽娘的父亲发现,告柳梦梅盗墓之罪,幸好柳梦梅科举拔得头筹,在皇上的帮助下最终与丽娘白头偕老。
以前也听讲过汤显祖《牡丹亭》的故事大概知道,但那时和大多数人一样,不过觉得是一出戏,而且是极为荒诞的戏,一个女子为了一个梦便陨了性命,后来梦中人来到墓前,又让她起死回生。
直到听了汤显祖的一段话,方才明白这荒诞的剧情表达是对情的理解。
汤显祖说:情,不知从何而起,一往而深。
能让人死而生,生而死。
牡丹亭心得感悟作文精选

牡丹亭心得感悟作文精选晚间看了久违的昆曲《牡丹亭》,杜丽娘美得像泡在水里的瓷人,精致、优雅、唯美,举手投足都如画一般。
无论古今,故事只得当闲情来看,因情而死,因情而生,有多少人能明白其中的滋味?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牡丹亭心得感悟作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牡丹亭心得感悟作文1高中买了西厢记没看完,只知道里面的一些诗句很美。
这次花了好几天把牡丹亭而且连着注释好好地过了一遍。
其间数度停顿,每一阶段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一开头很顺当,书我已经还了,我不能够说出在具体哪个地方我如何如何,大概讲十几回的时候我觉得不就是做了个梦嘛,犯得着大费周章铺演成戏么?但这也只是暂时的。
故事是建立在一系列巧合之上的,所谓无巧不成书是也。
结尾大团合结局让我不怎么满意,觉得不够深刻也不现实。
能有这样的结局绝对是意外,甚至可以说是奇迹。
只要中间哪个环节稍微合常理一点,比如柳梦梅怎么就到了梅花庵里头呢?恰巧就是在南安界内一座桥边滑倒,恰巧就让陈最良碰上,如果没碰上呢,就不会进梅花庵,就不会进那后花园,戏也就完了。
这类不可思议的碰巧的事层出不穷,我直想真要来实践一番,还不得要NG几百万次才可能有一次成功?不过,故事就这么安排了,就这么巧,咱们也不怎么追究了。
可喜的是汤显祖的文字功底诗词素养十分了得,全出剧都用唱词写了出来,很美。
而且杜丽娘的形象确实光鲜可爱。
柳梦梅虽爱吹嘘自己是擎天柱现世宝,但巧的是他就真能中上状元。
对杜丽娘也算痴心一片,有几分可取之处。
陈最良的形象从头到尾塑造得也是很成功的。
杜家有良好的家教,我对杜宝的印象也不错,对妻女都很有感情,也还算恪尽职守。
就是淮城一役解围那当口,我以为会使出什么妙计,不想就写两通信去打发溜金王和他夫人,不承想居然还真给打发走了。
那也真是巧了。
在最尾一出里杜平章的表现尤其惹眼,在巨大的舆论压力面前很好地坚持了人类的理性判断。
众口一词都说女儿死了三年给柳生挖坟救了回来,起死回生,柳生还登堂入室没打声招呼把婚就给结了,我当时就想杜平章快快认了女儿女壻这大团贺结局就愈发地无趣了。
关于昆曲的作文800字(精选11篇)

昆曲的作文800字关于昆曲的作文800字(精选11篇)昆曲的作文800字篇1“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
”——题记行走在江南水乡烟雨朦胧的青石小道上,早已忘却了那悄然绽放的油纸伞,忘却了那如丁香一般的姑娘,却始终忘不了“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这句唱词。
它源于昆曲《牡丹亭》。
苏州昆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小码头,诞生了昆曲,一场独领风骚数百年的传奇。
水道纵横的古城,舳舻相接,酒旗如林,市井繁华。
漫步于灰瓦白墙的街巷,古朴扑面而来,一如百年前昆曲诞生时的样子。
耳畔优雅婉转的吴侬软语低低萦绕,恰似那缠绵悱恻的经典唱词。
“原来咤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贵族小姐杜丽娘无意间游览自家后花园,发现万紫千红的花朵竟与断井颓垣相伴,黯然零落,无人欣赏。
美景良辰空自流逝,让她倍觉惊异,十分惋惜。
其实,这何尝不是她对自己美好的青春被禁锢、被扼杀的感叹?所以柳生一句“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一下子就激起了少女心底的共鸣。
一个不得志的文人,一位不出深闺的女子,在牡丹亭下向时代发出最强烈的控诉。
同样忘不了的,还有那“破不喇马嵬驿舍,冷清清佛堂倒斜,一代红颜为君绝,千秋遗恨滴罗巾血。
”安史之乱,杨贵妃香消玉殒,带走了盛唐的繁华。
撼人心弦的唱词里,夜静悄悄的,空气中没有一丝风,将士们余怒未消的吆喝出奇的遥远,我只看到马嵬坡下抽泣的男人,此刻他不是一位君王,而是一个痛失所爱的极度无奈的男人。
就这样,在昆曲里,我收获了许许多多的感动。
可是,待昆曲的巅峰过去,待汤显祖、洪昇等昆曲大师与世长辞,昆曲也渐渐走向了没落。
昆曲是民间的艺术,更是贵族的艺术。
当满族统治者将家班解散时,昆曲便失去了它的活力。
不再像从前那样为百姓发声,而是彻底沦为了统治阶级玩乐的工具,与此同时,曾给昆曲带来盛名的典词雅句,却越来越成为它与民众间的隔阂。
“花雅之争”,昆曲彻底落败,从此便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水墨苏州依旧,每年仍吸引着大批的文人雅士慕名前来,却没人关心正渐渐走向消亡的昆曲。
牡丹亭昆曲作文

牡丹亭昆曲作文《我与昆曲<牡丹亭>的奇妙邂逅》哎呀!提起昆曲《牡丹亭》,那可真是一段让我难以忘怀的经历!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爸爸妈妈带我去了一个古色古香的剧院。
我原本还嘟囔着:“这能有啥好玩的?”没想到,这一去,就像打开了一个神奇的宝盒!刚走进剧院,我就被那精致的舞台布置给吸引住了。
红红的幕布,精美的雕花,还有那闪烁的灯光,仿佛把我带进了另一个世界。
音乐响起,演员们粉墨登场。
那婉转的唱腔,就像春天里的小溪,潺潺地流进了我的心里。
你说,这声音咋就这么好听呢?难道是天上的仙女在唱歌?杜丽娘一出场,我眼睛都看直了!她穿着那华丽的衣裳,头上戴着漂亮的头饰,一举一动都那么优雅。
我心里想:“这姐姐也太美了吧,就像从画里走出来的一样!”她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更是让我揪心。
他们相爱却不能在一起,这得多难受啊!我忍不住问妈妈:“为啥他们这么苦啊?”妈妈说:“这就是爱情的曲折呀。
”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当杜丽娘唱出那句“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时,我的心都跟着颤抖了。
这就好比我最心爱的玩具突然不见了,心里空落落的。
台下的观众们都沉浸在其中,有的闭上眼睛,轻轻跟着哼唱;有的则目不转睛地盯着舞台,脸上露出陶醉的神情。
我看看他们,再看看舞台,心想:“这昆曲的魅力可真大呀!”中场休息的时候,我跑到后台,看到演员们正在紧张地准备着。
一个姐姐看到我,笑着问:“小朋友,喜欢昆曲吗?”我拼命点头:“喜欢,太喜欢了!”她摸摸我的头说:“那你以后也要多来看看哦。
”演出结束后,我还沉浸在那美妙的旋律和动人的故事中。
回家的路上,我不停地跟爸爸妈妈说着我的感受:“昆曲《牡丹亭》真的太好看了,我以后还要看!”昆曲《牡丹亭》就像一颗璀璨的星星,照亮了我的世界。
它让我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让我懂得了爱情的珍贵。
我觉得,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去欣赏这样的艺术瑰宝,不是吗?。
听昆曲牡丹亭的观后感

听昆曲牡丹亭的观后感昆曲牡丹亭观后感篇一6.1在上海大剧院观看昆曲《牡丹亭》,座位在三层3排14座。
看昆曲的想法源于蒋勋老师对于昆曲的描述:昆曲是戏曲里面难度最大的,因为它的要求很高,同时要求“唱”和“做”,也许这就是他没落的原因。
之前没有接触过昆曲,这是我第一次看昆曲。
对于戏曲的印象大概还停留在小时候家乡的黄梅戏,少不更事,以为戏曲就是咿咿呀呀的一通乱唱。
今天看这个昆曲倒是真的很惊艳,不仅有现场演员,还有现场的演奏者。
第一次接触昆曲,其实不太能判断表演的好坏,印象最深的是,花旦一人连演了三幕戏,中间不曾停过,大概有40分钟左右。
这是我很佩服的一点。
常人如果唱个40分钟的通俗歌曲估计早已累得趴下,她竟然还要连续延长难度如此之高的昆曲,其毅力以及唱功可见一斑。
而且看这个青年花旦的简介,已经唱昆曲有十几个年头,并且不断得拜师学艺。
在这个娱乐至上的年代,还能如此坚守自己的理想,实属不易。
演员表演的舞台前段有一段下沉的小小演奏厅。
以前见识的黄梅戏中现场演奏的乐器只有单调的二胡跟锣,这个演奏厅却是包罗中国的很多的古典乐器:鼓、笛、笙、二胡、琵琶、扬琴、古筝、中阮、小锣、铙钹、大锣。
现场演奏的效果很好,虽然他们不属于观众观看的对象,但是他们都有属于自己的位置,也认认真真做好自己小螺丝钉的角色,恪尽职守。
表演晚上7点一刻开场,9点中场休息,10点半结束。
也许是因为表演不足以吸引人,很多人在中场休息的时候悄然离场。
我因为明天还要上班的缘故,也悄悄离场。
衷心得希望昆曲这种国粹可以不再没落,希望有更多的人可以欣赏并且喜欢上昆曲,给予昆曲创作者更多的鼓励。
昆曲牡丹亭观后感篇二她的男人姗姗来迟,让她等足了三年。
我们必须相信,某些人的命运,暗自有着奇妙的呼应和重合。
虽然相隔万里,在各自的生活轨道上行进着,冥冥中却息息相连,他们处境相似,心境相通。
一旦相遇了,就会像齿轮一样紧紧咬合在一起。
“那一答可是湖山石边,这一答是牡丹亭畔。
昆剧《牡丹亭》观后感5篇

昆剧《牡丹亭》观后感5篇第一篇:昆剧《牡丹亭》观后感昆剧《牡丹亭》观后感很荣幸能够在学校欣赏到上海昆剧团表演的《牡丹亭》,这是我第一次如此完整的看一段戏曲。
以前总觉得国内的剧种很多很繁复,咿咿呀呀听不懂,可是这一次,尝试着认真去听去感受,真的发现中国的戏曲如此婉转而优美,戏曲演员的表演丝丝入扣,动情至深。
这次在舞台上演的有《游园》、《惊梦》、《寻梦》、《离魂》、《拾画叫画》、《冥判》、《幽媾》、《冥誓》、《还魂》共九折戏。
先是少女杜丽娘长期深居闺阁中郁闷,去花园中游玩,梦中与书生柳梦梅幽会,醒后因相思而死,死后与柳梦梅结婚,并最终还魂复生,与柳在人间结成夫妇。
在《寻梦》中,杜丽娘坚持寻找梦中的自由爱情,然而现实中却无处可寻,理想与现实的巨大矛盾,让她郁郁而终。
然而这并没有结束,她的冤魂感染了地府的判官,得到了还魂的机会。
并以鬼之身与书生柳梦梅结为连理,当书生发现她是非人之身时,也勇敢地接受了她,并帮助她还魂,成就了美满姻缘。
他们为了爱情,出生入死,除了浓厚浪漫主义色彩之外,更重要的是赋予了爱情能战胜一切,超越生死的巨大力量,充分地表现了他们不服从于封建制度的反叛精神。
跌宕起伏的剧情加上昆剧演员的精湛技艺,让人深深陶醉在这个充满矛盾的爱情故事中。
昆剧严守格律、板眼,唱腔圆润柔美、悠扬徐缓,婉转优美,加上华美的服饰,精致的妆容,堪称一次精彩绝伦的视听盛宴。
感触最深的是能够在一次戏剧中感受到中国戏曲文化的魅力,深深的陶醉其中,不再觉得与古代戏种格格不入,而是希望更多的了解。
希望我们这一代人能够更多地关注、欣赏中国的戏曲,保留住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第二篇:昆剧红楼梦观后感《红楼梦》昆剧观后感大型昆曲经典《红楼梦》由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孔爱萍、李鸿良携全国昆曲十佳新秀单雯、张争耀等领衔主演,几乎囊括了江苏省昆剧院各行当的最强阵容,是省昆三代昆曲人联手打造的精品剧目。
昆剧本就有悠久的历史,这次在艺术课上得到了票,决定好好欣赏一下。
昆曲的优秀作文

昆曲的优秀作文昆曲的优秀作文篇1走在林荫小道上,我聆听着鸟鸣,“叽叽喳喳”,仿佛与生命在交谈,感受着那份活力;漫步在山川岩谷中,“叮叮咚咚”,仿佛在与自然沟通,赞叹那份豪迈;踏入影院的沁兰厅中,我聆听着昆曲“咿咿呀呀”,仿佛与前人在对话,惊叹那份古典。
郭晨子说,昆曲是河对岸的风景,河水潺潺,没有摆渡的舟。
而我们只能停留在河的这头,听着对岸“咿咿呀呀”的水磨腔,回首前尘,想象着戏里女子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向往着戏中似真似假的人生。
叹一声戏如人生,却不知人生如戏,只是一味地感怀着那一段段从未经历的人生旅程,只是觉得戏里演得真切,好似那就是自己苦寻多年的前尘往事。
于是我轻叹:昆曲,今生看到的前世。
在昆曲那酥人入骨的腔调中,我分明嗅到了一丝江南微湿的味道。
沁兰厅中未能听一曲《牡丹亭》,隐约记得其中一句“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一种遗憾,惆怅与无奈,就如在“花雅之争”中失势的昆曲一般,悄悄的退出历史的舞台,隐匿于繁华的生活之外,看着自己被遗忘,而后一笑,或许这就是所谓的从容与淡然吧。
昆曲诞生于苏州昆山,并由此得名。
她被称为“百戏之母”,因为她是最古老的一种戏曲,剧本的文学性很高。
歌与舞的结合,虚实结合,神形皆备。
后来发展的戏剧都从昆曲的表演形式上汲取了养分,可以说,昆曲用她的乳汁哺育了众多的戏曲。
说的是戏中词,道的是人间情。
昆曲所讲求的不正是人世间的美善丑恶吗?昆曲舞台上的一方春色,令人心醉神迷、流连忘返,并在陶醉中思索人生。
昆曲中的丑角最令我印象深刻,滑稽的动作,明快的语调,一出场便深深吸引了我视线。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惟妙惟肖的表演,令我不禁“哈哈”大笑。
静静地聆听,轻轻地微笑,也许不是每次付出都会有收获,但收获的背后必须付出。
还记得大宰相寇准吗?在庆功宴上大摆酒席。
刘婆苦口婆心,时而规劝,时而说唱。
曲调幽婉凄凉,发人深省。
例举寇准寒窗苦读,太夫人的告诫,自己的感想,使得内容格外丰富。
听者有意,说者更是用尽心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昆曲牡丹亭初一作文
北京时间12月6日7∶25,我在杭州御乐堂第一次观看了《牡丹亭》体验版昆剧演出,第一次观看了这么高雅的演出。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附与断井颓坦。
良辰美景奈何天,便尝心乐事谁家院?”耳边,似乎还萦绕着杜丽娘如泣如诉的声音。
演出中,这一句唱得一字多息,分外凄凉。
唱到那一句时,全场都被这无可形容的高雅演出震惊得鸦雀无声。
我心中不禁为杜丽娘这个如花美绢也要成为断井颓坦而热血沸腾。
看到杜十娘死的那一刻,我捶胸顿足:“为什么杜丽娘的婚礼只能由父母做主?为什么当时的人们无论是婚姻、读书,还是生活,都咬受礼教的重重束缚?!我又为杜丽娘的死感到无比痛惜,也为这部高雅又具有讽刺意义的昆剧赞叹不已!
写到了柳梦眉淋着大雨而伤感不已时,我的泪水也被这段凄惨悲凉的情景而催得直打转:“柳梦眉和杜丽娘本是天生一对,为什么杜丽娘就先命丧黄泉了呢?”在他捡到丽娘画的春容时,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只盼着杜丽娘的魂能被柳梦眉的泪如雨下而感化,从画里奔出来,成全他们的佳人美梦。
但这个想法很快就被接踵而至的哭喊声所破灭。
这出高贵、典雅的演出演到了杜丽娘重生的时刻,我的心跳仿佛成了一根直线;“丽娘这个如花美绢,终于能与柳生成全
了夫妻美梦。
他们是这样敢于打破礼教的束缚!这是一场多么典雅、美好的爱情故事啊!不愧被后人称为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