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流湿地计算案例

合集下载

某河道人工湿地设计方案.

某河道人工湿地设计方案.

某河道⼈⼯湿地设计⽅案.某河道⼈⼯湿地设计⽅案⼀、项⽬基本概况1.1 河道现状先导区内河流主要有运粮河和丁村沟。

a)运粮河运粮河属于淮河流域,涡河⽔系,起源于中牟县万滩乡万庄村南,东南⽅向途径东漳南、秫⽶店北、⼤胖西、⽼饭店西、朱仙镇东、⼤李庄西,在开封县⼤李庄乡,四合庄西汇⼊涡河,全长53.27km,总流域⾯积214km2。

其中中牟县境内长15.6km,流域⾯积112.9km2,规划区内河道长度3.9km,是先导区,乃⾄中牟县的⼀条主要防洪排涝河道。

运粮河属于季节性河流,在平⾯上基本保持了其⾃然河形,岸线有⼀定的蜿蜒,河道两侧滩地及堤防顶部有速⽣杨林,枯⽔期基本⽆基流,河流⽔质较差。

2005年按三年⼀遇除涝,⼗年⼀遇防洪标准进⾏了治理,治理长度15.6km,出境处设计排⽔流量40.84m3/s。

它是狼城岗⼲渠和丁村⽀渠区域的主要排⽔河道,主要⽀流有丁村沟(沟长14.61km)和运粮河⽀沟(沟长5km)。

设计排⽔能⼒16.9 m3/s ~48.7 m3/s,⽬前排⽔能⼒为设计能⼒的70%。

b) 丁村沟丁村沟属运粮河⽔系,位于丁村⽀渠与赵⼝总⼲渠1号沉砂池第Ⅰ条渠之间,发源于万滩镇关家村,流向东南,流经万滩镇、雁鸣湖两乡镇,经⼩朱村、岳庄、丁村南,再向东南,穿中东公路,⾄朱固村南⼊运粮河,全长14.4km,流域⾯积24.9km2。

其中中牟县先导区内河道长度为4.3km。

现状来⽔主要为上游村庄的⽣活污⽔,以及雁鸣湖的侧渗⽔,现状⽔质较差,河道内局部有⽣活垃圾。

1998年丁村沟进⾏了清淤,⾄今未再次治理过,它是⽰范区内的⼀条主要排⽔沟道。

设计排⽔能⼒3 m3/s ~15 m3/s,⽬前排⽔能⼒仅为设计能⼒的80%。

河渠均为季节性河流,现状河渠⽔系受周边⼯业污染相对较轻,主要受沿河村镇⽣活污⽔、农⽥排⽔和降⾬径流污染影响,部分河渠河床内及两侧垃圾较多,旱季时基本成为排污沟,污染严重,⽔质均为劣V类,⽆法达到⽔功能区划和河流⽣态所需要的⽔质标准,严重影响先导区环境质量。

河流、湖泊、水库、湿地水环境容量计算模型

河流、湖泊、水库、湿地水环境容量计算模型

水环境容量计算模型1)河流水环境容量模型水环境容量是在水资源利用水域内,在给定的水质目标、设计流量和水质条件的情况下,水体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数量。

按照污染物降解机理,水环境容量W 可划分为稀释容量W 稀释和自净容量W 自净两部分,即:W W W =+稀释自净稀释容量是指在给定水域的来水污染物浓度低于出水水质目标时,依靠稀释作用达到水质目标所能承纳的污染物量。

自净容量是指由于沉降、生化、吸附等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给定水域达到水质目标所能自净的污染物量。

河段污染物混合概化图如图11。

4—1。

根据水环境容量定义,可以给出该河段水环境容量的计算公式:图11.4—1 完全混合型河段概化图0()i si i i W Q C C =-稀释i i si i W K V C =⋅⋅自净即:0()i i si i i i si W Q C C K V C =-+⋅⋅考虑量纲时,上式整理成:086.4()0.001i i si i i i si W Q C C K V C =-+⋅⋅其中:当上方河段水质目标要求低于本河段时:0i si C C =当上方河段水质目标要求高于或等于本河段时:00i i C C =式中:i W -第i 河段水环境容量(kg/d );i Q -第i 河段设计流量(m 3/s );i V —第i 河段设计水体体积(m 3);i K —第i 河段污染物降解系数(d -1);si C —第i 河段所在水功能区水质目标值(mg/L );0i C —第i 河段上方河段所在水功能区水质背景值(mg/L ),取上游来水浓度。

若所研究水功能区被划分为n 个河段,则该水功能区的水环境容量是n 个河段水环境容量的叠加,即:1ni i W W ==∑01131.536()0.000365n ni si i i i i i i W Q C C K V C ===-+⋅⋅∑∑式中:W —水功能区水环境容量(t/a);其他符合意义和量纲同上.2)湖泊、水库水环境容量计算模型有机物COD 、氨氮的水环境容量模型:在目前国内外的研究中,多采用完全均匀混合箱体水质模型来预测水库水体长期的动态变化,即将水库视为一个完全混合反应器时,有机物的容量计算模型可以用水体质量平衡基本方程计算。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经典案例汇总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经典案例汇总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经典案例汇总1、澄江县马料河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时间:2003 年 7 月工程工艺:氧化塘+垂直潜流+表流湿地污水类型: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能力:3000m3/d占地面积:20000m2达标要求:GB18918-2002 一级 B 标准目前状况:正常运行现场照片:表流湿地生长繁茂的慈姑与风车草上行垂直潜流湿地里的菖蒲人工湿地的进水是为城镇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人工湿地的出水结语:马料河人工湿地和窑泥沟人工湿地一样,是云南省乃至国内填料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工程化应用的典范。

然与我国诸多的其它工程一样,缺少必要地维护,导致工程效能的降低甚至停滞,曾一度引起省市领导的责问。

它当然也是一个不尽完善的工程,但,也正是因为它的不完善,才能让从业者们累计了相当多的经验和教训,才能使后续工程得以有经验可循。

2、江川县渔村大河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时间:2004 年 11 月工程工艺:氧化塘+水平潜流污水类型:农村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染处理能力:10000m3/d占地面积:13000m2达标要求:地表 IV 类水要求,部分满足 III 类要求目前状况:正常运行,部分指标达标现场照片:刚施工完毕的湿地系统运行 3 年后水平潜流湿地中生长繁茂的芦苇3 年后水平潜流湿地系统中生长繁茂的风车草湿地进水湿地出水结语:作为高负荷潜流湿地处理富营养化污水的力作,它曾获得了云南省政府、省环保厅、国家环保部等诸多领导的好评,也由此获得了诸多的荣誉与荣耀。

记得某个领导视察时,看到如此清洌的出水,激动地直接舀了就喝。

实际停留时间长,配置植物丰富,水力负荷高等是它的特点,缺点是太过规整,以至于所有见过它的人都说,人工饰造的痕迹太重。

目今,工程移交给当地政府后,因拿不出足够的资金进行维护,而导致池床淤塞,水体漫流,管道破损,水力负荷和实际运行能力大幅度降低。

这个工程也开启了人工湿地高效处理污水的先河,处理一立方污水仅用1.2 平方米左右的面积,为人工湿地一直所诟病的占地面积大提供了学习和借鉴的经验。

人工湿地设计方案

人工湿地设计方案

黄弥镇生活污水人工湿地设计方案人工湿地的净化机理:对SS:湿地系统成熟后,填料表面和植物根系将由于大量微生物的生长而形成生物膜。

废水流经生物膜时,大量的SS被填料和植物根系阻挡截留。

对有机物:有机污染物通过生物膜的吸收、同化及异化作用而被除去。

对N、P:湿地系统中因植物根系对氧的传递释放,使其周围的环境中依次出现好氧、缺氧、厌氧状态,保证了废水中的氮磷不仅能通过植物和微生物作为营养吸收,而且还可以通过硝化、反硝化作用将其除去,最后湿地系统更换填料或收割栽种植物将污染物最终除去。

一、污水水质(一)、作为生活污水处理的主体工程。

按照城镇生活污水水质一般范围,可认为黄弥镇生活污水水质状况如下:COD 250—350mg/l(项目取中间值300 mg/l,需监测核实);BOD 150--250 mg/l(取中间值200 mg/l);SS 200--300 mg/l(项目取中间值250 mg/l); NH3—N 30--40 mg/l(取中间值35 mg/l),P 8--10mg/l(取最大值10 mg/l);水量按照100m3/d 设计。

(二)、作为生活污水处理厂的后续工程。

一般镇区均需要建设二级污水处理厂,按照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标准,如黄弥镇二级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则污水处理厂出水应执行四川省《水污染排放限值》中的二级标准:COD 60mg/l;BOD 30 mg/l;SS 30 mg/l; NH3—N 15mg/l,P 1mg/l;水量按照100m3/d设计;作为生活污水处理厂的后续工程,人工湿地的处理压力要小得多。

二、出水要求黄弥镇生活污水最终出水预计进入农田灌溉用,因此排放的处理水必须要达到四川省《水污染排放限值》中的二级标准;即为:COD 100mg/l;BOD 30 mg/l;SS 30 mg/l; NH3—N 15 mg/l,P 1 mg/l。

三、处理效率黄弥镇(拟)采取以挺水植物系统为主的表流湿地类型,根据大量的实验数据表明,在正常情况下,表流型人工湿地污染去除率为:COD>80%;BOD 85--95%,可达到10 mg/l;;SS <20mg/l; NH3—N>60%,P>90%,农药及细菌>90%。

《2024年人工湿地类型的选择及案例分析》范文

《2024年人工湿地类型的选择及案例分析》范文

《人工湿地类型的选择及案例分析》篇一一、引言人工湿地是一种生态工程,利用自然湿地生态系统的原理,通过模拟自然湿地的结构和功能,对污水进行过滤和净化。

人工湿地具有成本低、维护简单、生态效益显著等优点,因此在污水处理和生态修复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对人工湿地的类型选择及其在具体案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二、人工湿地类型的选择人工湿地的类型主要根据地域、气候、水体性质以及设计目标等因素进行选择。

目前,常见的人工湿地类型主要包括表面流湿地、潜流湿地和垂直流湿地。

1. 表面流湿地表面流湿地是最简单的一种人工湿地类型,其特点是水流在湿地表面流动。

这种类型的湿地适用于气候温暖、降雨量较大的地区。

由于水流在表面流动,因此氧气含量较高,适合好氧菌的生长,对去除有机物和营养物质有一定的效果。

但是,表面流湿地的处理效率较低,易受气候影响。

2. 潜流湿地潜流湿地是水流通过填料床的湿地类型,填料床中填充有砂、碎石等材料。

这种湿地的处理效率较高,适用于寒冷地区和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

潜流湿地可以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营养物质和重金属等污染物,同时具有较好的耐冲击负荷能力。

3. 垂直流湿地垂直流湿地是水流在填料床中垂直流动的湿地类型。

这种湿地的处理效率高,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好,尤其对氨氮的去除效果显著。

但是,垂直流湿地的建设和维护成本较高,需要较高的技术支持。

三、案例分析以某城市污水处理项目为例,该项目采用了潜流式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该系统包括预处理区、湿地处理区和出水区三个部分。

其中,预处理区用于去除污水中的大颗粒物质和悬浮物,湿地处理区则采用潜流式湿地床进行处理,出水区则对处理后的水进行进一步净化。

在该项目中,潜流式湿地的填料床采用了砂石等材料,具有良好的渗透性和吸附性能。

同时,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布局,使得水流在填料床中能够充分接触和反应,提高了处理效率。

经过该系统的处理,污水中有机物、营养物质和重金属等污染物的浓度得到了显著降低,达到了国家排放标准。

人工湿地设计方案

人工湿地设计方案

人工湿地设计方案1.参考规范《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规范》(DGTJ-2100-2018),该规范由上海市政工程研究院主编,适用于上海市农村生活污水人工湿地处理工程的设计等。

2.针对目前岳阳项目的情况,从工艺要求、造价、占地面积等方面进行考虑衡量,对表流、水平潜流、垂直流湿地三种工艺进行比选,选出适合当地情况的技术路线,并进行施工图设计和设计预算。

3.工艺比选3.2设计水量养殖场污水排放量Q=存栏数(12000头)×排水系数Q=12000头×35 L/头·d=420 m3/d水库上游居民数量约为8378人,人均排水量按100L/人d估算。

居民污水排放量Q=人数(8378人)×排水系数(100L/人d)=837.8m3/d则人工湿地的设计水量Q=1257.8 m3/d3.3设计CODCr污染总量项目区上游养殖场均配套粪污处理环保设施,外排水均达到《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

再经过生态沟进一步消化,故本生态湿地不需要建设预处理设施。

养殖场排放的水中COD浓度为400 mg/L;养殖场排放的污染物量M=养殖场污水排放量Q×排放的水中COD浓度CM=420 m3/d×400 mg/L=168 kg/d1#生态沟对污染物的削减率约为20%,畜禽养殖污染进入生态湿地的量M1=168 kg/d(1-20%)=134.4 kg/d居民排放的生活污水中COD浓度为250 mg/L;居民排放的污染物量M=生活污水排放量Q(837.8m3/d)×外排污水中COD浓度(250 mg/L)=209.45 kg/d1#生态沟对污染物的削减率约为20%,生活污水污染进入生态湿地的量M2=209.45 kg/d(1-20%)=167.56 kg/d。

则项目区进入朱仑水库的污染总量约为301.96 kg/d。

3.4表面积计算3.4.1表面流生态湿地COD负荷取20 g/m2 d,湿地出水COD浓度按50 mg/L估算,生态湿地面积A=湿地COD削减量M/生态湿地COD负荷,A=14048m2,复核表面水力负荷q=设计水量Q/湿地面积A=1257.8 (m3/d)/14048 m2=0.09 m3/(m2 d)<0.1 m3/(m2 d)。

湿地水质净化能力分析计算、常用湿地植物表

湿地水质净化能力分析计算、常用湿地植物表

DB13/T 5217—202010附 录A(资料性附录)湿地水质净化能力分析计算A.1 湿地水质净化能力一维模型…………………………………………(A-1)式中:-流经x 距离后的污染物浓度,mg/L ; -进水初始断面污染物浓度,mg/L-沿湿地池的纵向距离,一般x 取一个或一组串联湿地池的长度,m; -湿地断面平均流速,m/s ;-污染物综合衰减系数,1/s 。

通常在一个或一组串联湿地池的入口和出口布置采样点,监测污染物浓度值和水流流速,按式计算K 值:……………………………………………(A-2)式中:—进出口取样断面之间的距离,m ; —进口断面上污染物浓度,mg/L ;—出口断面上污染物浓度,mg/L 。

A.2 湿地水质净化能力二维模型……………………………………(A-3)当湿地池断面为矩形断面时上式的解析解为:…………………(A-4)式中:-湿地单元(池)纵向距离为x ,横向距离为y 处的污染物浓度,mg/L ; -湿地单元入口断面污染物浓度,mg/L ; m-湿地单元入口污染物速率,g/s ; -湿地单元的平均水深,m ;x -湿地单元纵向距离,m ; y -湿地单元横向距离,m ;-湿地单元水域的平均流速,m/s ;DB13/T 5217—202011-湿地单元污染物的横向扩散系数,。

通常选择代表性湿地单元,采用示踪物质浓度法测定;工程设计阶段无试验条件下,也可采用泰勒等经验公式法估算。

……………………………………(A-5)式中:b -湿地单元的平均水面宽度,m ; g -重力加速度,m/s 2; j -湿地单元的水力坡降; 其余符号同前。

DB13/T 5217—202012附录 B (资料性附录)常用湿地植物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由水面湿地系统耗氧系数(K1)的几种实验室求法的计算和讨论

自由水面湿地系统耗氧系数(K1)的几种实验室求法的计算和讨论

自由水面湿地系统耗氧系数(K1)的几种实验室求法的计算和讨论摘要: BOD(生化需氧量)是水质污染研究中一项重要的氧平稳指标,在描述和评价水质有机污染时常采用。

当有机污染物质进入水体后,如果向水中供给溶解氧,并随着耗氧速度的变化,水体的复氧速度亦发生改变。

此时,如果耗氧速度大于复氧速度,则水质将变成嫌气性,在嫌气微生物作用下,有机物可发生腐烂,发酵,变成有害恶臭物质,而使水质受到污染。

如当复氧速度大于耗氧速度时,则可向相反方向发展,水质可以逐渐恢复,即自解作用,因此对受有机污染形成的水域,研究其耗氧和复氧的速度变化是水质保护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就计算耗氧系数(K1)的几种方法进行讨论。

关键词:自由水面湿地BOD 好氧系数计算一、Phelps的耗氧作用定律BOD的耗氧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碳化阶段,在温度20℃下耗氧主要在10天以内,第二阶段为硝化阶段,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在温度20℃下耗氧主要在7-20天以内。

河流水质影响主要是碳化阶段的耗氧,所以实验室K1是以10天BOD进行计算的,用来描述第一阶段或碳BOD的一级反应动力学以公式为:式中:K1——是碳BOD的反应速度常数;t——是反应时间;这里L0是在反应时间为O时BOD的初始值。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不是通过随着时间BOD的减少来测量BOD,而是通过随着时间累积的氧耗来测量BOD,设这种累积的氧耗是Y。

二、BOD原始资料的收集本文用于计算的BOD来自某基地漫流地段三个断面采集的水样,在实验室利用BOD测定的标准方法,在20℃下做1-10天的序列培养,分别测定1-10天BOD值而得。

三、计算K1值的方法及实例1最小二乘法把最小二乘法用于一组BOD数据,以取得在某种意义上应是最精确的降解速率(K1)和最终BODL0,这时BOD基本上已不随时间变化,使用最小二乘法的基本思想是:首先找到近似于线性函数的关系式,使离开均值的平方总和为小。

依据此原则,本文选用二个线性关系式然后使用最小二乘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基础资料
拟在某地建设一处河滨表面流人工湿地处理附近城市道路路面雨水径流,道路长度为2km,汇水面积为8ha,路面雨水径流经由雨水管网输送至湿地处理系统,雨水管网设计标准为100年一遇,要求湿地建成后该段道路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80%。

2 参数计算
2.1设计流量
一般降雨事件径流量Q1:降雨重现期P取10年,降雨历时t取15min。

径流系数α根据下表取得0.9。

极端降雨事件径流量Q2:降雨重现期P取100年,降雨历时t取10min。

径流系数α取得0.9,
2.2进水区设计
进水区设计包括沉淀池尺寸确定、沉淀池入口设计、沉淀池出口设计、植物选配。

其中,沉淀池出口设计包括沉淀池至湿地处理区出口设计和沉淀池至溢洪道出口设计。

进水区主要结构如图1。

(1)沉淀池入口:
沉淀池入口设置100mm粒径砾石消能。

入口示意图如图2所示。

(2)沉淀池尺寸:
沉淀池面积A:
沉淀池深度H取2m。

沉淀池最小长度Lmin:
Lmin=2.55m明显不满足沉淀池长宽比应不小于4的要求,结合场地实际情况,沉淀池长宽比取5:1,即沉淀池实际长度B定为34m,实际宽度B定为7m,深度H为2m。

(3)沉淀池出口(至湿地处理区):
沉淀池出口(至湿地处理区)采用混凝土溢流坑,置于沉淀池末端,溢流坑上设置格栅。

溢流坑周长P:
溢流坑表面积:
综上,溢流坑选用圆形混凝土溢流井,直径为6.2m。

排水管出口设计在湿地处理区水面以下,进出水口高度差h取0.6m,由式3-6可得,
排水管断面面积
因此选取DN1200混凝土管。

(4)沉淀池出口(至溢洪道):
溢流堰周长L:
结合沉淀池实际尺寸,溢流堰采取增设出水支渠的方式设置于沉淀池最末端,具体样式及实际尺寸如下图所示,溢流堰顶高度高出湿地处理区正常水位0.6m。

2.3湿地处理区设计
(1)处理区尺寸:
对于表面流人工湿地,湿地处理区面积可采用汇水区面积百分比法(WWAR)
确定。

根据各污染物目标去除率,按表2可查得湿地处理区与集水区面积比R,
一般取0.5%~5%。

由于高速公路路面雨水径流较高的的污染程度以及路面较高的不透水性,湿地面积与汇水区面积比取5%,汇水区面积为8ha,因此湿地处理区面积a=
a=Rx×A =80000×5%=4000m2。

湿地处理区进水采用单点进水,长宽比取6:1,则湿地处理区尺寸为155m×26m。

(2)处理区水深设计:
湿地处理区水深设计包括正常水深设计和调蓄水深计算。

正常水深:
正常水深设计见下表,具体如图4所示。

调蓄水深:
根据年径流总量控制率85%的要求,查得设计降雨量为27.5mm,则处理区储存容积V=10HφF=10*27.5*0.9*8=1980m³,则调蓄水深至少应为
V/a=1980/4000=0.495m,因此湿地调蓄水深取0.5m。

(3)湿地植物选择:
不同沼泽区植物类型及栽植密度见下表:
(4)湿地出水口设计:
a.竖管出口设计:
湿地水力停留时间取72h,最大滞留深度为0.5m。

竖管分4层布置,分别高于湿地正常水深0m、0.125m、0.25m、0.375m。

分别计算各层所需孔口面积,以最底层孔口为例,当滞留深度为0.12m时,湿地滞留体积
V=4000×0.125=500m3,
为达到72h的水力停留时间,所需流量
Q=500×1000/(72×3600)=1.93L/s
则最底层孔口所需孔口面积
可采用2个孔口设计,单个孔口直径取38mm,实际面积为0.002036m2,实际流量为1.96L/s,实际水力停留时间为
T=500/(1.96×3.6)=70.86h。

对于其余三层孔口布置,列下表进行计算:
竖管孔口具体布置如下表:
b.放空管设计:
根据曼宁公式,
其中,设计流量Q采用湿地放空管12小时排出湿地处理区水的平均流量,
(湿地平均水深取0.5m),计算可得,放空管半径r≈340mm,实际选取DN800混凝土管。

c.出水排水管设计
湿地出水排水管设计流量取湿地出水最大流量与放空管流量中的最大值,因此,本案例中,出水排水管同样选取DN800混凝土管。

湿地处理区出水口实际样式及尺寸如下图所示。

2.4溢洪道设计
溢洪道设计具体方法参考植草沟设计方法,设计流量取极端降雨事件径流量Q=4.26 m3/s。

3 设计校核
Qmax=7.72L/s=0.00772m3,最小横截面积A=8.3×0.1=0.83m2(横截面深度取浅沼泽区深度,取0.1m)。

满足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