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夫子庙旅游景区市场调查报告
南京景区调研报告

南京景区调研报告南京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人文景观。
为了进一步了解南京景区的现状和发展潜力,特进行了一次调研。
以下是对南京景区的调研报告。
一、南京景区现状分析1. 南京夫子庙:作为南京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夫子庙以其古老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了大量游客。
然而,目前夫子庙的游客数量过多,导致参观体验不佳,需要进一步改善游客流量管理。
2. 南京中山陵:中山陵是中国现代史上重要的地标之一,也是南京最具纪念意义的景点之一。
该景区的环境优美,但需要进一步提升参观体验,比如增加导览服务和互动展览,使游客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山陵的历史。
3. 南京雨花台:雨花台是南京保卫战的重要战场,也是纪念抗战英烈的地方。
目前雨花台的纪念设施比较完善,但是游客数量相对较少。
可以考虑通过提升宣传力度和举办相关纪念活动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
4. 南京紫金山:紫金山是南京市内一座重要的自然景区,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受到了很多游客的喜爱。
然而,紫金山的服务设施相对较少,需要进一步增加休息点和导览服务,提升游客的参观体验。
二、南京景区发展建议1. 提升服务质量:南京景区目前游客数量普遍较多,为了提升游客的参观体验,景区管理部门应加强服务培训,并提供更多的导览服务和解说设施,帮助游客更好地了解景区的历史和文化。
2. 拓宽宣传渠道:南京景区可以通过新媒体和社交平台等渠道加强宣传,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
同时,可以与旅行社等机构合作,推出特色旅游线路,以吸引更多游客。
3. 加强保护和整治:南京景区应加强对历史建筑、文物等的保护,防止盗窃和破坏。
同时,景区管理部门应加强对环境的整治和保洁工作,确保景区环境的整洁和卫生。
4. 创新活动形式:南京景区可以创新活动形式,举办一些具有特色的活动,如文化艺术展览、传统工艺体验等,吸引更多游客参观。
同时,可以加强与周边景区或其他城市的合作,打造综合旅游线路,吸引更多游客。
总结:南京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人文景观,但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游客数量过多、服务设施不完善等。
夫子庙大市场调查报告

夫子庙大市场调查报告夫子庙大市场调查报告夫子庙大市场位于南京市中心,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传统商业街区。
作为南京市的标志性景点之一,夫子庙大市场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当地居民。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个市场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我们进行了一次调查。
一、市场概况夫子庙大市场是一个集传统商业、文化旅游和美食于一体的综合性市场。
市场内有各种各样的商铺,包括小商品、特色手工艺品、古玩字画等。
此外,市场还有许多餐馆和小吃摊位,供游客品尝南京特色美食。
二、人流量和消费水平我们进行了一周的调查,发现夫子庙大市场的人流量非常大。
尤其是周末和节假日,市场内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调查显示,大部分游客在市场内逗留时间较长,平均停留时间为3小时左右。
关于消费水平,我们发现夫子庙大市场的价格相对较高。
虽然有些商品价格仍然相对实惠,但是一些特色手工艺品和古玩字画的价格较高。
此外,餐馆和小吃摊位的价格也相对较高,不适合一些预算较低的游客。
三、商家经营情况夫子庙大市场内的商家经营情况良好。
大部分商家都能保持较稳定的销售额,并且有一定的回头客。
我们采访了一些商家,他们表示市场的知名度和位置优势对他们的生意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然而,一些商家也提到了市场竞争的激烈性。
由于市场内商铺众多,各种商品种类繁多,商家需要不断创新和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同时,一些商家也提到了市场租金的上涨,这给他们的经营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四、市场的发展趋势夫子庙大市场作为南京市的文化旅游景点,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加和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将进一步提升。
另外,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一些商家开始将线上销售与线下实体店相结合,以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
这种新型经营模式有助于提升市场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此外,市场内的商家也需要关注消费者的需求变化,不断推陈出新。
例如,一些商家开始推出环保、时尚和个性化的商品,以适应年轻人的消费需求。
总结夫子庙大市场是一个独特而魅力的商业街区,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当地居民。
夫子庙调查报告

夫子庙调查报告王轲健历史夫子庙始建于宋,夫子庙位于秦淮河北岸的贡院街旁。
夫子庙以庙前的秦淮河为泮池,南岸的石砖墙为照壁,全长110米,高20米,是全国照壁之最。
北岸庙前有聚星亭、思乐亭;中轴线上建有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明德堂、尊经阁等建筑;另外庙东还有魁星阁。
当年只有学宫,并未建孔庙。
孔庙是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就东晋学宫扩建而成的。
因为祭奉的是孔夫子,故又称夫子庙。
在学宫的前面建孔庙,目的是在于希望士子遵循先圣先贤之道,接受封建教化。
南宋建炎年间遭兵火焚毁;绍兴九年(1139年)又重建,称建康府学。
元朝改为集庆路学。
明初为国子学,将上元、江宁两县学并入,其后再毁再建。
清初府学迁原国子监,便将夫子庙原府学故地改为上元、江宁两县的县学。
咸丰年间再次毁于兵火,同治八年(1869年)重建。
是指庙宇。
自改革以来,1984年,市、区人民政府为保护古都文化遗产,经有关专家科学论证和规划,几度拨专款,历数年的精心维修和复建。
如今的夫子庙已焕然一新,再展辉煌。
被誉为秦淮名胜而成为古城南京的特色景观区,也是蜚声中外的旅游胜地。
“一带秦淮河洗尽前朝污泥浊水,千年夫子庙辉兼历代古貌新姿。
” 这里南京夫子庙重建的思乐亭石柱上镌刻的一幅楹联,它把秦淮河的清姿丽质和夫子庙的建设新貌含蓄而充分地展示出来,给游人以无穷的回味和遐思。
夫子庙是供奉和祭祀孔夫子的庙宇,又称文宣王庙,简称文庙。
它已作为古城金陵的秦淮名胜而蜚声中外,成为名闻遐迩的游览胜地。
夫子庙始建于宋景祐元年(1034年),迭经沧桑,几番兴废,经现政府连年拨款兴修重建,使夫子庙以大成殿为主体的既有明清风格,又有庙市街景合一特色的古建筑群拔地而地。
1985年修复夫子庙古建筑群,周围茶肆、酒楼、店铺等建筑也都改建成明清风格,夫子庙建筑群由孔庙、学宫、江南贡院荟萃而成,是秦淮风光的精华。
临河的贡院街一带则为古色古香的旅游文化商业街。
同时按历史上形成的庙会的格局,复建了东市场、西市场。
南京夫子庙风景区现状研究

南京夫子庙风景区现状研究
《南京夫子庙风景区现状研究》
南京夫子庙是中国历史文化名胜的代表。
它是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古典庭院式建筑,古今中外游客皆仰望、洞察其中的神秘,其中息息相关的历史故事给人以深度的思考。
目前,夫子庙已成为国内知名的旅游景点,深受国内外游客的喜爱。
夫子庙作为一个文化景点,目前正在积极开展文化保护和旅游发展工作。
南京市在建立夫子庙旅游文化管理制度,推动夫子庙的知识性旅游和印刷品管理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为了更好地发展夫子庙,南京市正在加强对夫子庙保护的监控,建立健全夫子庙文化旅游的管理体系,依法进行文物及财物的保护。
另外,夫子庙每年都会举办精彩绝伦的文化活动,如“文化南京”、“香火万家”、“桃花盛开”等,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深受游客的一致好评。
夫子庙还采取了一系列有益的措施,如推出了夫子庙周边景点特色组合游,开设夫子庙文化体验班等,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的文化饗宴。
综上所述,夫子庙这一文化地标目前正在积极推进文化保护和旅游发展的工作,建立了完善的管理体系和规范的文化旅游活动,逐步形成和发展出一个完整的文化旅游景区。
夫子庙社会实践报告

一、前言夫子庙,位于我国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代建筑群,也是南京的文化象征之一。
为了深入了解夫子庙的历史文化底蕴,增强社会责任感,我们团队于2023年XX月XX日组织了一次夫子庙的社会实践活动。
以下是本次实践活动的详细报告。
二、实践背景与目的1. 实践背景夫子庙历史悠久,始建于南宋时期,是供奉和纪念孔子的庙宇。
经过历代的扩建和修缮,形成了现在的规模。
夫子庙周边的文化氛围浓厚,拥有众多历史遗迹和名胜古迹,如秦淮河、白鹭洲公园、老门东等。
2. 实践目的(1)深入了解夫子庙的历史文化底蕴,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2)增强团队成员的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3)提高团队成员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实践过程1. 前期准备在活动开始前,我们团队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夫子庙的历史文化背景。
(2)制定详细的实践方案,明确实践内容和目标。
(3)招募队员,组成实践团队。
2. 实地考察(1)参观夫子庙建筑群,了解其建筑风格和历史变迁。
(2)参观夫子庙周边景点,如秦淮河、白鹭洲公园、老门东等,感受南京的文化氛围。
(3)与当地居民、游客交流,了解他们对夫子庙的认知和评价。
3. 实践活动(1)进行夫子庙历史文化知识讲解,向游客传播中华传统文化。
(2)组织团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如打扫环境卫生、维护秩序等。
(3)进行夫子庙文化调研,收集游客对夫子庙的意见和建议。
四、实践成果1. 团队成员收获(1)深入了解夫子庙的历史文化底蕴,增强了团队成员的文化自信。
(2)培养了团队成员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3)提高了团队成员的社会责任感。
2. 社会影响(1)传播了中华传统文化,提升了夫子庙的知名度。
(2)改善了夫子庙周边的环境,为游客提供了更好的游览体验。
(3)增强了社会对历史文化保护的意识。
五、总结与反思1. 总结本次夫子庙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目标。
团队成员在实践中增长了见识,提高了能力,同时也为夫子庙的文化传承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夫子庙街区调查

南京夫子庙景点介绍南京夫子庙是中国四大文庙之一,被誉为秦淮名胜而成为古都南京的特色景观区,也是蜚声中外的旅游胜地。
夫子庙不仅是明清时期南京的文教中心,同时也是居东南各省之冠的文教建筑群。
夫子庙始建于宋,位于秦淮河北岸的贡院街旁,庙前的秦淮河为泮池,南岸的石砖墙为照壁,全长110米,高20米,是全国照壁之最。
北岸庙前有聚星亭、思乐亭;中轴线上建有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明德堂、尊经阁等建筑;另外庙东还有魁星阁。
在明代,夫子庙作为国子监科举考场,考生云集。
内秦淮河上“浆声灯影连十里,歌女花船戏浊波”、“画船萧鼓,昼夜不绝”,描写的就是当时秦淮河上的畸形繁华景象。
以夫子庙为中心,包括瞻园、夫子庙、白鹭洲、中华门,以及从桃叶渡至镇淮桥一带的秦淮水上游船和沿河楼阁景观,集古迹、园林、画舫、市街、楼阁和民俗民风于一体,还有诱人的秦淮夜市和金陵灯会、民俗名胜、地方风味小吃等,使中外游客为之陶醉。
导览孔庙:孔庙富有明清色彩。
它以大成殿为中心,从照壁至卫山南北成一条中轴线,左右建筑对称配列,占地广约26300平方米。
四周围以高墙,配以门坊、角楼。
中心庙院:院内植有银杏八棵,古灯对称有致,中间一条笔直的石砌甬道通向大成殿前的丹墀,此丹墀是祭孔时举行乐舞的地方,正中竖立一尊青铜孔子塑像,高4.18米、重2500公斤,是全国最大的孔子青铜像。
大成殿:夫子庙的主殿,高16.22米,阔28.1米,深21.7米。
殿内正中悬挂一幅全国最大的孔子画像,高6.50米、宽3.15米。
殿内陈设仿制2500年前的编钟、编磬等十五种古代祭孔乐器,定期进行古曲、雅乐演奏,演出反映明人祭孔礼仪的大型明代祭孔乐舞,使观众听到春秋时代的“钟鼓之乐”、“琴瑟之声”,展现二千多年前另古乐风貌。
大殿四周是孔子业绩图壁画,形神并具。
文化艺术展:中心庙院碑廊里陈列着被誉为“中华一绝”的雨花石展览。
大成殿内也经常筹办其他历史文物和艺术品展,宣传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
夫子庙运营方案

夫子庙运营方案一、市场分析夫子庙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南京的标志性景点之一,也是国内外游客必到之处。
夫子庙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每年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夫子庙的运营模式和服务体验亟需改善,以满足游客不断提升的需求。
1.1 市场需求分析随着国内旅游市场的日益增长,游客对于旅游目的地提供的服务、体验和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
夫子庙需要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与时俱进的服务,以吸引更多的游客。
1.2 竞争分析夫子庙周边存在许多其他旅游景点,如中山陵、明孝陵等,它们也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此外,随着南京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景点、新项目也会竞争夫子庙的游客资源。
因此,夫子庙需要提升自身竞争力,保持吸引游客的魅力。
1.3 消费者行为分析随着消费者观念的不断升级,他们对于旅游体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他们渴望体验到更加纯正、原汁原味的文化体验,希望得到更加便捷、舒适的服务。
因此,夫子庙需要调整自身的运营模式,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二、夫子庙的优势和劣势2.1 夫子庙的优势夫子庙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建筑群体保存完好,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此外,夫子庙周边环境优美,有着丰富的商业资源和旅游配套设施。
这些都是夫子庙的优势所在。
2.2 夫子庙的劣势夫子庙的运营模式和服务体验相对滞后,缺乏与时俱进的创新和改善。
此外,夫子庙的游客服务质量不高,存在着一定的服务短板。
这些都是夫子庙的劣势所在。
三、夫子庙运营方案3.1 定位清晰夫子庙需要明确自身的定位,确定好自己的主题和特色。
在传统文化体验方面,夫子庙可以打造多样化的文化项目,如文化展览、文化交流等,以增加游客的文化体验乐趣。
此外,夫子庙也可以开拓创新文化项目,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
3.2 加强创新夫子庙需要不断创新,提供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项目,以吸引更多的游客。
这些创新项目可以包括互动体验区、文化演出等,让游客在参观的同时也可以获得更加丰富的文化体验。
秦淮夫子庙调研报告

秦淮调研中共南京市秦淮区委办公室编印2012年3月7日强化夫子庙景区品牌促进旅游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对夫子庙景区旅游品牌及旅游产业的调查与思考一、背景秦淮河是南京的“母亲河”,也是南京古代文化的滥觞。
秦淮河自六朝至明清,历来是名门望族聚居之地,商贾云集,文人荟萃,儒学鼎盛。
留下了乌衣巷、孔庙等众多历史文化遗迹。
十里秦淮的繁华景象和特有的风貌,曾被历代文人讴歌。
但由于历史变迁,昔日十里秦淮的繁荣景象早已不复存在。
1984年南京市人民政府决定开发建设以夫子庙古建筑群为中心景区的“十里秦淮”风光带。
在东起桃叶渡,西抵中华门1.8公里的秦淮河两侧,一批文物古迹和旅游景点得到了恢复和建设,还兴建了高低错落、富有地方传统特色的河厅河房、歌楼舞榭,以及商业街众多的书肆、小吃店、茶馆与酒楼,并在河上恢复了绝迹多年的“秦淮画舫”。
2010年,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成为国内首个5A级开放式风景区。
现今的夫子庙是南京的特色景观区,也是蜚声中外的旅游胜地,古老的建筑、传统文化、美食街、秦淮灯会等人文景观都堪称一绝。
但繁华背后总有臧否,近期我们就品牌及旅游产业发展方面对夫子庙景区的现状进行了相关调查,从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以为景区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二、夫子庙景区目前存在的问题(一)品牌1、实际发展与品牌定位不符,文化元素正逐渐流失1984年南京市人民政府决定开发建设以夫子庙古建筑群为中心景区的“十里秦淮”风光带,并将其定位于“旅游、文化、商贸”。
之后,夫子庙景区开始了大张旗鼓的建设。
现今,景区迎来的大量客流及源源不断的消费力促使夫子庙成为南京主要的商圈之一,但与此同时“商贸”大有取代“文化、旅游”之势,与其文化定位背道而驰。
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夫子庙景区的品牌文化内涵正逐渐流失:忽略秦淮传统文化的挖掘和创新,名人文化资源开发滞后,著名历史文化景观的历史文化配套活动不足。
在游客心目中,夫子庙堕化成了“文化气息的外观,里面是现代化的东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夫子庙旅游景区市场调查报告
摘要:南京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其富有文化特色也在秦淮古老的土地上日益地凸现出来。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夫子庙已经经过了几十年的建设发展。
在考察了夫子庙地区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分析其作为旅游景点的历史背景、人文特色、商业价值,综述其现状对其深层次地开发利用和完善旅游市场做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南京夫子庙旅游文化
为了了解南京夫子庙的历史和现状,在搜集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分析、整合、研究,以及对其的未来发展情况进行了展望。
一、历史背景
夫子庙地区是南京市的发祥地。
据可靠史料记载,公元前472年,即越王勾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卧薪尝胆吞灭吴国之后的第二年,便指令范蠡于秦淮河畔长干地区(即包括夫子庙在内的老城南地区)修筑越城,秦淮河沿岸就此形成了人烟稠密的市场,具备了城市的雏形。
自范蠡主持修建“越城”起,秦汉两代皆有所建树,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政治、经济的南移,尤其是东晋建都之后,夫子庙地区成为中华政治、文化的中心。
两千余年的历史沉淀,使得夫子庙拥有的文化得天独厚。
1984年以来国家旅游局和南京市人民政府对秦淮风光带进行了大力整修,恢复了明末清初的江南街市商肆风貌。
经过长期的建设与发展,如今的夫子庙地区已经成为了集建筑、民俗、饮食、商业、文化于一体的南京市重要的4A级景区。
近年来政府正在加快建设,向更高的方向努力。
2006年,政府提出了三年发展计划,进一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整合景区景点资源,塑造南京的城市特色,促进南京旅游经济的发展,提升南京的城市竞争力。
二、发展现状
夫子庙景区位于南京主城闹市之中,既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又是百姓日常安居地。
景区中商、游、居已经形成了长期融合的局面,也成为了景区不可替代的特色。
穿插于景区中的街巷开发成的新老商业街,尤其是夫子庙古建筑群一带,已经形成了有景点即见店铺的局面。
商业街有两大特点:一是普通商品店与旅游商品店夹杂,并以销售服饰的普通商铺为主,旅游商品店仅为一些南京特色小吃店、南京土特产店、其他旅游品纪念店,数量上不足普通商铺的三分之一;二是这类商业街也是景区的一部分,其顾客群既有旅游者,又有当地百姓。
旅游商品较为集中的传统的老牌商业街东市和西市,位于大成殿东西两侧。
同时,景区中已经形成了几个大的专门市场,如花鸟鱼虫市场、小商品一条街、金榜日用品批发市场等。
这类市场也都位于景区之内,但顾客群为当地百姓或小商品批发者。
少数景区内的高档旅游饭店中也设有商品部,其出售的商品中有部分旅游商品,主要顾客群为消费能力较强的旅游者。
各景点内均有自己的旅游商品销售处,以出售旅游商品为主,主要顾客群为各类旅游者。
目前的夫子庙地区,除了以大成殿为中心的泮宫地区以外,还包括了秦淮一水、桥梁五道、公园两座、古城墙一段、古城堡一处、影剧院三家、博物馆两家以及步行街、停车场、广场、街心花园、旅馆、饭店、商场等多处,提供了衣食住用、观光、休闲、娱乐的全方位服务,是一处名至实归已形成一定规模且蕴有深层次开发潜力的旅游胜地。
三、发展问题及应对策略
问题一:由于客观条件限制,景区的总体规划难尽如人意
对于旅游景区来说,现实性、功利性及审美性这三者之间矛盾是永恒存在也难以调和的,过于急功近利,追求近期效益对景区的整体规划起着破坏性的影响。
夫子庙地区的景点目前处于大小商店、商场的包围之中,目之所及,商品无处不在。
如此浓厚的商业气息将人文氛围淹没不彰,将原本一历史文化为主题的景区变成了一个大购物场,降低了原有的高格调。
尤其是,商业布局与一般商业街等同,商品种类繁多,吃、穿、用无不具备,更有质量低劣的清仓物资、来历不明的水货充斥其间,将这一地区降格为品味低下的杂货摊汇集区。
问题二:场地局促,容量不足
夫子庙地区的悠久历史是其所长,同时又是制约其发展与前景的不利因素。
长期以来,一直顺其自然地发展,在功能配置上也极少从旅游需要出发,造成夫子庙地区处于围城之中。
该地区真正启动旅游开发建设还没有多少年,当地政府虽做了很多努力,但终究无法突破场地局限。
因此,包括中心广场在内的各主要通道的容量都难上规模,不利于游客从容游览、顺畅通行,更造成这一景点的规模与气势的局促。
尤其考虑的是不可避免的季节性、节假性、阵发性的客潮涌来之际,作为景点中心地带的文庙地区的旅游容量(即承载力)已达到超饱和状态,不仅严重影响了游客的观光,也对现场秩序与安全管理带来了不利。
问题三:景区内环境保护问题有待解决
任何一个景区都会着面临环境保护与游客之间的冲突问题,夫子庙也不例外。
处于繁华闹市区的夫子庙地区本身就有改善环境的必要,加上旅游者密集造成的各种人为污染,水陆两路都客观存在了一定问题。
由于情节任务繁重,清洁人员穿梭于游人之中,观光者又穿梭于清扫造成的尘雾中,这是夫子庙地区常见的一景。
策略一:将景区内历史人文资源整合,打造旅游精品
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文化载体异常丰富,有代表儒家文化的夫子庙,反映科考制度的江南贡院,表现民俗文化的秦淮饮食、秦淮歌舞、民间工艺,展现江南古建筑风貌的胡家花园、瞻园、河厅河舫,以及寓含六朝古风的文化传说。
历史典故等等。
但是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因,这些景观的分布较为分散,景点集中不到一处。
实践也证明,孤立的景点设置,形成不了“气候”,因此对旅游资源进行充分的整合,将分散景点向串联、并联,将夫子庙秦淮风光带形成统一的整体,使其脱离“点”成为“片”,再将“片”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夫子庙风光带“大旅游”的概念,充分发挥其合力,增强其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
策略二:整合投资开发经营模式
到目前为止,旅游景点特别是风景名胜景区的开发经营仍沿袭国家所有、政府经营的传统模式。
夫子庙因旅游性质不同,管辖不同,分属于不同部门开发管理。
而这种条块分割、部门垄断的体制,导致了投入资金严重不足,规划水平不高,浪费了资源,制约夫子庙风光带的发展。
因此建议在坚持资源国家所有、永续利用的前提下,经政府统一规划,将开发权、经营权、所有权相剥离,依靠社会力量,使投资者依法有偿取得一定期限的开发建设权、经营管理权、经济效益权,逐步形成“国家所有、政府监管、企业经营”的管理体制,促进资源优化组合,使夫子庙秦淮风光带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上达到完善统一。
策略三:加强宣传促销,提升旅游形象
宣传促销讲究因时、因地、因人,针对不同的客源市场,可以采用不同的促销策略。
对于长三角和江浙一带的游客,可以开展区域内城市的旅游合作,共同策划大型的城际旅游促销活动;对于北京、广东等远程市场,要强调自身的旅游资源特色;对于海外游客,则强调夫子庙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同时,还可以选择一两位有影响力的演艺界或体育界人士作为夫子庙的形象大使等等。
策略四:积极保护环境,营造优雅旅游氛围
夫子庙景区内的环境保护问题是件亟待解决的事。
可以通过宣传标语等提醒游客注意自己的举止言行;同时也可以增设垃圾箱,降低游客乱丢垃圾的机会;可以制定相关的法规、制度,强制性地规定执行,违反者处以罚款等等。
参考文献:
[1]周钟萍.浅谈文化因素与旅游商品策划——以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景为例[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01)
[2]伍乐朗.南京夫子庙地区旅游资源考察[J].现代南京城市研究,2001,(01)
[3]张开荣,王小峰.南京夫子庙旅游资源整合[J].现代城市研究,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