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网上作业及问题详解[1176]《药物毒理学》
西南大学18年12月药物毒理学【1176】大作业答案

(4)其它:新药研制过程中,工艺路线尚未定型时,对产品除了理化性质分析外,还可通过LD50值的比较,观察生物效应的显著差异,以明确试验产品的质量。此外,复方制剂新药研究时,用以判断配伍后与单药应用的毒性大小。
(4)海因茨体溶血性贫血 海因茨体(Heinz body)是红细胸中一种含有变性Hb(可能是硫血红蛋白)的黑色、高折光性的颗粒,位于细胞膜上或膜内附近,通过共价键(可能是二硫化物共价键)与红细胞膜的内表面相连接。结果使细胞形状和渗透压发生改变,导致提前被脾脏的吞噬细胞或出现渗透性过高以及血管内溶血现象。硫血蛋白、海因茨体的形成以及溶血反应表示经细胞中存在持续的氧化压力,一般这三征出现之前会有瞬时MetHb血症的出现。除了苯胺、硝基苯以及它们的同系物能在许多生物体内产生海因茨体外,苯酚、1,2-丙二醇、维生素C、亚硫酸盐、重铬酸盐、砷化三氢、锑化三氢、萘、苯肼、氯酸盐等非含氮化合物也能产生海因茨体。
西南大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
类别:网教(网教/成教)专业:药学2018年12月
课程名称【编号】:药物毒理学【1176】A卷
大作业满分:100分
一、论述题(第1小题为必作题,第2~7小题选作3题)
1、试述新药临床前药物毒理学研究的内容。(40分)
2、为何现有药物毒理学评价手段尚不能完全排除新药进入临床时的风险?(20分)
3、试述新药急性毒性试验的目的和意义。
答:(1)了解新药急性毒性的强弱:新药研究早期主要用治疗指数来衡量候选化合物的安全性,治疗指数至少大于10,才有进一步作其它新药临床前研究的价值。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1167大作业答案

(一)来源:
(1)味连:rhizama captiidis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its chinese franch的干燥根茎,多年生草本,叶均基生,卵状三角,3全裂,中央裂片稍呈羽状深裂,边缘有锐锯齿。二歧或多歧聚伞花序,萼片5,窄卵形,花瓣线形,雄蕊多数,与花瓣等长,心皮8-12,离生,蓇葖果具柄。
云连:皮层及髓部均无石细胞
(2)粉末
黄连:①石细胞类方形或圆形25-105μm壁孔明显。
②中柱鞘纤维纺锤形或成梭形,135-185μm,直径27-37μm,壁较厚,有孔沟;
③木纤维较细长,直径10-13μm,壁较厚,有点状纹孔;
④鳞叶表皮细胞淡黄绿色,长方形,壁微波状弯曲;
⑤导管直径较小,具孔纹或网纹;
⑥木薄壁细胞类长方形,壁稍厚,有壁孔。
9.请从性状特征上区别花鹿茸与马鹿茸。
花鹿茸:呈圆柱状分枝,具有一个分枝者习称"二杠”,主枝习称"大挺”,外皮红棕色或棕色,多光润,密被细茸毛,锯口面白色,有致密的蜂窝状小孔,外围无骨质。具2个侧枝称"三岔”,三个侧枝(四岔),其形较二杠为细,略呈弓形,侧枝较长,皮红黄色,茸毛较稀而粗;气微腥,味微咸。
马鹿茸:较花鹿茸粗大,分枝较多,侧枝一个者习称"单门”;二个者习称"莲花”;三个者习称"三岔”;四个者习称"四岔”。花鹿茸切片"蛋黄片”中央有蜂窝状纹理,淡黄白色,质柔韧。马鹿茸切片"血片”中央呈红棕色
10.石膏具有怎样的性状特征?
鉴别石膏从性状上来说,石膏为纤维状的集合体,全体类白色,条痕白色。体重,质软,手捻能碎,易纵向断裂,纵断面具绢丝样光泽。并可见纤维状纹理。
1176药物毒理学在线作业答案

1、哌醋甲酯可引起肝细胞的1. E. 广泛性坏死2.灶状坏死3.炎症4.带状坏死2、理化或生物物质对机体产生的任何有毒作用指1.毒素2.有毒3.毒物4.毒性3、肾上腺皮质激素对肺的毒性作用可导致1.肺栓塞2.肺癌3.肺炎4.肺纤维化4、氟烷可导致1.类系统性红斑狼疮2.免疫性溶血3.免疫性肝炎4.荨麻疹5、“氧化性”药物非那西汀可引起1.贫血2.高铁血红蛋白血症3.氧化性溶血4.白血病6、短期用药后常见的肝毒性是1.肝癌2.肝硬化3.脂肪变性4.肝炎7、药物对肝脏毒性作用的主要靶点是1.肝细胞2.库普弗细胞3.皮细胞4.星行细胞8、药物对肝脏毒性作用的最初靶位是1.区带22.区带13.区带34.中央静脉9、研究药物过敏性最理想的动物是1.豚鼠2.小鼠3.家兔4.大鼠10、典型的自身免疫综合征是1.免疫性肝炎2.免疫性溶血3.荨麻疹4.类系统性红斑狼疮11、药物对肾脏最常见的毒性反应是1.急性肾功能衰竭2.慢性肾功能衰竭3.急性肾小球肾炎4.慢性肾小球肾炎12、甲基多巴免疫系统的靶位是1.红细胞2.白细胞和血小板3.红细胞和血小板4.白细胞13、肾脏毒性最大的氨基苷类抗生素是1.链霉素2.庆大霉素3.卡那霉素4.新霉素14、链霉素和异烟肼合用治疗结核病时可导致1.过敏性肺炎2.肺纤维化3.红斑狼疮样肺炎4.间质性肺炎15、肝脏毒性的早期事件为1.质网肿胀2.线粒体形态改变3.质膜起泡4.溶酶体增多16、碳酸锂可使甲状腺激素的释放1.增加2.不变3.减少4.增加或不变17、氯丙嗪对垂体的毒性作用可导致生长素分泌1.减少2.不变3.增加4.减少或不变18、毒物最有效的排泄器官是1.肺脏2.肾脏3.乳腺4.肝脏19、乙醇对肝脏的毒性作用主要可引起1. C. 大泡性脂肪肝2.肝炎3.肝硬化4.肝癌20、有机磷酸酯类对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主要损害1.髓鞘2.神经元B.CD.3.神经递质4.轴索21、氯丙嗪对垂体的毒性作用可导致催乳素分泌1.增加2.减少3.不变4.增加或不变22、链脲佐菌素可导致1.糖尿病2.睾丸萎缩3.甲状腺增生4.肾上腺萎缩23、有机磷酸酯类对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可导致1.能量需求障碍2.返死式神经病3.神经元损害4.神经递质释放减少24、对乙酰氨基酚引起肝坏死,仅特征性地损害1.区带22.中央静脉3.区带14.区带325、使用对乙酰氨基酚3年以上,可导致不可逆的1.慢性肾功能衰竭2.镇痛剂肾病3.肾间质性肾炎4.急性肾小球肾炎26、气体产生毒性作用的吸收部位是1.皮下2.肺泡3.皮肤4.胃肠道27、糖皮质激素对肾上腺的毒性作用导致肾上腺1.嗜铬细胞瘤2.萎缩3.增生4.坏死28、对乙酰氨基酚产生肾毒性的原因主要通过1.γ-氨基丁酸转移酶2.谷胱甘肽S-转移酶3.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4.碱性磷酸酶29、青霉素的毒性作用主要是通过1. F. Ⅳ型变态反应2.Ⅱ型变态反应3.Ⅰ型变态反应4.Ⅲ型变态反应30、双氯苯二氯乙烷对肾上腺的毒性作用导致肾上腺1. B. 坏死2.嗜铬细胞瘤3.萎缩4.增生31、多柔比星对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可导致1.返死式神经病2.髓鞘水肿3.神经元损害4.能量需求障碍32、游离胆红素过高可导致新生儿、早产儿1.肝性脑病2.核黄疸3.脑炎4.癫痫33、胺碘酮对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可导致1.神经元损害2.髓鞘水肿3.轴索变性和脱髓鞘4.返死式神经病34、肝细胞被损伤后,溶酶体数量和体积常会1.增加2.不变3.减少4.可能增加可能减少35、肾脏毒性最小的氨基苷类抗生素是1. D. 庆大霉素2.奈替米星3.新霉素4.链霉素36、甲巯咪唑可使甲状腺激素的释放1.不变2.增加3.减少4.增加或不变37、苯巴比妥对肺的毒性作用可导致1.肺炎2.肺癌3.肺栓塞4.肺纤维化38、通常仅直接考虑药物毒性的结果,为药物安全性评价和其他常规需要提供毒理1. A. 描述性毒理学2.机制毒理学3.应用毒理学4.临床毒理学39、产生氧化溶血毒性药物的共性是产生1.热休克蛋白2.硫血红素珠蛋白3.球蛋白4.白蛋白40、使用雄激素类药物可导致睾丸1.坏死2.增生3.癌变4.萎缩41、治疗指数参考答案:通常将药物实验动物的LD50和半数有效量ED50的比值称为治疗指数,用以表示药物的安全性。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1170药事法规大作业答案

3、药品价格由价格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定价权限和范围所制定的价格。既要服从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同时也要受到法律和道德规范的制约
4、该产品的包装不合要求,药品包装应有药品标签,包括内标签和外标签,标签文字应标准,印刷应清晰,内标签应包含药品通用名,规格,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生产日期,产品批号,有效期,生产企业等内容。
检查中还发现,该门诊部给糖尿病患者开的中草药煎剂,包装袋上除了打有"韩药液"3个繁体中文字外,其他均为韩文。而同时,该广告也未经批准。
答:该案例中存在以下问题
1.药品广告也属于广告的一种,凡利用各种媒介或者形式发布的广告含有药品名称、药品适应症(功能主治)或者与药品有关的其他内容,它还应具有,真实性;合法性,科学性
接到投诉信后,浙江省工商局非常重视,当天便会同杭州市工商局和上城工商分局,赶赴位于杭州市万松岭路的"中亚疑难病研究所".在检查中,工商执法人员发现这家研究所原来没有几个人,而是每月从外地请一帮"专家",大做一通广告,5月是"糖尿病专科",6月就变成"肾病专科"了.研究所的负责人还不无自豪地告诉媒体的记者说,每期10天左右的专科开张时,每天至少有50人前来就诊,按每人配500元的药计算,一期至少收入25万元。
对这些行为应;1行政处罚2依法予以取缔3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4罚款、处罚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货值金额2-5倍罚款,
6.案情简介:某个体诊所购进一批药品,没有按规定将该批药品进行记录。当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2002年11月例行检查时发现该批药品没有购进记录,该诊所负责人称还没有来得及记录,表示马上补记。从进货单据所载的日期看,该批药品已购进两个月。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网上作业及答案[1176]《药物毒理学》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网上作业及答案[1176]《药物毒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ddac2e44a6c30c2259019ef0.png)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网上作业及答案[1176]《药物毒理学》1、哌醋甲酯可引起肝细胞的. E. 广泛性坏死.灶状坏死.炎症.带状坏死2、理化或生物物质对机体产生的任何有毒作用指.毒素.有毒.毒物.毒性3、肾上腺皮质激素对肺的毒性作用可导致.肺栓塞.肺癌.肺炎.肺纤维化4、氟烷可导致.类系统性红斑狼疮.免疫性溶血.免疫性肝炎.荨麻疹5、“氧化性”药物非那西汀可引起.贫血.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氧化性溶血.白血病6、短期用药后常见的肝毒性是.肝癌.肝硬化.脂肪变性.肝炎7、药物对肝脏毒性作用的主要靶点是.肝细胞.库普弗细胞.内皮细胞.星行细胞8、药物对肝脏毒性作用的最初靶位是.区带2.区带1.区带3.中央静脉9、研究药物过敏性最理想的动物是.豚鼠.小鼠.家兔.大鼠10、典型的自身免疫综合征是.免疫性肝炎.免疫性溶血.荨麻疹.类系统性红斑狼疮11、药物对肾脏最常见的毒性反应是.急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12、甲基多巴免疫系统的靶位是.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和血小板.白细胞13、肾脏毒性最大的氨基苷类抗生素是.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14、链霉素和异烟肼合用治疗结核病时可导致.过敏性肺炎.肺纤维化.红斑狼疮样肺炎.间质性肺炎15、肝脏毒性的早期事件为.内质网肿胀.线粒体形态改变.质膜起泡.溶酶体增多16、碳酸锂可使甲状腺激素的释放.增加.不变.减少.增加或不变17、氯丙嗪对垂体的毒性作用可导致生长素分泌.减少.不变.增加.减少或不变18、毒物最有效的排泄器官是.肺脏.肾脏.乳腺.肝脏19、乙醇对肝脏的毒性作用主要可引起. C. 大泡性脂肪肝.肝炎.肝硬化.肝癌20、有机磷酸酯类对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主要损害.髓鞘.神经元B.CD..神经递质.轴索21、氯丙嗪对垂体的毒性作用可导致催乳素分泌.增加.减少.不变.增加或不变22、链脲佐菌素可导致.糖尿病.睾丸萎缩.甲状腺增生.肾上腺萎缩23、有机磷酸酯类对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可导致.能量需求障碍.返死式神经病.神经元损害.神经递质释放减少24、对乙酰氨基酚引起肝坏死,仅特征性地损害.区带2.中央静脉.区带1.区带325、使用对乙酰氨基酚3年以上,可导致不可逆的.慢性肾功能衰竭.镇痛剂肾病.肾间质性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26、气体产生毒性作用的吸收部位是.皮下.肺泡.皮肤.胃肠道27、糖皮质激素对肾上腺的毒性作用导致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萎缩.增生.坏死28、对乙酰氨基酚产生肾毒性的原因主要通过.γ-氨基丁酸转移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碱性磷酸酶29、青霉素的毒性作用主要是通过. F. Ⅳ型变态反应.Ⅱ型变态反应.Ⅰ型变态反应.Ⅲ型变态反应30、双氯苯二氯乙烷对肾上腺的毒性作用导致肾上腺. B. 坏死.嗜铬细胞瘤.萎缩.增生31、多柔比星对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可导致.返死式神经病.髓鞘水肿.神经元损害.能量需求障碍32、游离胆红素过高可导致新生儿、早产儿.肝性脑病.核黄疸.脑炎.癫痫33、胺碘酮对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可导致.神经元损害.髓鞘水肿.轴索变性和脱髓鞘.返死式神经病34、肝细胞被损伤后,溶酶体数量和体积常会.增加.不变.减少.可能增加可能减少35、肾脏毒性最小的氨基苷类抗生素是. D. 庆大霉素.奈替米星.新霉素.链霉素36、甲巯咪唑可使甲状腺激素的释放.不变.增加.减少.增加或不变37、苯巴比妥对肺的毒性作用可导致.肺炎.肺癌.肺栓塞.肺纤维化38、通常仅直接考虑药物毒性的结果,为药物安全性评价和其他常规需要提供毒理学. A. 描述性毒理学.机制毒理学.应用毒理学.临床毒理学39、产生氧化溶血毒性药物的共性是产生.热休克蛋白.硫血红素珠蛋白.球蛋白.白蛋白40、使用雄激素类药物可导致睾丸.坏死.增生.癌变.萎缩主观题41、治疗指数参考答案:通常将药物实验动物的LD50和半数有效量ED50的比值称为治疗指数,用以表示药物的安全性。
1176药物毒理学试卷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类别:网教专业:药学 2016 年 12 月课程名称【编号】:药物毒理学【1176】 A卷大作业满分:100 分一、论述题(第1小题为必作题,第2~7小题选作3题)1、试述新药临床前安全性评价的内容。
(40分)2、试述新药安全性评价的局限性。
(20分)3、试述新药急性毒性试验的目的和意义。
(20分)4、如何正确理解药物和毒物的辩证关系?(20分)5、从药物毒理学角度论述药物对血红蛋白的影响。
(20分)6、试述微生物回复突变试验在药物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20分)7、试述常见具有肾脏毒性的药物。
(20分)1、试述新药临床前安全性评价的内容。
答:新药临床前安全性评价的内容分为两大类,—是一般毒性试验,二是特殊毒性试验。
所谓特殊毒性试验,是指以观察和测定新药能否会引起某种或某些特定的毒性反应为目的而设计的毒性试验,即此类毒件试验观测的毒性指标是明确的。
广义的特殊毒性试验包含的面比较广。
如遗传毒性试验、生殖毒性试验、依赖性毒性试验、过敏性试验、局部刺激性试验、免疫毒性试验、光敏试验、眼毒试验、耳毒试验及致癌试验等,而狭义的特殊毒性主要是指遗传毒性、生殖毒性和致癌性,即—般常说的“三致”试验。
所谓一般毒性试验,是指那些不以观察和测定某种特定的毒性反应为目的而设计的毒性试验,这意味着观测的毒性指标具有广谱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包括生理学、血液学、血液生化及病理形态学等多方面的综合性指标。
如用不同种属的动物及不同给药途径进行的急性毒性试验、反复多次给药的长期毒性试验。
一般药理学试验,是观察新药在一定的剂量条件下,除了主要药效学以外的对机体各系统的影响,国外称为安全性药理试验,理所当然的属于安全性研究的内容,我们国家的新药审评办法,对一般药理试验的要求比较简单,仅要求观察药物对神经、心血管及呼吸系统的影响,而且各系统的试验观察指标也很有限。
另外,除了一般常用的口服、肌内注射、皮下注射、静脉注射途径外,新开发的结药途径及其剂型,其安全性试验的内容,陈了一般性的要求外,尚应根据其具体特点设计能说明问题的毒性试验。
(1176)《药物毒理学》西南大学21年6月限时资料

西南大学培训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道题2.0分,共30.0分)1.多柔比星对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可导致()A.能量需求障碍B.返死式神经病C.神经元损害D.髓鞘水肿E.神经递质释放减少2.下列通过作用于纺锤体而影响有丝分裂的药物是()A.氟尿嘧啶B.氮芥C.阿糖胞苷D.巯嘌呤E.秋水仙碱3.致畸指数是指()A.LD50/ED50B.LD1/ED95C.LD50/最小致畸剂量D.LD50/50%致畸剂量E.LD50/95%致畸剂量4.肺和皮肤缺乏水解该药的酶()A.胺碘酮B.白消安C.丝裂霉素CD.博来霉素E.青霉素5.除追加、补充的安全药理学,其他相关研究指()A.受试物对神经、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深入研究B.潜在依赖性,骨骼肌、免疫功能等方面的影响C.在核心组合试验中未观察的泌尿系统等研究D.研究受试物对重要生命功能的影响E.观察毎日食量多少6.药物对肝脏毒性作用的主要靶点是()A.内皮细胞B.肝细胞C.库普弗细胞D.星行细胞E.内皮细胞和肝细胞7.药物致肾损伤的最常见部位是()A.肾小球B.近端小管C.远端小管D.集合管E.肾间质8.药物引起受试实验动物全部死亡的最低剂量或浓度是()A.绝对致死剂量B.半数致死剂量C.最小致死剂量D.最大非致死剂量E.安全范围9.关于强心苷中毒机制的描述正确的是()A.中毒时细胞内钙离子浓度降低B.中毒时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高C.中毒时细胞内钠离子浓度降低D.中毒时细胞内钾离子浓度增高E.中毒时细胞Na+-K+-ATP酶活性增强10.皮肤刺激试验首选()A.金黄仓鼠B.小鼠C.家兔D.豚鼠E.大鼠11.很可能不致癌的药物()A.环磷酰胺B.地西泮C.青霉素D.齐多夫定E.顺铂12.青霉素所致的变异性接触性皮炎()A.I型超敏反应B.II型超敏反应C.III型超敏反应D.IV型超敏反应E.V型超敏反应13.脑电图描记仪将脑微弱的生物电放大记录成为一种曲线图()A.肌电图B.脑电图C.膜片钳技术D.大脑诱发电位E.神经化学14.应用糖皮质激素诱发或加重感染的机制是()A.导致了免疫应答过强B.导致了免疫抑制C.干扰了免疫细胞的发育D.活化了补体E.增强了对抗原的处理和递呈能力15.关于药物引起血小板减少症的描述,正确的是()A.药物可通过抑制骨髓中生成血小板的巨核细胞引起血小板减少症B.免疫抑制剂不具有抑制巨核细胞的作用,因此不能引起血小板减少症C.抗病毒药物具有抑制巨核细胞的作用,但不能引起血小板减少症D.促使外周血中血小板破坏增加的药物不能引起血小板减少症E.药物引起血小板减少症不涉及免疫机制和阻断受体机制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道题4.0分,共12.0分) 1.药物可通过影响下列哪些过程而引起甲状腺功能异常()A.影响甲状腺摄取碘B.影响甲状腺素的合成与释放C.影响甲状腺素的代谢与转运D.损伤甲状腺细胞E.产生自身抗体2.下列关于肝脏易受药物损伤的原因,描述正确的是()A.肝脏接受双重血供B.肝脏代谢能力强大C.肝脏具有胆汁分泌功能D.肝脏对药物总是具有解毒功能E.药物代谢的肝肠循环3.关于药物依赖性,下列哪项表述是不正确的()A.用药者采用自身给药形式B.强迫性地要连续或定期使用具有依赖特性的药物C.药物依赖性仅表现为戒断症状D.使人产生一种愉快满足或欣快的感觉E.药物依赖性亦称生理依赖性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道题2.0分,共20.0分)1.氯丙嗪引起的过敏性肝炎属于胆汁淤积型。
2017年12月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大作业答案-1176药物毒理学

1176药物毒理学一、论述题(第1小题为必作题,第2~7小题选作3题)1、试述新药临床前安全性评价的内容。
(40分)答:新药临床前安全性评价的内容分为两大类,一是一般毒性试验,二是特殊毒性试验。
所谓特殊毒性试验,是指以观察和测定新药能否会引起某种或某些特定的毒性反应为目的而设计的毒性试验,即此类毒件试验观测的毒性指标是明确的。
广义的特殊毒性试验包含的面比较广。
如遗传毒性试验、生殖毒性试验、依赖性毒性试验、过敏性试验、局部刺激性试验、免疫毒性试验、光敏试验、眼毒试验、耳毒试验及致癌试验等,而狭义的特殊毒性主要是指遗传毒性、生殖毒性和致癌性,即一般常说的“三致”试验。
所谓一般毒性试验,是指那些不以观察和测定某种特定的毒性反应为目的而设计的毒性试验,这意味着观测的毒性指标具有广谱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包括生理学、血液学、血液生化及病理形态学等多方面的综合性指标。
如用不同种属的动物及不同给药途径进行的急性毒性试验、反复多次给药的长期毒性试验。
一般药理学试验,是观察新药在一定的剂量条件下,除了主要药效学以外的对机体各系统的影响,国外称为安全性药理试验,理所当然的术语安全性研究的内容,我们国家的新药审评办法,对一般药理试验的要求比较简单,仅要求观察药物对神经、心血管及呼吸系统的影响,而且各系统的试验观察指标也很有限。
另外,除了一般常用的口服、肌内注射、皮下注射、静脉注射途径外,新开发的结药途径及其剂型,其安全性试验的内容,除了一般性的要求外,尚应根据其具体特点设计能说明问题的毒性试验。
2、试述新药安全性评价的局限性。
(20分)临床前毒理学评价的基本手段是动物试验,动物实验的第一个局限是而动物由于缺乏第二信号系统,不能象人一样能述说主观感觉性质的毒性反应,如疼痛、腹胀、视物不清、头晕、头昏、耳鸣、疲乏等,这些反应在动物上是难于发现或者是不可能发现的。
另外,由于生物进化上的差异,致使有的反应只出现于人.有的则只出现于动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哌醋甲酯可引起肝细胞的. E. 广泛性坏死.灶状坏死.炎症.带状坏死2、理化或生物物质对机体产生的任何有毒作用指.毒素.有毒.毒物.毒性3、肾上腺皮质激素对肺的毒性作用可导致.肺栓塞.肺癌.肺炎.肺纤维化4、氟烷可导致.类系统性红斑狼疮.免疫性溶血.免疫性肝炎.荨麻疹5、“氧化性”药物非那西汀可引起.贫血.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氧化性溶血.白血病6、短期用药后常见的肝毒性是.肝癌.肝硬化.脂肪变性.肝炎7、药物对肝脏毒性作用的主要靶点是.肝细胞.库普弗细胞.皮细胞.星行细胞8、药物对肝脏毒性作用的最初靶位是.区带2.区带1.区带3.中央静脉9、研究药物过敏性最理想的动物是.豚鼠.小鼠.家兔.大鼠10、典型的自身免疫综合征是.免疫性肝炎.免疫性溶血.荨麻疹.类系统性红斑狼疮11、药物对肾脏最常见的毒性反应是.急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12、甲基多巴免疫系统的靶位是.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和血小板.白细胞13、肾脏毒性最大的氨基苷类抗生素是.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14、链霉素和异烟肼合用治疗结核病时可导致.过敏性肺炎.肺纤维化.红斑狼疮样肺炎.间质性肺炎15、肝脏毒性的早期事件为.质网肿胀.线粒体形态改变.质膜起泡.溶酶体增多16、碳酸锂可使甲状腺激素的释放.增加.不变.减少.增加或不变17、氯丙嗪对垂体的毒性作用可导致生长素分泌.减少.不变.增加.减少或不变18、毒物最有效的排泄器官是.肺脏.肾脏.乳腺.肝脏19、乙醇对肝脏的毒性作用主要可引起. C. 大泡性脂肪肝.肝炎.肝硬化.肝癌20、有机磷酸酯类对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主要损害.髓鞘.神经元B.CD..神经递质.轴索21、氯丙嗪对垂体的毒性作用可导致催乳素分泌.增加.减少.不变.增加或不变22、链脲佐菌素可导致.糖尿病.睾丸萎缩.甲状腺增生.肾上腺萎缩23、有机磷酸酯类对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可导致.能量需求障碍.返死式神经病.神经元损害.神经递质释放减少24、对乙酰氨基酚引起肝坏死,仅特征性地损害.区带2.中央静脉.区带1.区带325、使用对乙酰氨基酚3年以上,可导致不可逆的.慢性肾功能衰竭.镇痛剂肾病.肾间质性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26、气体产生毒性作用的吸收部位是.皮下.肺泡.皮肤.胃肠道27、糖皮质激素对肾上腺的毒性作用导致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萎缩.增生.坏死28、对乙酰氨基酚产生肾毒性的原因主要通过.γ-氨基丁酸转移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碱性磷酸酶29、青霉素的毒性作用主要是通过. F. Ⅳ型变态反应.Ⅱ型变态反应.Ⅰ型变态反应.Ⅲ型变态反应30、双氯苯二氯乙烷对肾上腺的毒性作用导致肾上腺. B. 坏死.嗜铬细胞瘤.萎缩.增生31、多柔比星对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可导致.返死式神经病.髓鞘水肿.神经元损害.能量需求障碍32、游离胆红素过高可导致新生儿、早产儿.肝性脑病.核黄疸.脑炎.癫痫33、胺碘酮对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可导致.神经元损害.髓鞘水肿.轴索变性和脱髓鞘.返死式神经病34、肝细胞被损伤后,溶酶体数量和体积常会.增加.不变.减少.可能增加可能减少35、肾脏毒性最小的氨基苷类抗生素是. D. 庆大霉素.奈替米星.新霉素.链霉素36、甲巯咪唑可使甲状腺激素的释放.不变.增加.减少.增加或不变37、苯巴比妥对肺的毒性作用可导致.肺炎.肺癌.肺栓塞.肺纤维化38、通常仅直接考虑药物毒性的结果,为药物安全性评价和其他常规需要提供毒理学. A. 描述性毒理学.机制毒理学.应用毒理学.临床毒理学39、产生氧化溶血毒性药物的共性是产生.热休克蛋白.硫血红素珠蛋白.球蛋白.白蛋白40、使用雄激素类药物可导致睾丸.坏死.增生.癌变.萎缩主观题41、治疗指数参考答案:通常将药物实验动物的LD50和半数有效量ED50的比值称为治疗指数,用以表示药物的安全性。
42、全身毒性参考答案:药物被吸收进入循环分布于全身产生效应。
43、安全药理学参考答案:研究药物治疗围或治疗围以上剂量时,潜在不期望出现的对生理功能的不良反应。
44、化学源性低氧症参考答案:由于药物等化学物质的各种机制,使得血液循环供应外周组织供氧不足。
45、特殊毒性试验药物有一些毒性反应,常常只在经过较长的潜伏期以后或在特殊的条件下,才会暴露出来,其发生难以弥补,这就是致癌性、生殖毒性(致畸性)、致突变性与依赖性,这几种毒性的试验通常被称46、致畸性参考答案:指胚胎在器官发生期给予某种药物后,引起的永久性结构或功能畸形,称为致畸性。
47、毒素参考答案:一般指天然存在的毒性物质。
48、毒性反应参考答案:指在剂量过大或药物在体蓄积过多时,对用药者靶组织发生的危害性反应。
49、毒代动力学参考答案:它是运用药代动力学的原理和研究方法,探讨药物毒性作用发生和发展规律的一门新兴学科。
通过在毒理学研究中根据产生毒性作用的剂量,获得药物的基本药代动力学参数,定性定量地研究实验泄随时间的动态变化规律与特点。
50、量效关系参考答案:药物的毒性效应在一定的围成比例,称为量效关系。
51、急性毒性试验参考答案:指机体一日一次或多次接触药物产生毒性反应,甚至引起死亡。
52、毒物参考答案:指人工制造的毒性物质,广义上可包括药物。
53、局部毒性作用参考答案:药物仅在首次接触的局部产生毒性效应。
54、最大无作用剂量参考答案:也称为未观察到作用剂量,亦称为未观察到损害作用剂量,指外源化学物在一定时间按一定方式或水平,用最灵敏的试验方法和观察指标,未能观察到对机体造成任何损害作用或使机体出现异常反55、半数致死量指能引起50%的动物或实验标本产生死亡的浓度或剂量。
56、毒性参考答案:指理化或生物物质对机体产生的任何有毒作用。
57、有毒参考答案:指具有产生一种未预料到或有害于健康作用的特征。
58、一般毒理学参考答案:是对主要药效学作用以外进行的广泛的药理学研究,包括次要药效学和安全药理学。
59、药物毒理学参考答案:是一门关于研究药物对机体有害作用的科学。
60、从药物毒理学角度论述药物对血红蛋白的影响。
参考答案:答:(1)碳氧血红蛋白的形成一氧化碳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后,与Hb结合成碳氧血红蛋白,CO 力大300倍;而且在碳氧血红蛋白存在时,又能阻碍氧合血红蛋白的离解,加深组织缺氧。
高浓度酶的二价铁结合,使细胞呼吸受到抑制,所以CO对全身组织均有毒性作用,可导致贫血性组织缺(2)高铁血红蛋白的形成 Hb中的铁离子可发生化学氧化,失去一个电子从二价变为三价,结这种带三价铁的Hb称为高铁血红蛋白(MetHb)。
Hb分子中一个或多个血红素被氧化后,将影响即降低血氧容量又将氧结合曲线左移。
因此,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可能是导致另一种贫血性组织缺氧(3)硫血红蛋白的形成硫血红蛋白是一种异常的血色素,在下列三种情况下出现的异常色素:化性药物,如非那西丁,氯酸盐以及萘等;先天性缺乏G6PD的人,摄入某些药物或化学物质,如在异常Hb(如HbM或H)。
可以断定,这三种情况不可能是通过同一机理产生硫血红蛋白的。
红细际上它在体的浓度从没有达到危及生命的程度。
这可能是自我限制的原因,通过红细胞生成作用,所代替。
(4)海因茨体溶血性贫血海因茨体(Heinz body)是红细胸中一种含有变性Hb(可能是硫血红位于细胞膜上或膜附近,通过共价键(可能是二硫化物共价键)与红细胞膜的表面相连接。
结果使提前被脾脏的吞噬细胞或出现渗透性过高以及血管溶血现象。
硫血蛋白、海因茨体的形成以及溶血压力,一般这三征出现之前会有瞬时MetHb血症的出现。
除了苯胺、硝基苯以及它们的同系物能在1,2-丙二醇、维生素C、亚硫酸盐、重铬酸盐、砷化三氢、锑化三氢、萘、苯肼、氯酸盐等非含61、试述药物对肝损伤的类型。
参考答案:62、试述药物毒代动力学考虑的一般原则。
答:(1)药物毒代动力学与药代动力学研究一样,要求建立专属性好,灵敏度高的血药浓度测应照药代动力学有关技术要求进行。
(2)用临床和动物毒性研究的相同给药途径和药物剂型,以便比较不同种属动物的药物全身暴大、中、小三种剂量组。
对所用剂量出现非线性动力学时,应注意分析剂量,暴露与毒性之间的关(3)应有适宜的动物数。
(4)测定目标物可以是原形药物也可以是活性代谢物。
当一种药物代谢成数种活性代谢物时,组织或靶组织反应时,应主要测定代谢物的浓度。
(5)暴露主要以血浆或血清或全血中药物或代谢物AUC表示,全身暴露反映药物浓度和体药(6)研究开始前,必须弄清药物的纯度,熟悉它的毒性和毒理作用特点及有关的理化特征,如物性和生物化学的稳定性等。
63、试述新药安全性评价的局限性。
参考答案:64、试述常见具有肾脏毒性的药物。
参考答案:65、如何正确理解药物和毒物的辩证关系?参考答案:答:(1)从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来看待药物毒理学的意义,涉及药品的特殊性药品与人临床剂量下无毒或毒性很小,对保证患者的安全有重大意义。
(2)从经济学角度考虑药物毒理学研究的意义如果新产品开发早期的药物毒理学研究不能则会对新产品的进一步开发研究带来不良影响甚至是严重的后果。
例如:抗病毒化合物阿尿苷(f观点一:在获得一定的药理及毒理学动物实验资料后,便尽早地过渡到临床,将动物实验与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可以相互支持,彼此印证,给新药研究者提供决策依据。
观点二:在待选新药确定之前,广泛地开展化合物的毒理学筛选。
它的依据是一个药物的毒特定的部分,通过筛选,可以找到一定的规律,即毒性作用的构效关系的比较,有助于通过化学手去除药物的毒性作用。
66、试述肾脏易受外源性化学物质损害的原因。
参考答案:答:(1)肾脏的血流十分丰富,在体循环的任何药物或毒物都会很快、并且以较高的量到达肾量的1/4,流经肾小球的血浆约有1/3被滤过。
(2)经肾小球滤过的药物,在肾小管中被浓缩.因此某种药物在血浆中的浓度是无毒的.随着成有毒,从而引起肾损害,(3)某些原来可溶性的药物或毒物,随着PH值的改变,可在变酸的小管中沉淀并阻塞正常尿就是典型的例子;(4)多数物质经肾脏的代谢毒性下降.但也有些物质在肾脏代谢后活化使毒性反而增加。
如某氨基酚在肾脏中可能被代谢转化,经脱乙酰反应形成对氨基酚,大量对乙酰氨基酚进入机体时,可(5)药物对肾脏除了可造成直接损害外,还可造成间接的损害。
如去甲肾上腺素,用药剂量过大肾血流量严重减少,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出现少尿、无尿和能实质损伤。
67、试述新药急性毒性试验的目的和意义。
参考答案:答:(1)了解新药急性毒性的强弱:新药研究早期主要用治疗指数来衡量候选化合物的安全一步作其它新药临床前研究的价值。
(2)为长期毒性和特殊毒性试验的剂量设置提供依据:一般而言,长期毒性和特殊毒性试验的依据而设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