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教案
2024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第四单元 综合性学习 走进小说天地

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设计说明通过以往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分析小说的能力,结合名著阅读篇目《西游记》《水浒传》等,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同学们在熟悉的名著中,了解小说人物的丰富性,并掌握一些小说的答题技巧,从而让学生在小说的阅读中感受小说的魅力,陶冶性情,净化心灵。
学习目标1.通过“小说故事会”“小说人物大家谈”等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小说的兴趣,体会小说巧妙的构思,拓宽阅读视野。
2.能复述小说情节,介绍小说人物,叙述自己的读书经历和感受。
3.以多种方式交流阅读小说的心得体会,提高阅读水平,陶冶高尚情操。
教学重难点1.回顾阅读过的小说,梳理精彩的情节,体会小说巧妙的构思。
2.选择典型的形象,感受鲜明的人物特征。
3.走进作品,与小说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思考小说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尝试进行再次创作。
教学方法诵读法迁移训练法实践法资源与工具(一)资源《西游记》《水浒传》《儒林外史》。
(二)工具1.数字资源包、学习成果上传和互动的平台。
2.图书馆资源、网络搜索工具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学习情境“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是冰心老人有关读书的经验总结。
读小说是非常有益的,小说具有生动的故事、曲折的情节、鲜活的人物、多样的表现手法,就像生活的教科书,引领人们了解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获得极佳的审美体验。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小说天地,感受小说的魅力!学生活动如何理解小小说的构思它们回顾自己阅小说以塑造回顾你阅读选择一人物关系、重新设定人他的他的穿越时空对续写《我的(一)小说故事会。
1.温习小说的文体知识。
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与个人生活。
小说主人公的区分不是以着墨的多少,而是以表现小说主题为依据。
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
小说按篇幅可分:长篇、中篇、短篇及小小说。
小说的故事情节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有的还有序幕和尾声。
小说的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
《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教案(人教版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教案(人教版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1 设计思路1.1.1 通过引导学生走进小说天地,激发学生对小说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1.1.2 结合人教版必修教材,让学生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1.1.3 引导学生关注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描写等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知识点讲解2.1 小说基本概念2.1.1 小说是一种文学体裁,以塑造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描写环境为主要手段,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创作。
2.1.2 小说的人物形象包括正面人物、反面人物、配角等,是小说中作者用以表现主题的重要手段。
2.1.3 小说情节是指小说中人物的活动和事件的发展变化,是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教学内容3.1 教材分析3.1.1 人教版必修教材选入了多部经典小说,如《红楼梦》、《三国演义》等,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阅读材料。
3.1.2 通过分析教材中的小说,引导学生了解小说的基本特点,掌握小说的人物形象、情节等方面的分析方法。
3.1.3 结合教材,设计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四、教学目标4.1 知识与技能4.1.1 了解小说的基本概念,掌握小说的人物形象、情节等方面的分析方法。
4.1.2 能够分析教材中的小说,理解其深刻内涵和主题。
4.1.3 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难点5.1.1 学生对小说的人物形象、情节等方面的分析方法掌握不够扎实。
5.1.2 学生对小说的主题理解不够深入,难以把握小说的深刻内涵。
5.1.3 学生缺乏阅读小说的兴趣,阅读效果不理想。
5.2 教学重点5.2.1 引导学生掌握小说的人物形象、情节等方面的分析方法。
5.2.2 通过深入分析教材中的小说,让学生理解其深刻内涵和主题。
5.2.3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走进小说天地教学设计

篇一: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教学设计教案-教学准备1.教学目标1.从写作内容和角度入手对资料进行概括和分析。
2. 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写一篇小小说。
2.教学重点/难点概括资料,运用多种描写手法3.教学用具4.标签教学过程一、导入[设计意图:播放影视歌曲,激发兴趣,利于知识学习。
](激趣型)(一)活动前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歌《滚滚长江东逝水》;《水浒》主题歌《好汉歌》;《西游记》主题歌《敢问路在何方》;《红楼梦》主题歌《枉凝眉》,导入活动。
听着这熟悉而又激荡人心的旋律,同学们一定会情不自禁回到历史的洪流中,那一个个生动的故事,那一个个鲜活的形象,那一幅幅精彩的画面,一定使你永远难忘。
请同学们猜一猜这几首歌都与哪些小说有关?二、活动(一)难忘的小说世界【活动一:故事荟萃】小学到现在,我们每个人读过的小说都不少,大家一定有自己最难忘的小说故事和最喜欢的小说人物,而且这些故事和人物也一定会有让你难忘和喜欢的原因,那么我们就请同学来谈谈他们读小说的有趣经历和独特感受。
生1:出示一幅对联:“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聊斋志异》蒲松龄)《青凤》:荒芜的耿家大院里常出怪事,不信鬼神的耿去病决意去探个究竟。
去病与异类的青凤同坠爱河,却被青凤的叔叔──黑狐活活拆散。
一天,去病在上坟的路上救起一只被狗追逐的小狐,原来这只小狐就是他朝思暮想的青凤,自此二人恩爱相处。
又有一天,青凤的叔叔遇难,他的儿子向耿去病求助。
去病不计前嫌,慨然相助。
青凤的叔叔得救后,感谢去病的搭救之恩,成全了他与青凤的姻缘,并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生2:《爱的教育》(原名《心》)([意大利]亚米契斯)它采用日记体的形式,讲述一个叫恩利科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记录他一年之内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祖国、父母、师长、朋友的真挚的爱,有着感人肺腑的力量。
它用爱塑造人,引导我们永远保持一颗勇于进取而善良真诚的心。
《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教案设计

《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教案设计第一课时一,活动目标1,通过综合性学习感受小说魅力,了解小说的历史和对人类进步的影响.大致知道一些国内外优秀的小说作品小说作家.2,通过综合性学习继续学习提高阅读能力和收集资料的方法;突出学习过程中的探究性培养欣赏小说的能力兴趣.3,通过综合性学习提高写作水平,并能在有所遵循的基础上对小说作品展开合理的联想.使小说更具有吸引力.二,活动的准备1,广泛收集适于中学生的小说作品.把同学们读过并喜爱的小说作品集合,装订成集,必要时能用简洁的语言对熟悉的小说作品进行简单的说和介绍.2,图片准备.收集关于小说里的精彩内容插图.并和同学们展示,分享,交流.使小说内容更形象化三,活动过程.1,小说欣赏.展示资料:同学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图片以交流,分享信息,利用多媒体展示资料图片以导入情景.为同学演讲介绍自己喜爱的一篇小说.介绍小说背景,内容主题情感和关于小说作者信息.并互相交流.2,了解小说.为同学介绍著名,优秀的小说作家.讲述他们的经历,写作风格,作品思想,历史背景和代表作品.3,小说训练在掌握小说的基本写作要求和方法后,试着自己写一篇短小的小说.内容题材不限.写完后互相指导,交流.四,小结随着我们的成长,小说将永远的陪伴着我们,希望同学们以后能选择优秀的小说作品进行阅读,提高素质.好的小说作品将使我们终身收益.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大胆编创,有趣讲述,生动演绎小说的能力.2.为自己课内外阅读过的小说列序,做人物卡片或素描,建立档案等.3.口头讲述交流小说的故事情节或人物评点.活动重点:1.能用普通话复述小说,尽量做到生动有趣.2.尝试编课本剧,改写续写小说等小型文学创作.教学步骤:一,课前准备:1.将自己阅读的小说排成序列或书目.2.可以摘抄一段精彩的对白或语言;可以讲述一段故事;可以饰演素描一个人物;可以编排一段课本剧等.二,课中活动:1.故事擂台.让学生用普通话讲述已读小说的一节.仿中央电视台《电视书场》栏目.2.人物竞猜.口头描述人物的外貌,性格特征,或者根据人物的绰号,答出人物的本名.3.还原人物.学生上台表演,说台词.表达对小说人物的理解,语言的活用.4.创想情节.如:重新设计人物的经历;为小说续写情节;穿越时空对话.这项活动主要以本单元所学的或大家都熟悉的小说为主.5.个性改编.即你觉得文中哪一句话不切合实际;情节不够曲折;结局不够完美等,发表改写建议.三,活动评价:1.对所有参加活动的学生都要正面鼓励和表扬.教师要做好伯乐.激发他们参与的积极性,让他们感受参与的快乐和成功.同时侧面的领略到小说的魅力无限.2.对没有主动参加活动的同学,教师小结时可说:由于时间限制或者把他们准备的资料展示给大家,给予肯定和表扬.四,写作训练.1.寻找你身边熟悉的人物,事件,作为写作的素材.稍加虚构,用小说的笔法写人叙事.。
《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教案(人教版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教案(人教版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理解小说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把握小说的写作技巧。
2.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情节结构、环境描写等元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写作能力,能够创作出具有个性的小说作品。
二、教学内容1. 小说的基本概念和特点:通过讲解小说的发展历程,使学生了解小说的定义、分类和基本特点。
2. 小说写作技巧:介绍小说的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等技巧,引导学生掌握写作要领。
3. 小说欣赏与分析:选取经典小说作品进行分析,关注人物形象、情节结构、环境描写等方面,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 小说创作实践:分组进行小说创作,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创意思维。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小说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写作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小说作品,引导学生关注小说元素。
3. 实践法:分组进行小说创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4. 讨论法:分组讨论小说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促进学生思考。
四、教学准备1. 教材:人教版必修教材相关章节。
2. 经典小说作品:选定几部具有代表性的小说作品进行分析。
3. 小说创作素材:提供一些小说创作的素材,如人物、情节、环境等。
4. 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五、教学进程1. 第一课时:讲解小说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小说的发展历程。
2. 第二课时:介绍小说的写作技巧,如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等。
3. 第三课时:分析经典小说作品,关注人物形象、情节结构、环境描写等方面。
4. 第四课时:分组进行小说创作,学生动手实践,教师进行指导。
5. 第五课时:分组讨论小说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分享创作心得。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分析经典小说作品,评估学生对小说人物、情节、环境等方面的理解程度。
3. 写作能力:评估学生在小说创作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创意、情节安排、人物塑造等方面。
《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教案(人教版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教案(人教版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小说的基本概念、特点和作用,提高对小说的鉴赏能力。
2. 通过阅读小说,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小说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环境描写等方面,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4. 培养学生运用小说元素进行创意写作的能力。
5. 增强学生对文化及传统文化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小说的基本概念:小说是一种文学体裁,以塑造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描绘社会环境为主要手段,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功能。
2. 小说的特点:小说具有虚构性、情节性、人物性和环境性等特点。
3. 小说的作用:小说可以培养人的思维能力、情感态度、道德观念等,反映了社会生活,传达了作者的思想观念。
4. 小说阅读方法:引导学生掌握速读、精读、评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果。
5. 小说创作技巧:培养学生运用想象、联想、象征等手法进行小说创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小说基本概念、特点、作用及阅读方法的掌握。
2. 教学难点:小说创作技巧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小说基本概念、特点、作用等内容。
2. 阅读法:指导学生阅读经典小说,分析人物形象、情节安排等。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小说相关话题展开讨论,提高表达能力。
4. 创作法:鼓励学生进行小说创作,培养创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经典小说片段,激发学生对小说的兴趣。
2. 讲解:讲解小说的基本概念、特点、作用等内容。
3. 阅读:指导学生阅读经典小说,分析人物形象、情节安排等。
4. 讨论:组织学生就小说相关话题展开讨论,提高表达能力。
5. 创作:鼓励学生进行小说创作,培养创作能力。
7.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完成一篇小说阅读心得体会。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表现以及创作展示,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能力提升情况。
《_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教案

《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教案学习目标:1,通过综合性学习感受小说魅力,大致了解一些国内外优秀的小说作家及作品。
2,通过综合性学习培养阅读小说的兴趣,并提咼学生阅读赏析能力。
3,通过综合性学习提高写作水平,并能对小说作品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使小说更具有吸引力。
学习重难点:学习欣赏小说人物,并展开想像练习写作。
学习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培根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而小说是最受喜爱的一种文学体裁,那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个个精彩的画面总能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有人说小说是一部部生活的教科书,它能引领我们走进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能陶冶性情,净化心灵。
今天就让我们携手走进小说天地吧!二、检索小说知识,填空。
(课件展示)1•小说是以____ 为中心,通过完整的_______ 和具体的______ 来反映1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2•小说有三个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 ,其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__________ 。
3.小说主耍是通过___________ 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川心的’4•小说的情节一般可以分为____________ 四个部分,有些小说还有—________ 两个部分。
(答案:1•刻画人物故事情节坏境那I写2•人物、故事情节、环境塑造人物形象3.故事情节4.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序幕、尾声)三、激趣导引:1、听影视歌曲猜小说名称。
2、闻听三国事,每欲到荆州。
阅读下面语段,填写诗文。
昔魏武吟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 ,其志宏阔如宇;武侯临表:“受任于败军之际,___________________ ”,其情沛然如注;孙权劝学,蒙曰:“_____________________ ,即更刮目相待”,其事流芳千古。
太守出猎,狂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亲射虎,看孙郎”,托古以言志;英雄梦回,忽作“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___________ ” ,用典以抒怀;书生论史,偏说“__________________ ,铜雀春深锁二乔”,借题以讽今。
《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教案(人教版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教案(人教版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小说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能够分析小说的情节、人物、环境等要素;(3)能够欣赏小说的艺术魅力,提高文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小说,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2)通过分析小说要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审美能力;(3)通过讨论和写作,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小说的兴趣和热爱,激发阅读小说的热情;(2)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尊重和欣赏,提高文学素养;(3)培养学生对人性的思考和关注,增强人文关怀。
二、教学内容1. 小说基本概念和特点:(1)小说的定义和起源;(2)小说的基本特点:虚构性、情节性、人物性、环境性。
2. 小说要素分析:(1)情节:情节的发展、高潮、结局等;(2)人物:主要人物、次要人物、人物性格、人物关系等;(3)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环境描写的作用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小说能够吸引人,激发学生对小说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一篇小说,注意感受小说的情节、人物、环境等;(2)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对小说要素的理解。
3. 课堂讨论:(1)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交流对小说情节、人物、环境的看法;(2)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分析小说中的矛盾和问题。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后练习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3. 表达能力:通过学生的写作和讨论,评价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五、教学资源1. 小说作品: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小说作品,作为教学资源;2. 课后练习:设计有关小说要素的课后练习,帮助学生巩固知识;3. 参考资料:提供相关的小说理论资料,供学生自主学习参考。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小说作品,通过分析案例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小说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
走进小说天地
活动目标
知识与能力:扩大阅读视野,引导读书方法;能用普通话复述小说情节,介绍小说人物,叙述自己
的读书经历和感受,尽量做到生动有趣,引人入胜;发挥想像力和创造力,学习虚构故事,尝试进行小
创作。
情感与价值观:激发阅读兴趣,陶冶高尚情操。
活动重点难点:想象训练和小说人物档案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根据名著导读的有关内容,推荐学生阅读文学名著,或者给学生推荐刊载小说作品的文学期刊报纸等,如《小说月报》《当代》《小小说选刊》等。
关于感受小说人物魅力,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建立人物档案的方法。
2、学生准备:收集名人的读书故事,同时注意整理自己的读小说的经历,如被什么情节吸引或被人物的悲欢离合打动的时候。
注意概括自己所读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的经历和性格特点。
注意制作好人物形象小卡片。
注意选择7至9年级所学的小说,全班同学分成四组,展开想象编演一部课本剧。
要求是所学小说的续集。
3、人物形象登记表示例:(略)
活动时间:课内2课时(准备工作课外时间,为一周)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活动一---难忘的小说世界(故事比赛试高低)
关于小说故事或读小说的感想比赛:学生分组,在组内讲名人的阅读小说的故事或自己的阅读小说的故事,各小组评选出讲的最好的同学,然后参加全班的讲故事讲感想比赛。
二、活动二---缤纷的人物画廊(形象竞猜过三关)
(一)从人物形象的经历角度来感知人物形象:
教师激趣:小说家通过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深刻体验,借助超凡的想象力,用语言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下面我来给几个人物画像,同学们猜猜他(她)是谁。
学生看大屏幕,教师读文字,学生以:“他是(),是()代小说家()的《》中的人物形象,他的主要性格特征是()”为句式说话。
第一个人物:他家穷的几乎什么东西都没有,他的妻子自从嫁给他以后,一年连猪油都难得吃上两三回,想去参加考试连盘缠都要向别人借,可是他还是死心塌地的热衷于科举考试,当得知自己金榜题名以后,他竟然欢喜至极而导致发疯。
第二个人物:他,排行第二,人称二郎。
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身长八尺,浑身上下有千百斤气力,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他勇猛过人,胆大心细,景阳岗打死猛虎,为报仇斗杀西门庆;他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
他是梁山泊一名勇猛的虎将,。
学生写出按照这种格式,每一个人写出一个自己所熟悉的人物形象,在小组进行交流。
(二)从人物形象的描写方法的角度来感受人物形象:
小说描写人物形象,经常运用多种描写方法,请学生们将自己收集到的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的句子进行展示。
其他学生围绕同学提供的语句,可以竞猜、可以赏析、可以分析人物性格。
例1、学生读下面的语句:
黛玉把花具放下,接书来瞧,从头看去,越看越爱,不顿饭时,已看了好几出了。
但觉词句警人,余
香满口。
一面看了,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诵。
宝玉笑道:“妹妹,你说好不好?”黛玉笑着点头儿。
宝玉笑道:“我就是个‘多愁多病的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的貌’。
”黛玉听了,不觉带腮连耳的通红了,登时竖起两道似蹙的眉,瞪了一双似睁非睁的眼,桃腮带怒,薄面含嗔,指着宝玉道:“你这该死的,胡说了!好好儿的,把这些淫词艳曲弄了来,说这些混账话,欺负我。
我告诉舅舅、舅母去!”
根据文章描写的内容,可以知道,文章对人物形象进行描写的主要手法是对人物进行语言描写,请猜测,此时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心理是怎样的?从这段描写中,表现出人物怎样的个性?
例2、学生听读下面的语句,分析人物形象:
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毫无起色。
诸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
到中秋以后,医生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
晚间挤了一屋子的人,桌上点著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接一声的,总不得断气。
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著两个指头;大侄子上前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
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溜圆,把头又狠狠的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
奶妇抱著儿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惦念?”他听了这话,两眼闭著摇头。
那手只是指著不动。
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老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盏灯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
”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三)根据人物形象所在的社会背景,评价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
首先由教师举出例子,学生依据例子完成其他的相关活动:
教师举例
孔乙己--科举制度造就的可有可无的边缘人。
闰土--三座大山压迫而成的木头人。
学生评价。
教师推荐下列人物:鲁达、林黛玉、香菱、猪八戒、曹操、何大学问、奥楚蔑洛夫等。
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另外选择自己评价的人物。
全班集中展示,注意要求学生说出自己评价的理由。
三、小结
四、作业
做梦想剧场的准备
第二课时
一、活动三---有趣的文学想象梦(想剧场展风采)
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自编自导自演课本剧:《孔乙己临终》、《范进审理考试舞弊案》、《跟贾宝玉读书》、《富翁于勒返乡记》
二、活动小测试
(一)根据下面的人物描写,写出人物的描写方法、人物的姓名、小说名和作者,并用一个词语归纳人物的特点。
1、他短小臃肿,外表结实,生就运动家般的骨骼。
一张土红色的宽大的脸,到晚年才皮肤变得病态而黄黄的,尤其是冬天,当他关在室内远离田野的时候。
额角隆起,宽广无比。
乌黑的头发,异乎寻常地浓密,好似梳子从未在上面光临过,到处逆立,赛似“梅杜斯头上的乱蛇”。
眼中燃烧着一股奇异的威力,使所有见到他的人为之震慑;但大多数人不能分辨它们微妙的差别。
因为在褐色而悲壮的脸上,这双眼睛射出一道犷野的光,所以大家总以为是黑的;其实却是微蓝的。
平时又细小又深陷,兴奋或愤怒的时光才大张起来,在眼眶中旋转,那才奇妙地反映出它们真正的思想。
他往往用忧郁的目光向天凝视。
宽大的鼻子又短又方,竟是狮子的相貌。
一张细腻的嘴巴,但下唇常有比上唇前突的倾向。
牙床结实得厉害,似乎可以磕破核桃。
左边的下巴有一个深陷的小窝,使他的脸显得古怪地不对称。
2、实在,这会儿从窗洞口显现的是一个卓越的怪笑。
在所有一切五边形、六边形和不等边的面孔之后,
出现了一个不合于观众幻想中的几何图形的面孔,再不需要什么,这个卓越的怪笑就使得观众同意了。
连戈勃洛尔自己也欢呼起来。
……关于那四面体的鼻子,那马蹄形的嘴,那猪鬃似的赤红色的眉毛下面的小小的左眼,那完全被一个瘤遮没了的右眼,那象城垛样参差不齐的牙齿,那坚硬的嘴唇,一颗牙齿如象牙一样地从唇上突伸出来,那变曲的下巴,尤其是那布满全脸的轻蔑、惊奇和悲哀的混合表情。
假如你们能够,请想象那整个情形吧。
3、阿娜的老妈子年纪四十开外,太阳穴和脑门部分的肉己经瘪缩,脸盘很窄,下半部那很宽很长,牙床骨底下的肉往两边摊开去,象一只干瘪的梨。
她永远挂着笑容,眼睛跟钻子一样的尖,陷得很深,拚命的望里边缩,眼皮红红的,看不见睫毛。
描写方法()人物的姓名()
小说名《》作者()
人物特点()
(二)鲁迅先生品《史记》时说,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郭沫若评《聊斋志异》说:“写狐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请根据这些例子,为下列文学名著写出书评:《红楼梦》、《童年》、《三国演义》、《格列佛游记》
(三)根据小说《变色龙》的有关情节,以《奥楚蔑洛夫离开后》为题续写。
(四)穿越时空的对话
如果小说人物现在站在你面前,请你对小说人物说话:如你想对范进、孔乙己、闰土说什么
三、小结
四、作业
学写一篇小小说
教学后记:。